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试卷 » 山东地理高考试题

山东地理高考试题

发布时间: 2021-01-18 18:04:59

1. 2016山东高考文综地理选择题共有几个

2016年山东高考文科综合使用的是全国卷。文科综合选择题共35题,共140分。其中地理11道,政治12道,历史12道。

2. 求2007~2012的山东高考地理

图和答案发不上,建议自己查一下
如果有邮箱我可以发你邮箱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
文科综合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12页。满分24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命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必做,共100分)
注意事项:
1. 第I卷共25小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图1为青藏高原及我国温带若干自然带的关系图式。读图回答1~2题。
1.R所代表的自然带可能是
A.苔原带 B.温带草原带
C.亚寒带针叶林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导致自然带沿OF方向发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
C.风力 D.光照
3.图2为某区域地址剖面示意图。图中甲地层褶皱后,该区域先后发生了
A. 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岩浆侵入
B. 岩浆侵入、侵蚀作用、沉积作用
C. 岩浆侵入、沉积作用、侵蚀作用
D. 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

某科考队结束了两个月的海上考察,于4月21日返回到P地。图3为P地所在区域当日某时地面形势图。读图回答4~6题。
4.此时可能出现连续性降水的地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5.在科学考察中,利用遥感技术可以
A.获取卫星云图 B.查询地理数据
C.选取考察路线 D.对科考船实时导航
6.科考队出发日P地昼长为11小时,返回到P地时,P地当日的昼长约为
A. 10小时 B. 11小时
C. 13小时 D. 14小时
图4为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信息反映出
A.1982-2009年人口出生率呈上升趋势
B.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年的低
C.1982年的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的高
D.1982年的20~24岁年龄组人口数量比2009年的多
8.与1982年相比,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A.显示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
B.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C.不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
D标明25~29岁劳动力资源数量下降.

【必做部分】

26.(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泥沙则主要来自西侧支流,有“东水西沙”之说。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量远小于其他北部的松花江流域,为此国家规划实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图5为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

(1) 绘出AB两点之间的地形剖面示意图。(2分)
(2) 分别说明辽河流域:“东水”和“西沙”形成的自然原因。(8分)
(3) 目前辽河某些河段在枯水期出现地下水不再补给河水的现象,分析其原因。(6分)
(4) “丁坝”是辽河河道整治中常采用的一种工程。图5右上角为丁坝景观图。试推断丁坝的作用。(2分)
(5) 指出建设“引松济辽”调水工程、打造东北黄金水道,对辽河干流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6分)

27.(12分)图6为江苏省和贵州省三个年份城市化水平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

(1) 自1990年至2010年,两省城市化发展的特点有何不同?(4分)
(2) 指出与贵州省相比,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优势条件。(8分)

32.(10分)【地理—旅游地理】
图8为我国某5A级沙漠生态旅游景观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 指出该旅游区旅游资源的优势。(6分)
(2) 针对该旅游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提出保护旅游资源的措施。(4分)

33.(10分) 【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图9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1) 指出A地洪水灾害多发的月份,并分析其气候原因。(4分)
(2) 指出A、B两地预防洪涝灾害应采取的不同措施。(6分)
34. (10分)【地理——环境保护】
表3为我国西北某区域三个年份各类盐渍化土壤面积统计表。读表回答问题。

(1) 分析该区域1990-2010年土壤盐渍化变化的特点。(6分)
(2) 指出该区域农业生产中防治土壤盐渍化应采取的措施。(4分)

3. 2010山东地理高考题选择题答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
文科综合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I卷
1.C 2. A 3.A 4. B 5.D 6. C 7.D
8. B 9.B 10.C 11.A 12.D 13.B 14.C
15.A 16.C 17.C 18.B 19.B 20.B 21.C
22.A 23.D 24.C 25.A
第II卷
【必做部分】
26.(25分)
(1)温带海洋性气候( 分);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受暖流的影响
夏季气温较低( 分);日照较少( 分)。

(2)

(3)1煤炭资源、谁资源丰富( 分);2海洋运输( 分);3劳动力素质较高
(4)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保护生态环境。
(答对一个要点即可得 分,本小题满分不得超过 分。)
(5)工业发展迅速( 分);利用外资,产品大量出口( 分);受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交通便捷( 分)。
27.(25分)
(1)答案一:考生将哥伦布首航的结果作为一个孤立的事件来思考。
观点:是偶然的
理由:哥伦布远航的目的地是东方(或印度、中国),结果却到了美洲。
(若答出其他理由,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只答出观点不阐明理由,不得分。)
答案二:考生能将哥伦布远航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思考。
观点:是必然的。
理由:当时已经具备了“发现”美洲的历史条件。具体要点:商品经济发展;寻金热、陆上商路受阻;传播天主教;科技条件具备等。( 分)
(若能概括地答出“当时已经具备了“发现”美洲的历史条件”,即可得 分。只答出观点不阐明理由,不得分。)
答案 三 考生能将偶然因素和必然因素相结合,全面思考问题。
观点: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
理由:偶然性的理由参见答案一。
必然性的理由参见答案二。
(应明确答出“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的观点,若不表明观点,只列举理由,本小题最多的分。)

(2)以欧洲为中心(或“欧洲人的立场”
(若从“欧洲是主动的、优越的、先进的,美洲是被动的、落后的”角度回答,也可得分。)
站在全球的角度看待各种文明;尊重各种文明,平等对待各种文明。
(若有不同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得分。)
(3)(10分)
评分标准

写作思路示例:哥伦布开辟新航路,打破了东西两半球之间的隔绝状态,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了。 二明清时期的中国, 没有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逐渐走向封闭,丧失了发展的历史机遇。

28.(25分)
(1)图9显示,2006-2008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与国内生产总值(GDP)都在快速增长。期中,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增长率持续上升,GDP的增长率先升后降,且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增长率一直高于同期GDP的增长率。
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快速发展有力地拉动了GDP的增长;GDP的增长为文化产业投资和文化消费奠基了物质基础,有利于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增长
(2)答案一:人大代表
①积极进行社会调研,广泛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②通过形式提案权、审议相关议案意见表决相关决定, 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③就文化产业的发展对相关部门进行质询、监督。
答案二:政协委员
①积极进行社会调研,广泛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②积极提交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提案,建言献策,参政议政。
③就文化产业的发展对相关部门进行民主监督。
(3)①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就是既克服又保留。
②《沂蒙》等“红包”硬是作品的成功,既是对传统影视作品中不合理因素的否定,同时又是对其合理因素的肯定、继承和发展。因此,创新不仅仅是否定,但没有否思念过就没有创新。( 分)
(4)①各民族间的经济、政治、历史、地理等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上海世博会各展馆的文化特色反映了文化是民族的。
②世界各民族社会实践的共性和普遍规律,决定了不同民族文化也是共性和普遍规律。上海世博会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反映了文化是世界的。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民族文化、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
29. (35分)
(1)措施;设郡县( 分);修驰道( 分)。
意义:加强了对西南地区的管理( 分);巩固了国家统一
(应从“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和促进国家统一”两个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变化:抗战前集中在东部地区,抗战爆发后新修公路主要集中在西南(西部)地区。
主要作用:保证了抗战时期物资的运输。( 分)
爱国主义精神;民族团结。( 分)
(若有不同表述,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3)①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具有继承性、稳定性。
②中华民族精神富有创新性,实现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
③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能够做到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4)①神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发展,当代青年在爱国情感的表达上具有新的时代特点。
②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随着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作为一种价值选择,当代青年的爱国情感表达也体现了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分)
(5)能源消费总量呈上升趋势( 分);单位CDP能耗呈下降趋势( 分)。
(6)以煤为主,石油、天然和水电的比重较低。( 分)
增加水电、天然气的比重,降低煤的比重。( 分)
【选做部分】

30.(10分)[地理——旅游地理]
(1)海水浴场适宜建在A地( 分);滨海地质公园适宜建在B地( 分)。
理由:A地:坡缓水浅、有沙(砾)滩( 分);
B地:岩石裸露,海蚀地貌发育( 分)
(2)设立安全警示牌;在陡崖设置护栏,对崖壁进行除险加固。( 分)
31.( 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1)气压先降低后升高( 分);风速先增大后减小( 分)。
(2)A地:风暴潮( 分);
B地:滑坡、崩塌、泥石流( 分)。
护坡固坡、植树种草。( 分))答对防治滑坡、崩塌、泥石流具体措施的可酌情给分。)

、、
32(10分)【地理-环境保护】
(1)工业废水( 分);生活污水
水质下降( 分);破坏河流生态系统
(2)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轻水污染:调节小气候
33.(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的改革回眸】
(1)弊端:人才选拔重诗赋记诵
官吏任用重科资历
(2)教育思想:注重实用
措施:改革科举考试内容,废除诗赋取士,注重经义策论
(应从“废除田制“和”采用新法“两个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34.(10分)【历史-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
(1)关系“君”由“民”选举产生;“民”可废除“君”
(若概括答出“主权在民”也可得分)
思想家:卢梭
(2)体现: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主义阶级共和国(答出“三民主义”或“民权主义”即可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5.(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主要事件是:朝鲜战争
原因:70年代经济危机,国力下降:实行全球战略收缩
(2)A阶段:美国遏制和孤立中国,中美对抗
B阶段:中美逐渐结束对抗,走向缓和
(若有不同表述,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36(10分)【思想政治-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1) 政府问国际组织 一般性国际组织
(2) ①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② 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在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中发挥着建设性作用,积极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致力于维护人类共同家园
③中国坚持以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活动,加强与非洲等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④中国勇于承担国际责任,凹显负责大国地位,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
(若答出“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倡导构建和谐世界”等言之有理的答案。可酌情给分)
37.(10分)【思想政治-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
(1)② ③
(2)①人与环境的关系同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一样,需要伦理道德来调节
②环境伦理是调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以及体现在其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③只有坚持环境正义原则和尊重自然原则,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若从其他方面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