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试卷 » 地理学发展现状

地理学发展现状

发布时间: 2021-03-10 14:25:07

Ⅰ 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科发展

地理来科学最初是由美国阿克曼(Edward Ackerman,1911~源 )在1965年出版的《地理科学》一书中提出。书中阐述了现代地理学研究的四大课题,即①自然地理学:研究作为人类居住区或环境的地文—生物系统;②文化地理学:探索人类社会与由人类活动所产生或改变了的居住地的特征之间的相互作用;③政治地理学:研究政治过程与地理区域的相互作用;④位置论(包括传统的经济地理、城市地理和运输地理):通过引用数学方法,深化理论,提高概括水平,把经济、城市、运输的研究在一个区域内结合起来。其内容包括:在一个理论系统中探索空间的性质、把系统方法应用于空间关系的研究、以及3个子系统的一体化等。此外,书后还附有丰富的上述各领域的现代著作目录。本书的内容和所附书目对于了解现代地理学的成果以及当代地理学发展的前沿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随后地理科学专业出现。详情参考《世界网络著作辞典》。

Ⅱ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国外GIS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对空间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和显示,并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而建立起来的计算机技术系统。从外部看表现为计算机的软硬件系统,而其内涵却是由计算机程序和地理数据组成的地理空间信息模型,是一个逻辑缩小的、高度信息化的地理系统,计算机系统的支持是GIS的主要特征,使GIS得以快速、精确、综合地对复杂的地理系统进行空间定位和过程分析。

世界上第一个GIS是在1963年由加拿大测量学家R.F.托姆林森提出并建立的,称为加拿大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于自然资源的管理与规划。稍后,美国哈佛大学研究出SY-MAP系统软件。但当时的计算机技术水平不高、存储容量小、磁带存储速度慢,使得GIS带有更多的机助制图色彩,用于地学分析和空间数据模拟的功能极为简单。

进入70年代以后,计算机软硬件技术飞速发展,尤其是大容量的存储设备——硬盘的使用,为空间数据的输入、存储、检索和输出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高性能的图形显示器的发展,增强了人机对话和高质量图形显示功能,促使GIS朝着实用方向迅速发展。在此阶段的标志是一些发达国家先后建立了许多专业性的土地信息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据统计70年代大约有300个系统投入使用,例如美国地质调查局从1970年到1976年建立了50多个信息系统,用于获取和处理地质、地理、地形和水资源信息;日本国土地理院从1974年开始建立数字国土信息系统,存储、处理和检索测量数据、航空像片信息、行政区划、土地利用、地形、地质等信息,为国家和地区土地规划服务;瑞典在中央、区域和城市三级建立了许多信息系统。一些商业公司开始活跃起来,软件在市场上受到欢迎,许多大学和研究机构开始重视GIS软件设计和应用研究,成立了各种GIS研究实验室。

80年代是GIS普及和推广应用阶段。随着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地理信息系统也逐步走向成熟,并在全世界范围内全面地推向应用阶段,第三世界国家也开始引进、应用和发展自己的地理信息系统。高性能微型计算机的问世,使得微机地理信息系统得到了蓬勃发展,并使地理信息系统工具具有更高的效率、更强的通用性和独立性,更少地依赖于应用领域和计算机硬件环境,为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应用开辟了新的途径。GIS的应用从解决比较简单的规划管理问题(如道路、输电线等)转为更复杂的区域开发和决策问题,例如土地利用、沙漠化、城市化、环境与资源评价等。随着GIS与卫星遥感技术的结合,GIS开始用于全球变化与全球监测。80年代是GIS发展具有突破性的年代,仅1989年市场上有报价的GIS软件就达70多家,并涌现出一批有代表性的GIS软件,如:ARC/IN-FO、MicrostationSICAD、Genamap、System9等。

进入90年代以后,微机地理信息系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且性能也得到了极大加强,向综合性、智能性发展。GIS已成为一种新兴的确定性产业,投入使用的GIS系统,每2~3年就翻一番,GIS市场的年增长率大于35%,从事GIS的厂家超过300家。GIS已渗透到各行各业,愈来愈多的国际性会议以GIS为主题,愈来愈多的学术刊物以GIS为标题,愈来愈多的学科,如地理学、工程学、森林学、城乡规划、计算机科学、测绘学、航天遥感、矿床地质、水资源等都把GIS作为发展方向。国家和地区性的GIS研究中心在美、英等主要西方国家中建立。

二、我国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

我国地理信息系统的研制与应用始于70年代末期,它的发展基础是计算机制图、计算机技术、计量地理和遥感技术。

1978~1980年为准备阶段,主要是进行舆论准备,正式提出倡议,开始组建队伍和实验研究。

1981~1985年为起步阶段,主要是对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理论探索和区域性实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国家地理信息系统规范。1981年在四川渡口二滩进行实验,以航空遥感资料为基础,进行数据采集和数据库模型设计;1984年开始,国家测绘局测绘科学研究所着手组建国土基础信息系统;1985年国家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实验室成立。

1986~1993年为初步发展阶段,地理信息系统被列入国家“七五”攻关课题,取得了重要进展和实际效益,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研究计划:研究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规范和标准,解决信息共享和系统兼容问题;开展全国性和区域性的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应用模式研究;研制和开发软件系统与专家系统,全国建成了一批数据库、开发了一系列的空间信息处理与制图软件;完成了一批综合性、区域性和专题性的信息系统。

1994年以来为软件商品化阶段,在国外成熟软件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的同时,带动了具有自主版权的国产地理信息系统基础软件的的崛起,一批起点高、功能强、价格低廉的国产软件相继研制成功,并推向市场。为客观地了解我国GIS基础软件的开发水平、开发现状和产业化前景,推动具有我国自主版权的GIS基础软件的健康发展,国家遥感中心、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中国海外信息系统协会从1996年开始对国产GIS基础软件和专项应用软件进行测评,从四年的测评结果来看,国产GIS软件的发展情况喜人,软件的功能、性能、品种和商品化程度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完全可以在相关领域内实际应用,与国外优秀GIS软件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个别领域已经超过了国外GIS软件,在微机(PC)GIS软件和某些应用领域具备了与国外软件竞争的实力。

三、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发展趋势

GIS技术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对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对人们的期望和要求来讲还远远不够,GIS的进一步发展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多媒体地理数据的管理与操作管理

在一个多种数据类型并存的混合系统中,如何实现各类数据的随意操作和有效管理,这是现今信息媒体多元化新时代的一个突出问题,它比单一地图数据库的操作要复杂得多。信息资源库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地理数据库、专业数据库、图像库、文件库和声音库等。

2.数字制图技术

纸基地图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能被取代的,利用数字地图库直接生产纸基地图,即数字地图环境下的自动编图的核心是数字地图的自动制图综合技术,它比屏幕显示为目的的电子地图的制作要复杂得多,要处理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目前仍视为一个国际性的难题。此外,还应包括建立基于地图数据库和GIS技术集成的地图生产系统。

3.“3S”集成技术

GPS(全球定位系统)、RS(遥感)、GIS(地理信息系统)产生的时间不一,理论基础和技术特点也不尽一致,但它们的学科性质是相通的,即共同研究、表达和分析地球科学信息,在逐步发展过程中构成了相辅相成的关系,三者的结合覆盖了信息采集、处理和分析的全过程,使GPS、RS、GIS构成的卫星对地观测系统成为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4.空间可视化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

可视化是指运用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将复杂的科学现象或自然景观,甚至十分抽象的概念图形化,以便于理解现象、发现规律和传播知识。虚拟现实也称虚拟环境或人工现实,是一种由计算机生成的高级人机交互系统,构成一个以视觉为主的可感知环境。空间可视化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可用于制作动态地图、地形环境仿真、地图设计制作等方面。

5.三维GIS和时态GIS技术

在地质、矿山、地下水、大气、环境等方面,人们不仅需要研究现象的二维分布,更需要研究其三维空间分布甚至与时间有关的时空分布特征和规律,因此,对于真三维和四维GIS的需求更加迫切,而真四维是在真三维的基础上增加时间维。

6.网络GIS和WWW GIS技术

由于万维网具有开放性和友好的用户界面,它迅速成为网络信息处理和分布的主要工具。在服务器端,GIS软件系统通过CGi(连接器)与万维网的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服务器相连;在客户端,有万维网浏览器以HTML(超文本标注语言)建立用户界面。

Ⅲ 地理学近代以来的发展进程

我建议您去找一本地理书,尤其是像中国经济地理或者是经济地理学上面有详细的答案!

Ⅳ 人类地理学的发展历史

人类地理学的发展经历了知识积累、学科形成和理论演变、学科分化,以及理论和方法的革新等过程。按其发展顺序,可分为古代、近代、现代三个阶段。古代阶段是人类地理知识的积累时期,以片断记述为主,出现了各种关于人地关系的论述。
在中国古籍中,载有许多关于人地关系的论述,其中既有《礼记·王制》篇中“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这种带有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思想;又有《孟子·公孙丑下》中主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也有东汉时期王充的《论衡·明雩》篇中“夫人不能以行感天,天亦不能随行而应人”的主张人、地各有规律,反对人地关系绝对化的思想。不过中国古代 并没有产生系统表述人地关系思想的人文地理著作来。在西方,地理学一直是把地球作为人类的家乡来研究,古希腊、罗马学者如希罗多德、斯特拉波等,都在其著作中对各地的人类地理现象作过论述。中世纪的西欧形成一些相互隔离、闭关自守的君主制国家,经济、文化处于衰落状态,人类地理学的发展相应处于停滞状态。与此同时,阿拉伯国家的地理学获得较大发展,伊德里西等学者在著作中记述了不少人文地理现象。15~17世纪,欧洲航海者开辟新航线以及“发现”新大陆后,欧洲各国陆续出版了各种地理著作,其中有不少篇幅是关于世界各地人类地理的描述,大多偏重于种族、聚落等方面的研究,对于人类地理学的发展起到巨大促进作用。在19世纪里,地理学开始形成自然和人文两大分支,近代科学地理学的奠基人洪堡德和李特尔,分别为自然地理学和人类地理学的研究创立了早期理论。从此,人类地理学出现一系列理论,各分支学科陆续建立并形成了体系。

Ⅳ 如何评价中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

中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

一、发展特点

解放前,在我国地理学研究中,城市地理学属空白。解放后,我国地理学工作者学习苏联,把地理学划分为自然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少数经济地理学工作者把城市作为经济活动的中心,对城市进行了少量的研究。由于农业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农业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和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因此,地理学,包括经济地理学的研究重点是为农业生产服务。当时城市地理学是地理学中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

1976年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城市规划工作受到重视和普遍开展,带来了城市地理研究工作的迅速发展,80年代达历史以来最旺盛的发展时期,大量论著出版。1994年,中国地理学会设立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70年代末以来,我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表现出如下特点:

1.研究领域日益拓宽,研究手段和方法不断更新

80年代,中国城市地理学主要进行宏观及中观研究,如国家和区域城市化和城市系统的研究。80年代末90年代初,宏观和中观研究不断深化,微观研究开始增多,如对城市内部交通、环境、用地、就业、空间结构的研究。十多年来,中国城市地理研究已由静态描述走向过程分析和动态机制研究。在研究方法上,逐步由定性走向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数学方法逐步被运用于城市地理研究,不断引进新技术和新手段,使研究水平大大提高。

2.注重研究课题的实践意义和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

我国城市地理研究之所以有今天的发展,关键在于与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一方面,由于经济地理学科的性质与城市规划学科十分接近,另一方面,也由于规划领导部门认识到,地理工作者参加编制城市规划工作的必要性。目前我国广大城市地理工作者纷纷参加规划实践,他们所编制的规划方案,经政府有关部门审查通过,成为法律性文件,并以此指导城市建设。可以说,我国的城市地理研究人员既是学者,又是实际工作者,他们既能为决策提供依据,又直接参与决策。此外,有不少地理学者参加中国建筑学会城市规划学术委员会,与规划师、建筑师共同开展城市规划的学术活动。这一切为开展我国城市地理研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为城市地理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城市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交叉渗透愈益明显

城市地理学就是要从各个层面研究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研究城市地域结构及其性质、规律和功能方面的发展模式,建立合理的空间布局的实体,实现城市现代化的发展目标。而城市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又包括了内部结构的合理化、经济活动的高效化、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和城市生态环境的优质化。然而,要深入开展这些研究,城市地理学的自身准备是不足的,于是开始与地理学其它分支学科和相邻学科交叉。这种交叉是在多层次上进行的,包括对理论体系、方法论和结论的引用、移植和交叉。通过学科的交叉渗透,研究水平不断提高,研究领域不断扩大。

4.从事城市地理研究的队伍日益扩大,主要研究机构正在形成各自的研究特色和风格

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中期,城市地理学研究主要限于一些综合性大学及地理研究所,并开设了城市地理学课程,举办城市规划培训班。80年代中期以来,全国主要师范院校的地理系也纷纷开设了城市地理学课程,并参加所在地区的城市规划和研究工作,城市地理学在大学地理系的课程设置中确立了自己的地位,从事城市地理研究的工作者不断增多,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呈现方兴未艾的态势。

在此发展过程中,全国较早从事城市地理学研究的机构形成各自的研究特色和风格。如北京大学主要进行中国城乡划分标准、城市发展规模、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内在联系、城市土地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南京大学主要侧重城市化研究,近年来多进行区域城市化和海港城市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则把研究重点放在中国最大城市上海,致力于上海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研究。中山大学主要进行全国城市化、城市系统和珠江三角洲区域城市系统的实证和理论研究。近年来又把研究重点放在穗港澳城市带形成机制和中国大都市走向国际化的研究等方面。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侧重于工业城市和京津唐区域城市系统的研究。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主要进行城市群体,尤其是闽三角区域城市系统的研究和长江三角洲城市化研究。还有其它大学或研究机构也进行了各有特色的研究。正是由于这些单位和同行的不懈努力和改革开放的气候,中国城市地理学才得以在短短十多年里获得长足发展。


二、主要研究领域

1.城市化研究

80年代初期和中期是我国城市化研究的高潮期。而80年代末期以来侧重于回顾与总结。

众所周知,自1949年以来,中国的宏观政策发生过多次变化,受其影响,城市化进程出现波动,并表现出与西方国家显著不同的特征和动力机制。因此对城市化进程、特征和动力的研究十分活跃,特别是有关动力机制的探讨,为深入探索我国城市化发展规律提供了有益的启示。然而,中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发展水平、人口分布差异都很大,城市地理学者利用人口、土地、产值等指标,广泛开展了城市化地域差异的研究。

80年代初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中心的农村改革,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因而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剩余劳动力转移颇受学术界关注。前期较集中研究转移途径和乡村城市化类型,后期则转为对转移效果的分析、评述及新发展。

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户籍制度的放松,人口迁移和流动量增加,城市地理学界与人口地理学界一起,广泛开展了人口迁移的研究,侧重于人口迁移特点、原因及其变化的研究,包括迁移量、迁移方向、迁移类型、迁移构成、迁移原因等方面。鉴于城市中暂时性人口的迅速增加,又对暂时性人口的现状、特征、结构、类型、成因、对策、发展趋势等作了比较全面和深入的调查研究。

2.城市发展方针的研究

长期以来中国采取“控制大城市规模,发展小城镇”的方针,1980年明确提出了“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方针。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效益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目标,控制大城市规模的政策受到了冲击,一场关于中国城市发展方针(也可以说是中国城市化道路问题)的辩论在学术界开展起来。在讨论中,观点分歧较大,分别有小城市重点论,大城市重点论和中等城市重点论。也有人认为中国的城市发展方针不应该是“规模政策”。同时,还从不同层次和角度分析了小城镇的功能结构、战略地位、小城镇分类、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发展与政策等。并对中国大城市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研究,对中国大城市发展规律、内在机制进行探讨。还总结了建国以来城市规模的投资效益和经验教训,开展了城市合理规模的研究。

3.城市体系研究

中国城市地理学界有关城市体系的研究可以明显地分为两个阶段:①80年代末期以前,着重传统的研究领域,包括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结构、空间结构和发展趋势等;②80年代末以来,则侧重城市体系更深一层的研究,即城市群体研究,包括城市群体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分布特点、形式、动态过程和空间结构特征等。无论哪一阶段,理论研究,同时结合区域规划、国土规划的研究都十分活跃。

城市地理学者一般采用数学方法来分析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类型及演变,建立全国城市体系、分省区城市等级规模分布模型;结合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和人口、工业、交通等影响因素来研究城市体系的地域空间结构;对城市基本职能进行划分,并根据经济发展的地域结构特征,探讨城市职能地域组合类型;从分析区域城市化程度、工业、交通布局、区域内部与区域之间的空间联系,以及城市体系的历史演变和现状特征等方面着手,探讨区域城市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机制、影响因素、发展前景,编制市域、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80年代末期以来,随着改革的深入,中国采取了不平衡发展战略,区域差异迅速扩大,沿海经济高速增长导致城市数目增多,城市规模扩大。在一些地区出现了城市密集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地理学工作者开展了城市群体研究,包括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阶段、类型、特征、发展模式和趋势,以及城市群体的实例研究。

4.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

在中国,有关城市形态和内部空间结构的研究一直停留在介绍国外理论的水平上,而对中国这方面的研究几乎是空白。近几年来才开始了这一领域的研究。有关中国城市形态研究,是从社会、经济、文化和自然等角度对中国城市形态发展演变作动力学机制的探讨。有关中国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部功能分区和各功能区的相互关系方面。

改革开放带来了第三产业尤其是商业的大发展,促使城市地理学开展对城市市场空间的研究,但侧重城市内部商业网点结构分析。这些研究均是采用数学方法,对商业中心的规模、结构和等级体系进行分析,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改善商业企业区位布局的意见,或建立城市商业中心系统发展的动态模式,及其与该系统发展规划的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事务活动愈益活跃,城市中心商业区(CBD)的特征日渐鲜明,因而逐渐开展了对CBD的研究,包括CBD的历史演变、现状特征和存在问题的分析等。同时,城市地理学者还与规划师一起,参与了旧城改造的基础分析工作,探讨旧城存在的问题和形成原因,提出旧城改造、旧城更新的构想和对策。

我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研究刚刚起步,仅有少数学者介绍过西方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进展和实例分析,并用数学方法研究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主要集中在识别影响社会空间结构的因素、社会区形成的机制,以及社会空间的类型方面。另外,对城市感应空间的研究也刚刚起步,主要运用西方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对我国个别城市进行实证研究,分析意象空间的类型和影响意象空间的因素等。

Ⅵ 地理科学发展前景怎样

一是科研,一是师范类。科考人员较为辛苦,但前景很乐观;师范类的相对其他师范专业来说,前景是较好,但现在报地理专业的人也很多了,我就是其中一个。我们学校这个专业是新设的,第一届60多人,第二届第三届人数都是100左右了,其他学院的专业开办较久,人数更多了,竞争也是很激烈的。

Ⅶ 地理科学今后的发展趋势

我觉得主要是向与我们生产生活联系密切的方面发展,比如城市规划、土地利用以及前沿科学方面 发展,如 rs gis gps还有就是天文学方面发展!!

Ⅷ 经济地理学的现状与趋势

国际主流经济地理学经历了数次主要的研究方法和视角转变,如-60年代的计量革命、1970年代的政治经济学派(马克思主义)、1980年代以来的新区域主义等。从计量革命的新古典经济学模型解释、到政治经济学派的社会结构剖析(社会—空间辩证法)、再到新区域主义对区域发展独特性和创新能力的分析(如产业氛围、生产网络、产业区等),经济地理学的每一次转变都从更深层次上揭示了经济活动的空间过程和规律。
1990年代以来,经济地理学研究出现了两大新的变化:
其一是空间经济学的再度兴起;
其二是文化和制度转向(cultural and institutional turn)。
这两个变化都被各自的倡导者称为“新经济地理学”,也都对这个学科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另一方面,一种基于“生物学”类比而兴起的“演化经济学”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而基于演化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一种被称为“演化经济地理学”的学术思潮新近也在经济地理学领域浮现出来。
1.1地理经济学
1990年代初,以克鲁格曼(Pual Krugman)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重新拾起并发展了空间经济学的计量方法,来分析经济活动的集聚和空间过程。被克鲁格曼称为“新经济地理学”或地理经济学。
它是克鲁格曼把区位引入到主流经济学中而创立起来的。其理论的基础假设是:一、经济决策者的完全理性;二、均衡理论。另外两个次要假设是:规模报酬递增和外部经济。
这种空间分析得到了部分经济地理学者的认同,但也遭到部分经济地理学者的批判。其中的主要问题是:它将经济活动的复杂性简化为纯粹经济因素的分析、缺少明确的分析的空间单元、缺少实践应用意义。在崇尚综合性思维的地理学家看来,这简直就是研究的倒退。当然,克鲁格曼的所谓“新经济地理学”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例如,它超越新古典经济学,解释了不完全竞争在空间集聚中的作用。但是,如果将其作为研究的主体,经济地理学将丧失其在更高层次的哲学意义上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机会,而只能成为经济学的“小工”(under-laborer)。
1.2制度主义经济地理学
在经济学家倡导空间经济分析的同时,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们对“经济”本身产生了质疑。受到激进地理学和新兴时代文化(新自由主义和后福特主义)的深刻影响,主流经济学发生了一次理论和方法的重新定向,走向了经济学异端的“制度主义”、经济社会学以及文化研究等领域。基于此,20世纪80年代经济地理学开始的理论和方法转向是以经济学中的“制度主义”和“经济社会学”为理论基础的,称为“制度主义经济地理学”或“制度转向”、“文化转向”。
制度主义经济地理学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激进地理学中的路径依赖,但又抛弃了激进地理学中的结构主义决定论,投入“后现代主义”、“后结构主义”社会科学的怀抱。
制度主义经济地理学有效吸收了70年代以来“新经济地理学”所发展的“嵌入性”、“网络分析”、“社会资本”等理论工具,其方法论认为:经济活动是特定的社会和制度的产物,它不能只根据原子似的个人动机和市场均衡来解释,而必须把它置入更广的社会、经济、政治的规则、程序、传统中去理解。制度主义经济地理学就是要弄清各种制度在塑造资本主义空间经济过程中的作用,在制度“路径依赖”和“锁定”机制作用下,资本主义空间经济的演化动态,以及区域和地方发展的社会调节与治理机制。 依其“后现代主义”、“后结构主义”的哲学取向,强调经济行动者的多元性、多中心性、关系性,认为经济行为者的属性是依性别、种族、阶级、文化并依空间的话语而建构的,决不仅受利润最大化的单一逻辑支配。
相对于以往的计量革命、政治经济学派等,这种研究方法和视角成为当今这个时代的新经济地理学。文化和制度转向的核心是对“经济”的重新理解。首先,经济自身越来越被理解为一种语意论述的现象,是被经济学家创造的“专门知识”塑造出来的。既然这样,“经济”不再是客观和稳定的事实,而是一种修辞现象。其次,经济与社会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经济社会学家格兰诺威特(Granovetter,1985)提出“经济活动融于具体的社会关系之中”的观点,即经济的嵌入性(embeddedness)。之后,迪肯和史瑞夫特(Dicken and Thrift,1992)把“嵌入”引入经济地理研究,使这个学科融入文化、社会和制度背景之中并从中获得新的研究内涵与发展方向。这些看似虚无缥缈的转变预示着巨大的思维变革,即可以在新古典经济学塑造的经济发展轨迹之外思考新的发展机制和发展观。例如,经济活动的参与者根据性别、种族、阶级和文化差异而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征,而制度环境也造就不同的经济行为。这些思想对于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以上这些转变的背后是广泛而深入的全球社会经济变革。随着经济活动频繁跨越国界,地方与全球之间的空间关系成了地理学家关心的核心问题。理解和解释全球化过程之中不同地区经济活动持久的差异性(即经济的多元性),必须摆脱传统的思维框架。因此,全球经济变革的实践以及相伴出现的研究方法和视角的转变,为经济地理学创造了众多新的、充满着思维争辩的研究领域。两本在世纪之交出版的著作见证并记录了众多处于当代经济地理学前沿的议题,即《牛津经济地理学手册》和《经济地理学伴侣》。这两本书被认为是经济地理学这个领域的研究大纲和一份如今和未来研究议题的宣言,而对这些议题的辩论将持续数十年。综合这两本侧重点各有不同的著作(前者包含了经济学家的工作,而后者则集中于地理学家的研究),当前国际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主要热点领域是:
1)全球化的研究。经济全球化涉及了生产、投资、贸易、金融、人才流动等各方面,给国家、地方、企业和劳动力市场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其中的核心问题是经济全球化形成的各种“流”与国家和地方之间的关系。
2)技术进步空间影响的研究。近半个世纪以来,技术进步速度之快几乎令人眩晕(特别是信息技术)。如此之快的技术进步给社会经济空间过程带来的影响尚未得到认识和解释。这成为地理学家不得不关心的议题。
3)环境与管制研究。欧美经济地理学者没有刻意强调可持续发展,但对经济与环境关系的研究是当前一个很重要的领域,包括循环经济、绿色制造、环境管制方法、政治生态学等具体议题。
4)区域发展研究。1980年代兴起的新区域主义仍然在经济地理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议题包括区域创新系统、产业区、学习型区域、知识溢出等。
5)企业区位和企业战略研究。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要角色,因而一直是欧美经济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对象。当前的重要议题包括企业集群、企业的时空管理、企业的空间形态、跨国公司的空间组织等。
6)社会问题的经济地理研究。包括劳动力、性别(妇女)、社区、种族、工会等问题。 中国经济地理学的发展走过了比较独特的道路。除了发展阶段、制度环境、文化传统、意识形态等因素外,来自欧美国家和前苏联学术思想的交替输入也影响了中国经济地理学的发展过程。总的来讲,建国后中国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可以用“以任务带学科”来概括,即学科发展的首要目标和驱动力是满足国家需求、同时以实践任务促进学科的理论发展和建设。这种直接面对政府需求的研究工作使经济地理学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使经济地理学者在各级政府部门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就这一点而言,欧美国家的经济地理学者是望尘莫及的。但是,也正是这样性质的工作使得中国经济地理学的纯理论研究相对薄弱。同时,体制的变化也割裂了这个学科理论积累的过程;一部分在计划经济时期积累的理论和知识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效用。这只能说明中国的经济地理学正处在制度变革时期的理论重构阶段,而不能就此认为这个学科缺少理论基础。
建国后,为满足国民经济计划和生产力布局的需要,中国经济地理学者广泛参与了地区综合考察、铁路选线、工厂选址、工业基地规划、农业区划等工作。在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发展和积累了不少具有重要价值的经济地理理论知识。如工业布局的技术经济论证方法、农业区划方法、工业成组布局理论等。而且,早在1970年代,经济地理学者已经开始重视工业发展、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为后来从事可持续发展研究奠定了基础。
改革开放之后,由于摆脱了意识形态的束缚,中国经济地理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多元化发展时期。一方面,在国土开发和规划、区域发展、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等领域成为研究主力,所创造的理论知识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如“点—轴”系统等空间结构理论成为国家和地方国土规划和区域规划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剧烈变革也催生了不少新的研究领域。特别是,由于农村工业和外资企业成为不少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因素,乡镇企业研究和外资研究成为近二十年来中国经济地理学的热点领域。前者的研究包括乡镇企业发展的区域社会经济环境、区域差异、农村工业化的区域模式等;后者则包括外资的区位偏好、外资的区域影响及其本地工业联系等。这些研究获得了不少具有国际可比性的研究成果,进入了国际学术舞台。
1990年代中期以来,区域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一方面,这是社会需求的结果——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的基该国策;另一方面,这也是老一辈地理学家坚持倡导“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与关系及其时空规律的科学”所结的硕果。应该看到,区域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是最能发挥经济地理学综合性和交叉性学科特点的研究领域。在这个领域,经济地理学者提出了人口—资源—环境—发展(PRED)协调理论、区域可持续发展测度指标体系等,在国家和地方的可持续发展决策中占有了重要一席。此外,经济地理学者还联合其他学科的学者开展了区域发展地学基础的综合研究,以期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更深入的理论基础;参与了土地覆被和土地利用变化等综合研究。如果说此前的经济地理学的综合性主要体如今学科本身的研究视角的话,那么最近的研究证明经济地理学开始主动开展与地学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成为地球表层综合研究的重要的、活跃的力量。
当然,近二十多年中国经济地理学的发展也受到了欧美国家学术思想的影响。改革开放之后引进的理论和方法主要有区位理论、计量方法和企业地理学等,出版了一系列相关理论著作。如《区位论及区域分析方法》(陆大道)、《高等经济地理学》(杨吾杨、梁进社)、《现代工业地理学》(王缉慈)等。这些学术思想对中国经济地理学的学科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相对于上一年,一批经济地理学者开始直接参与国际经济地理学前沿议题的研究,包括产业区、企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创新系统、信息技术的空间影响、经济全球化等。这表明,中国经济地理学正在克服制度和文化差异的障碍、开始与国际主流经济地理学研究接轨。这些前沿议题的研究将为中国经济地理学奠定更加扎实的理论基础。 经济地理学是一门与发展阶段、制度环境、文化传统和意识形态等密切相关的综合性和交叉性学科,因而其研究范畴和研究视角存在多元性是正常的。要求中国的经济地理学全面与欧美国家的经济地理学接轨是危险的,会脱离这门学科应该服务的国家目标,丧失其重要的社会价值。但是,这并不否认它存在与国际学术界接轨的必要性。面向现阶段国家目标,中国经济地理学的核心问题应该是区域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个核心问题统帅之下,应充分发挥经济地理学综合性和交叉性的学科特点,进行多元化的具体议题和科学问题的研究,在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上则要多借鉴国际经济地理学的做法。总体上,我们认为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应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国家目标与理论研究之间的关系。应该承认,完成国家目标是一个学科社会价值最直接的体现和获得社会认可的主要源泉。但是,也必须看到,没有科学理论的支撑,任何一个学科都不可能很好地完成国家目标,也无法从更高层次上参与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塑造。两者之间是“标”、“本”的关系。所以,从根本上,经济地理学还是要注重理论研究,而研究的理论必须是针对国家目标的、是为了更好地完成国家目标。
2)核心问题与具体研究议题之间的关系。一个学科的核心问题往往是比较宏观的科学目标,需要由众多的具体研究议题来支撑,而这些研究议题未必在表面上直接与核心问题发生联系。因而,不能凭字面意思或表面联系来判断具体研究议题对于核心问题的价值和意义;在综合性和交叉性学科中尤其应该避免如此。也就是说,具体议题的研究要享有充分的“自由”。毕竟,科学问题是可以规划的,而科学理论是无法规划出来的。
3)走向国际学术界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地理学之间的关系。承认经济地理学研究范畴和研究视角的多元性,不表明不同国家间经济地理学研究不需要和不能交流。开展与国际学术界接轨的研究,对中国经济地理学的发展至关重要。首先,是开拓研究视野的需要——我们需要了解市场经济体制下需要研究哪些重要议题;其次,是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全球化使很多学术问题需要由多国学者共同来研究;第三,是树立国际学术地位的需要。当然,考虑到这门学科的特点,这类研究不能、也不可能脱离国情。
4)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之间的关系。过去十多年,中国的经济地理学研究大多着墨于相对宏观的研究议题,对于经济活动参与者(企业、人、社会机构等)和影响要素的比较微观的研究不足。宏观议题通常能够较好地与社会(国家)需求结合,容易得到社会认同。但是,宏观问题研究没有微观案例研究的支撑,很容易成为“空中楼阁”。从宏观问题着眼、从微观案例入手,是最有价值的研究思路。
5)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之间的关系。这是自然和人文交叉学科进行学术研究必须解决的问题,主要体如今研究方法和手段上。我们认为,既不能有“数学迷信主义”,也不能有“数学模型无用论”。在这类交叉学科,数学模型是理论思辩的辅助工具。这些学科强调人文关怀,因而逻辑推理(演绎和归纳)或许比抽象模型更有说服力。在“现实问题—理论假设—概念模型—数据获得(包括数字和经验事实)—理论可靠性—理论含义(implications)”这个研究过程中,数学模型并非不可或缺的一步。

Ⅸ 如何看待统一地理学和二元地理学以及二元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和科学的发展,学科的细化、交叉、融合已是大势所趋,所以地理学可能会走向多元。

Ⅹ 土壤地理学的发展概况

1 欧洲
李比希( Liebig ):农业化学土壤学派,土壤只是养分储存库,植物只是吸收消耗土壤养分。
法鲁(Fellow):农业地质土壤学派,土壤是岩石风化的疏松表层,随土壤的发育,风化淋溶作用增强,使土壤养分减少,肥力下降。

2 俄国
土壤发生学代表
道库恰耶夫:土壤地理学的奠基者
土壤是独立的历史自然体(《俄国黑钙土》)
土壤是五大成土因素的产物
土壤分布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提出土壤地带性学说
拟定土壤地理调查和编制土壤图的方法

3 美国
土壤诊断学代表(定量)

4 中国
土壤研究历史悠久
《尚书.禹贡篇》:土壤的生产性质、地理分布和土壤等级
《管子.地员篇》:土壤分类“九州之土凡九十物”
《氾胜之书》:比较完整的耕作原理和简易测定宜耕期的方法
《齐民要术》:生产经验的总结,如农作物轮作方法
近代学习国外知识
30-40年代受欧美地质学派影响。
解放后受前苏联发生学派影响
现代结合我国特点,向标准化、定量化和国际化发展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