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科人地协调观的渗透
1. 什么是高中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
(1)人地协调观
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所持的正确价值观。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科最为核心的研究主题和基本的思维视角。面对人口、资源、环境、发展问题人类社会要更好的协调好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
(2)地理实践力
指人们在考察、调查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能力和品质。野外考察与室内试验、模拟相结合,是现代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高中地理课程特有的学习方式。 具备地理实践力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在真实情境中观察、感悟、理解地理环境,以及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和责任感。
(3)综合思维
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既包括自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综合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综合研究,也包括地貌水文气候植被土壤人口聚落工业交通等要素之间的综合研究。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对地理问题的分析和对人类活动的评判必须借助综合思维。 将地理的综合思维确认为地理核心素养是基于对地理学科内容和学习思维综合性的考虑。
(1)地理学科人地协调观的渗透扩展阅读:
培养高中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的方法
1.课前教学设计培养意识的渗透
在地理教学中,要做到对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首先需要地理教师树立地理核心素养教育的理念,地理教师是地理教学工作的主导者,是推进地理核心素养培养进程的主力军,也是地理教学过程的设计师,这个课前的设计对于整个地理课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决定的了整个课堂的培养方向和重点。
因此在课前的地理教学设计中教师首先要有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意识,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来设计课堂,这样才能有效地在教学的过程中有的放矢,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例如,在上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时”。
在设计教学时,可以渗透培养学生空间视角这一核心素养的意识,通过设计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宇宙各星球的分布和运动规律这样的活动以达到这一培养目的。
2.课中培养方式和学科教学内容和逻辑的结合
核心素养包括地图技能、空间视角、综合思维和人地观念等多个方面,教材中的各个地理知识点都有其侧重的方向,一个地理知识点往往不能兼顾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科知识自身的特点来选择相应的教学方式方法。
例如,在学习各类地图时,主要侧重培养学生的识图、绘图、用图的地图技能,在设计教学的时候首先应该让学生学会利用地图三要素区分各类不同的地图类型、能够绘制简单的地形等高线图、通过对图的分析正确的运用地图解决地理问题等。
另外地理的学科知识是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载体,在运用学科知识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时候也需要符合学科的逻辑性,使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和相应的学科逻辑相结合,有效培养出符合需要的地理核心素养。
3.课后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既然地理教学的大方向是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因此在教学评价上就要以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的发展为侧重点,而不仅仅是以往的对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或是对三维目标的评价。
在设计时不能仅仅局限在知识的记忆,要更加关注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应用及其在解决地理问题过程中的应对能力,如在设计对地理必修一“大气的运动—热力环流”这一章内容的评价量表时,不能单纯地设计“请绘制出热力环流模式图”而应该设计成“请根据热力环流模式图,绘制出白天和夜晚的海陆间的热力环路模式图”,这样就完成了知识的迁移。
测量到了学生的综合思维及人地观念的核心素养。由于地理核心素养具有其内隐性,在评价时具有一定难度,所以建立可量化的对地理核心素养的评价体系和开发出信效度高的测量工具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测量工具,对教学活动中地理核心素养进行测量才能精确的把握住培养的动态以及时调整教学活动中的相应的策略。
2. 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
(1)人地协调观
指人们对人类与回地理环境之间关系所持的正答确价值观。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科最为核心的研究主题和基本的思维视角。面对人口、资源、环境、发展问题人类社会要更好的协调好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
(2)地理实践力
指人们在考察、调查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能力和品质。野外考察与室内试验、模拟相结合,是现代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高中地理课程特有的学习方式。 具备地理实践力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在真实情境中观察、感悟、理解地理环境,以及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和责任感。
(3)综合思维
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既包括自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综合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综合研究,也包括地貌水文气候植被土壤人口聚落工业交通等要素之间的综合研究。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对地理问题的分析和对人类活动的评判必须借助综合思维。 将地理的综合思维确认为地理核心素养是基于对地理学科内容和学习思维综合性的考虑。
3. 浅谈在地理教学中如何渗透生命教育
一、通过认识自然灾害,学会珍惜和保护生命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守护者,既要关注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又要教给学生生存的方法,逃生的技能,以及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要教育学生,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每个生命都只有一次,所以每一个人都要千方百计地保护自己的生命,保护他人的生命,保护大千世界的一切生命。例如在学习地震、海啸、洪水、飓风、滑坡和泥石流等地理知识时,让学生意识到,在大自然面前,生命是很脆弱的,自然界任何一个微小的环境变化,都可能会使生命受到伤害。进入新世纪以来,重大自然灾害频发,破坏强度大,仅汶川大地震就夺去了几万人的生命,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创伤。
虽然我们无法预知和躲避所有的灾难,也无法将学生置于不存在任何伤害的安全地带,但我们能从现在做起,把所有学生培养成知危险、懂安全、能自救的最强生命力者,这也必将使他们终生受益。
二、通过理解人地协调,懂得尊重和敬畏生命
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教育之“育”,正是应该从尊重生命开始,使人性向善。尊重生命,既要尊重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又要尊重自然界其他所有的生命。
我国地理教材是以人类生存发展所依赖的地理环境为出发点,以当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为主线,以人地协调理论为依据来编写内容的,其中蕴含着大量的生命教育素材。如全球变暖、生态破坏、水体和大气污染、水土流失、南极“空洞”、酸雨、赤潮等环境问题,都是人类不合理利用自然造成的,教师应运用这些素材培养学生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进而渗透环境教育。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每年的世界环境日,教育学生保护环境,善待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及其生存环境,是地球公民的共同责任;利用每年的世界地球日,教育学生,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唤起学生爱护地球、保护家园、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意识,最终使人和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
敬畏生命的教育要求学生对所有的生命保持最基本的善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避免伤害生命,努力救助生命。在学习“青藏高原”“青藏铁路”时,要补充介绍不法之徒对藏羚羊的残酷猎杀和保护藏羚羊的纪录片;在修筑青藏铁路时,为了尽量减少对藏羚羊生存环境的破坏,克服了极大的困难,架起路桥,形成生命的通道。
三、通过体验自然之美,真诚欣赏和热爱生命
生命教育就是“从生物自然界的生命现象开启希望之光”。地理学科中强调对生物的保护,对生态平衡的维持,实际上是要引发学生内心中对绿色、阳光、生命和自然的热爱之情。认识世界尤其是祖国的大好山河,增进学生与大自然的亲密感情,培养学生的生态情感,使他们欣赏并感激自然,让他们感受到自然界的美,这样才能逐步养成无条件的、主动的、带情绪色彩的生态行为习惯。
总之,生命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教育是张扬生命、提升生命价值的事业,它承载着人类最美好的期许与愿望,引领着受教育者走向美好的生活。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无论从地理教学改革的角度出发,还是从时代呼吁生命教育的角度出发,都是势在必行的。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切实把握好生命教育的结合点和切入点,使地理教学真正成为生命教育的重要渠道。
4. 如何找到各学科间的共通点,做到互相渗透,互相促进
各学科互相渗透理解
地理是一门既属社会科学又属自然科学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内容广泛文理兼备,在中学各学科的学习中如能做到互相渗透,理解,无疑会使各学科的学习如虎添翼。
1.在诗情画意中感受鲜活的地理环境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净,惟见长江天际流。”季风区的长江中下游春天富有生机,能见度好,下游水文江阔水深。
“羌笛何须怨《扬柳》,春风不渡玉门关。 ”同是春天,非季风区的西北寸草不长,荒漠景观。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正月十五满月日,明月高悬整夜昼,情景交融气氛浓,一地文化一地生。“春城”、“冰城”、“硅谷”、雷州半岛等一城一地,地理特色一言以蔽之。
2.用数学思维的方法学习地理
地球表面经纬度的确定如同数轴,东经和西经北纬和南纬度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唯不同的是数轴上表示的量是无限的,而类似数轴的经度纬度数都有极限。时区的划分也是如此。我们进行区时换算时,如采用数轴的计算方法就要方便多了。用经纬度表示点的位置具有唯一性,这对航空、航海、地震、天气的报告都很重要。地球表面上点与点之间的最短距离是通过两点的地球大圆的弧线。正因为如此,难怪北冰洋上空的航线成为亚欧与北美的捷径。用数学方法思考太阳高度与影子长短等的计算可摆脱公式的记忆,何乐不为。
3.用物理化学原理解释自然地理现象
无论是季风、海陆风还是山谷风均是同一水平面上两种不同下垫面组成物质的热容量不同而造成的气压差异所形成。地形雨、锋面雨、台风雨、对流雨,形成的共同原因则是暖湿气流在上升中降温导致水汽的饱和差减小而增加降水的几率所致。其他如自流井、风力、密度流等同理可释。省力的学习,难忘的记忆由此而成。
4.用阴阳学说解释地理变化规律
自然界所有现象发生发展变化均有规律可循,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一切事物都在沿着时间维不断演变。有规律性,也有周期性。万事万物,阴阳互动,阴极阳生,阳极阴生,我们应该用物极必反的观念来认识自然规律。
如:由于地球运动,一年中上海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该天过后阳极阴生或物极必反,到冬至日上海昼短夜长,正午太阳高度之小均达到一年中的极值,以后阴极阳生上海昼渐长夜渐短,正午太阳高度一天比一天大,抵夏至日达全年之最。重蹈上述规律。其他如月相的变化,潮汐的变化,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等周而复始的动向都摆脱不了阴阳互动物极必反的规律。有了阴阳的认知观念,加上完善的时空观,你的思维脉络就清晰了。当然特殊情况因地而异,同样不违背哲学思想。
中学各学科中地理学科亲朋好友众多,一个好汉三个帮,应充分考虑学科之间的助推剂作用,互动共长,平衡发展,共同提高。
5. 如何在地理教学中渗透传统,加强责任意识
责任是一种能力,又远胜于能力,责任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品格;责任就是对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毫无怨言地承担,并认认真真地做好,这就是责任。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水平的提高,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环境问题已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如何保护环境,恢复生态,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新的地理课程标准以资源、人口、环境为中心,围绕可持续发展进行探讨,能够使学生全面了解人类面临的种种环境问题,树立人与自然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培养学生正确环境观及全球意识,并能自觉地保护环境,改善环境。地理教师也有责任和义务担当起提高全民族环保素质的教育任务,充分利用地理教学,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在传授地理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联系环境保护的知识,巧妙地把环保教育渗透于地理教学之中。
一、课堂为主渠道,培养学生正确的环保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到:大自然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土地、阳光、空气和水以及广阔的空间与活动场所,没有了环境也就没有我们人类。如果盲目、掠夺式地发展生产和消费,必将导致资源的缺乏和枯竭、环境的污染和恶化,其结果将危害人类自身。如我国黄河流域的西北,曾经是我们祖先的发祥地,4000多年以前,这里覆盖茂密的原始森林,由于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滥砍滥伐,过度开垦,如今已成为千淘万壑、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仅一条黄河每年流失的泥沙就有16亿吨。为了让学生有深刻的感受,教学中制作了许多课件,把人类社会破坏自然资源从而遇到报复的情景展现在学生眼前,从而使学生受到震撼,感到自已身上的责任和义务。
又如在讲述“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时,要特别注意讲授一些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过程和面临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与同学深入探讨,这种互动无疑更有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比如,东北的石油城市大庆,在为全国的石油输出方面作了巨大的贡献之后,必然面临着一个石油枯竭的问题;林业城市伊春,在为全国输出了大量的木材之后,如今的森林覆盖面积已经大幅度降低,虽然森林是可再生能源,但是短时间内同样不能无限制地采伐;煤炭城市鹤岗,在开采出了大量的“黑色黄金”之后,很多废弃的煤矿已经成了压在人们心头巨大的难题。在这种情况下,城市的转型是一种必然。如何在今后的资源开发中科学而合理地开展环境保护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组织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高环保意识和环保能力
组织活动,通过角色模拟讨论有关地理问题。例如扮演政府官员、热带丛林土著居民、世界环保组织成员、开发商等角色,讨论亚马孙流域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问题;召开地理专题研讨会,对某一专题进行探讨,例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和主要整治措施等。这些都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最好资源,教师要充分地加以利用。
在讲到“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时,可结合各地的特殊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雾都重庆曾是全国酸雨污染最为严重的地区。据新闻媒体介绍,重庆主城区附近南山上的马尾松就曾因酸雨侵蚀引起大面积病虫害,死亡率达2O 。经重庆市政府采取“蓝天工程”等一系列综合措施治理,酸雨污染程度有所减缓,但酸雨污染仍然存在。开展酸雨的监测、预报、影响评估等工作,对减少酸雨的危害、保护人民的健康、有效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等都将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随意排放,这些物质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溶于水变成了具有腐蚀性的酸性物质,然后随着雨水降到地面,对地面建筑物和农作物都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污染物是如何被随意排放的?答案是我们人类自己的行为。比如,排污工厂的选址不合理和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较差等历史原因,必然在现在和未来逐渐去解决。
又如组织环境保护小组,环境保护小组可调查当地的生态环境情况。如对所在县(市、乡、村等)耕地10年间的缩小程度,山区森林、草地的缩减情况,大河流域水土流失及两岸农田水毁面积进行调查。如用噪声监测仪测量附近工厂或工程场地的噪声是否超标,建议对方采取消防措施;水泥厂、火力发电厂等附近烟尘、粉末较多,学校可使用除尘器来清洁空气;水质被污染,可用净水器,使污浊的水源变得洁净起来。
三、关注生活中的环保热点,在教学中及时渗透环保热点的
动态信息
除了充分挖掘教材,笔者还经常从电视、报纸杂志上搜集一些与环境问题相关的报道、环保的成功案例及环保方面的科研新成果,并在教学中及时渗透给学生,使学生增强环保的信心,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如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从事件的发牛原因、造成的影响到解决的措施,笔者都全程关注,及时讲给学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千亩土地难复耕村民忽视租地后果盼解决”的专题报道,引发学生深深的思考:“敦煌将建全球最大太降1能发电站”的新闻,又使学生的环保激情空前高涨。
四、联系实际生活,唤起环保意识
人类只有一个可生息的村庄——地球,可是这个村正在被人类制造出来的各种环境灾害所威胁,如:水污染、空气污染、江河断流、垃圾围城、植被萎缩、物种濒危、土地荒漠化等。作为居住在地球上的村民,我们不能仅仅担忧和抱怨环境问题,而必须行动起来,选择有利于环境的生活方式来善待地球。如:
(1)节约用水,减少水污染。
(2)拒绝使用一次性制品,保护地球资源。
(3)不随便丢弃垃圾,减少白色污染。
(4)爱护花草树木。
(5)使用节能灯。有人计算过:一般钨丝灯所消耗的能源90%都会变成效能,只有10%转化 光,而用节能灯,既可使屋内光线充足,又可节约75%的电力,并且比普通灯泡耐用5~10倍。节电既是节能又是减少空气污染。节约1度电就会少消耗330~ 400 克煤当量的煤,少排放1千克左右的二氧化碳和30克左右的二氧化硫。注意随时关掉不用的灯和电器,不开长明灯,白天尽量利用自然光。也许你并不在意那点电费,然而你一定希望用自己细小的行动会减缓地球变暖,阻止酸雨危害,防止大气污染。
(6)垃圾分类回收—— 战胜垃圾公害。我们每天都在制造垃圾。这些混杂着各种有害物质的垃圾被拉去填埋,会侵占土地、污染环境。垃圾不分类就是污染环境、耗竭资源的魔鬼;分类回收,则是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的宝贝。垃圾分类创造的最终是一个无垃圾社会、一个资源循环再生的社会。垃圾分类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新闻界、民间环保机构和每个公民,特别是中学生,对此同样负有重要的责任。垃圾分类只需我们的举手之劳。“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不仅是地理课标对教育工作者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更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发展的要求。我们地理教育工作者应该始终把环境保护教育贯穿于教学之中,让人类生存的家园— —地球更加美丽、和谐、健康,让人类的生活更加美好!
五、学生的感想
学生通过学习也有一些想法和感想:
例如:高一三班有位学生在谈到植物时谈到:一棵树每天能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它的有害气体,放出同样多的氧气,可供一个工厂的人一天的呼吸。而花草可吸取噪音,如果栽一片花草坪的话,那就可以大大降低噪音的污染了。由此可见,植物对人类是多么重要。可是有些人却还不知道这些,每当我看见草坪被那些人践踏,爱护花草的标语牌被踢倒,我的心就像刀割似的,难受极了。如果失去了花草树木,我真不敢想象世界将变成什么样子!我三年级时学过《一个小村庄》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因为人们过度砍伐树木,使得大地裸露,大水冲没了村庄。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啊!难道还能让这种事情再发生在我们城市中吗?
还有学生谈到世界末日:周知,2012世界末日是假的。许多相信此事的人有的家破人亡,有的终日惶惶,或多或少都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而不相信的人也只是将它当做了饭后谈资。
但我想说,这是上帝对全人类提出的警告,而期间不断发生的自然灾害就是证据。
地球上的自然变异,包括人类活动诱发的自然变异,自然灾害孕育于由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共同组成的地球表面环境中。无时无地不在发生,这种变异给人类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线变化等在较长时间中才能逐渐显现的渐变性灾害;臭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 在2012年频频发生,就是因为这样,造成了本应是无稽之谈的2012,变成了人们相信2012的根据。
所以我认为,保护环境已经是刻不容缓。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第一时间提高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
还有学生谈到环保问题:当前人类普遍面临的大气污染、气候变暖、淡水资源面临枯竭、森林锐减、土地沙漠化、物种灭绝、臭氧层耗损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并未能引起小学师生的警觉。绝大多数人对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和危害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有相当一部分人未能树立改善和保护环境必须立即“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的紧迫意识,未能树立起“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的教育奠基意识。不少学校也把环境教育摆上应有的位置,但认为它与升学率不挂钩,抓不抓一个样,抓得好不好一个样,将它放在了可有可无的地位。
6.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渗透因地制宜观
地理教材的思想性在地理教材中的体现,有的可明显看出,容易分析;但有的则是潜在的、深藏在教材之中的,如不深加分析,就不易发现.地理教师
在分析和发掘地理的思想时,必须下大功夫.因为教学的思想性都体现在教材之中,所以地理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最重要的是要用科学的
地理观点阐明各种地理现象.所谓正确的地理观点,在中学地理教学中,主要是正确的人地观、正确的种族观和正确的因果观.正确的人地观,就是科学地说明自然
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正确阐明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要尊重自然规律,合理的、因地制宜的
利用自然,不能滥用自然、摧残自然,破坏自然的生态平衡.例如,讲授我国土地资源时,可通过一些具体的数据,让学生知道:虽然我国土地面积宽广,但我国人
口众多,特别是人均耕地资源严重不足,因此,“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至关重要.长期以来,我国部分地区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土地导致了我国严重
的荒漠化问题.同时还可以结合我们当地沿海滩涂的过度开发利用,所导致的海岸生态遭破坏,物种减少等实例,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正确的种族观,就是要科
学的说明各人种和民族的科学、文化、风俗、习惯等特性,反对种族优越论,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树立各人种、各民族一律平等的观念.正确的因果观,就
是要科学地解释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因果关系.要正确的运用唯物辩证法,反对主观唯心论和形而上学.只有如此,才能使学生真正了解各种地理规律和地理成
因,进而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宇宙观.
7. 如何在地理学科教育中渗透环境教育
地理学科教育中渗透环境教育方法:
一、地理学科教学是实现环境科学教育的主渠道
在中学各科中,涉及环境教育的主要有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其中地理学科与环境科学有较多的相似性和交叉性。首先,两大学科都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三大科学领域交接带上的边缘学科;其次,两大学科的研究对象都是以人类为中心的地理环境;第三,两大学科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协调人地关系,寻求人类可持续发展为主旨;第四,两大学科都涉及全球环境问题及其防治。
诸多的相似性和交叉性使地理课程中有着丰富的环境教育素材,是中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主要渠道之一。初中地理新课程教材中,渗透了大量环境教育的题材和内容。因此,在地理学科中渗透环境教育是当前地理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进行环境教育可以从不同方面、各个层次、多个角度展开。多年来,中学地理教学主要依据课本进行教学,学生的思维空间被局限与课本知识中。笔者根据近几年初中地理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的实践,初步总结了把地理教育与环境教育相结合的方法。
二、捕捉教材中的环境知识,时刻结合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加强学生的环境意识。
初中地理新课程采用把地理要素单独列出和与区域地理结合的两种方式,其中渗透了大量环境教育是内容,尤其在八年级上册中,环境教育的内容渗透在了地理教学的每一个角落。教材安排的人口分布、地势地形、水土资源以及经济发展等板快,都把环境问题作为一个重点。我一方面利用书本提供的素材,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在学生中进行环境教育,如对教材中的一些环境教育的漫画,我采用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看图即兴谈感想等方式,加深环保意识;另一方面,结合当地当时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根据书本知识以及自己所调查搜集到的资料,就对书本上提出达到问题写一些小论文,学生的这些作品也就作为他们的平时成绩记载下来。如结合八年级上册73页的《小鸟的悲哀》等一组漫画,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在发表自己的感想后的基础上,让班级没一个组合作选题写出一篇相关的小论文,并进行评比。由于贴近生活,又加入了评比竞争机制,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环境意识也得到了加强。
三、加强地理教学和环境教育信息的开放性,体现教学结论的开放性,增强学生的环保观念。
在环境问题普遍存在的今天,环境问题的发展变化是非常迅速的,详实生活中源源不断地为我们提供着新的信息。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时,仅限于地理课本中的环境知识内容是远远不够的,也不利于学生真正了解和理解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及其动态。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加强教学信息的开放性。一方面,教师应从现实生活中选择多元化的环境信息,丰富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教师也应教会学生如何寻找并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环境信息来学习和探索。
造成环境问题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这些因素在不同的地区和时间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也因时因地而异,解决环境问题的重点和方法有因时因地而异。由此可见,环境教育结论应是开放性的。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时,教师不应该也不可能强求学生对每个问题都得出完全一致的看法,而应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和独特的意见,教师再根据一定的科学原理引导学生讨论所得结论的合理性,最后得出一个或多个较为合理的结论。更主要的是大大提高了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水平、辨证全面分析环境问题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达到环境教育的真正效果。如在对水污染的环境问题的研究中,就带领学生着重对无锡市区河道内水体污染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得出了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河道上游水质的日益恶化;二是河道周围有些工矿企业的污水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放到河道中;三是河道周围的各种餐饮业排放污水;四是河道内各种机动船只的污染;五是生活污水的污染。同时,组织学生参观芦村污水处理厂,了解本市排污现状以及污水处理的状况和具体过程。然后就这几种原因及了解到的污水处理知识组织学生讨论应该采取的措施,让每个学生都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学生的环保观念得到了增强。
四、增强地理环境教育的活动性,提高学生的环境能力。
地理科学和环境科学都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时,应该冲破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增强教学的实践性和活动性。在教学中,应该更多地以活动的思路设计教学,把学生的活动有机地引入到地理课堂教学中来。这样可以改变课堂中学生总是“坐着听”的局面,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使整个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如上课时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社会调查资料;就某个问题让持不同意见的双方进行辩论;对某些环境问题的产生进行模拟实验等等都会有很好的效果。
相对而言,环境科学比地理科学更具有实践性和社会性,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尤其需要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在课外活动与现实生活中获取资料、分析问题、提出方案,并在实践活动中应用和检验。在组织环境教育的课外活动时,应突出应用性、可操作性和形式的多样性。比如在对家乡水资源环境调查中,第一次进行实地调查时就先让学生对太湖的环境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然后根据他们各自的观察和各自的兴趣,让他们就一个很小的侧面来具体调查家乡水资源的情况。如有的同学专门研究市区河道内水质情况,有的同学专门研究污水防治的问题,有的同学专门研究游客对水环境的看法的问题等等。同时,还特意组织部分学生到野外山区,进行了为期4天的山区野外考察,对水源头的水质状况的进行探究调查,让学生亲身体验水质日益恶化的现状。然后根据调查汇总成为一篇调查报告。这些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帮助学生掌握一些环保工作的基本方法和应用能力,使学生在发展智力的同时,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交往。这也正是在新课程素质教育的要求。
五、学以致用,加强环保宣传和环保行动。
在进行一个阶段的环境教育或开展了一次比较大的环境教育的活动后,每一个同学要把自己的体会或在活动中的体验感悟写下来,再配以大家在活动中的照片,在学校以专题墙报的形式进行广泛的宣传。还走出校门,到社区中以标语和专栏的形式向社会进行环保宣传。学生们在进行宣传的过程中,自己又得到了一次自我的再教育,又一次的强化了环保理念。为了让大家的环保理念真正落实到每个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在学生中开展征集《每日环保一件事》的活动,每个学生都要求自己提出一条必须做到的环保措施,由学生相互监督,比如有些同学提出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使用一次性筷、节约用水等等,这样,也就真正促进了学生的环保行动。
总之,环境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极其重要的内容。地理学科在环境教育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应该在教学中始终贯彻。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后,都应使环境教育渗透到地理学科教学每一个细节。同时,环境教育还应该落实到课外探究活动之中,让学生在采用课堂与课外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学生环境意识和环境能力,加强学生的环保行为,使环境教育真正成为中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