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的地理教学
A. 如何培养农村初中学生地理读图能力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地理图表是地理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可见在中学地理教学汇中,地图的合理运用是多么重要。地图是地理教学的重要工具,也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学好地理的重要工具。甚至可以说没有地图就无法学习地理。地图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高中地理课本中地图的类型和地图的呈现方式各种各样,涵盖的知识面很广。培养高中学生的读图能力是教学的重要内容。
随着社会的发展,多媒体也进入了中学课堂,丰富了中学教育的手段。多媒体在中学地理课堂的运用,极大地提高了地理教学水平,在培养中学生读图能力方面更是发挥了极大作用。
一、中学生读图能力现状
在广大中学,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地理最大的障碍是地理图表的读取,不少学生认为地理图表中示意图、区域定位图的难度更大一些。调查中还发现很多学生很少使用地图,只有少数学生能较多地使用地图进行学习。导致学生读图能力差的原因较为复杂,既有重理轻文的思想钳制又有教育体制的影响,导致地理教学得不到学生的普遍重视。学生读图培养一直处于极度低迷的状态,学生的读图能力很差。加上注重抽象思维而弱化了形象思维,进入中学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受到极大重视,形象思维的培养却被忽视。这一切都影响了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读图能力在学习地理知识中很重要,学生读图能力又不理想,本文主要从以下方面谈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读图能力。
一、培养读图能力,读图意识是前提
地理教师在上地理课的时候,要向学生强调读图的重要性,让学生意识读图的意义。让学生明白阅读教材和阅读地图同样重要,读图是学习地理的前提。让学生注意地图的名称、图例及重要的地理界线,确定地图的类型及范围等内容。学会观察地图图像,多角度地分析图像,找出事物之间的规律。甚至可以把一些空白地图发给学生,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在地图上表现出来,让图植根于学生的脑海,增强他们的读图意识。
二、培养读图能力,发散思维是关键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一图多读,不能就某一个知识点读图,这样才有利于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最终强化读图能力。地理知识与其他学科不一样,它有相互联系的内在特征。利用地图可以把这些有联系的事物联系起来。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懂得一图多思、一图多用。引导中学生积极探究地理事物之间的异同,探究它们的本质特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从而很好地培养读图能力。例如在分析中国各地区地貌的时候,教师可以以某一典型地形特征为重点,让学生形成对比思维,引导学生思考更多的地理信息。
三、培养读图能力,绘制地理是重心
中学地理课堂,绘制地图既是有段,又是目的。“绘制图表”要求学生有较高的素质。要求学生能够对见过的地图进行模仿、记忆、想象,同时做到眼、手、脑并用。在“经度和纬度”的学习内容中,要求学生根据表中的数据,绘出重要地理位置的经纬度。通过绘制,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学会了绘制地图,那么对地图�熟悉程度就上升了一个层次,达到了熟记地图的目的,达到了阅读地图的目的。
四、培养读图能力,图文互换是提升
图文互换是重要的地理学习能力,主要是文字、数据、表格与地理图形之间的相互转换,通过相互的变换可以很好地培养中学生的读图能力,如针对生态、资源、农业、商业、工业发展等方面内容,通过图文变换提高读图能力和熟记能力。图形转化为文字可以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识记能力;文字转化为图形需要良好的绘画基础和丰富的想象力。
五、培养读图能力,小组合作不可或缺
小组合作是很好的教学模式,教育发展到今天,很多教师在完善教学模式时,都会选择小组合作模式。在高中地理读图能力训练中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这样可以形成地理教师和高中生、高中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在培养读图能力的过程中,小组成员都有机会发表对地图的理解,乐于分享自己的观点,也愿意听听别人的意见。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读图是一种有益的事情,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地图的兴趣,最终达到使学生用于、敢于、乐于、读图的目标,进而有效提高地理读图教学效率。
六、培养读图能力,多媒体如虎添翼
当今社会,信息发达,多媒体在课堂上的运用极大丰富了教学手段,提高了教学效率。多媒体以其信息量大,形式多种多样,赢得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在中学地理课堂,要想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多媒体不可或缺。多媒体可以多角度、多层次、图文并茂、音色并举地展示地图信息,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读图兴趣和能力。
总之,读图能力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教会学生展图、说图、析图、绘图、填图。读图能力的提高不仅可以让高中学生将零碎的地理知识有机串联起来,形成形象的知识网络,而且不同类型的地图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感性知识,促进各种知识之间的相互迁移,从而灵活地分析地理问题,提高思维的灵活性与广阔性。地理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读图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期的训练才能收到较好效果。
B. 如何提高农村中学地理课程教学质量
【摘要】农村中学地理课程普遍不受重视, 教学质量不高, 原因是多方面的。要改变版这种局面,权 需要从思想观念、师资建设、教学手段、学生兴趣等多个方面入手, 要提高农村中学地理课程教学质量, 消除家庭与社会对地理教学质量的负面影响;要加强地理课程师资建设, 留住专业教师; 要改善地理学科教学手段, 提高教学效果; 要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为提高农村中学地理课程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C. 如何提高农村中学生的地理素质
那么在地理课的教学中,特别是在农村的地理教学中怎样才能贯彻素质教育,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呢?随着课改在农村中学顺利推广,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始发生了可喜变化。然而农村地理教学信息量少, 教学硬件差, 教学效率低的现状,是导致农村中学地理教学落后的客观原因。农村中学地理教学要改革,提高学生的地理素质是至关重要的。 针对,结合教学过程,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一、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 需要同人的活动联系着,是人的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性积极性之源,它促使人朝着一定的方向追求一定的对象,以行动求得自身的满足,需要越强烈,越迫切,由它所引起的活动就越有力。在当前的情况下,只有中学生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掌握地理知识,对于他们现在和将来的学习、生活中具有意义,这样才能产生学习地理学科的求知欲,形成强烈的求知动机。地理教师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关于周围和社会上所关心的地理问题的讲解,并进行分析,使他们觉得学习地理知识确实有用。这就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地理知识的需要,引发他们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例如:结合同学们的生活实际:天上怎么会下雨呢?我们国家为什么有的地方的作物是一年一熟,有的地方却是一年三熟的呢?就以上同学看到的、生活中体验到的地理现象指导学生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而启发学生的思考;如何来解决这一问题?并要求学生针对上面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等。大家感到学习地理知识是一种迫切的个体和社会的需要,因而群体性的学习气氛空前高涨。
二、激发地理学习的参与、竞争意识 农村学生受环境的限制, 往往缺乏参与实践的意识。因此, 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好学、好胜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实践性”心理。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将主要内容设计成一系列的活动过程, 如操作演示、读图分析、统计量算等, 特别是通过教材中的“读一读”、“做一做”、“赛一赛”等栏目, 使学生亲自参与到问题的提出与解决中去。有时, 可以将学生的实践活动延伸到课堂之外, 如乡土调查, 地理小制作, 观察星座、知识竞赛等。让学生亲自实践, 感受地理知识的奥妙和参与实践的乐趣, 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良好心理。 课堂是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我们应该建构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目前,中学课堂普遍出现活跃、多问多答、多表扬、多活动等现象,课堂颇为热闹,这首先应该说是新课改给地理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是可喜的。但是经过冷静地思考,这是不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地理课堂教学的全部内容呢?我在实践中,感到单凭这些表面现象还不能真正体现出学生主动参与地理课堂教学活动,如果只停留在这表面上、这水平上,与新课改理念相差还有较大距离。例如,在课堂教学中,一般热衷于师生问答一些地理名称,有没有?是不是?(如:中东地区有没有包括阿富汗,埃及是不是属于中东地区)等等诸如此类的简单问题,尤其是齐答太多,时常课堂热热闹闹,从表面上看学生是动起来了,参与地理课堂教学活动了,小组讨论合作学习也开展起来了,课堂气氛也活跃了,这好像是无可非议的。但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这些只是形式上的热热闹闹,没有真正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维。地理课堂改革不能为活动而活动。例如,提问题让学生小组讨论,教师要把事先准备好的问题和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整合,要针对教材的重点与关键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与研究,对有价值的东西要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以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如:我国西北地区为什么属干旱地区呢?同学之间讨论,小组整合,再与老师的答案比较、交流。三、灵活运用各种趣味语言。 语言是传授地理知识,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工具。地理教师教学能力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水平的高低。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表达准确,精练通俗的语言固然重要,但如果再适当运用一些趣味语言,那么就可以使地理课堂教学妙趣横生,满堂生辉。
1、谚语的妙用:
谚语是人们对自然环境长期观察体会的智慧结晶,具有一定的哲理且易生趣,在教学中运用谚语,可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地理知识。如我讲大陆性气候时,我引用“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来说明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2、巧借古诗文教学 把古诗名句中优美的诗情画意,结合地理知识的内容在课堂上讲解,大有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之感,由此创设听课的最佳境界,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打下良好的基础.。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底见牛羊”来描述内蒙古高原的辽阔富饶。这些诗歌犹如“味精”,使学生回味无穷,也使地理课增添了一番风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歌曲的借用
在课堂中适时引入歌曲可以引起学生学习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引起学生的思考。如:在学习长江前,让学生学唱《长江之歌》,上课是学生就会从歌词中找到河流的源头和河口了。在讲季风之前,让学生听一首田震的《黄土高坡》“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接着我就问:“黄土高坡上是否有西北风、东南风?分别盛行于哪个季节?为什么会有这些风?”因此很自然地把季风引进来讲了。四、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创新意识是个人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表现出来的创造的意向、愿望和动机。创新意识是人们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形成创新素质的起点。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创新素质,具有独特的优势。地理亦文亦理,涉及自然科学与人文谁会多方面的知识,综合性、实践性、时代性强,更能激起学生质疑、探究,想象和创造的欲望。因此,只要努力用科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不仅能发展学生的地理才能,而且能养成学生超越自我、勇于创新的品格。五、结合乡土地理,渗透德育思想 地理教育担当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任。地理教育除了细心的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思想外,更重要的是要“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二合一”的思想引领,不唯书,不唯本,做到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奉自然为宗师,以社会为大课堂,也就是把课堂、书本、学校延伸到大社会、大自然中去,也把大社会、大自然引进学校、课堂,加强社会实践环节,渗透德育。应该结合实际,进行乡土地理的研究。研究家乡的行政区划,地理位置。了解家乡的地形地貌,天气和气候。熟知家乡的物产,家乡的工农业概况及交通的区位优势。这些知识贴近学生的生活,同他们的家庭、亲属有紧密地联系,学生“生于斯,长于斯”,看得见,摸得着。因而,在调查了解的过程中,很容易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立志为建设家乡,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而努力学习。
综上所述,兴趣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不仅能使学生积极地、能动地、自觉地从事学习,而且能起着开发学生潜能的作用,正如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通过教师的激发,引导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此形成教与学的良性循环,达到学生学习意识的转化,树立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更好地提高地理教学的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的要求愈来愈高。
D. 如何解决农村中学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这么大一个题目,三言两语讲不清,且各地情况不同,即使有成功经验回也难以照搬。
作为一名老答教师,还是可以谈几点意见的: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地理是一门被腰斩的杂牌课,从上到下无人重视,故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始终是地理老师需要奋斗终身的头等大事。
2、只有兴趣爱好广泛的学生才能成为地理学优生(对于地理老师而言也是如此)。农村学生由于条件限制,往往视野不够开阔,但反之好奇心也必将更为浓厚,从条件较好、兴趣广泛的学优生、偏科生当中培养尽可能多的地理学优生,也是带动其他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的重要途径。
3、理论联系实际。地理学科作为综合性学科,包罗万象,在教学中一定要将地理理论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以理论知识解释和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培养和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动力。在正常教学之余,课中要增设一些小栏目,课后要有一些小活动。
E.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益
新时期农村人力资源调查报告解决“三农”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关键,在于对农村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近日,我们选择了地理地貌、经济发展特色鲜明、代表性强的定军山镇元坪村、长林镇南营村为点,采取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深入农户实地了解等形式,对农村人力资源状况进行了深入调查。 一、基本情况定军山镇元坪村位于县城西北6公里处,山、川、丘陵兼有,5个村民小组,310户、1123人,其中男560人,女563人。全村耕地面积1460亩,人均1.3亩。村上兴办集体企业(砖厂)1个,村民经济来源主要依靠传统农业及外出务工,2006年底全村人均纯收入1970元。长林镇南营村位于我县东大门,地处汉江、褒河交汇处的三角地带,发展后劲足。全村共有11个村民小组,638户、2266人,其中男1360人,女906人。全村耕地面积2274亩,人均1亩, 主要种植粮食、蔬菜等附加值较低农产品。全村有7家木材、粮食等私营加工企业,但规模较小,用工不到30人;有9家以餐饮为主的个体工商户,用工有限,效益一般。2006年,该村人均纯收入1910元。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1、农村劳动力结构不合理。一是主要劳动力表现出下降趋势,总量偏低。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以及自然减员、疾病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近年来农村劳动力逐年减少,呈现出下降趋势。南营村总人口2266人,其中年龄在15—64岁之间共有1780人,除残疾、卧床等丧失劳动力的26人、在校生670人外,有效劳动力仅为1084人,也就是说,这1084人要养活包括自己在内的2266人,生存压力较大。二是劳动力文化程度总体偏低。生活在农村的老一辈,由于受当时条件的限制,本身受教育程度就很低。近年来,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低,且培养费用较高,使农村不少学生家长认为费尽心血供出来的学生找不到工作挣不到钱,还不如趁早找个差使谋个出路来的实在,放弃了对子女的高层次培养。这些因素导致了农村现有劳动力文化程度总体偏低。如,定军山镇元坪村15岁以上有955人,除在校生外,高中、中专文化仅占3.7%,小学、初中文化占76.4%,文盲半文盲占19.9%。三是劳动力技术含量低。在家务农者,种、养殖都是粗放型的,缺乏比较强的专业技术,对农产品的深精加工、产品市场营销知之甚少。外出务工的,大多从事技术含量少、劳动报酬低的体力劳动。比如元坪村外出务工的280人中,从事简单体力型劳动的占80%,从事复杂技能型劳动的占20%。2、劳动力分布不合理。随着小城镇建设的不断推进,部分村土地逐步减少,外出务工之外的留守人员大多思想观念落后,把自己长期拴在土地上,靠单一的种养增收。大胆调整产业结构,向第二、第三产业发展者少之又少,于是出现了“凡是田种的好的,都是经济困难的”这一说法。如定军山镇元坪村,村民收入除了外出务工就是传统农业,虽然邻近县城,但依托地理优势发展经济的意识淡薄,从事行业单一,缺乏发展后劲。3、劳动力外流严重。一是外出务工人员数量日趋增多。由于传统的种植、养殖生产周期长、获益较慢,而务工经济收入效益大,见效快(据调查,外出务工人员每人年净收入都在4000元以上),导致村民外出务工人数逐年增加。元坪村具备生产条件和能力的674人中,长期在外务工的280人,占41.5%。二是人才大量流失。调查表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有一定知识水平和专业技术、思维灵活、年富力强的村民从农村进入城市创业,留下的村民中,大多文化水平低、少特长,仅仅只能谋生。三是产生了一些社会问题。一些青壮年男女纷纷进城务工经商,把年幼的子女托付给祖父母、外祖父母或远亲近邻,由于祖辈年老体弱、文化低或无文化,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力不从心,影响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留守老人”也因子女不在身边,遇到困难或生病时,更为孤苦无助。三、建议及对策1、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各级党委、政府要继续抓好和巩固农村“普九”教育工作,在此基础上积极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为农村各类实用人才成长奠定深厚基础。县上要利用县乡企中专、农广校、党校、职业高中等教学单位,大力开展各类职业培训、专业技术培训。鼓励县上教学单位把课堂办到农村一线。同时,通过采取技术扶贫、外出培训等形式,加快对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的培养。乡镇、村要积极建立成人文化教育活动场所,采取聘请专家、技术人员、播放科教片等形式定期为村民讲解文化科技知识,不断提高村民的科技水平和整体素质。2、合理配置农村劳动力。加大宣传引导力度,促使村民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突破传统“小农业”观念的束缚,做到依靠土地,但不依附土地,发挥自身优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多业并举,走“复合型”致富之路。加强示范引导,镇、村两级要选择并支持一批代表性强的“能人”大胆调整产业结构,兴办二、三产业,塑造活典型。在他们的示范、辐射下,使广大村民动起来、干起来,促使农村致富能手遍地开花。通过市场引导、典型示范使农村广大劳动力逐步降低对土地的依赖性,合理流动、科学配置,在新农村建设中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开辟新局面。3、健全完善人才开发,利用机制。县、乡镇一方面要下大力气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村就业岗位,为留住农村人力资源创造必要条件;另一方面,在抓好劳务输出、组织村民进城务工的同时,还要注意通过“回归工程”、“引智工程”等措施,引导外出务工有成人员回乡创办企业,让更多的村民在家门口都能有事干、有钱挣。县上要畅通城镇人才向农村流动的渠道,通过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引导县乡机关优秀人才到村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副书记)、村委会指导员(副指导员),帮助村上抓经济发展。村上要理清思路,制定发展规划,依托本地资源优势,按照“一村一品”的要求,大力培育主导产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和壮大集体经济,使村民外出数量逐渐减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留守老人”的赡养等问题得到解决。对条件成熟的农村实用人才(如:生产能手、能工巧匠、经营能手和乡村科技人才等),县、乡镇要结合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及时选拔他们到村、组干部岗位,让其示范性更强、拉动性更大。对大中专 毕业主动回农村工作的,县上从职称评定、工资待遇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让其安心干事创业。对到村上投资兴办企业的单位和个人,村上要制定出互惠互利的办法,用制度保证招商引资的规范化。对外出务工人员带回有价值信息技术的,村上要制定办法给予奖励,同时结合党员承诺制对外出务工党员是否为村上带回信息技术作为评议党员的重要内容。对农村实用人才企业缺乏资金的,县上要出台政策,为其提供便捷的信贷支持,让其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带领周边群众共同致富。 可以做参考,希望有所帮助~
F. 农村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初中小孩12~16岁,最是好奇的时候。虽然农村的知识环境不太好,但是针对地理版还是比较好办的。权
如果当地有多媒体设备,您又有条件在网上下载各类视频,就可以结合视频和书本,比如地球自转和公转,网上的地球转动视频可以更好地让小孩对其理解,小孩也会比较有兴趣。针对一年四季,可以结合不同地区的旅游宣讲和气候环境。
如果您那边没有多媒体设备,这个可能需要您有足够的知识储备结合实际给他们描述。
最后说一下,虽然当前农村教育环境不太好,空心村老龄化留守儿童比较多,但是农村这个年龄的小孩好奇心真的特别重,因为很多东西都没有接触,只要你给他们说的有趣他们都乐意接受,而且有趣的事情也会让他们更好地对学习感兴趣,进而改变不愿上学的现状。所以,在教授学习时候引起他们好奇心再来讲课会更好。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用,也希望您教的小孩子都更加喜欢学习。
G. 谈谈农村中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读图能力
培养农村初中学生地理读图能力方法
一、由浅入深指导学生认识图例
地图,对于刚上初中的学生来说,是陌生而神秘的。地理知识中的一些专业术语,学生更是难于理解。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必须正确而比较清醒地意识到:要提高学生读图的能力必须从简单的学起,从基本的内容开始。因为学生读图是一个不断认识、不断熟练掌握的过程,其能力的培养也是不断提高的过程。因此,在训练读图时,应当把对图例的认识作为学习地理知识最基本的切入点,运用有效的方式方法让学生记住各种图标在地图中所表示的不同物质。同时,还应该把这一习惯贯穿到每一节地理课堂当中,耐心地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的教学。所以,读图的能力培养,应该由浅入深地从认识图例开始。
二、循序渐进帮助学生认识地图的基本类型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虽然让学生认识图例是关键,但使学生分清地图的基本类型,也是学生能否继续深入理解地理知识的重要环节。在这一基本要义上,为了提高学生对地图的判别能力,就必须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对学生进行地图知识的讲解,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地图的基本类型。帮助学生分清地图的类型,不仅可以通过地图的颜色来判断,而且还可以地图的图例来做比较。它们其中包括地形图、地理原理图、剖面图、统计图、景观图等各种类型,经常展示不同种类的地图,通过这种经常性的训练,使学生慢慢地就能够区别各种地图不同的特点、性质以及各自不同的读图方法,达到教学的目的。
H. 如何提高农村中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而无兴趣,是强学生所难。课堂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使学生学好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素质、开拓思维、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地理学习兴趣作为学生学习地理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积极备课,以激发学习兴趣
备课要精心安排创设情景、激起想象、提出问题唤起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兴趣知识经济的核心在于创新,它包括创新和技术创新。创新依靠人才,而人才培养的基础则是教育。因此,备课也要求创新。
备课要有针对性,针对文化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备课时必须认真思考自编一些容易记的短语、诗歌或顺口溜
备课要浓郁突出的地理味图文并茂, 以图释文, 形象逼真, 直观性强。
人地关系, 空间概念和地图教学, 是地理课堂教学体现地理味的三个突出表现。其中, 地图教学是关键。建立正确的空间概念(包括区位概念和区域概念) , 使学生灵活自如地运用地图, 正确分析和说明地理问题, 是地理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二、灵活运用教学手段,激发兴趣
针对地理学科的特点,合理使用教学手段,让学生听听美妙的音乐,看看生动逼真的画面,可以使学生的身心处于轻松愉悦的状态,学生们兴致勃勃,产生了愉快的情感,使地理课的教学变得有声有色,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炉。
充分利用电化教育手段(投影、幻灯、录像、多媒体等)形象、直观、生动、感染力强的优势,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地理教学中有许多重要的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是比较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如果借助投影,利用活动投影片来制造模拟的运动现象和过程,化不可见为可见,化抽象为形象,化静为动,配之以精练的讲解,知识重难点会因势利导得以突破,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将生活融入地理课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地理源于生活,生活是学生学习地理的最好老师,是学生学习地理的活教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紧密结合教材,密切联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经历和体验,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尽量选择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恰如其分地整合到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在愉悦的生活重现与体验中学习地理,从中体验地理的奇妙与乐,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I. 中学的地理教案应该怎么写
学生不难理解,日本占18家 ;日本>,以示表扬、 接着屏幕左侧显示富士山的图(版面6); 2、名古屋,图中北海道,能够利用火山为人类造福吗?学生发言? 3。学生回答正确:同学们、阅读课本24页有关资料?有利条件1)丰富的人力资源 (2)较高的科技水平 (3)岛国的优势不利条件: 1,画面切入到“世界政区图”,也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胜地 [探究题活动2]、神户和九州等城市名用蓝色显示、 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方法、 日本多火山的利与弊二?为什么,每年有震感地震多达1500多次,教师加以引导教学过程、日本的领土主要由哪几个大岛组成、地图册上的比例尺量算上海——东京的距离 3?(让学生带着问题探究讨论,学习兴趣很浓第一节 日本教学目标; 3:日本 ( 版面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补充有关内容。横滨港等待装运出口的日本汽车图。) [反馈练习] 板书设计、 探究日本的位置和范围,营造气氛,英国也是一个岛国、 综合分析日本工业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主要原因 3、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1、 课件《樱花》 2,教师简要讲解日本主要原料的进口国和地区。如“穿和服的日本妇女”(版面20); 2、本州,根据下面提供的四个问题、 课件<,用于课前播放,记住日本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及重要城市和海港,你有什么要说的、 从日本经济发展过程中?为什么、 日本概况 2,那个国家大,可接连播放较多的动静态画面、飞机 4? 2。接着显示“日本和中国人口比较表学生分析(版面11)第二课时?世界上前30家大商业银行中:5]?2,知道日本主要自然地理特征及自然资源。(版面18)(版面19) [板书]四:(版面2) 合作完成1、汽车 2,通过这多个版面的播放,导入新课后,教学效果很好。然后提问?(版面8):师 生 活 动 教学提示与建议 [课件开始]屏幕显示日本富士山图(带樱花的一幅)、兼有东西方文化特点(版面20)这一部分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4:自然资源缺乏最后布置第1课时作业,(版面10),名曲《北国之春》。上课时,但缺乏感性认识,主要港口和自然特征。火山能给人类带来灾难?、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版面13)关于日本工业部门;平方千米) 中国 13 960万 日本 1,它被日本奉为“圣岳”、“日本图”和“富士山图”。人们采取很多办法来预防地震,讲出日本的位置和领土组成,有助于理解我国“科教兴国”策略的重大意义重点和难点:国家 人口数(亿) 面积(平方千米) 人口密度(人/? 4。教师边讲课边播放有关内容; 4,把图中的主要工业区用红色块显示图中的东京、火车 3,这对地理环境的复杂程度有影响吗:日本一,是日本的象征。(学生探究学习、日本多火山、日本贸易对象是哪些,通过看和听、 日本自然地理特征、 日本工业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同时借助于多媒体。 [板书]第七章第一节、 探究日本经济发达的主要原因及水平、看看日本工业 主要分布在那里?然后显示几幅图片,但是在火山非活动时间,了解中日贸易联系状况,加深学生对主要工业城市和港口位置的了解。显示“日本图”(版面3)、有关大阪的鸟瞰图片; 3?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3万多美元:(版面15) 1、横滨、 原因四,200多年前还曾喷发过,屏幕上就出现相应位置的文字并伴之以动听的声音、轮船 (让学生去知道日本是一个岛国、 日本的主要工业部门三。让学生对火山和地震有感性认识。 [提问],让学生说出日本四大岛; 3。) [活动],以教学纲要总结全文(版面20)(略) [探究题活动、“日本图”) [板书]一。我国也是多地震的国家吗,选择其中的一题展开探究讨论、主要港口的英文代号? 2,然后用你最喜欢的方式向大家展示讨论结果; 2、 活动设计采取以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自主学习,辅之以教师的讲解、富士山、“日本茶道”图片(版面20),停放音乐?并能在地图上找出所在的位置 4、 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自哪些国家(地区),在屏幕右侧教师要告诉学生富士山是座活火山,让学生回答问题:(版面15)1、日本是一个岛国?、日本工业区的分布 1,比较这两个国家跨越的经度和纬度? 3,把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和地理学习能力、 日本经济发展水平如何,显示“日本空白图”、 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是什么?中日贸易情况怎样有利条件1)丰富的人力资源 (2)较高的科技水平 (3)岛国的优势不利条件.7万 [阅读材料](版面12) ?日本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位 [板书]二:“日本富士山和高速铁路”图片:显示“日本工业区分布空白图”(版面41)。教师予以必要的补充和强调有关内容、 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 3,教师边讲边指图、日本经常有地震发生:最后布置本节课堂作业。关于主要工业原料进口情况?有哪些主要工业部门,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日本工业为什么分布在这里,并由小放到大再缩小定格:自然资源缺乏 2,让学生掌握这四大岛的相关位置,结束后重新显示版面2(自然地理特征思考题).27 37、 (版面5),或者减小地震带来的危害,把学生引入日本话题。在教师讲解的同时、太平洋沿岸的工业 [探究题活动.5-7,会对日本经济带来那些影响? 1: 1?你了解哪些防震减灾方面的知识, 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 [探究题活动1]: 第七章第一节: 1,并思考回答日本工业分布在这里的原因、九州和四国四个大岛的名称用红色显示,(版面4):四人一小组、日本自然地理特征 1、日本经济对外依赖严重,合作完成.7分析完成(版面7) 1:学校组织一批学生到日本修学旅行。 [板书]三,为以后的世界地理学习打下一定基础 [探究题活动3],(版面9)、日本有那几个著名的城市,可显示“日本主要工业原料从国外进口所占百分比图”(版面13)和“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源示意图”(版面14)、日本自然地理特征教师此时指导学生阅读“世界政区图”、邻国:4]:读图7,是世界最高收入国家之一、“填海造陆”图片? 2,让学生回答图中英文字母所代表的工业中心名称,学生普遍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和地震、 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教学准备和方法.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是什么,下面几种运输方式都能到日本吗,回答问题(版面16)阅读 “日本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图、大阪,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