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初一上册地理期中试卷
A. 初一上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1、有关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的纬线都是半圆状 B、所有纬线长度都相等 C、所有的纬线都指示南北方向 D、所有的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
2、下列经线中,位于西半球的是:( )A、1750E经线 B、150W经线 C、150E经线 D、00经线
3、六合县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是:(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4、下列比例尺中,最小的是:( ) A、1:500000 B、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500千米 C、1:50万 D、1:500万
5、甲乙两地相距约120千米,那么在比例尺1:400万的地图上,两地的图上距离约为:( ) A、3厘米 B、30厘米 C、12厘米 D、48厘米
6、右图中,公路变化的方向是:( )
由西东东南 B、由东西西南
由西南东北东 D、由东南西北西
7、世界上纬度位置最高的大洲是:( ) A、北美洲 B、亚洲 C、欧洲 D、南极洲
8、由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是:( ) A、火山 B、褶皱 C、断层 D、风蚀蘑菇
9、一年当中,世界陆地上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 ) A、北半球出现在7月,南半球出现在1月 B、南北半球都出现在7月 C、北半球出现在1月,南半球出现在7月 D、南北半球都出现在1月
10、由于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 )A、太阳东升西落 B、昼夜交替 C、四季更替 D、气温的日变化
11、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洲是:( ) A、亚洲 B、非洲 C、大洋洲 D、南极洲
12、下列哪句话是说天气的:( ) A、昆明四季如春 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非洲撒哈拉大沙漠,终年炎热,干燥少雨 D、六合冬季寒冷干燥
13、地中海沿岸地区,属于:( )A、全年多雨 B、全年少雨 C、夏季多雨 D、冬季多雨
14、我国江西庐山成为夏季避暑胜地,主要是受下列哪个因素有影响:(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洋流因素
15、下列对丘陵特征为描述,正确的是:( ) A、海拔较高,一般在500M以上,地面峰峦起伏,坡度陡峻 B、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 C、海拔较高,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边缘比较陡峻的广大地区 D、地面起伏,但是海拔较低,坡度双比较和缓的地区
填空题:
1、地球是一个 球体,平均半径为 千米。
2、地球公转时,地轴和公转轨道面的夹角为 度,且地轴总是指向 星附近。
3、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 ,公转产生的现象是 。
4、比例尺愈小,所画地区的范围愈 ,表示的内容愈 。
5、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是 ,跨经度最多的大洋是 。
6、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分别是 、 。
7、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时,最低气温出现在 。
8、一般来说,地势越高,气温就越 ,气压就越 。
9、世界上有两条巨大的山系,一条为 ,另一条为 。
B. 初一上湘教版地理期中测试
城东镇初一年级期中地理试卷
命题、校对(南中)薛 梅
同学们,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与地理零距离吧!
一、填空题:(15分)
1、人们通过精确测量,发现赤道长约________千米,而地球的平均半径为______千米。
2、人们把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那条经线定为0°经线,也叫________。
3、所有的经线都是________形状,指示_________方向;纬线呈________形状,指示_________方向。
4、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叫做地球的自转,方向是_________,自转一周时间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国主要位于___________。
6、在一张比例尺为1:4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之间的图上距离是2.5厘米,它们之间的实地距离是_________千米。
7、地球表面________是海洋,_________是陆地。
8、全球陆地可分为七大洲,其中__________面积最大,_________面积最小,_____________则是面积最大的岛屿。
9、______国科学家_________(人名)提出了____________,认为两亿年前,地球上只有一块陆地,后来,原始大陆分裂、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的海陆分布状况。
10、请写出下列天气符号所显示的天气情况: _______、 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二、选择题:(15分)
( )1、东西两半球的分界线是
A、0°经线和180°经线组成的经线图
B、20°E和160°W经线组成的经线图
C、20°W和160°E经线组成的经线图
D、赤道
( )2、地球的海洋中,面积最大的是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 )3、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
A、苏伊士运河 B、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
C、巴拿马运河 D、地中海
( )4、下列不属于看地图辨方向的方法的是
A、指向标 B、经纬网
C、指南针 D、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 )5、我们班准备到郊外的山地进行越野活动,事先需要设计行动方案,
需要选择的地图是
A、水文图 B、工业图 C、交通图 D、地形图
三、读图题(10分)
1、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表格。
A B C D
地形部位
2、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填注六大板块的名称。
四、简答题:(10分)
1、现在人们都知道地球是球形,你能用两个生活实例来加以证明吗?
2、有人想买新房子,有两处地方可以选择:一处空气清新,环境优美,但是房价稍微贵些;另一处虽然房价便宜些,但是离工厂区比较近,空气质量差一些。选择哪一处好呢?请你当当参谋。
城东镇初一年级期中地理试卷
参 考 答 案
一、1、4万;6371 2、本初子午线 3、半圆;南北;圆;东西 4、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自西向东;24小时(一天) 5、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北温带 6、100 7、71%;29% 8、亚洲;大洋洲;格陵兰岛 9、德;魏格纳;大陆漂游学说 10、晴;多云;暴雨;雨夹雪;沙尘暴
二、1、C 2、A 3、B 4、C 5、D
三、1、A、鞍部 B、山脊 C、山谷 D、陡崖
2、略
四、略
C. 湘教版初一上册地理期末试卷
jjjj
D.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中试题
珍贵
E. 急需:湘教版初一上册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1、西亚和北非居民大多数为:
A白色人种 B黑色人种 C黄色人种 D混血人种
2、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三大教的“圣城”是:
A麦加 B德黑兰 C开罗 D耶路撒冷
3、苏伊士运河沟通的海洋是:
A红海———太平洋 B红海———地中海
C太平洋——印度洋 D地中海——大西洋
4、被亚、欧、非三大洲所包围的内海是:
A黑海 B阿拉伯海 C地中海 D波罗的海
5、下列关于欧洲西部自然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原面积小 B海岸线十分曲折,多岛屿和半岛
C西面大西洋有寒流经过,对本区有降温作用。 D南部地区终年炎热干燥。
6、下列关于美国自然条件的说法,错误的是:
A本土大部分处在温带 B本国矿产资源贫乏,大部分依靠进口。
C平原面积占全国面积一半以上,耕地面积广大
D本土东、西、南都临海洋,海上航运便利
7、美国五大湖附近的农业带是:
A乳畜带 B棉花带 C玉米带 D小麦区
8、巴西著名的矿产资源是:
A煤 B铁 C石油 D铜
9、七大洲中面积最小的一洲是
A非洲 B大洋洲 C欧洲 D南美洲
10、澳大利亚最著名的农牧产品是
A水稻 B天然橡胶 C玉米 D羊毛,小麦
11、欧洲最长的河流是:
A多瑙河 B伏尔加河 C莱茵河 D易北河
12、俄罗斯位于北冰洋沿岸终年不冻港是:
A摩尔曼斯克 B海参崴 C圣彼得堡 D伊尔库茨克
13、日本的经济主要是:
A出口工业原料为主 B出口农产品为主 C加工贸易为主 D以旅游业为主
14、关于美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国和消费国 B铁矿储量丰富,铁矿石出口量居世界前列
C世界上最大的资源消费国和废物排放国 D人均能源使用量是中国的二倍
15、有关亚洲地形与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洲 B中部地势高,四周地势低
C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 D河流均流向太平洋
16、下列人类文明发祥地中不属于亚洲的是:
A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 B印度河流域 C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D尼罗河三角洲
17、世界最大的半岛是
A中南半岛 B印度半岛 C阿拉伯半岛 D巴尔干半岛
18、下列国家中,经济最发达的是:
A韩国 B日本 C印度 D印度尼西亚
19、著名的吴哥窟位于:
A越南 B柬埔寨 C老挝 D菲律宾
20、世界最大的橡胶生产国是:
A.印度尼西亚 B马来西亚 C菲律宾 D 泰国
21、有关印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加尔各达是印度最大的棉纺织工业中心 B是世界最大的软件出口国
C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 D人口居世界第三位
22、关于美国居民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印第安人是美国的土著居民,主要生活在纽约
B美国的白人主要是近200多年来欧洲各国移入的
C美国的亚洲黄种人主要是1万年前通过白令海峡移居美国的后裔
D美国黑人的祖先是来自非洲的劳工
23、世界上最大的河流是:
A长江 B尼罗河 C亚马孙河 D刚果河
24、南极洲特有的动物是:
A海豹 B企鹅 C海象 D海狮
25、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极地区是指南极圈以北的地区 B南极地区大部分是冰雪覆盖的陆地
C南极地区大部分是冰雪覆盖的海洋 D南极大陆的一小部分属南极地区
一、选择题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请回答1-5题
1.以上一段文字,包含几种生物
A.4 B. 5 C. 6 D. 7
2. 树叶和桑于
A. 组织 B. 器官 C. 系统 D. 植物体
3.下列哪项不是皂荚树、蝉、叫天子等生物的基本特征
A. 需要营养物质 B. 呼吸 C. 生长和繁殖 D. 反射
4.黄蜂和菜花的关系是
A. 合作 B. 竞争 C. 捕食 D. 食物网
5.如果这是一个生态系统,从生态系统的组成者,还缺少
A. 非生物成份 B. 分解者 C. 消费者 D. 生产者
绝大多数动物、植物和人都由许多细胞构成,细胞通过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器官系统的形成组成生物体。请回答6-10题
6.人的心脏属于
A.器官 B.组织 C.细胞 D.系统
7.一株完整的油菜植株有几大器官
A.6 B.5 C.4 D.3
8.人体有几大系统
A.9 B.8 C.7 D.6
9.根、茎、叶中能够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导管叫
A.营养组织 B.分生组织 C.输导组织 D.保护组织
10.植物和动物相比,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中不含有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 1.D
2.B
3.D
4.A
5.B
6.A
7.A
8.D
9.D
F.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期中复习提纲 有试卷也行
1、地图的种类包括: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2、地图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3、在地图上确定方向: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在室外看地图时,应手持地图,面朝北,背朝南;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4、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一般来说,所画范围大,内容简单,选用比例尺小,反之,所画范围小,内容详细,选用比例尺大。比例尺是个分数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
5、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6、麦哲伦环球航行依次经过的大洋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7、赤道是0°纬线,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是最长的纬线。纬度自北向南各有90°,分别用N和S表示。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有180°,分别用E和W表示。
8、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
9、以赤道为界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以20°W和160°E为界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
10、纬度范围:0° 30°为低纬度;30° 60°为中纬度;60° 90°为高纬度。
11、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所以有形象地称地球为“三分的陆地,七分的海洋”。
12、比较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名称 形 状 长 度 指示方向
经线 半圆(弧形) 相等 南北方向
纬线 都是圆(极点除外) 有长有短 东西方向
13、七大洲的名称按面积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亚洲和欧洲连成一块合称亚欧大陆,中国位于亚洲。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亚洲是面积最大的大洲。
14、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海洋;大西洋呈“S”形;北冰洋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洋。
15、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
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16、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通常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17、高度的表示方法有海拔和相对高度,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褐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18、非洲的刚果盆地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安第斯山脉。
19、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
平原:海拔较低,地面平坦;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坦荡,边缘陡峻;
山地:海拔较高,峰峦起伏,坡度陡峻;丘陵:地面起伏,海拔不高,坡度和缓;
盆地:周围高,中间低。
20、海底地形:大陆架、大陆坡、大洋底三部分,大洋底由海沟、洋盆和大洋中脊组成。
21、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地球表面千姿百态的地形是地球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2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23、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有张裂拉伸、有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最容易发生火山和地震。
24、世界上的地震和火山主要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和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上。
25、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缓。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的部位是山谷,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的部位是山脊。
26、到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总数已超过60亿。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7、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发达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国家(发展中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快。
28、世界人口最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如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原因是这些地区处在中低纬度地区、气候温和多雨的平原和盆地,或是临海地带。
29、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疏密程度,用人/平方千米表示(每平方千米居住的人口)。
30、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31、城市问题: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工业污染、噪声干扰、供水不足、犯罪率上升等。
32、世界三大人种分别是: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黄色人种分布在:亚洲东部、南北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也属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黑色人种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33、美洲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均为黄色人种。
34、目前被联合国确定为工作语言的是: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其中使用范围最广的是英语;使用人数最多的是汉语。
35、巴西通用葡萄牙语,西亚和北非通用阿拉伯语。
36、基督教:产生于公元1世纪,经典为《圣经》,是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典型建筑为教堂。伊斯兰教:产生于公元7世纪,经典为《古兰经》,主要分布在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典型建筑为清真寺。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典型建筑为寺庙。道教是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
37、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
38、天气和气候概念和区别:
概念 特点
天气 某个地方短时间内发生的阴、晴、冷热等变化 多变、不稳定
气候 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相对稳定
39、在卫星云图上,白色通常表示云雨区,蓝色表示陆地,绿色表示海洋。
40、气候的两个要素:气温和降水。
41、在北半球最热月出现在7月,最冷月出现在1月;南半球相反。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42、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由低纬度(赤道)地区向高纬度(两极)地区逐渐降低。
43、非洲是最炎热的大陆,南极洲是最寒冷的大陆。
44、降水形成条件:1.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2.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
45、科学家依据降水形成过程中空气上升的原因和形式把降水分成三种主要类型: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对流雨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6、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47、世界降水分布规律:1.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2.中纬度地区大陆的沿海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3.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48、气温年较差=最热月平均气温—最冷月平均气温
49、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分布、地形地势、人类活动、纬度位置。
50、纬度越高太阳辐射越小。
51、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周期是一天,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52、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周期是一年,公转产生四季更替现象;地球公转时地轴总与公转轨道平面保持66.5度的夹角不变。
53、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和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
54、热带(23.5°N~23.5°S)有阳光直射现象,气候终年炎热;寒带(纬度66.5°~90°)有极昼极夜现象,气候终年寒冷;温带(纬度23.5°~66.5°)既没有阳光直射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气候的四季变化明显。
55、目前全世界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是梵蒂冈;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
56、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通常把世界的国家划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于北半球的南部和南半球。
57、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互不侵犯、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58、国际间的矛盾与冲突的主要原因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
59、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60、世界规模最大和最有影响力的全球性国际组织是联合国(UN)。
61、联合国总部设在美国纽约,联合国安理会的主要职能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62、中国与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63、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总部设在瑞士洛桑。
64、红十字会的宗旨是坚持人道主义。
重点地图读图指导:
1、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判读方位。(小河、村庄图)
2、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读出某的经纬度位置及判断半球位置(东西半球,南北半球)、所属的高、中、低纬度,两点间的相对位置。
3、七大洲、四大洋的海陆分布图,识记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七大洲轮廓,三条重要的洲界线。
4、判读:大陆、海峡、半岛、大洋、群岛、岛屿。
5、等高线地形图:识别陡坡和缓坡,山顶、山谷、山脊,海拔和相对高度。
6、海底地形图:三部分,五种地形,大陆架的深度不超过200米。
7、六大板块示意图:板块名称。
8、常用图例识别。
9、世界人口分布图:四大人口分布稠密区。
10、城市和乡村的景观差异。
11、常用天气符号图识别。
12、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判读,气候类型的判断。
13、地形雨示意图。
14、五带的划分图。
15、地区公转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