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政治地理学的发展
㈠ 政治地理学对世界社会的发展有哪些积极作用
政治地理学对世界社会的发展有哪些积极作用?因为我理论反作用于实践,所以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㈡ 西方地理环境绝对论的发展过程
是地理环境决定论吧
萌芽于古希腊时代,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认为人类特性产生于气候;柏拉图(Platon)认为人类精神生活与海洋影响有关。
公元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认为地理位置、气候、土壤等影响个别民族特性与社会性质;希腊半岛处于炎热与寒冷气候之间而赋予希腊人以优良品性,故天生能统治其他民族。这些论点无法解释当时希腊半岛各民族的历史进程,但却影响深远。
16世纪初期法国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博丹(Jean Bodin)在他的著作《论共和国》中认为,民族差异起因于所处自然条件的不同;不同类型的人需要不同型式的政府。
近代决定论思潮盛行于18世纪,由哲学家和历史学家率先提出,被称为社会学中的地理派,或历史的地理史观。法国启蒙哲学家孟德斯鸠(Mon-tesquieu) 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将亚里士多德的论证扩展到不同气候的特殊性对各民族生理、心理、气质、宗教信仰、政治制度的决定性作用,认为“气候王国才是一切王国的第一位”,热带地方通常为专制主义笼罩,温带形成强盛与自由之民族。这些论点对照欧洲中古以来近代政体沿革也难于自圆其说。1881年英国历史学家巴克尔(H.T.Buckle)在《英国文明的历史》一书中认为个人和民族的特征服从于自然法则。哲学与物理学中的机械决定论思潮亦给地理学中的决定论以有力的推动。这种从外部自然条件中寻找人类社会发展根本动因的荒谬的外因论,在当时却起着积极的进步作用。
启蒙运动的思想家用地理唯物主义反对唯神史观,以地理环境特点说明君主专制制度的不合理性;这一特定时期的历史作用也决定了这一思潮的广泛影响。传统的地理学家们程度不同地受到决定论思潮的影响,如洪堡写道:“我要努力证明自然条件对道德和人类命运的经常的、无所不在的影响。”李特尔认为由于英国“位置在众港湾从各方面包围的中央,所以自然地成为海洋的统治者。”
第一个系统地把决定论引入地理学的是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F. Ra-tzel),他在《人类地理学》一书中机械搬用达尔文生物学观念研究人类社会,认为地理环境从多方面控制人类,对人类生理机能、心理状态、社会组织和经济发达状况均有影响,并决定着人类迁移和分布。因而地理环境野蛮地、盲目地支配着人类命运。这种环境控制论思潮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成为欧美地理学的理论基石。
在德国地理学界中,宣扬并推崇这一理论的有赫特纳、魏格纳(A.Wegener)、施吕特尔(O. Schlter)等。拉采尔的学生地理学家辛普尔(E.C.Semple)将这一思潮宣扬于美国,在《美国历史及其地理环境》、《地理环境的影响》等书中一再加以发挥,认为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是特定自然环境造成的。
美国地理学家亨丁顿(E. Huntington)于1903~1906年间在印度北部、中国塔里木盆地等地考察后发表《亚洲的脉动》一书,认为13世纪蒙古人大规模向外扩张是由于居住地气候变干和牧场条件日益变坏所致。1915年他又出版《文明与气候》,创立了人类文化只能在具有刺激性气候的地区才能发展的假说。1920年他在《人文地理学原理》一书中,进一步认为自然条件是经济与文化地理分布的决定性因素,受到了巴罗斯(H.H.Bar-rows)的抨击。在20世纪20年代,从地理哲学角度看,决定论已非地理学的唯一基础,露骨的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潮已渐趋没落,随后为索尔的文化景观论以及与法国人地关系中的或然论相孪生的美国的地理调节论所冲击;后者由于仍然渗透着许多决定论观点,陷入理论上的软弱性,因而不能从实质上否定决定论。有深刻社会背景和影响的“地理环境虚无论”、“地理环境不变论”以及“文化决定论”思潮,均力图取代自然决定论。正确地阐明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有助于发展地理学理论研究和指导实践应用。毫无疑问,主宰人类社会历史演变的是其固有的内在规律;地理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客观物质条件而不能上升为主导的或决定性的因素。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过,封建社会之解体与资本主义的产生是一个合乎逻辑的过程,“并非自然的恩赐”。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也或多或少地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当人类社会活动与地理环境发生联系并能加以利用与改造时,才能显示其特性并对社会发展产生加速或延缓的影响。社会发展阶段越古老,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越大;即使在原始阶段,社会发展速度也并非与地理环境优越性程度成正比。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均处于不断运动变化而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之中。走向另一极端主张无视地理环境和随心所欲地践踏地理环境的地理环境虚无主义,均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相违背,也必然在实践中碰壁。
㈢ 地缘政治学的发展趋向
冷战后,经济利益和经济地位已成为世界各大国追求的战略目标。
美国一些从事战略和国际问题研究的学者认为应放弃以军事实力作为全球称霸的主要手段,而转向以国际投资、自由贸易等经济手段作为维护美国经济利益与经济地位,确保世界霸主地位的主要手段。
这种以经济利益和经济关系取代军事对抗和政治关系作为国际关系主要理论的学说即被称之为“地缘经济学” 。
在各国追求经济利益和经济安全的同时,也有共同利益和共同要求促使它们进行协调与合作。在地缘经济学的作用和影响下,一方面,地区经济合作增强,区域经济集团化进程加快。这主要表现在欧、亚、美三大经济区域集团化由小到大,由初级到高级,不同发展水平并存。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主要表现在:
①世界贸易快速增长;
②国际资金流动异常活跃;
③生产与经营全球化不断增强;
④科技信息传播全球化;
⑤经济困境的全球化不断加深。
综上所述,地缘经济正在推动国际经济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并促进和加速世界经济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1993年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发表了《文明的冲突》一文(1993年美国《外交》季刊夏季号),对国际政治的演变特征进行了独特的分析论述,构建了一个较完整的国际政治理论。亨氏认为,世界政治正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新的世界冲突的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或国家间的经济摩擦与政治对立,而是截然不同的文化。亨氏解释了冷战后文明冲突上升为主要矛盾的原因,预言文明冲突将左右全球政治,文明之间的断层线将成为未来的战斗线。不仅如此,他还认为相同文明的集团或国家将在未来的全球文明冲突中团结在一起,而且儒家文明将同伊斯兰文明联合起来反对西方文明,形成非西方文明与西方文明对抗的局面。
亨廷顿还认为,冷战后将出现一个多极和多文化的国际体系,西方仅为其中之一。西方的文化价值不具普适性,其影响力已呈下降趋势,因此西方文化缺乏同化、整合其他文化的力量。同时,非西方社会也将越来越伸张自己的文化价值,拒绝西方强加给它们的文化价值。如果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硬要向全世界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其结果将适得其反,将会激化矛盾,引起文明冲突。当然,亨氏宣扬他的观点,绝非反对西方文明的统治,他只是善意地提醒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决策者们,不要被冷战的胜利冲昏头脑,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力量,以免把战线拉得过长,树敌过多,陷入被动境地。显然,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并没有摆脱冷战的思维方式,在冷战后西方国家内部凝聚力下降的情况下,他企图树立起非西方文明作假想敌,以维护西方的内部团结和美国的霸权地位。《文明的冲突》面世以来的一系列重大事件(不断恶化的巴以冲突、9.11事件、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特别是9.11事件)似乎验证了亨氏理论,也使得亨廷顿“文明冲突论”再次引起广泛注意。
9.11事件后,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面对新形势,基于对恐怖主义、武器扩散等现实威胁的认识,全球加大了反恐和防扩散的力度,但世界各国都极力地避免把反恐斗争与“文明的冲突”相联系。当今世界某些不同文明的国家或地区之间似乎存在着矛盾与冲突,但也存在着不同文明之间和平共处、共同繁荣,甚至相互融合的现象。文明或文化的多样化是当代国际体系一个重要特征,这使得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成为当今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成为正确认识国际形势的重要方面。
㈣ 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1,理论体系松散作为一门边缘学科,人文地理学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涉及到区域经济、国土整治、生产力布局、城镇体系、文化景观、环境保护、旅游规划、人口问题、种族歧视、生活福利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各分支学科均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作为其研究的基础,但大部分的分支学科相互间缺少必然的联系。同时,也没有一个系统的理论与成套的模式将它们联系起来。换句话说,人文地理学不像自然地理学的气候、土壤、岩石等组成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和联系的环扣,它至今仍然缺乏把各研究要素、各分支学科连成一个有机整体的理论基础,即使其组成要素部分有密切的联系,而从整体来看,大部分仍缺乏相互间的联系。人文地理学理论体系松散,影响了它的综合发展。
2各分支学科的发展不平衡人文地理学的研究领域,较原来传统的小区域、区域经济的研究扩大了,但仍主要集中于国土整治、区域规划、城镇体系布局、旅游等方面。换句话说,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密切的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旅游地理学等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发展较为迅速,在理论与实践应用上都有所创新,基本上建立了既具有中国特色又与国际接轨的地理学科体系。一些薄弱的分支学科如乡村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社会地理学、行为地理学等,虽也有论著出版,其理论建树与实践应用都明显落后,发展相对较缓慢。我国至今仍有64%的人口生活在农村,有关农村聚落的产生、发展、地域特征、建筑类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聚落的合理分布与规模及节约用地等急需解决的问题,都迫切要求乡村地理学快速发展,但它的发展却跟不上形势的需要。因此,吴传钧院士认为,今后应大力拓展包括政治地理学、乡村地理学、社会地理学等在内的第二类人文地理学分支学科的实践领域,它们是至今没有真正复兴起来或尚待开发的一些新领域。
3人文地理学创新艰难一门学科的独立性在于具有自己的特殊领域、方法和理论,其理论发展为该学科存在的前提。没有这个前提,这门学科的发展就是无源之水。随着研究内容的拓展,越来越多的学科介入,势必会在发展中形成竞争。当前,西方“以人为出发点”的人本主义和“注意问题的特殊性”的后现代主义的出现,对人文地理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美国有许多人文地理学者将文化地理学作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核心,并以它为理论基础来阐释各种人文地理现象。20世纪80年代中期,北京大学的王恩涌教授第一个将文化地理学的现代理论体系引入了中国。西方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中国人文地理学理论该如何发展?在各种挑战面前,中国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应本着理论指导实践,为社会经济发展能作出正确指导的原则,结合我国的国情,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使它不断完善。创新为一门学科的灵魂,是一门学科持续发展的基础。然而,人文地理学的理论研究向来重视学科性质的探讨与工作方法的总结,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理论建设、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与机理的规律研究等尚待加强。在这些年的发展过程中,人文地理学再也没有出现像中心地理论那样的重要基础理论,不难看出人文地理学创新之艰难。
㈤ 简述地缘政治学理论及其发展过程
理论概念:抄
从传统意义上讲 , 地缘政治学一般都认为是政治地理学的一个重要流 派 , 两者学科内涵的区分相当困难 , 地缘政治学的学科定义更因研究者的不同而有异。德国地理学家 F · 拉采尔通常被认为是现代政治地理学的奠基者和创始人,但其并未给缘政治学下自己的学 科定义。创 立地缘政治学术语并将 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瑞典政治家R · 谢伦定义其为“一种将国家类比为一个地理有机体 , 或是一种地理空间中的现象 ( 土地 , 领土 , 区域 , 国家 ) 的理论”。另外,还有s · B · 科恩 ,D · 森 、G · 帕克等学者所提出的不同概念。
尽管概念存在差异,其研究集中于 一个变化中的 国际 环境下地理学与国家外交政策之间的关系 。 正因为如此 , 地缘政治的理论与分析是各国制定国家外交政策 , 军事 , 政治 战略的最重要理论依据 , 而不管其国家的性质如何。
进一步资料请参考文献: 地缘政治学理论 、方法 与九十年代的地缘政治学,发表于《人文地理》,1995年,10卷,2期。
㈥ 地缘政治学的起源
拉采尔是德国慕尼黑工业学校教授和莱比锡大学地理学教授,一生著说繁多,他著书立说之时,正是达尔文的划时代学说——“进化论”广为传播的时期。达尔文的“进化规律”应用于人类社会的学说,产生了社会达尔文主义。例如,英国学者斯宾塞认为,人类社会与生物有机体间在三个方面具有相似性:一是两者都有调节系统,生物是中央神经系统,人类是政府系统;二是两者都有产生能量的系统,生物是消化系统,人类社会是经济系统;三是两者都有分布系统,生物有血管和动脉,人类社会有电讯和道路。拉采尔深受斯宾塞关于人类社会与动物有机体有相似性这一思想的影响,提出了有机体的国家理论。
概括起来包括以下内容:
1.一个特定社会的人群集团或民族在特定的土地上所形成的组织——国家是一种单细胞的国家有机体。
2.国家是置于土地的基础上的,国家就是一群人和一片土地的有机体。国家离开土地即失去了国家生命的存在基础。国家是土地上人类的最大劳动成果。
3.把国家比作人体,边疆属于末端器官;生长中的地域为其四肢;公路、铁路、水道为其循环系统;国家首都则为头脑、心脏和肺腑。同时,国家又属于一个空间性的有机体,它是生命的物体,不断增长,国家的向上发展,就是土地与人民结合关系的增长。所谓生存竞争,即是争夺空间的竞争。国家的发展也就是国土地域的发展。
4.有机体是生长的,国家也是不断生长的,一个国家必然和一些简单的有机体一样地生长或老死,而不可能停滞不前。当一个国家侵占别国领土时,就是其内部生长力的反映,强大的国家必须有生长的空间。空间有机体的国家存在自然的增长趋势,如果没有强大的邻国给予有效的反对,它就会超越这些界限。
因此,有人把拉采尔的国家有机体的运动论归结为“国家有机体”、“生存空间”和“边疆动态论”的统一体。拉采尔的政治地理学理论对后世产生了久远的影响,特别是对地缘政治学的发展影响尤为突出。尽管他并未提出“地缘政治学”这一概念,但后人还是根据拉采尔的国家理论确认他为地缘政治学的鼻祖。 “海权论”最先是由美国海军史学家马汉(1840—1914)提出的,1890年发表的著作《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集中地反映了他的“海权思想”。他认为,在现实世界中,分析国家的力量时首先应重视海洋。
影响各国海上力量的主要因素有:
1.地理位置
一个国家要想发展“海权”,首先必须在地理上便于进入世界的海洋。
2.自然结构
只要一个国家拥有无数得到保护的优良港湾和深入腹地富庶地区的大河,这个国家发展海权的动力在一定时期就会爆发。
3.领土范围
因为领土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口的分布,如果拥有同海岸线长度成正比的人口分布,那么这个国家海权发展的主要内部障碍就不存在了。
4.人口数量
一个海权国家必须拥有足够的人口,才能有大批水手以及从事制造海军设备的劳动力。
5.民族素质
建立一支强大海军,关键在于全体公民对海上商业利益的渴望和需求。
6.政府性质
即政府有发展海上力量的决心。
马汉进一步分析,海陆的增长或削弱,还受制于下列因素:
(1)一国国内生产力水平,它必须要不断扩大生产可供对外贸易的产品;
(2)必须拥有进行海外贸易的大规模运输船只;
(3)殖民地和基地应能保障扩大和保护船只的运输;
(4)必须有一支海上武装力量——海军来保护海外基地和殖民地与本国基地间的交通线。
关于海上武力与一国的海权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海上武力因竞争而生并导致更加激烈的竞争;
(2)海军的存在就是为了参加海上战斗,保卫国家海权体系的完整和正常运转;
(3)海军创立后,不仅要将国家的海权推广到地球上的各个角落,而且它逐步演变成了国家推行其外交政策的有力工具。
马汉的思想对美国、英国、日本、德国的外交政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创建的海权学派导致了全球“新海军”的崛起;美国史学界称他为“带领美国海军进入20世纪的有先见之明的天才”。当时,美国完全征服了内陆,马上就要由内陆国变为海洋国,马汉的著作成了这种发展的理论基石。 19世纪末,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和陆地机械运输革命的发生,使海权逐步让位于陆权。最早阐述这一观点的是英国地理学家麦金德(1861—1947),他曾任牛津大学地理学教授和皇家地理学会会员。麦金德一生从事教育和研究的目标之一,就是要通过对国际和各国局势的变化的历史观察和思考,寻找一种“至少能表明世界历史中某些地理因素的公式”,而“这个公式具有透视国际政治中的一些对抗势力的实用价值”。1904年,他在皇家地理学会宣读了《历史的地理枢纽》这篇著名的论文,首次提出了“心脏地带”这一战略概念,成为第一个以全球战略观点来分析世界政治力量的人。此后,麦金德又分别于1919年和1943年发表了《民主的理想和现实》和《全世界赢得和平》两篇论文,对他的理论进行了论证。在麦金德看来,整个世界的历史就是大陆强国和海洋强国相互斗争的历史,尽管海权强国占过优势,但从长远的观点来看,由于陆权国家人力和物力资源丰富,并且交通日益改善,海权国家终将被陆权国家所压制。因此他提出,世界力量重心所在的欧、亚、非三洲由于陆上交通发达,已变成一个世界岛;世界岛的中心位于欧亚大陆中部的心脏地带,其范围大致西起东欧,东至中西伯利亚和蒙古,南起小亚细亚、亚美尼亚、波斯和中国的西藏,北至北冰洋。其外围则依距离的远近和人力,除东欧这个门户外,其余方向海权国家均不易进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堡垒,而占据心脏地带的国家却屡屡向欧亚大陆边缘地带扩张。据此,麦金德断言,占据东欧是控制心脏地带的关键,并把他的全球战略思想归纳成著名的三段警句:
谁统治东欧,谁就控制了心脏地带;
谁统治心脏地带,谁就控制了世界岛;
谁统治世界岛,谁就控制了全世界。
麦氏分析认为,最有可能控制心脏地带的是俄国和德国,因此警告西方防止俄国的扩张和俄德联盟。麦金德提出陆权论的本意是想提醒作为海权国的英国,它正面临着陆权国家兴起的严重挑战,需要修改战略和外交政策,然而由于德国所处的大陆位置,它比麦金德的祖国更能从该理论中获益。麦金德晚年时根据世界战略地理形势的变化,意识到“企图支配世界的威胁,与其说来自东欧,不如说来自心脏地带本身,即来自苏联” ,而单凭西欧国家的力量远不足以遏制苏联,因此提出了以北大西洋及其领海和与之相连的江河流域为区域范围,以英国为海岛航空港,法国为桥头堡,美国和加拿大为强大基地的“地中洋” 概念,认为“地中洋” 地区可以同心脏地带分庭抗礼。从其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1949)不难看出他的这一新思想的影响:该组织的成员国基本都是“地中洋”地区的国家。
麦金德的陆权论在其后半个世纪中成为西方地缘政治学的通行理论,直到今天,多数西方战略家还是按照麦金德的描述来观察世界。事实上,人们从二次大战后西方集团从未放松对东欧的争夺这一事实中,就不难找到麦金德地缘政治思想的痕迹。 杜黑(1869—1930)是意大利空军战略理论家,他把地理环境与战略结合在一起研究的思想方法使其理论在地缘政治学占有重要地位。杜黑在《制空论》一书中全面阐述了他的基本理论观点。
1.“航空为人类开辟了一个新的活动领域,结果就必然成为一个新的战场”。今后“空军极有可能单独完成战争使命,不必有陆、海军参与”。尤其重要的是,空中力量具有比海上和陆地力量更为有利的机动性,飞机在行动和方向上享有充分的自由。它可以用最短时间(沿直线)沿任何方向的路线向任何地点往返飞行。由于这种独特武器的出现,未来战争的样式必然发生深刻的变化,战争的主要特性将与以往战争根本不同。空中力量的发展将使陆权和海权受到严重削弱。
2.制空权的获得是取胜的关键。“掌握制空权,能阻止敌人飞行,同时保持自己飞行” 。夺取制空权一般通过两个途径:①在空中与敌方空军交战而取胜;②摧毁敌方地面空军及其基地。
3.空战中进攻作战是最重要的。空中进攻的目标包括工商业设施、重要公私建筑、运输干线和交通枢纽以及某些特定的居民区。
总的看来,杜黑的论点主要是围绕“制空权”这个中心主题展开的。事实证明,制空权的确是战争中一个非常有力的手段,特别是在太空武器飞速发展的今天,杜黑的理论与核时代的战略在很多方面不谋而合。 德国地缘政治学是西方地缘政治学中的一个极端主义思想流派。它发展于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战败又急于复仇的岁月里。代表人物是纳粹地缘政治学家豪斯霍费尔(1869—1946)。
豪斯霍费尔在一次大战中曾任德国陆军少将,纳粹时期官至德国科学院院长。他在慕尼黑创立了地缘政治研究所,还于1924年创办了《地缘政治学杂志》(月刊),使之成为纳粹德国对外侵略扩张的重要支持者和倡导者。
豪斯霍费尔及其创立的德国地缘政治学派深受拉采尔、哲伦和麦金德理论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综合发展成以下几个论点:
(1)国家是一个有机体。
生长的意志、生活的意志、获取权力的意志,决定国家的命运。
(2)生存空间。
指足以供养一国人口的土地面积和自然资源。国家既然是一个有机体,它必须进行扩张。出于其生命的本能追求,国家必须向其领土之外进行扩展,即扩张其生存空间。大国即是扩张的国家,没有一个大国真正处于“饱和”状态。新的国际法应确认生存空间扩张的必要性。
(3)国家经济自给自足。
经济自给自足是国家独立存在的需要,为生存而进行的战斗要求经济的边界不可超越防御的边界线。如果生存的需要依赖外部世界,将在战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4)泛地区。
豪斯霍费尔认为,现代世界中成功的扩张将最终导致具有地理意义的大国组织形式——泛区的出现。1941年,豪氏将当时的世界划分为四个各由一强国控制的地区:以美国为主导的泛美利坚区、以日本为主导的泛亚细亚区、以德国为主导的泛欧非大陆和正在形成中的以苏联为主导的泛俄罗斯。最后,德国应当强大到接管泛美和泛亚地区。
(5)海权和陆权。
豪斯霍费尔认为,相对于俄国而言,德国同样享有控制世界权力“枢纽”地区的有利条件,而且比俄国更易接近海洋,因此,德国应追求双重的世界权力,既控制心脏地带,又夺取海上霸权。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的失败,也标志着德国地缘政治学派所倡导的理论和战略的失败。战后,德国地缘政治学受到谴责和摈弃是理所当然的,但这并不是地缘政治学理论本身的错误,更不是地缘政治学关于军事战略思想方面观点的终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种思想重新在西方大国的外交战略制定中占据重要地位,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㈦ 政治地理学有前途吗
如果你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话,这个最好就不要学了,就业门路窄,非常不好搞,可能的就是政策研究室,或者当老师之类的,但是这两个行当都不是那么好进的。差点的学校不舒坦,好的学校难度大。
但是作为一门学问或者是你自己兴趣研究下,这还是非常有学头的。
㈧ 阐述文艺复兴时期之后西方社会政治思想的发展轨迹
有好一段时间,文艺复兴被认为是简单地恢复了古典文化.其实,文艺复兴并不是真正要“恢复”古典的文化,而是借此抨击当时的文化和制度,以建立新的文化,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体系造舆论.
文艺复兴是一次逐渐发展的时期,没有明确的分界线和事件.但文艺复兴使当时的人们思想发生了变化,导致了宗教改革和激烈的宗教战争.后来的启蒙运动以文艺复兴为自己的榜样.19世纪的历史学家认为后来的科学发展、地理大发现、民族国家的诞生都是源于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黑暗时代”的中世纪和近代的分水岭,是资产阶级革命的舆论前提.文艺复兴是使欧洲摆脱腐朽的封建宗教束缚,向全世界扩张的一个前奏曲.
文艺复兴运动与宗教改革运动的不同.
文艺复兴运动与宗教改革运动是相继发生的,它们都反映了欧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经过,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内反封建、反教会的斗争.两者的不同也是显而易见的.
文艺复兴是一场光彩夺目、百花齐放的思想文化运动.它涉及到文学、思想、自然科学等众多学科,并取得了丰硕与辉煌的成就,展示出资产阶级在上升时期的革命热情和首创精神.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它虽然对旧制度和神学进行了猛烈的批判,但并没有就基督教义和教会改革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而且,许多人文主义者与教会和教皇的关系密切,它们在抨击教会的同时,又主张以温和的改革铲除教会的弊端,以达到教会的纯洁、振兴和统一.
宗教改革运动不仅对宗教神学作了深入的批判,而且提出了符合资产阶级需要的神学体系,即新教教义.其核心内容是“信仰得救”和“预定论”.这种新型的宗教观认为,《圣经》是教徒信仰的唯一依据和权威,人的灵魂得救依靠对基督的信仰,从而推翻教会长期鼓吹的善功救赎论和教皇最高权威论.宗教改革后,各国摆脱了教廷的政治干涉和经济剥削,国家机构走向世俗化.一种新的世俗制度在西欧兴起.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文艺复兴促进了欧洲近代文化的发展、自然科学的兴起.启蒙运动推动了以法国大革命为核心的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展,并且超越国界、超越时代,对美洲和亚洲的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
共同点:都是在欧洲大变革时期,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掀起的思想解放运动,都冲击了封建制度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会.
区别:文艺复兴是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它宣扬人文主义,其核心是肯定人,
笛卡尔注重人性,要求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对解放人们思想,发展文化、科学,起了巨大历史作用.它是14-16世纪反映欧洲各国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文化运动.启蒙运动是17-18世纪继文艺复兴之后欧洲发生的第二个思想解放运动.它将文艺复兴提出的以"人性"为中心考察一切提高到用"理性"去思索,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号召消灭专制王权、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它在政治上产生了巨大影响,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启蒙思想家宣传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对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起了影响和推动的作用.启蒙运动最初产生在英国,而后发展到法国、德国与俄国,此外,荷兰、比利时等国也有波及.法国的启蒙运动与其他国家相比,声势最大,战斗性最强,影响最深远,堪称为西欧各国启蒙运动的典范.
原因:14-16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处于萌芽状态,资产阶级正在形成之中,新兴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经济和政治利益,要求在意识形态上打破教会的神学观,改变维护封建制度的各种传统观念.17-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得到发展,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政治上渐趋成热,要求在政治上摆脱封建专制压迫.
㈨ 什么是政治地理学
研究世界政治事象的分布、联系和差异形成的规律,以及政治地域体系形成与内地理环容境之间关系的人文地理学分支学科。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疆界、政治区域的形成与演变;划分政治地区类型 、论述其相似性与差异性;探讨国际关系、国际政治集团的形成、发展和变化,以及其对当代世界政治趋势的影响等。
㈩ 政治地理学的发展历程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已对国家与其地理区域的关系进行探讨。在其著作《理想国》中,提出了理想国家的模式。以后,古罗马学者斯特拉波在其著作《地理学》中,也论述了大政治区域有效功能的必要条件。
古代所有主要区域地理著作中,政治地理的内容都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着重记述国家疆域、边界、首都、行政区划、人口、民族、城市、交通以及与邻国的敌友关系等有关政治现象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例如,中国东汉历史学家班固所撰《汉书·地理志》,以及后来历代史书和方志中,都有这方面记述。
明末清初的学者顾炎武、顾祖禹分别撰写的《天下郡国利病书》和《读史方舆纪要》,论述了中国古代利用区域地理特点经营边防、保卫疆土的历史。到了近代,西方不少地理学家根据大量历史资料和当时的政治状况,进行理论探索。
拉采尔1897年发表的《政治地理学》,第一次把政治地理学作为地理学的一个分支进行研究。他还提出了国家有机体学说,以及政治地理学的空间和区位分析因素。瑞典的谢伦进一步发展了国家有机说,并提出了地缘政治学这个名称。以后麦金德提出了陆心说,斯皮克曼提出陆缘说,鲍曼提出“民族自决论”。他们的政治地理学论述,在不同时期的国际问题讨论和国际形势决策中,起过相当重要的作用。
20世纪20~40年代,豪斯霍弗等德国地缘政治学者歪曲拉采尔的“生存空间”的概念,使地缘政治学成为纳粹德国对外侵略扩张的工具,致使政治地理学的名声一度深受损害。为使政治地理学复兴为真正的科学,一些政治地理学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即开始探讨新的研究方法。
1950年,哈特向提出政治地理学应当研究政治区域内的区域异同,强调向心力和离心力对政治单元结合的作用。以后,工戈特芒提出引起国家不稳定的流通或运动和促进国家稳定的国家意识,是政治地理学研究的两个重要因素。70年代以来,研究多集中在政治过程和政治行为方面,更为关注较小的政治区域,如城市政治地理、隔离区、选举地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