2018初中地理教学总结
Ⅰ 初中地理学习方法
我举一个例子,抓娃娃就好比去参加WAT考试,里面的娃娃就是考题的话,你要靠什么去抓?靠那个抓手,抓手就是提纲啊,知识点啊,课本啊,你没有抓手就没法抓娃娃,同样,没有最基础的基础知识也不用谈做题了。背的东西(前提得是你真正的背熟了,而且你得知道这知识的来源以及预期的使用目的)不一定会让你表现得什么题都会做,但是当你什么题都会做的时候你肯定得对基础知识有一定的把握,肯定有用,这个不用怀疑。
你的问题是:考题和课本没有关系啊,那你想想,只有抓手你就能抓到娃娃吗?也不够,你还需要技术。这个技术就可以类比于做题的技巧,做题的技巧很重要,需要训练,也需要老师给你的总结,你要注意的第一个点就是要在注重基础的同时注重做题技巧,也可以说是解题方法。
但是有些人有非常好的抓手,技术要领也有,为什么还是不容易抓到娃娃呢?这就引出来你的一个硬伤:你忽略了什么才是融会贯通,什么才是学科素养。这不是空洞的、无意义的口号,你之所以会问出这样的问题,恰恰代表了你并没有理解“学习”到底是怎样的一个过程。不知你有没有理解,教育中最低的一个理想是教以致用,也就是学生学到这个知识后能够把握本质,能够凭借这个学科最本质的一些理解,一些能力(也就是所说的素质)去解决遇到的新问题,甚至去创造出新的领域。
如果体现在抓娃娃上你可能更好去理解我的话:抓娃娃也是要会动脑子的,比如一些位置非常诡异的娃娃、被拦杆卡住的娃娃,绝大部分人都抓不到,但有些人抓到了,一是他可能抓过几千几万次,太熟练了,自己心里有数(融会贯通),二也跟他肢体协调能力强,注意力高度集中有关(核心素养)。
现在考察你的学科素质,培养自己会动脑子思考问题的学生是考试的重点。你所说的跟课本无关的题目就是这个考试重点的试题体现。它们不是与课本和学过的知识无关,而是你的思维方式,或者知识,或者技巧,那里出现了偏差或者缺失,才会让你产生“无关”的想法。这个想法不对,但是很庆幸你至少对它发出了自己的疑问,说句不好听的话,在中考这个阶段,你看到的“以学过的内容为背景的分析题”都是把完完全全的课本知识剥下来换了张皮而已,真的是仅此而已。
我也是潍坊的一名高二学生,你走过的路,我应该都是曾经的行者。潍坊最后一批老课本就是我们2018级用的,就在新和旧的浪潮之间非常真实的体会到了所谓高考改革,教育改革个中的酸甜苦辣,因而感慨良多。很高兴看到你的提问,不知写了这么多能否让你发现自己的这个问题呢?
如有疑义,欢迎与我讨论,同时建议你把我所写发给你的老师,我相信他(她)会对你的地生学习情况更加了解,或许会给你更贴合的指导。
Ⅱ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地球和地球仪
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大小:半径:6371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3、地球仪: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两极、赤道)
4、经线:
经线特点:所有经线一样长;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经线是一个半圆。
经度:0°—180°;0°经线为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0°经线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
5、纬线:
纬线特点:纬线长短不一,赤道最长,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是一个完整的圆。
纬度:0°—90°;0°纬线为赤道,赤道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
6、低中高纬的划分:南北半球,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7、东西半球的划分: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8、能在地球仪上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9、地球的自转:昼夜交替,太阳东升西罗,时差 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天(24小时);自转中心:地轴。
地理意义:产生了昼夜更替和时间的差异。
10、地球的公转:四季的变化,影子的长短
公转中心:太阳;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公转轨道:椭圆。
地理意义:产生了季节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11、五带的划分:
第二章:地图
1、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文字式、线段式、数字式
2、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3、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4、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5、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方法:
一般的地图,用一般定向法: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有指向标的地图,用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的箭头方向一般指向北方。
有经纬网的地图,用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6、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要记住常用的图例)
7、注记: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
8、海拔(绝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等高线:在地图上海拔高度相同点的连线。
9、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较缓。
10、由等高线的特点判断地形:
山顶:等高线中间高,四周低。
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
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
鞍部:两侧的等高线比较高。
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
第三章: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1、地球表面的水陆面积比例:海洋71%,陆地29%,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2、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
能在世界地图上准确找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Ⅲ 2018淄博初中毕业会考地理复习提纲
明年会有新的政策,
学信网已改版,高中和中专学历信息也可以查到了,错过专17年,再想读属大专,没有高中毕业证或中专毕业生的,必须先考一个中专学历才能报大专,更不要想本科了!
希望回答能帮助到你,你也可以追问。
Ⅳ 考试地理总结
选择
15到20有地图题
填空
1实践题2填图
(中国地理还有省份,简称,省会,位置。)
把图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