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教学反思
高考地理必修三知识归纳整理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1.1区域与区域差异一、中国三大自然区1、产生原因: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和海拔高度 地形、气候:自然差异的基本因素2、自然地理五要素 土壤、植被:自然区域的标志(镜子) 水文3、三大自然区的差异(P5图) 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 分界线400mm年等降水量线 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位置、面积东部临海 45%深居内陆、高山环绕 30%西南青藏高原 25% 自 然 环 境地形平原、丘陵,水成地貌高原、盆地 风成地貌高原、山地,寒冻风化地貌气候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温带大陆性气候: 干旱少雨 高寒气候:气温低、昼夜温差大、风力大、太阳辐射强水文特征外流河,雨水补给为主 内流河,咸水湖,冰川融水补给内外流兼备,大河源头,咸水湖土壤森林和森林草原土壤草原土、荒漠土(有机质少,盐分高)原始土壤植被北 寒温带针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 热带雨林、季雨林 西 东荒漠——荒漠草原——草原东南 西北山地森林—高山草甸—高山草原—高山荒漠 山麓 山顶森林—草原—荒漠主导因素气温随纬度变化降水随海陆位置变化水热组合随海拔变化人类活动农业最重要农业区(种植业)畜牧业、灌溉农业、绿洲农业畜牧业、河谷农业不利条件 人多地少,环境问题水源不足、土地荒漠化和盐碱化气温低、空气稀薄、风力大、水分不足、地势崎岖影响程度深刻 微弱经济文化发达 落后补 充西南及青藏高原交通不便的原因:西南地区(属东部季风区):(1)地形崎岖(2)多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青藏高寒区:(1)地形崎岖(2)高寒缺氧、冻土发育 。。。。。。。。。。。。。。。。。。。。。。。。。。。太多了,去 http://mynasa.lingd.net/ 自学课堂里免费下载吧
㈡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采集和狩猎阶段
农业社会阶段
工业社会阶段
后工业阶段
人地关系
及原因
人类被动地适应环境,极大地依赖环境。人类改造环境的作用微弱。
人类开始大规模地改造自然,人类对自然的依附性大大减弱,对抗性增强,但人类生存和发展必须依赖于自然。不能正确认识人地关系。
人类在创造财富的同时,试图成为自然界的主宰。
建立人地协调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人类活动
表现
以几千种植物(采集)和几百种动物(渔猎)为取食对象。
人类大规模地耕种和饲养以获取食物
大量从环境中获取资源和能源发展,工业生产并排放废弃物
在环境优越。科技发达地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人类活动分布地区(影响因素)
少数动植物资源丰富地区。
地形平坦,温度适宜、光照充足、灌溉便利、土壤肥沃利于农业生产的地区
矿产资源丰富,优越的地理位置,交通便利地区
环境优美、知识密集、交通便捷地区
㈢ 如何突破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重难点
第一节 认识区域
第1课时 区域的含义与类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区域的定义,区域的划分和区域划分的目的。
②了解均质区和功能区两种基本的区域类型以及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
2.过程与方法
①在教学“区域的含义”时,首先展示教材第2页图1—1—2、图1一1—3,也可展示中国其他区域或当地的资料。其次,引导学生对两区域进行比较,包括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再引导学生阅读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等相关地图。最后,概括归纳出“区域”的定义。
②列举实例理解均质区和功能区。充分利用教材图片或补充相关知识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树立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区域的思想。
②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本课时重难点解读】
[重难点突破一]如何理解区域的含义
第一:区域是根据研究的需要,以某一指标为依据划分的,如热量带的划分以积温为依据、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以地貌和气候等自然要素特征为依据、人口密度区则以人口分布这一人文要素特征为依据等,因此明确区域划分是以某指标为依据的这一点很重要。
第二: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包括“具有某些方面的共性或结构的一致性”、“具有某些方面的相关性或内在的联系”、“具有共同职能的功能区”等几个层次的含义。
[易错点提醒]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对划分指标的理解,主要要明确以下两点:
(1)区域是以某种指标划分的。既可以是单一指标,又可采用综合指标。
(2)区域划分的指标既可以按自然要素特征来划分,也可以按人文要素特征来划分。
[重难点突破二]如何理解均质区和功能区
均质区是指那些要素相对一致或相似的区域。人们既可以按照某一自然要素的相似性划分自然区域,如根据地形地势划分出高原区、平原区等,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划分出湿润区、干旱区等;也可以按照人文要素的相似性划分出人文区域,如水田农业区、方言区等。
功能区则是指那些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某些方面的相关性或内在联系的区域。功能区由区域的中心与它所吸引或辐射的范围组成。例如,城市经济区是指以城市为中心,并且包括该城市集聚和辐射能力达到的区域。
[易错点提醒]突破难点的关键是明确各种分类的标准。凡以区域物质内容为指标的分类所形成的区域均属均质区的范畴,凡以区域内在联系为依据进行分类所形成的区域均属功能区范畴。
[趣味导学]
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东北,你可以欣赏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在河汊纵横、湖荡星布的江南,你可以体会到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在渺无人烟、横无际涯的西北大漠,你会产生长河落日圆的感慨;在蓝天云白、雪山连绵的青藏高原,你可以感悟到世界屋脊的豪迈。人们都生活在一定的区域内,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特色,不同区域间又存在明显的差异。
【预习梳理】
一、学习目标
1.能结合实例,了解区域的含义。
2.了解区域的分类,并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区域。
二、内容预习
一、区域的含义
1.区域概念是指一定范围的 ,是人们在 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
1.地理空间 地理环境差异
2.区域的属性
(1)具有一定的 、 、 和 。
(2)有明确的 。
(3)内部某些特征 ,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
2.面积 形状 范围 界线 区位特征 相对一致
3.区域的划分
(1)划分指标可采用单一指标,也可用 指标;可按 特征划分,也可按人文要素特征划分。(2)区域划分的目的:进一步了解各区域之间的 , 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
3.综合 自然要素 差异 因地制宜
二、区域的类型
1.均质区
(1)概念:要素具有 或 的区域。
(2)特点:区域内部的某一自然要素或人文要素具有相似性。
(3)实例:按地形划分出的高原区、平原区等;按耕作区划分出的水田农业区、旱地农业区等。
1.相似性 相对一致性
2.功能区
(1)概念:功能上 ,具有某些方面的 或 的区域。
(2)特点:由区域的 与它所吸引或辐射的 组成。
(3)实例:旅游区、贸易区、城市中的居住区等。
2.紧密相连 相关性 内在联系 中心 范围
【探究生成】
探究一 区域的含义
日常生活中,人们在描述中国的不同地区时.常用到“东部地带”“中部地带”“西部地带”等区域概念,中国许多省级行政区的名称也体现了这种区域概念,如河北与河南、湖南与湖北等。中国的同一个省级行政单位内部的不同地区.人们的习惯称法也反映了区域差异,如把江苏省以长江为界划分为苏南和苏北等。读教材第2—3页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区域”与“地区”、“地域”、“空间”有何区别?
(2)如何描述某一区域的地理特征?
(3)材料中提到的区域都有明确的边界吗?
【提示】(1) 与“区域”相近的“地区”“地域”“空间”,其实质是一致的。只是“区域”是泛指,而“地区”则是特指,如华东地区;“区域”范围有大有小,而“地域”一般范围较大且更强调地方性、景观性;至于“空间”,虽然基本含义也与“区域”相近,但其范围更抽象、更笼统。
(2)①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②区域具有明确的区位特征;③其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
(3)都有明确的边界。
[探究二]阅读教材1—1—2“甘肃省年降水量分布”图和1—1—3“甘肃省干湿区的划分”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甘肃省可分为哪几个干湿区?
(2)干湿区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3)选择其中一个干湿区进行描述。
【提示】根据图示提取相关有效信息。如“甘肃省年降水量分布”图可以获取的相关信息有:甘肃省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其东南部年降水量可达800毫米以上,而西北部年降水量在50毫米以下。结合干湿区的划分依据是以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将甘肃省自东南向西北划分为四类干湿区。从区域的划分可以得出区域是按一定指标划分的,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或界线,具有明确的区位特征。每个干湿区内部干湿状况具有相对一致性,并与其他干湿区有所区别。
探究三 区域的类型
阅读教材第3页内容,探究均质区与功能区的区别,并分析应如何区分它们。
【提示】均质区和功能区的区别在于均质区内部某些要素具有相似性或相对一致性。其划分的依据就是某一自然要素或人文要素的相似性,如干湿区中的湿润区的多年平均降水量一般都在800毫米以上;而功能区内部则是在某些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某些方面的相关性或内在联系,它是由区域的中心与它所吸引或辐射的范围组成的,如城市经济区就是指以城市为中心,并包括该城市集聚和辐射能力达到的地区。
探究四 阅读教材第4页“知识窗”的内容及图1—1—4,回答下列问题。
(1)你发现了哪些类型的区域?
(2)区域空间尺度的人小与区域特点的描述的详略程度有着怎样的关系?
(3)图中多属于哪种类型的区域?
(4)区域空间尺度大小是绝对的吗?
【答案】(1)中国政区、各省级行政区、三个经济地带、经济地带内部划分的若干经济区、经济区内部的若干工业基地、工业基地中的若干工业城市、工业城市内部的若干工业区。
(2)区域空间尺度越大,描述的区域特点就越宏观;反之,空间尺度越小,描述得就越具体、越详细。
(3)功能区。
(4)不是,是相对的。就全球而言,我国属于小尺度区域,但若把我国看作一个地理单元,则可以划分为若干个空问尺度大小不同的区域。
【巩固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甘肃省划分为四个不同的干湿区域,其划分标准是 ( )
A.降水量多少 B.蒸发量多少 C.气温高低 D.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1.D 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同,将甘肃省自东南向西北划分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
2.下列按综合指标划分出来的区域是 ( )
A.干湿地区 B.中国三大自然区 C.高原区 D.热带雨林区
2.B A、C、D三项是按单一指标划分出来的。
3.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区域都有明显的边界 B.区域内部存在差异,区域之间某些特征相对一致
C.区域都是根据自然要素特征划分的 D.区域划分的指标,既可以是单一指标,又可采用综合指标
3.D本题考查区域的特点及其划分依据。区域有一定的边界,但有的区域边界是明显的,如行政区;有的区域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区域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区域可以按自然要素特征划分,也可以采用综合指标划分。
4.下列区域中具有明显界线的是 ( )
A.行政区 B.文化区 C.植被区 D.气候区
4.A 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行政区有明显界线,大多数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特征,界线是模糊的。
5.在一个区域的内部往往表现出 ( )
A.显著的差异性 B.相对一致性 C.基本的不连续性 D.完全的相同性
5.B 区域内部某些特征具有相对一致性,并不是说内部就没有差异。
6.下列区域中属于功能区的是 ( )
A.黄土高原区 B.北方方言区 C.水田农业区 D.上海经济区
6.D A、B、C三项是自然要素或人文要素具有相似性或相对一致性的均质区。
“四季服装同穿戴”是我国某地自然环境特征的生动写照。据此回答7~8题。
7.该地区位于( )
A.华北平原 B.江汉平原 C.河套平原 D.云贵高原
7.D “四季服装同穿戴”反映了该地区的气候一年四季变化不大。云贵高原上
的昆明有“春城”之称,气候四季如春。
8.该地区自然特征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经度位置 B.地面状况 C.海拔 D.海陆位置
8.C 冬季,昆明准静止锋受地形的阻挡,只能影响云贵
高原东部,高原西部的昆明一带受暖气团的控制,气候温暖;夏季,由于海拔较高,昆明比较
凉爽。
二、判断题。
9.我国的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主要依据是植被类型。
9.错误
10.区域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指标来划分的,各区域都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10.正确
㈣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对生物资源的影响,比如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使一些动物失去栖息地等;滥开采地下水,导致地壳下陷,污染地下水;大量排放废气,加剧温室效应和酸雨,甚至改变区域的气候等
㈤ 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及不利影响
有利影响来:修建水库等设自施缓解了水资源的时间分配不平衡;南水北调等水资源调配工程,缓解了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平衡;还有就是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分布不平衡状态等。
不利影响:森林和草原植被的退化或消亡、生物多样性的减退、水土流失及污染的加剧、大气的温室效应突显及臭氧层的破坏等。
望采纳
㈥ 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过程的反馈影响
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系统的干预会产生正反馈作用,例如填海造田、开挖河道、修建水库、绿化沙漠,沙漠化扩大,水土流失等等实例。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庞大的物质系统。其组成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的各种物质、各种能量以及在能量支配下物质运动所构成的各种动态体系,即自然地理要素。自然地理要素包括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和生物。它们是自然地理环境四种基本组成成分在能量的支配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各种自然地理动态的物质体系。它们既是物质的,又是动态联系的。 自然地理环境的各种物质成分在以太阳能和地球内能为主的各种环境能量的作用下,形成了各种自然地理组成要素。每一组成要素都按着自身的规律存在和发展着,但是,其中没有一个要素是孤立的。换言之,没有一个要素不受其他要素的影响和给予其他要素以影响,因此,各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使自然地理环境组成为一个特殊的不可分割的有机系统。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如此严密和具有如此的普遍性,以致“牵一发动全身”,一旦某一环节发生变化,其他所有环节必将随之发生变化。地理环境的整体件.使其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环境的过程中应充分重视这一因素。 地理环境是各地理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人类的各项活动物质和能量的源泉,以及生命的支持系统。从空间看,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而从时间看,自然环境又时刻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人类的活动主要是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往往针对某一自然地理要素,进而影响整个自然环境。当今社会出现的众多资源和环境问题,就是人类活动对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破坏的结果,所以人类活动不仅要遵循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而且应预测因人类活动影响后的自然环境的发展变化趋势。
㈦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人类生存在地球上,为求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认识人类的生存环境,首先要认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第一,地球上的许多自然现象,仅从地球本身来找原因,常常得不到正确、完整的结论,需要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来分析。第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将眼光投向太空,以拓展生存空间和资源来源。第三,宇宙空间可能还有像地球一样的星球上,生存着高智慧的生命——外星人。当然,适合外星人生存的星球也许有像地球一样的宇宙环境。
科学的自然观和宇宙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阶段,有关宇宙的知识主要是通过地理学科来传授的。所以,地理学科讲有关地球宇宙环境的内容,肩负着知识教育和世界观教育的双重任务。宇宙是物质的,处在不断的运动和演化之中。地球是宇宙大家庭中的一员,其物质组成、运动规律,以及发生和演化,都与宇宙环境同源。认识宇宙环境,有利于科学认识自然世界和宇宙,破除封建迷信,反对邪教。
综上所述,“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形成科学的宇宙观”成为学习地球宇宙环境的目标。为实现这一学习目标,课程标准选取了“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等内容。可以看出,课程标准并没有宽泛地要求了解宇宙,而是将视点放在与地理环境紧密相关的“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因为宇宙太大,地理课程没有必要关注与地球环境无关的宇宙部分;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课程标准以案例学习的思路,要求了解“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因为在地球的宇宙环境中,太阳是对地球影响最大的一个天体。
2.认识地球的运动特点及其地理意义
地球运动是地理环境的形成,以及地理环境各要素运动变化的基础,因而也是高中阶段地理学习的基础,“认识地球的运动特点及其地理意义”无疑是高中地理重要的学习目标之一。在义务教育阶段也学习地球的运动,但要求比较低,其学习目标为“认识地球的运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即只要求了解现象。高中阶段则是在此基础上的深化,强调现象本身的规律性及其成因。
3.了解自然环境的组成,形成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的观念
本模块内容设计的主题是“自然环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无论从整个高中阶段地理课程的内容看,还是从本模块的内容看,学生学习首先需要明确地理学上所说的自然环境所包括的空间范围及其组成。自然环境主要指人类活动所涉及的主要空间范围,它是由相互交错、重叠的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组成的地球表层系统,上至大气圈对流层顶,下至岩石软流层。为此,课程标准中安排了地球圈层结构的内容。
学生科学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是逐步形成的,其中一个基本的观念就是“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只有认识自然,尊重自然,才能做到人地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学习,已经为学生初步形成这一观念打下了必要的基础,高中阶段则需要通过较为系统的学习,以强化学生的这一观念。为什么说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从多方面来加以分析。《课程标准》沿用地理学界一般的认识方法,从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三个方面安排有关内容,说明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4.学会分析自然环境中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基本过程,说明它们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认识自然环境是“地理1”的主体内容,本模块涉及自然地理学中的气象气候、地质地貌、水文、生物、土壤等内容。自然地理学具有严谨而庞大的学科体系,如果从学科体系考虑高中阶段应学习的内容,将很难做出选择。从人地关系这条主线看,学习自然环境主要是为了认识地理环境,因此,没有必要按自然地理各部门系统地学习,而应从整体上把握自然环境。所以,学生通过自然环境部分的学习,目标之一是学会分析对地理环境有着深刻影响的基本的自然地理过程(主要体现为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很复杂,哪些过程应视为高中阶段学生必须学习的“基本过程”?首先,这些过程在自然环境中具有广泛性(全球性);其次,这些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变具有重要影响,从而对人类活动产生深远影响;第三,这些过程对于高中阶段学生来说,不会因涉及的知识过深过难而成为学习障碍。因此,《课程标准》中选择了地壳物质循环、大气环流、水循环和大洋环流。为方便学生对这四大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过程的理解,《课程标准》还选择了一些基本的自然地理原理,包括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大气受热过程、天气系统等。
5.认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整体性和差异性是自然环境的两大基本特点,认识这两大特点,不仅有利于理解自然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和地域分异,而且对人类活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例如,流域综合治理体现了对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认识,因地制宜则体现了对自然环境差异性的认识。
自然环境是由气候、水文、岩石、地貌、生物等要素组成的,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形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各要素的地区分布差异又形成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可见,无论是整体性还是差异性,都可以从自然环境各要素的角度加以分析。因此,《课程标准》在对自然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及其成因提出要求之前,还对自然地理要素在自然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提出了要求。
(1) 对本模块各条“标准”要求的把握
◆ 宇宙中的地球◆
(1)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指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环境,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理解。宏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即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微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目的不是要系统学习天文知识,而是要为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打基础。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从质量、体积、运动等方面看,地球只是其中的普通一员,但是,存在生命尤其是高级智慧生命又使地球成为太阳系中特殊的一员。很显然,地球上为什么适宜于生命生存和繁衍是本条“标准”的重点要求。
从本条“标准”的设计来看,说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不仅要从地球自身条件和行星际空间条件分析,还要从恒星际空间条件分析。“标准”将地球的特殊性限定在太阳系范围之内,隐含着在太阳系之外可能有存在生命的星球。实际上,人类一直在为寻找“外星人”而努力,目前已在太阳系之外发现了几十颗可能会有生命的行星。
根据本条“标准”的要求,学生在分析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时,要会运用有关资料加以说明。这些资料如太阳系九大行星的比较数据、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地球本身的条件等。
(2)简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本条“标准”以太阳为案例,说明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来看,本条“标准”关注的主要是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两个方面。把握本条“标准”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关注的重点不是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本身,而是它们对地球的影响。因此,对于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与传递、各种太阳活动及其产生的原因、太阳的内部结构和大气结构等,不必详加分析甚至不涉及。但是,为了说明对地球的影响,需要明确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的主要特征和基本规律。第二,“影响”应从对地理环境和对人类活动两方面来谈。由于“影响”涉及的范围太广,可以就主要影响用举例的方式说明。第三,要辩证地看待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从一般意义上说,太阳辐射的影响是有利的,太阳活动的影响是不利的;更进一步分析,太阳辐射也有不利的影响(如过多的紫外线辐射),太阳活动也会产生有利的影响(如尚在研究中的太阳活动对气候等方面的影响)。
(3)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是本模块内容的重要基础理论,对于认识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都要着重要意义。本条“标准”中的行为动词用“分析”,表明对本条“标准”的要求要从义务教育阶段了解现象的层面,上升为理解规律和成因的层面。
地球同时存在着不同的运动形式,如绕地轴自转、绕太阳公转、随太阳参与银河系的运动等。即使是公转也不只是简单地绕太阳作椭圆运动,而是绕日地质心运动,同时也绕月地质心运动。在中学阶段,一般只研究地球的两种基本运动形式——绕地轴自转和绕日公转。
要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需要认识地球的运动规律。一方面,根据不同的参照系,地球运动有视运动和真运动的不同。另一方面,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同时进行的,两种运动叠加、合成了地球的运动。因此,应关注地球自转和公转之间的关系,避免孤立地分析某种运动。
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主要包括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的偏转、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更替、五带等。从成因分析,这些地理现象相当一部分是地球自转和公转共同形成的。地球自然和公转形成了黄赤交角,决定了地球表面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导致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从而形成四季和五带。
本条“标准”要求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因此,不仅要分析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还应分析这些现象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以及人类活动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并且,后者更为重要。其中,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转的原因(地转偏向力的形成),因涉及较深的物理知识,“标准”没有制定要求。
(4)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本条“标准”有显性和隐性两方面的要求。显性要求是从宏观上了解地球的结构及特点。地球呈现出圈层结构,可以划分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岩石圈是介于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之间的一个圈层,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即软流层之上的固体岩石部分。
本条“标准”的隐性要求是了解自然环境的组成,这也是根本要求。本模块的主题是“自然环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在学习了有关“宇宙中的地球”之后,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什么是自然环境”。“标准”以“宇宙环境—地球—自然环境”的认识思路,设计了在宏观了解地球圈层结构的基础上认识自然环境的组成,即在空间范围上把自然环境放在地球圈层结构中认识。
自然环境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理解。从宏观层面上,根据现代自然地理学的研究,自然环境就是指地球表层系统,它是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交叉而成的。人类属生物圈的一部分。也有人为强调人类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单分出一个“智慧圈”,这样就共有五大圈层。从微观层面上讲(如落实到一定的地域),自然环境是由岩石、地貌、土壤、气候、水文、生物等要素组成的。
从人地关系角度出发,并且本条“标准”的行为动词为“说出”(要求较低),对于各圈层不要求展开深入了解,而应抓其主要特点及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的内容。
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人类通过长期活动创造了人文环境(也有称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共同组成地理环境。可见,地理环境的空间范围与自然环境是一致的。
◆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本条“标准”关注的对象是自然环境组成要素之一——岩石,要求的重点落在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目的是以物质循环运动的观点看待岩石的形成和演变。
地壳是由岩石构成的,地壳内部物质可理解为岩石。要说明地壳内部物质的循环过程,首先要了解地壳内部物质——岩石的分类,即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其次要了解每一类岩石是怎样形成的,这需涉及各种地质作用,但一般不必深入讲述三大类岩石的成因。第三,理解三大类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之间,及其与岩浆间的相互转化。这是本条“标准”要求的重点。第四,从“过程”来看,需要把握转化的起点、终点,以及先后顺序,并由此过程形成“循环”的认识。
根据本条“标准”的要求,学生要能熟练阅读“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示意图”,同时能绘简单的示意图说明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这样的示意图不仅要绘出三大类岩石及岩浆,还应反映它们之间的转化过程,如岩浆上涌浸入地下或喷出地表转化成岩浆岩,岩石在外力作用下转化成沉积岩,岩浆岩和沉积岩在压力和热力作用下转化为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下深处重熔为岩浆等。
本条“标准”对地壳、岩石、地质作用等内容未作明确要求,因此,对理解地壳内部物质循环所不必要的知识最好不涉及。但是,从人地关系主线出发,介绍岩石的形成和转化时,应联系人类对岩石的开发和利用。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人类大规模利用的矿产资源都来源于矿物,因此,可根据条件适当介绍矿物、矿产等内容。
(2)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本条“标准”关注的对象是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之一——地貌,要求的重点是地貌的变化及其原因。关于地表形态要注意有不同的概念解释。
对于地表形态,通常有两种理解。其一是从宏观形态上理解的地形,如高原、盆地等,是内力和外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二是从微观成因上理解的地貌,如流水地貌、风沙地貌等,主要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在其公布的《地理学名词》(科学出版社,1989)中,将地形和地貌合为地貌(也称地形)。
地表形态的变化,可从三个层面加以说明。第一是全球大地构造,以解释全球海陆、高大山系、大裂谷等的分布和变化。一般通过板块构造学说等全球构造理论加以说明。第二是区域大地构造,侧重于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以解释地表高低不平的原因。一般通过褶皱、断层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加以说明。第三是在大地构造基础上进一步形成的地表形态,以说明地表形态的再变化。一般主要通过流水、风、冰川等外力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表形态加以说明。
从本条“标准”的要求来看,重在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分析,以使学生从两方面认识地表形态。一方面以运动、变化的观点看待地表形态,即地表形态一直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另一方面以综合的观点看待地表形态,即内力造就了地表形态的骨架,外力对地表形态骨架作再塑造;我们所见到的地表形态是内、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产物。同时学会分析常见地表形态及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内力或外力)。基于这样的要求,教学时没有必要将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貌或各种类型的地貌作全面系统的介绍,而应举例(即“标准”要求的“结合实例”)加以分析。
(3)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本条以及后两条“标准”关注的对象是自然环境组成要素之一——大气。本条“标准”旨在认识导致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为后面学习大气环流、天气系统以及全球气候变化打下理论基础。
本条“标准”虽然简短,但它要求的内容是比较多的。从有关大气各条“标准”综合来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本条“标准”。第一,作为自然环境组成要素,“标准”中的“大气”是指低层大气,其高度不超过对流层顶。第二,了解大气受热,需要明确大气的热量来源,即导致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是大气根本的热源,地面(包括陆面和海面)是大气直接的热源。第三,大气受热过程,实际上是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其中,大气温室效应及其作用是需要重点阐述的基本原理。第四,学习大气受热过程,是为理解大气运动打基础,所以,大气热力环流是需要阐述的另一个基本原理。大气热力环流是大气不均匀受热的结果。大气不均匀受热主要是由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和下垫面热性质差异引起的。大气不均匀受热是大气运动的主要原因,大气热力环流则是理解许多大气运动类型的理论基础。小到城市热岛环流,大到全球性大气环流,都可以用大气热力环流的原理来解释。第五,学习和说明大气受热过程,需要借用一些原理示意图,如大气温室效应示意图、大气热力环流形成示意图等。
(4)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本条“标准”关注全球性大气环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全球性大气环流是自然环境中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形式之一,对自然环境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对水、热、尘、地貌、气候等的影响)。
全球有7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理解这些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和分布规律,可通过三圈环流来说明。理解三圈环流有两个基础,一是大气热力环流,一是风的形成及风向的转变。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近地面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标准”关注的是地球表面的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对于三圈环流中高空的气压和风向不作要求。三圈环流是假设地球表面均匀情况下的理想模式,实际上气压带和风带在近地面的分布是不连续的,并形成一个个气压中心。在三圈环流的基础上,还应了解海平面气压和风的实际情况,以使理论联系实际。
气压带、风带在一年内还随季节作周期性移动,其根本原因是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所以,一般模式图或示意图展示的是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的平均状况,以此状况为参照,气压带和风带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移动为基础,叠加海陆位置和下垫面等因素,形成了世界上复杂多样的气候。这是学生需要形成的基本认识。具体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可以通过举例,而不要求系统讲述气候类型的成因。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对气候的影响,比较好的例子是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受西风带控制);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比较好的例子是热带草原气候(信风带和赤道低压带的交替控制)、地中海气候(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以及西南季风(东南信风夏季北移跨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而成)等。
本条“标准”的要求,学生应能熟练阅读并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季节移动示意图。
(5)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天气图是学生以及将来作为一名公民在现代社会中要经常接触到的。本条“标准”旨在使学生能阅读和简单分析天气图,并解释天气变化现象。
天气图是用来反映天气状况并预报天气变化的专业性图像,其中涉及各种类型锋面、低压和低压槽、高压和高压脊、切变线等天气系统。人们经常接触到的多是电视节目中播放的简易天气图。本条“标准”所指的就是这类简易天气图,所要求的天气系统主要是常见的锋面(包括冷锋和暖锋)、低压(包括低压槽)、高压(包括高压脊),而且只关注海平面的天气图。高空天气图在此不作要求。
各种天气系统的特点,可从气温、气压、湿度(包括降水)、风几方面分析,从而综合出各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进一步要明确天气系统移动前后的天气变化,这是运用天气图分析天气状况并作天气预报的关键所在。学习天气系统尤其是锋面,需要引入气团的概念,但对其他概念(如气旋、反气旋),“标准”未作要求,目的是简化知识头绪。把握本条“标准”还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应从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出发,切忌增加知识难度;第二,应对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予以重视,并能联系相关的天气实例作适当拓展分析,如锋面等;第三,不同地区应重视对影响本地区的重要天气系统的了解,如云贵高原地区的昆明准静止锋。
(6)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本条和下一条“标准”关注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之一——水。本条“标准”旨在认识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运动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般将水循环按其发生的空间范围分为海陆间循环(又称大循环)、陆上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三种。“标准”并不要求对水循环作这样的划分或出现三种循环的概念,而是要求以海陆间循环为主,将三种循环的过程和环节综合在一幅示意图中,使学生综合把握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是指水在陆地、海洋、大气之间的转变;环节是指实现水的循环运动的途径,主要包括降水、蒸发(蒸腾)、径流、水汽输送等。根据“标准”的要求,学生应能以示意图的形式,通过主要环节的相互联系,说出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本条“标准”要求的重点,而且“标准”对它的要求是“说明”,从程度上区别于对过程和环节的一般要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首先是维持着地球上各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其次,水循环促进了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由此对生态、气候、地貌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水循环地理意义的学习应注意形成一些基本认识,如水循环将水圈、岩石圈、大气圈和水圈联系起来;水是自然最富动力作用的因子之一;水资源处在不断更新之中,但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等。
从本条和下一条“标准”综合来看,本条“标准”虽然将视野扩大到水圈,但落脚点放在陆地上。因此,对于陆地各水体之间的关系(水循环各环节的联系)、水资源及其更新、水循环对气候、生态、地貌的影响等,应给予适当的关注。
(7)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本条“标准”关注水圈中的海洋水。海洋水是地球上最主要的水体,也是大气最重要的水汽来源和热量来源。关于海洋水,传统高中地理课程要求的内容较多,如海水的温度、盐度以及各种形式的运动等。课程标准从对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意义来考虑,舍弃了关于海洋水自身性质的内容(如温度和盐度),只关注环境意义最为重大的海洋水的运动形式之一——洋流。
本条“标准”将洋流的学习归结到“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两个方面,从而对传统高中地理中有关的洋流知识作了大量的简化。从知识的内在联系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学习目的,而“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是知识基础。
仔细分析本条“标准”,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学习应落实在地图上,其中最主要的是“世界洋流分布图”,此外还有“世界渔场分布图”“世界气候分布图”等。第二,通过阅读“世界洋流分布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即分别以副热带为中心和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其中,南半球高纬度地区没有形成大洋环流,而是形成连续的西风漂流和南极绕极流。第三,通过阅读“世界洋流分布图”及有关地图,分析洋流对全球热量的输送、沿岸气候、渔场、海洋污染及交通的影响。
本条“标准”时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第一,在阅读“世界洋流分布图”的基础上,可以把世界洋流的分布模式化,以加强对世界洋流分布规律的把握,并为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打下扎实的基础。第二,一般不必对洋流知识进行加深和扩展。例如,洋流的成因不需要系统讲述,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的名称都可以不出现,只要能解释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即可;局部海域(如北印度洋)具有季节变化的洋流也不需要了解。第三,对各洋流的名称不要求记住,但是为了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需要,应了解不同纬度大陆两岸洋流的性质(暖流或寒流)。
◆ 自然环境中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1)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高中阶段自然地理部分学习的总结和提高,同时为认识人类活动的合理性以及正确处理人地关系打下基础。从空间因素看,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客观现实,但是从时间因素看,自然环境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人类活动不仅要遵循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而且应预测因人类活动影响后的自然环境的发展变化趋势。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由各自然地理要素综合作用形成的,人类活动往往针对某自然地理要素并进而影响自然环境。为此,课程标准在要求理解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之前,单列此条“标准”要求理解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在人们所能感知的地理环境中,各自然地理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很难说明某一自然地理要素对于地理环境的作用。因此,“标准”将视角扩展到地质历史时期,要求从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的角度认识各自然地理要素对于地理环境的作用,并由此类推到现在人们所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当然,本条“标准”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认识任一自然地理要素对于地理环境的重要性,而不是要系统了解每一自然地理要素对地理环境的作用,所以“标准”要求的是“举例说明”。
在各自然地理要素中,本条“标准”虽然没有明确指出举例的对象,但是综合来看,生物(尤其是植物)要素应成为举例的一个选择。因为,第一,在各自然地理要素中,岩石、地貌、大气、水文等要素都已有相应的“标准”作了要求,生物要素却没有。第二,生物(尤
㈧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方面有哪些影响
人类生存在地球上,为求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认识人类的生存环境,首先要认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第一,地球上的许多自然现象,仅从地球本身来找原因,常常得不到正确、完整的结论,需要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来分析。第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将眼光投向太空,以拓展生存空间和资源来源。第三,宇宙空间可能还有像地球一样的星球上,生存着高智慧的生命——外星人。当然,适合外星人生存的星球也许有像地球一样的宇宙环境。
科学的自然观和宇宙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阶段,有关宇宙的知识主要是通过地理学科来传授的。所以,地理学科讲有关地球宇宙环境的内容,肩负着知识教育和世界观教育的双重任务。宇宙是物质的,处在不断的运动和演化之中。地球是宇宙大家庭中的一员,其物质组成、运动规律,以及发生和演化,都与宇宙环境同源。认识宇宙环境,有利于科学认识自然世界和宇宙,破除封建迷信,反对邪教。
综上所述,“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形成科学的宇宙观”成为学习地球宇宙环境的目标。为实现这一学习目标,课程标准选取了“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等内容。可以看出,课程标准并没有宽泛地要求了解宇宙,而是将视点放在与地理环境紧密相关的“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因为宇宙太大,地理课程没有必要关注与地球环境无关的宇宙部分;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课程标准以案例学习的思路,要求了解“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因为在地球的宇宙环境中,太阳是对地球影响最大的一个天体。
2.认识地球的运动特点及其地理意义
地球运动是地理环境的形成,以及地理环境各要素运动变化的基础,因而也是高中阶段地理学习的基础,“认识地球的运动特点及其地理意义”无疑是高中地理重要的学习目标之一。在义务教育阶段也学习地球的运动,但要求比较低,其学习目标为“认识地球的运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即只要求了解现象。高中阶段则是在此基础上的深化,强调现象本身的规律性及其成因。
3.了解自然环境的组成,形成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的观念
本模块内容设计的主题是“自然环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无论从整个高中阶段地理课程的内容看,还是从本模块的内容看,学生学习首先需要明确地理学上所说的自然环境所包括的空间范围及其组成。自然环境主要指人类活动所涉及的主要空间范围,它是由相互交错、重叠的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组成的地球表层系统,上至大气圈对流层顶,下至岩石软流层。为此,课程标准中安排了地球圈层结构的内容。
学生科学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是逐步形成的,其中一个基本的观念就是“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只有认识自然,尊重自然,才能做到人地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学习,已经为学生初步形成这一观念打下了必要的基础,高中阶段则需要通过较为系统的学习,以强化学生的这一观念。为什么说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从多方面来加以分析。《课程标准》沿用地理学界一般的认识方法,从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三个方面安排有关内容,说明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4.学会分析自然环境中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基本过程,说明它们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认识自然环境是“地理1”的主体内容,本模块涉及自然地理学中的气象气候、地质地貌、水文、生物、土壤等内容。自然地理学具有严谨而庞大的学科体系,如果从学科体系考虑高中阶段应学习的内容,将很难做出选择。从人地关系这条主线看,学习自然环境主要是为了认识地理环境,因此,没有必要按自然地理各部门系统地学习,而应从整体上把握自然环境。所以,学生通过自然环境部分的学习,目标之一是学会分析对地理环境有着深刻影响的基本的自然地理过程(主要体现为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很复杂,哪些过程应视为高中阶段学生必须学习的“基本过程”?首先,这些过程在自然环境中具有广泛性(全球性);其次,这些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变具有重要影响,从而对人类活动产生深远影响;第三,这些过程对于高中阶段学生来说,不会因涉及的知识过深过难而成为学习障碍。因此,《课程标准》中选择了地壳物质循环、大气环流、水循环和大洋环流。为方便学生对这四大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过程的理解,《课程标准》还选择了一些基本的自然地理原理,包括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大气受热过程、天气系统等。
5.认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整体性和差异性是自然环境的两大基本特点,认识这两大特点,不仅有利于理解自然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和地域分异,而且对人类活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例如,流域综合治理体现了对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认识,因地制宜则体现了对自然环境差异性的认识。
自然环境是由气候、水文、岩石、地貌、生物等要素组成的,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形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各要素的地区分布差异又形成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可见,无论是整体性还是差异性,都可以从自然环境各要素的角度加以分析。因此,《课程标准》在对自然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及其成因提出要求之前,还对自然地理要素在自然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提出了要求。
(1) 对本模块各条“标准”要求的把握
◆ 宇宙中的地球◆
(1)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指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环境,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理解。宏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即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微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目的不是要系统学习天文知识,而是要为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打基础。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从质量、体积、运动等方面看,地球只是其中的普通一员,但是,存在生命尤其是高级智慧生命又使地球成为太阳系中特殊的一员。很显然,地球上为什么适宜于生命生存和繁衍是本条“标准”的重点要求。
从本条“标准”的设计来看,说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不仅要从地球自身条件和行星际空间条件分析,还要从恒星际空间条件分析。“标准”将地球的特殊性限定在太阳系范围之内,隐含着在太阳系之外可能有存在生命的星球。实际上,人类一直在为寻找“外星人”而努力,目前已在太阳系之外发现了几十颗可能会有生命的行星。
根据本条“标准”的要求,学生在分析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时,要会运用有关资料加以说明。这些资料如太阳系九大行星的比较数据、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地球本身的条件等。
(2)简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本条“标准”以太阳为案例,说明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来看,本条“标准”关注的主要是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两个方面。把握本条“标准”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关注的重点不是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本身,而是它们对地球的影响。因此,对于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与传递、各种太阳活动及其产生的原因、太阳的内部结构和大气结构等,不必详加分析甚至不涉及。但是,为了说明对地球的影响,需要明确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的主要特征和基本规律。第二,“影响”应从对地理环境和对人类活动两方面来谈。由于“影响”涉及的范围太广,可以就主要影响用举例的方式说明。第三,要辩证地看待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从一般意义上说,太阳辐射的影响是有利的,太阳活动的影响是不利的;更进一步分析,太阳辐射也有不利的影响(如过多的紫外线辐射),太阳活动也会产生有利的影响(如尚在研究中的太阳活动对气候等方面的影响)。
(3)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是本模块内容的重要基础理论,对于认识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都要着重要意义。本条“标准”中的行为动词用“分析”,表明对本条“标准”的要求要从义务教育阶段了解现象的层面,上升为理解规律和成因的层面。
地球同时存在着不同的运动形式,如绕地轴自转、绕太阳公转、随太阳参与银河系的运动等。即使是公转也不只是简单地绕太阳作椭圆运动,而是绕日地质心运动,同时也绕月地质心运动。在中学阶段,一般只研究地球的两种基本运动形式——绕地轴自转和绕日公转。
要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需要认识地球的运动规律。一方面,根据不同的参照系,地球运动有视运动和真运动的不同。另一方面,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同时进行的,两种运动叠加、合成了地球的运动。因此,应关注地球自转和公转之间的关系,避免孤立地分析某种运动。
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主要包括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的偏转、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更替、五带等。从成因分析,这些地理现象相当一部分是地球自转和公转共同形成的。地球自然和公转形成了黄赤交角,决定了地球表面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导致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从而形成四季和五带。
本条“标准”要求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因此,不仅要分析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还应分析这些现象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以及人类活动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并且,后者更为重要。其中,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转的原因(地转偏向力的形成),因涉及较深的物理知识,“标准”没有制定要求。
(4)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本条“标准”有显性和隐性两方面的要求。显性要求是从宏观上了解地球的结构及特点。地球呈现出圈层结构,可以划分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岩石圈是介于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之间的一个圈层,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即软流层之上的固体岩石部分。
本条“标准”的隐性要求是了解自然环境的组成,这也是根本要求。本模块的主题是“自然环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在学习了有关“宇宙中的地球”之后,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什么是自然环境”。“标准”以“宇宙环境—地球—自然环境”的认识思路,设计了在宏观了解地球圈层结构的基础上认识自然环境的组成,即在空间范围上把自然环境放在地球圈层结构中认识。
自然环境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理解。从宏观层面上,根据现代自然地理学的研究,自然环境就是指地球表层系统,它是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交叉而成的。人类属生物圈的一部分。也有人为强调人类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单分出一个“智慧圈”,这样就共有五大圈层。从微观层面上讲(如落实到一定的地域),自然环境是由岩石、地貌、土壤、气候、水文、生物等要素组成的。
从人地关系角度出发,并且本条“标准”的行为动词为“说出”(要求较低),对于各圈层不要求展开深入了解,而应抓其主要特点及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的内容。
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人类通过长期活动创造了人文环境(也有称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共同组成地理环境。可见,地理环境的空间范围与自然环境是一致的。
◆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本条“标准”关注的对象是自然环境组成要素之一——岩石,要求的重点落在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目的是以物质循环运动的观点看待岩石的形成和演变。
地壳是由岩石构成的,地壳内部物质可理解为岩石。要说明地壳内部物质的循环过程,首先要了解地壳内部物质——岩石的分类,即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其次要了解每一类岩石是怎样形成的,这需涉及各种地质作用,但一般不必深入讲述三大类岩石的成因。第三,理解三大类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之间,及其与岩浆间的相互转化。这是本条“标准”要求的重点。第四,从“过程”来看,需要把握转化的起点、终点,以及先后顺序,并由此过程形成“循环”的认识。
根据本条“标准”的要求,学生要能熟练阅读“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示意图”,同时能绘简单的示意图说明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这样的示意图不仅要绘出三大类岩石及岩浆,还应反映它们之间的转化过程,如岩浆上涌浸入地下或喷出地表转化成岩浆岩,岩石在外力作用下转化成沉积岩,岩浆岩和沉积岩在压力和热力作用下转化为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下深处重熔为岩浆等。
本条“标准”对地壳、岩石、地质作用等内容未作明确要求,因此,对理解地壳内部物质循环所不必要的知识最好不涉及。但是,从人地关系主线出发,介绍岩石的形成和转化时,应联系人类对岩石的开发和利用。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人类大规模利用的矿产资源都来源于矿物,因此,可根据条件适当介绍矿物、矿产等内容。
(2)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本条“标准”关注的对象是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之一——地貌,要求的重点是地貌的变化及其原因。关于地表形态要注意有不同的概念解释。
对于地表形态,通常有两种理解。其一是从宏观形态上理解的地形,如高原、盆地等,是内力和外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二是从微观成因上理解的地貌,如流水地貌、风沙地貌等,主要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在其公布的《地理学名词》(科学出版社,1989)中,将地形和地貌合为地貌(也称地形)。
地表形态的变化,可从三个层面加以说明。第一是全球大地构造,以解释全球海陆、高大山系、大裂谷等的分布和变化。一般通过板块构造学说等全球构造理论加以说明。第二是区域大地构造,侧重于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以解释地表高低不平的原因。一般通过褶皱、断层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加以说明。第三是在大地构造基础上进一步形成的地表形态,以说明地表形态的再变化。一般主要通过流水、风、冰川等外力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表形态加以说明。
从本条“标准”的要求来看,重在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分析,以使学生从两方面认识地表形态。一方面以运动、变化的观点看待地表形态,即地表形态一直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另一方面以综合的观点看待地表形态,即内力造就了地表形态的骨架,外力对地表形态骨架作再塑造;我们所见到的地表形态是内、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产物。同时学会分析常见地表形态及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内力或外力)。基于这样的要求,教学时没有必要将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貌或各种类型的地貌作全面系统的介绍,而应举例(即“标准”要求的“结合实例”)加以分析。
(3)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本条以及后两条“标准”关注的对象是自然环境组成要素之一——大气。本条“标准”旨在认识导致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为后面学习大气环流、天气系统以及全球气候变化打下理论基础。
本条“标准”虽然简短,但它要求的内容是比较多的。从有关大气各条“标准”综合来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本条“标准”。第一,作为自然环境组成要素,“标准”中的“大气”是指低层大气,其高度不超过对流层顶。第二,了解大气受热,需要明确大气的热量来源,即导致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是大气根本的热源,地面(包括陆面和海面)是大气直接的热源。第三,大气受热过程,实际上是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其中,大气温室效应及其作用是需要重点阐述的基本原理。第四,学习大气受热过程,是为理解大气运动打基础,所以,大气热力环流是需要阐述的另一个基本原理。大气热力环流是大气不均匀受热的结果。大气不均匀受热主要是由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和下垫面热性质差异引起的。大气不均匀受热是大气运动的主要原因,大气热力环流则是理解许多大气运动类型的理论基础。小到城市热岛环流,大到全球性大气环流,都可以用大气热力环流的原理来解释。第五,学习和说明大气受热过程,需要借用一些原理示意图,如大气温室效应示意图、大气热力环流形成示意图等。
(4)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本条“标准”关注全球性大气环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全球性大气环流是自然环境中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形式之一,对自然环境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对水、热、尘、地貌、气候等的影响)。
全球有7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理解这些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和分布规律,可通过三圈环流来说明。理解三圈环流有两个基础,一是大气热力环流,一是风的形成及风向的转变。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近地面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标准”关注的是地球表面的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对于三圈环流中高空的气压和风向不作要求。三圈环流是假设地球表面均匀情况下的理想模式,实际上气压带和风带在近地面的分布是不连续的,并形成一个个气压中心。在三圈环流的基础上,还应了解海平面气压和风的实际情况,以使理论联系实际。
气压带、风带在一年内还随季节作周期性移动,其根本原因是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所以,一般模式图或示意图展示的是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的平均状况,以此状况为参照,气压带和风带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移动为基础,叠加海陆位置和下垫面等因素,形成了世界上复杂多样的气候。这是学生需要形成的基本认识。具体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可以通过举例,而不要求系统讲述气候类型的成因。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对气候的影响,比较好的例子是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受西风带控制);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比较好的例子是热带草原气候(信风带和赤道低压带的交替控制)、地中海气候(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以及西南季风(东南信风夏季北移跨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而成)等。
本条“标准”的要求,学生应能熟练阅读并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季节移动示意图。
(5)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天气图是学生以及将来作为一名公民在现代社会中要经常接触到的。本条“标准”旨在使学生能阅读和简单分析天气图,并解释天气变化现象。
天气图是用来反映天气状况并预报天气变化的专业性图像,其中涉及各种类型锋面、低压和低压槽、高压和高压脊、切变线等天气系统。人们经常接触到的多是电视节目中播放的简易天气图。本条“标准”所指的就是这类简易天气图,所要求的天气系统主要是常见的锋面(包括冷锋和暖锋)、低压(包括低压槽)、高压(包括高压脊),而且只关注海平面的天气图。高空天气图在此不作要求。
各种天气系统的特点,可从气温、气压、湿度(包括降水)、风几方面分析,从而综合出各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进一步要明确天气系统移动前后的天气变化,这是运用天气图分析天气状况并作天气预报的关键所在。学习天气系统尤其是锋面,需要引入气团的概念,但对其他概念(如气旋、反气旋),“标准”未作要求,目的是简化知识头绪。把握本条“标准”还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应从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出发,切忌增加知识难度;第二,应对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予以重视,并能联系相关的天气实例作适当拓展分析,如锋面等;第三,不同地区应重视对影响本地区的重要天气系统的了解,如云贵高原地区的昆明准静止锋。
(6)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本条和下一条“标准”关注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之一——水。本条“标准”旨在认识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运动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般将水循环按其发生的空间范围分为海陆间循环(又称大循环)、陆上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三种。“标准”并不要求对水循环作这样的划分或出现三种循环的概念,而是要求以海陆间循环为主,将三种循环的过程和环节综合在一幅示意图中,使学生综合把握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是指水在陆地、海洋、大气之间的转变;环节是指实现水的循环运动的途径,主要包括降水、蒸发(蒸腾)、径流、水汽输送等。根据“标准”的要求,学生应能以示意图的形式,通过主要环节的相互联系,说出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本条“标准”要求的重点,而且“标准”对它的要求是“说明”,从程度上区别于对过程和环节的一般要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首先是维持着地球上各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其次,水循环促进了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由此对生态、气候、地貌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水循环地理意义的学习应注意形成一些基本认识,如水循环将水圈、岩石圈、大气圈和水圈联系起来;水是自然最富动力作用的因子之一;水资源处在不断更新之中,但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等。
从本条和下一条“标准”综合来看,本条“标准”虽然将视野扩大到水圈,但落脚点放在陆地上。因此,对于陆地各水体之间的关系(水循环各环节的联系)、水资源及其更新、水循环对气候、生态、地貌的影响等,应给予适当的关注。
(7)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本条“标准”关注水圈中的海洋水。海洋水是地球上最主要的水体,也是大气最重要的水汽来源和热量来源。关于海洋水,传统高中地理课程要求的内容较多,如海水的温度、盐度以及各种形式的运动等。课程标准从对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意义来考虑,舍弃了关于海洋水自身性质的内容(如温度和盐度),只关注环境意义最为重大的海洋水的运动形式之一——洋流。
本条“标准”将洋流的学习归结到“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两个方面,从而对传统高中地理中有关的洋流知识作了大量的简化。从知识的内在联系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学习目的,而“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是知识基础。
仔细分析本条“标准”,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学习应落实在地图上,其中最主要的是“世界洋流分布图”,此外还有“世界渔场分布图”“世界气候分布图”等。第二,通过阅读“世界洋流分布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即分别以副热带为中心和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其中,南半球高纬度地区没有形成大洋环流,而是形成连续的西风漂流和南极绕极流。第三,通过阅读“世界洋流分布图”及有关地图,分析洋流对全球热量的输送、沿岸气候、渔场、海洋污染及交通的影响。
本条“标准”时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第一,在阅读“世界洋流分布图”的基础上,可以把世界洋流的分布模式化,以加强对世界洋流分布规律的把握,并为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打下扎实的基础。第二,一般不必对洋流知识进行加深和扩展。例如,洋流的成因不需要系统讲述,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的名称都可以不出现,只要能解释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即可;局部海域(如北印度洋)具有季节变化的洋流也不需要了解。第三,对各洋流的名称不要求记住,但是为了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需要,应了解不同纬度大陆两岸洋流的性质(暖流或寒流)。
◆ 自然环境中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1)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高中阶段自然地理部分学习的总结和提高,同时为认识人类活动的合理性以及正确处理人地关系打下基础。从空间因素看,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客观现实,但是从时间因素看,自然环境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人类活动不仅要遵循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而且应预测因人类活动影响后的自然环境的发展变化趋势。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由各自然地理要素综合作用形成的,人类活动往往针对某自然地理要素并进而影响自然环境。为此,课程标准在要求理解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之前,单列此条“标准”要求理解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在人们所能感知的地理环境中,各自然地理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很难说明某一自然地理要素对于地理环境的作用。因此,“标准”将视角扩展到地质历史时期,要求从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的角度认识各自然地理要素对于地理环境的作用,并由此类推到现在人们所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当然,本条“标准”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认识任一自然地理要素对于地理环境的重要性,而不是要系统了解每一自然地理要素对地理环境的作用,所以“标准”要求的是“举例说明”。
在各自然地理要素中,本条“标准”虽然没有明确指出举例的对象,但是综合来看,生物(尤其是植物)要素应成为举例的一个选择。因为,第一,在各自然地理要素中,岩石、地貌、大气、水文等要素都已有相应的“标准”作了要求,生物要素却没有。
㈨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思维导图
二者是相互作用的。其中,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分为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也有一定的决定性作用。
㈩ 论述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不要太长
1、地理区域化,各个地理区域有了自身特点;
2、生态影响,生态环境得到不同程度改变;
3、大气污染严重化;
4、海洋生态改变,海平面上升;
5、生物圈经济化,为人类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