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中的生态系统循环原理
Ⅰ 什么是循环生态系统
建设永久性月球基地、月球工厂或月球村,需要解决封闭循环生态系统问题,以便能够提供给人体长期所需的食物、水和空气,并长时间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科学家在国际空间站的实验表明。在发光二极管的光照下,植物能够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人可以吸入植物释放出的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提供条件。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又将光、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碳水化合物并释放出氧气,碳水化合物可作为人的食品。同时,人类排泄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可形成降解物,其中的养分可供植物生长,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人造的“小生物圈”,为建立密闭的循环生态系统提供条件。
Ⅱ 稻田养鱼是运用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这个原理吗
应该是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关系:水稻的旺盛生长招来众多以水稻为食的昆虫,而稻田中的鱼可以以掉落水中的昆虫、水中杂草为食,水稻即向鱼提供了食物,而昆虫、杂草被鱼采食后减少了影响水稻生长的不利因素,而且鱼的排泄物则为水稻的生长提供了肥料,使作物生长更旺盛,这构成一个食物链的关系。
Ⅲ 怎样理解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旧人教版的话可以参考。因为本来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物质循环就是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学元素在生态系统中的循环过程,包括在生物群落中和在无机环境中两方面。主要在考试中会涉及到的就是碳循环,氮循环。也有可能会考到硫循环,不过可能性不大。
Ⅳ 如何评价生态系统循环规律
生态系统(ecosystem)是英国生态学家Tansley于1935年首先提上来的,指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它把生物及其非生物环境看成是互相影响、彼此依存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不论是自然的还是人工的,都具下列共同特性:(1)生态系统是生态学上的一个主要结构和功能单位,属于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2)生态系统内部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其结构越复杂,物种数越多,自我调节能力越强。(3)能量流动、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两大功能。(4)生态系统营养级的数目因生产者固定能值所限及能流过程中能量的损失,一般不超过5~6个。(5)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要经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育过程。
生态系统概念的提出为生态学的研究和发展奠定了新的基础,极大地推动了生态学的发展。生态系统生态学是当代生态学研究的前沿。
Ⅳ 在生态系统所遵循的基本原理中的“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要怎么区别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生态系统中, 生物借助能量的不停流动, 一方面不断地从自然界摄取物质并合成新的物质, 另一方面又随时分解为原来的简单物质, 即所谓“再生”, 重新被系统中的生产者植物所吸收利用, 进行着不停顿的物质循环。
系统学和生态学是两个重要的工程学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是最重要的生态学工程学原理之一。
Ⅵ 生态学的五个原理是什么,求举例分析
为个体生态、种群生态、群落生态和生态系统生态。
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四方面的内容个体生态、种群生态、群落生态和生态系统生态。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是稳定的和可持续的,在时间上能够维持它的组织结构和自治,也能够维持对胁迫的恢复力。健康的生态系统能够维持它们的复杂性同时能满足人类的需求。
生态学的基本原理的应用思路,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而建立起人类社会组织,以自然能流为主,尽量减少人工附加能源,寻求以尽量小的消耗产生最大的综合效益,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环境危机。
(6)地理学中的生态系统循环原理扩展阅读:
生态学的相关内容:
1、在群体的水平上研究某种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以群体为观察和分析的单位,通过描述不同人群中某因素的暴露状况与疾病的频率,分析该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2、生态系统中能量输入、传递、转化和丧失的过程。能量流动为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间的密切联系,可以通过能量流动来实现。
3、生物多样性为一定范围内动物、植物、微生物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这种多样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与变异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Ⅶ 生态系统循环的原理是什么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物质(包括阳光、土地、水源、氧气等)组成,生产者利用太阳能,固定CO2,产生有机物,消费者依靠直接或间接捕食生产者为生存,生产者和消费者死亡后,其尸体由分解者利用,分解者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回归大自然。
Ⅷ 生态系统循环 的基本定律是什么
1,物质不灭定律:物质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在物体之间转移,或者在不同状态(物质三态:固淤气态)中转化。在物质的转移和转化中,物质的总量不变(守恒)。
2,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在物体之间转移,或者在不同形式中转化。在能量中转移和转化中,能量的总量不变(守恒)。
这两个定律,与其说出于物理研究,不如说出于人类对哲学的思考。当人类开始进行抽象的思维活动,也就开始了脱离动物界的进程。
人类一旦开始思考,困扰人类的最大问题就是"生与死"的问题。人类可以很愉快地接受新生和生活,却非常不愿意接受疾病和死亡。在生与死的问题上,人类经常要面临重大的心灵冲击。
不管如何想不通,人类的群体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接受一个个体死亡的残酷事实。尤其在狞猎活动的过程中,一个活生生的人,突然间,说没有就没有了,怎么会这样呢?
循着这样的思维切入点,发生了严重的分歧。一个方向是强调物体可以消亡,但物质不灭,这个方向产生唯物论。另一个方向强调生命力,灵魂在维持生命力。新生就是灵魂进入了物质,死亡就是灵魂离开了物质。但是灵魂从哪来,到哪去?总量会不会发生变化?于是就进入了神秘的困境。从这个方向,产生唯心论。
这两种理论显得极端对立,以致进入敌对状态。当人类的科学知识水平很低时,唯心论占了上风。宗教不但从精神上迫害唯物论,而且从肉体上消灭坚持唯物论的人。当科学知识达到一定水平时,唯物论占了上风,同样开展过某些阶段,从精神上迫害唯心论,而且从肉体上消灭坚持唯心论的人。
敌对状态使这两种理论无法和平共处,和谐相处。
使唯物论抢占上风的一个伟大发现,就是焦耳实验。焦耳实验定量地证明了,机械能和热能之间可以定量地进行转化,这个"定量",就是焦耳测定的功热当量1/J=0.24卡/焦。这个实验非常漂亮地证明了,在物质之间进行转移和转化的,是能量,没有灵魂的份量!
唯心论无法用实验证明灵魂的存在,也就没有了神的地位。没有神秘也就没有神。
可是,科学家在研究功热当量的倒数:J=4.2焦/卡,却发现一个事实,一卡的热量不可能变成4.2焦的机械能,转化过程必定有发热的现象,有一部分热能仍然"转化"为热能。热能"转化"为热能,能量的形式并没有转化,这就是机械效率的问题。
这是很困惑的问题,从此分化出两个方向,一个是不断改良机械,使人类踏上现代化的进程。另一个是发现热力学第二定律,就是熵增加的原理:随着热能的总量不断增大,最终没有了机械能的地位,也就没有了人类存在的地位。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发现,必然的后果就是"世界趋于死寂"这样悲观的结论。
爱因斯坦提出了质能方程E=CCm,其必然的推论就是ΔE=CCΔm,就是说,只要我们把一点点质量转化为能量,够用了。
如果物质能够转化为能量,质量守恒定律(物质不灭定律)就不成立,能量守恒定律也不成立。成立的是质能守恒定律:能量和质量可以互相转化,在转化过程中,总量守恒。
对于这一定律,爱因斯坦解释说:质量和能量并没有本质的不同:(实物)物质就是凝聚起来的能量,能量就是弥散开去的物质。
因此,我们可以用质量的单位千克,来定质能的总量,那么在这个意义上说,质能总量就是物质的总量(凝聚+弥散),所以,质能守恒定律又可以重新命名为物质守恒定律。那么,当然也可以用能量的单位焦,来定质能的总量(凝聚+弥散),所以,质能守恒定律又可以重新命名为能量守恒定律。原来分立(各自独立)的两条定律,合成一个新的、有两个名字的定律。
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指出了一个方向,必定引导人类进入和平利用原子能的路,可以让人类有获得无穷无尽的能量的机会,把"死寂的未来"的悲观情绪一扫而空。
类似于焦耳测定功热当量1/J=0.24卡/焦,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CCm,立即可以得到质能当量1千克=9 X10的16次方(焦)。10的16次方是什么概念呢?就是一亿个一亿。
一块砖头就有两三个一千克的物质。
但是,"生与死"的问题仍然困扰着人类。不管科学如何发达,人类每天都面对着大量"生与死"的问题。所以唯物论和唯心论"谁也不能消灭谁"。这就是宪法规定,公民有信仰自由的原因。
大约,唯物论和唯心论之间的争斗,只能到人类灭亡之后,才能停止。
既然如此,何不抛开这些争斗,活着就享受生活,同时面对所有苦难?
Ⅸ 物质循环的基本原理是怎么样的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遵循物质不灭定律和质能转化与守恒定律,并存在物质的生物放大作用。
物质不灭定律认为:与能量相似,物质在转化过程中只会改变形态而不会自行消灭。但是,物质循环不同于能量流动,能量衰变为热能的过程是不可变的,它最终会以热能的形式离开生态系统,而物质虽然在生态系统内外的数量都是有限的,并且是分布不均的,但由于物质在生态系统中能永续地循环,因此它就可以被反复多次地利用。
质能转化与守恒定律认为,世界上不存在没有能量的物质质量,也不存在没有质量的物质能量;质量和能量作为一个统一体,其总量在任何过程中都是保持不变的守恒量。能量是生态系统中一切过程的驱动力,也是物质循环运转的驱动力。物质是组成生物、构造有序世界的原材料,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的生物固定、转化和耗散过程,同时就是物质由简单可给形态变为复杂有机结合形态,再回到简单可给形态的循环再生过程。因此任何生态系统的存在与发展,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生物放大作用主要是指有毒物质的生物富集现象,是指物质在生态系统中沿食物链流动时,一些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的物质,被生物吸收固定后可沿食物链积累,浓度不断升高的现象。如DDT、六六六等在自然条件下难于分解转化的农药和某些有毒的有机化合物,在生物圈内表现出很强的生物富集作用。
环境污染与食物链的生物浓缩有着直接的关系。1953年,日本九州鹿儿岛的水俣市出现了病因不明的“狂猫症”和人体的“水俣病”。成群的猫乱跳,集体跳入水中,病人则感到骨痛难忍。直到1965年才查明,这种病是由该市60千米以外的阿贺野川上游的昭和电气公司排出的含汞废水所引起的。污水中的部分汞被硅藻等浮游生物吸收,再转入食硅藻的昆虫体内;这些昆虫死亡后被活动在水底的石斑鱼吞食,汞再一次从昆虫体内转入石斑鱼体内;石斑鱼被肉食性的鲟鱼、鲶鱼吞食,使汞沿着食物链逐级富集,最后鲶鱼体内含汞量达10~20毫克/千克,最高者达50~60毫克/千克,这一浓度比原来含汞废水中的汞浓度高1万~10万倍。当地人长期食用含高汞的鱼和贝类,使汞在人体内积累,当脑中汞浓度达20毫克/千克时即可发病,出现中枢神经破坏的水俣病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