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立德树人
Ⅰ 怎么在把地理核心素养作为一个方面写进说课稿
1、《教育部课程改革纲要》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
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
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
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
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 口号: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战略主题
3、《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一个“抓手”————课程改革
五项任务(五个统筹)
统筹各学段、统筹个学科、统筹教育教学的核心环节、统筹各方面优势力量、统筹校内外阵
地
二、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证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国家提出立德树人、高考改革高中阶段普及率达到了85以上,高中教育成为了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更加重视培养国民基本素质。国际上,高中教育改革也成为共同趋势。
2、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实践力(1)人地协调观
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所持的正确价值观。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科最为核心的研
究主题和基本的思维视角。面对人口、资源、环境、发展问题人类社会要更好的协调好人类
Ⅱ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立德树人简
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获得最大限度的版发展和提高,这也是创权造良好的课堂气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处理好"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的关系,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知识起点,提出不同的要求,、施以不同的帮助,让他们都有自我表现、自我成功的机会,都能获得知识、能力和自信心。这既是小学数学教学十分艰巨的任务,也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方面。我们要对暂时后进的学生充满爱心和信心,用满腔挚爱和热忱,营造出祥和的心理环境,消除他们学习的心理障碍,使他们置身于教师的期望之中,在无卑无怯、积极主动的课堂气氛中抬起头来学习。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说明,师爱能引起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它不仅能激起后进生学习的良好兴趣,而且能转化为他们学习的内部动机,从而提高智力活动的积极性。
Ⅲ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各环节有效渗透学科核心素养
2016年第5期(总第299期)
No.5,2016
高中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与培养策略
李
红
(嘉应学院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广东梅州514015)
摘要:核心素养是最关键和最基础的共同素养,是后天获得的素养,它除了学科独特素养
外,还包括跨学科素养。高中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基本的地理知识、技能和学习地理的方法等。为此,应采取基于地理教科书的地理核心素养培养、基于校本课程的地理核心素养培养、基于课堂教学的地理核心素养培养和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教学质量评价等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中图分类号:G623.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6)05-0029-062014年3月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
该具备哪些最核心的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才能成功地融入未来社会,才能在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同时推动社会发展?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通过多学科整合归纳出“能互动地使用工具”“能在异质社群中进行互动”和“能自律自主地行动”等方面的核心素养。随后世界许多国家或地区,如中国、美国和日本等也纷纷启动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教育目标体系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改革,以期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借鉴国内外有关研究组织、专家和学者关于核心素养研究理论之精华及弗洛伊德的意识人格理论和马斯洛的动机人格理论,结合我国高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笔者认为,我国高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可定义为:是健全人格的高中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品格的综合表现,是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是正确的世界观,具体说就是:
1)核心素养是最关键、最基础的共同素养。
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要研
究制定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构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时代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体系,指导地理教师准确地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提供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