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试卷 » 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发展

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 2021-03-06 08:50:58

㈠ 经济地理学论述题谈谈造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增长极,比如说该地区某主导产业比较发达,那么就会带动就业、与此相关的专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属GDP的增长,对区域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比如大城市往往拥有较高的人力资本、就业机会、创新环境、金融资本活跃等等,这个城市也会成为一个增长极,带动一大片区域的经济增长。
上海宝钢主要是利用其区位优势,沿海港口,便于从海外运来原料,也便于销售,同时,由于上海市经济的发达,其金融资本活跃,也便于宝钢的发展。同时,钢铁行业和建筑、汽车等等国民经济很多领域都相关,宝钢的发展也会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㈡ 一道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的题目,求解

1、石嘴山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矿产资源丰富,依靠资源的开采带动了相关消费产业版的发展,最终权形成了区域中心城市,城市的发展高度依赖煤炭等资源的开采,城市产业结构单一,迫切需要转型升级。
2、石嘴山煤炭经过多年的开采,面临着枯竭的危险,城市迫切需要改变产业结构单一的局面,利用自己地处包头-兰州铁路沿线的优势,开发利用除煤炭以外的其他矿产资源,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制造业和第三产业。同时,利用宁东煤田开发的时机和西部大开发的国家战略,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打破制约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困局

㈢ 中国区域地理环境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之小论文

v近年来,中国的地区经济差距引起了广泛关注,伴随地区经济差距扩大的同时,中国的金融发展在区域层面上也表现出了明显的差距(赵伟、马瑞永,2006)。研究影响区域金融发展的因素,对于解释和控制区域金融发展差距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就解决这个问题做初步尝试。传统的经济地理学理论中,地区差异化的原因主要是由地区的地理位置(如距离港口的远近)、自然条件等因素决定的。传统的经济地理学并不能解释一些地理位置不是很优越的地区经济金融也能发展得很好。正是这个原因促使了新经济地理学的崛起,新经济地理学的关键是Krugman(1991)提出的规模收益递增,核心思想是两个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非常接近的地区,也可能由于一些偶然的因素(例如历史事件)导致产业开始在其中一个地方集聚,从而产生地区差异。同时新经济地理学开始考虑经济、历史、文化和制度及其他一些传统地理学未涉及的因素对于经济的影响(Yeung,2003)。但是常常将政策因素和传统地理因素一样视为偶然事件来分析,认为它们对于经济金融起的是间接作用而非直接作用(金煜、陈钊、陆铭,2006)。在中国经济政策和传统地理因素往往不是间接影响经济和金融发展,而是起直接作用。中国的“让东部地区先富起来”的一系列政策对于东部地区的发展起了不可否认的直接作用。因此,本文的分析框架中纳入了经济政策因素的影响。在新经济地理学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金融地理学秉承了新经济地理学超越传统地理学框架分析问题的特点,并且发展出了更加综合分析问题的视角,强调跨学科的研究,从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多个角度来研究区域金融的发展。在这个视角下,传统地理因素、新经济地理因素和政策因素等都被包括在内。金雪军、田霖(2004)对这方面的实证研究已经作了初步尝试,从金融地理学的综合视角构建了区域金融竞争力评价体系,其指标体系涵盖了经济、文化、科技、区位等多个方面。本文试图从金融地理学的视角出发,构建一个金融地理学分析地区金融发展的框架。在此框架下将地区金融发展的影响因素经济、科技、历史等多种因素主要分为三类:经济地理因素、新经济地理因素和经济政策。二、中国区域金融发展描述性分析我们分别采用金融相关比率(FIR)和金融市场化率(FMR)来衡量地区的金融发展程度。戈德史密斯提出的金融相关比率(FIR)作为衡量地区金融发展状况的指标已经被广泛采用,由于我国的国有金融长期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为了更好地反映影响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因素,我们特地还采用另一指标金融市场化率(FMR)来反映非国有金融发展状况(周立,2001)。FIR的定义是全部金融资产价值与全部实物资产(即国民财富)价值之比,这是衡量金融上层结构相对规模的最广义指标。FMR是非国有金融机构的金融资产与国民财富的比值。如果用S代表存款、L代表贷款,以FIR表示金融相关率,那么计算公式则为:FIR=(S L)/GDP。本文下面也将采用这种方法计算金融相关比率。相对应的金融市场化比率FMR就为非国有银行的存贷款之和与GDP的比值(周立,2001)。由表1也可以明显看出,中国的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存在明显的变化,表示非国有金融发展水平的FMR的变化相对表示总体金融发展水平的 FIR更加明显。我们将从金融地理学的视角来分析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变动的影响因素。三、实证分析我们采用混同回归模型和非观测效应模型来对所获得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我们将对区域金融总体发展水平和区域非国有金融的发展水平分别建模分析。(一)变量和数据根据前面的分析,把影响区域金融发展的因素分为三类:1.传统地理因素。按照地理位置和区域研究的传统,我们把30个省级行政单位分为东、中、西部三个地区。设立两个虚拟变量region2、 region3来分别代表中部和西部地区。2.新经济地理因素。根据Henderson(1974)、Krugman(1991)、金雪军、田霖(2004)等前人的研究和金融地理学的特点,对影响区域金融发展的新经济地理因素我们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产业外溢效应。用地区第三产业产值占地区GDP的比重(insratio)来表示。(2)地区人力资本水平。我们采用当地每百人中高校大学生的数量(hcap)来表示。(3)信息化水平。我们用当地年度邮政和电信业务的总量(comm)来表示信息化水平。(4)交通运输状况。我们用地区公路里程总长度(highway)来反映。(5)科技水平。我们用当地年度专利审批通过的数量(patent)来反映。(6)文化因素。我们用当地城镇居民除衣物、食品和居住消费以外的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consu)来反映一个地区的消费文化(金雪军、田霖,2004)。

㈣ 新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到底有没有区

新经抄济地理学又名空间经济学。由于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的发展,主流经济学理论在解释现有经济现象时遇到越来越多的问题。因此,以克鲁格曼( Paul Krugman) 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家又重新回归到经济地理学视角,以边际收益递增、不完全竞争与路径依赖为基础,拓展分析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与全球化等经济现象,借此开创了“新经济地理学”。

㈤ 区域经济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和任务是什么

一、关于区抄域经济学的学科性质还未形成统一的观点,目前,主有三种观点:
(1)区域经济学为应用经济学的分支学科,与产业经济学一起构成中观经济学;
(2)区域经济学为地理学的分支学科;
(3)区域经济学为交叉学科,为经济学与地理学的交叉学科。

二、主要的任务是:研究各经济部门的发展和配置, 地域生产综合体的形成

㈥ 经济地理学的现状与趋势

国际主流经济地理学经历了数次主要的研究方法和视角转变,如-60年代的计量革命、1970年代的政治经济学派(马克思主义)、1980年代以来的新区域主义等。从计量革命的新古典经济学模型解释、到政治经济学派的社会结构剖析(社会—空间辩证法)、再到新区域主义对区域发展独特性和创新能力的分析(如产业氛围、生产网络、产业区等),经济地理学的每一次转变都从更深层次上揭示了经济活动的空间过程和规律。
1990年代以来,经济地理学研究出现了两大新的变化:
其一是空间经济学的再度兴起;
其二是文化和制度转向(cultural and institutional turn)。
这两个变化都被各自的倡导者称为“新经济地理学”,也都对这个学科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另一方面,一种基于“生物学”类比而兴起的“演化经济学”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而基于演化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一种被称为“演化经济地理学”的学术思潮新近也在经济地理学领域浮现出来。
1.1地理经济学
1990年代初,以克鲁格曼(Pual Krugman)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重新拾起并发展了空间经济学的计量方法,来分析经济活动的集聚和空间过程。被克鲁格曼称为“新经济地理学”或地理经济学。
它是克鲁格曼把区位引入到主流经济学中而创立起来的。其理论的基础假设是:一、经济决策者的完全理性;二、均衡理论。另外两个次要假设是:规模报酬递增和外部经济。
这种空间分析得到了部分经济地理学者的认同,但也遭到部分经济地理学者的批判。其中的主要问题是:它将经济活动的复杂性简化为纯粹经济因素的分析、缺少明确的分析的空间单元、缺少实践应用意义。在崇尚综合性思维的地理学家看来,这简直就是研究的倒退。当然,克鲁格曼的所谓“新经济地理学”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例如,它超越新古典经济学,解释了不完全竞争在空间集聚中的作用。但是,如果将其作为研究的主体,经济地理学将丧失其在更高层次的哲学意义上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机会,而只能成为经济学的“小工”(under-laborer)。
1.2制度主义经济地理学
在经济学家倡导空间经济分析的同时,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们对“经济”本身产生了质疑。受到激进地理学和新兴时代文化(新自由主义和后福特主义)的深刻影响,主流经济学发生了一次理论和方法的重新定向,走向了经济学异端的“制度主义”、经济社会学以及文化研究等领域。基于此,20世纪80年代经济地理学开始的理论和方法转向是以经济学中的“制度主义”和“经济社会学”为理论基础的,称为“制度主义经济地理学”或“制度转向”、“文化转向”。
制度主义经济地理学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激进地理学中的路径依赖,但又抛弃了激进地理学中的结构主义决定论,投入“后现代主义”、“后结构主义”社会科学的怀抱。
制度主义经济地理学有效吸收了70年代以来“新经济地理学”所发展的“嵌入性”、“网络分析”、“社会资本”等理论工具,其方法论认为:经济活动是特定的社会和制度的产物,它不能只根据原子似的个人动机和市场均衡来解释,而必须把它置入更广的社会、经济、政治的规则、程序、传统中去理解。制度主义经济地理学就是要弄清各种制度在塑造资本主义空间经济过程中的作用,在制度“路径依赖”和“锁定”机制作用下,资本主义空间经济的演化动态,以及区域和地方发展的社会调节与治理机制。 依其“后现代主义”、“后结构主义”的哲学取向,强调经济行动者的多元性、多中心性、关系性,认为经济行为者的属性是依性别、种族、阶级、文化并依空间的话语而建构的,决不仅受利润最大化的单一逻辑支配。
相对于以往的计量革命、政治经济学派等,这种研究方法和视角成为当今这个时代的新经济地理学。文化和制度转向的核心是对“经济”的重新理解。首先,经济自身越来越被理解为一种语意论述的现象,是被经济学家创造的“专门知识”塑造出来的。既然这样,“经济”不再是客观和稳定的事实,而是一种修辞现象。其次,经济与社会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经济社会学家格兰诺威特(Granovetter,1985)提出“经济活动融于具体的社会关系之中”的观点,即经济的嵌入性(embeddedness)。之后,迪肯和史瑞夫特(Dicken and Thrift,1992)把“嵌入”引入经济地理研究,使这个学科融入文化、社会和制度背景之中并从中获得新的研究内涵与发展方向。这些看似虚无缥缈的转变预示着巨大的思维变革,即可以在新古典经济学塑造的经济发展轨迹之外思考新的发展机制和发展观。例如,经济活动的参与者根据性别、种族、阶级和文化差异而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征,而制度环境也造就不同的经济行为。这些思想对于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以上这些转变的背后是广泛而深入的全球社会经济变革。随着经济活动频繁跨越国界,地方与全球之间的空间关系成了地理学家关心的核心问题。理解和解释全球化过程之中不同地区经济活动持久的差异性(即经济的多元性),必须摆脱传统的思维框架。因此,全球经济变革的实践以及相伴出现的研究方法和视角的转变,为经济地理学创造了众多新的、充满着思维争辩的研究领域。两本在世纪之交出版的著作见证并记录了众多处于当代经济地理学前沿的议题,即《牛津经济地理学手册》和《经济地理学伴侣》。这两本书被认为是经济地理学这个领域的研究大纲和一份如今和未来研究议题的宣言,而对这些议题的辩论将持续数十年。综合这两本侧重点各有不同的著作(前者包含了经济学家的工作,而后者则集中于地理学家的研究),当前国际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主要热点领域是:
1)全球化的研究。经济全球化涉及了生产、投资、贸易、金融、人才流动等各方面,给国家、地方、企业和劳动力市场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其中的核心问题是经济全球化形成的各种“流”与国家和地方之间的关系。
2)技术进步空间影响的研究。近半个世纪以来,技术进步速度之快几乎令人眩晕(特别是信息技术)。如此之快的技术进步给社会经济空间过程带来的影响尚未得到认识和解释。这成为地理学家不得不关心的议题。
3)环境与管制研究。欧美经济地理学者没有刻意强调可持续发展,但对经济与环境关系的研究是当前一个很重要的领域,包括循环经济、绿色制造、环境管制方法、政治生态学等具体议题。
4)区域发展研究。1980年代兴起的新区域主义仍然在经济地理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议题包括区域创新系统、产业区、学习型区域、知识溢出等。
5)企业区位和企业战略研究。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要角色,因而一直是欧美经济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对象。当前的重要议题包括企业集群、企业的时空管理、企业的空间形态、跨国公司的空间组织等。
6)社会问题的经济地理研究。包括劳动力、性别(妇女)、社区、种族、工会等问题。 中国经济地理学的发展走过了比较独特的道路。除了发展阶段、制度环境、文化传统、意识形态等因素外,来自欧美国家和前苏联学术思想的交替输入也影响了中国经济地理学的发展过程。总的来讲,建国后中国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可以用“以任务带学科”来概括,即学科发展的首要目标和驱动力是满足国家需求、同时以实践任务促进学科的理论发展和建设。这种直接面对政府需求的研究工作使经济地理学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使经济地理学者在各级政府部门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就这一点而言,欧美国家的经济地理学者是望尘莫及的。但是,也正是这样性质的工作使得中国经济地理学的纯理论研究相对薄弱。同时,体制的变化也割裂了这个学科理论积累的过程;一部分在计划经济时期积累的理论和知识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效用。这只能说明中国的经济地理学正处在制度变革时期的理论重构阶段,而不能就此认为这个学科缺少理论基础。
建国后,为满足国民经济计划和生产力布局的需要,中国经济地理学者广泛参与了地区综合考察、铁路选线、工厂选址、工业基地规划、农业区划等工作。在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发展和积累了不少具有重要价值的经济地理理论知识。如工业布局的技术经济论证方法、农业区划方法、工业成组布局理论等。而且,早在1970年代,经济地理学者已经开始重视工业发展、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为后来从事可持续发展研究奠定了基础。
改革开放之后,由于摆脱了意识形态的束缚,中国经济地理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多元化发展时期。一方面,在国土开发和规划、区域发展、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等领域成为研究主力,所创造的理论知识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如“点—轴”系统等空间结构理论成为国家和地方国土规划和区域规划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剧烈变革也催生了不少新的研究领域。特别是,由于农村工业和外资企业成为不少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因素,乡镇企业研究和外资研究成为近二十年来中国经济地理学的热点领域。前者的研究包括乡镇企业发展的区域社会经济环境、区域差异、农村工业化的区域模式等;后者则包括外资的区位偏好、外资的区域影响及其本地工业联系等。这些研究获得了不少具有国际可比性的研究成果,进入了国际学术舞台。
1990年代中期以来,区域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一方面,这是社会需求的结果——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的基该国策;另一方面,这也是老一辈地理学家坚持倡导“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与关系及其时空规律的科学”所结的硕果。应该看到,区域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是最能发挥经济地理学综合性和交叉性学科特点的研究领域。在这个领域,经济地理学者提出了人口—资源—环境—发展(PRED)协调理论、区域可持续发展测度指标体系等,在国家和地方的可持续发展决策中占有了重要一席。此外,经济地理学者还联合其他学科的学者开展了区域发展地学基础的综合研究,以期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更深入的理论基础;参与了土地覆被和土地利用变化等综合研究。如果说此前的经济地理学的综合性主要体如今学科本身的研究视角的话,那么最近的研究证明经济地理学开始主动开展与地学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成为地球表层综合研究的重要的、活跃的力量。
当然,近二十多年中国经济地理学的发展也受到了欧美国家学术思想的影响。改革开放之后引进的理论和方法主要有区位理论、计量方法和企业地理学等,出版了一系列相关理论著作。如《区位论及区域分析方法》(陆大道)、《高等经济地理学》(杨吾杨、梁进社)、《现代工业地理学》(王缉慈)等。这些学术思想对中国经济地理学的学科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相对于上一年,一批经济地理学者开始直接参与国际经济地理学前沿议题的研究,包括产业区、企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创新系统、信息技术的空间影响、经济全球化等。这表明,中国经济地理学正在克服制度和文化差异的障碍、开始与国际主流经济地理学研究接轨。这些前沿议题的研究将为中国经济地理学奠定更加扎实的理论基础。 经济地理学是一门与发展阶段、制度环境、文化传统和意识形态等密切相关的综合性和交叉性学科,因而其研究范畴和研究视角存在多元性是正常的。要求中国的经济地理学全面与欧美国家的经济地理学接轨是危险的,会脱离这门学科应该服务的国家目标,丧失其重要的社会价值。但是,这并不否认它存在与国际学术界接轨的必要性。面向现阶段国家目标,中国经济地理学的核心问题应该是区域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个核心问题统帅之下,应充分发挥经济地理学综合性和交叉性的学科特点,进行多元化的具体议题和科学问题的研究,在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上则要多借鉴国际经济地理学的做法。总体上,我们认为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应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国家目标与理论研究之间的关系。应该承认,完成国家目标是一个学科社会价值最直接的体现和获得社会认可的主要源泉。但是,也必须看到,没有科学理论的支撑,任何一个学科都不可能很好地完成国家目标,也无法从更高层次上参与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塑造。两者之间是“标”、“本”的关系。所以,从根本上,经济地理学还是要注重理论研究,而研究的理论必须是针对国家目标的、是为了更好地完成国家目标。
2)核心问题与具体研究议题之间的关系。一个学科的核心问题往往是比较宏观的科学目标,需要由众多的具体研究议题来支撑,而这些研究议题未必在表面上直接与核心问题发生联系。因而,不能凭字面意思或表面联系来判断具体研究议题对于核心问题的价值和意义;在综合性和交叉性学科中尤其应该避免如此。也就是说,具体议题的研究要享有充分的“自由”。毕竟,科学问题是可以规划的,而科学理论是无法规划出来的。
3)走向国际学术界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地理学之间的关系。承认经济地理学研究范畴和研究视角的多元性,不表明不同国家间经济地理学研究不需要和不能交流。开展与国际学术界接轨的研究,对中国经济地理学的发展至关重要。首先,是开拓研究视野的需要——我们需要了解市场经济体制下需要研究哪些重要议题;其次,是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全球化使很多学术问题需要由多国学者共同来研究;第三,是树立国际学术地位的需要。当然,考虑到这门学科的特点,这类研究不能、也不可能脱离国情。
4)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之间的关系。过去十多年,中国的经济地理学研究大多着墨于相对宏观的研究议题,对于经济活动参与者(企业、人、社会机构等)和影响要素的比较微观的研究不足。宏观议题通常能够较好地与社会(国家)需求结合,容易得到社会认同。但是,宏观问题研究没有微观案例研究的支撑,很容易成为“空中楼阁”。从宏观问题着眼、从微观案例入手,是最有价值的研究思路。
5)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之间的关系。这是自然和人文交叉学科进行学术研究必须解决的问题,主要体如今研究方法和手段上。我们认为,既不能有“数学迷信主义”,也不能有“数学模型无用论”。在这类交叉学科,数学模型是理论思辩的辅助工具。这些学科强调人文关怀,因而逻辑推理(演绎和归纳)或许比抽象模型更有说服力。在“现实问题—理论假设—概念模型—数据获得(包括数字和经验事实)—理论可靠性—理论含义(implications)”这个研究过程中,数学模型并非不可或缺的一步。

㈦ 经济地理学有哪些就业方向

经济地理学,一般偏向研究中国或世界的产业布局,经济宏观的规划和资源利用回等.由于跟经济学紧密答联系起来,所以该专业通过对地理的研究来为经济服务.现在常用的是区域经济学.就业方向非常广.政府机关,城市规划部门,设计研究院,社会科学院都是非常好的选择.

经济地理学:
经济地理学是以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系统为中心内容的一门学科,它是人文地理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包括经济活动的区位、空间组合类型和发展过程等内容。 以生产为主体的人类经济活动,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整个过程,是由物质流、商品流、人口流和信息流把乡村和城镇居民点、交通运输站点、商业服务设施以及金融等经济中心连结在一起而组成的一个经济活动系统。这一系列经济活动都是在具体的地域内进行的,因此,以地域为单元研究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活动的系统和它的发展过程,成为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特殊领域。

㈧ 经济地理学论述题需要详细答案 谈谈造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增长极来,比如说该地自区某主导产业比较发达,那么就会带动就业、与此相关的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GDP的增长,对区域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比如大城市往往拥有较高的人力资本、就业机会、创新环境、金融资本活跃等等,这个城市也会成为一个增长极,带动一大片区域的经济增长。
如上海宝钢主要是利用其区位优势,沿海港口,便于从海外运来原料,也便于销售,同时,由于上海市经济的发达,其金融资本活跃,也便于宝钢的发展。同时,钢铁行业和建筑、汽车等等国民经济很多领域都相关,宝钢的发展也会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㈨ 经济地理对城市发展和产生的作用

经济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相比,理论研究较为薄弱。如果把视野集中于我国与发达国家的比较上,经济地理学在理论上的差距又大于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理论研究的迫切感已不时被有前瞻性的学者提及。
经济地理学理论研究包括的内容很多。结合以上对经济地理学发展及其研究领域的分析,以下四种关系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这四方面的理论研究具有研究尺度和抽象层次的区别。
(一)人地关系的理论研究
本世纪地理学的发展,始终以人类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做为基础理论研究。90年代以来,以联合国里约热内卢会议发表的《21世纪议程》为标志,在经济发展中人们更加注意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当今人们对发展经济和保护资源环境的关系的认识,已从本世纪上半叶的“环境决定论”,70年代罗马俱乐部的经济“零增长”以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思想,转移到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上来。然而,何为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如何实现两者的良性循环?还需要一系列令人信服的理论解释。为此,可以实验站的形式,对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发展模式的小区进行社会、经济、资源、生态环境各组成要素的定量分析,比较不同发展模式下的人地关系相互作用轨迹,从而抽象出有关理论。
(二)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
经济活动全球化加强了全球与地方的联系。理想地来看,全球化可使每个局部充分发挥其在国际分工的优势,每个区域在全球化中做出可以做的贡献,同时获取可以获取的回报份额(即从其它区域得到好处)。然而实际上,全球化力量(globalizing forces)与地方化力量(localizing forces)由于国际性组织、跨国公司、国家、区域的介入,而变得十分复杂和难以度量。如果能通过精心设计的研究,选定衡量各方力量的指标,通过代表性的实例调查对各作用力的均衡点及改变均衡点位置的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分析,将十分利于有关理论体系的建立。而该理论对区域和企业均具重要意义。
(三)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
区域经济发展决策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重要的理论依据。这方面,国内外学者均提出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主张“效率至上”。认为由于国家财力十分有限,应集中力量重点支持那些经济效益较好的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等发达地区富裕了,再由这些地区拿钱来解决地区差距问题(见魏后凯的评述)。第二种观点为威廉逊(J.Williamson)的倒“U”型曲线论。1965年他在对24个国家数据进行分析后,认为在经济发展初期,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地区差距将逐渐扩大;然后,地区差距将保持稳定;当经济进入成熟增长阶段后,地区差距将会趋于缩小。将威氏观点用于中国实际,陆大道等学者认为,中国还处在大规模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初期,国家优先目标应当是谋求经济的快速增长。而经济的快速增长不可避免地带来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这个阶段无法逾越。第三种观点则侧重于公平。与美国学者奥肯(A.M.Okun)的观点相似。胡鞍钢等人主张在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上,应是两者兼顾但偏向于公平。这样,要牺牲一定的公平和效率。但牺牲公平只是为了提高效率,并不是为了追求这种不公平;同样允许效率损失也只能是为了公平。至于公平和效率之间应该如何靠近公平,应该采用民主原则来确定。对这些观点以及公平与效率关系的进一步分析,对21世纪经济地理学为政府决策服务具重要意义。
(四)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一方面,企业本身的增长状况,直接影响区域发展;另一方面,企业的技术、管理、产业关联也对区域发展产生间接影响。除了对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外,企业发展与区域发展之间还存在互相矛盾的一面。企业发展追求的是其企业自身的整体利益,该利益与区域利益之间并非完全重合。研究企业与区域发展的关系,找出两者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尤其是结合中国国情,对不同类型(外国投资企业、国有企业、乡镇企业)、不同规模(大、中、小)和不同发展方式(自我扩张、兼并、联合等)的企业与区域发展的关系进行比较研究,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㈩ 区域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有什么具体的异同点,两个专业研究的侧重各在哪方面考研的话各有哪些好学校

楼主也应该抄是学习经济学的袭,那我先说一下概念吧:
经济地理学:从地理学的角度,运用综合方法和区域观点,从自然、技术、经济的相互联系中,研究生产力布局和地区生产综合体的形成条件与发展规律的科学。它属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的边缘学科。
区域经济学:一门运用经济学的原理,对资源不均质分布且不完全能自由流动的社会经济空间中多种区域经济现象进行描述、分析,并揭示其内在规律的经济科学。
所以简单说: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包括微观、中观和宏观的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而区域经济学研究区域(中观尺度的空间)的经济活动,因而侧重是中观经济学。
关于区域经济学的学科性质还未形成统一的观点,目前,主有三种观点:
(1)区域经济学为应用经济学的分支学科,与产业经济学一起构成中观经济学;
(2)区域经济学为地理学的分支学科;
(3)区域经济学为交叉学科,为经济学与地理学的交叉学科。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