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试卷 » 导学案教学模式地理课堂ppt

导学案教学模式地理课堂ppt

发布时间: 2021-03-13 05:19:18

1. 如何利用导学案让地理教学更有效

一、树立形象。(第一课时)1、情境创设,激趣导入。阅读课伊始,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图画或多媒体课件再现与课文有关的情境,使学生再现表象或形成新表象,产生各种不同的情感体验(如审美感、理智感、道德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驱动学生的学习需要,产生强烈的愿望去阅读课文。2、独学。学生按课文顺序进行朗读或默读,要求所有学生能够达到正确、连贯地朗读课文,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把握课文内容及其表达顺序,对课文形成一些初步的印象和感受,情感受到一定触动。用已经储备的方法学习生字新词,完成导学案,教师巡查(一查)。3、对学、群学,组内小展示(两步连续进行)。对子或小组内交流、讨论、展示独学成果,(学会的生字新词,交流识记的方法,课文的主要内容以及写作顺序)教师巡查(二查),在教师巡查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为大展示作准备。4、班内大展示。在黑板上展示容易写错的、难记的生字,难理解的字词以及对于文章主要内容的把握,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并进行评价。5、整理导学案,完成达标测评。达标测评题目的设计要有层次,在这一课时题目以字词句为主,题型多样,按照基础题和提高题4:1的比例设计。教师检查(三查)。二、自主感悟——升华情感——积累拓展。(第二课时)这一环节是阅读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师要努力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学习,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1、独学。引导学生选择文中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或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认真阅读体会,加以感悟。教师也可以提出宽泛的话题,选择那些具有一定挑战性、开放性、探索性的问题,留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有比较充裕的时间读、思、画、批,形成自己的思想与认识,整理自己的思维,做好与小组成员交流的准备。教师巡查(一查)。2、对学、群学,组内小展示(两步连续进行)。每个学生在小组中向其他人说明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其他成员对其发言进行评价,每个人都有充分的交流和表现机会。小组交流中,教师要深入到每个小组认真倾听大家的发言,认真观察和了解每个小组的活动情况,提出明确要求,及时加以引导,排除障碍,开阔思路,在倾听中努力去感受和寻找学生思维的火花闪现(二查)。调整布置下一步展示内容。3、班内大展示。各个小组派代表结合重点词句谈收获,讲真感受、真体验、真理解,按照“读—悟—读”的要求深入体会作者情感,不断提高学生的感受力。张扬个性,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其他小组要及时补充或者质疑。对于重要的学习内容,如果学生忽略了,教师要提醒学生予以关注;对于学生理解不准、理解不深的重点、难点,教师要进一步提出来,和学生共同探讨;对于学生尚未意识的学习方法,尚未养成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引导发现,习得,对于学生应该知道却不知道,讨论交流后仍理解不到位之处,教师要做必要的、精当的讲解。此外,要注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评价,通过评价激励学生,指导方法,评价一个是为了带起。学生评价要使学生学会认识他人,欣赏他人,学会与人交往、沟通。在这一环节中提醒老师们不要忽略朗读的指导。4、整理导学案,达标测评。题型的设计以句式训练、语段仿写、拓展性阅读等等为主,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2. 高中地理课堂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导学案

“讲”最易,“教”则难,“导学”才见真功夫。在实践课堂教学中,导学回案的优势作用越来越明答显,越来越被教师所认同。今年暑期,镇联校已经组织教师编写了成套的导学案,开学后我们就可以共享这一丰硕成果了。 那么,如何使用导学案

3. 初中地理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设计研究有多少研究成果

现在而言,就是导学案的设计和学案导学的程序上这两个问题上取得了比较一致的观点专。
其中,你可以属参考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等学校的模式,因为这些学校都是已经很成熟的教学模式了,它们代表的就是新课改的教学模式的方向。
另外,就初中导学案而言,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了,很多研究生的论文都是这方面的。主要是要和地理学科联系起来,我师门的一个研究生做的就是导学案教学模式的研究,不过是高中地理方面的。这一方面的论文,你可以参见内蒙古师范大学的地理课程教学论教研室的成果,他们的成果比较丰富,也比较的全面。

4. 农村小学如何推进“导学案”自主型课堂教学模式

推进农村小学导学案自主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想法固然很好,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从最基层改进农村小学相对落后的现状,这是一个很有长远发展观的实际问题。确实,就农村现状而言,时机、条件还欠成熟,但不是毫无希望,这种模式可以先稿个试点,然后再去推广,由点到面,最后再全局,总会成功的。

5. 导学案教学模式有什么理论依据吗

根据高校课堂理念

6. 如何在“导学案”教学模式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浅议导学案教学模式中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如火如荼的推进,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不仅要更新教学观念,还要不断对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和改进。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由被动转变为主动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如可以采用“导学案”教学模式,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导学案”教学模式将知识问题化,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去发现和解决问题。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指出:“教一门学科,不是建立一个小型图书馆,而是要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去。”这里所强调的同样是要让学生自己探究去获得知识。因此,在化学教育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成为化学教学中一个重要任务,那如何在“导学案”教学模式下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就显的特别重要。现就我采用的导学案教学模式的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几种方法总结如下:
1. 通过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践证明,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也是非常浓厚的,他们几乎每次都能被种种新奇的实验现象所吸引,并进行积极的思考、推理以及探究其中的奥秘。因此作为教师应充分利用实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即强调让学生通过动手、观察、思考,实现从现象到本质,从分析综合到概括,让他们的思路得以开拓,从而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如在讲金属钠的化学性质时,可补充演示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学生可观察到金属钠浮在液面上,并熔化成一个闪亮的小球,在液面迅速游动,听见嘶嘶的响声,并留下蓝色的足迹(反应完可看到是蓝色絮状沉淀)。根据上述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此现象与金属钠和水的反应有何异同之处?蓝色絮状沉淀是什么?为什么不析出红色固体物质?此反应的实质是什么?学生通过对比、讨论、分析、归纳,明白了金属钠与硫酸铜的反应实质。此时再补充一个金属钠与三氯化铁溶液反应的实验,此时学生就很容易总结出金属钠与盐溶液的反应的实质。这样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获得了感性材料,然后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加工,作出正确的判断和推理,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又如在讲“铝及其化合物”一节中,讲述氢氧化铝是典型两性化合物时,首先用可溶性铝盐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两组演示实验:(1)把三氯化铝溶液慢慢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2)把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到三氯化铝溶液中。让学生仔细观察比较两组不同的变化;然后把(1)得到的氢氧化铝沉淀取出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加入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结果两试管中的氢氧化铝沉淀都消失了。此时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启发和讨论,使得学生得出氢氧化铝既能跟酸又能跟碱反应的两性概念。这样学生通过实验,不仅掌握了重要的化学知识,还积极主动开展了思维活动,使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
2.通过阶梯式提问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所谓阶梯式提问就是按照思维的顺序给出一组逐渐深入的问题,当一个问题解决的时候另一个问题也就出现了。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阶梯性的问题系列,在课堂上一次提问,让学生层层深入的分析、理解,从而使学生思维从表象到本质,从简单到本质步步展开。这种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一种连锁型的、延伸型的思维能力。例如:盐的水解就可采用阶梯式提问教学,程序:(1) 在常温下,蒸馏水的PH=?化学平衡有哪些?同学们根据所学的知识很容易作出正确的答案,在此基础上,逐步引导启发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2)蒸馏水中加氯化钠固体,溶液的PH=?为什么?化学平衡有哪些?引导学生从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角度考虑得出:溶液仍显中性,因为氯化钠为强电解质且电离出来的离子对水的平衡没有影响。(3) 蒸馏水中加氯化铵固体,溶液PH=?为什么?化学平衡有哪些?在(2)的基础上,学生就比较容易分析氯化铵溶于水电离的铵根离子能够和水电离的氢氧根结合生成弱碱,因此水的电离平衡发生移动,从而引出盐类水解的实质。通过这三个问题学生的思维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的阶梯式思考过程,按照这样的思维过程学生更容易掌握盐类水解的本质,同时学生的思维能力的也得到锻炼。笔者认为虽然在盐类水解这一节课大部分的教学设计都采取的是让学生直接测盐溶液的PH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引起学生得思考,但笔者通过调查发现这样的教学效果并不佳,因为这样的设计本身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就比较高,而一般的学生通过的自己的思考是不能解决的,但如果按照由简到难这种阶梯式教学,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基本都能有所收获,同时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的纵向发展,使学生思维的变通性、深刻性得到了锻炼。
3. 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有它的广阔、灵活、敏捷性,同时又有求异性、发散性、独创性。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创新求异的特点更为突出,具体表现为好奇、敏锐、敢想、敢创。为了更好的利用、发展他们这个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讲题时可采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方法,借以开拓学生的思路,诱发学生的求异创新。例如,复习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计算时,设计这样的题目:把5.85g氯化钠放入104.15g水中形成密度为1.1g/ mL溶液,求形成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学生迅速的计算出答案为1mol/L.问:如果改变条件呢(换成不同的溶质)?这时,学生思维活跃、大胆思考,很快编出多个题目。其中把氯化钠改成其它物质的有:①改成Na2CO3.2H2O(溶于水Na2CO3是溶质);②改成Na2O(Na2O先和水反应生成NaOH, NaOH是溶质);③改成Na(Na先和水反应生成NaOH和H2 , NaOH是溶质)。经过对题的改变,增大了题难度,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思维的能力;教学中除利用一题多变外,还可利用一题多解,创设学生大胆思考的机会,让他们放射出智慧的火花,培养其思维的灵活性。例如:a L Fe2(SO4)3溶液中含有b g SO42-,取此溶液a/2 L,用水稀释成2a L,则稀释后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让学生讨论,然后教师总结学生的解法有三种,其解法如下:①常见解法: 设原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x mol/L,2:3=x:ba/96, x=b/144(mol/L); 取出a/2 L,Fe3+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设稀释后Fe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y mol/L,则b/144*a/2=y*2a, y=b/576a,故选(A)。②特殊值法:令b=96*3g,则原溶液中Fe3+为56*2g,取出a/2 L,含Fe3+56g,稀释成2a L后,CFe3+=1/2a,即当b=96*3g时,正确选项其数值应为a/2 L,将b=96*3g,代入各选项验算,只有(A)符合。③电荷守恒法:设原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x mol/L,则b/2/(96*2)=x*2a*3,x= b/576a,选(A)。通过评价,学生感到最后一种方法用时最短,最简单。由此可见,运用不同的方法解题,效率差别太大了,让学生意识到遇到问题时应积极进行思考,应寻找简洁简便的方法解题,这样也有利于其思维能力的提高。
4.通过纠错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接受正确的知识之外,适当的接触一些反面教材,进行改错练习,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也起到良好的效果。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会有目的设计一些“错项,错解”,让学生认真地剖析,用否定的方法来探究问题,从问题的反面提出自己的见解,切实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起到了一定作用。例如:选择题考查面广,在命题时,往往也会有意设置陷阱,在选择时难以明辨是非,造成错选,因此要激励学生对错项认真分析,不能只追求正确答案。例如:将200 mL 0.1 mol/L的Na2CO3溶液和含1.71g Ba(OH)2的溶液混合,为使溶液显中性需加入1mol/L盐酸的体积为( )A. 20 mL B. 30 mL C. 40 mL D. 60 mL。很多同学选择了A,还有些选择了C,这都因为他们考虑的不够全面,选A的认为两者作用后剩余Na2CO3刚好消耗盐酸20 mL,选C者认为两者作用后,除剩余Na2CO3外,Ba(OH)2引入的OH-也需要消耗20 mL的盐酸,共需40 mL。这两种做法都没有绕过迷魂阵,因为两者作用生成的BaCO3没有离开体系,它也需要消耗20 mL的盐酸,所以共需60 mL。通过对A、C的分析加强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促使他们以后更加全面的思考问题的能力。其实在教学中,学生作业,试卷中的典型错误正是我们纠错练习的好素材。例如,有一道课后习题:通过批改作业,发现大部分同学在做这道题时都没有考虑水也要挥发掉,于是在课前我一反常态,直接给出他们错误的解题过程,并向学生提问:这样的解法是否正确?为什么?让学生思考自己找出错误所在:没有考虑到NaHCO3分解生成Na2CO3的温度在100度以上,水和二氧化碳都挥发掉。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自己动脑筋,发现自己解题过程中的错误,并纠正了错误,提高了他们明辨是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有意识有目的采取一些方法,精心组织、训练,一定能够培养出具有良好思维品质的学生。

7. 浅谈如何体现地理学科教学的智慧性

一、 运用地理图示教学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作为一名地理教师,大家都知道,地图是最重要的工具,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图示教学法,就是一种通过图形或图象来揭示地理事物现象或本质特征,以激发学生跳跃式思维,加快教学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用形象化的图形、图象或表格讲授地理概念或规律,揭示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有利于增进学生的记忆力,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大家都深有体会,离开了地图上好一节地理课是比较困难的,为了提高地理课堂效率,我们地理教研组在图示教学方面作了深入探讨,为此我们积极研究图示教学在地理课堂中的运用,传统的地图教学主要是借助教学挂图和模型,多媒体进入课堂为地理图示教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较传统的挂图教学,多媒体具有信息量大、重点突出、分层展示、动画更易于学生理解等优点。但并非越花哨越好,因此本年度我们主要在课件的实用性上进行了研究,制作并修改了许多优质课件,并在区级以上单位获奖。我们申请的“地理图示教学法”研究课题,已顺利通过了区级的验收,现在正在进行市级课题的研究并积累了很多这方面的材料,特别是我们已经整理完成了初中地理的所有课件和备课参考如教学设计等,在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课件中所呈现的地图,教给学生读图用图的方法,在教学中特别注重指导学生学习画地图、并使用地图这一工具,教学中,凡是能从地图上获取的地理知识,都尽量运用读图的方法来完成。解决地理问题时,要首先想到与之相关联的地图。只有这样,才能学好地理,才能以图增知,以图启智,才能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地理能力。
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越来越多的地理老师体会到图示教学所带来的优势,为了大家使用的方便,我们实现了资源共享,所有的课件都放在了学校的ftp上,在上课的时候,只要打开学校的ftp,就能把相关的课件下载到自己的电脑上,无论是上课用还是备课用,都非常方便,这样大大提高了备课效率,更极大的提高了课堂的效率。每次上地理课,同学们兴趣都很高涨,因为我们每一节都配有精美的课件,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非常高涨,有了兴趣,再加上老师的精心讲解,课堂效率自然就提高了,我们学校这几年的地理教学之所以走在全市前列,与我们积极研究图示教学是分不开的。
二、创建切实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保障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能高质量的完成学习任务,切实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是非常重要的。随着我校学案教学以及生命化课堂教学的实施,并按照《莱城区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指导意见》的要求,我们地理组全体任课教师积极努力,探索出自主、合作、探究下的“目标导学,以学为主,以学定教”这一有效教学模式。其一般程序是:情景导入、认定目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交流展示、拓展目标-----小结提升、训练达标
1、情景导入、认定目标
学习兴趣是学生最现实的学习动机 ,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兴趣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情景创设,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置引发兴趣的问题导入新课,导课导得好,可以先声夺人,抓住学生的思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在恰当的时间以恰当的方式把三维目标呈现给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和学习要求。
2、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能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教师是关键。教师要在研究教材和了解学生实际的基础上,提供丰富的感性和理性的材料,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生成问题,以便于让学生带着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简单的问题由学生个人独立完成,难一些的问题由小组内交流完成,解决不了的问题提供到班上共同探讨。
3、交流展示、拓展目标
让学生展示其学习情况,一方面是为了解决学生自学中不明白的问题,另一方面是为教师精讲作准备,教师根据学生展示交流情况, 适时讲解学生不明白的地方,讲解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和问题,以达到拓展知识,培养能力,升华情感的教学目标。
4、小结提升、训练达标
学习完本节课之后,根据教材内容,可由学生小结本节课内容,也可由教师小结本节课内容,小结完了之后,要进行当堂训练测试,以便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有效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教师在新的课程环境下,必须积极营造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环境,时刻把握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根主线,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焕发出生命活力,才能让学生在探究中自主,在探究中合作与交流,在探究中快乐地成长。
以上教学模式是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而成,这一模式既得到了 我校师生认可,更得到了我区教研室的高度赞扬,实践证明,通过以上几个环节的教学,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能力都得到了锻炼、提高,地理课堂效率大大提高。
三、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利用小组学习是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最佳措施
新课程最注重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那么课堂上如何体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呢?最好的方式就是建立学习小组,小组合作的方式是我们学校现正在研究的,也是课程标准积极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我们在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时,总是进行明确的分工,让每一组的每一个学生都各司其职。明确了自己的职责,每一个学生都表现得积极主动。在教学中我们是这样建立学习小组的,一般是以8人为一个小组,合理的编组是合作学习得以实现的前提,编组时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如学生的学业成绩、学习态度、性别、家庭背景等,这样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优势互补,才能较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小组学习中,学生合作技巧的培养是合作学习得以实现的重点,因此在小组学习实施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会合作,要引导学生养成合作的好习惯,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小组的调控,不能任意发展,特别是在小组讨论中,不能什么问题都讨论,要讨论有价值的有意义的问题,也不能让个别学生钻了空子,趁机说话,因此注重小组的评价是很重要的,教师要做到评价的及时性和公正性,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加强教研教改是提高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前提
教学科研是教研组的生命线,只有加强教研教改,才能提高整个教研组的教学水平,按照教研组计划,我们定期举行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教研活动一般定在每周三的下午三、四两节,我们地理组主要是通过专题讨论、说课评课、案例分析等多种方法,围绕教学实践中的热点问题和下一阶段课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大家各抒己见。这种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研活动切合了教学的实际和需要,给予组内老师莫大的帮助。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每个人都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并通过一周一节的公开课现场示范,供全组交流研讨。每次公开课地理教师都全员参与,在听课过程中我们要求教老师写好听课记录,内容包括教学实录、随机点评、教学发现和教学建议四大方面。实践表明,这种“一周一组一节公开课”形式下的全员“参与式”活动,在地理组内掀起了一场场“头脑风暴”, 教师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大幅度增高,自我反思意识和能力增强,并在反思、学习中书写了大量的案例。使地理组的的常规性教研由此落到了实处,真正解决了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同时积累和挖掘了大量的教育教学资源。
集体备课活动一般定在每周四的第1节,集体备课我们有一定的程序(1)备课组长分工—(2)教师分头备课,撰写集体备课草案—(3)集体备课时间教师说课、其他教师补充、修改—(4)根据集体备课意见教师完成个人的备课详案。对于教学中的共性问题,我们在集体备课中集思广益,然后着手将深入探讨的结果在日常教学中加以尝试和运用,让这些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地理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示风采的大舞台,课堂教学焕发了真正的生命活力。
我常常想,也许我们学校的地理老师的素质不是最高的,但是我们通过集体教研,通过这样的集思广益,通过相互学习,通过培训,集我们集体的智慧,那么我们的任何一个老师就不仅仅代表的是自己的水平,而是我们整个教研组的水平,事实证明,通过加强教研教改,地理课堂效率大大提高。

8. 我们怎样学地理导学案

网络一下,文库有很多好的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1、初步树立“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工具”的观念,建立正确的空间概念。
2、了解八个基本方向,掌握八个基本方向的符号、位置关系。
3、知道在一般地图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4、了解在有指向标或经纬线的地图中,方向如何表示。
5、了解在实际中判别方向的基本方法
二、学习重点:
1、知道在一般地图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了解在有指向标或经纬线的地图中,方向如何表示;3、了解在实际中判别方向的基本方法。
难点:了解在实际中判别方向的基本方法。
三、速读教材、感悟新知。(阅读教材P1-P10)
1、地图中都具备 、 、 三要素。
2、地平面的四四个基本方向分别是 用( )子母表示、 用( )子母表示、 用( )子母表示、 用( )子母表示。
3、地图的方向: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确定方向,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
”规定确定方向。
A•
B•
C•
4、阅读:课本P8面的“方向”内容:
(1)绘出平面上的八个方向。 (2)读左图回答:
A点位于B点的 方
B点位于C点 方向。
C点位于B点的 方向,
A点位于C点 方向。

9. 导学案教学模式中,你的分组原则、方法是什么

教学大纲,激发兴趣,分组讨论,汇总结论
满意请采纳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