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试卷 » 自然地理学名词解释辨析

自然地理学名词解释辨析

发布时间: 2021-02-26 05:28:16

『壹』 自然地理学名词解释

ENSO是厄尔尼诺(抄El`Nino)和南方涛袭动(Southern osillation)的合称,二者有非常好的相关关系。当赤道东太平洋海温(SST)正距平,南方涛动指数往往是负。
UNESCO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United Nations Ecational,Scientific,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LOICZ是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 陆海相互作用 (Land-ocean Interactions In The Coastal Zone)
GPS是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 System)
LITHOSPHERE是岩石圈
PHYSICAL GEOGRAPHY自然地理学啊
PRIMARY PRODUCTION初级生产力
PEDOSPHERE土壤圈
BIOSPHER生物圈
PLATE TECTONICS地质构造论
COASTAL PLAIN海岸平原
EROSION侵蚀作用
BEACH海岸带,
TIDAL FLAT潮汐平原,
METAMORPHIC ROCK变质岩

『贰』 名词解释:历史自然地理

历史自然地理学是历史地理学的分支学科。研究历史时期自然地理环境的变迁。
在时间尺度上,将研究地质时期地理环境的古地理学与研究现代自然地理环境的自然地理学相联系,从而提供地理环境变迁的连续时间谱。由于学科的相互渗透与方法的借鉴,近年来它与古地理学在研究时段上有一定重叠。
历史自然地理学研究的时段一般认为从人类社会生产活动能在较大范围和较大程度上影响自然界之时起,即农业出现以后。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的变迁虽有自然原因,但人类活动是改变地理环境面貌的更活跃、更积极的因素,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干预自然界的能力越来越强,但人类活动引起地理环境的变迁受自然地理过程基本规律的制约。
本学科分为:①综合历史自然地理学。从整体或系统研究环境变迁。通过复原一系列时间断面的地理环境,建立环境变迁序列。此外,各个时期地域分异的变化、自然地理界线的变迁、各要素相互关系的历史变化、不同地域自然地理环境变迁的对比研究等,亦为研究的重要内容;②部门历史自然地理学。研究诸自然地理要素(气候、地貌、植被、动物、水文、土壤)在历史时期的变迁;③区域历史自然地理学。以一定区域为研究范围。综合历史自然地理学是建立在部门历史自然地理学和区域历史自然地理学的基础上。
历史自然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历史文献与野外考察相结合,以及考古学方法、沉积物分析、孢粉分析、14C年代测定等。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历史文献,广泛分布的古代人类活动遗迹以及类型多样的自然地理单元,为这门学科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国外在这一领域没有形成专门的学科,虽有一些研究,大多作为历史人文地理的一部分。我国在这一领域研究渊源久远,但作为一门学科在20世纪50年代末才被提出。在60年代和70年代,主要着眼于某些部门自然地理要素变迁的研究。1982年出版的《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一书,是历史部门自然地理研究的一部总结性著作。黄土高原历史自然地理及京津地区坏境变迁的研究,可作为历史区域自然地理研究的代表;现正开展对历史时期黄河流域环境变迁与下游河道变迁的研究。某些研究者还提出建立中国的历史时期环境变迁序列。
参考自网络:http://ke..com/view/11757586.htm?fr=aladdin

『叁』 自然地理学试卷, 求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地理学是关于地球与及其特征、居民和现象的学问。它回是研究地球表层各圈层相答互作用关系,及其空间差异与变化过程的学科体系,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大部分。
2.黄道是指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球相交的大圆。
3.矿物是指在各种地质作用中产生和发展着的,在一定地质和物理化学条件处于相对稳定的自然元素的单质和他们的化合物。
4.岩层在形成时,一般是水平的。岩层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因受力而发生弯曲,一个弯曲称褶曲,如果发生的是一系列波状的弯曲变形,就叫褶皱。
5.赤道低压带又称“赤道辐合带”、“热带辐合带”、“赤道无风带”,是南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间气压最低的带区。
二、不定项选择题
1.D;2.A;3.C;4.BCD;5.ABCD;6.C;7.B;8.A;9.C;10.AC
三、读图题
1.D、C
2.盆地、山地

『肆』 自然地理环境名词解释是什么

自然地理环境: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地理要素组成,这些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互相渗透、互相制约和互相联系的整体。

『伍』 名词解释:1地球表层 2自然地理环境 3自然地理学

球表层系来统(the earth surface system)是由岩土圈、大气自圈、水圈、生物圈和人类圈所构成的地表自然社会综合体,是人类圈与地相互作用的复合物质系统,是地球圈层结构中的特定部分,与周围的地球圈层其他部分存在物质能量交换关系,是一个开放的复杂次级巨系统。
自然地理环境由地球表层中无机和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界各种物质和能量所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的环境整体(系统)。根据其受人类社会的冲击和干扰的程度不同,可分为:天然环境(原生自然环境)、人为环境.
自然地理学利用生物学来研究,是一种系统的地理学、了解全球性植物群和动物区系样式,利用数学、物理学来研究地球本身的运动以及它和其他太阳系中星体的关系,是研究位置和空间上地球变化的学科。

『陆』 自然地理学 名词解释

自然地理学(Physical Geography),地理学分支之一。研究自然环境或其组成部分的科学。按研究的回特点,自然地理学可分答为综合性和部门性的两组分支科学。综合性的分支科学有综合自然地理学、区域自然地理学、古地理学等。部门性的分支科学有地貌学、气候学、水文地理学、生物地理学、冰川学等。狭义的自然地理学仅指综合自然地理学,部门自然地理学已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狭义的自然地理学仅指综合自然地理学。。。来源网络

『柒』 自然地理学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水文——自然地理环境中,水的各种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相互关系和规律性。
2、水分循环——地表水、地下水和生物有机体内的水,不断蒸发和蒸腾,化为水汽,上升至空中,冷却凝结成水滴或冰晶,在一定的条件下,以降水的形式落到地球表面。降落于地表的水又重新产生蒸发、凝结、降水和径流等变化。水的这种不断地蒸发、输送、凝结、降落的往复运动过程。
3、河流——陆地表面经常或间歇有水流动的泄水凹槽。
4、河流流速——是指河流中水质点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
5、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过水断面的水的体积。
6、河网密度——是指流域内干支流的总长度和流域面积之比,即单位面积内河道的长度。
7、 地下水——就是埋藏在地面以下,土壤、岩石空隙中的各种状态的水。地下水包括气体状态、固体状态、液体状态等形态。而液体状态的地下水又可分为润湿状态、薄膜状态、毛细管状态和自由重力状态等。各种状态的地下水是彼此互相联系的,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8、地下水的蓄水构造——地下水的蓄水构造,是指由透水岩层与隔水层相互结合而构成的能够富集和贮存地下水的地质构造体。
9、矿化度——一升水中所含各种离子、分子及化合物(不包括游离状态的气体)的总量,就叫总矿化度,简称矿化度。以g/L表示。
10、胶结作用——地下水中的矿物质在颗粒之间的空隙内沉淀下来,把松散堆积物胶结成致密的坚4固岩石,这种作用称为胶结作用。
11、潮汐——潮汐是海水位周期性涨落的现象潮汐是地球自转及日月引力所致。一般一个太阴日有两次涨落,白天的称潮,晚上的称汐,合称潮汐。
12、引潮力——天体的引力与地球绕地月公共质心旋转时所产生的惯性离心力组成的合力
13、密度流——密度流是由于海水密度差异而引起的海流
14、赤道潮——潮汐高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并以赤道为对称,故称为赤道潮(或分点潮)。
15、潮流——是指海水在天体引潮力作用下所形成的周期性水平流动。随着涨潮而产生的潮流,称为涨潮流;随着落潮而产生的潮流,称为落潮流。6、洋流:是海水沿着一定方向的大规模流动,也称海流。
16、海水盐度—— 是1000g海水中所含溶解的盐类物质的总量,叫盐度(绝对盐度)。单位为‰或10-3。
17. 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所含海水的质量,其单位是g/cm3,但习惯上使用的密度是指海水的比重,即是指一个大气压下,海水的密度与水温在3.98℃时蒸馏水密度之比。因此在数值上密度和比重是相等的。海水的密度状况,是决定海流运动的最重要因子之一。
18、海洋资源——指来源、形成和存在方式 均直接与海水或海洋有关的资源。
19、水资源——在广义上,水资源是指水圈中水量的总体。但是海洋水因其含有较高的盐分而难以利用,所以通常说的水资源是指能为人类直接利用的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20、海洋化学资源——是指海水中所含的大量化学物质。
21、海洋动力资源——是指海水运动可以产生巨大的动力资源。
22、海洋矿产资源——又称海底矿产资源。包括海滨、浅海大洋盆地和洋中脊底部的各类矿产资源。
23、顺地貌——原有的褶曲构造未经破坏或轻微破坏时,构造形态与地貌形态基本上是一致的
24、河床——河床是河谷中最低的常年载有流水的部分。
25、河漫滩——河漫滩是高出河床的平坦谷底,但洪水期可淹没,故又称为洪水河床。大型河漫滩也称为河岸冲积平原。
26、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又称岩溶)地貌是由喀斯特作用而成的一种奇文现象,总称为喀斯特。
27、分水岭——在一个水系范围的集水区域称为流域,每个流域之间的分水高地称为分水岭。
28、荒漠——是指气候干旱,地表缺水,植物稀少及岩石裸露或沙砾覆盖地面的自然地理景观。
29、磨蚀作用——是冰川中所挟带的岩块,以巨大的动压力研磨冰床基岩的一种作用。
30、融冻扰动——尚未冻结而含水的融土,在上部季节冻土及下部永冻层的挟逼下,发生塑性变形,造成各种褶曲,称为融冻扰动。
31、断层海岸——断层构造线与海岸线平行,断层直接通过海岸带,岸线挺直,海崖峻峭,水下岸坡急陡。
32、海蚀作用——波浪、潮汐及沿岸流等对海岸带的破坏作用,总称为海蚀作用
34、台地——台地是高出当地平原的高地。相对高度小于l00m的称为低台地,大于l00m的称为高台地。
35、崩塌——是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坠落的现象。它广泛出现于山坡、河湖岸及海岸上,是一种突发性的灾害。
36、水土流失——是当流水对土壤、风化壳或碎屑堆积物的侵蚀量(值)超过允许侵蚀量(值)时,称为水土流失。
37、沙漠化——是指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引起生态系统的破坏,使原来非沙漠地区出现了类似沙漠环境的变化过程。

『捌』 地理规律名词解释

自然地域综合体,自然地理系统,地理耗散结构,自然地理学以整体自然地理环境及其中一系列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运动形式作为研究对象。这个整体即自然地域综合体或自然地理系统或地理耗散结构。
地理系统,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的作用结合而成的,具有一名结构和功能的整体,即一个动态的多等级开放系统。
耗散结构,任何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都能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与外界的组织,能量交互而发生非平衡相变,实现从无序向有序的转化,形成新的有序结构,即耗散结构。
地域分异规律,也称空间地理规律,指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及其组成要素在某个确定方向上保持特征的相对一致性,而在另一确定方向上表现出差异性,因而发生更替的规律。包括纬度地带性和非纬度地带性两类。
纬度地带性,因太阳光线在地球表面具有不同入射角而引起太阳辐射沿纬度方向呈呈不均匀的分布,表现出地球表层地理现象和过程由赤道向两级有规律的变化。
非地带性,地球内能是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的能量基础。海陆分异,海底地貌分异,陆地上大至沿海到内陆间的分异,小至区域地质、地貌、岩性分异,以及山地、高原的垂直分异,均属非地带性分异。
海陆分异,地球上最大尺度的非地带性地域分异,形成了地球两个最大的自然地域系统:海洋地域系统和陆地地域系统。
自然区划,根据一定地域自然地理特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逐级划分或合并自然地域单位,并按这些地域单位彼此间的从属关系,建立一定形式的地域等级的研究方法。
土地评价,土地分等,在土地类型研究基础上,根据特定生产目的对土地质量、适用性和生产潜力进行的评估。

『玖』 2014——2015自考自然地理学名词解释都是

ENSO是厄尔尼诺(El`Nino)和南方涛动(Southern osillation)的合称,二者有非常好的相关关系。当赤道东太平洋海温(SST)正距平,南方涛动指数往往是负。
UNESCO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United Nations Ecational,Scientific,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LOICZ是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 陆海相互作用 (Land-ocean Interactions In The Coastal Zone)
GPS是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 System)
LITHOSPHERE是岩石圈
PHYSICAL GEOGRAPHY自然地理学啊
PRIMARY PRODUCTION初级生产力
PEDOSPHERE土壤圈
BIOSPHER生物圈
PLATE TECTONICS地质构造论
COASTAL PLAIN海岸平原
EROSION侵蚀作用
BEACH海岸带,
TIDAL FLAT潮汐平原,
METAMORPHIC ROCK变质岩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