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俄近代地理学的发展
㈠ 试述地理学的发展分几个阶段各阶段有何特征
人文地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1)古代人文地理学的萌芽内时期(萌芽阶段):从容公元前9世纪荷马史诗开始到1859年(19世纪中叶以前)
(2)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形成时期(近代阶段):1859—1945年(19世纪中叶到二战以前)
(3)现代人文地理学时期(现代阶段):1945年—今(二战以后)
㈡ 俄罗斯地貌学的发展历史(包括苏联时期)
Sulian dilixueshi
苏联地理学史
history of Soviet geography
苏联地理学是十月革命以后在继承俄国地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俄国地理学18世纪前,俄国地理学主要是大地测量与地图资料的收集。1739年俄国科学院地理部成立,1758年起由..罗蒙诺索夫主持工作,组织领导了一系列地理考察,获得了关于西伯利亚、堪察加半岛等地区的资料。1799年地理部被撤销后,地理考察进入低潮。1845年俄国地理学会 ()成立后,考察又活跃起来。
这时期的..谢苗诺夫-天山斯基 ..道库恰耶 夫、..沃耶伊科夫和 ..阿努钦等,对俄国近代地理学的产生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谢苗诺夫-天山斯基著有《俄罗斯帝国的地理统计词典》(5卷,1863~1883)及其他许多区域地理著作,其地理学观点对俄国和苏联地理学界产生长期影响。沃耶伊科夫致力于 气候学研究,重视人类对环境的影响。道库恰耶夫对土壤有创造性的研究,并创立自然地带学说。阿努钦创办莫斯科大学地理系,培养出众多地理学家,对 地貌学和湖泊有专门研究。
苏联地理学以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为界,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自十月革命后至20世纪50年代末,由于经济建设的需要,自然资源研究广泛开展,推动了地理学发展。① 自然地理学方面。20~30年代在气候学、水文学、土壤学、地植物学、冰川学、冻土学、地貌学和 古地理学等方面出版了许多论著。30年代,在自然地理学理论上形成以 ..贝尔格为代表的景观学派和以..格里戈里耶夫为代表的普通自然地理学派。在理论的研究基础上,综合自然地理问题受到重视,提出 地域分异规律,进行了为农业和水利服务的 自然区划。40年代, ..卡列斯尼克发表《普通地理学原理》(1947)。②经济地理学方面。 ..巴兰斯基和..科洛索夫斯基等在其 经济区划和区域生产综合体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上,形成了 经济地理学中的区域学派,主张用区域的地理综合研究方法取代单纯的部门经济统计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地理研究中的纯经济统计描述的倾向又抬头。50年代, ..格拉西莫夫提出建设地理学的思想。
但由于长期分割自然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苏联地理学的发展受到影响,为苏联经济建设服务也受到限制。1960年, ..阿努钦发表《地理学的理论问题》一书,主张自然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的统一,就 地理环境、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等问题在苏联地理学界引起论战。阿努钦的观点得到巴兰斯基、..绍什金等的赞同,但遭到格拉西莫夫、卡列斯尼克等的反对。论战的结果使阿努钦的观点得到承认,并推动了苏联地理学的发展。
第二阶段,60年代以后,苏联地理学取得了北水南调、贝加尔湖地区开发、规划西伯利亚-远东铁路干线、生产力配置和能源开发的潜力研究等成果;新技术的引进推动了景观地球化学、生物地理、医学地理、工程地理、生态地理、社会地理、地理预测等学科和领域的发展;海洋资源的开发使海洋自然地理、海洋经济地理作为新的方向迅速发展起来。绍什金的《经济地理学:历史、理论、方和实践》(1973),全面阐述了经济地理学的对象、任务、发展历史和基本理论。此外, 极地地理、荒漠地理、资源地理等,在苏联地理学中也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
㈢ 人文地理学的近代阶段
李特尔用经验法和比较法,研究世界各地区各种地理现象的因果关系。在他的《地理学──地理对人类素质和历史的关系》(1822~1859,第2版)一书中,探讨了自然现象与人文现象的相互关系,把自然作为人文的基本原因,强调自然界对人类历史的影响。在他去世后,人地关系理论在各国有不同的发展。
德国地理学家F.拉采尔在 1882年和 1891年出版的《人类地理学》一书中,论述了人类作为环境的产物,其活动、发展和分布受到环境的严格限制。以后他的学生美国地理学者E.C.森普尔和E.亨廷顿等人更加强调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决定性作用,他们的观点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形成系统的环境决定论。
几乎与此同时,法国的地理学家P.维达尔-白兰士不同意环境决定论的观点,提出另一派人地关系论的观点,后人称之为可能论或或然论。他认为地理学的特殊任务是阐述自然条件与人文条件在空间上的相互关系。自然环境提供一定范围的可能性,而人类在创造居住地时,按照自己的需要、愿望和能力来利用这种可能性。他的这一观点在其学生J.白吕纳1910年发表的《人地学原理》(曾译《人文地理学》)一书中得到进一步发挥,白吕纳认为自然是固定的,人文是无定的,两者之间的关系常随时代而变化。维达尔-白兰士和白吕纳等人的观点对法国地理学影响很深,从而形成法国学派。
英国利物浦大学的P.M.罗士培教授受法国学派的影响,1930年创用了“调节”一词,创立“适应论”。他认为调节包含两重含义,即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限制,以及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利用和利用的可能性。罗士培认为人文地理学研究人-地之间双向的相互关系,主要探讨人类社会活动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美国地理学家H. H.巴罗斯1923年发表“人类生态学”一文,则提出生态调节论。他主张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的生态的观点,在人地关系中人是中心论题,其他现象只是当它们涉及人及其对它们的反应时,才有必要说明。他还认为历史学研究人类在时间上的关系,地理学则侧重于分析人类在空间上的关系。 德国学者O.施吕特尔提出文化景观的概念,认为探讨原始景观转变为文化景观的过程是地理学的主要任务。以后美国地理学家C.O.索尔又提出,人类按其文化的标准,对天然环境的自然现象和生物现象施加影响,将它们改变为文化景观。与此同时,另一美国学者D.S.惠特尔西提出“相继占用”学说,认为地理学不应研究人类对环境的适应,而是研究人类社会在一地占用的历史过程。他们都强调文化在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中的作用,形成有关人地关系的文化景观论,实际上也是一种“文化决定论”。它强调一个地区居民在其态度、目标或技术上如有任何重大改变,则需要重新估价自然资源基础对于他们的意义。
在人文地理学发展过程中起过一定作用的还有地理学上的“二元论”。同洪堡主张地理学应在复杂性中理解统一性一样,李特尔认为统一性正是地理学的特点。但是,德国的O.佩舍尔等人却反对李特尔的人文方向,认为地理学只能是对地球表面形态的研究,人类活动则不在其研究范畴之内。从而产生了地理学的二元论。佩舍尔主张的二元论在西欧实际支持者人数并不多。
苏联地理学界从20世纪30年代起,批判了人文地理学,突出发展经济地理学,实际上以经济地理学代替了人文地理学。同时,苏联把自然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当做互不相关的两门科学,理由是统治物质世界的规律和统治人类经济活动的规律是完全不同的,认为这两门学科无论在逻辑上还是在实际上都不能合成为一门学科,经济地理学是纯粹的经济学科,应当彻底摒弃地理观点。
直到1960年,..阿努钦' class=link>..阿努钦批判了30年代以来苏联地理学界分裂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的二元论,主张区域研究应谋求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之间的联系和平衡,得到许多学者如..绍什金和..马尔科夫等人的热烈支持,开始在苏联逐步强调地理学的统一性(见苏联地理学史)。 随着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发展,研究内容和范围也不断扩大,同自然地理学一样开始分化,陆续出现了一些分支学科,并形成人文地理学的学科体系。人种地理学、人口地理学、聚落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商业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工业地理学、农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等,都是在此阶段形成并发展的。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欧洲各大学地理课有许多是由历史学者讲授的,许多学者强调地理学研究,特别是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与历史学关系十分密切,而且历史地理学的研究也长期囿于历史人文地理的内容。因此,历史地理学曾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的学者H.C.达比等自20世纪30年代以后,开始研究历史自然地理,使历史地理学不仅研究历史时期人文地理现象的变化,也研究历史时期自然地理现象的变迁,从而成为地理学的一门独立分支。
㈣ 论述地理学区域思想的发展变化该如何答
现代地理学是继承和发展了近代地理学综合性、区域性的传统思想,已成为一个分支众多的大学科体系。但地理学的综合整体观和综合工作的高难度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矛盾与差距,加上许多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出现,使地理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应用新技术,以提高综合能力,开拓新的研究和应用领域。
目前世界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有许多问题需要地理工作者去解决,如资源的开发利用;农业生产潜力的发挥与提高;环境质量评价监测和预报;产业布局与区域规划,乡村发展与城镇化;自然灾害防治对策,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等。这些都对地理学家提出了新的要求。迫使地理学进行学习和深入研究,推动地理学的发展。
我国地理学家已经在调查、了解、评价自然条件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发展和协调人地关系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在地理学基础研究方面也存在着创新和突出的前景。目前,在人类迈向21世纪前夕,可持续发展是当代社会进步的指导原则,它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和谐以及人类对后代的责任感。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认为:可持续发展指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基础的发展。其实质是要协调好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为后代奠定一个能够持续发展的基础。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它体现了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中国政府制定的《中国21世纪议程》则是我国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纲领和蓝图。其战略思想是发展经济要充分考虑自然资源的长期供给能力和环境的长期承受能力,在发展过程中要兼顾局部和全局利益,眼前和长远利益,使环境与发展得以协调,其主要内容大体可归纳为: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可持续发展四个部分。目前《21世纪议程》作为国家、部门以及地区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得到国内外的密切关注。对地理学来说迎来了发展契机,我们应当抓住这一机遇,调整知识结构,扩大适应能力,积极投入,这是地理学发挥作用提高水平,为社会做出重要贡献取得社会承认的关键。
㈤ 论述地理学的发展和地理学思想史演变
现代地理学是继承和发展了近代地理学综合性、区域性的传统思想,已成为一个分支众多的大学科体系。但地理学的综合整体观和综合工作的高难度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矛盾与差距,加上许多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出现,使地理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应用新技术,以提高综合能力,开拓新的研究和应用领域。目前世界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有许多问题需要地理工作者去解决,如资源的开发利用;农业生产潜力的发挥与提高;环境质量评价监测和预报;产业布局与区域规划,乡村发展与城镇化;自然灾害防治对策,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等。这些都对地理学家提出了新的要求。迫使地理学进行学习和深入研究,推动地理学的发展。我国地理学家已经在调查、了解、评价自然条件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发展和协调人地关系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在地理学基础研究方面也存在着创新和突出的前景。目前,在人类迈向21世纪前夕,可持续发展是当代社会进步的指导原则,它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和谐以及人类对后代的责任感。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认为:可持续发展指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基础的发展。其实质是要协调好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为后代奠定一个能够持续发展的基础。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它体现了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中国政府制定的《中国21世纪议程》则是我国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纲领和蓝图。其战略思想是发展经济要充分考虑自然资源的长期供给能力和环境的长期承受能力,在发展过程中要兼顾局部和全局利益,眼前和长远利益,使环境与发展得以协调,其主要内容大体可归纳为: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可持续发展四个部分。目前《21世纪议程》作为国家、部门以及地区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得到国内外的密切关注。对地理学来说迎来了发展契机,我们应当抓住这一机遇,调整知识结构,扩大适应能力,积极投入,这是地理学发挥作用提高水平,为社会做出重要贡献取得社会承认的关键。
㈥ 近代天文地理学的发展有哪些
欧洲在文艺复兴以后,科学有了极大的发展。在天文地理学方面的代表人物有“版近代天文学始祖”称号的丹麦权天文学家第谷,有奠定天体力学的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有科学的天才——意大利天文学家、力学家、哲学家伽利略,有现代美国天文学家哈勃,有提出“大陆漂移说”的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
㈦ 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所形成的四大学派及其主要观点是什么 这是我们期末人文地理考试题目啊,求解答呀
环境学派
(1)代表人物是德国拉采尔。拉氏的《人类地理学》阐述了地理环境对人类分布和迁徙的作用;
(2)拉采尔的学生、美国森普尔女士在20世纪初系统地阐述了环境对人类的支配作用;
(3)另一个美国地理学者亨廷顿著《文明与气候》和《人文地理学》,详述了气候决定论。
人地相关学派
(1)法国维达尔·白兰士,维达尔认为地理学的任务是阐述自然和人文条件在空间上的相互关系;
(2)白吕纳 白吕纳的观点更为明确,说“环境虽足以影响人类之活动,人类亦有操纵与征服环境之能力” ,代表作《人地学原理》。
(3)美国巴罗斯,他认为地理学应该人文化,形成人类生态学。他同时也是地理学用生态方法参与实际工作的开创者。
区域学派
(1)地理学区域学派的首倡者是德国的赫特纳, 20世纪初李希霍芬及其弟子赫特纳提出了地理学的核心应是区域研究,赫特纳的代表作是《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
(2)继承者是美国哈特向,他认为地理学研究地球表面的地域分异特征,部门地理学是起点、区域地理学是终结。根据赫氏观点,哈特向分别于20世纪30年代末和50年代写了《地理学的性质》和《地理学性质的透视》两本专著。
景观学派
(1)用发生学观点和综合方法划分地表类型。
(2)德国施吕特尔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提出景观学说,认为地理学的中心是对可见景观的研究。
(3)20世纪20年代中期,美国索尔发表著名论文《景观的形态》,把景观看作地表的基本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