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对生活影响
⑴ 经济地理学可为解决当前世界社会实际问题做出哪些贡献
地理来学利用各种方法和技术,直接的源大地测绘尤为重要.空中摄影和人造地球卫星电子遥感技术使测量方法得到了改进.统计方法帮助对数量资料,主要是人口统计和测量数据,进行地域分析.但是绘制地图一直是地理学家的独特手段.
地理学有多种应用.它使人了解所生活的世界的基本特点、地区和居民的多种多样、人与资源和自然的复杂联系和相互关系,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人民面临的问题.地理学研究能解释地球上自然、生物和人类的分布特点以及它们相互联系的复杂链条.实用地理分析对管理资源、了解环境问题、分析自然灾害(如旱灾、水灾)和计量环境污染(城市、农业及工业废物排放造成的污染)的分布很有助益.修建大坝和水库造成的不良环境影响的分析特别重要.地理学家参与土地利用与住房规画.他们还是负责研究、调查、开发或管理自然资源的国家机构和国际机构的重要力量.
⑵ 什么是经济地理学现象
分析各个地区的个体经济的发展历程,优势,资源分布等 然后分析贸易走向将个地区联系起来。即分析贸易将地球变成地球村的历程和发展趋势。在战争上有个战略地理学,可以参考。就是地理对各种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已。
⑶ 经济地理学对社会经济的作用、影响
唉,写论文的孩子,伤不起啊。。。
⑷ 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史
经济地理学(Economic Geography)
经济地理学是一门比较年轻的现代科学,但它的发展过程渊源久远,从古代的经济地理资料积累、近代学科的形成和演化,到现代的经济地理学,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 早在2000多年前,人类由于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的需要,开始从各方面观察并记述地理环境、生产活动和各种有关现象的分布情况,逐渐积累经济地理知识。早期有关经济地理的记述,大多见诸历史学者的著作,如:
古希腊历史学家斯特拉波著有《地理学》17卷,描述当时欧洲人所了解的世界各地的自然特征、物产、居民、风俗习惯等,可说是西方最早的人文和经济地理志;
中国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中的《货殖列传》,叙述了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等地区的人口、经济、物产、贸易和城市;
东汉史学家班固主编的《汉书》中包括《地理志》和《食货志》,记述了全国各地的山川、物产、户口、城邑、田制、赋役、仓储、漕运、农业、牧业、手工业、采矿业和市场。
以后历代正史编撰均承袭这一体例,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济地理资料。 到九世纪,在阿拉伯世界出现了区域性地志,记述西亚和地中海沿岸各地的物产、商业和交通情况。大致与此同时,中国的地方志也开始盛行,此后一千多年中,据估计全国各地先后刊行的各种类型的地方志超过一万种。其内容包括行政区沿革、山川、户口、农事、物产、水利设施、道里、交通、贡赋、城邑、关塞、灾异、民俗等,并附有地理图。
公元14~17世纪,欧洲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并伴有地理大发现的活动,从而开辟了新航道、发现了新大陆、向海外大量移民、掠夺殖民地资源、扩大世界市场。因此产生了对世界各地的地理环境、资源分布、经济生产、交通运输、商业中心和进口城市等的情况进行广泛调查研究,促进了经济地理学的前身——商业地理学的发展。
在此期间,中国由于明初以后的明、清封建政府多实行海禁,基本上未受地理大发现的影响,未向海外开放,以致经济地理著作仍停留于本乡本土的记述。
1760年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首先提出了“经济地理学”这个名称,指出研究国家经济必须结合地理条件来进行。1882年德国地理学家格茨发表《经济地理学的任务》—文,论述了经济地理学的性质及其构成。
经济地理学同以前出现的商业地理学相比,研究范围更为广泛,内容也比较系统化,标志着经济地理学已从地理学中分化,独立成为一门学科。在此前后,德国经济学家屠能于1826年提出农业区位论,韦伯于1909年提出工业区位论,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于1933年提出中心地学说,经济学家廖什于1940年发表《区位经济学》,逐渐充实了经济地理学的理论。
中国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接受西方经济地理学,主要通过欧美学者讲学和向欧美派送留学生。到40年代末,在10多所大学地理系内系统讲授经济地理学,其中以英国斯坦普为代表的统计记述学派影响较广泛。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地理工作主要是关于人口分布、土地利用、农业分区、边疆勘察和地区性考察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地理知识的普及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战后各国的经济恢复和建设,促进了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经济地理学的中心理论是分布论,重点是研究地域差异,战后进入了区位论和景观类型论研究的现代阶段。
20世纪60年代以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急剧发展,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日益推广,社会生产力的强大和新技术的应用,以及世界上大部分国家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迅速改变原有的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环境,在经济活动所创造的地区布局方面和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方面,都出现了一系列全球性或地区性的新问题。这种新形势向经济地理学提出了新课题,要求探讨社会经济活动的地域系统的形成过程和发展方向。
⑸ 经济地理学完心得体会
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相关研究,大致可分为史志描述、商业地理研究和经济地理学研究三个阶段。
新近出现的跨国公司研究、经济活动全球化研究以及结构主义思维方式反映了经济地理学发展的新趋势。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包括经济活动的内容、经济活动区位、经济活动空间组织、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
企业经营的范围并不局限于产业的划分。现代企业的跨产业部门发展已十分普遍。由于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对经济活动的产业划分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企业所从事的各部门经营。为此,一些学者们开始从企业组织角度来认识经济活动。
著名经济学家克鲁格曼(P.Krugman)指出,经济学长期忽视区位研究①,然而,经济地理学对经济学具有重要意义。
区位理论有两层基本内涵,一层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另一层是空间内人类活动的有机组合。
区位因子则是对于生产者而言,由于场所不同表现出其生产费用或利益的差异。
市场地域大小与商品的市场价格、地域人口数量和居民收入有关。人口密集和收入水平高的地域是区位选择的最佳侯选地,特别是现代区位选择主要表现为接近消费地。
尽管在区位决策过程中,经济因子中的成本以及收入因子都在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有时与经济因子毫无关系或者说关系不大的一些非经济因子也在起作用。在这些因子作用下进行的区位选择一般追求的不是成本最低,也不是利润最大,而是某种程度上的满足。
劳动、自然和资本是生产的最基本的要素,在经济学的生产理论中通称为生产的三要素。
由于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所能提供的地租差异,城市内部土地利用的圈层分化较显著
土地作为经济活动的一个影响因素主要是通过自身的特性以及所处的经济区位所决定。
地理惯性
资本是生产要素中流动性最大的要素。
经济活动的核心生产要素开始从资本、有形资产、一般劳动力转为知识、科技劳动力、风险资金、无形资产以及优美环境。
市场规模也直接影响到经济活动的合理性,这是因为规模经济在起作用。规模经济一般分为内部规模经济与外部规模经济。
社会学和管理学在对信息流通渠道的研究中发现,绝大部分对决策起重大作用的关键信息来自于偶然
生产与消费的空间分离是现代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
影响经济区位活动的包括要素投入(土地、原材料、能源、资本、劳动力)、市场(市场规模、市场战略、市场特性、其它市场条件)、区域环境(产业环境、政策环境、环境因素、可进入性)、交通。
自给性农业经营的存在是导致杜能模式与现实农业空间分布状况产生偏离的最大原因之一。
最小运费指向是韦伯工业区位论的骨架
相互依存区位论主要是研究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均衡状态的形成过程。探讨在直线市场条件下,存在两个竞争企业时,区位与市场地域的关系,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霍特林模式。
按照廖什的理论,区位空间达到均衡时,最佳的空间模型是正六边形。
企业家的经营手段不同可造成区位模型的变化;因政府的区位补贴或高额税收等区位政策可造成的区位变化
高级中心地按交通原则布局,中级中心地布局行政原则作用较大,低级中心地的布局用市场原则解释较合理
企业增长在战略上可分为一体化扩张和多样化扩张。一体化扩张又可分为横向一体化(水平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垂直一体化)。实现这些扩张的方法包括内部发展和外部发展(合并和合资等)。
市场进入、市场拓展和生产发展是公司发展的基本策略。
大多数跨国公司的总部和区域总部位于少数主要都市。被称为“全球性城市”或“世界城市”,是全球经济的地理控制点。
第二篇 经济活动区域分析
区域经济结构是指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决定了区域资源配置的基本模式。
区域产业结构是区域进行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增值的载体。
支柱产业不等同于主导产业,因为,支柱产业虽然在本区域的经济总量扩张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但在全国的同类产业中所占比重却较小,或者与其它区域的同类产业相比并不具备发展的优势,产品输出率低,因而它不能发挥区际分工的作用,也就不具有主导产业应有的功能。
如果一个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都高,那么它就是主导产业的最佳选择
所谓创新是指对资源、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进行新的组合,从而创造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方法,开发出新的原材料,引入新的产业组织形式,开拓出新的市场等等。
只有具备下列特征的产业才能作为主导产业:高比较优势系数(区位熵)、高产业关联度、高需求收入弹性、高生产率上升率、高产业创新能力。
对本区域没有条件发展的关联产业,应该寻求区际合作的方式来解决配套问题。
在构建区域产业结构时,必须考虑如何根据世界技术进步的大趋势和全国经济发展的总体走向,以及本区域的具体经济发展状况与条件,选择有巨大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作为潜导产业。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机制有两个,一是市场机制,另一个是政府干预
市场机制对区域产业结构产生作用的途径是供需关系、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
政府干预是指政府运用宏观经济杠杆和产业政策对区域产业结构变化进行有目的的调控,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以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
后进国家的产业发展是按“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模式相继交替发展。这样一个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在图形上很象三只大雁在飞翔,故称之为“雁行形态说”。
由城镇所组成的线是区域空间结构中一种综合性的重要的线,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意义,因而往往被称之为轴线。
区域空间结构有以下几种较典型的模式:极核式空间结构、点轴式空间结构、网络式空间结构。
依托网络空间结构,充分利用各种经济社会联系就能够把区域内分散的资源、要素、企业、经济部门及地区组织成为一个具有不同层次、功能各异、分工合作的区域经济系统。
影响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机制:区位指向、要素和经济活动的集聚与扩散、经济影响的空间近邻效应。
集聚机制的形成源于三个方面: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经济活动对集聚经济的追求。
在集聚引力的作用下,区域经济在空间上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首先,集聚导致区域的极化现象。其次,集聚将加剧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与不平衡。第三,集聚是促进发达地区、城市、城市密集区、专业化地区、产业密集带等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力量。第四,集聚还能够引发和加剧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城市与农村、专业化地区与一般地区等之间形成发展关系上的“马态效应”。
扩散机制的形成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避免集聚不经济。第二,寻求新的发展机会。第三,部分经济活动区位指向的作用。第四,政府的政策作用。
扩散机制有就近扩散、跳跃式扩散、等级扩散和随机扩散四种表现形式。
集聚与扩散的关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不同阶段,集聚与扩散机制发生作用的强度不一样。其次,集聚机制与扩散机制的作用都存在一定的惯性。虽然,集聚与扩散机制的作用有一定的惯性,但是,其作用也是有限度的。
空间近邻效应是指区域内各种经济活动之间或各区域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对其相互联系所产生的影响。
各种经济活动或区域的经济影响力是随空间距离的增大而呈减小的趋势。这就是地理学的空间距离衰减原理。
城市对区域发展的作用:组织和带动区域发展(城市是区域的生产中心、流通中心、服务与管理中心、人力资源培育中心、对外交流中心、创新中心)、构造区域空间结构、城市化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的演进。
城市体系就是一定区域内的一组相互依存、彼此间有较稳定的分工和联系、分布有序的城市群。
每个城市都与周围地区构成大小不等的地域单元。这些地域单元依据其中心城市在城市体系中的空间关系进行组合,并与各种网络结合在一起,就把区域连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城市体系实际上就构成了区域的空间框架。
城市化是根源于城市发展而兴起的区域经济、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以城市为模式的演进过程。具体表现是,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和城市地域不断扩大。
由于在现实中城市用地往往因城市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城市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等而存在较大的差异,可比性有限,所以,一般都采用人口指标来对城市化进行测度。
城市化在时间上的变化过程总体上为一条S形曲线,大致分成3个阶段,即初始阶段、加速阶段和终极阶段。
城市化在空间上的变化称为城市化的地域推进,分成两个部分,一是近域推进,另一个是广域推进。
农村工业化使得农村与城市之间的界限开始趋于淡化,农村从自身这边努力主动地建立新型的城乡关系,使城乡之间在发展上关联互动。
技术创新的结果主要有,发现新的原材料或新的原材料供给来源,生产出全新概念的产品或增加产品的新功能、新品质,开发出新的消费市场,引入新的经营管理方法,产生新的企业组织形式等。
制度是用于支配特定的行为模式与相互关系的一套行为规则。
技术创新使得区域经济增长的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内涵式的经济增长方式日益被接受,即依靠科技进步,改善实体性生产要素的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生产资料的利用率。
技术创新对区域结构变迁的作用机制如下:技术创新引起产品、产业的更替;技术创新引导和改变消费需求;技术创新引发和促进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增强了区域的经济竞争力。
区域经济发展是指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演进。
现代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多目标的过程,包括了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环境目标。
我们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把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归结为资源禀赋、资源配置能力、区位条件和外部环境等四个方面。
现代区域经济增长对技术进步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
资源配置能力主要由经济体制、政府的经济管理能力、企业的组织水平和产业结构等构成。
区位条件只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外在条件之一,实质上是其它相关因素产生影响的综合反映,区域的经济增长状况不可能完全受制于区位条件。而且,区位条件也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所具有的好的区位条件,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改善对外交通条件、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等来改善区位条件,使其向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转化。
佩鲁认为,经济增长首先出现和集中在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而不是同时出现在所有的部门。这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常常聚集于经济空间的某些点上,于是就形成了增长极。
区域经济增长机制:区域增长极理论、循环积累因果原理、乘数作用和加速原理。
区域经济中的增长极是指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经济中心。
增长极通过支配效应、乘数效应、极化与扩散效应而对区域经济活动产生组织作用。
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的综合影响称为溢出效应。
加速原理说明了经济增长中收入或消费量的变化如何引起投资量的变动,即在工业生产能力趋于完全利用时,消费品需求的微小增加就会导致投资的大幅度增长。
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乘数作用和加速作用是同时存在的,并且相互发生作用,即投资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的成倍变动,国民收入的变动又会反过来影响投资的加速变动。在乘数作用和加速作用的影响下,经济增长就出现了周期性变化或波动。
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胡佛-费雪尔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理论,以及我国学者提出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部门经济区的边界划分主要考虑某个行业或几个行业在空间上的集聚程度,同时,还要根据该行业在资源利用、生产或经营活动所涉及的主要空间范围,共同确定边界所在。
就国家的经济发展而言,国民经济的发展分解在空间上主要就是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问题。
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梯度推移学说、中心-外围理论(核心-边缘理论或中心-边缘理论)、区域相互依赖理论。
梯度推移说的基本观点是,一个区域的经济兴衰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进而取决于它的主导部门的先进程度。
他提出了所谓的不发达模式,说明处于外围的国家在其殖民时代的初期就被纳入了世界经济体系(即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之中,从而导致了它们立即陷入困境。在外围国家与资本主义的中心国家之间存在一条无限的宗主——卫星链,外围国家创造的剩余价值就通过这条链而流入到了中心国。可见,如果说卫星国地位是外围国家经济不发达的原因,那么,宗主——卫星联系的减弱就可以减轻结构性的不发达或更有可能使外围国家发展起来。因此,他主张唯一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外围国家通过社会主义革命而从对资本主义国家的依赖中摆脱出来,否则,继续留在资本主义体系中不可避免地结果就是不发达。
空间相互作用发生的前提条件:区域之间的互补性、区域之间的可达性、干扰机会。
区域分工理论:成本学说、要素禀赋学说。
区域合作包括了区域之间的要素自由流动、建立共同市场、建立经济联合组织、协调资源开发、合理保护环境、协调经济发展政策、共同维护经济秩序、保持经济的稳定性、对外采取一致的经济政策和行动以增强竞争力等等。从形式上看,区域合作主要有行业合作、区域全面合作。
行业合作包括了区域性的生产合作、商业合作、运输合作、物资合作、金融合作和综合的行业合作。
区域经济差异是指一定时期内全国各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非均等化现象。
区域经济差异警戒线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90年代初我国理论界提出的解决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问题的新概念。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促进区域之间经济体制环境的统一、促成区域之间要素市场的统一、推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推动和规范地方政府间的区域经济合作、鼓励企业跨区域发展、中央政府应在继续发展经济相对发达区域的同时注重采取措施加快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
区域之间产业转移是引起区域产业结构有序调整、协调发展的有效方式。自主选择、互惠互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之间产业转移需遵循的基本原则。
第三篇 经济活动全球化
一般说来,一体化是指事物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将各个分散的部分组合成一个整体,世界经济一体化指世界各国通过一定协议、规则使其经济活动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而经济全球化则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现象。
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来看,一体化以贸易自由化为先导向金融国际化发展,进而向生产一体化推进。
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因素包括科学技术、跨国公司、国家政策、金融市场等方面。
信息产业成为当代世界发展势头最迅猛的新产业,它的高速发展对国际分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以信息产业为核心的一大批新产业的产生和发展使工业本身国际化分工加深;其次,由于信息产业与生俱来的全球化特征,使各国在信息产品上几乎不存在明显的比较优势,因而该领域能表现出充分的产业内部分工,从而推动了同一水平国际分工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企业内部运行机制的信息化将导致企业中层管理的萎缩,降低管理成本,克服企业所属工厂之间的距离障碍,推动生产的全球化管理,促进跨国公司的发展。
跨国公司的成长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产品出口、设立海外分销机构、建立海外装配生产企业、建立海外完整生产设施和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子公司、在海外设置研究与开发机构、把海外子公司纳入总公司全球经营网络等几个阶段。
跨国公司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具体表现在:第一,跨国公司加速了生产与资本的国际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第二,跨国公司促进了技术进步和国际技术交流。第三,跨国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扩大了国际贸易量,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第四,跨国公司的国际金融活
⑹ 中国区位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近年来,中国的地区经济差距引起了广泛关注,伴随地区经济差距扩大的同时,中国的金融发展在区域层面上也表现出了明显的差距(赵伟、马瑞永,2006)。研究影响区域金融发展的因素,对于解释和控制区域金融发展差距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就解决这个问题做初步尝试。 传统的经济地理学理论中,地区差异化的原因主要是由地区的地理位置(如距离港口的远近)、自然条件等因素决定的。传统的经济地理学并不能解释一些地理位置不是很优越的地区经济金融也能发展得很好。
正是这个原因促使了新经济地理学的崛起,新经济地理学的关键是Krugman(1991)提出的规模收益递增,核心思想是两个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非常接近的地区,也可能由于一些偶然的因素(例如历史事件)导致产业开始在其中一个地方集聚,从而产生地区差异。同时新经济地理学开始考虑经济、历史、文化和制度及其他一些传统地理学未涉及的因素对于经济的影响(Yeung,2003)。但是常常将政策因素和传统地理因素一样视为偶然事件来分析,认为它们对于经济金融起的是间接作用而非直接作用(金煜、陈钊、陆铭,2006)。在中国经济政策和传统地理因素往往不是间接影响经济和金融发展,而是起直接作用。中国的“让东部地区先富起来”的一系列政策对于东部地区的发展起了不可否认的直接作用。因此,本文的分析框架中纳入了经济政策因素的影响。
在新经济地理学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金融地理学秉承了新经济地理学超越传统地理学框架分析问题的特点,并且发展出了更加综合分析问题的视角,强调跨学科的研究,从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多个角度来研究区域金融的发展。在这个视角下,传统地理因素、新经济地理因素和政策因素等都被包括在内。金雪军、田霖(2004)对这方面的实证研究已经作了初步尝试,从金融地理学的综合视角构建了区域金融竞争力评价体系,其指标体系涵盖了经济、文化、科技、区位等多个方面。本文试图从金融地理学的视角出发,构建一个金融地理学分析地区金融发展的框架。在此框架下将地区金融发展的影响因素经济、科技、历史等多种因素主要分为三类:经济地理因素、新经济地理因素和经济政策
二、中国区域金融发展描述性分析
我们分别采用金融相关比率(FIR)和金融市场化率(FMR)来衡量地区的金融发展程度。戈德史密斯提出的金融相关比率(FIR)作为衡量地区金融发展状况的指标已经被广泛采用,由于我国的国有金融长期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为了更好地反映影响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因素,我们特地还采用另一指标金融市场化率(FMR)来反映非国有金融发展状况(周立,2001)。FIR的定义是全部金融资产价值与全部实物资产(即国民财富)价值之比,这是衡量金融上层结构相对规模的最广义指标。
FMR是非国有金融机构的金融资产与国民财富的比值。如果用S代表存款、L代表贷款,以FIR表示金融相关率,那么计算公式则为:FIR=(S L)/GDP。本文下面也将采用这种方法计算金融相关比率。相对应的金融市场化比率FMR就为非国有银行的存贷款之和与GDP的比值(周立,2001)。
中国的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存在明显的变化,表示非国有金融发展水平的FMR的变化相对表示总体金融发展水平的 FIR更加明显。我们将从金融地理学的视角来分析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变动的影响因素
三、实证分析
我们采用混同回归模型和非观测效应模型来对所获得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我们将对区域金融总体发展水平和区域非国有金融的发展水平分别建模分析。
(一)变量和数据 根据前面的分析,把影响区域金融发展的因素分为三类: 1.传统地理因素。按照地理位置和区域研究的传统,我们把30个省级行政单位分为东、中、西部三个地区。设立两个虚拟变量region2、 region3来分别代表中部和西部地区。 2.新经济地理因素。根据Henderson(1974)、Krugman(1991)、金雪军、田霖(2004)等前人的研究和金融地理学的特点,对影响区域金融发展的新经济地理因素我们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产业外溢效应。用地区第三产业产值占地区GDP的比重(insratio)来表示。(2)地区人力资本水平。我们采用当地每百人中高校大学生的数量(hcap)来表示。(3)信息化水平。我们用当地年度邮政和电信业务的总量(comm)来表示信息化水平。(4)交通运输状况。我们用地区公路里程总长度(highway)来反映。(5)科技水平。我们用当地年度专利审批通过的数量(patent)来反映。(6)文化因素。我们用当地城镇居民除衣物、食品和居住消费以外的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consu)来反映一个地区的消费文化(金雪军、田霖,2004)。(7)历史因素。用该地区1997年的人均GDP指标(pergdp97)水平来反映一个地区的历史经济状况。 3.经济政策。本文主要从以下角度考虑政策的影响:(1)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参与程度。我们用当地财政支出中除教育、行政管理和基本建设之外的支出所占份额(government)来表示(金煜、陈钊、陆铭,2006)。(2)对外开放程度。研究对外开放程度较多采用对外贸易依存度指标,但是为了避免内生性问题,我们选用中国的对外开放优惠政策指数(Sylvie Démurge,2002;张学勇等,2006)来反映开放程度。(3)货币政策。中国统一的货币政策对于不同的地区却有不同的作用效果(宋旺、钟正生,2006),我们采用央行基准存款利率水平来反映货币政策力度。 我们选取1997-2004年的数据进行分析,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的非国有金融在90年代初以前发展趋势不明显,另一方面从1996年以后利率政策使用较为频繁,对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可能产生影响。变量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经济信息网的地区年鉴、《中国金融年鉴》、《中国统计年鉴》相关各期,以及《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
1.传统经济地理因素中的地理位置对于中国各地区的总体金融发展水平没有显著影响,但是对非国有金融却有显著影响。中国金融中国有金融占比较大,行政色彩浓厚并非按照正常的市场规律,经济发达地区并非金融发展程度高,经济落后地区也未必金融发展水平落后。但是非国有金融相对而言市场化程度较高,处于不利地理位置的西部地区其地理位置必然对其非国有金融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 2.新经济地理因素对于区域金融发展有重要影响。(1)其中的人力资本、信息化水平和历史经济基础对地区总体金融发展和非国有金融发展都具有非常显著的正的影响。(2)地区的消费文化只在混同回归模型中对区域金融总体发展水平表现出显著的正的影响,但是在随机效应模型中并不显著;其对区域非国有金融发展也没有显著影响。(3)科技发展水平只在随机效应模型中表现出对区域金融总体发展水平的正影响,其他模型中统计结果均不显著。说明我国区域金融的发展对当地科技发展并不存在明显的依赖性。(4)交通运输状况对区域金融发展没有显著影响,由于金融发展已经越来越多地依赖于信息化水平,而对于交通运输条件的依赖已经很弱了。(5)产业外溢程度在随机效应模型中表现出对区域金融总体发展水平的正影响作用,即第三产业越发达,对区域金融发展越有利。 3.经济政策存在明显的区域效应。(1)政府对经济的参与对于区域金融总体发展水平和非国有金融发展水平均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对东部地区非国有金融的发展抑制作用尤为明显,对西部地区的非国有金融发展无明显影响。(2)对外开放的地区优惠政策在对地区金融总体发展水平的影响方面,对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都有显著的负影响,中部地区没有影响。在影响非国有金融发展方面,对外开放优惠政策对于东部地区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于中部地区没有影响,对于西部地区却具有负影响。东部地区享受到的对外开放优惠政策力度最大,而且取得了卓著的政策实施效果;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力度较小,且未起到明显的效果。(3)利率政策对于区域金融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区域效应。利率水平与区域非国有金融发展成负相关,但是这种负的影响东部地区最强,中部其次,西部最弱。东部地区由于投资意识相对发达,对于利率较中西部地区更加敏感,所以利率政策作用也更加明显。
四、结论与政策启示 本文从金融地理学的视角出发,构建了一个分析区域金融发展影响因素的框架,并且结合中国地区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论表明:经济地理因素中地理位置对区域非国有金融发展有显著影响;新经济地理因素中区域人力资本水平、信息化水平、历史经济基础等都对金融发展有显著正影响,而科技水平和交通运输条件影响不显著;经济政策有着差异化的区域效应:对外开放政策对于东部地区非国有金融发展影响显著,对于中西部地区促进作用不明显;政府减少对经济活动的参与有利于区域金融的发展,尤其对于市场化程度高的东部地区;利率政策的敏感程度按照东、中、西部地区依次递减。 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我们得到以下政策启示:第一,根据各地区不同的情况制定差异化的政策。对外开放政策对于东部地区的金融市场化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可以继续保持,但对于中西部地区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未见明显,因此,促进中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和金融市场化水平的提高应该采用其他方式。第二,要促进地区的金融发展和金融市场化水平的提高,需要减少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参与,对于经济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地区尤其要减少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参与,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能动性。第三,为了更好地促进地区金融发展,需要实行差别化的利率政策。较低的利率水平对区域金融发展有促进作用。东部地区的金融发展对利率水平最为敏感,因此利率可以作为调节东部地区金融发展得很好的政策工具。对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其影响程度依次减弱,但是影响仍然显著。所以如果要利用差异化的利率政策促进区域金融发展,利率水平应该按东、中、西部顺序依次提高才能发挥出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Krugman,P.,“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99:483-499, 1991 [2]金雪军,田霖.我国区域金融成长差异的态势: 1978- 2003年[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4,(8):24-30. [3]周立.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1978-2000)[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贾伟) 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地理环境与经济政策 卢 佳 金雪军
⑺ 经济地理学对当今世界有什么重大实际问题的贡献
地理学利用各种方法和技术,直接的大地测绘尤为重要。空中摄影和人造地球卫星电子版遥感技术使测量方法权得到了改进。统计方法帮助对数量资料,主要是人口统计和测量数据,进行地域分析。但是绘制地图一直是地理学家的独特手段。
地理学有多种应用。它使人了解所生活的世界的基本特点、地区和居民的多种多样、人与资源和自然的复杂联系和相互关系,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人民面临的问题。地理学研究能解释地球上自然、生物和人类的分布特点以及它们相互联系的复杂链条。实用地理分析对管理资源、了解环境问题、分析自然灾害(如旱灾、水灾)和计量环境污染(城市、农业及工业废物排放造成的污染)的分布很有助益。修建大坝和水库造成的不良环境影响的分析特别重要。地理学家参与土地利用与住房规画。他们还是负责研究、调查、开发或管理自然资源的国家机构和国际机构的重要力量。
⑻ 自然地理学与我们日常生活和国民经济有哪些关系
自然地理学和国民经济合二为一产生一个新的学科叫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有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等分支
农业地理学主要研究农业活动的地域差异和变化,而土地利用是这种现象最明显的反映,因此土地利用一向是农业地理学研究的重点。在此基础上,研究农业生产的地域布局和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内在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规律,进行农业生产的各项资源的评价和合理利用以及农业地域类型和农业区的划分,等等。
工业地理学主要通过对影响工业生产地域布局的各种自然、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分析,来研究各工业部门的布局规律、工业地域综合体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等等。70年代以来,在工业地理学研究中出现了工业区位决策和工业地域系统的形成等新课题。
交通运输地理学主要研究各种不同类型运输业的地域布局,包括运输枢纽和综合运犏网的布局,运输活动和地理因素的空间联系,客流和货流的形成、流向和流量分析,运输枢纽和腹地的关系,运输区划及其变化等。由于城市化的发展,还出现了一些与城市地理学有关联的研究课题。
商业地理学主要是研究各国、各地区物产分布商品集散的中心和范围、贸易联系、货运情况等。现代商业地理学着重研究商业的地域组织、市场区位、商业中心和腹地的经济联系、商品销售和居民的社会经济结构关系、商业活动的季节变化等。
此外,部门经济地理学也可根据第一产业(采矿、农业、森林采伐、水产捕捞、能源开发)、第二产业(加工制造)、第三产业(运输、商业、旅游、服务等)和第四产业(包括金融、保险、新闻出版、科技研究和情报以及行政管理部门)的划分而进行研究。此外,历史经济地理、旅游经济地理、经济地图等也属于经济地理学研究的范畴
⑼ 演化经济地理学的优势与不足有哪些
主流经济学主要关注区域经济收敛与发散。理论上,主流经济学内部不同学派往往基于不同假设,得出不同结论,有时甚至相互矛盾。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构建一种市场会自发纠正区域发展不平衡的世界观,即要素自由流动会导致区域经济收敛。国际贸易理论与新古典增长理论都推断出区域人均收入水平将在长期内趋于一致,尽管其实现机制并不完全一致。国际贸易理论多运用比较静态的方法,在一定假设条件下推导出自由贸易将导致两国相对工资水平与相对利率趋于一致。若要素可自由流动,则地区间的真实工资与真实利率也将一致。新古典增长理论则运用动态模型方法,指出不同封闭经济体尽管初始条件有差异,但由于资本报酬递减,会导致地区间增长率的条件收敛,并最终在长期内导致收入水平的绝对收敛。总体而言,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多从供给侧要素出发,推导出区域经济收敛。
另外一些理论则展现区域经济发散的景观。如循环累积因果理论指出循环累积因果和规模报酬递增将导致区域经济发散。具体而言,发达地区较大的总需求会导致更多的总生产,在规模报酬递增的条件下,资本不会转移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地区。经济一轮又一轮的循环累积因果,发达地区总需求和总供给都不断提高,人均收入水平也不断提高。最终,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收入差距趋于发散。这时市场不会自发缩小区域差距,政府干预才能缩小区域发展不平衡。此外,区域内生增长理论,强调规模效应、集聚经济、干中学、知识溢出效应、人力资本溢出效应等,区域经济发展将呈现“马太效应”,区域经济不但不收敛,反而差异不断扩大。
在经济地理学中,20世纪60年代末期,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兴起,提出了区域不平衡发展理论,旨在阐述资本主义条件下区域经济体系的增长与衰退。马克思主义地理学认为,区域经济体系的收敛与分散是伪问题,因为从长时段来看,资本出于不断增值目的会在地区之间不断来回流动,就像坐在跷跷板上一样,导致地区之间增长与衰退的循环往复以及周期性的产业重构。资本出于增值目的会大量涌入盈利率更高的地区,资本涌入地经济快速增长,资本退出地经济相对衰退。随着资本在涌入地不断积累,盈利率不断下降,这时资本会再次回到上一轮的退出地,因为上一轮资本退出导致劳动力与土地价格下降,这反而为下一轮资本盈利提供了条件。因此,从长时段来看,为了实现最大资本积累,资本会在地区之间不断来回流动,不同地区会在增长与衰退之间不断进行角色转换。马克思主义地理学不仅关注资本空间过程,还关注劳动力空间过程及其与资本积累与区域不平衡发展之间的关系。Massey(1984)研究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的劳动力空间重构,指出旧有劳动地域分工表现为不同地区产业结构的差异。不同地区尽管产业结构不同,但都布局有企业总部、研发机构和生产车间,分布在各地区的不同产业的企业总部和研发机构都开始向特定地区汇集,而生产车间留在了边缘地区,形成了新的劳动地域分工。实现最大资本积累同样是劳动力空间重构的根本原因,这一过程强化了区域不平衡发展。因为经过劳动力空间重构,更多利润留在了总部与研究机构所在地,而生产型地区所留的利润变少。可见,马克思主义地理学更多地从资本的空间过程和劳动力的空间重构角度理解区域不平衡发展问题。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迅速,稳定的经济环境为福特式生产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法国调节学派分析了在福特主义下由大生产和大消费构成的积累模式如何与由货币制度、劳资关系、竞争形式、国家干预和国际经济体系构成的调节模式相适应。但是,20世纪70年代后,资本主义国家经常遭遇社会骚乱、汇率浮动、石油价格波动和国际债务危机,并且出现了市场饱和、消费者需求多样化等新变化。充满不确定性的、快速变动的外部市场环境使得僵化的福特式生产不再适用,而要求出现一种能够快速应对市场变化的新型生产组织模式,即弹性专业化生产。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期,在美国和西欧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许多以福特主义生产为特点的地区陷入衰落,而一些以后福特主义为特点的地区开始快速兴起。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经济地理学对产业集群或新产业区展开了大量研究,探究其对地区产业竞争力提升和创新的影响,关注地方的特定制度、社会基础与文化因素如何与产业集群网络式的生产组织形式相适应,从而灵活应对快速变动的市场。一些过于宏大的分析工具,如货币制度、竞争形式、国家干预和国际经济体系这类宏大调节模式逐步被摒弃。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时常变动的市场环境,企业家需要灵活调整劳动力、资本投入、工资、价格、上下游产品供应量以及产品设计等。产业集群网络式的生产组织模式与这些新需求相适应。在网络式的生产组织中,企业等经济主体往往需要及时共享信息,共同解决问题,共担风险,加强合作与互惠等,这时正式合约不再重要,以信任为代表的社会文化因素开始突显其重要性。以信任为代表的社会文化因素往往是地方性的,需要在较长时间的日常生活与社会互动中形成。经济地理学还研究其他正式和非正式制度的影响,如地方风俗习惯、行为规范和法律法规等。总之,经济地理学的制度与文化转向基于非经济因素理解区域发展,强调了地方尺度特定制度、社会基础与文化因素与产业集群网络式的生产组织模式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应对充满不确定性的、快速变动的市场环境。
20世纪90年代初,伴随着西方发达国家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经济地理学开始将知识、学习和创新看作是区域竞争力的源泉,形成了区域创新系统和学习型区域等理论。这些理论也多受经济地理学制度与文化转向的影响,强调信任和紧密的社会联系会将创新主体粘连在一起,这有助于降低创新不确定性,促进区域内隐性知识传播和集体学习。经济地理学的加利福尼亚学派将交易成本概念应用到新产业区研究中。在企业层面,企业在权衡内外部交易成本后会采取垂直分散化生产组织方式。在地区层面,大量处于同一产业领域的生产商和销售商保持地理临近,有助于应对市场风险和降低交易成本。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经济地理学认识到新区域主义的不足,开始将全球力量纳入区域发展研究,形成了全球—地方联系视角(贺灿飞和毛熙彦,2015)。最初,一些超级全球化论者认为,随着交通和通信技术进步,资本将跨越国界在世界范围内“游牧”,搜寻成本最低或收益最大地点。区位变得不再重要,地理将走向终结。然而,新区域主义者却认为地方独特的制度、社会与文化要素仍将吸引经济要素向特定地区汇集,导致持久的地理发展不平衡。在与全球化论者的争论中,经济地理学者逐步认识到全球化和地方化实际上是并行不悖的过程,经济活动一方面在全球范围内水平展开,另一方面在特定地区得到深化。新区域主义的不足在于其仅从区域内部寻找区域竞争力的源泉,却忽视了全球化力量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实际上,在全球化背景下,区域内部力量与区域外部力量相互交织共同推动区域发展。因此,只有全面考察全球力量、地方力量及其复杂互动关系才能更好地认识区域发展。这一时期,区域发展仍然主要体现为产业集群发展,只是研究视角由新区域主义向全球—地方联系视角转变。
21世纪初,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推进,全球价值链与全球生产网络不断形成且日益深化,经济地理学开始关注地区企业价值链升级等问题。20世纪八九十年代,伴随着新自由主义盛行,国家力量下降和国家边界打开,在跨国公司主导下,全球范围内不同地方微观经济主体直接联系在一起。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开始由区域产业集群转变为全球生产网络及其价值链。在分析方法上,经济地理学摒弃了全球—地方联系的分析方法,采取了立体网络化的研究方法。经济地理学试图对全球范围内不同地方的微观行为主体、制度及其复杂关系做全景展示,从而细致描绘全球生产网络背景下地区企业价值链升级。
在理论层面,经典区域发展理论未触及区域产业演化的历史轨迹,未能提供有效分析工具,以研究区域产业演化路径以及区域新产业发展路径的形成。主流经济学虽然强调区域要按比较优势发展产业,但要素禀赋较为相似的地区往往可以形成迥异的产业演化路径,主流经济学对这类问题无法提供较为详尽的回答。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的区域不平衡发展理论多在较为抽象的层面上探讨资本在空间上的矛盾运动,实际上很少涉及具体产业发展问题。20世纪80年代后,经济地理学的制度与文化转向考察了非经济因素对区域产业集群增长的影响。全球—地方联系视角突出了外部联系对增强产业集群活力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经济地理学开始在企业层面考察跨国公司与后发地区企业之间的关系,区域发展基本等同于后发地区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位置的攀升。就区域发展而言,制度、文化和关系转向的共同点在于,其都将区域发展看作是现有产业或现有企业的增长,却忽视了区域发展还包括新产业进入和旧产业退出。经济发展是一个“创造性破坏”过程,新经济活动不断出现而旧经济活动不断消亡。从这个意义上说,区域发展是一个新产业不断出现而旧产业不断消亡的动态过程,这是演化经济地理学的肇始。经济地理学要分析区域产业演化的历史轨迹,挖掘区域现有产业发展路径如何规制或约束着新产业的产生空间,探索区域产业演化中的非线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