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试卷 » 儿童地理学

儿童地理学

发布时间: 2021-01-22 11:53:28

⑴ 如何学习国家地理儿童百科

国家地理儿童网络的学习(转贴)
(2010-04-22 16:45:15)
转载▼
标签:
育儿
分类: 感受英语

女儿6岁了,英语学习日益提上了日程。根据别人的推荐选择了几本英语教材,这本国家地理儿童网络是我非常中意的一本。分为三个级别:入门级,提高级和流利级。当然价格也不菲,每个级别的定价是680元。当当网上正在打5折。但还是比较贵。

按我对小学英语的理解,从入门级开始是有必要的。儿童网络中语言的运用、语言的鲜活、内容丰富程度,学校的英语都远比不上。

书中的句子,单一的句型多次重复,不仅强调了句型,同时又说清楚一个事情或问题,这里就带有语言运作、作文的引导。这点在小学英语中是最缺乏的。

这套书的重点在于语感的积累,而一般学校英语,即使考试100分,语感仍是很差。因此,轻松起步,轻松阅读是有必要的。但我相信,对于没有任何外援,单纯依靠学校的课程去学英语的孩子,“入门级”对他们仍有一定的难度。难就难在开口、语言的运用。

语感的积累,首先需要大量的输入及语言信息量的积累。要做到这个,一套或全套儿童网络远不能满足,但至少它提供了一个易于起步与发展的台阶。

如果入门级开始得不理想,那么后来的提高级也就没必要去用了。怎么样都只是浪费一套的钱。

规定每天是半小时。两天一集。比如今天开新课,明天做练习,后天测验同时开新的一课。学到能流利地读出单词及句子,背出课文,回答出问题即可。时间多点,条件好点,可以再提高一个档次,听写、默写、造句、对话。

背与说,对学校的孩子是很难的。这方面恰好是这套书的长处,每课都配有有一首歌和歌谣,歌词几乎就是课文。只要孩子多听几遍CD,只要歌曲歌谣能上口,课文也就背下来了。能背下来,就慢慢可以发展说了(测验测的就是“说”,如果家长能配合就好了。)?

看英语动画片是语感积累的一种方法,是会有帮助的。但这种方法属于输入类型,信息的整理、输出都做不到。光看书也不行,看书也是光输入没有整理输出。输入与输出配合,也是这套书的优势。

缺点:

这套教材可以说只是一套阅读丛书,学习内容、容量是有限的。因此如果作为语感的培养,如果慢慢来,细嚼慢咽,其信息量就会被稀释,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若要发挥这套书的作用,我觉得一定要快,三天一课,两天一课,甚至一天一课。加上常听常唱,基本上就OK了。

提高级、流利级,看了课文,语言上是比入门级难一点,字数多一些,句子长一点,但有些课文还是比较简单的。练习册我没仔细看,好象有些注重短语了。流利级的练习中就有一些语法题。主要是不清楚你孩子的水平,如果是属于不太能张口说英语的情况,还是从入门级开始吧。

用这套书,要注意:

快,一、两天完成一课。

重复,多听多唱CD中的歌曲。这样才不会掰玉米,掰一个丢一个。

这套书其实不算是传统意义上的教材,不是教孩子去学什么,而是给孩子去积累些东西。不知我是否把我的意思表达了出来。

用《国家地理儿童网络》,钱花得不少,如果孩子把学会的东西丢了就太可惜了。

因此想到了这些办法:

一、把CD里的歌曲及歌谣剪辑出来,合并做成一碟,时不时地放给孩子听。

二、做游戏。(书本里有配套游戏的,但我一直没关注太多,就按自己的需要发明了一些游戏)

游戏一、看图说英语。图,一是用书本里的图画,把句子挡住,让孩子说出来。二是用练习册后面的单词卡上的图画,让孩子看图画说句子,说单词也可以。

游戏二——疯狂英语。

练习册配套有两种卡片,一种是单词卡,一种是句卡。我把它们都剪下来,让孩子每次抽一张单词卡,一张句卡,让她用单词改写句子。

比如,抽到的句子:Divers go under the water. 抽到的单词:tree

孩子就可以这么说:Divers go under the tree.或者Trees go under the water.

不要逻辑,只要胡说,故名为“疯狂英语”。

孩子很喜欢这个游戏。

看看许多外国的故事,感觉荒诞,但实际上也培养了创造力,想像力。

记忆力是想像力,创造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基础,四者相辅相成。

想像可以分为无意想像,再造想像,创造想像,

你的这种方法还锻炼了想像力。

记忆的深浅关键是对大脑皮层的刺激,刺激的越多,大脑皮层表面的树突发展的越快,大脑皮层的沟壑越深,记忆就越是深刻(以前的理论认为主要是是大脑皮层的面积和脑容量影响记忆力)

还有一点,效应的名字我忘了,书也不见了,但大意是睡觉前所听东西,在睡眠过程后会加深记忆,同时早起后最好将昨晚睡前听得在放一遍或回忆一遍(两个效应)

不用的就会忘记。

随着提高级句子的增长,发觉不是那么容易信手拈来地复习新句子了。

把课文全打印出来,贴在墙上,就当是给我自己看的,提醒自己用这些句子。

心想把入门级的也贴出来好了,除了墙面不美观外,应该不会有坏处吧?

搬出了入门级的大箱子,翻开书本,觉得那些句子实在太简单了。

自己都觉得没劲。——不知不觉,轻舟已过万重山啊!

1 练习册中的贴片第一次使用时,可以粘在光滑的表面上,之后将这些单词在粘在实物上(小的时候,幼儿园学的单词,回家后,都写在纸胶带上,贴到对应的实物上,结果孩子对这些词的记忆非常的牢固,如tub,soaf,sn,class,cup,table,tv set,book。。)当她使用这些东西时,自然就会看到,若是自己读出来得话,我们还进行表扬,孩子很有自豪感,有时忘记了,还会主动问大人。

2 家长可以先将每一课内容看懂,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知识的灌输(适合较小的孩子),之后在进行此课的英语练习。

3重复很关键, 书中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玩耍中出现或发生时,要和孩子进行再次的复述,cd可以在孩子玩耍时不做要求的听力练习,同样也加深了记忆。

4 好的教材一定要充分利用,这和故事书不一样,贪多嚼不烂,倒不如在一套教材上多下功夫。

以上是老虫的一些教诲,放在这里指导我和女儿一起学习这套书籍吧!

⑵ 分级读物国家地理儿童百科怎么学

nt mixture; which was rendered the more necessa

⑶ 学前儿童应该知道哪些地理历史知识

我觉得对于学前儿童来说,不要硬性的让他一定要学什么样的知识。可以教一些适合小孩子学的东西,提高他的兴趣。

⑷ 地理对幼儿教育的意义,谁知道

地理:儿童道德发展的空间线索
──浅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中地理教学的必要性
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 李晓菲
新世纪初,我国进入了新一轮的教育改革,特别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更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为此,国家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阶段各科新的课程标准(实验稿),各套以新标准为依据所编制的新教材也开始在全国各实验区试用。新教材的一大特点是打破了原有的教学体系,把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与“社会”整合成新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生们在学做人的同时,还要学习一些地理、历史的基本常识。这种做法受到了很多学生的欢迎,但同时也引起一些学校和部分家长的担心:孩子们学的东西还不够多吗?为什么要在品德课中加入地理和历史的内容呢?地理教学真的有必要吗?

一、地理是儿童真实生活的重要部分,是儿童形成与世界联系的重要智力纽带

生活是儿童品德发生的起点和源泉,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一种经历和体验生活的过程。品德绝不是孤立的,我们不能把品德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剥离开来,把它作为一种孤立的现象来对待,而应该用开放的态度吸取学生生活中的各种教育资源,把这些教育资源纳入到学生的品德培养中,为品德寻找一条通向生活的生长道路,使学生置身于他们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自然的、社会的、文化的因素中,从而在各种环境因素、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中形成与发展各种良好的品质。其中,地理就是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之一,它从人类发展的空间角度来看待人类事务,是儿童品德发展的空间线索。

地理是儿童感性生活的一部分,儿童通过地理知识来建立自身的空间感。人是生活在特定的自然条件和人文背景中的,儿童也不例外。从根本上说,学习地理是为了了解我们的生存环境,并在利用环境和改造环境的同时,协调环境与“我”的关系,达到“天人合一”。地理教学中引入的一系列地理符号、地理概念以及地理规律都是对真实生活的抽象和概括,儿童通过由浅入深地接触这一系列的知识,逐渐建立起自身的空间感和存在感,从而在空间维度上还原和体验真实的生活。

地理打开了儿童接触世界的窗口,极大地拓展了儿童的生活空间,在儿童和世界之间架起了一座智力的桥梁。在地理教学中,儿童通过对地理符号的认知、地理概念的理解、地理规律的掌握等,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拓展自身的生活空间。比如说,比例尺的引入让儿童掌握了读图的基本技能,他们可以利用一张小小的地图迅速算出世界上任意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也可以通过比例尺的运用大体确认校园整体的长宽比例,等等。由此可见,在小学阶段进行地理教育,是一种顺应生命、连接生命的教育,更是一种源于生活、面向生活的教育,它能够引导儿童更好地认识现在、把握现在,从而更好地走向未来、适应未来。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从生活中学习地理,重视地理和生活的关系,让地理知识服务于生活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之一。《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基本理念的第四点是这样表述的:“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1]即“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重视课程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让课程变得对儿童有意义,这将有利于他们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2]可见,包括地理在内的真实的生活世界是儿童道德品质发展永不枯竭的理想沃土。

近几十年来,全球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人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地理对于人类的生活更是具有前所未有的重要性。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人们比以往任何时代更需要了解世界,参与国际竞争,地理素质将成为未来人才综合素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时代要求我们从小学好地理、用好地理,特别是与生活相关、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因此,小学阶段的地理教学必须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只有从生活中汲取养分,才能焕发应有的生命力。

二、地理教学对于培养儿童热爱家乡、热爱国家的美好情感有着天然的、不可替代的优势

爱家乡、爱祖国是一个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衡量一个人情感发展的重要方面。“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3]其中,在“情感与态度”这个维度的分目标中明确提出,儿童要“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4]家乡和国家,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体系,它包括了一个地方、一个国家的历史传统、文化特征、民族素质、人口状况、教育现状、风俗习惯以及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经济基础等内容,具有非常丰富的教育因素。正因为如此,学校教育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可以由地理、历史、语文等各学科协助品德课来共同承担。而在联系学科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地理学科无疑具有天然的优势。

地理教育是通过地理这个直观的窗口让学生对家乡、对祖国有了切身的感受和了解,进而萌发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树立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远大志向。

具体来讲,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国情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认识家乡、认识祖国是爱家乡、爱祖国的前提和基础。学生对自己的家乡和祖国了解得越全面,认识得越深刻,他随后产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便越深厚。在这个阶段,地理知识的教育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突出家乡和祖国发生的巨大变化,进一步培养起学生深厚的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家乡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唤起他们的爱国热情。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实事求是地认清家乡和祖国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激发学生对关注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鼓励他们从小树立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远大志向。这样,我们便实现了从单纯的地理知识教育到复杂的情感体验再到态度的正确引导的教育目标。

我国幼儿教育专家卢乐珍教授认为,儿童的爱国主义情感与儿童思维的发展水平、认知规律密切联系。小学阶段是形象思维占优势、抽象逻辑思维逐渐萌芽的阶段,儿童往往只对通过直观感知掌握的东西才能理解得比较深刻,而对离他们生活经验较远的事物或抽象的观念难以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难以获得情感上的认同。因此,培养儿童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需要一定的知识教学,需要从儿童可以感知的事物人手,一步步地进行。

儿童认知世界的方式是感性的、直观的,他们通过充分的感性认识,用看一看、听一听、摸一摸、说一说甚至做一做等方式来建立起与世界的情感联系,进而自觉地生发情感、表达情感。地理教学可以极大地丰富儿童的感性经验,激发儿童的情感体验,通过认识、了解家乡和祖国的名胜古迹、名山大川、富饶物产等。激发儿童认同家乡、认同祖国的内在感受,激起他们的情感共鸣,潜移默化地培养起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积极的、牢固的情感。

三、地理在生态教育和环境教育中的独特作用

20世纪以来,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但同时,由于人类对自然的过度掠夺和肆意破坏,环境问题已经日趋凸显。资源浪费甚至濒临枯竭,环境污染遍及全世界,珍稀物种大量灭绝等等,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也严重影响到地球上其他生命的生存。为此,有识之士纷纷呼吁,人类必须树立新的生态伦理观和价值观。进而调整整个人类的行为模式,使人与环境、人与自然、人与生态共生共存、和谐相处,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重大课题,成为新一代公民必备的重要素质,也成为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新的时代课题为我们的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从小着力培养和增强新一代公民的环境意识和生态观念,提高未来公民的整体素质。

众所周知,环境问题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它涉及到生态学、生物学、地理学、化学、经济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各学科,因此,培养生态观念和环境意识不可避免地具有跨学科性,需要多方面的相互配合才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其中,小学阶段的地理教学由于地理学科本身的性质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小学品德课中的地理教学是渗透在品德培养中的,也是为品德发展这个主旨服务的。而小学品德课的内容标准中有很多直接与环境意识和生态观念相联系的部分。如《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内容标准”中的第四部分“我与家乡(社区)”有一段是这样表述的:“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一些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5]又如第六部分“走进世界”中的一段:“初步了解环境恶化、人口急剧增长、资源匮乏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理解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存的重要,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6]

地理教学中的地理知识把学生们带人了无限广阔的生存空间,学生们陶醉于祖国的大好河山。流连于世界文明古国的历史遗产;通过一组组鲜活的数字,他们了解了我国目前的水资源状况,认识了塑料制品等工业文明成果带给环境的巨大危害。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情境的感染,他们意识到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重要性,初步学会了如何辩证地看待工业文明,养成了珍惜和节约资源的良好习惯等。地理知识的教学与形成学生相应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紧密相连,突出了地理的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更呼应了培养环境意识和生态观念的主题。

由此可见,小学阶段的地理教学对培养新一代具备生态观念和环境意识的公民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儿童学习动力永不枯竭的源泉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和学习对象的一种认识倾向和情绪状态,是形成学生个体学习需要的带有较强主观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皮亚杰认为:“兴趣是一个价值系统,它与行动目标相联系,能支配内在的心理动力,促使目标的实现。”[7]很多经验丰富的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都有这样的体验: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就无法形成比较强烈的学习动机,即使是学习能力比较强、学习习惯比较好的学生也有可能达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因此,在小学阶段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上进行一定的地理教学,主要目的不在于掌握具体的地理知识,而在于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为今后中学、大学甚至工作打好兴趣层面的铺垫。适当的地理教学,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增长地理方面的基本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热爱地理、学习地理、探究世界的浓厚兴趣,从而为将来的学习生活甚至是一生的事业发展埋下可喜的伏笔。因此,任课教师首先要明确,“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中地理教学的目标不是机械地记住一些地理名词和地理知识,而是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进而产生热爱地理、学习地理的积极动机。

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材中,编者将地理部分与历史部分有机地结合起来,精选了大量的信息,试图从多角度调动儿童的兴趣。例如,学生在学习六年级上册的第八课《金字塔下留个影》时,对古埃及金字塔的神秘与雄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们都想知道金字塔是谁建造的,用什么方法建造的,为什么到现在还那么坚固等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引导下,他们会自己通过书籍、网络等途径去收集资料,寻找问题的答案。在这种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无拘无束地思考、讨论、探究,兴趣引领着他们愉快、健康地成长,兴趣成为儿童不断学习、不断进取永不枯竭的源泉。

参考文献:

[l][2][3][4][5][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7]陈胜庆.乡土地理教育新论[M].北京:测绘出版社,1992:40.

(摘自《思想理论教育》新德育)

2006-10-18

⑸ 适合小学生看的历史,地理书有哪些

1、《各国概况》本书是1966年《世界知识年鉴》停刊后于1972年出版的,1979年又出版一册,相当于《世界知识年鉴》的续编。

2、《上下五千年》,该书为现代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学家林汉达所著,讲述了中国的实史,上至三皇五帝,下至辛亥革命,是一本集中国发展史、重大历史事件及名人简介为一身的优秀历史读物。作者选择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根据史籍材料,加以组织和剪裁,用现代语言写出来,通俗易懂。

3、《资治通鉴》,该书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4、《大中华寻宝记》这套书以以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为创作背景,讲了一群孩子联合千年超能神兽,遍游祖国各地,展开奇妙玄幻的寻宝故事,通过漫画的形式,真有趣的故事和丰富的知识相融合,语言更是幽默风趣,故事情节悬念迭生,知识上更是将神州大地的地理风貌、历史遗迹、文化艺术、物产资源、民族风俗等内容巧妙融合到一个个冒险故事中。

5、《漫画世界系列》,而且这套书不仅讲了西方的地理,更是将历史,艺术,文化,宗教,军事,经济等等,均融入其中,让孩子在阅读中经历一次“知识的风暴”。这套书的知识含量巨大,既值得收藏,又值得一读再读。

⑹ 如何教学前儿童学习天文地理知识

儿童所要了解的天文地理知识是启蒙性的,不必要求他有多深刻的知识。这种回天文地理知识可以弄答成科学活动,但是也要建立在物质基础上。地理方面,让宝宝观察探索周围环境特点:植物,土壤,气候,说说他们旅游时见到了什么不一样的景色。天文方面可以说说太阳。

⑺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寒假生活八年级地理,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编写,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答案)

你写好了哪些!😳

⑻ 推荐几本适合孩子看的历史书

编年体的,最适合小孩的就是《上下五千年》了,应该可以买到合订本的。追梦骓的《经典历史故事》也是个不错的选择。纪江红的《历史时空》 其次的选择就是司马迁的《史记》了,一年级的话可以买白话文版的,到初中后就建议读《史记》的文言版。。到高中后则可以读《世界通史》了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