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地理学测江苏
『壹』 江苏省2010地理高考考纲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科(江苏卷)考试说明
地 理
一、命题指导思想
地理(必修科目)学业水平测试旨在测试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必备的地理素养,注重测试学生对高中地理必修课程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初步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技能与形成的地理观念,分析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地理(必修科目)学业水平测试的命题力求做到与学生学习高中地理必修课程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相一致,充分体现必修科目学业水平测试的功能价值和地理课程的学科特点;力求突出科学性、基础性、时代性、公平性和创新性,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不出偏题和怪题。
二、测试内容和要求
(一) 测试范围
测试范围包括“地理1”、“地理2”、“地理3”三个必修模块。
(二) 测试能力要求
1.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能够从试题的文字表述和地理图表中获取有关地理信息。
能够比较准确地理解、判读和分析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2. 掌握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与地理基本技能
能够初步掌握和运用所学的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基本原理
与规律等知识。
能够初步掌握和运用地理基本技能,如判读、填绘地理图表,进行相关的地理计算
等。
3.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基本规律
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用比较准确简洁的文字、图表等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
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基本规律的要点。
能够结合有关地理事实材料,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通过比较、推理、判断和分析,
简要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基本规律。
4. 发现和探究地理问题
能够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
能够尝试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究并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初步提出解决
问题的对策。
(三) 测试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地理1
宇宙中的地球
测试内容 测 试 要 求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理解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
理解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能够进行简单的区时计算
了解四季更替的现象,解释四季形成的原因
地球的圈层结构 知道地球的圈层结构,了解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测试内容 测 试 要 求
地壳内部物质循环 知道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了解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地表形态的变化 了解褶皱、断层的特点及其地表形态
结合实例,说明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大气受热过程 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
理解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
结合实例,说明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气压带与风带 结合实例,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理解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
天气系统 结合实例,说明锋面系统(冷锋、暖锋及准静止锋)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结合实例,说明低压、高压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水循环 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结合实例,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洋流 了解洋流的概念及类型(寒流、暖流)
了解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结合实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测试内容 测 试 要 求
自然地理要素与地理环境 知道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知道自然地理要素(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结合实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
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结合实例,说明地理环境从赤道到两极、从沿海向内陆及垂直地带的地域分异规律
理解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测试内容 测 试 要 求
地表形态与聚落及交通线路 结合实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 了解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影响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结合实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自然灾害 结合实例,简述主要自然灾害(旱涝、台风、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地理2
人口与城市
测试内容 测 试 要 求
人口增长模式 知道世界人口增长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
结合实例,说明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
人口迁移 结合实例,分析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人口数量与环境 区别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
城市的空间结构 结合实例,分析城市空间结构的特点,解释其形成原因
城市服务功能 知道城市服务功能的含义
比较不同规模城市的服务范围和服务功能的差异
城市化 结合实例,说明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域文化 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和城市的影响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测试内容 测 试 要 求
农业区位与农业地域类型 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结合实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工业区位与工业地域 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结合实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结合实例,说明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生产活动中的地域联系 结合实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交通与聚落、商业网点 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测试内容 测 试 要 求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了解人地关系思想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
环境问题 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结合实例,说明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可持续发展 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了解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地理3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测试内容 测 试 要 求
区域的含义 了解区域的含义
区域差异 比较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差异
不同发展阶段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结合实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与区域地理环境 结合实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区域可持续发展
测试内容 测 试 要 求
区域环境与发展 结合实例,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流域开发 结合实例,分析某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说明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和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区域农业生产与农业持续发展 结合实例,分析某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面临的主要问题,说明该区域农业持续发展的方向与途径
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结合实例,分析某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 结合实例,分析某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说明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测试内容 测 试 要 求
遥感(RS) 了解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GPS) 知道全球定位系统的概念及其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 知道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了解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数字地球 知道数字地球的含义
三、试卷结构
(一) 题型比例
试卷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判断题和综合题。客观题与主观题的分值比例大致为7:3。
(二) 试题难度比例
试卷包括基础题、中等难度题与难题,其占分比例大致为7:2:1。
(三) 内容比例
自然地理部分约占40%-60%。
人文地理部分约占40%-60%。
四、测试方式和时间
(一) 测试方式
闭卷笔试。
(二) 测试时间
75分钟。
(三) 试卷满分值
100分。
五、典型题示例
(一) 单项选择题
图1为“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分布示意图”。其中昆仑站于2009年1月27日建成,这是我国在南极内陆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图2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图1
1.下列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A.昆仑站 B.中山站 C.长城站 D.南极点
【解析】此题以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昆仑站的建成为情境,旨在考查学生对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规律的掌握情况,并引导学生关注重大的地理时事。本题属于基础题。
【答案】C
2.我国昆仑站建成时,太阳直射点大致位于图2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此题要求学生能运用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规律进行推理判断,确定太阳直射点在一年中不同时间所处的位置。本题属于基础题。
【答案】D
3.近百年来,南极地区冰川消融速度有加快趋势,其原因主要是
A.气候变暖 B. 酸雨危害 C.风速加大 D.降水变化
【解析】此题涉及全球气候变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通过分析判断,得出南极冰川加速消融的直接原因是气温升高,而气温升高说明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本题属于基础题。
【答案】A
图3为“某地天气系统和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4~6题。
4.关于乙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冷锋影响,气温将降低
B.受暖锋影响,气温将升高
C.受冷锋影响,气压将降低
D.受暖锋影响,气压将升高
【解析】此题要求学生根据某地天气系统图,判断该地天气系统的类型及其特征,并对学生从图中准确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生首先要能判断出该天气系统为暖锋,进而分析暖锋过境对乙地天气的影响。本题属于中等难度题。
【答案】B
5.有关图式地区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质构造为褶皱
B.乙地背斜成山
C.丙地向斜成谷
D.丙、丁之间有断层
【解析】此题要求学生能根据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分析该地地表形态的特点及成因。首先可以判断出该地的地质构造为褶皱,进而判断乙、丙、丁的地貌类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形成原因。此题对比较、推理和判断能力要求较高。本题属于中等难度题。
【答案】A
6.受侵蚀作用影响最强的地区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此题在上题的基础上,进一步考查学生对地表形态成因的掌握情况。根据判断,乙地为背斜形成的山谷,说明此处因张力作用明显,受到了较强的侵蚀作用。本题属于中等难度题。
【答案】B
读图4,完成7~8题。
7.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此题通过呈现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考查学生从图中准确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学生对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保温作用基本原理的理解能力。此题要求学生在掌握大气受热过程的基础上,理解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为地面辐射,然后判断图中四个箭头的含义,即①箭头表示太阳辐射,②箭头表示大气吸收部分太阳辐射,③箭头表示大气逆辐射,④箭头表示地面辐射,从而准确选出④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本题属于中等难度题。
【答案】D
8.表示大气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热量的箭头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大气保温作用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情况。学生首先要明确大气逆辐射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从而能根据图中各箭头所示的含义,判断出③箭头表示大气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本题属于中等难度题。
【答案】C
9. “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从塞北到江南地域分异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
A. 水分 B 热量 C. 土壤 D. 地形
【解析】此题由诗句引入问题情境,要求学生从地理学的视角,领悟诗句中所蕴涵的地域分异规律,并分析其形成原因。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的掌握情况。本题属于基础题。
【答案】B
图5为“美国本土小麦区和玉米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23~24题。
10.有关图示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劳动力充足,精耕细作
B.多种经营,市场适应性强
C.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
D.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解析】此题要求学生根据美国本土小麦区和玉米带分布示意图,分析判断该区域农业类型的特点。首先可以判断出该区域的农业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进而分析得出其特点是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本题属于基础题。
【答案】D
11.与②小麦区相比,①小麦区农业生产的主要不利因素是
A.地形 B.热量
C.科技 D.市场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农业区位因素的掌握情况。首先要知道影响农业生产布局的自然因素,进而分析判断出由于①、②小麦区纬度位置的不同,热量条件有所差异,因此处于纬度位置较低的①小麦区农业生产的主要不利因素是热量。本题属于中等难度题。
【答案】B
读图6,完成12~13题。
12.该河段水位季节变化最大的年份是
A.1970年 B.1980年 C.1990年 D.2000年
【解析】此题要求学生能根据某河段水位变化示意图,分析判断该河段不同年份水位季节变化的状况。学生可以从某一年洪水期水位和枯水期水位差的大小变化来判断该河段水位季节变化的情况,由此可以得出1990年水位季节变化最大。本题属于基础题。
【答案】C
13.2000年较1990年水位变化减小,其原因最有可能是流域内
A.年降水量增大 B.上游围湖造田
C.植被覆盖增加 D.水土流失加剧
【解析】此题要求学生分析1990年到2000年水位季节变化减小的原因。主要考查学生能否正确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及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由于植被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生态功能,植被覆盖率的提高将使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减小。此题意在引导学生认识合理的人类活动对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本题属于中等难度题。
【答案】C
图7为“某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4~15题。
图7
14.该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 B.矿产开发和人口数量的变化
C.生活方式和消费水平的变化 D.地表形态和河流径流的变化
【解析】此题要求学生能根据某城市1980年和2008年某地聚落空间形态变化示意图,分析判断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及其成因。从图中可以看出,1980年以来,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形态的变化与城市桥梁、公路以及铁路的建设与布局有着密切的联系,由此判断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原因是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本题属于中等难度题。
【答案】A
15.2008年该城镇产业布局中,不合理的是
A.自来水厂 B.大型服装批发市场
C.造纸厂 D.大型超市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工业布局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要求学生能根据影响自来水厂、大型服装批发市场、造纸厂以及大型超市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对各工业企业的空间位置进行分析,判断出其布局是否合理。本题属于中等难度题。
【答案】C
2008年入冬后,华北、黄淮等地旱情发展迅速。图8为“我国2009年春季某日旱情分布示意图”,图9为“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16~19题。
16.地处特旱区的城市有
A.广州、南宁 B.呼和浩特、沈阳 C.太原、石家庄 D.兰州、西安
【解析】此题以2008年入冬后我国发生的大范围旱灾为情境,主要考查学生从图中获取和解析地理信息的能力。要求学生根据图中的图例读出地处特旱区的城市是太原和石家庄。本题属于基础题。
【答案】C
17.造成我国北方旱灾的主要原因是图9中的
A.①偏少 B.②偏多 C.③偏少 D.④偏多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旱灾发生原因的探究,要求学生结合海陆间水循环过程来判断形成旱灾的水循环环节及其变化,本题属于难题。
【答案】C
18.若要实时获取我国旱灾分布范围的信息,应选用
A.地理信息系统 B.全球定位系统 C.遥感 D.数字地球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及数字地球的概念及应用领域的掌握情况。本题属于基础题。
【答案】C
下表为“我国南部沿海某城市人口增长统计资料”。读表完成19~20题。
年份 有户籍人口(万人) 总人口(万人)
1982年 2 2.8
1998年 120 750
2007年 200 1400
19.引起该城市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资源 B.资源、政策 C.政策、经济 D.气候、经济
【解析】此题要求学生根据我国南部沿海某城市人口增长统计资料,分析城市人口变化的形成原因。根据统计资料中不同年份的人口数据可以判断该城市人口在增长,进而分析得出该城市人口增长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经济快速发展所引起的。本题属于基础题。
【答案】C
20.20世纪80年代,该市大力发展电子装配业。该工业属于
A.动力指向型 B.原料指向型 C.劳动力指向型 D.技术指向型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工业区位因素的掌握情况。电子装配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属于劳动力指向型。本题属于基础题。
【答案】C
图10为“20世纪末部分国家城市和乡村人口比例(%)”,完成21~22题。
21.图示国家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A.日本 B.英国 C.美国 D.法国
【解析】此题要求学生能从地理统计图中获取有关信息,考查学生对城市化概念和特点的掌握情况。城市人口比重是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最主要指标,学生可以根据日、英、美、法四个国家的城市人口比例进行比较判断,得出英国的城市人口比重最高,故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英国。本题属于基础题。
【答案】B
22.从图中可以看出
A.中国和印度城市人口数量相同 B.巴西和美国城市化速度相同
C.发展中国家间城市化水平差异较大 D.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均高于发展中国家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不同城市化进程及特点的理解程度,对读图能力的要求较高。中国和印度虽然城市化水平很接近,但因人口基数不同,所以城市人口数量不相同;巴西和美国虽然城市化水平很接近,但巴西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速度相对较快,而美国是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速度相对较慢;阿根廷、巴西、土耳其、中国、印度均属于发展中国家,从图中所示五国的城市人口比重可以看出,最高的达到86%,最低的只有26%,城市化水平差异较大;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不一定高于发展中国家,如属于发展中国家的阿根廷,城市人口比重为86%,高于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美国、俄罗斯、法国等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比重,故选C。此题属于难题。
【答案】C
23.图示信息表明,我国的经济发展
A.与资源国情相适应
B.消耗的物质资源少,环境成本低
C.与减少物质资源消耗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D.要切实转变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过大的方式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地理图表的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长期形成的物质资源消耗大、经济效益低、环境成本高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因此,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式,是推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的正确方向。本题属于中等难度题。
【答案】D
(二) 判断题
24.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是以水分为基础的。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自然环境差异性成因的理解情况。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是以热量为基础的。本题属于基础题。
【答案】误
25. 全球气候变化即指全球气候变暖。
【解析】此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理解情况。学生要能全面正确地认识全球气候的变化,全球气候变化既包括全球气候变暖,也包括全球气候变冷等其他变化。本题属于基础题。
【答案】误
26. 某城市地铁开通后,沿线出现了新的商业网点,这表明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带来了商业网点的相应变化。
【解析】此题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考查学生对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影响的了解情况。本题属于基础题。
【答案】正
27.流域开发与整治就是通过修建水利工程来恢复河流的自然状态。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流域开发与整治相关知识的理解情况。流域开发与整治要依据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进行水资源的综合开发。
【答案】误
28. 产业转移既能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可能加重欠发达地区的环境污染。
【解析】此题通过产业转移对迁入区地理环境可能产生的利、弊两个方面的影响,考查学生辩证看待地理问题的能力。产业转移可能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但是不合理的产业转移也可能加剧欠发达地区的环境污染。本题属于基础题。
【答案】正
(三) 综合题
29.图12为“世界部分地区及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依据图示气压带和风带的纬度位置,
可以判断北半球处于 ▲ 季。
(2)N地受 ▲ 气压带控制,降水
较 ▲ (多、少)。
(3)M地盛行 ▲ 风,气候特征是
▲ 。该地区季风气候形成的
根本原因是 ▲ 。
【解析】此题要求学生通过阅读世界部分地区及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运用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和季风环流等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分析、判断有关问题。第(1)小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的掌握情况。要求学生能根据图中各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状况,分析得出气压带和风带所处的纬度位置偏北,从而判断此时北半球处于夏季。第(2)小题要求学生根据图中N点的纬度位置判断得出该地所处的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再分析该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进而得出该地降水较少的结论。第(3)小题主要考查季风环流的成因及其气候特征。图中M点位于我国东部,风向为东南,故可判断此时为夏季,进而分析得出此时该地的气候特征为高温多雨。亚洲东部有世界上最为典型的季风环流,其成因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本大题属于中等难度题。
【参考答案】
(1) 夏
(2)副热带高 少
(3)东南季 高温多雨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30. 图13中,①是电子工业区,周围有众多的高等院校,②是石油化工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电子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许多与石油化工企业有生产联系的厂家纷纷聚集在石油化工区,其根本目的是___________。
(3)若在图中③处布局钢铁厂,是否合理?_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
(4)若在图中④处建自来水厂,是否合理?_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
(5)为了保护城市环境,处于石油化工区与主城区间的P带应设置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侧重考查学生从图中获取和解读有关地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对实际生活中的地理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第(1)小题考查学生对影响电子工业区位因素的掌握情况。电子工业是高新技术产业,知识和技术对其影响最大。第(2)小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工业集聚效应的理解情况。石油化工企业集聚在石油化工区,其目的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第(3)小题和第(4)小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一些常见工业部门的区位选择原理的掌握情况。钢铁厂排放的气体易造成大气污染,故应布局在城市盛行风向的下风方向。自来水厂应布局在城区河流的上游方向,便于取得水质较好的水源。第(5)小题主要考查学生是否了解工业布局中环境保护的措施。在工业区和城区之间应设置卫生防护带,以减少工业污染对城市的影响。本大题属于基础题。
【参考答案】
(1) 高新技术
(2)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 不合理 处在城区的上风方向,对城区造成大气污染
(4) 合理 处在城区河流上游,水质较好
(5) 卫生防护带
31.京津唐地区是我国北方综合性工业基地,这里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云集。图14为“京津唐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图14
(1)京津唐地区发展工业的区位优势主要有 ▲ 、 ▲ 、 ▲ 、 ▲ 等。
(2)滨海新区和曹妃甸工业区承接大城市的产业转移,对大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环境的积极意义分别是 ▲ 、 ▲ 。
(3)新建工业区的工业集聚有利于企业共用 ▲ ,相互协作和技术创新,降低 ▲ ,集中处理废弃物等。
(4)水资源短缺问题是制约京津唐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请从开源、节流两个方面提出解决该地区工业用水紧张的主要措施。
开源: ▲ ;
节流: ▲ 。
【参考答案】
(1)①原料丰富 ②能源丰富 ③科技发达 ④交通便利 ⑤市场广阔
(2)优化产业结构 减轻环境压力
(3)基础设施 成本
(4)开源:跨流域调水;海水淡化 节流: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
好不容易找到的,下载下来的是WORD文档,然后自己复制上去的。下载链接给你吧。http://taoti.tl100.com/UploadFiles/200912/2009120814493353373429.rar?wasid=
我是学地理专业的,有不会的问题可以问我。
『贰』 非常新高考6+3 2010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冲刺押题卷地理答案
题目呢
『叁』 哪有2010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试卷地理试卷
2010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说明
思 想 政 治
一、命题指导思想
思想政治(必修科目)学业水平测试的命题,以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和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为依据,体现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方向和学业水平测试的要求,体现中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和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重点考查学生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的内容及其意义的了解,并在其中渗透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与引导。
二、测试内容和要求
(一)测试范围
必修模块思想政治1(经济生活)、思想政治2(政治生活)、思想政治4(生活与哲学)和2009年9月至20010年2月半年内重大时事政治。
(二)测试要求的表述
A(了解层次)——再认或再现所学的经济、政治、哲学及时政等方面的知识,大体包含课程标准中的“了解、说出、知道、辨认、识别、列举、描绘、复述”等学习要求。
B(理解层次)——懂得经济、政治、哲学等方面知识的含义及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大体包含课程标准中的“理解、懂得、领会、解释、阐释、说明、归纳、推理、整理、辨析、赏析、感悟”等学习要求。
C(运用层次)——应用教材中的相关知识,分析和解释有关社会现象,判断和评析有关观点;收集和处理相关信息,提出并分析问题,合理并有创意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大体包括课程标准中的“运用、分析、评述、评价、比较、综合、探寻、设计、策划、坚持、树立、实践”等学习要求。
(三)测试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1.思想政治1(经济生活)
一、生活与消费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 A
货币的概念、本质 A
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 B
纸币的含义及发行规律 A
信用卡的功能 A
外汇和汇率的含义 A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C
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B
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B
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B
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B
价值规律的内容及表现形式 B
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经营的影响 B
收入水平、物价水平等因素对消费水平的影响 A
消费的类型 A
消费结构的含义与恩格尔系数 B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 C
二、生产、劳动与经营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B
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意义 A
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 B
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A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实行这一制度的原因和意义 B
企业的含义 A
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 A
就业的作用 A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C
劳动者依法享有的主要权利 A
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途径 B
储蓄存款的种类 A
我国的商业银行及主要业务 A
比较储蓄、债券、股票、商业保险等投资理财方式的异同 C
三、收入与分配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A
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A
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B
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表现和意义 B
我国财政的作用 B
财政收入的来源 A
财政收支平衡、财政赤字的基本含义 A
税收的含义 A
税收的基本特征 B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B
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积极作用 B
规范市场秩序和措施 B
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A
我国宏观调控的含义、主要目标和手段 B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B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措施 C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主要表现及其影响 A
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基本原则 A
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B
2.思想政治2(政治生活)
一、公民的政治生活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国家的根本属性 A
我国的国家性质及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 B
我国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B
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A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B
公民要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 C
民主选举的几种方式 A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 A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的性质和发展基层民主的意义 A
公民依法行使民主监督权的合法渠道 A
公民正确行使监督权的要求 C
二、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我国政府的基本职能 B
我国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B
我国政府为公民求助或投诉提供的途径 A
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 A
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职权 A
人大代表的职权 A
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含义 A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A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
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含义 A
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 A
人民政协的性质和职能 A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其相互关系 B
珍惜、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C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坚实基础和优越性 B
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容 A
四、当代国际社会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及基本权利和义务 A
联合国的作用 A
我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和作用 A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B
在国际关系中,我国必须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C
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 A
我国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 A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B
3.思想政治4(生活与哲学)
一、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A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A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A
哲学的基本问题 A
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B
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A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A
二、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B
世界的物质性 A
哲学上的运动概念及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A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A
规律的含义及其客观性与普遍性 B
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C
意识的本质和作用 B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C
实践的基本含义和特点 A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
真理的含义 A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C
三、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 A
联系的含义 B
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及其指导意义 B
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C
发展的实质 B
事物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A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C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A
矛盾的含义 B
矛盾的普遍性 A
矛盾的特殊性 A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B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 B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 B
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C
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 C
辩证否定的含义及实质 B
坚持辩证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 C
四、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B
人的价值及其评价 B
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 B
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B
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C
4.重大时事政治
了解2009年9月至2010年2月的国内外重大时事。
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三、试卷结构
(一)题型比例
试题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大类。客观题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判断题。主观题题型包括简答题、探究题。客观题和主观题分值比例为7:3。
(二)试题难度比例
试卷由容易题、中等难度题、较难题组成,其占分比例约为7:2:1。
(三)内容比例
思想政治1(经济生活):约30% 。
思想政治2(政治生活):约30% 。
思想政治4(生活与哲学):约30% 。
四、测试方式和时间
(一)测试方式
闭卷笔试。
(二)测试时间
75分钟。
(三)试卷满分值
100分。
『肆』 江苏省高中地理教材和安徽省一样吗2010江苏地理学业水平测试考点解析,安徽学生能用吗
那就看你是文科还是理科了
我想如果是文科的话就没必要看了
理科的话,应该是可以的。因为虽然教科书不一样,但是地理的内容是大致相似的。但是只能作为辅助材料,毕竟考试的话,两省的侧重点还是有所不同的。
『伍』 江苏省201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查询
你好,很高兴抄能为你解决袭问题。
我省201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考试成绩4月10日上午8:30公布,考生可登录本网站免费查询。
资料来源:江苏省教育考试院jseea
http://www.jseea.cn/contents/channel_74/2010/04/1004090917111.html
查询链接:
http://202.102.112.53/
祝你能考4A哦。
『陆』 我要2010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答案
2010-03-25 18:33 2010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政治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2009年9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 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A.经济建设 B.民主建设 C.文化建设 D.党的建设 2.2009年12月20日,庆祝澳门回归祖国 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三届政府就职典礼在澳门举行。 A.5 B.10 C.15 D.20 3.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于2010年1月11日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___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A.王忠诚 徐光宪 B.刘东生 王永志 C.谷超豪 孙家栋 D.闵恩泽 吴征镒 4.2010年2月,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的第二十一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中国姑娘夺得了女子___项目的全部4枚金牌。 A.高山滑雪 B.花样滑冰 C.跳台滑雪 D.短道速滑 5.2009年12月7日至1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___举行。 A.柏林 B.哥本哈根 C.京都 D.巴厘岛 6. 货币的本质是___ A 一般等价物 B.信用工具 C 普通的商品 D.劳动产品 7.右图主要表明,价格变动能够促使生产者___ A.改进生成技术 B.调节生产规模 C.提高劳动生产力 D.获得更多的利润 8.随着上海世博会的临近,消费者对世博会特许产品的需求量不断攀升,使得相关产品的生产厂家一片忙碌。这说明 A.生产决定消费水平 B.我国对外开发水平进一步提高 C.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D.我国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9.某工厂积极改善生产条件,有效地防止了生产过程中噪声和粉尘对工人身体的危害。这保护了劳动者 A.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B.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C.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权利 D.休息和休假的权利 10.股票作为一种投资方式,其特点是 A.高收益、高风险 B.低收益、低风险 C.高收益、低风险 D.低收益、高风险 11.下图表明,现阶段我国 A.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B.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个人收入差距过于悬殊 D.加强对收入分配的调节 12.从2010年春季学期起,江苏省全面免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寄宿生住宿费,所需经费由市、县(市、区)财政部门列入学校预算予以保障。这表明政府通过财政 A.防止经济发展过热 B.合理配置资源 C.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D.促进教育公平 13.在2009年度全国科学技术评奖中,江苏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获奖数创历史新高,名列全国前茅,这显示出江苏 A.自主创新能力增强 B.扩大内需成效显著 C.产业结果优化升级 D.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14.右图给我们的启示是 A.消费应该量入为出 B.消费不能盲目跟风 C.绿色消费要从小事做起 D.个人消费可以标新立异 15.公安部、文化部等部门在2009年联合开展“政治网络低俗之风”、“打击手机涉黄信息”行动,这是政府在积极履行 的职能。 A.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B.保障人民民主权利 C.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D.提供社会公共服务 16.在我国行政监督体系中,属于行政系统内部监督的是 A.权利机关的监督 B.审计部门的监督 C.人民政协的监督 D.新闻媒体的监督 17.2010年2月28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公开征求意见稿公布,向社会各界征集意见建议。这是国家通过 让公民参与民主决策。 A.信访举报制度 B.专家咨询制度 C.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D.社会听证制度 18.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 A.国务院 B.最高人民法院 C.最高人民检察院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9.建国60年来,我国逐步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这些政治制度有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 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2009年,江苏省改造了经济薄弱地区300所乡镇卫生院;解决了300多万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帮助48.9万反乡农民工基本实现就业。如果将这些信息综合起来写一篇报道,你认为最合适的标题是 A.为民服务,积极造福群众 B.依法行政,建设法治社会 C.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 D.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 21.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是 A.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 B.独立自主 C.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D.和平共处 2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B.物质与运动的关系问题 C.具体科学和哲学的关系问题 D.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2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客观实在性 B.运动 C.社会历史性 D.实践 24.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我国北方农民总结出“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的农谚。这说明 A.人可以认识规律 B.人可以创造规律 C.规律具有条件性 D.规律具有主观性 25.从摇把电话、拨盘电话到数字键盘电话,从功能单一的“大哥大”到可以视频通话的3G手机。通讯工具的进步说明 A.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 B.事务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C.事务发展总是一帆风顺的 D.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26.右侧漫画启示我们要 A.坚持与时俱进 B.坚持从实际出发 C.发挥主观能动性 D.树立创新意识 27.从修身、齐家做起,而后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理想目标。《大学》的这一思想反映出 A.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B.部分对整体具有决定作用 C.事物之间都村在必然联系 D.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2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滴水穿石”、“聚沙成塔”等成语体现的哲理是 A.要重视质的飞跃 B.要重视量的积累 C.量变是质的结果 D.质变是量变的前提 29.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 决定的。 A.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 B.矛盾的普遍性 C.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D.矛盾的特殊性 30.在世界金融危机背景下,“凝聚信心”、“保八”、“扩大内需”等成为2009年我国社会流行的热词。这体现了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社会意识具有独立性 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D.社会意识具有反作用 二、判断题:阅读下列各题,判断正确与错误,并在答题卡上对应的方框填涂。(本部分共10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31.等价交换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32.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 33.宏观调控就是国家用行政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和控制。 34.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35.在我国,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36.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是我国最基层的政府机关。 37.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38.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39.辩证的否定是食物自身的否定,其实质是抛弃。 40.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三、简答题:请紧扣题意,结合所学相关知识,在答题卡上简要回答问题。(本部分共2小题,第41题8分,第42题10分,共18分) 41.材料一 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例与参加全国人大的少数民族代表占代表总数比例的对比: 材料二 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维吾尔族阿妈阿里帕,从1963年收养邻居家的3个孤儿开始,又先后收养了汉、回、维吾尔、哈萨克4个民族的10余个孤儿。不是骨肉,但都是她的孩子,她温暖的关爱没有民族之分,没有偏见之心。如今,逢年过节,不同民族的子女们都会回家团聚,围在老人身边…… (1)从上述材料中,你能感受到我国形成了怎样的民族关系? (2)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青年学生应该怎么做? 答案:(1)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2)①我们应该十分珍惜、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②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③作为当代青年学生,要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责任付诸行动。④坚持反对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 42.日常生活中,我们到经济实惠的小餐馆去吃饭,到农贸市场去买菜,到家门口的小店去买生活用品……为我们提供这些方便服务的往往是活跃于城乡的“草根经济”群体。 “草根经济”以小型企业、微型企业(10个雇员以下)、城乡个体工商户、创业者等为主体,属于非公有制经济。过去我国强调发展单一的公有制经济,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逐步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草根经济”得到了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和引导,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为了城乡经济注入了活力。 请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经济生活》角度看,发展“草根经济”有何意义? (2)我国对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调整,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哪些道理? 答案:(1)“草根经济” 属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草根经济”, ①可以增强市场经济活力,②有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③可以吸收更多的劳动力,促进创业的发展④有利于解决二元经济结构问题。(2)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②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③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之境的过程。 四、探究题:请你进入下列情境中,参与问题的探究与分析,并将你的观点与建议写在答题卡上。(本部分1题,12分) 43.“躲猫猫”、“楼脆脆”、“蜗居”、“蚁族”等网络热词在社会上广为流传,网络开辟了现代社会人们的新生活。在这个新的生活平台上,有“洗具”(喜剧),也有“杯具”(悲剧)。针对近年来网络上出现的侵权、隐私、责任等问题,某全国人大代表提出了“实行网络实名制”的议案。上网者在参与网络论坛、电子商务等活动中,是否必须以本人真实姓名、身份证号灯注册、登录,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争议。某校高二(1)班同学以“是否赞成网络实名制”为主题召开辩论会,请你参与其中。 (1)请你站在其中一方的立场上参与辩论,结合《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论证本方的上述观点。 (2)请你继续参与辩论,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支持“场景二”中本方的观点。 同学们:大家不论是赞成还是反对网络实名制,都无法回避网络对我们青年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影响。面对五彩缤纷、鱼龙混杂的网络世界,我们需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 (3)请运用《生活与哲学》中价值观的知识,说明我们怎样才能过健康、文明的网络生活。 答案:(1)正方: ①公民应坚持权力和义务的统一,②应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③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④要遵循法律,规则,程序参与网络活动(2)网络实名制有利于构建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有利于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3)①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②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必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③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自身价值,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自身素质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DBCDB ABCCA BDACC BCDDA BDAAD BABCA 二、判断题:答案 BABAA BABBA 41.(1)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2)①我们应该十分珍惜、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②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③作为当代青年学生,要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责任付诸行动。④坚持反对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 42.(1)“草根经济” 属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草根经济”, ①可以增强市场经济活力,②有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③可以吸收更多的劳动力,促进创业的发展④有利于解决二元经济结构问题。(2)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②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③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之境的过程。 43. (1)正方: ①公民应坚持权力和义务的统一,②应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③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④要遵循法律,规则,程序参与网络活动(2)网络实名制有利于构建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有利于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3)①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②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必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③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自身价值,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自身素质
记得采纳啊
『柒』 谁有2010年江苏省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的所有考试真题和答案物理 化学 地理 生物
已发送~注意查收~
希望有用啊
『捌』 2010年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基础过关“冲A行动”历史答案
历史选择
必三 第一单元
1-20 ABCCB CCBBC DCBCB ACCDD
21-25 ABBAA
第二单元
1-20 CCBDB DBACC DBDDD CDDAD
21-25 BAAAA
第三、七单元
1-20 CDBBA DABBD ABDBC DCDCD
21-25 AABAB
第四、八单元
1-20 BADDD ACBBB DDAAB CADBD
21-25 BAAAB
第五单元
1-20 AADDC BDBCD ADBAC ADABB
21-25 BBBBA
第六单元
1-20 ABDDD DBCAC DCAAC CCBDB
21-25 BBBAA
必一 冲A评估
1-30 AABBD AAACB BABBC DCDDB BDCBB DAADC
31-35 BBBAA
必2 冲A评估
1-30 CABCB ACADB ABDBA BBDAA ABADC DAABD
31-35 AAAAB
必3 冲A评估
1-30 BBCDC DDBBC BACBC BDACA BCABC BCACC
31-35 AABAA
『玖』 2010年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时间
3月20日上午:物理8:30-9:45 政治10:45-12:00
3月20日下午:生物14:00-15:15 地理专16:15-17:30
3月21日上属午:历史8:30-9:45 化学10:45-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