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试卷 » 新疆地理试卷

新疆地理试卷

发布时间: 2021-01-21 10:23:53

1. 新疆的地理环境

一. 光热丰富,降水稀少

二.最重要的地理特点就是“三山夹两盆”,即由北到南领奖为阿尔泰山脉,准噶尔盆地,天山山脉,塔里木盆地,昆仑山脉。直接答“三山夹两盆”。

三.逆温层山地是冬季避冷胜地

由于天山能阻挡冷空气南侵,天山成为气候分界线,北疆属中温带,南疆属暖温带。

年平均气温南疆平原10C-13C,北疆平原低于10C。极端最高气温吐鲁番曾达48.9C,极端最低气温富蕴县境可可托海曾达-51.5C。日平均大与10C的年累积气温,南疆平原4000C以上,北疆平原大多不到3500C。南疆平原无霜期200-220天,北疆平原大多不到150天。

山地气温夏季垂直递减明显,递减率为6C-8C/1000米。天山北坡中山带冬季存在逆温层,逆增率3C一5C/1000米。逆温层山地是冬季放牧场和避冷胜地,如乌鲁木齐市南山滑雪场。

四.降水北疆多于南疆

年日照时数分布规律是:从北向南略减,阿勒泰3001小时,皮山2574小时;由西向东增加,霍城2828小时,星星峡3549小时;从平原至山区,北疆减少,南疆增加,原因是北疆山地阴雨天多,商疆平原浮尘、沙暴天气较多。





(1)新疆地理试卷扩展阅读: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陆地边境线5600多公里,周边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斯坦八国接壤,在历史上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现在是第二座“亚欧大陆桥”的必经之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新疆现有47个民族成分,主要居住有维吾尔、汉、哈萨克、回、蒙古、柯尔克孜、锡伯、塔吉克、乌兹别克、满、达斡尔、塔塔尔、俄罗斯等民族,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

2. 新疆的地理环境。

位于亚欧大陆中部,地处中国西北边陲,总面积166.49万平方公里,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六分之一,周边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等8个国家接壤.山脉与盆地相间排列盆地与高山环抱、喻称“三山夹二盆”.北部阿尔泰山,南新疆美景图集(40张)部为昆仑山系;天山横亘于新疆中部,把新疆分为南北两半,南部是塔里木盆地,北部是准噶尔盆地.习惯上称天山以南为南疆,天山以北为北疆,把哈密、吐鲁番盆地为东疆.新疆的最低点吐鲁番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5米(也是中国的陆地最低点).最高点乔戈里峰位于克什米尔边境上,海拔8611米.新疆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北纬46度16.8分,东经86度40.2分)是陆地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地方,距离最近的海岸线有2648千米(直线距离). 新疆-吉尔吉斯边境横贯着天山山脉.吐尔尕特口岸(海拔3752米)位于边境. 新疆北部有阿尔泰山,南部有昆仑山、阿尔金山和天山.天山作为新疆象征,横贯中部,形成南部的塔里木盆地和北部的准噶尔盆地.习惯上把天山以南地区叫南疆,天山以北地区叫北疆,把哈密、吐鲁番盆地叫东疆.
气候特点
新疆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四周有高山阻隔,海洋湿气不易进入,形成明显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变化大,日照时间长(年日照时间达2500-3500小时),降水量少,空气干燥.新疆年平均降水量为150毫米左右,但各地降水量相差很大,南疆的气温高于北疆,北疆的降水量高于南疆.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在准噶尔盆地为零下20℃以下,该盆地北缘的富蕴县绝对最低气温曾达到零下50.15℃,是全国最冷的地区之一.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在号称“火洲” 的吐鲁番为33℃以上,绝对最高气温曾达至49.6℃,居全国之冠.由于新疆大部分地区春夏和秋冬之交日温差极大,故历来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之说.

3. 新疆地理地图

中国由14个陆上邻国,其中跟新疆接壤的有七个国家,分别是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

4. 新疆会考地理答案汇总

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高山、荒漠和绿洲(P41中的图6.33)
⑪位置:位于我国西北边边陲,亚欧大陆的中心。
⑫居民:以维吾尔、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
⑬自然环境:
①地形:“三山夹两盆”,“三山”指:阿尔泰山脉、天山山脉、昆仑山脉;“两盆”指: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新疆的“疆”字高度浓缩了新疆的位置和地形特点。
②气候: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昼夜气温相差大,有“晨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之说。
③河流和植被:荒漠广布、河流稀少、多内流河。
⑭新疆之最:
①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160多万平方千米)。
②我国邻国最多的省区(8个邻国),自北向南: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
③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
④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被称为“死亡之海”。
⑤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⑮新疆人类活动的分布规律:人口、城市和交通设施主要分布在绿洲,“北疆一条线(沿天山),南疆半个环(沿塔里木盆地)。
⑯绿洲的开发与保护:绿洲边缘环境非常脆弱,对植被的破坏和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很容易导致土地荒漠化,所以在开发利用中应注意,防止过度开采水源,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等活动。
2、富有特色的绿洲农业
⑪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夏季高温,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⑫水源:高山冰雪融水,特有的引水工程——坎儿井。
⑬绿洲农业
①特色农产品:棉花、甜菜和瓜果
②特点:产量丰富、质量优良
3、潜力巨大的能源开发(P47中的图6.40)
⑪油气资源的分布:两大盆地中,油气资源十分丰富,预测石油、天然气的储量约占全国总储量的1/3。
⑫目前国家的能源战略:稳定东部,大力发展西部。
⑬西气东输:四大跨世纪工程之一。(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和青藏铁路) ①起止点:西起塔里木天然气田轮南,目标地是长江三角洲的上海。
②所经省区:新、甘、宁、陕、晋、豫、皖、苏、沪9个省市。
③所经地形区: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④穿越大河:黄河(郑州)、淮河(淮南)、长江(南京)。
⑤产生效益:
西部地区:
a、使天然气资源得到大规模开发,带动其它相关行业的发展
b、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
c、增加就业机会
东部地区:
a、缓解能源缺短问题
b、改善环境

5. 有关新疆的高中地理题目

新疆的环境问题:土里荒漠化
新疆的三山夹两盆:阿尔泰山 天山 昆仑山 准噶尔盆地回 塔里木盆地
西北内陆陆地答生物群: 由于南部为青藏高原,植被的水平纬度地带性表现不完整,仅新疆温带荒漠有表现(天山为界):天山以北的准葛尔盆地为温带荒漠 天山以南的塔里木盆地为暖温带荒漠
新疆位于第几阶梯 第二阶梯
新疆的宗教信仰: 伊斯兰教
新疆的农业特点:绿洲农业与立体农业新疆在我国内陆,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雨水少,阳光充足,而且昼夜温差大,因此可以大力种植哈密瓜、葡萄、棉花等需水少,耐干旱的植物。再而,由于新疆四周高山较多,山体植物垂直分布规律比较明显,因而可以根据这个特点在山上种植不同的植物。

6. 新疆的地理环境气候。

地形

三山夹两盆
山脉与盆地相间排列盆地与高山环抱、喻称“三山夹二盆”。北部阿尔泰山,南部为昆仑山系;天山横亘于新疆中部,把新疆分为南北两半,南部是塔里木盆地,北部是准噶尔盆地。习惯上称天山以南为南疆,天山以北为北疆,把哈密、吐鲁番盆地为东疆。新疆的最低点吐鲁番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5米(也是中国的陆地最低点)。最高点乔戈里峰位于克什米尔边境上,海拔8611米。新疆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北纬46度16.8分,东经86度40.2分)是陆地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地方,距离最近的海岸线有2648千米(直线距离)。

新疆-吉尔吉斯边境横贯着天山山脉。吐尔尕特口岸(海拔3752米)位于边境。

新疆北部有阿尔泰山,南部有昆仑山、阿尔金山和天山。天山作为新疆象征,横贯中部,形成南部的塔里木盆地和北部的准噶尔盆地。

气候

新疆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四周有高山阻隔,海洋气流不易到达,形成明显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温差较大,日照时间充足(年日照时间达2500~3500小时),降水量少,气候干燥。新疆年平均降水量为150毫米左右,但各地降水量相差很大,南疆的气温高于北疆,北疆的降水量高于南疆。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在准噶尔盆地为零下20℃以下,该盆地北缘的富蕴县绝对最低气温曾达到零下50.15℃,是全国最冷的地区之一。最热月(7月),在号称“火洲”的吐鲁番平均气温为33℃以上,绝对最高气温曾达至49.6℃,居全国之冠。由于新疆大部分地区春夏和秋冬之交日温差极大,故历来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之说。

水文

主要河流
塔里木河、伊犁河、额尔齐斯河

主要湖泊
博斯腾湖、喀纳斯湖、赛里木湖、艾比湖、艾丁湖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