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试卷 » 经济地理学精品课程

经济地理学精品课程

发布时间: 2021-03-06 23:11:12

❶ 西安外国语大学有哪些优势专业

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为陕西省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学科,英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为陕西省重点学科;英语、法语专业为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英语、俄语、法语、旅游管理、翻译等5个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英语、法语、会计学(ACCA)、旅游管理(英语)、工商管理(CIMA)、金融学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英语、德语、法语、俄语和日语等5个专业为陕西省名牌专业,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旅游管理、翻译、德语、会计学(ACCA方向)、日语等9个专业为陕西省特色专业;英语写作为国家级精品课程,英语精读、英语写作、英语翻译、法语精读、基础日语、德语精读、英语模拟导游、俄语翻译、英国文学、英语视听说、中国文化解说、管理学、法国文学史、翻译与实践、国际贸易与实务、商务英语写作等16门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财务会计被评为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财务会计、国际商法被评为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英语写作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英语会议口译、法语视听说、财务会计(双语)、Business Analysis(商务分析)、旅游学概论双语课、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金融学、国际贸易实务、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城市规划原理、外语教师教育ESP课程、旅游地理学、管理学、英语写作、法语翻译、英国文学、英语翻译、法语精读等19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❷ 地理学词典

地理科学 网络名片
“地理科学”这一概念是在1986年由中国科学家钱学森提出的。他理解地理学应当是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等并列的大科学体系,故称“地理科学”。也指高校本科专业名称,学术期刊名称。
目录[隐藏]

科学体系简介
学科发展
高校本科专业业务培养目标
业务培养要求
主要课程
主要实践性教学
主要专业实验
修业年限
授予学位
相近或相关专业
专业开设院校
学术期刊名办刊宗旨
主要报道范围
主要检索刊物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科学体系 简介
学科发展
高校本科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
业务培养要求
主要课程
主要实践性教学
主要专业实验
修业年限
授予学位
相近或相关专业
专业开设院校
学术期刊名 办刊宗旨
主要报道范围
主要检索刊物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编辑本段]科学体系
简介
“地理科学”这一概念是在1986年由中国科学家钱学森提出的。他理解地理学应当是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等并列的大科学体系,故称“地理科学”。这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基础理论层次(基础科学)地理科学导论、技术理论层次(技术科学)、技术层次(工程科学)。 一般认为,基础理论层次包括理论地理学、区域地理学、部门地理学(如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及其分支);技术理论层次主要是研究应用的地理理论,如建设地理学、应用地貌学、应用气候学等;技术层次包括灾害预报、生态设计、区域规划、计量地理学、地理制图、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实际应用技术。这样理解的地理科学比传统意义上的地理学研究领域要广阔得多。从学科性质上来说,它是受哲学指导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融合;从层次上看,是一个“基础理论——技术理论——应用技术”的完整体系。 钱学森在现代人类知识体系11个门类中,将地理科学归结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桥梁科学;在五大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中,把地理系统排在星系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在社会总体设计部下设四大建设中,将地理建设与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并列。钱学森把地理科学看做是举足轻重的科学体系。钱学森从哲学高度,从人类知识体系的高度,从复杂性系统科学的理论框架中,从社会总体设计工程的实践出发,把地理学提升到为国民经济服务的科学,因此,地理科学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学科发展
地学跟其他科学一样,20世纪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通常所说的地学,包括了地质学、地理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气候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水文科学、环境科学、空间科学以及生态学的一部分,所以地学是一门很大的学科。地学的根本任务在于认识地球,并且利用这种认识来维持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地球能给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提供必需资源,比如我们所烧的煤和石油就是从地下开采而得到的;同时也会有自然灾害,比如干旱、地震、暴雨。我们研究地球就是为了保持和保护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所以地学在我们工农业生产中和人民生活中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在二十世纪,地学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首先,认识了地球的构造。地球外面有大气、海洋,而且认识到地球内部的构造,地球内部还是很复杂的,地理科学进展大致来说,地球是由地壳、地幔以及地核组成的。 第二,在六十年代认识了板块理论,这对地学是一个革命性进展。地壳是由很多板块构成的,比如说欧亚大陆是一个板块,印度是一个板块,太平洋是一个板块等等。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会产生很多的现象,例如青藏高原就是由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对碰隆起形成的;欧亚大陆与太平洋板块之间互相交错,在交错运动时就会发生地震,这就是日本、东南亚还有中国的台湾地震多的原因。 第三,提出大陆存矿及成矿理论。人类的生存、工农业的生产需要矿物,这种理论为找矿提供了依据。 第四,认识地球的演化。以前我们认为生物的演化是渐变的、缓慢的,由单细胞变成多细胞,再由多细胞变成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但是地球的演化不是这样的,而有时是突变的,这种演变严重影响到地球上生物的演变,如云南省澄江动物群的发现,证明生物有一个大爆发的现象存在,而生物也有大灭绝的时代,如恐龙的灭绝就是在几千万年前白垩纪末行星撞击地球造成的。因此地球上生物演化于地球演化又很密切的关系。 第五,提出地理的地带说。地带说是把地域按照能量、水分来划分,比方说我们把我们国家按照降水、蒸发分为湿润带,如长江和黄河流域,从内蒙直至长城以外为半干旱带,从新疆到河西走廊是干旱带。这是地理学的很大进步,以前我们只是知道按照气温分成热带、亚热带、寒带,而按照能量和水分来划分就更科学,更便于做工农业生产规划时的科学依据。 第六,提出深海的地热理论。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地学科学家发现深海里存在裂缝,大量热量从固体地球里冒出来,虽然在此裂缝周围温度很高,但仍有生物生存着,而且这些生物已经生存了几百年,这是二十世纪的一大的发现。为什么生物在这么高温下还能生存,这是值得我们进一步去研究。 第七,天气系统和气候系统的提出。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左右,挪威的学者就已经开始研究天气变化了,提出天气系统和大气环流的概念。到了三十到四十年代,气象学加提出天气系统的变化是与大气中波长为几千公里的波动有关,从而使天气预报大大发展;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人们认识到气候变化,并且这种变化与气候系统有关,也就是说气候不仅只是大气的变化,而是大气与海洋、陆地、大气等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气候系统的提出是地学的一个重大进展,地学以前各门学科互相独立在发展。现在由于人类活动放地理科学英文版出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使地球增温,地球增温又影响了气候,气候变化的问题使我们成为一个把地球各圈层看成是一个互相作用的子系统。地球气候系统的提出使地质、地理、海洋、大气等地学的分支学科结合到了一起,打个比喻说,地理学本来是地学的母亲,由于它的发展使得各个孩子都分家走了,各自发展去了,地球气候系统一提出来,这些孩子又走到母亲的身边来了。 地理科学导论 第八,发现大洋里边存在着海流。在二十世纪由于海洋观测技术的发展,发现了在大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海流。比如发现热带西太平洋表层存在着各种赤道流系,在二三百米深的大洋中还有潜流,这些海流变化能引起海洋状态的变化。海流的形成和变化,这其中大气中的风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这就是风成环流;在比较深的海洋中,海流是由于海水的密度不均匀分布所造成的,而海水的密度又是由海水温度和盐分所决定,因此,这种海洋又称为温盐环流。第九,全球变化的认识。人类为了生存,或者某种程度上说为了享受,一方面大量发展各种工业,使二氧化碳的排放大量增加,另一方面又大量砍伐森林,制造家具或当燃料。二氧化碳就像花房的玻璃一样,它可以让太阳光进来,而热辐射却出不去。这就是温室效应。我们整个一百年来地球平均气温大约升高了0.6度,全球温度增高使中国北方气温升高、干旱加重,这个问题是很大的。 另外在古人类研究方面也有很大发展,根据科学的发现和推断,北京猿人大约生存在五十万年以前,后来又发现非洲人生活在离现在约二百万年前。如按照人能直立行走的标准,人类出现大概在四百万年以前,这是地学研究的成果。 地学对国民经济有很大的贡献:首先可以根据地学所研究的成果去发掘各种资源,从而为人类提供生活、工农业生产的资源;并且,由于地学研究的发展,海洋变化的预测、天气变化和环境质量的预报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做到的,并且,地震预报也在研究之中,从而减轻人类所面临的自然灾害,这是第二个应用;第三个应用就是地理信息系统。现在科学、文化、经济都离不开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把全球的地理信息数地理科学据化、系统化,这对我们进行地球系统科学研究、资源探测、自然灾害预测以及资源管理、区域规划都有很大帮助,使得我们地学一些学科研究定量化,所以地理信息系统发展非常快。此外,地学另一个技术是遥感,特别是六十年代卫星发射成功发射以后,可以利用它来探测大气、监测海洋、探测资源,对各种自然灾害进行评估等。遥感技术在地学上的应用是很广泛的,也大大促进了地学的发展。
[编辑本段]高校本科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学校、企业从事科研、教地理科学期刊学、管理、规划与开发及在行政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师范类要求培养中等以上学校从事地理教学、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
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掌握运用地图遥感及地理信息系统与资源环境实验分析的基本技能并具有初步的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
主要课程
主要学科:地理学 相关课程: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现代地貌学、环境演变、计量地理学、测量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区域地理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
包括室内与野外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一般安排10周~12周。
主要专业实验
地质学实验、地貌学实验、气象与气候学实验、水文学实验、植物地理学实验、土壤地理学实验、沉积学实验、地理模拟实验、地理信息系统实验等
修业年限
四年
授予学位
理学学士
相近或相关专业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天文学、海洋科学
专业开设院校
排名不分先后: 青岛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重庆师范学院 济南大学 西华师范大学 贵州师范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 西藏大学 西安联合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 青海师范大学 宁夏大学 新疆大学 淮阴师范学院 新疆师范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 山西大学 山西师范大学 内蒙古师范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 延边大学 吉林师范大学 齐齐哈尔大学 哈尔滨师范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徐州师范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 宁波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聊城大学 鲁东大学 河南大学 湖北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科技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广州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师范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南京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中山大学 西南师范大学 佳木斯大学 渭南师范学院 兰州大学 宝鸡文理学院 太原师范学院 忻州师范学院 内蒙古科技大学 哈尔滨学院 南通大学皖西学院 上饶师范学院 济南大学 临沂师范学院 安阳师范学院 武汉大学 咸宁学院 嘉应学院 内江师范学院 玉溪师范学院 唐山师范学院 泰山学院 许昌学院 绵阳师范学院 苏州科技学院 衡阳师范学院 四川师范大学 西南大学
[编辑本段]学术期刊名
办刊宗旨
《地理科学》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地理类学术期刊,创刊于1981年。地理科学期刊[1] 《地理科学》作为综合性地理学术期刊,其办刊宗旨是主要介绍我国地理学及各分支学科具有先进水平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地理学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服务于经济建设,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繁荣和发展地理科学事业。 《地理科学》发展定位于精品期刊。支持刊登探索性、前沿性、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发表文章力求精悍、精辟,期刊内容广博。重视地理学基础理论建设、理论联系实际同国民经济建设密切结合的论文。刊载地理学与相邻学科及各分支学科的交叉汇合,关注人地关系、人口、资源、环境、能源、海平面上升、气候变化、区域发展等热门课题的重大研究成果。同时也支持相对较薄弱的分支学科等,注重区域性和综合性。期刊栏目多样、形式活泼,表现形式富于创新。本刊特色在于"新、精、博、活","促进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交叉;以中青年地理学家为主;刊物的大部分版面为全国地理学家使用"。
主要报道范围
刊登我国地理学及各分支学科、边缘学科和学科间交叉的具有创新性、前沿性和探索性的学术论文,侧重报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的最新研究成果,支持反映环境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新技术方法在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成果,注重区域性和综合性以及人地关系研究,关注资源、人口、环境、能源以及全球气候和海平面变化等重大课题的学术论文、研究报道、综述、问题讨论、技术方法、学位论文摘要、书评、国内外学术态和学术活动等。
主要检索刊物
Current Geographical Publications(美国)、Elservier/Geo Abstract(英国)、俄罗斯文摘杂志检索刊物、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地理科学文摘、《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为地理学科的发展、国内外学术的交流、人才的培养,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做出了贡献,并已经成为国内外地理界较有影响的刊物,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已被地理学界评为3大核心期刊之一,成为国内大学、研究机构专业人员提职、基金项目成果评价、博士研究生毕业的重要依据。是中国科学院出版基金资助刊物,荣获2000年中国地理优秀期刊奖。 自1981年《地理科学》在广大地理工作者的期盼中问世,在参与中外地理学的交流与竞争中发展分别已有20个春秋,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记录我国科学研究成果,反映国家科学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继全国地理学最高学术刊物《地理学报》之后最有影响的学术期刊之一。当前,刊物已成为中外地理科学工作者交流学术思想,探讨新理论、新方法,反映最新、最重要科研成果的重要阵地,《地理科学》长期拥有的中青年特色作者群,成为培养人才,发现人才的重要园地。期刊学术水平得到了国内外地理界专家的好评,被国际知名的地理情报检索刊物收录,美国国会图书馆列为馆藏期刊,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俄罗斯、日本等国的许多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也都与其建立了交换关系,成为国际学术交流的有力工具。《地理科学》1998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1999年改成了大16开版本与国际接轨,2001年增加了页面,加大了信息量,增加了发稿数量,缩短了稿件刊发周期。

参考资料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网站

《地理科学》简介
扩展阅读:
1.《地理科学》编辑部官方网站http://geoscien.neigae.ac.cn/CN/volumn/current.shtml

❸ 泉州师范学院的办学条件

教学成果 截至2015年6月,学校共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教育部卓越教师计划项目1个、教育部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1个,学校被认定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校;省级精品课程25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10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8个、省级公共基础课实验平台5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5个,教师发展中心获批“福建省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共2个):音乐学、电子商务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共1个):南音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共1个):泉州师范学院——石狮市华宝海洋生物化工有限公司理科实践教育基地
省级精品课程(共25门):文学概论、外国文学、教师口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现代汉语、无机化学、经济地理学、地质学基础、器乐、物理化学、有机化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电子商务、综合英语、政治经济学等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共3个):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商信息实验中心、化学实验中心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共10个):海西经贸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信息管理与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闽南文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泉州地区生物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音乐学(南音)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服务海西体育产业实用型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鞋类造型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人文社科专业师范教育人才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实验区等
省级特色专业(共7个):汉语言文学、历史学(文博旅游)、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等
省级教学团队(共4个):汉语言文学教学团队、经济学教学团队等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共8个):对外汉语、音乐学(南音方向)、特殊教育、汉语言文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历史学(旅游文博方向)、英语、物流管理
2013年,泉州师范学院教师发展中心获批“福建省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是福建省高校首批8个省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之一,也是泉州市唯一的省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学生成绩 2011-2013年,学生在国际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创业”挑战赛、CCTV全国青年歌手大赛、全国高校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师范院校学生语言文字大赛、全国高师田径运动会等各级各类相关学科赛事中屡创佳绩,累计获得省级以上奖励500多人次。2004-2013年毕业生就业率均超过94%。 所获荣誉 校党委连续两次荣获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学校连续五届荣获省级“文明学校”称号,荣获省级“五一劳动奖状”、“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平安校园”。 截至2015年6月,学校建有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6个,省级以上人文社科基地3个,福建省院士工作站1个,建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福建省大数据管理新技术与知识工程重点实验室”,省部级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南音研究中心”。
学校“分子生物与药物化学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被评为福建省高校自然科学类优秀科研创新平台,“闽南文化生态研究中心”被评为福建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基地。
学校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合作成立“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闽南文化研究基地”,与台盟中央合作成立“台盟中央闽南文化交流研究基地”,与《求是》杂志社合作建立“泉州师范学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 校级科研机构机构名称负责人挂靠单位成立时间机构名称负责人挂靠单位成立时间泉州学研究所 陈桂炳 政社学院 1996.5 经济学研究所 陈俊明 政社学院 2000.11 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 刘玉生 政社学院 2002.1 文艺学研究所 戴冠青 文传学院 2002.1 汉语言文字学研究所 赵宗乙 文传学院 2002.12 辞赋研究所 于浴贤 文传学院 2004.8 中国散文研究所 黄科安 文传学院 2004.8 新闻研究所 曾焕鹏 文传学院 2004.8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所 陈雅谦 文传学院 2005 女性研究所 赵秦莲 政社学院 2005 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钱立洁 政社学院 2005 美学研究所 索松华 文传学院 2006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所 谢进金 化生学院 2005 化生学院组培中心 桑庆亮 化生学院 2005 高分子材料研究所 瞿波 化生学院 2006 分离科学研究所 潘仲巍 化生学院 2006 配位化学研究所 贤景春 化生学院 2006 资源植物与生态研究所 蔡建秀 化生学院 2006 表面技术研究所 尹国光 化生学院 2006 环境科学研究所 袁建军 化生学院 2002.1 药物化学研究所 吴洪 化生学院 2007.11 功能材料研究所 张治国 物信学院 2002.1 数学研究所 魏献祝 数计学院 2002.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所 曾玉珠 数计学院 2002.12 电子商务研究所 欧阳钟辉 工商学院 2004.8 闽东南经济研究所 汪威毅 工商学院 2006 创业发展研究中心 欧阳钟辉 工商学院 2008.7 应用心理学研究所 崔建华 教育科学学院 2006 教育科学研究所 齐运方 教育科学学院 1999.5 旅游研究所 郑伟民 资环学院 2000.11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 林金良 高职学院 2004.8 泉州民间艺术研究所 黄坚 艺术学院 2005 湿地研究所 李裕红 化生学院 2010 资料来源于学校官网 校标 校标为圆形图案,校标上部自左而右环绕中文校名标准全称,下部自左而右环绕英文校名标准名称,中间为圆形图案。圆形图案以泉州师范学院新校区的标志性建筑——南大门为设计主体,应用现代的设计手法加以抽象表现,借用校门顶部的钢架结构造型和校门两侧帆形门柱组合成小篆书体“泉”字;两侧门柱的剪影叠加,形成两个“川”字相对应,代表着泉州晋江和洛阳江,显示出泉州师范学院的地理位置,即晋江和洛阳江的交汇之处,同时又有海纳百川之意;校门顶部的钢架犹如一艘抽象的航船,下面的横线图案象征海面,寓意作为一所年轻的本科高校,泉州师范学院正在扬帆起航;弧形的钢架造型又犹如一枚钢印,寓意泉州师范学院是所重承诺的高等学府。通过富有节奏和韵律的线条排列,象征泉州师范学院严谨的学术精神和轻松自由的学术氛围。由建校年份“1958体现出泉州师范学院的历史进程。校标标准色为刺桐红。刺桐红颜色采用由蓝、红、黄混色而成,分别象征着海洋、阳光、热情、刺桐花和闽 南红砖墙。同泉州师范学院所有建筑色彩风格相似,其标志的色彩属性体现学校形象的同一性。 校训 善学如泉 正心至大
善学,语出《礼记.学记》:“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指善于学习的人,老师很安闲,而教育效果反而加倍的好,学生更把功劳归诸于老师教导有方,这是增进学问的方法。老师受到尊敬,然后真理学问才会受到敬重。善学如泉,意为希望学生勤学、感恩、善于积累,如源泉般时时把握力量、知识、感情的来源;如泉水般清澈反观自己并端正前进的方向。
正心,语出《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正心,就是教人防止个人感情、欲望的偏向。正心所要达到的目的是把个人道德修养达到完善的地步,也是《大学》中讲培养人的最高要求。“善学”和“正心”,契合大学精神的两个方面——知识的积累和人格的完善,也是每一个学生在大学里所应该学到的立身处世之根本,即拥有知识,拥有良好的道德修养。
“泉”和“大”,在这里可解释为一种境界,即知识积累过程应像泉水涓涓细流汇成大海、提高修养应放到做人至关重要的位置;同时又是一种地理标识,即泉州;此外,更是一种目标,即全体泉州师范学院人奋斗的“泉州大学” 。 学校的学生组织主要有团委会指导下的学生会、学生社团联合会,学生处指导下的自律会,校党委宣传部指导下的校报记者团,校广播电台等。
截止2013年9月,学校有39个校级学生社团,近百个二级学院社团。校级社团主要由校学生社团联合会的指导下,共分为五大类社团:
公益类:环保协会、微博协会、同心社、青春健康同伴社、花卉协会;
实践类:旅游协会、物流协会、摄影协会、商务协会、电子商务协会、市场营销协会、优蓝口语协会、微电影协会 。
研究类:集邮协会、YBC学生创业俱乐部、天文爱好者协会、晴帆心理协会、收藏协会、微博协会;
体育类:棋牌协会、瑜伽协会、长跑俱乐部、跆拳道协会、轮滑协会、足球协会、篮球协会、武术协会、网球协会、自行车协会、羽毛球协会;
文艺类:原野剧社、I尚动漫社、街舞协会、书画协会、吉他协会、罗曼交谊舞协会、读者协会、桐江文学社、影评协会、学生通讯社;
校友师生交流平台:泉州师范学院网络贴吧

❹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的学院简介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历史悠久,其前身为年创建的勷勤大学博地系,1946年成立广东省立文理学院地理系,1952年全国高等院系调整时,南昌大学地理系、湖南大学经济地理专业相继并入,组建华南师范学院地理系,1982年改为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系,2004年12月成立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曾昭璇、吴壮达、钟功甫、刘南威、吴正、吴郁文、韩渊丰、卓正大、黄少敏、陈敬堂等老一辈地理学家,在丹霞地貌、珠江三角洲发育、历史地理学、华南沿海风沙地貌、古天文航海、农业区划、区域经济开发、城镇规划与布局、中国区域地理等研究领域取得了辉煌成果。
地理科学学院的发展倾注了以著名地理学家曾昭璇教授为代表的一大批老一辈学者的心血,他们在诸如“丹霞地貌”概念的提出、珠江三角洲发育的历史过程、华南沿海风沙地貌的发育、珠三角海岸地貌、广东农业区划、中国区域地理等方面的研究取得辉煌的成果。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地理科学学院教师在环境及其演变、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海岸地貌的发育与管理、区域经济与区域规划、植被生态等方面进行卓有成效的研究,发表了大量教学和科研论文与著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建国50多年以来,地理科学学院为华南地区特别是广东地区,培养了大量地理教育与科学研究人才,目前已累积毕业各种层次学生5000余人,他们当中大多数目前都在各自战线上成为业务骨干。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在职教工54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11人,副研究员2人,高级工程师1人,副研究馆员1人。教师中获博士学位27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1人,博士生导师5人,省“千百十”重点培养教师2人。1995年以来,学院教师曾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等16项;1人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3人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二等奖,1人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2人获省、部级先进教师称号,2人获“南粤优秀教师”称号。学院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近20项,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项目(研究专题)、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霍英东”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等课题30余项,各级横向课题50余项。出版专著及教材40余部,其中《自然地理学》、《中国区域地理》为“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发表论文800余篇,多篇发表在《Quaternary International》、《Palaeo-geography,Climatology,Ecology》、《The Holocene》、《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地理学报》、《地质学报》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被SCI、EI等世界检索系统收录。在某些领域,如李保生教授、周尚哲教授在华南热带、亚热带风尘堆积环境意义、季风亚洲第四纪古冰川与环境演变等方面的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学院一直贯彻、实行多层次形式办学和人才培养的模式,已经培养了大量各种层次的地理学人才。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现拥有自然地理学专业博士点和自然地理专业、人文地理专业硕士点以及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系统和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3个本科专业和房地产经营与土地管理专科专业,同时在继续教育如教育硕士、函授本科、夜大专科等方面,近年来也有较大发展。学院有两门省级重点课程,“自然地理学”长期为广东省重点建设学科。其中,地理科学本科专业2003年获得“广东省名牌专业”称号;2003年“自然地理学”获批广东省重点建设学科。2007年,“自然地理学”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区域环境分析与信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被评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获得“土地规划机构甲级资质”。2008年,《自然地理学》被评为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地理科学(师范)专业主要侧重于培养地理教育人才;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主要培养能在资源、环境、规划、旅游、交通等相关部门、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信息技术企业与软件公司进行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工程、技术开发和决策与土地管理的综合人才;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主要培养能在资源、环境、国土、经济、旅游、交通、房地产等政府部门、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从事规划管理、决策咨询、相关政策法规研究工作的综合型人才;房地产经营与土地管理专业主要培养适应城市开发建设和管理的应用型人才。学院现有各类在册学生近千名;拥有激光粒度仪、原子吸收元素分析仪、阴离子分析仪及全站仪、彩喷绘图仪、扫描仪、数字经纬仪等一批先进的实验仪器和设备。各类中英文藏书12万册,期刊220种。
地理科学学院建立有完整的教学和科研组织,确保教学、科研的顺利进行。现设有三个系:地理科学系、地理信息科学系和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系。另设有热带地貌研究室、旅游研究所、区域和城镇规划研究中心、历史地理研究室、港澳研究室和热带地理研究室等科研机构,以及自然地理、区域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地图遥感函授教学法、地质地貌等5个教研室和导游培训中心。本院主编、出版的专业学术期刊《热带地貌》面向全国发行。
地理科学学院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专业课程全部达到了合格课程标准。其中中国经济地理、中国自然地理被评为省级重点课程。在科研方面,突出地貌与环境变迁、自然灾害防治对策、GIS研究、城市与区域经济开发、城市生态与生态旅游等方向的研究。在教学方面,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和师德教育,大力改善教学环境,增建新的多媒体教室,全系教学水平有新的提高。
在应用地理方面,地理科学学院教师结合广东省实际情况,为社会服务,先后在旅游规划、经济发展战略、土地利用规划等方面获得了较多的横向科研项目。此外,在人文地理、地理信息系统、景观生态、区域城市经济开发等方面都有了开创性的研究,已积累了一批研究成果,年轻的学术带头人已在茁壮成长。
具有悠久历史的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正焕发着青春,朝着建设国内一流、研究型地理学科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基地迈进。在未来岁月中,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会更加努力地将地理学教育深入持久地进行下去,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地理学人才。我们的目标是:立足广东,面向华南;立足当前,面向未来,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发挥地理科学学院优势,突出地理科学学院特色,把地理科学学院办成国家在华南地区地理教育、科研和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成为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的地理教育与科研单位。

❺ 刘启明这张照片是讲企业战略的刘启明老师吗

没错,就是刘启明老师

刘启明

北京大学经济地理学学士、硕士学位和英国萨塞克斯大学(UniversityofSussex)经济学硕士学位。美国华盛顿大学、杜克大学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访问学者。其论文曾获1995年首界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青年论文竞赛一等奖。多篇论文在美国著名营销杂志《TheJournalofConsumerMarketing》和《》上发表。

1998-2007年领导并完成过100个以上的跨国或国内大型企业管理咨询和市场营销项目,项目所涉及的行业主要包括:快速消费品、服装、汽车、通讯、IT、金融保险、零售、餐饮和房地产。咨询项目涉及企业包括摩托罗拉、可口可乐、上海大众、博士伦、华为、联想、万科、建设银行、平安保险,青岛啤酒、燕京啤酒、劲霸男装、新奥燃气等著名企业。2008年进入中国企业管理培训界,独立研发了“非对称战略”系列高端课程在全国一线城市授课超过120期,培训企业家学员20000余人。2016年创建非对称战略精研社并首次开设“启明私董会”高端董事长课程。

非对称战略系列课程包括非对称战略导航班、非对称品牌战略、非对称战略方案班及启明私董会四门针对企业家群体的战略精品课程。非对称战略系列课程在刘启明老师20年企业咨询实践的基础上经过系统研发融入了美国战略学派中的定位理论、商业模式理论,破坏性创新理论、蓝海战略、长尾理论并结合中国企业的差异性进行了验证、修正和吸纳。课程的目的是全面提升成长型中国企业家战略创新思维能力。非对称战略系统讲述了行业的新进入者及成长性企业如何通过战略定位、商业模式、品牌和营销四个层面的创新,完成和行业领导者的博弈,从而迅速成为行业黑马的系统战略思想和战略路径。2008-2016年8年期间,20000名中国企业家走入课程学习并应用于企业自身战略发展。

❻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双学位具体怎么修报名时间和学习时间多久学费大概多少钱到底修双学位有好处吗谢

学费4400、大概大一下学期报名。大二上学期确定名单并且开课,学期两年。目前位置只能修学校的一本专业。

❼ 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精品课程:

精品课程一:高级英语(2007年省级精品课程)
根据全国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规定,在基础阶段的英语教学完成后,必须继续进行更高一级的英语阅读教学。高级英语是英语专业本科教学中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本科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一门主干课程。《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指出:英语专业高年级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继续打好语言基本功,学习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进一步扩大知识面,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综合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高级英语课程被大纲列为全国英语专业必修课,是继基础阶段完成以后的必要阶段,是保证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
高级英语是一门训练学生综合英语技能的课程,课程选材题材广泛,内容包括语言、文学、社会、文化、教育、地理、科普等,选材体裁多样,有说明文、记叙文、论说文等。该课程要求通过阅读教材和加强语言基本功训练来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文本分析和欣赏能力、逻辑思维与独立思考能力,巩固和提高学生英语语言技能,使学生的英语水平在质量上有较大提高。与其他高年级英语课程相比,高级英语课时最多,涵盖面最广,也是学生参加英语专业八级考试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
精品课程二:外语教学理论与技能(2008年校级精品课程)
“外语教学理论与技能”是一门独立的交叉学科。它兼具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研究的对象是目标语(英语)(其结构与特征),学习者及学习过程(包含学习者的动机、态度、个性特征、学习策略、中介语、等),学习环境(教师、方法、大纲、教材等)。
作为英语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该课程历来受到高度重视。是我院最早开设的骨干课程之一,从77年恢复高考招生起,在各年级的第6学期均开设了该课程。最初主要是针对师范大学生如何能走上中学讲台并适应中学的教学和教材而开设的,基本上局限于“中学英语教材教法”的范畴。随着外语教学需求的急剧增长、外语教学研究的飞速发展,新外语教学理论方法的不断涌现和学生对外语教学理论方法的多元化需求,传统的教学内容远远不能适应新的形势需要,对课程内容和方法都进行了不断的调整充实和更新。我们对该课程的建设始终围绕丰富和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理论研究、完善实践环节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几个重要环节来展开的。
精品课程三:美国文学(2006年校级精品课程)
美国文学》是英语专业高年级的必修专业课程,主干课程。美国文学的历史虽然较短,但它取得的成就却十分辉煌,已成为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和研究美国文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和文学修养,而且能够开阔他们的视野,增进他们对美国社会文化和风土人情的了解,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本科阶段美国文学课程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如今,面临英语霸权语境和经济文化全球化的现实,如何保持各民族自己的文化传统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核心话题之一。因此,如何通过美国文学课程的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对教师和学生双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我院的美国文学教学和研究历史悠久(1977年至今),师资队伍雄厚(教授2人, 博士3人,副教授4人,讲师2人),教学、科研成果较为丰富(四川省教改课题1项,教材1部,论文10余片)。

❽ 刘启明老师是谁讲什么的最新动态如何

问题1:

刘启明老师是非对称战略精研社创始人,非对称战略理论创立、传授和践行者。曾任全球著名咨询公司美国盖洛普咨询有限公司(The Gallup Organization) 中国区副总裁,首席咨询顾问、英国伦敦上市的全球第二大市场研究咨询公司特恩斯(TNS)中国区高级副总裁及美国恩孚欧咨询有限公司(NFO World Group)中国区高级副总裁。

北京大学经济地理学学士、硕士学位和英国萨塞克斯(University of Sussex)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美国华盛顿大学、杜克大学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访问学者。其论文曾获1995年首界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青年论文竞赛一等奖。多篇论文在美国著名营销杂志《The Journal of Consumer Marketing》 和《Th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上发表。

领导并完成过100个以上的跨国或国内企业管理咨询和市场营销项目,项目所涉及的行业主要包括:快速消费品、汽车、通讯、IT、金融保险、零售餐饮和房地产等。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大、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修院总裁班战略和营销课程主讲教授。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