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历史地理学研究方向
Ⅰ 我想考厦门大学的历史学研究生
历史复学都是全国统考制 初试都是一张卷子 你过了初试以后复试的考核会按你报考的方向选题
历史学基础你看11本教材就可以了
11本教材系吴于廑编写的世界史6卷本 朱绍侯版中国古代史
李侃编写的中国近代史以及王桧林版的中国现代史
先过了初试在准备相关的历史你选择方向的复试
Ⅱ 历史学研究生的方向有哪几个 不同方向的就业前景如何
从历史学研究生整体就业范围来看,毕业生的择业面不是很广。但本学科研究生毕业后有着较为宽阔的就业门径,既能进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和研究,也能进入各级党政机关、教育单位、新闻出版和文化事业等部门从事管理和专业工作。值得注意的是,历史学的每一个专业都需要有深厚的学术功底与长时间的专业知识的积累,该专业毕业生多数都在高等院校、科研部门、国家机关、新闻出版等文化机构或文物考古研究、博物馆等单位任职。而这些单位对应聘者的个人素质和专业能力要求还是很高的。
1、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该专业研究生去向主要为政府、企业、教学、科研等部门中负责策划、咨询、管理和教学、研究等方面工作。近年来,毕业生主要就业于各地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出版社等。
2、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国家文物、考古、博物馆系统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在目前全国范围内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依然保持良好的就业势态。只是前些年的毕业生大都留在北京等中心城市,许多省市文博系统长期得不到相关的毕业生。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0%以上,主要集中在大城市,而中小城市或地区毕业生的需求始终供不应求。
毕业生就业范围主要集中在全国省、市、区各级文物考古研究和文物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各级、各系统的博物馆文化部门,国家及省市机关(公务员),全国各高校(任教),出版部门(编辑、记者)。同时,部分毕业生出国深造,部分毕业生毕业后在相关领域工作。
3、 历史地理学
历史地理学是一个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专业,具有跨文、理两大学科的特点,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由中国学者引领世界潮流,长期以来国外学者们难以企及。它是一门理论性强、宏观用途广泛的实证性学科,五十多年以来为国家建设贡献巨大,所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近几年该专业就业情况都比较理想,毕业生去向以从事文职为主的企事业单位。
专业毕业后,能够从事中国历史地理及其相关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也能胜任区域规划、环境保护、新闻出版、方志地名、水利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以及为政府决策部门作专题研究等。
4、 历史文献学、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
这三个专业的毕业生的择业面看似狭窄,但凭借该专业的人文底蕴和历史厚重感,完全可以在媒体的文案策划、企业的企划部门、图书出版界、旅游等岗位或领域闯出一番天地,而不一定限制在研究或教学领域。
主要的就业去向有:
(1) 大专院校、中小学校历史与社会学教师历史教师;
(2) 大专院校党校电大;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毛泽东思想概论教师 历史系教师
(3) 博物馆:从事历史研究,博物馆管理其他
(4) 旅游:导游主要是历史文化旅游
(5) 档案管或单位公司档案工作。
(6) 图书馆;从事图书相关工作
(7) 编辑:文字编辑
(8) 政府部门:教育局,政策研究,党史研究室,其他人文岗位 包括革命纪念馆,历史文化遗址管理保护等文化有关工作,以及地方志工作,宗教民族相关工作
(9) 各报纸新闻单位
(10) 进社会科学院系统从事专职的历史研究
(11)
5、 专门史
专门史专业的就业选择范围可能相对窄一些。但是,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有着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价值和作用。
本专业毕业生可从事专门史专业研究工作,以及中等学校历史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也可在行政、经济、文化等部门从事研究和管理工作。文笔好的可从事公关文秘,行政管理等
6、 世界史
世界史专业毕业后能够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中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科技政策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科技管理工作以及有关咨询、宣传、编辑和出版工作;国家各类文化、宣传、出版、文博、涉外等部门从事相关工作;能够在本学科做出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探索和研究成果。
综上所述:在就业形势很严峻的今天,作为一直冷门甚至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还将继续冷门的历史学类专业就业形势甚为严峻。曾经有一个很著名的历史学者说过“把历史当职业是一种悲哀!”这话一方面可以理解为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它的存在和发展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有重大意义的!但如果你仅仅把它作为你谋求功名的一种职业,那对你来说是一种悲哀,因为在历史行业出人头地的人凤毛麟角;对历史学本身也是一种悲哀,因为怀有这样的心态来研究历史的人,不会对历史学的发展做出任何贡献。
历史学是所有学科中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斗争最激烈的一门学科。所以想选择历史专业的考研学子,一定要审慎思考,充分做好思想准备,也许会减少很多在理想和现实之间煎熬的痛苦。历史学类专业重在思维的训练,如果希望有所造诣,必须深造。
Ⅲ 厦门大学的历史学考研情况怎么样排名呢,好考吗具体要怎么开始备考呢
一、专业简介
历史学系是厦门大学最早创办的系科之一,学术传统深厚,办学特色鲜版明。按照教育权部的规划,历史学主要设有史学理论及史学史、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8个二级学科专业。其每一个专业都需要有深厚的学术功底与长时间的专业知识的积累。
二、研究方向
060100考古学060200中国史060300世界史065100文物与博物馆
三、考研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642历史学基础等
四、聚英厦大考研推荐专业课参考书目:
《世界史古代史》(上卷)(下卷) 高等教育 吴于廑
《世界史近代史》(上卷) (下卷)高等教育 吴于廑
《世界史现代史》(上卷)(下卷) 高等教育 吴于廑
《中国古代史》(上册)(下册)福建人民 朱绍侯
《中国近代史》(第四版) 中华书局 李侃
《中国现代史》(上册)(下册) 高等教育 王桧林
另外推荐2本历史地图集:
《世界历史地图集》 中国地图 张芝联
《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 中国地图 谭其骧
五、就业方向
高等院校、科研部门、国家机关、新闻出版等文化机构或文物考古研究、博物馆等单位任职。
Ⅳ 厦门大学历史学考研科目是什么
历史系
060100考古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考古学通论④与研回究方向对应的专业课程答
01东南区考古
02海外交通史迹与海洋考古
03旧石器与古人类
04博物馆学
05物质文化考古
060200中国史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313历史学基础④与研究方向对应的专业课程
01历史地理学
02历史文献学
03专门史
04中国古代史
05中国近现代史
06海洋史学
060300世界史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日语③历史学基础④与研究方向对应的专业课程
Ⅳ 历史学考研研究方向有那些
1.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1研究方向
目前,各大院校与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专业相关的研究方向都略有不同的侧重点。以南开大学为例,该专业研究方向主要有:
01中国古代史学史(上古-1840)
02中国近现代史学史(1840-2000)
03史学理论与史学方法
04外国史学史
2)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良好的学风,系统、深入地掌握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史学理论与方法,对中外各种主要史学理论、中外史学史具有较宽广、扎实的基础知识,能够批判地继承中外史学遗产,正确评析当代史学思潮和史学流派,对本学科的现状和前沿动态有较深的认识,能够运用一门外语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和较高的写作能力,掌握现代化的研究手段和工具,研究视域开阔,理论基础坚实的,具有创造性研究的能力。
3)专业特色
在史学理论和史学史这两大领域之间,它以史学理论为研究重点,兼及史学史(侧重于研究近现代西方史学和历史哲学流派的历史);在史学理论领域,以广义社会历史理论研究为重点,而不局限于狭义的史学理论;而且坚持把理论探讨与实证的史学研究相结合。
2.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1)学科简介
考古学(后改为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属于人文科学的领域,是历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在于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的历史。实物资料包括各种遗迹和遗物,它们多埋没在地下,必须经过科学的调查发掘,才能被系统地、完整地揭示和收集。因此,考古学研究的基础在于田野调查发掘工作。
2)培养目标
考古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在三年学习期间应系统掌握考古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具有宽广和坚实的基本技能,了解考古学科的发展历史、现状和最新动态,能承担与本学科有关的研究课题和教学工作,学位论文要求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并具有一定的创造性。
3)研究方向
01古文字学
02旧石器时代考古
03新石器时代考古
04商周考古
05战国秦汉考古
06魏晋南北朝考古
07隋唐考古
08文化人类学
09宋元明考古
10东方建筑
11文化遗产研究
12古代陶瓷
13文物学
3. 历史地理学
1)学科简介
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及其演变规律的学科,它是地理学的年轻分支学科,又与传统的沿革地理研究有密切关系。
沿革地理主要研究历代政区和疆域的变迁,在中国已有悠久的历史,内容十分丰富,在西方也有类似的研究。然而,历史地理学作为现代地理学的组成部分首先是在西方发展起来的。
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古代沿革地理的起源和发展;沿革地理向历史地理的演变;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2)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为高等院校和各级科研机构培养本学科高层次的专门教学、科研人才、和具有丰富历史知识和品学兼优的管理与专业人才。具体要求是:具有坚实的大学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的历史地理专业知识,熟悉国内外历史地理学方面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为开阔的视野,能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或其他方面专业工作的能力。
3)研究方向
01.中国历史地理
02.生态环境史
4.历史文献学
1)研究方向
目前,各大院校与历史文献学专业相关的研究方向都略有不同的侧重点。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该专业研究方向主要有:
01中华典籍与文化
02专题文献
03历史文献学
2)培养目标
①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
②掌握历史文献学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担任专门工作的能力。
③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运用该门外国语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3)专业特色
该专业研究对象主要是古今一切有历史价值的汉文与民族文字的历史文献,是对文献的产生发展、表现方式、流传情况,以及文献的内容类别、整理利用乃至文献数据化进行探讨和研究,并阐述其发展规律,总结其实践经验,进而加以理论说明的一门综合性的学问,是一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广阔发展前景的学科。
5.专门史
1)学科简介
专门史是属于历史学的二级学科,是对人类历史的专门领域进行研究的学科,着重探讨人类社会在各个领域的具体发展状况及其规律,是人类历史多样性研究的重要方面。是对当代中外史学理论、历史理论和史学流派的介绍,着重于研究热点、争论分歧和问题症结的分析。
2)培养目标
具有扎实的中外关系史、近现代华侨华人问题、东南亚史的理论基础;系统学习专业知识,并了解本学科发展动态;具备独立科研能力和解决本专业领域的重要事务问题的能力。至少掌握一门外语。
3)研究方向
01中国古代经济史
02区域社会经济史
03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04中国文化史
05中国环境史
06中国宗教史
6.中国古代史
1)学科简介
中国古代史是历史学的一个二级学科。中国古代史开始于我国境内人类产生,结束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前夕,历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发展阶段。公元前21世纪,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早期国家的产生。公元前221年秦兼并六国,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长期的分裂局面,西部和北部的少数民族大量涌入中原,逐步实现了与汉族的融合。隋唐时期,出现了社会经济文化繁荣、政治开明的局面,国内各民族友好交往和中外交流得到进一步发展。宋元时期,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南下,民族关系出现了新变化。明清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和巩固,经济和文化取得了一定成就。
2)培养目标
掌握中国古代史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良好的学识基础和研究能力,了解本学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动态,基本上能独立开展与本学科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学位论文应具有一家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有一定创见,相当的深度和广度。
3)研究方向
01 中国上古史
02 隋唐五代史
03 魏晋南北朝史
04 宋元史
05 明清史
06 西北民族史
07 中外关系史
08 少数民族宗教文化史
09 历史地理与地名学
10 中国思想史
7.中国近现代史
1)学科简介
中国近现代史是区别于世界近现代史,专以中国为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叙述主体的一门学科。不同于世界近现代史的历史分期,中国近现代史的分期有多种看法,但被普遍接受的是起于1840年鸦片战争,终于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的这一观点。
其中1840年至1919年五四运动前,被称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也被称为中国近代史。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被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也称中国现代史。
2)培养目标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很强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意识,品行良好,立志为国家、社会甚至以及人类发展作贡献;具有牢固的专业知识基础和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了解国内外对于本专业研究的历史、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并熟练运用一门外国语,同时具有开阔的学术视野和较好的科研潜力,并能够独立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此外,应不乏其它方面的工作能力和素质。
3)研究方向
01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02 中国近现代政治史
03 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
04 中国近代基督教史
05 中华民国史专题
06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07 中国近现代军事史
8.世界史
1)概述
世界史专业是一级学科历史学专业下的二级学科,本专业旨在通过对世界各国、各地区从古至今的经济形态、政治制度、思想文化及其相互联系与交流诸历史现象进行多层次、广角度地深入探讨,科学地揭示各国、各地区社会历史发展的特殊规律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历史的借鉴。
2)研究方向
世界史专业的研究方向主要有:01英国史,02美国史,03欧洲学,04现代化比较研究,05英联邦发展研究,06欧洲文化史,07犹太文化史。
3)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研究生具有本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必要的实践技能以及正确的教育思想观念,熟悉国内外史学发展现状和研究动态,打好扎实深厚的专业基础,能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专业领域的学术研究。掌握一门外国语,熟练地进行专业书刊的阅读,并能撰写论文摘要。毕业后能在本学科领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或在实际工作部门从事相关工作。
Ⅵ 历史地理学考研,国内哪些学校可以考这个专业,考试的范围是什么(=@__@=)哪
历史地理方向 大概招历史学硕士的学校里面一半的学校都有招收 具体去查回看报考院校招生简答章
比较传统的 实力比较好的如 陕西师大 西南大学 暨南大学 复旦大学 北京大学 武汉大学 厦门大学 四川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人大等
考试范围要去查看各学校官方网站的招生简章 每个学校考法不一样
厦大这个 按照你给的情况 考试范围是 中国史+世界史 考历史学通史
Ⅶ 有谁知道厦门大学教育学专业下的几个方向的研究及就业方向,麻烦给我讲一讲
厦门来大学教育研究院主要源是以高等教育为主,最牛的当然是高等教育学专业,还有教育史,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心理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等专业,院系不大,每个专业招的人不多。但是考研的话,这个院比较公平、注重综合素质。就业方向主要是去往高校,教育学硕士对口就业率不高,全国都这样,不管是在那个学校。所以如果真的想靠着方向除非真的有兴趣,不想赚大钱,决心投身教育事业。
Ⅷ 我想考厦大研究生,历史学主要考些什么啊
历史学考试范围:(摘自聚英厦大考研网)更多历史学考试资料去这个网站找找内,我备考也是到这个网站找的,容挺方便的。
635考古学通论:考古学一般理论与方法、中国考古六大段的基础知识。
642历史学基础: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348文博综合:参照教育部相关教指委公布的考试大纲。
Ⅸ 我想问一下有关厦门大学的历史、专业等各方面的特点。
[厦大建校历史]
厦门大学(南方之强)由著名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于年创办,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
1924年6月,厦门大学三百多师生因学潮离校迁上海,成立了“大厦大学筹备处”。“大厦”即“厦大”之颠倒,后来取“光大华夏”之意定名大夏大学。大夏大学是1951年成立的华东师范大学的主要前身之一。
1937年7月,陈嘉庚将厦门大学无条件献给国家,交给政府接办,厦门大学遂改为国立大学。
1937年12月,因抗战战火将波及厦门,厦门大学内迁长汀。直至1946年6月,全部迁返厦门。长汀办学是厦门大学发展的关键时期,校长萨本栋起了关键作用。
1952年全国高校调整,厦门大学定位为文理科综合性大学,其下属工学院迁出并入南京工学院。1962年厦门大学被定为全国重点大学。
[重点学科]
历时近十个月之久的第三批国家重点学科申报工作于日前正式落下帷幕,教育部于近日以《教育部关于公布国家重点学科名单的通知》(教研函〔2007〕4号)的形式向全国公布了获批的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在上榜国家重点学科名单中,我校有5个一级学科(数量并列全国高校第17)、9个二级学科在列,详细名单如下:
新增的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名单(5个):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化学、海洋科学。
单独的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名单(9个):国际法学、高等教育学、专门史、基础数学、凝聚态物理、动物学、水生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环境科学。
通过本次重点学科申报,我校共计获得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5个(涵盖29个二级学科),独立的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在二级学科层面上,我校国家重点学科涵盖数由原来的13个增至38个,增长率高达192%。在全国的排名由过去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数并列全国高校第21升至本次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数并列全国高校第17。这是我校在全国高校大合并背景下完全依靠自身力量取得的佳绩,可喜可贺!
[2004厦大概况]
2004年,厦门大学紧紧抓住跨入学校主要领导为中央直属管理的高校行列的大好机遇,以“985工程”二期建设为契机,不断深化各项改革,加快发展步伐,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对外交流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绩,为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校拥有10个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5个专业可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158个专业可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其中包括5个专业学位授权点),71个专业可招收本科生;拥有1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2个博士后流动站,5个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学校设有80多个研究院、中心、所、室,其中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专业实验室、5个国家文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福建省重点实验室、1个福建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福建省研究中心。学校有教职工46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897人,两院院士17人(中国科学院院士8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8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7人,博士生导师337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4人。在专任教师中,副教授以上职务的1123人,占59.6%;拥有博士学位的771人,占41.7%;留学回国人员631人,占35.6%。有全日制在校大学生29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7847人,硕士研究生8785人,博士研究生1501人,外国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1200余人。另有海外函授生6000余人。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本科生就业率达97.4%,研究生就业率达98.13%,位居各重点高校前列。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在各种全国及国际性的大学生竞赛中屡创佳绩,在第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决赛中,取得2金1银的好成绩。
2、学科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学校“985工程”二期建设项目通过教育部、财政部的立项审核、答辩和评估,12个科技创新平台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及公共服务平台全部获准进入“985工程 ”二期建设。在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学校又获准建设“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国家文科研究基地,为学科建设搭建起坚实的发展平台。6月,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厦门大学与厦门国家会计学院联合开展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工作。9月,依托在厦门大学的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再次被评为优秀类实验室。年内,生命科学学院细胞生物学与肿瘤细胞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夏宁邵当选第六届“福建省十大杰出青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张乾二教授和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夏宁邵教授获“福建省杰出科技人员”称号;厦门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葛家澍、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学化工学院郑兰荪教授获“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称号;海洋与环境学院戴民汉教授、化学化工学院夏海平教授获第七届“福建青年科技奖”。
3、科研水平进一步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取得突破。“活泼C50的捕获”等2篇论文发表在世界顶尖级刊物《科学》杂志上;《透视中国东南》和《中国词史》两本著作获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夏宁邵教授为首的福建省医学分子病毒研究中心研制出世界首个戊肝疫苗;赵玉芬院士主持的化学生物学实验室以全新的方法合成出的“丙谷二肽”新药获得国家药监局颁发的药品生产许可证并正式投产。在2004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中,学校获准立项28项,立项数居全国高校第三位,全年学校科研经费继2003年后再次超过亿元。
4、对外交流与合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的交流合作日益频繁。学校与韩国、美国、法国、以色列、澳大利亚的七所高校签订了“全球七校联盟”合作协议,建立了七所大学之间的多边合作关系。
5、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学校成为国家第二代互联网建设的20个核心节点之一,建成后的网速将提高1000倍;新建成的漳州校区图书新馆为国内硬件最好的图书馆之一;校园自来水网改造工程完工;漳州校区二期工程圆满完成。7月,在福建省林业工作会议上,厦门大学获得“国土绿化十佳单位”称号。12月,厦大获“福建省就业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年内,在全省重点项目建设工作会议上,厦大漳州校区一期工程荣获建设项目优胜奖。
[厦大化学系介绍] http://post..com/f?kz=17726005
[简单介绍] 厦大的会计,财政,统计号称全国第一,金融全国前5,是经管强校,MBA,EMBA都很有名,特别是化学系,院士一抓一大把
其他具体可以去看
http://post..com/f?ct=318767104&tn=KeywordSearch&sc=52433&pn=0&rn=50&lm=4&rs4=1&rs3=3&word=%CF%C3%C3%C5%B4%F3%D1%A7
如果进不去,就自己去网络贴吧的 厦门大学吧 里面有很多精品贴,包括生活,专业等等
分一定要给我啊!!!!!!!!!!!!!
Ⅹ 厦门大学有地理方面的专业吗
给你个建议。
痴迷于地理那就该去个地理学好的地方,比如说两所中国地质大学,一个北京一个武汉。
来厦门完全可以以后来居住和旅游。但是如果来厦大读地理,那毕业了生存都是问题。明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