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试卷 » 地理学板块运动中新俯冲

地理学板块运动中新俯冲

发布时间: 2021-03-15 13:06:09

『壹』 关于“板块运动”地理问题1请解析!!!

m板块为太平洋板块,又n板块在太平洋板块以东,所以n为美洲板块。
美洲西部的高大山系是科迪勒拉山系,由落基山、安第斯山脉组成。

『贰』 板块运动和变化的地质过程

华南古陆块在新元古代曾是冈瓦纳古陆的一部分,大约位于南纬15°~20°之间。中元古代时,大约在1400~1600Ma的冷家溪期,古陆裂陷,沿麻阳—常德—长沙—铜鼓一线边缘深海槽沉积了巨厚陆缘碎屑浊积物,属活动型裂陷海相火山杂陆屑建造,在益阳、浏阳等有裂隙海底喷溢的玄武质科马提岩—玄武岩流和喷发基性火山角砾、凝灰质等以及细碧—角斑岩组合。由于古地幔热流柱上涌,雪峰太古宙古陆块上升,古陆西侧,沿麻阳—临澧和靖县—安化一线地壳再度破裂,古陆块西南部略上升成为水下潜山,因此该区中元古代沉积厚度很小。

1000~1200Ma以来,由于地壳横向密度不均,重力不稳,导致陆块内部不均衡运动,沉积增生柱因重力下沉,在侧向挤压应力作用下,产生陆内构造热事件,华南陆块首次向扬子陆块西南边缘—雪峰地块俯冲—碰撞,在沅陵—长沙—浏阳一线形成边缘挤压碰撞带,雪峰—洞庭隆起成陆,造成板溪群与冷家溪群的不整合。在碰撞带有基性岩浆活动及同碰撞期陆壳改造型花岗岩岩浆的侵位。如浏阳长三背、葛藤岭、钟洞等花岗岩体就是这个时期的典型代表。

武陵俯冲—碰撞构造热事件后,陆块构造性质出现明显差异,怀化—益阳—韶山一线以北因受挤压上升,以稳定、次稳定型陆屑沉积为主。而湘中,则处于拉伸构造环境,从城步—桃江—长沙—浏阳一带被拉开的扬子、华南陆块间的陆间裂陷海槽沉积了活动型类复理石建造,尤其是邵阳—城步一带有厚达4500~5000m的浊流沉积,而湘东南由于与扬子陆块分离,接受了来自闽西古陆块蚀源区的杂陆屑沉积。

大约在840~900Ma期间,在古大陆内部,华南陆块向扬子陆块俯冲,在靖县—溆浦—安华一带产生变质褶皱碰撞挤压拼接带,并造成湘西地区的不整合或假整合。伴随这次构造热事件有古丈、通道、怀化等地区的基性—超基性岩、火山岩及金狮洞花岗斑岩的侵入和喷溢。

雪峰期扬子陆块左旋,武陵地块处在20°S左右,雪峰地块在15°S左右,华南陆块处在16°S~20°S左右,此时各陆块已处于弱分离状态。扬子陆块由于气候严寒,接受了杂陆屑冰海浊流火山碎屑沉积。其中发育在扬子陆块的南沱冰碛层应属极地冰川冰海活动的产物。

在早寒武世,因扬子、华南陆块北向移动速率增加,拉力大于冈瓦纳古陆的牵引力,两陆块解体,脱离冈瓦纳古陆,分裂出两个古大陆,在边缘海槽裂谷环境有复理石陆缘碎屑沉积,并有与澳大利亚相似的动物群(郝治纯、卢衍豪),说明古陆块相距很近。

大约在450Ma左右,扬子陆块开始沿泗顶—城步—桃江—长沙—浏阳—万载—南昌一线向北西、北北西的俯冲,相对低密度塑性上地幔受到雪峰—洞庭—九岭刚性上地幔的阻挡,不能插入扬子陆块岩石圈底部,而呈向北西、北北西陆倾斜俯冲态势。而武功—诸广山地块地壳板片(构造岩席)则以向北西仰冲形式与湘东南地块碰撞,在临武—郴州—茶陵—吉安—上饶一带拼接,并有万洋山、东风、雪花顶等同碰撞期花岗岩产生(刘钟伟,1990)。此时期的华南微板块已北移至12°S左右,其北东部分已露出海面,成为蚀源区。而扬子陆块仍在14°S以南,其南东侧边缘带仍属裂陷槽构造环境,在白马山—安化—宁乡深海沟沉积了志留纪类复理石碎屑岩建造。

大约在400Ma左右,发生了一次最大规模的构造热事件,华南岩石圈微板块向扬子微板块的俯冲—碰撞作用,使分裂约105Ma的两板块重新结合,完成了中国东南华南、扬子微板块的“统一”。在桂林—城步—锡矿山—桃江—长沙—万载—南昌一线形成壳下岩石圈俯冲楔形带,岩石圈厚度增至250km以上。这次构造—热事件产生了广大范围的区域动力变质作用和城步、白马山、桃江、板杉铺、张坊地区壳源型碰撞花岗岩的形成,通道—绥宁—江口—溆浦一线,东倒西倾的碰撞挤压拼接“磁缝合带”就是这次板块构造作用的“磁记录”。

由于华南微板块向扬子微板块俯冲—碰撞时,东北部最先接触造成北东、南西段板块运动的不均衡以致在常德—安仁一线,产生北西向破裂带,洞庭—九岭地体因受板块碰撞挤压作用的时间长,作用强度大,使早已固结的中元古地块变得活动起来,常德—安仁破裂带是分割不同构造环境的转换断裂带,它的存在还造成了新化—郴州北西向海西—印支期深海盆地的形成。沿转换断裂带有壳幔混合型岩浆的侵位,它是伴随张性裂解增生的构造岩—浆棱柱体,以及与之平行的白马山—关帝庙—大义山—郴县构造岩浆岩带。

晚古生代,大约300~360Ma,华南—扬子陆块已漂移到赤道附近。由于两陆块北移速率差异,沿祁东—湘乡断裂(金兰断裂)和桂林、衡阳、清江以及新化—凡口一线拉开,以邵阳为中心形成柳州—邵阳—冷水坑的北东向、锡矿山—凡口的北西为主体的“T形”台盆格局,并接受了稳定的陆表海以碳酸盐岩为主的沉积,同时发育特提斯海洋型生物群。

晚三叠世约200Ma期间,扬子、华南陆块已越过赤道,到达20°N~30°N,且北移速度显著加快。川中和闽中壳下地幔热流柱上升,产生相向的热动力推挤压应力,华南微板块壳下岩石圈受到扬子陆块刚性上地幔块体的阻挡,重力下沉,并继续向北西俯冲,华南微板块前缘相对低密度上地幔塑性体受挤压收缩变形,壳上海西沉积拼贴覆盖层沿壳内韧性剪切折离面整体向北西仰冲,形成一系列冲断褶皱推覆体。

燕山期,大约135Ma,扬子、华南陆块北移到30°N左右。因菲律宾海板块向北西的俯冲挤压作用,诱发了边缘带上地幔热扰动,地壳再度活化,已经固结趋向稳定的扬子、华南微板块,在沅麻—洞庭、湘东、湘东北,赣中等地区,由于上地幔上隆产生的引张作用,地块破裂,形成平行郯城—赣江—韶关深断裂带的北东向板内线性裂谷带,在炎热干燥的气候环境,沉积了数千米厚的侏罗—第三系陆相磨拉石建造,沿裂陷带边缘发生了中新生代火山活动,上地幔顶部产生玄武岩贫化作用,导致基性玄武岩喷发。如湘东南的侏罗纪基性火山岩,往北西到衡阳冠市街早白垩世玄武岩,再北到长沙县春华山晚白垩世玄武岩及宁乡县青华铺早第三纪玄武岩。这是由于菲律宾板块的俯冲牵动作用所诱发的火山活动,大多是从上地幔迁移出来的玄武岩。因为未贫化的上地幔物质下沉,热流上升并向侧面流散,使对流破灭,上地幔进一步软化,地壳变得不稳定,因此在湘西、湘北湘东地区上地壳发生一系列平行菲律宾板块俯冲带和郯城—韶关深断裂带的北东向拉伸裂谷型沉降带,这就是板内侏罗—第三纪红层盆地形成的深部原因。

『叁』 地幔对流与俯冲板块的角度问题

俯冲板块的角度问题是板块构造理论中的重要问题,也是典型的地幔对流的例子。利用地震学观测,可以至少从地震震源的分布、地震层析成像和地震波传播Q值分布三个方面来探讨俯冲板块的几何形态、俯冲深度和俯冲角度等问题。

一般物理学知识告诉我们:如果除了重力之外,没有别的力作用于俯冲板块之上,则俯冲板块的角度应当接近于90°,显然这与观测的结果(全球各大俯冲带俯冲角度在20°~90°之间,大多数为45°左右)大不相同,表明必定有重力之外的别的力作用于俯冲板块之上。

图3-6 地幔对流形态模型

作为一个模型,可以用地幔物质流动来讨论俯冲板块下插入“可流动”的地幔中产生的对流以及它们作用在俯冲板块之上的力和重力矩的平衡问题。以一定速度向下俯冲的板块可以延伸无穷远并将地幔分成两个部分:岛弧角部分、海洋角部分。Turcott和Schu⁃bert(1982)用二维流体模型讨论了此问题,他们得出:在俯冲板块的俯冲角为45°时,对于岛弧角一边作用于俯冲板块上的压力为P D=-8.55μU/r(式中负号表示向上的吸引力),对于海洋角一方而言,作用于下俯冲板块下部的压力为P H=0.462μU/r(式中正号表示流体向上“托”起下俯冲板块的力)。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岛弧角方面作用于下俯冲板块上表面的吸力;还是作用在其下表面的托力都使其抗拒重力的作用而保持一定的俯冲角度。同时还可以从上述两压力计算公式看出:作用在上表面的吸力比作用于下表面的托力要大一个数量级左右。

俯冲带是板块构造中最为复杂的地域,也是地幔动力学最引人入胜的地方。作为威尔逊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岩石圈板块在这里将重新返回地幔之中。有证据表明,在地球表面上运行了将近亿年的海洋岩石圈板块,由于冷却的作用变得坚硬而致密。当它在重新返回地幔时,其内部这一性质将保持很长的时间,至少可以保持到670km的地震波速不连续面附近。与此相反,我们可以从动力学的角度出发去探讨那些作用在俯冲板块上的力的影响,这些力包括:

(1)阻止俯冲板块在地幔中运动的黏滞力,自然这一力受俯冲板块周围地幔岩石及矿物的流变特性和结构的影响。

(2)由于板块以一定的速度插入地幔之中,而其内部热来不及和外部通过传导交换,俯冲板块内部处于绝热自压状态,因此俯冲板块内部的温度将比周围地幔一直保持较低的状态,也就是说俯冲板块内部的岩石密度将比周围大。俯冲板块内部重力、负浮力将牵引俯冲板块向地幔中插入。

(3)俯冲板块在向地幔深处插入运动过程中,其岩石矿物发生相变而产生的热力学力。

这种相变过程不仅可以使俯冲板块物质状态发生变化,而且使其温度以及与之相应的重力负浮力同时发生变化。计算表明:全球范围内每年大约有200~300km3海洋岩石圈沿俯冲带俯冲进入地幔之中,这部分冷而致密的物质所存储的势能可以转化为板块和地幔对流的机械能。当俯冲板块达到670km深度之后,由于该界面处上、下地幔之间黏滞性的差异,其俯冲物质将堆积在界面附近。当堆积物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它将作为整体沉入下地幔之中,而在下地幔之中形成一些冷而致密的块体,所以下地幔中的密度横向不均匀性,可能反映了地幔对流所携带的沉入下地幔的俯冲带物质。这就是地幔对流和现代板块构造的直接联系。

『肆』 几道有关板块运动的地理题!!!

所谓板块指的是岩石圈板块,包括整个地壳和莫霍面以下的上地幔顶部。在地幔对流的驱动下①,岩石圈板块驮伏在地幔软流层上象传送带那样作大规模水平运动,大陆只是传送带上的“乘客”。全球岩石圈据勒皮雄(Le Pichon)等的意见可划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美洲板块一般又分为北美板块和南美板块。第一级大板块既包括陆地,也包括海洋,如美洲板块除美洲大陆外,还包括大西洋中脊以西的大洋部分。只有太平洋板块基本上是海洋,但也包括北美圣安德列斯断层以西的陆地及加利福尼亚半岛。在大板块中可以分出若干次一级的板块,如纳兹卡(Nazca)板块(东太平洋洋隆与秘鲁-智利海沟之间)、科科斯(Cocos)板块(东太平洋洋隆与中美海沟之间)、加勒比板块(南、北美以及中美海沟与西印度群岛之间)、菲律宾板块(琉球、菲律宾岛弧-海沟系与马里亚纳岛弧-海沟系之间)、阿拉伯板块、斯科舍板块(南美与南极之间)、索马里板块(东非裂谷带与印度洋中脊之间)等。此外,沿大陆内部大型板块的边界上,往往镶嵌着众多的小板块。
一般来说,在板块内部,地壳相对比较稳定;而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则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这里火山、地震以及断裂、挤压褶皱、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都非常强烈。通常把地震带当作板块划分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现代板块边界在地形上也有突出表现,如大洋中脊、海沟、褶皱山系等,它们的位置与地震带吻合。不同的板块边界类型对应于不同的板块间相对运动的方式。第一是离散型板块边界,相当于大洋中脊的轴部,两侧板块相背分离,软流圈地幔物质沿中脊的中央裂谷上升、涌出,冷凝成新的洋底岩石圈,并添加到两侧板块的后缘上,所以这里是板块的增生边界。第二是汇聚型板块边界,相当于海沟和年轻的造山带,两侧板块相向而行。它们又分俯冲边界和碰撞边界。俯冲边界相当于海沟,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周缘,相邻板块相互叠覆,一板块俯冲于另一板块之下。
因大洋板块的厚度小,密度大,位置低,而大陆板块则相反,故一般是大洋板块俯冲于大陆板块之下,在海沟处潜没消亡于地幔之中,形成安第斯型或岛弧-海沟系大陆边缘。碰撞边界相当于年轻造山带,为大洋闭合、大陆碰撞的地缝合线,现代碰撞边界主要见于亚欧板块南缘。第三是平错型板块边界,相当于转换断层,两侧板块相互滑过。一幅现代板块运动的全球图象,就是由板块的扩张、俯冲、碰撞和错动构成的,它们相互协调,彼此关联。环太平洋的汇聚边界大致把全球分成不对称的两大部分,即太平洋部分和地球表面的其他部分。太平洋外围的亚欧板块、澳大利亚板块(印度洋板块或印-澳板块)及美洲板块向太平洋方向推进,后缘则是大西洋和印度洋的张开;太平洋内部的太平洋板块、科科斯板块和纳兹卡板块则向太平洋周缘的海沟俯冲潜没,其后缘则是东太平洋洋隆的扩张。
亚欧板块南缘的碰撞边界(阿尔卑斯-喜马拉雅造山带)的形成,与非洲板块、及原属冈瓦纳的阿拉伯板块和印度板块向北朝亚欧板块推移有关,这一推移又是大西洋、印度洋扩张的结果。由于大洋中脊更多地分布在南半球,各大洋中脊在南端相互串连,北端却没入大陆之下,这就使得一些板块具有向北运动的趋向。

『伍』 学习任务中、新生代构造运动分析

【任务描述】 ①了解中、新生代中国构造格局演化特征;②掌握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及喜马拉雅运动对中国古地理、古构造的影响。

一、典型工作任务

(1)阅读图9-24,识别各主要陆块和大洋的名称、板块界线及大陆边缘性质,了解联合大陆分裂漂移的时间和过程。

(2)连续阅读中国中、新生代各纪岩相古地理图,分析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及喜马拉雅运动对中国东部地史发展的影响。

(3)阅读相关资料,试绘中国东部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示意图。

二、中生代构造运动分析

(一)印支运动及板块拼合作用

在我国印支运动在扬子板块西缘、西北缘的三江、巴颜喀拉-松潘、秦岭地区表现最为强烈,形成规模宏大的印支褶皱带,使华南板块、羌塘微板块及三江地区的一些微板块与劳亚大陆拼合,并导致古亚洲大陆向南扩张。近年来的研究还表明,在扬子北缘的西秦岭和南缘的南盘江、右江地区,早、中三叠世还存在规模不等的深水盆地,直至印支运动才使得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粤北古陆真正拼合。

联合古陆正是从三叠纪晚期以来逐步分裂的。如果我们把三叠纪以前的地壳构造发展史看作是联合古陆逐渐增生、扩大和形成的阶段,那么三叠纪以后则进入联合古陆逐渐分裂、漂移的新阶段。由此可见,印支运动正处于全球地壳演化的重大转折期,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印支期岩浆侵入亦有相当的规模,其同位素年龄为190~230Ma。中国印支期花岗岩主要分布在秦岭、三江、华南和长江下游地区,与钨、锡以及其他多金属矿产有关。三江及藏北地区有印支期基性、超基性岩体,与铜、镍及石棉等矿产有关。

图9-24 联合大陆分裂过程复原及预测图

(据Allegre,1983)

(二)燕山运动及板块的变形、拼合作用

目前一般认为,燕山运动(表9-4)为整个侏罗纪、白垩纪期间广泛发育于我国全境的重要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褶皱断裂变动、岩浆喷发和侵入活动及部分地带的变质作用。燕山运动由三个主要构造幕组成,其中以第二期运动最为强烈,影响也最广。

表9-4 中生代的地壳运动及构造阶段划分

在不同的构造部位,燕山运动的强度和形式有着明显的差别。在大兴安岭-太行山以西地区,构造活动较弱,缺乏岩浆活动和地层褶皱。以东地区,构造活动较强,具体表现为地壳破裂,形成许多断陷盆地,盆地内广泛发育火山岩沉积;地层强烈变形褶皱,形成分布广泛的不整合接触关系,并且地层已发生不同程度地变质;台湾地区形成非常发育的构造混杂岩。这些变化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洲板块之间作用的结果。

强烈的岩浆活动形成了举世闻名的环太平洋金属成矿带,中国东部岩浆活动的高峰期为距今170~140Ma和距今130~90Ma两期,与此相关形成的铅、锌、银、锡矿及长江中下游的铜铁矿床都是该成矿带的组成部分。

(三)青藏地区的板块拼合过程

三叠纪晚期,羌塘微板块已经拼贴到亚洲板块上,冈底斯微板块仍位于南半球,班公湖-怒江洋位于赤道附近,珠峰地区(印度板块的北缘)位于南纬30 °。侏罗纪,冈底斯微板块迅速向北漂移,于侏罗纪末期与羌塘微板块拼合,班公湖-怒江洋消失,而珠峰地区仍位于南半球,雅鲁藏布江洋成为特提斯洋的唯一通道。白垩纪,雅鲁藏布江洋板块向北俯冲于冈底斯微板块下部,形成混杂堆积,但在白垩纪该洋盆一直没有闭合。

三、中生代的古气候

中国中生代气候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规律一致。早、中三叠世为干燥气候时期,在南方出现飞仙关组杂色沉积和后期的含石膏沉积,在北方出现紫红色、杂色碎屑-泥质沉积。晚三叠世-中侏罗世早期,南、北方普遍发育含煤沉积,为潮湿气候期,其中北方植物群以真蕨类和银杏类为主,松柏类次之,苏铁类比较贫乏,为温暖潮湿气候区,而南方植物群以苏铁类最为发育,真蕨类、银杏类和松柏类均次之,说明当时气候为湿润的热带、亚热带特征。中侏罗世晚期-晚白垩世,干湿气候带分界线逐渐北移。分界线向北移至东北南部,东北北部为温带成煤气候区,东北南部、华北、西北地区为温带半干旱、半潮湿气候。晚白垩世,潮湿气候区进一步向北退缩。华南、西南地区一直为热带、亚热带干旱气候,是盐矿重要的成矿期。

四、新生代构造运动分析

(一)新生代全球构造格局

新生代全球两大活动带之一的古地中海-喜马拉雅活动带逐渐封闭,形成了自阿尔卑斯至喜马拉雅一带最年轻最高峻的褶皱山系,并导致全球出现东半球大陆和西半球大陆地理格局。而另一个活动带——环太平洋活动带则不断褶皱上升,使大陆外缘逐渐向洋推移,造成太平洋日益缩减,大西洋及印度洋愈加扩张。因此,新生代构造阶段又称为喜马拉雅构造阶段或新阿尔卑斯构造阶段。

新生代的构造运动可分为三期:第一期发生于古近纪始新世与渐新世之间,称喜马拉雅运动(狭义)或比利牛斯运动,构造运动最为强烈;第二期发生于古近纪与新近纪之间,西欧称撒夫运动,我国称茅山运动;第三期发生于第四纪,一般称作新构造运动。

新生代全球地壳的演化发展史就是特提斯海槽封闭,环太平洋活动带继续发展,大西洋、印度洋不断扩大,太平洋逐渐缩小,以及东、西两半球大陆形成的发展史。

(二)新生代中国构造格局

新生代是地球岩石圈构造演化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印度板块在始新世晚期最终与亚洲板块对接碰撞,新特提斯洋盆消失,嗣后印度板块继续向北A型俯冲,导致青藏高原急剧抬升;古太平洋板块运动方向在始新世晚期也发生重要转折,即运动方向由北北西变为北西西,从此开始古亚洲大陆东缘形成现代的沟-弧-盆体系,大陆内部出现活跃的弧后或陆内裂陷作用。因此我国新生代的地质演化既受控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相互作用,也与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引起壳幔深度结构变化有关,它们从宏观上控制了中国新生代构造演化的基本格局。

『陆』 地球板块为什么会漂移

要了解这个问题首先需要了解地球的圈层结构特征及板块构造学说。地球岩石圈与其下伏的软流层(圈)之间明显的物质成分/物理性质等差异、软流层熔融态塑性流动特征,以及星体间的万有引力及其引起的星体运动等是引起板块运动的基础。实际上,上地幔上部软流层的岩浆是在不断的循环对流的,一般在大洋中脊中央裂谷带附近上升,在岛弧地区下沉,这可能是导致板块移动的直接原因。因此,洋中脊、转换断层、板块间的碰撞造山带及其与之伴随的岛弧都是板块运动的直接证据。碰撞带俯冲板块(通常为洋壳)的消减与大洋中脊的洋壳增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由此而形成了板块间的持续运动以及壳幔间的物质循环。

——图片引自网络。

才疏学浅,仅供参考。

『柒』 七年级上册地理 中板块运动的特点是

七年级讲海陆变迁主要是用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说的理论是在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大陆漂移学说:魏格纳在1915年写出了《大陆和海洋的起源》一书,较完整地提出了这一学说,提出今天所知的南北美洲大陆、非洲大陆、欧亚大陆、南极大陆等是由大约3亿年前一块“超级大陆”分裂,经过漫长岁月的移动最终形成的。
2.海底扩张学说: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海洋探测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地球科学家们开始了对海洋盆地以及洋底岩石学的研究。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科学家揭示出洋底的基本面貌。1960~1962年,赫斯和迪茨提出了“海底扩张说” ,以地幔对流说为基础,认为地球内部的地幔物质在大洋中部上涌,向两边溢流,并推开旧有的洋底物质,逐渐向两侧对称地扩张,形成新的洋底。
3.板块构造学说:20世纪60年代以来,勒皮雄等人把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的概念发展成为著名的“板块构造说”。基本观点是:地球的岩石圈划分为许多板块,岩石圈板块是在软流圈上滑动的,岩石圈板块之间在相互运动,板块作用的驱动力是地幔对流作用。
岩石圈的六大板块分别是: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版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板块之间的边界分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生长边界是板块的张裂区,往往形成裂谷和新的海洋。如:欧洲和北美距离日益扩大原因是北大西洋位于亚欧板块和美洲版块的生长边界,东非大裂谷是非洲板块内部小板块之间的张裂;消亡边界是板块的碰撞挤压区,往往形成高大的褶皱山系和岛弧链。如:喜马拉雅山脉是印度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内部造成的,而从千岛群岛经日本、琉球到菲律宾群岛的大岛弧链则是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
总之,地表面貌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七年级主要强调内力作用,在引导孩子的时候一方面要注重知识能力的识记与提升,另一方面还要想方设法帮助孩子扩大视野,培养孩子热爱自然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有兴趣,家长和老师就不用操心。

『捌』 是什么力量导致洋底板块俯冲潜入地下的

日本地球科学家上田诚也等人认为,洋底岩石围密度较大,其下的软流圈密度偏低,所以洋底岩石圈板块易于沉入软流圈中。俯冲过程中,随着温度、压力升高,岩石圈发生变化,密度还会进一步增大。这就好比桌布下垂的一角浸在一桶水中,变重了的湿桌布可能把整块桌布拉向水桶。

海沟总长度最长的太平洋板块在全球板块中具有最高的运动速度,上田诚也等人据此认为海沟处下擂板块的下沉拖拉作用可能是板块运动的重要驱动力。如果确实如此,洋底板块理应遭受扩张应力作用,而近年来的测量发现,洋底板块内部却是挤压应力占优势。这一事实对于重力下沉的学说是一个有力的驳斥。

另有一些学者提出地幔物质对流作用的观点,认为大洋中脊位于地幔上升流区,海沟则处在下降流区,正是汇聚下沉的地幔流把洋底板块拉到地幔中去的。这一看法与上述万宁•曼纳兹的见解如出一辙。但是,目前我们还缺乏地幔对流的直接证据。也有一些学者强调地幔物质黏度太高,很难发生对流。

众说纷纭,但究竟海底为何会下潜,仍没有一个足以能使人信服的证据,因此,尚有待于科学家继续努力。

『玖』 为什么印度洋板块会和亚欧板块发生俯冲

板块运动,这次的地震是印度洋版块向东南方向移动,与欧亚版块摩擦引起的。在印度洋版块和欧亚版块的交接处,印度洋版块是在欧亚版块的稍微偏下的地方。当它这样移动的时候,就相当是有一种钻到欧亚版块下方的趋势,于是就会发生能量释放相当大的地震。 印度洋板块依然在向东北运动,太平洋板块在向西北运动,而亚欧板快在对应向东南运动,但由于亚欧板快较轻,所以印度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快的下面,带来的后果是青藏高原的不断抬升,所以喜马拉雅山的物质依然在向东运动,所以,四川盆地西部将来还会发生多次地震,并且将导致四川盆地的刚性地质发生破裂和变化,四川盆地有可能会向东运动并且面积会缩小,估计将来的若干万年后,四川盆地很可能消失。取而代之的将是高原地貌。同时太平洋板块也在向亚欧板块俯冲,与印度洋板块的共同作用,使得亚欧板块会象跷跷板一样被抬起,作用的结果是亚欧板块东部的隆起和造山运动,并且有可能使得渤海与东海和南海的不断抬升,最终使得日本、台湾等岛屿与陆地接壤。所以亚欧板块的陆地面积将会增大(温室效应产生的海平面上升问题没有考虑)。这时亚欧板块中东部会形成两大山系和高原,即喜马拉雅山系的青藏高原和大陆东部沿海山系的高原。同时非洲板块也作用于亚欧板块,所以亚欧板块的向南的分量由于其他三块板块的作用将会减弱,所以亚欧板块将会逐渐向北偏西运动。最终结果,青藏高原纬度会升高,西风带将会被阻挡,南支槽加强,北支槽冬季弱夏季强。同时中部的青藏高原和东部沿海高原夹缝中的平原地带将变的十分不平静,因为西风环流的减弱必将引起经向环流的加强,同时环流的波动性增强,所以中间的平原地带将是冷热交替的严重地带,冬季严寒,夏季暴热。(试想,如果现在的贝加尔湖以西有个高原和大的山脉,我国的气候会怎样?)感觉有点象美国的气候,因为美国西部山脉的阻挡所以美国的经向环流很强。同时印度洋的北移,青藏高原的北移,南支槽的加强,使得西南暖湿气流旺盛。新的大陆特征是,原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将变的象美国中部气候,冷热交替明显,气温多变。西北地区就象美国西部一样,干燥寒冷。而西南、华南、东南地区将是暖湿气流控制下的温暖潮湿的地区,降水会很丰沛】

『拾』 8. 图3-13为板块运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7.D
8.(1).甲,乙
(2).C
(3):D
9.(1)澳大利亚所在的大陆板块:东北方向
印度所在的大陆板块:正北。
(2):大陆上:地壳隆起,形成山脉
大洋中:其中一个板块俯冲消减,形成海沟
(此为个人观点,求采纳.)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