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评语
⑴ 教师应有怎样的评价观
前一段读由美国史蒂芬森博士主编的《非常教师》,书里获得梅格斯奖的36位作者各自谈了他们对教学的感悟,他们的教学理念,老师的职责以及如何当一名优秀教师,看后深受启发和感动。其中谢弗博士的一篇文章《记我最差的老师和最好的老师》给我很大触动。他书中记载这么一段:“你的文章毫无想像力。”“尽管你写的都是完整的句子,但你却不能把它们有机地组合成一篇连贯的文章。”“我看够了,你的文章根本不成章法,你没有一点写作才能。我建议你最好想想干点别的。”
以上三句话是从Y老师给我的作文评语中原封不动地抄下来的。我上高中时,Y老师教我高级英语写作,我上大专的第一年,又是他教我英语写作。我根本没有奢望成为“海明威第二”,但我绝不赞成Y老师的作法,即全面否定我的任何一种尝试,而且他评语中流露出的轻视和傲慢尤其让我厌恶。你看,评语中哪有建议?即便是一丁点鼓励的话也会让我加倍努力,以写出符合他要求的文章。
这位不善于评价、最打击学生的Y老师被谢弗博士认为是最差的老师并曾一度导致他的人生步入失意和毫无希望的低谷。好在后来他遇到了另一位改变他人生的优秀教师麦克内利斯博士,他不断激励他,启发他,最终谢弗博士成了美国佐治亚大学教授、全美社会化和个性发展研究的权威。
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会影响甚至改变孩子的一生,在新课程实施中,评价对新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关系到新课程实施能否顺利进行。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该树立怎样的评价理念、如何科学地实施评价呢?下面结合地理学科,谈谈这方面的粗浅认识。
一、树立评价新理念
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意结果与过程并重、内容全面的评价原则,树立新的评价理念。
1、评价目标多元
以往的地理教学评价,在评价内容方面,过多倚重地理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随着社会的发展,仅仅掌握知识和技能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求。因此新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倡导:“地理学习评价,要在知识与技能评价的基础上,关注对学生价值判断力、批评性思考能力、社会责任感、人生规划能力形成状况的评价。”
新课程目标包括“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体系,因此高中地理在学习评价方面应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对地理知识理解与应用的评价;(2)对地理技能形成与运用的评价;(3)对地理科学方法掌握及探究活动质量的评价;(4)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评价,从而全面评价学生多元智力和能力的发展。
2、评价方式多样化
以往的评价方法,以传统的笔纸考试为主,过多倚重量化的结果,高中地理新课程强调把评价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在不同的课程目标领域选用不同的方法(如辩论、课题研究、情景测验等)来对学生进行考察、评价。
如鼓励学生观察某种天文现象,并查阅有关资料,写出自己的观察结果及体会,以此评价他们对地理技能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让学生结合龙岗区实际,讨论城市化过程对龙岗发展的作用以及应当注意的问题;收集龙岗河的资料,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并对该河治理和开发提出自己的设想;用电子地图(网络或光盘形式)查询城镇、交通、旅游等信息,以此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地理科学方法的掌握及探究活动的质量及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
在知识方面,除了笔纸测试外,还应结合学生的平时表现给予评价,例如通过课堂讨论和交流来观察学生的兴趣和思维表现等。
3、评价主体多元化
改变过去将被评价者放在消极的、被动的地位的做法,新课程提倡尊重被评价者的人格,发挥被评价对象的主动性,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各方面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
4、结果与过程并重
改变过分关注评价结果而忽视评价过程,只注意终结性评价而忽视形成性评价的做法。新课程强调课程评价从过分关注结果逐步向关注学习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及时了解学生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进步和努力,才有可能对学生的持续发展和提高进行有效的指导。
二、实施科学的评价
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
1、建立地理学习过程评价表
高中地理新课程倡导发展性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更关注发展变化的过程,注重在发展过程中多次、即时、动态地实施形成性评价。为此,我们建立了学生地理学习过程评价表,此表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三大方面,通过自评、他(小组)评,教师评价(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家长反馈等评价学生地理学习过程。(地理学习过程评价表略)
2、创建地理学习记录袋
在高中学习期间,可指导学生创建地理学习记录袋,记录袋中所收集的资料以地理学习过程中自然生成的原始作品和资料为主,比如野外考察图片,研究性学习论文,社区调查资料,气象、天象观察记录,测验试卷,作业,地理日记等。通过地理学习记录袋,为教师实施形成性评价和采取某些教学决策提供依据,同时也可作为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反思和家长交流学生学习地理的一个载体。
3、善于运用地理教学中的非正式评价
各种测验是正式评价,正式评价在课程实施中发挥着导向、检查等多种作用。但是,在从事教育教学实际过程中,很多时候并不是严格依照科学的程序来实施评价活动,评价的程序和要求是以隐性方式来调节教师的行为的,这种评价就是非正式评价。非正式评价渗透在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师生交往过程中。观察、提问、访谈、作业、练习、收集资料、讨论等方法都可以是非正式评价,教师要善于运用地理教学中的非正式评价。非正式评价对于学生的学习(如学习兴趣和动力)与发展(如心理健康)有着更为重要的影响。记得有一次我让学生当“小老师”上台讲“自然条件对聚落及交通线路的影响”,学生讲完回到座位后,我用了几个“太”来当场评价:太让我吃惊、课件做得太形象、太美观了,教材处理得太恰当、知识把握得太准确,讲得实在太好了,总之——老师太满意了!老师发自肺腑的一番激励评价,不只让那一组同学,全班同学都感受到学习地理的愉悦!感受到成功和幸福!
4、终结性评价——考试
(1)、考试形式方面:在考试形式上综合性应用多种方法,打破唯纸笔测验的传统做法。考试的方式应灵活多样,体现先进的评价思想,如辩论、课题研究、情景测验、制作等,纸笔测验只是其中的一种。
(2)、考试内容方面: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重视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实践能力,淡化记忆性内容为主的考试。考试命题应根据课题标准,题目设置注重生活实践、背景、情景,能够考察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考试中应设置开放性题目。
(3)考试结果方面:考试结果的处理要做出具体的分析指导,重在为学生提供建设性的改进意见,由外激励改变为淡化区别、自我反省,而不应成为给学生“加压”的手段。
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评价学习的最终成果,而忽视学生的勤奋、努力程度,这是不公平。不能把评价变成威胁人的东西,任何时侯评价都不可变为贬低个性的手段。”教育家的评价观充满浓郁的人文性,值得我们深思。
新课程的设计以培养国民现代文明素质为宗旨,普通高中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人格完善,如果我们对此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我们就会去反思过往的评价,就会对新课程下的评价作更多的思考和实践,就会对学生多一份宽容和关怀。
⑵ 玩色活动中教学评价的内容与方式有哪些
教学中常用的评价方法有哪些?
我常用的几种评价方法及学习后的改进
在以往的教学工作中我常用的教学方法有:闭卷考试、观察、检测等手段,
通过学习我觉得要实施素质教育,
使学生全面、
主动地自主学习,
离不开学习的
评价机制。新《地理课程标准》提出:
“
学生的学习评价是地理教学评价的重要
组成部分,具有反馈信息、调控教学,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功能。
”
评价
要
“
遵循注重结果,
也注重过程的基本原则,
灵活运用各种科学有效的评价手段,
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
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做出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
评价。
”
适应地理学科教学评价多角度、多层次、多手段、多形式的需要,调整、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是保障地理教学改革顺利进行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
措。
以往地理学科对学生的评价主要局限于学业成绩,
新的课程改革强调评价内
容的多元化和方法的多样化,
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而且关注学生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
学习兴趣与积极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
展。
地理教学课、
活动课、
课外活动等等为教师评价学生创设了一个个新的平台
和窗口,通过这个平台和窗口,教师可以看到学生学习兴趣、参与程度、合作意
识、心理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从而更加全面和客观地评价学生。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做了一些改进的尝试,具体归纳,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科学习档案袋评价。指导学生收集个人的地理学习作品及成果,
建立档案袋,
对学生的地理学习进行评价。
档案通常在开学初建立起来,
要求每
位学生准备一个档案袋,
学生可以把自己的好的作品分类装入档案袋中,
如自己
认为写得最好的读书笔记、
文章以及手工制作的成果等。
如:
我的制陶和造纸作
品、我收集的地理小故事、我制作的成语卡片、我画的大运河示意图、地理长河
中我的画卷、
我出的一期地理专刊等等。
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档案袋认真维护保管,
还可以定期在班级、
年级中进行展评。
学生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
教师也及时予
以评定,并写上客观的、公正的、发展性的评语。成绩突出的同学给予表扬,成
绩稍差的同学指出存在的问题,
师生共同商量改进的办法,
避免在全班面前对较
差的学生进行口头批评,
维护学生的自信心。
同时,
老师也可以把记录学生成长
过程的档案袋作为学生期末综合评价的一部分,
并把学生的成长过程及时向班主
任老师和学生家长汇报,共同分享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档案袋评价方式的推广很有意义,
它能帮助学生与教师了解学习与进步的状
况,此外对于学生自主性、反思能力、创造性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同时,档案袋
评价不仅反映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
还可以反映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
从
而有效地克服评价标准的单一性和片面强调学生学业成绩的做法。
特别是对那些
爱动手的学生,则给了他们充分发挥特长、展示才华的机会。
第二:个人学习资料册评价。地理课因为其自身的学科特点,经常需要学生
针对某些地理问题自己去搜集、
查找一些学习资料,
以弥补课本内容的局限。
每
一节课前,
教师都要布置学生查找相关的资料和素材,
可以通过互联网络查找或
图书查找,可以是文字资料,也可以是图片资料、影印资料,如果有必要也可以
是实物资料。
并且按照查找资料的内容分类整理,
可以按照时间顺序,
也可以按
照地理人物或按照地理事件的分类装订成册。
上课前使用它起到预习作用;
课后
重读,可以起到复习作用;平时多浏览,更可以拓展学生知识面。个人学习资料
册和档案袋的区别是:
档案袋是学生学习成果的集中,
资料册则是学生课堂学习
的准备,
是学生平时参与地理课堂教学的依据。
坚持个人学习资料册的使用,
既
为课堂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
也从中锻炼了学生收集、
查找资料的能力和分类整
理资料的能力。
第三:日常学习表现评价。例如:上课时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主动探究及主
题活动的表现等等,可以采取学生自评和小组评议的方式,并且鼓励学生本人、
同学及学生家长参与到评价之中,
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
开始时,
学生可能不知
道该如何评价别人,
有时在评议中甚至发生争议和冲突,
教师抓住这个机会,
引
导学生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和他人。
班主任老师和课任老师合作,
使学生学会比
较、反思,从而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不断进步。
第四:
课堂纪律评价。
在课堂中学生是否遵守课堂纪律,
是否按照要求去做。
可以采取民主评议,即小组评议与任课教师评议相结合,从而约束学生的行为,
保证稳定的课堂秩序,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
第五:持续激励式评价。对进步幅度较大的同学和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可
以适当加分。
但是,
这种方式需要把握一定的度,
只作为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鼓
励学生进步的一种手段。
第六:期中、期末考试成绩评价。参加校、区、市期中、期末统一考试,并
且把期末成绩折合成一定的比例,作为学生期末综合评价的一部分。
综上所述的各种评价方式,
特别是档案袋评价使学生清晰明了地了解自己在
地理学习中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
坚持实施之后,
既能加强师生之间的协
作互动,
又可以调动了学生学习地理课的积极性,
与传统的评价方式相比,
新的
评价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对新的课程改革的顺利进
行也会起到促进作用。
根据《科学课程标准》的精神
,
评价要为教学服务,推动教育的发展,推进
学生能力、素质的提升。就是要通过评价给予学生快乐,让学生从评价中得到
强大的动力,从而激励、推动学生的科学学习。
一、评价主体要多元化。
以往对学生的评价主要由教师给出,
教师充当着裁判者的角色。
新课标提出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激励者,
是学生探究科学的合作者,
是课堂教学的调
控者,
但不再是独裁者。
教师与学生科学学习交往的时间虽然很多,
但还是与学
生之间存在着空白。
况且,
每个教师总是会受心情等主观因素制约,
影响评价的
客观、公平。因此,我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了多人参与学生评价的方法。例如
学生参与了小组合作学习、
实验后,
让同组同学评一评自己活动中的表现;
学生
参与课后调查、
实践后,
让家长或接触的社会人员来评一评;
教师与学生教学互
动后,也可以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作为能动、鲜活的个体,对自己的学习状况
也有看法,
因此,
在每次教学活动结束后,
也让学生对自己的表现评一评。
这样,
同学、家长、社会人员、教师和自己都成为了学生的评判者。通过这么多人的眼
光去评价一个学生,
再合并这些人的评价结果,
我想应该比以前只有教师评价更
能体现公平、公正性。
二、评价方式要多样化。
过去评价学生以一张试卷定好坏。其他人也只看学生考试的成绩来评判学
生。
这样其实不能如实反映学生一学期的真实情况。
有的学生学习过程中一路里
是认真的,
取得优秀成绩是必然结果,
获得他人表扬是理所当然。
而有一部分学
生平时不努力,
偶然一次取得了优秀,
也被人赞扬,
这样就使这部分学生淡化了
自己的缺点,
一直抱着不努力学习也能取得高分的侥幸心理,
不能扬长避短,
从
而荒废学业。还有一部分学生,平时勤奋刻苦,因一时疏忽,失去了优秀,就被
人认为是差。
导致这部分学生心灰意冷,
丧失了恒心与信心,
平常的表现也一落
千丈。因此,我在评价学生成绩时,增加了一些评价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
1
、跟踪评价。既然试卷评价遗漏了学生平时的表现,就要跟踪学生的发展
轨迹进行即时、
即现评价。
给每一位学生准备一个作业袋,
把他们成长中的点点
滴滴都放进去。例如把学生的实验记录单,他人对自己的即时评价,课堂、活动
中自己的问题、想法和独特见解等,标好日期,都收入到作业袋中。看着沉沉的
作业袋,也就显示了学生深深的科学历程。
2
、作业展评。科学课的作业,根据课程特点,主要是一些实践性作业,例
如小制作、实验报告、调查资料等。这些作品是反映学生实践、动手能力重要的
一部分。
因此,
我把每次课文中的实践性作业都布置学生认真完成,
在一定的时
间内,
要求学生不管好坏都要上交。
例如
《热气球》
一课,
布置学生制作竹蜻蜓,
学生作品交上来后,
我带领学生一起到操场上放飞,
竹蜻蜓成功升空,
学生的评
价也就出来了。再如《听不见的声音》一课,要求学生搜集关于超声波的资料。
然后,组织召开讨论会。先小组交流,再推荐全班交流。学生交流过程中,作业
好坏也就出来了。
这种作业,
都不是直接给出评价,
都是让学生通过交流和实际
应用中自己显现出成绩来,
然后把所有资料存入作业袋。
其他学生在观赏过程中,
都会不自觉地进行比较,
作品的优劣就一览无疑。
而每位学生通过展览,
能从中
发现别人的优点,找出自己的缺点,从而取长补短。这样的评价,无须一句话,
就对学生以激励或鞭策。
⑶ 高中地理教学评价主体为什么要多元化
新的国家地理课程标准提出了全新的和带有明确指向性的评价理念:地理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实现
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举、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的激励性评价机制。由此
可以看出,这一评价理念与以往的地理教学评价相比有显著的新特点,主要表现在: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重心的过程化
等几个方面。
其中,评价内容的多元化是最为显著的变化。地理课程标准把地理学习评价的主要内容概括为如下四个方面:评价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和过程;评价学生科
学方法掌握状况和探索性活动的水平;评价学生对地理概念、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的理解水平;评价学生在地理学习中所形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显然,这跟过去只局限于对学生的地理学习成绩和在地理课上的行为表现两个方面的评价来说,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此有必要去研究初中地理学习评价的主要内容所发生的变化,并对以往的教法和学法进行审视与修正。
一、关注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和过程的评价
评价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和过程是地理学习评价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尤其是在评价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应了解学生在提出地理问题、搜集整理以及分析地理信息资料、回答地理问题这一完整过程中的表现。
我们知道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基础,然而实践中常有知识与能力难于转化的事例发生,我们在实践中发现,知识与能力能迅速转换的同学的数量长期以来一般只占
一个班的三分之一左右,这已是不错的数据,因此如何解决知识和能力之间存在的“剪刀差”?尚需我们的教师作有心人,修正我们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朝着预定目
标和满足社会的需求方向发展。
例如在辅导学生预习的过程中,我们既要指导学生收集资料的方法和途径,又要指导学生如何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加工处理,以及呈现成果的方式方法,从而使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并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能力形成过程作评价。
案例:重点评价学生在搜集、整理以及分析地理信息资料过程与能力的表现
学生在收集七年级第四章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的相关图片、录像、文字等资料,资料是收集到不少。然而在众多的资料中,却有许多只是关于民俗风
情的,资料的不齐全,对反映“环境制约着聚落的形成、规模大小与发展”、“聚落的外部特征又是环境的一面镜子,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过去的、现在的环境情
况”、“从聚落的衰败提示人们注意环境的变迁、保护(如:吐鲁番盆地的交河故城的覆灭)”等一系列要点把握不到位。同学的资料的不到位和不齐全,正确观点
的不能形成,教师有责任对问题进行补充说明。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在搜集整理以及分析地理信息资料过程中的表现。就应从以下方面进行学习过程的评价。
⑴能否充分利用地图、图表、图片、图解和各种信息源搜集与地理相关一手或二手资料;
⑵不仅要看信息的获取量多或少,还要看能否保证地理信息资料的质量如何(如资料的多样性、可靠性、全面性、针对性等);
⑶能否将地理信息资料恰当归类,看地理信息整编的能力,不仅是图、表、文字的转换技能,还要看能否通过分析地理信息资料得出结论并进行检验。
评价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开展自评、互评,让学生知道自己在这方面的的优点与不足,教师评语应以鼓励为主,以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关注学生科学方法掌握和探索性活动水平的评价
评价学生对科学方法的掌握状况,应着重了解他们对区域分析与综合、地理比较等常用地理方法的领悟、掌握状况和运用水平。
1.体现学生科学方法掌握状况的评价:
中国区域地理或世界区域地理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最能反映学生科学方法的掌握好坏的章节之一。例如:教师通常以对“北美”的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引导同
学自己能独立说出“大洋洲”、“欧洲”等其它区域的地理特征;以“北方”等地区的讲解,来引导和检测学生对其它三个地区在区域特征等方面的科学方法掌握状
况。这里往往要运用“区域分析与综合”、“地理比较”等常用地理方法去评价。
教学修正:适当地提示同学学会使用“以图示文,以文释图,表格对比”的图、文、表转换等的研究方法。2.探索性活动的评价:
如果有同学积极地探索性活动的出现则是最佳境界,然而实际教学中,往往还需要我们教师设计更多的补救方案,促使更多的学生在科学方法掌握和探索性活动
的水平上都上一个新台阶。例如:在“人类的居住地-聚落”一节中,提醒同学可结合广州的实际,对广州特色民居在形成条件、保护措施等方面进行探索性的分析
和思考,概括出自己对广州聚落的诸多问题的看法等。
三、关注学生地理知识的理解水平的评价
“知识是能力、品格、方法的凝结物,知识是形成能力、形成品格、掌握方法的基础”地理知识的掌握固然重要,然而评价不能局限于学生具备了多少地理知识,而应把重点放在学生的理解水平上。
案例一:初一新教材的第一章中,由于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与东西经的划分界线不重合,初一同学“地理独特的思维方式”处于建立初期,因此像“判断某地(20°s,175°e)在东西半球的哪个半球”的问题一直以来困惑着许多同学。
因此,让学生将课文中“东西半球”以简略图表达方法表示出来,把一种表达方法变成另一种表达方法,实现了图文间的转换,去评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水平。由此进行教学修正:以简明彩色图示来析题,如下图:
只需学生记住关键的4条经线和赤道共5条线的简图,就可以轻松地处理类似的问题,以及形成对图、文进行恰当的“转换和运用”的能力。
四、关注学生在地理学习中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
1.地理教学中,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的意义:
欲要"晓之以理"先需"动之以情",情感教育是完整的教育教学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高兴地学与愁苦地学,积极地学与消极地学的效果相去甚远。关注学生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的变化,能促进学生个体的健康发展,使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成为具有完整生命意义的人。
学生之间良好的学习合作关系的发展,师生情感的真心相呼,能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情绪状态,形成更好的学习环境,有效地提高地理学习成绩和地理学科方面的创造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学中的评价角度与方法:
地理情感态度、价值观评价,一般可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合作的能力、学生的倾向等角度进行;方法上,观察是重要的方式,为使用评语做评价提供
依据,教师要把握好语言的使用技巧,多以鼓励、赞许和肯定的语言为主。当然,不是否定适当的挫折教育,设置适当的学习前进路上的挫折,以小组集体的力量解
决,也会出现愈挫愈奋的上进势头。例如:关于“广州火车东站到天河体育中心是使用:1广东省交通图2广州市区图”的问题。在解答中,常常会引发一场争论,
争论的焦点在于:有同学认为应该用“专题地图”,有同学认为应该用“大比例尺地图”。小组同学的意见一致时,我们给予肯定和赞扬,当小组同学的意见不和
时,我们给予适当地提醒。意见的一致与否体现了同学学习态度能否一致认真,学生的倾向以及合作能力强弱等方面的达成情况。
⑷ 常用的几种评价方法
在以往的教学工作中我常用的教学方法有:闭卷考试、观察、检测等手段,通过学习我觉得要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全面、主动地自主学习,离不开学习的评价机制。新《地理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学习评价是地理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反馈信息、调控教学,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功能。评价要遵循注重结果,也注重过程的基本原则,灵活运用各种科学有效的评价手段,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做出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适应地理学科教学评价多角度、多层次、多手段、多形式的需要,调整、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是保障地理教学改革顺利进行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以往地理学科对学生的评价主要局限于学业成绩,新的课程改革强调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和方法的多样化,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兴趣与积极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地理教学课、活动课、课外活动等等为教师评价学生创设了一个个新的平台和窗口,通过这个平台和窗口,教师可以看到学生学习兴趣、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心理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从而更加全面和客观地评价学生。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做了一些改进的尝试,具体归纳,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科学习档案袋评价。指导学生收集个人的地理学习作品及成果,建立档案袋,对学生的地理学习进行评价。档案通常在开学初建立起来,要求每位学生准备一个档案袋,学生可以把自己的好的作品分类装入档案袋中,如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读书笔记、文章以及手工制作的成果等。如:我的制陶和造纸作品、我收集的地理小故事、我制作的成语卡片、我画的大运河示意图、地理长河中我的画卷、我出的一期地理专刊等等。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档案袋认真维护保管,还可以定期在班级、年级中进行展评。学生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教师也及时予以评定,并写上客观的、公正的、发展性的评语。成绩突出的同学给予表扬,成绩稍差的同学指出存在的问题,师生共同商量改进的办法,避免在全班面前对较差的学生进行口头批评,维护学生的自信心。同时,老师也可以把记录学生成长过程的档案袋作为学生期末综合评价的一部分,并把学生的成长过程及时向班主任老师和学生家长汇报,共同分享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第二:个人学习资料册评价。地理课因为其自身的学科特点,经常需要学生针对某些地理问题自己去搜集、查找一些学习资料,以弥补课本内容的局限。每一节课前,教师都要布置学生查找相关的资料和素材,可以通过互联网络查找或图书查找,可以是文字资料,也可以是图片资料、影印资料,如果有必要也可以是实物资料。并且按照查找资料的内容分类整理,可以按照时间顺序,也可以按照地理人物或按照地理事件的分类装订成册。上课前使用它起到预习作用;课后重读,可以起到复习作用;平时多浏览,更可以拓展学生知识面。个人学习资料册和档案袋的区别是:档案袋是学生学习成果的集中,资料册则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准备,是学生平时参与地理课堂教学的依据。坚持个人学习资料册的使用,既为课堂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也从中锻炼了学生收集、查找资料的能力和分类整理资料的能力。 第三:日常学习表现评价。例如:上课时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主动探究及主题活动的表现等等,可以采取学生自评和小组评议的方式,并且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及学生家长参与到评价之中,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开始时,学生可能不知道该如何评价别人,有时在评议中甚至发生争议和冲突,教师抓住这个机会,引导学生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班主任老师和课任老师合作,使学生学会比较、反思,从而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不断进步。 第四:课堂纪律评价。在课堂中学生是否遵守课堂纪律,是否按照要求去做。可以采取民主评议,即小组评议与任课教师评议相结合,从而约束学生的行为,保证稳定的课堂秩序,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 第五:持续激励式评价。对进步幅度较大的同学和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可以适当加分。但是,这种方式需要把握一定的度,只作为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鼓励学生进步的一种手段。 第六:期中、期末考试成绩评价。参加校、区、市期中、期末统一考试,并且把期末成绩折合成一定的比例,作为学生期末综合评价的一部分。 综上所述的各种评价方式,特别是档案袋评价使学生清晰明了地了解自己在地理学习中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坚持实施之后,既能加强师生之间的协作互动,又可以调动了学生学习地理课的积极性,与传统的评价方式相比,新的评价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对新的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也会起到促进作用。
⑸ 教师评价没有评怎么破
其中谢弗博士的一篇文章《记我最差的老师和最好的老师》给我很大触动。他书中记载这么一段:“你的文章毫无想像力。”“尽管你写的都是完整的句子,但你却不能把它们有机地组合成一篇连贯的文章。”“我看够了,你的文章根本不成章法,你没有一点写作才能。我建议你最好想想干点别的。”
以上三句话是从Y老师给我的作文评语中原封不动地抄下来的。我上高中时,Y老师教我高级英语写作,我上大专的第一年,又是他教我英语写作。我根本没有奢望成为“海明威第二”,但我绝不赞成Y老师的作法,即全面否定我的任何一种尝试,而且他评语中流露出的轻视和傲慢尤其让我厌恶。你看,评语中哪有建议?即便是一丁点鼓励的话也会让我加倍努力,以写出符合他要求的文章。
这位不善于评价、最打击学生的Y老师被谢弗博士认为是最差的老师并曾一度导致他的人生步入失意和毫无希望的低谷。好在后来他遇到了另一位改变他人生的优秀教师麦克内利斯博士,他不断激励他,启发他,最终谢弗博士成了美国佐治亚大学教授、全美社会化和个性发展研究的权威。
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会影响甚至改变孩子的一生,在新课程实施中,评价对新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关系到新课程实施能否顺利进行。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该树立怎样的评价理念、如何科学地实施评价呢?下面结合地理学科,谈谈这方面的粗浅认识。
一、树立评价新理念
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意结果与过程并重、内容全面的评价原则,树立新的评价理念。
1、评价目标多元
以往的地理教学评价,在评价内容方面,过多倚重地理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随着社会的发展,仅仅掌握知识和技能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求。因此新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倡导:“地理学习评价,要在知识与技能评价的基础上,关注对学生价值判断力、批评性思考能力、社会责任感、人生规划能力形成状况的评价。”
新课程目标包括“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体系,因此高中地理在学习评价方面应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对地理知识理解与应用的评价;(2)对地理技能形成与运用的评价;(3)对地理科学方法掌握及探究活动质量的评价;(4)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评价,从而全面评价学生多元智力和能力的发展。
2、评价方式多样化
以往的评价方法,以传统的笔纸考试为主,过多倚重量化的结果,高中地理新课程强调把评价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在不同的课程目标领域选用不同的方法(如辩论、课题研究、情景测验等)来对学生进行考察、评价。
如鼓励学生观察某种天文现象,并查阅有关资料,写出自己的观察结果及体会,以此评价他们对地理技能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让学生结合龙岗区实际,讨论城市化过程对龙岗发展的作用以及应当注意的问题;收集龙岗河的资料,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并对该河治理和开发提出自己的设想;用电子地图(网络或光盘形式)查询城镇、交通、旅游等信息,以此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地理科学方法的掌握及探究活动的质量及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
在知识方面,除了笔纸测试外,还应结合学生的平时表现给予评价,例如通过课堂讨论和交流来观察学生的兴趣和思维表现等。
3、评价主体多元化
改变过去将被评价者放在消极的、被动的地位的做法,新课程提倡尊重被评价者的人格,发挥被评价对象的主动性,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各方面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
4、结果与过程并重
改变过分关注评价结果而忽视评价过程,只注意终结性评价而忽视形成性评价的做法。新课程强调课程评价从过分关注结果逐步向关注学习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及时了解学生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进步和努力,才有可能对学生的持续发展和提高进行有效的指导。
二、实施科学的评价
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
1、建立地理学习过程评价表
高中地理新课程倡导发展性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更关注发展变化的过程,注重在发展过程中多次、即时、动态地实施形成性评价。为此,我们建立了学生地理学习过程评价表,此表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三大方面,通过自评、他(小组)评,教师评价(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家长反馈等评价学生地理学习过程。(地理学习过程评价表略)
2、创建地理学习记录袋
在高中学习期间,可指导学生创建地理学习记录袋,记录袋中所收集的资料以地理学习过程中自然生成的原始作品和资料为主,比如野外考察图片,研究性学习论文,社区调查资料,气象、天象观察记录,测验试卷,作业,地理日记等。通过地理学习记录袋,为教师实施形成性评价和采取某些教学决策提供依据,同时也可作为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反思和家长交流学生学习地理的一个载体。
3、善于运用地理教学中的非正式评价
各种测验是正式评价,正式评价在课程实施中发挥着导向、检查等多种作用。但是,在从事教育教学实际过程中,很多时候并不是严格依照科学的程序来实施评价活动,评价的程序和要求是以隐性方式来调节教师的行为的,这种评价就是非正式评价。非正式评价渗透在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师生交往过程中。观察、提问、访谈、作业、练习、收集资料、讨论等方法都可以是非正式评价,教师要善于运用地理教学中的非正式评价。非正式评价对于学生的学习(如学习兴趣和动力)与发展(如心理健康)有着更为重要的影响。记得有一次我让学生当“小老师”上台讲“自然条件对聚落及交通线路的影响”,学生讲完回到座位后,我用了几个“太”来当场评价:太让我吃惊、课件做得太形象、太美观了,教材处理得太恰当、知识把握得太准确,讲得实在太好了,总之——老师太满意了!老师发自肺腑的一番激励评价,不只让那一组同学,全班同学都感受到学习地理的愉悦!感受到成功和幸福!
4、终结性评价——考试
(1)、考试形式方面:在考试形式上综合性应用多种方法,打破唯纸笔测验的传统做法。考试的方式应灵活多样,体现先进的评价思想,如辩论、课题研究、情景测验、制作等,纸笔测验只是其中的一种。
(2)、考试内容方面: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重视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实践能力,淡化记忆性内容为主的考试。考试命题应根据课题标准,题目设置注重生活实践、背景、情景,能够考察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考试中应设置开放性题目。
(3)考试结果方面:考试结果的处理要做出具体的分析指导,重在为学生提供建设性的改进意见,由外激励改变为淡化区别、自我反省,而不应成为给学生“加压”的手段。
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评价学习的最终成果,而忽视学生的勤奋、努力程度,这是不公平。不能把评价变成威胁人的东西,任何时侯评价都不可变为贬低个性的手段。”教育家的评价观充满浓郁的人文性,值得我们深思。
新课程的设计以培养国民现代文明素质为宗旨,普通高中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人格完善,如果我们对此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我们就会去反思过往的评价,就会对新课程下的评价作更多的思考和实践,就会对学生多一份宽容和关怀。
⑹ 常用的几种评价方法
在以往的教学工作中我常用的教学方法有:闭卷考试、观察、检测等手段,通过学习我觉得要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全面、主动地自主学习,离不开学习的评价机制。新《地理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学习评价是地理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反馈信息、调控教学,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功能。评价要遵循注重结果,也注重过程的基本原则,灵活运用各种科学有效的评价手段,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做出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适应地理学科教学评价多角度、多层次、多手段、多形式的需要,调整、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是保障地理教学改革顺利进行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以往地理学科对学生的评价主要局限于学业成绩,新的课程改革强调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和方法的多样化,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兴趣与积极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地理教学课、活动课、课外活动等等为教师评价学生创设了一个个新的平台和窗口,通过这个平台和窗口,教师可以看到学生学习兴趣、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心理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从而更加全面和客观地评价学生。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做了一些改进的尝试,具体归纳,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科学习档案袋评价。指导学生收集个人的地理学习作品及成果,建立档案袋,对学生的地理学习进行评价。档案通常在开学初建立起来,要求每位学生准备一个档案袋,学生可以把自己的好的作品分类装入档案袋中,如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读书笔记、文章以及手工制作的成果等。如:我的制陶和造纸作品、我收集的地理小故事、我制作的成语卡片、我画的大运河示意图、地理长河中我的画卷、我出的一期地理专刊等等。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档案袋认真维护保管,还可以定期在班级、年级中进行展评。学生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教师也及时予以评定,并写上客观的、公正的、发展性的评语。成绩突出的同学给予表扬,成绩稍差的同学指出存在的问题,师生共同商量改进的办法,避免在全班面前对较差的学生进行口头批评,维护学生的自信心。同时,老师也可以把记录学生成长过程的档案袋作为学生期末综合评价的一部分,并把学生的成长过程及时向班主任老师和学生家长汇报,共同分享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第二:个人学习资料册评价。地理课因为其自身的学科特点,经常需要学生针对某些地理问题自己去搜集、查找一些学习资料,以弥补课本内容的局限。每一节课前,教师都要布置学生查找相关的资料和素材,可以通过互联网络查找或图书查找,可以是文字资料,也可以是图片资料、影印资料,如果有必要也可以是实物资料。并且按照查找资料的内容分类整理,可以按照时间顺序,也可以按照地理人物或按照地理事件的分类装订成册。上课前使用它起到预习作用;课后重读,可以起到复习作用;平时多浏览,更可以拓展学生知识面。个人学习资料册和档案袋的区别是:档案袋是学生学习成果的集中,资料册则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准备,是学生平时参与地理课堂教学的依据。坚持个人学习资料册的使用,既为课堂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也从中锻炼了学生收集、查找资料的能力和分类整理资料的能力。
第三:日常学习表现评价。例如:上课时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主动探究及主题活动的表现等等,可以采取学生自评和小组评议的方式,并且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及学生家长参与到评价之中,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开始时,学生可能不知道该如何评价别人,有时在评议中甚至发生争议和冲突,教师抓住这个机会,引导学生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班主任老师和课任老师合作,使学生学会比较、反思,从而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不断进步。
第四:课堂纪律评价。在课堂中学生是否遵守课堂纪律,是否按照要求去做。可以采取民主评议,即小组评议与任课教师评议相结合,从而约束学生的行为,保证稳定的课堂秩序,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
第五:持续激励式评价。对进步幅度较大的同学和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可以适当加分。但是,这种方式需要把握一定的度,只作为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鼓励学生进步的一种手段。
第六:期中、期末考试成绩评价。参加校、区、市期中、期末统一考试,并且把期末成绩折合成一定的比例,作为学生期末综合评价的一部分。
综上所述的各种评价方式,特别是档案袋评价使学生清晰明了地了解自己在地理学习中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坚持实施之后,既能加强师生之间的协作互动,又可以调动了学生学习地理课的积极性,与传统的评价方式相比,新的评价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对新的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也会起到促进作用。
⑺ 如何评价高中地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提出并说明课题内容的意义和重要性,还可以通过生活实例,知道学习到的知识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让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数学学习的重要,激发和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
⑻ 怎样写地理教学论文评语
初稿评语:
论文题与论文的内容基本相符,结构基本完整,语言也比较通顺,没有大的语法错误。问题是,全文引用的部分太多,自己的分析太少,有些“分析”有抄袭的痕迹。应当说,完成这篇论文所需的材料已经具备,作者可以在此基础上对材料进行分析归纳以得出自己的结论。
二稿评语:
在一稿的基础上有所改进,合并了某些不必要的段落,重拟了论文中某些章节的标题,修改了某些病句,参考文献中的错误也得到了纠正。
新的修改意见包括:摘要的首句,关键词的更换,对影响Jack London的一生,并在其作品The Call of the Wild中有所体现的“Superman”还应有进一步的说明。时态用法上的部分混乱情况还需纠正。引用部分过多,自己的评述太少,有的参考书目在文内根本未提及是一个不太好解决的问题。建议从London是所谓超人,Buck也是超狗的角度说明两者之间的联系以及作者生平对其作品的影响。
定稿评语
论文题与论文的内容基本相符,结构完整,语言比较流畅。即或在初稿中除了分段过细外,也没有发现多少严重的语法或拼写错误。作者试图从Jack London的生平中寻找作家与其小说中某个人物的关联。从内容看,作者对原著比较了解,也收集到了相关的资料,但仅限于资料的罗列,如何通过分析资料得出自己的结论这是论文写作应达到的目的,而恰恰在这一点上,作者所下的功夫还不够。
[例二]
初稿评语:
论文涉及的内容对跨国公司内文化冲突的解决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论述比较充分,条理比较清晰。在东西方文化的对比中,作者举了很多有趣的例子,但对近在眼前的中国的例子却很少。东方文化的例子多取自日本文化,这是一个很大的缺陷。文章层次分得过细是另一个缺点,几乎一个自然段一层,如不仔细看反而更令人糊涂。在打印格式、拼写、用词上有不少错误,特别是论文的后半部分。参考文献部分尚缺出版社地点。
二稿评语:
在一稿的基础上有较大改进。主要的问题多已解决。特别是一稿中分层太细、缺少中国文化例证等缺点。语言上的错误纠正了许多,但仍有上次指出的错误没有更正,如course,cause不分等。参考文献的排列也还存在一些小问题。引言部分还是没有标明出处。
定稿评语:
论文结构完整,各部分基本符合英语论文的写作规范。作者试图从东西方文化对比的角度分析跨国公司内的文化冲突并寻找解决的途径。为了写好这篇论文作者显然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论述比较充分,条理也很清晰。遗憾的是,由于作者本人没有跨国公司的工作经历,也没有去跨国公司作相应的考察,因此,她的论述只能基于阅读中获得的二手资料,而所谓东方文化又多以日本的资料为代表,要解决人们更为关心的在华跨国公司内的文化冲突问题,读者更需要的则是中西文化的对比,这方面作者虽然在以后各稿中补充了一些,仍显不足。
[例三]
初稿评语:
论文的选题很好,有创意。作者对Maslow的心理学理论及Jack London的原著都有所研究。问题主要表面在:1:对英语论文的格式很不了解,Introction部分又是图表又是分节。论文的后边没有结语,参考文献的排列也不规范;2:观点方面的错误在于竟然认为人类心理学的理论也适用于动物。其实杰克伦敦作品中的那条狗在某种程度上说是拟人化了的,是体现所谓权力意志的超人,或super dog。此外语法上也有一些错误。
二稿评语:
作者在一稿的基础上作了比较认真的修改。论文从内容到形式上都有很大的改进。从网上下载的两个与文章内容关系不大的流程图已被删除。前言中的部分内容已按要求移到了正文部分。添加了结论部分,尽管内容还有待充实。参考文献部分已重排但仍有不规范的地方。
定稿评语:
论文的选题很好,有创意。据了解,作者是在商务英语的学习中接触到Maslow的心理学理论的。而初次读到Jack London的The Call of the Wild则是在大学二年级的英语阅读课上。为了写好这篇论文,作者作了一定研究,特别是Jack London的原著。从作者对原著的引用情况不难看出,她对原著的内容是相当熟悉的。作者的写作态度比较认真,能按照学校的要求与自己在开题报告中拟定的写作进度分阶段地完成论文的研究与写作计划。对于初稿中从形式到内容等方方面面的错误,一经指出,作者都能认真对待,反复修改。尽管语言仍略显稚嫩,但论文条理清晰、说理充分,观点具有独创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不失为一篇好文章。 补充: 一,该论文选题合理.区域经济问题是经济界研究的热点,而农业经济增长问题亦是当前讨论的焦点,近几年来国内外不少专家对此已有许多较为成熟的论述,在新疆也有专家学者(如高志刚等人)对新疆区域经济问题做了较深入的研究,但对新疆农业区域经济及其增长问题的结合研究,尚未发现有专门的论述.如何认识新疆农业区域经济差距现状及未来的走势,促进农业经济健康持续增长,是经济现实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也是该论文选题意义所在.
二,数据资料翔实,分析方法选用得当.该开题报告能立足于新疆实际,搜集了大量的数据资料,选用了较先进的分析方法(运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B—J预测,R/S分析,非线性回归),借助统计分析软件做大量的模拟实验,以相关区域经济理论为依据,对新疆农业区域经济差异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农业区域经济差异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做实证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三,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结论和建议较合理.该论文注重理论依据的阐述和模型分析结果的定性分析,在写作过程中对选用的分析方法均做了试算和合理性分析.对新疆农业区域差异的研究结果与现实情况及相关研究成果相符,建议较中肯,具有一定的操作性.
该论文选题正确,结构合理,内容丰富,数据资料充分,分析方法先进,写作进度安排合理,结论和建议具有区域现实意义,建议推荐为校级优秀毕业论文.
本论文选题有很强的应用价值,文献材料收集详实,综合运用了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所得书记合理,结论正确,有创新见解。另外论文格式正确,书写规范,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⑼ 教师应有怎样的评价观
前一段读由美国史蒂芬森博士主编的《非常教师》,书里获得梅格斯奖的36位作者各自谈了他们对教学的感悟,他们的教学理念,老师的职责以及如何当一名优秀教师,看后深受启发和感动。其中谢弗博士的一篇文章《记我最差的老师和最好的老师》给我很大触动。他书中记载这么一段:“你的文章毫无想像力。”“尽管你写的都是完整的句子,但你却不能把它们有机地组合成一篇连贯的文章。”“我看够了,你的文章根本不成章法,你没有一点写作才能。我建议你最好想想干点别的。”
以上三句话是从Y老师给我的作文评语中原封不动地抄下来的。我上高中时,Y老师教我高级英语写作,我上大专的第一年,又是他教我英语写作。我根本没有奢望成为“海明威第二”,但我绝不赞成Y老师的作法,即全面否定我的任何一种尝试,而且他评语中流露出的轻视和傲慢尤其让我厌恶。你看,评语中哪有建议?即便是一丁点鼓励的话也会让我加倍努力,以写出符合他要求的文章。
这位不善于评价、最打击学生的Y老师被谢弗博士认为是最差的老师并曾一度导致他的人生步入失意和毫无希望的低谷。好在后来他遇到了另一位改变他人生的优秀教师麦克内利斯博士,他不断激励他,启发他,最终谢弗博士成了美国佐治亚大学教授、全美社会化和个性发展研究的权威。
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会影响甚至改变孩子的一生,在新课程实施中,评价对新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关系到新课程实施能否顺利进行。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该树立怎样的评价理念、如何科学地实施评价呢?下面结合地理学科,谈谈这方面的粗浅认识。
一、树立评价新理念
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意结果与过程并重、内容全面的评价原则,树立新的评价理念。
1、评价目标多元
以往的地理教学评价,在评价内容方面,过多倚重地理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随着社会的发展,仅仅掌握知识和技能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求。因此新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倡导:“地理学习评价,要在知识与技能评价的基础上,关注对学生价值判断力、批评性思考能力、社会责任感、人生规划能力形成状况的评价。”
新课程目标包括“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体系,因此高中地理在学习评价方面应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对地理知识理解与应用的评价;(2)对地理技能形成与运用的评价;(3)对地理科学方法掌握及探究活动质量的评价;(4)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评价,从而全面评价学生多元智力和能力的发展。
2、评价方式多样化
以往的评价方法,以传统的笔纸考试为主,过多倚重量化的结果,高中地理新课程强调把评价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在不同的课程目标领域选用不同的方法(如辩论、课题研究、情景测验等)来对学生进行考察、评价。
如鼓励学生观察某种天文现象,并查阅有关资料,写出自己的观察结果及体会,以此评价他们对地理技能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让学生结合龙岗区实际,讨论城市化过程对龙岗发展的作用以及应当注意的问题;收集龙岗河的资料,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并对该河治理和开发提出自己的设想;用电子地图(网络或光盘形式)查询城镇、交通、旅游等信息,以此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地理科学方法的掌握及探究活动的质量及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
在知识方面,除了笔纸测试外,还应结合学生的平时表现给予评价,例如通过课堂讨论和交流来观察学生的兴趣和思维表现等。
3、评价主体多元化
改变过去将被评价者放在消极的、被动的地位的做法,新课程提倡尊重被评价者的人格,发挥被评价对象的主动性,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各方面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
4、结果与过程并重
改变过分关注评价结果而忽视评价过程,只注意终结性评价而忽视形成性评价的做法。新课程强调课程评价从过分关注结果逐步向关注学习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及时了解学生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进步和努力,才有可能对学生的持续发展和提高进行有效的指导。
二、实施科学的评价
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
1、建立地理学习过程评价表
高中地理新课程倡导发展性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更关注发展变化的过程,注重在发展过程中多次、即时、动态地实施形成性评价。为此,我们建立了学生地理学习过程评价表,此表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三大方面,通过自评、他(小组)评,教师评价(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家长反馈等评价学生地理学习过程。(地理学习过程评价表略)
2、创建地理学习记录袋
在高中学习期间,可指导学生创建地理学习记录袋,记录袋中所收集的资料以地理学习过程中自然生成的原始作品和资料为主,比如野外考察图片,研究性学习论文,社区调查资料,气象、天象观察记录,测验试卷,作业,地理日记等。通过地理学习记录袋,为教师实施形成性评价和采取某些教学决策提供依据,同时也可作为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反思和家长交流学生学习地理的一个载体。
3、善于运用地理教学中的非正式评价
各种测验是正式评价,正式评价在课程实施中发挥着导向、检查等多种作用。但是,在从事教育教学实际过程中,很多时候并不是严格依照科学的程序来实施评价活动,评价的程序和要求是以隐性方式来调节教师的行为的,这种评价就是非正式评价。非正式评价渗透在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师生交往过程中。观察、提问、访谈、作业、练习、收集资料、讨论等方法都可以是非正式评价,教师要善于运用地理教学中的非正式评价。非正式评价对于学生的学习(如学习兴趣和动力)与发展(如心理健康)有着更为重要的影响。记得有一次我让学生当“小老师”上台讲“自然条件对聚落及交通线路的影响”,学生讲完回到座位后,我用了几个“太”来当场评价:太让我吃惊、课件做得太形象、太美观了,教材处理得太恰当、知识把握得太准确,讲得实在太好了,总之——老师太满意了!老师发自肺腑的一番激励评价,不只让那一组同学,全班同学都感受到学习地理的愉悦!感受到成功和幸福!
4、终结性评价——考试
(1)、考试形式方面:在考试形式上综合性应用多种方法,打破唯纸笔测验的传统做法。考试的方式应灵活多样,体现先进的评价思想,如辩论、课题研究、情景测验、制作等,纸笔测验只是其中的一种。
(2)、考试内容方面: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重视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实践能力,淡化记忆性内容为主的考试。考试命题应根据课题标准,题目设置注重生活实践、背景、情景,能够考察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考试中应设置开放性题目。
(3)考试结果方面:考试结果的处理要做出具体的分析指导,重在为学生提供建设性的改进意见,由外激励改变为淡化区别、自我反省,而不应成为给学生“加压”的手段。
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评价学习的最终成果,而忽视学生的勤奋、努力程度,这是不公平。不能把评价变成威胁人的东西,任何时侯评价都不可变为贬低个性的手段。”教育家的评价观充满浓郁的人文性,值得我们深思。
新课程的设计以培养国民现代文明素质为宗旨,普通高中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人格完善,如果我们对此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我们就会去反思过往的评价,就会对新课程下的评价作更多的思考和实践,就会对学生多一份宽容和关怀。
⑽ 初中教两个班语文教师和教四个班地理教师如何评价
一、作为初中老师,教两个班的语文和教四个班的地理,都会很辛苦,都要付出回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来备课、上课答、批改作业、组织考试、安排假期作业等。
二、拿“教两个班的初中语文和教四个班的初中地理”作评价,本来是无可比性的,但从辛苦程度与承受的压力相比,作为语文老师会更辛苦,承受的压力会更大。这是因为语文作为一门主科,非常的重要,是学习其它功课的基础,考试时所占的分数值也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