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试卷
1. 谁有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的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一天中陆地最低温一般出现在()
A、中午12点B、子夜C、午后2点D、日出前后
2、南极洲大陆上的最高温,一般多出现在()
A、1月B、2月C、7月D、8月
3、每日气象台工作人员对气温的观测,一般在北京时间()
A、7时、12时、3时、18时 B、8时、14时、20时、2时
C、9时、15时、18时、20时 D、6时、12时、3时、24时
4、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下列什么因素造成的()
A、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 B、二氧化氮的含量增多
C、大气中的尘埃增多 D、大气中的水汽增多
5、关于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低纬度向南、北两极逐渐递减
B、从南、北两极向低纬度逐渐递减
C、从沿海向内陆逐渐递减
D、从内陆向沿海逐渐递减
6、下列符号中属于晴转雷阵雨的是()7、下列四幅图中,正确反映北京各月降水状况的是()
8、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的气候有()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9、地球上年较差最显著的地区是()
A、温带地区 B、热带地区 C、寒带地区 D、高山地区
10、冬温夏凉,各月降水分配较均匀的气候是()
A、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11、影响塔里木盆地与同纬度北京气候差别的最主要因素有()
A、地形B、纬度位置C、海陆位置D、人为因素
12、热带雨林气候分布面积最大的洲是()
A、亚洲B、非洲C、南美洲D、北美洲
13、下列选项中描述气候特征的是()
A、东南沿海夏秋季节常受台风的影响 B、福州国庆节天气阴转晴
C、广州夏季高温多雨 D、长江中下游地区盛夏正值伏旱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两极地区降水少 B、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比西岸多
C、中纬度地区沿海比内陆降水多 D、降水由赤道地区向两极地区递减
15、从统计图上判断某地的气候类型的依据是()
A、地形因素 B、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C、气温和降水的情况 D、人为因素
16、世界的人口和城市多分布在()
A、热带沿海地区 B、温带沿海地区
C、热带内陆地区 D、温带内陆地区
17、从降水的季节分配来看,地中海沿岸地区属于()
A、冬季少雨区 B、全年多雨区 C、冬季多雨区 D、夏季多雨区
18、武夷山的主峰黄岗山的海拔为2158米,当其山麓地带海拔为358米的某地温度为10℃时,黄岗山的温度为()
A、10℃B、—0.8℃C、10.8℃D、20.8℃
19、赤道与两极地区气温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B、纬度位置C、海陆位置D、人为因素
20、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大洲是()
A、亚洲B、欧洲C、非洲D、北美洲
二、综合题
21、将下列的温度带与对应的气候类型用直线连起来: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
地中海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寒带
热带雨林气候
极地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
22、列表比较同纬度海洋和陆地气温的差异:
同一纬度
陆地
海洋
气温高低
原因
气温高低
原因
夏季与白天
冬天与夜晚
23、读下图,分析回答问题: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1)、A地的气候是__________________,分布面积最大的在_________洲。该种气候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地的气候是__________________,其气候特征与气温、降水量的月份分配图相吻合的图是_________(填序号),从图可知该地气候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该种气候分布面积最大的洲是_________。
(3)、C地气候是__________________,该种气候均分布在__________洲的____________部,其中面积最大的在___________(国家)的东部。该种气候的降水集中在__________(季节)。
(4)、③图代表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该种气候的特征是__________,此种气候分布面积最大的大陆是__________________,即字母__________所示的大陆。
24、读下面某气候要素图(各点的标号表示月份),完成下列要求:
(1)该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气候世界上分布面积最大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__。25、读“某地全年气温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最低月平均气温是___________℃,出现在___________月份。
(2)、该地的年较差是_________℃。
(3)、从南、北半球看,该地位于_________半球。
(4)、从地球的五带看,该地位于_________带。
26、读等温线图,回答问题:(1)、该图所示的地区位于_________半球,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地的气温比B地的气温_________(高、低),说明此时陆地气温比同纬度海洋_________(高、低)。
(3)、该地正处于_________(冬、夏)季,以_________月为代表。
27、读北半球某地多年月平均降水量表(单位:毫米),回答下列问题:
同一纬度
陆地
海洋
气温高低
原因
气温高低
原因
夏季与白天
气温高
因受热快,增温快
气温低
因受热慢,增温慢
冬天与夜晚
气温低
因散热快,降温快
气温高
23、(1)、热带雨林气候南美赤道附近(或南北纬10°之间)
(2)、热带沙漠气候②终年炎热干燥非洲
(3)、亚热带季风气候亚东中国夏季
(4)、极地气候(寒带气候或冰原气候)终年寒冷干燥南极洲D
24、 (1)、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2)、南北纬30~40°大陆的西岸
(3)、地中海沿岸
25、(1)—4℃7(2)31(3)南(4)南温带
26、(1)北越往北,温度越低(2)高低冬季l
27、(1)略(2)78夏季冬季
2. 七年级上册地理书第三章思维导图 速求
说说第三章
3. 七年级下地理复习 从第一章认识大洲到第三章走进国家 知识点整理 最好是填空 答案必须带着
第一节日本
一、基础知识
1、领土组成、地理位置及影响
1)日本是一个岛国。海岸线曲折,形成众多优良港湾,如横滨和神户。为日本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并使日本的气候深受海洋的影响。
2)日本主要由北海道岛、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琉球群岛等附近一些小岛组成。南北狭长,气候差异明显。
2、日本有哪些比较丰富的自然资源?
森林资源、水能资源和渔业资源(北海道渔场:寒暖流交汇)
3、日本的地形
1)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较小,关东平原是最大的平原。
2)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地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多火山地震,最高峰是富士山,是一座著名的的活火山。
4、日本的气候
1)日本属于海洋性的季风气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2)与亚洲同纬度地区相比,日本冬季温暖,夏季较为凉爽,降水比较丰沛,有明显的海洋性特征。(原因:日本是岛国,四面被海洋包围,夏季风来源于太平洋带来大量湿气,冬季风虽然发源于亚洲大陆,但它要经过日本海才能到达日本,起到了增温加湿的作用。)
3)太平洋沿岸夏、秋两季多台风。
5、居民概况
1)日本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超过300人,是一个地狭人稠的国家,为缓和人多地少的矛盾,日本通过填海造陆、建高层住宅和开发地下空间等多种方式,不断开拓生存空间。
2)日本绝大多数民族属大和民族,通用日语。问候深受东西方文化的双重影响,民族服饰为和服。
6、经济概况
1)农业上,耕地面积狭小,劳动力不足,农业现代化重视生物技术和水利发展,以使用小型农机具为主,生产水平高,。主要农产品是:稻米、水果、蔬菜和茶叶。
2)工业发展主要依赖海上贸易,发展加工贸易,属于“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近年来,日本把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生产和销售基地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3)日本的主要贸易对象有美国、中国和欧洲。
4)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天平洋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主要的工业区和工业城市有名古屋工业区(名古屋)、京滨工业区(东京、横滨)、濑户内工业区(广岛)、阪神工业区(大阪、神户)、北九州工业区(北九州、长崎),其中东京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5)日本的交通运输业发达,已形成海运为主,海陆空密切结合的现代化运输体系,国际航运中,货运以海运为主;客运以航空为主,国内客运以铁路和公路为主;货运以公路和海运为主。
7、重要城市
东京、筑波(科学城)、京都和奈良(著名古都和文华旅游城市)、大阪、名古屋、横滨、神话等
二、综合题
1、日本海岸线曲折,多良港的自然条件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哪些影响?
1)有利于进口原料。2)有利于出口工业产品。3)有利于造船业的发展。
4)有利于海洋渔业的发展。
2、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有利条件:便利的海运;发达的科技;高素质的劳动力;高效率的管理。
不利条件:地域狭小,资源贫乏,国内市场有限,且多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
3、近年来,日本加速扩大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生产和销售基地的原因?
对引进方来说:带来了资金、技术、管理经验,促进了本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同时缓解了就业压力。
对投资方来说:a、节约运费和劳动力工资支出,降低成本;
b、减轻国内环境污染;
c、保护本国资源,减少消耗。
4、为什么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地带工业分布特别集中?
日本国内资源贫乏,市场狭小,需要依靠便利的海运从国外运进原料,并向国外输出产品,工业沿海布局有利于降低成本。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多优良港口,对外交通便利,所以,日本的工业主要集中分布在这一区域。
第二节 埃及
1、埃及绝大部分位于非洲东北部,其苏伊士运河东面的西奈半岛属于亚洲。埃及北临地中海,东临红海,既是亚、非之间的陆上交通要道,苏伊士运河也是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间的航运要道,扼守着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运输线的咽喉。
2、埃及是以阿拉伯人为主的阿拉伯国家,多信奉伊斯兰教。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首都开罗是非洲最大的城市,也是阿拉伯国家中最大的城市。
3、埃及90%以上的土地为沙漠。北部地中海沿岸属地中海气候,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少雨。
4、尼罗河下游河谷平原和入海处形成的三角洲,聚集着全国90﹪以上的人口。
5、尼罗河是世界最长的河流,被埃及人成为“母亲河”。
6、世界文明古国: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卢克索古城等遗产都分布在尼罗河两岸,所以在埃及旅游最适合乘船。
7、发展中的工农业
1)工业是埃及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石油主要分布在红海和地中海沿岸。
2)农业集中于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以盛产优质长绒棉著称,其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
8、尼罗河对埃及的社会经济发展有什么重要的作用?
1)为埃及人民提供了生活水源。 2)为工农业发展提供灌溉和工业用水
3)为埃及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的航运条件。 4)沿岸风光成为吸引游客的宝贵资源。
第三节俄罗斯
一、基础知识
1、俄罗斯领土地跨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东西距离最长、跨经度最广的国家,也是唯一一个既跨两个大洲又跨东西半球的国家。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通用语言是俄语。
2、地形与河流
1)俄罗斯地势东高西低,地形主要以平原和高原为主。自西向东依次是东欧平原(乌拉尔山脉)、西西伯利亚平原(叶尼塞河)、中西伯利亚高原(勒拿河)、东西伯利亚山地。
2)俄罗斯亚洲部分的河流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说明其地势起伏是南高北低。
3)欧洲部分河流短小,但水量平稳,航运价值高;亚洲部分河流长,结冰期长,航运价值不高,但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3、俄罗斯的气候类型
1)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2)北极圈以北属寒带气候。
3)西伯利亚地区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凉爽,降水较少。
4)太平洋沿岸南部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
5)欧洲部分受大西洋的影响,较为温暖湿润。
4、自然资源
1)俄罗斯领土广大,自然资源极为丰富,自给程度高。资源总储量的80%分布在亚洲部分(工业向东发展)。
2)森林蓄积量居世界第1位,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针叶林区;河川年径流总量居世界第2位,及次于巴西;煤炭储量和天然气储量均居世界第1位;石油开采量居世界第3位,仅次于美国和沙特阿拉伯。
3)俄罗系的主要矿产资源产地有库尔斯克铁矿、库兹巴斯煤田和秋明油田。
5、俄罗斯重工业发达,轻工业比较落后。核工业和航天工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俄罗斯是一个农牧业并重的国家,伏尔加河流域和顿河流域是全国的农业分布区。
6、俄罗斯交通部门齐全,以铁路和公路为主,铁路以莫斯科为中心成放射状分布,在欧洲部分较密集,西伯利亚大铁路被称为亚欧大陆桥。此外还有发达的管道运输(石油、天然气)。俄罗斯欧洲部分的内河航运比较发达。因为亚洲部分的河流长期封冻,航运价值不高,但欧洲部分气候温暖,河流航运价值高。
二、综合题
1、为什么说俄罗斯是传统意义上的欧洲国家?
1)俄罗斯的人口、城市、工农业和主要交通运输线路等主要分布在欧洲。
2)首都位于欧洲。
2、俄罗斯的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哪些?
1)俄罗斯大部分位于北纬50度以北,由于纬度高,气温低,生长期短,不太适合农作物的生长。
2)俄罗斯欧洲部分由于受大西洋的影响,气候比较温和湿润,其南部伏尔加河流域和和顿河流域纬度稍低,气温相对温暖,适合种植一些耐寒作物,如:燕麦、马铃薯等。
3、主要工业区及其产业部门。
工业区 靠近的资源产地 特色工业部门
圣彼得堡工业区 以造船、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电子等工业部门为主,
莫斯科工业区 库尔斯克铁矿 俄罗斯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主要有钢铁、汽车、飞机、火箭和电子等部门
乌拉尔工业区 秋明油田 钢铁、机械
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库兹巴斯煤田 石油、机械、森林、军事工业
4、主要城市及其特点
城市 特点
莫斯科 全国最大的城市和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圣彼得堡 波罗的海沿岸的重要港口,全国第2大城市
摩尔曼斯克 北冰洋沿岸的终年不冻港(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 太平洋沿岸的重要海港(军事港口)
新西伯利亚 西伯利亚地区中心城市,钢铁机械著称
5、在工业分布上与日本有什么差异?
俄罗斯由于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工业原料能够自给,工业分布于资源产地,属于资源型布局。日本矿产资源缺乏,国内市场狭小,原料依赖进口,工业产品依赖国际市场,工业主要分布在交通便利的沿海地区,可以节省运输费用,属于临海型布局。
第四节 法国
1、法国是一个六边形的临海国家。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三面濒临地中海、比斯开湾和拉芒什海峡(英吉利海峡),是欧洲西部面积最大的国家,欧洲第二经济大国,欧洲第一大小麦出口国。首都巴黎。法国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平原和丘陵占全国面积的4/5.
2、法国大西洋沿岸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北部的巴黎盆地地区是主要的小麦产区,出口量仅次于美国。西南部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适合发展园艺业,葡萄种植面积大。
3、农业机械化水平高,畜牧业和园艺业发达
4、法国的工业很发达。以汽车、飞机制造、医药、服装、化妆品为支柱产业。发电量中核电的比重高达70%。
5、交通发达,马赛港(地中海沿岸)是全国最大海港城市。
6、法国是世界上旅游业最发达的国家。首都巴黎有“艺术之都”之称,有著名的凯旋门、埃菲尔铁塔、罗浮宫、圣心堂、罗浮宫、圣母院、凡尔赛宫等。
7、法国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1)北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气温变化小,全年降水分配也比较均匀,基本上没有旱、涝灾害,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
2)东南部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气温高,降水少,光照充足,适合发展园艺业。
第五节美国
一、基础知识
1、美国的全称是美利坚合众国,陆地面积930多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4位。
2、美国是个移民国家,印第安人是当地的土著居民,欧洲移民后裔是美国公民的主体,美国的人种主要是白色人种,有色人种主要是是黑色人种。美国的旧金山、纽约和洛杉矶等城市有华人聚居的“唐人街”
3、“北美五大湖”是在冰川作用下形成的,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其中,苏必利尔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五大湖中,只有密歇根湖独属美国,其他四大湖为美国和加拿大共有。世界著名的尼亚加拉瀑布位于伊利湖和安大略湖之间。五大湖通过圣劳伦斯河与大西洋相通。
4、美国的第一长河是密西西比河,它是世界上的第4长河。仅次于尼罗河、亚马孙河、长江。
5、美国的自然资源
1)美国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煤、石油、天然气、铜、铁等矿产资源的产量都居世界前列,森林覆盖率超过30%,草原面积广阔。耕地面积广大,是世界上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
2)将下列矿产资源与他们的分布地区用线连起来
煤五大湖沿岸
铁墨西哥湾沿岸、阿拉斯加州
石油阿巴拉契亚山脉附近
6、美国的农业:
1)美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区域专门化、机械化和商品化程度都相当高。
2)美国是世界上出口粮食最多的国家,但咖啡、可可、天然橡胶等热带农产品需要大量进口(原因:美国本土的广大区域没有热带)。
3)目前美国的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①十分依赖国际市场,经常面临农产品过剩的问题。②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及滥垦土地,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破坏。
4)美国的许多农场实行轮作制度和免耕法,以保护耕地。
7、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传统工业呈下滑趋势,被称为“夕阳工业”。而以高技术为核心的新兴工业却迅猛发展。在美国众多的高新技术产业园中,硅谷是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产业中心,该产业中心位于旧金山(城市)。
8、美国的人口中,城市占到总人口的3/4以上。人口分布不均:集中分布在沿海平原和五大湖平原,而西部高原山地人口稀少。
9、黄石国家公园坐落在落基山区,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的国家公园;科罗拉多大峡谷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峡谷。
二、综合题
1、美国的领土组成?
本土48个州(位于北温带)
50个州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州(被北极圈穿过,有极昼极夜)
1)美国 夏威夷州(属于大洋洲,被北回归线穿过,有太阳直射现象)
首都华盛顿所在的哥伦比亚特区
2)所以,美国是一个地跨两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濒临三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同时跨寒、温、热三个温度带的国家。
2、美国农业生产专门化有什么好处?
1)有利于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并适应市场变化的要求。
2)便于实现机械化、专业化、及农场的规模化经营,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3、记住下列表格中的内容
农业带 分布 原因
乳畜带 五大湖沿岸 1、纬度偏高,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生长。
2、城市和人口密集,市场需求量大。
3、五大湖提供了水源。
棉花带 南部平原 1、夏季高温,光照充足。2、土壤肥沃。
3、密西西比河为其生长提供了灌溉水源。
畜牧和灌溉农业区 西部高原山区 1、地形多为高原、高山,地势起伏大。
2、降水较少。
4、美国的地形有何特点?
西部:高大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
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中部:广阔的平原(大平原、中央平原、密西西比平原)
东部:低缓的高地(阿巴拉契亚山脉)
5、美国的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有哪些?
1)美国本土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2)在西部地区,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受山脉阻挡,在迎风坡形成多雨的湿润地区。海岸山脉和落基山脉之间的高原、盆地以及内陆地区,降水稀少。
3)受大西洋湿润气流的影响,东部地区降水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
6、美国的主要城市以及其特点。
城市 特点
华盛顿 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纽约 人口最多的城市、最大的港口、是世界四大金融中心之一
洛杉矶 美国太平洋沿岸最大的港口城市和经济文化中心(好莱坞、迪斯尼)
旧金山 太平洋沿岸的金融、贸易、教育和文化中心之一(唐人街、硅谷)
芝加哥 美国的交通中心,畜牧产品加工曾是它的重要传统产业
匹兹堡 美国的钢铁工业中心
底特律 美国的汽车工业中心
休斯敦 新兴的宇航工业中心
西雅图 美国最大的飞机制造基地
7、美国的世界之最
1)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
2)是世界上交通运输业最发达的国家。
3)是世界上工农业总产值最多的国家。
4)是世界上出后粮食最多的国家。
5)是世界上输出工农业产品最多、出口贸易额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上进口小汽车、石油、纺织品最多的国家。
6)拥有世界上兴起最早的、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区——硅谷。
7)拥有世界上最早建立的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
8)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峡谷——科罗拉多大峡谷。
9)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五大湖。
8、美国的工业分布
1)美国的三大工业区分别为:东北部工业区(传统工业为主,发展历史最为悠久污染比较严重)、西部工业区和南部工业区(这两个工业区以新兴工业为主,污染小,环境优美,被称为“阳光地带”。)
2)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人口向西部、南部迁移,主要原因是:
①西部和南部污染小,环境优美。
②西部和南部以新兴工业为主,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第六节巴西
一、基础知识
1、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面积和人口均居世界第5位。
2、亚马孙平原拥有实际上最大的热带雨林(植被),这里森林茂密,动植物种类繁多,有“世界动植物王国”之称,也被称为“地球之肺”(原因:亚马孙热带雨林所产生的氧气,至少可占到地球氧气供给量的20%以上)。有“河海”之称的河流是亚马孙河。
3、目前,世界上发电能力最大的水电站是伊泰普水电站,它由巴西和巴拉圭两国合建,位于巴拉那河上。
4、巴西的经济:巴西是南美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
1)工业:拥有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2)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是世界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蔗糖、剑麻、香蕉的产量居世界首位。畜牧业发展快,牛肉大量出口。
3)矿产:铁矿储量大,且大部分是富铁矿。
4)能源:水力资源丰富,水电在国内供电量中的比重逐渐提高。
5、巴西的首都是巴西利亚;最大的港口是里约热内卢,它同时也是最大的造船工业中心;南美洲最大的城市是圣保罗,它也是巴西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汽车工业中心。1960年,为了加快内陆地区的开发建设,巴西政府将首都从里约热内卢迁到巴西高原中部的新城市——巴西利亚。
6、巴西的主要人种是白色人种,其次为混血人种。城市人口所占比重超过70%,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二、综合题
1、为什么说亚马孙河是世界的第一大河?
1)是世界上水量最大的河流。(原因:①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丰沛,所以河流水量充足。②西、北、南三面被高原山地环绕,有众多支流汇入,所以水量大。)
2)是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2、热带雨林的有关知识。
作用:1)提供大量的自然资源(木材、动植物)。
2)涵养水源、保护土壤、防治水土流失、净化空气。
破坏后的后果: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漠化;导致局部地区气候异常;加剧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使全球生态环境受到威胁。
如何开发利用
1)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2)加强雨林的管理与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3)鼓励保护性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4)建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受益。5)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第七节澳大利亚
一、基础知识
1、澳大利亚西北面与亚洲相邻,东濒太平洋,西邻印度洋,南与南极洲相望,是世界上唯一拥有整个大陆的国家。
2、澳大利亚的领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和周围的一些岛屿,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
3、高度商品化的农牧业和蓬勃发展的工矿业,是澳大利亚经济的基础产业。
4、澳大利亚主要出口的农牧产品有小麦和羊毛,是世界上绵羊最多的国家之一,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5、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丰富,采矿业是主要的经济部门,特别是铁、煤、铝土矿的开采和出口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煤炭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铁矿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这样有利于利用便利的海运进行出口。)
6、澳大利亚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广大的中西部地区人口稀少。该国的人口大部分是英国等欧洲国家的移民后裔,通用语言是英语。
二、综合题
1、澳大利亚的地形。
澳大利亚大陆地势低平,是世界上地势起伏最和缓的大陆。大陆自西向东可明显分为三大地形区:
1)西部:西部高原(60%)。有著名的“艾尔斯巨石”、大沙沙漠和维多利亚大沙漠。
2)中部:中部平原(25%)。有北艾尔湖(陆地最低点),澳大利亚大盆地(大自流盆地)。
3)东部:大分水岭。发源有澳大利亚最大的河流——墨累河(注入印度洋),东北部海岸外侧,有举世闻名的大堡礁(世界最大的珊瑚礁群)。
2、澳大利亚的动物
1)为什么澳大利亚能保留许多古老的野生动物种类?
澳大利亚大陆早在几千万年前就与其他大陆分离,长期孤立于南半球的海洋之中,自然环境比较单一,缺少大型食肉动物,使得生物演化十分缓慢,许多古老的生物种类保留至今。
2)主要动物物种:袋鼠、袋狸、树袋熊、鸭嘴兽、针鼹、鸸鹋。
3、澳大利亚的畜牧业发达的原因是什么?
1)气候:中部、西部和北部广大地区的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区较为干燥,适宜于牧草的生长,便于发展畜牧业。
2)地形:澳大利亚地势低,起伏和缓,高原面积广大,草原面积辽阔,适宜发展畜牧业。
3)缺少大型食肉动物。
4)水源:地下水丰富,但含盐度高,不宜用来灌溉农田,但可作牲畜饮用水。
4、澳大利亚的人口和城市为什么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1)该地区地处温带和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是澳大利亚最好、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而内陆和西部地区较为干旱、东北部热带雨林地区过于湿热,都不适合人类居住。(气候)
2)东南沿海港口优良,对外交通便利。(交通)
3)殖民者首先到达东南沿海,对该地开发较早。(移民早晚)
4)农牧业和工矿业多分布于此,有利于经济发展。
5、主要的城市及其特点
城市 特点
堪培拉 全国的政治中心
悉尼 全国最大的城市、最大的海港、工业中心和文化中心
墨尔本 全国第2大城市,海陆空交通运输枢纽
日本:人口多,耕地少,集中在沿海狭窄平原河流沿岸,集约化耕作为主
东南亚:热带种植园经济为主。
印度:人多地多,耕地也多,但降水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均匀,灾害较多。棉麻茶叶等经济作物种植较多
俄罗斯:地广人稀,耕地成片,利于大型机械化耕地
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非洲南部:热带草原气候,畜牧业为主
澳大利亚:地广人稀,但中部热带沙漠气候,不利农业开发。畜牧业发达,
美国:中部平原为主,耕地多,农业规划成片开发,机械化程度高
巴西:农业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开发早,人口集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中部巴西高原以热带草原气候,畜牧业为主,北部亚马逊平原为热带雨林气候,不利农业开发
4. 七年级地理思维导图上册: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的知识重点是什么
重点如下:
第二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是一个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的球体。
2、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指示东西方向。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3、0度纬线是赤道;0度经线是本初子午线。地球仪上只有一条0度纬线、0度经线和180度经线。
4、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5、地球仪上能画出无数条经线和纬线。
6、0度经线以西称西经,用“W”表示;0度经线以东称东经,用“E”表示。
7、如果所画的经纬网图没有0度经线或者是180度经线,就看度数,度数向东增大的为东经,向西增大的为西经。
8、在以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度数顺时针增大的是东经,逆时针增大的为西经;在以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则相反。
9、赤道以北称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称南纬,用“S”表示。
10、如果所画的经纬网图没有0度纬线,就看度数,度数向南增大的为南纬,向北增大的为北纬。
11、在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判断南北纬要用以下规律:以南极为中心的,纬度是南纬;以北极为中心的,纬度是北纬。
12、0度(赤道)划分南北半球;200W、1600E划分东西半球。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1、地球绕地轴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约为24小时。
2、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昼夜交替、时间差异。
3、地球绕太阳旋转,叫做地球的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是一年。
4、地球公转产生的自然现象:形成四季和五带。
第三节 地图
1、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1)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A、 比例尺的三种形式:线段式、数字式和文字式。
B、比较比例尺的大小:把比例尺化成分数比较,分母大的比例尺反而小,分母小的比例尺反而大;
C、大比例尺表示的范围小,表示的内容详细;小比例尺表示的范围大,表示的内容简略。
(2)方向:A、利用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指向北方;
B、利用经纬网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C、无指向标、无经纬网的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熟记一些常用的图例符号。
3、海拔: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4、相对高度:两地之间的垂直距离。
5、等高线:海拔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线。
6、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坡度陡缓的判断:等高线密集,坡度陡峭;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
(2)山体不同部位的判读:A、山顶:闭合等高线的中心; B、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
C、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 D、鞍部:两个山顶之间; E、陡崖:等高线重叠。
(3)几种陆地基本地形的判读: A、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B、山地:海拔高,地面起伏大; C、 丘陵:海拔较高,地面起伏较大;
D、高原:边缘陡峭,地面坦荡; E、平原:海拔低,地面平坦。
7、分层设色地形图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地面的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况。
8、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黄色表示山地。
9、地形剖面图:可以更直观地表示地形的高低起伏。
第三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1、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仅占29%。“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2、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
3、地球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4、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面积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
5、面积最大的大洋是太平洋;面积最小的大洋是北冰洋。
6、北美洲的格陵兰岛是面积最大的岛屿。
7、赤道横穿过非洲和南美洲大陆。
8、巴拿马运河划分南美洲和北美洲;苏伊士运河划分亚洲和非洲;白令海峡划分亚洲和北美洲;丹麦海峡划分欧洲和北美洲;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家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
第二节 海路的变迁
1、海路变迁的主要原因: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和人类的活动(如:填海造陆)。
2、大陆漂移说是由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
3、地球表层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4、板块间的基本运动方式:张裂拉伸和碰撞挤压。
5、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和地震。
6、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地带和阿尔卑斯山-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带。
7、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在不断扩张。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
8、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地中海在不断缩小。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地中海将会消失。
9、喜马拉雅山是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1、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大于0,表示人口增加;小于0,表示人口减少;等于0,表示人口既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
2、人口密度: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人口密度=总人口数÷总面积。
3、人口稠密地区:亚洲的东南部、欧洲西部以及北美洲东南部等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地区。
4、人口稀疏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和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5、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6、人口过少带来的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等。
7、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 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 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
8、汉语是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9、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是世界上的主要语言,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
10、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形成于亚洲西部,其代表性建筑物是教堂。
11、伊斯兰教产生于阿拉伯半岛,在中国又称为回教或清真教,其教徒称为穆斯林,代表性建筑物是清真寺。
12、佛教创始于印度,现在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其代表性建筑物是佛堂。
13、乡村和城市统称为聚落。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14、东南亚的高架屋;西亚地区的房屋墙厚、窗小;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冰屋;黄土高原的窑洞;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竹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