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试卷 » 自然地理考试试卷

自然地理考试试卷

发布时间: 2021-03-04 05:47:03

『壹』 北京林业大学自然地理考研试题

地理学历年考研试题集

考试科目:自然地理学基础
一、概念解释(选5题,每题4分共20分)
1地球表层 2沉积物的主要类型 3热量带
4水位与流量 5土壤氧化还原作用 6生态因素、生境与处境 二、简述题(选4题,每题10分,共40分) 1. 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主要特点 2. 新构造运动的地貌表现 3. 三角洲的类型及其特征 4. 降水类型及其分布规律
5. 土壤的基本特点、功能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三、论述题(选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 自然地理学在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2.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大势及其对农业分布的意义 3.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考试科目:"综合自然地理"与"中国自然地理" 一、名词解释与地理界线:(单、双题各任选5题,每题3分,共计30分)
1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结构 2季风气候区的界线 3自然区划 4内外流域分界线
5景观 6华北地区与相邻地区的分界线 7相、限区、地方 8干燥度
9综合剖面法 10对马暖流 11土地诊断指标 12三北防护林体系 二、简答:(1--3任选2题,4--6任选2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1.概述不同尺度的地域分异类型 2. 区域研究和类型研究的联系与区别 3.举例说明土地评价的种类(至少3种)
4.中国地貌的基本特征及对中国自然环境的影响
5.举例说明土壤、植被水平地带性与垂直地带性之间的关系 6.我国沿海的潮汐类型和潮波系统
三、综合题:( 1--2任选1题,3--4任选1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
1.论述"土地科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体系,以及自然地理工作者在土地科学领域应起的作用 2.谈谈你所理解的"可持续发展"要点,试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3.就"南水北调"谈谈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及区域效应
4.以中国一条旅游热线为例,分析其资源结构及环境影响,提出今后的发展方向
考试科目:自然地理学基础 一、概念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自然地理环境 2河流水情要素 3湿润系数 4气团 5生物的指示现象 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40分)
1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2基岩对地貌形态的影响
3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主要特点
4流域特征及其对河流的作用
5影响生物的生态因素
三、论述题(选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柯本的气候类型及其划分原则、标准与方法 2 风化作用类型及其机理 3论生态系统的功能
自然地理学试题 一. 名词解释(15*4')
1.大气环流 2.径流深度 3.土壤肥力 4.太阳活动 5.相对湿度
6.地转流 7.气候 8.岩石圈 9.土壤缓冲效应 10.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11.生物多样性 12.植物群落演替 15.荒漠化 二. 单项选择(5*4') 有关于enso的 ,剩下的忘记了 三.简答题(3*10')
1.关于地气辐射平衡方程,其中Rs, Qs, 和a 的含义及影响因素 2.关于全球水量平衡方程的,陆地和海洋的公式,含义 3.土壤成土因素分析的影响 四.论述题(40'共两题)
1.论述全球碳循环的自然过程,近200年来全球CO2含量上升的原因,环境影响和相关对策 2.地球表层系统的功能

自然地理学 一、解释下列名称(每题5分,共30分)
1新构造运动 2内海 3大陆架 4牛轭湖 5生态幅度 6土壤相对年龄 二、什么是生态系统?试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5分) 三、试简述地球表层水分循环的类型与层次结构.(15分) 四、什么是土壤?土壤资源具有哪些的特点? (15分)
五、什么是可持续发展?试运用人—地关系原理从资源与环境的角度简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25分)
自然地理学 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
自然区划、干燥度、土地评价、大陆架、岩石圈、生态因素 二、什么是生态系统?试简述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15分) 三、试简述影响地理环境中化学元素迁移的主要特征.(15分) 四、试分别简述中国东部季风区和西北干旱区的地理环境特征.(20分) 五、试举一例说明地貌对土壤—植物系统的影响.(20分)
考试科目:自然地理学 一、名词解释:
太阳常数 湖岸阶地 诊断土层 限制因素 径流利用系数 环境自净 二、说明中国季风雨带的进退规律,并用简图示之. 三、河流阶地是如何形成的,在野外如何鉴别.
四、试分析我国长江和黄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五、什么是风化壳?试简述中国境内风化壳的地球化学类型及其分异规律?
六、道库恰耶夫的成土因素学的基本观点,在土壤形成过程中,地球化学过程和生物积累过程的对立统一关系.
自然地理学 一、解释下列名词(每个名词5分,共计40分)
1 干洁空气 2 风沙作用 3(地下水)硬度 4 流域 5 诊断层 6 基性岩 7 季风 8 生物多样性 二、什么是湖泊?试简述人类活动对湖泊演化的影响.(20分) 三、什么是生态因子?试举例说明生态因子对生物作用的特点.(20分) 四、试举实例说明地貌对地表物质能量迁移转化的影响.(20分)
五、什么是风化壳?试简述中国境内风化壳的地球化学类型及其分异规律.(20分) 六、结合你的学习与地理观察,试分析土壤圈在人类生态系统中的五大作用.(30分)
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地遥学院 自然地理学 一.解释下列名词(每个名词5分,共计30分)
1.大陆岛 2.克拉克值 3.大气污染 4.(地下水)硬度 5.(植物的)生活型 6.生态平衡 二.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试简述自然地理学的主要任务.(20分) 三.试简述道恰耶夫的土壤发生学理论之基本观点(20分) 四.试简述地理环境中化学元素迁移的主要原因(20分)
五.试比较分析中国东部季风区和西北干旱区的地理环境特征(30分)
六.什么是土地利用?试举实例说明土地利用对区域自然地理过程的影响(30分)
一:名词解释 1土壤圈 2地震 3鞍形气压场 4生态幅 5土壤自净能力 二:简述气候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和作用
三:什么是地表水循环?请简述地表水的资源与环境效应 四:请简述土壤在地球表层环境系统中的作用
五:根据你的学习和观察,请说明温度对植物分布的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及其原因 六:什么是土地资源?请根据我国的国情说明我国要提倡节约土地资源利用必要性
一、名词解释(3*5)
气团 河流均衡剖面 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 超渗产流与满蓄产流 团粒结构 二、简答(10*3)
1、简述水在气候系统中的作用. 2、简述影响地貌的因素. 3、简述生态系统的成分和结构. 三、论述(25*3)
1、青藏高原区(或者西北干旱区、或者东部季风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运用道库恰耶夫的土壤形成理论,分析土壤形成过程. 3、任选一个地区,分析该地土地退化的自然与人为原因. 四、综合能力(10*3)
1、给出了流域面积、一次暴雨在该流域的平均降

『贰』 分析一道自然地理试题

长江三角洲北起通扬运河,南抵杭州湾,西至镇江,东到海边,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以及邻近海域。面积约为九万九千六百平方公里,人口约7500万,是一片坦荡的大平原。这里岸线平直,海水黄浑,有一条宽约几千米到几十千米的潮间带浅滩。 这个都市群汇集了产业、金融、贸易、教育、科技、文化等雄厚的实力,对于带动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连接国内外市场,吸引海外投资,推动产业与技术转移,参与国际竞争与区域重组具有重要作用。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泛指镇江、扬州以东长江泥沙积成的冲积平原,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上海市及浙江省杭嘉湖地区。长江三角洲顶点在仪征市真州镇附近,以扬州、江都、泰州、海安、栟茶一线为其北界,镇江、宁镇山脉、茅山东麓、天目山北麓至杭州湾北岸一线为西界和南界,东止黄海和东海。

【形成】

三角洲基底为扬子准地台的一部分,喜马拉雅构造运动中断沉降。第四纪新构造运动中,地壳和海平面频繁升降,最后一次大海侵结束后,长江携带的泥沙不断沉积,开始在江口发育三角洲。

由于科氏力的作用,主江流不断右偏,使江口沙群依次并入北岸。红桥期、黄桥期、金沙期、海门期、北沙期等形成的沙坝、沙洲群,形成今天长江北岸的邗江、泰兴、靖江、如皋、南通、海门、启东诸县地。现在江口附近的崇明、长兴、横沙等沙岛,也将按此规律并入北岸。江口沙咀也同步延伸。

北岸沙咀延伸为今三角洲北界,地面高程6~8米。

南岸沙咀经江阴、太仓、外冈、马桥一线向东延伸,地面高程4.5~6米左右,与钱塘江北岸相连后达杭州湾。沙咀内侧的浅水海湾被淤封成为古太湖的前身。此后浅水海湾不断淤浅,逐渐演变为湖荡罗布、河道交错的低平原。南岸沙咀外侧滨海地区不断淤积成滨海平原。

三角洲上散布着一系列海拔100~300米的残丘,大部由泥盆系砂岩和石炭、二迭系灰岩构成,少数由燕山期花岗岩和粗面岩构成。

【历史】

三角洲形成初期,人类就在这里从事渔猎和农耕。

经公元4~6世纪东晋、南北朝和12~13世纪南宋两次大移民,以及10世纪以来的河网建设,三角洲逐步发展成为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和“丝绸之乡”。

近代工业兴起较早,内河航运发达,沪宁、沪杭铁路相继建成,上海和江苏省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扬州以及浙江省杭州、嘉兴等地先后发展为工业TRANBBS城市。

为推动和加强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联合与协作,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1992年由上海、无锡、宁波、舟山、苏州、扬州、杭州、绍兴、南京、南通、常州、湖州、嘉兴、镇江14个市经协委(办)发起、组织,成立长江三角洲十四城市协作办(委)主任联席会,至1996年共召开五次会议。

1997年,上述14个城市的市政府和新成立的泰州市共15个城市通过平等协商,自愿组成新的经济协调组织――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协调会设常务主席方和执行主席方。常务主席方由上海市担任,执行主席方由除上海市外的其他成员市轮流担任。协调会每两年举行一次正式会议。协调会在常务主席方设联络处作为常设办事机构,负责日常工作。各成员市的协作办(委)作为协调会具体的联络、办事部门。

长江中下游平原组成部分。位于江苏省镇江以东,杭州湾以北,通扬运河以南。面积约为5万平方公里。这里地势低平,海拔在10米以下。但也零星散布着一些孤山残丘,如无锡的惠山、苏州的天平山、常熟的虞山、松江的佘山和天马山等,它们或兀立在平原之上,或挺立于太湖之中,有的成为游览区,有的成为花果山。长江三角洲的顶点在镇江附近,大约在六七千年以前,这里是一个三角形港湾,长江河口好似一只向东张口的喇叭,水面辽阔,潮汐作用显著。在海水的顶托下,长江每年带来的4.7亿吨泥沙大部分沉积下来,在南、北两岸各堆积成一条沙堤。北岸沙堤大致从扬州附近向东延伸至如东附近,沙堤以北主要是由黄河、淮河冲积成的里下河平原;南岸沙堤从江阴附近开始向东南延伸,直至上海市金山县的漕泾附近,并与钱塘江北岸沙堤相连接,形成了太湖平原。里下河平原位于长江北岸,面积约1.4万平方公里,为一碟形洼地。洼地中心湖荡连片,主要有射阳湖、大纵湖等。由于地势低洼,历史上,洪涝灾害异常严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国家投资兴修水利工程,西挡淮水,东挡海潮,开挖运河,增强排灌能力,使这个十年九涝的多灾区变成江淮流域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太湖平原地处长江以南,是长江三角洲的主体。该平原以太湖为中心,状如一只大盘碟,地形呈周高中低。这样的地形特点使这里上有长江和太湖上游来的洪水,下有海潮倒灌,夏秋季节又常遭台风暴雨袭击,洪涝灾害十分频繁。当地人民为抗御自然灾害,大力开挖河渠,排除积水,修圩建闸,逐步形成了沟沟相通、渠渠相连的稠密水网。这里是我国河网密度最高的地区,平均每平方公里河网长度达4.8—6.7公里。平原上共有湖泊200多个。长江三角洲河川纵横,湖荡棋布,农业发达,人口稠密,城市众多。在全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号称中国的“金三角”。

■长江三角洲

中国长江和钱塘江在入海处冲积成的三角洲。包括江苏省和上海市东南部、浙江省东北部。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面积约5万平方千米。三角洲顶点在镇江市、扬州市一线,北至小洋口。南临杭州湾。海拔多在10米以下,间有低丘(如惠山、天平山、虞山、狼山等)散布,海拔200~300米。长江年均输沙量4~9亿吨,一般年份有28%的泥沙在长江中沉积,个别年份高达78%,三角洲不断向海延伸。长江以南常州市、常熟市、太仓市、金山县一带的古沙嘴海拔多为4~6米;长江以北扬州市、泰州市、泰兴市、如皋市一带的古沙嘴海拔7~8米。江南和江北的古沙嘴是冰后期最高海面稳定后逐渐发展起来的,到距今约2000年时北岸沙嘴伸到廖角嘴,南岸沙嘴随长江主流向东南延伸与钱塘江口沙嘴相连,泥沙继续堆积,1958~1973年平均每年前移148米。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水道纵横,湖荡棋布,向有水乡泽国之称。土地肥沃,农业产水稻、棉花、小麦、油菜、花生、蚕丝、鱼虾等,是中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在长江下游和沪宁线两旁有许多重要城镇,如上海市、苏州市、常州市、无锡市、镇江市、扬州市、泰州市、南通市等。其中,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世界著名的外贸港口,苏州、无锡等是风景游览地和新兴的工业城市。
在山东省北部古黄河入海处,有一片153000公顷的滩涂湿地;汹涌的河水奔腾呼啸地从中穿过,汇入大海。这就是1987年建立的,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的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

黄河三角洲,以垦利县宁海为轴点,北起套尔河口,南至淄脉河口,向东撒开的扇状地形,海拔高程低于15米,面积达5450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年轻的陆地。现代黄河三角洲是1855年以来,黄河冲积作用形成的冲积扇。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距东营市仅60公里,属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一年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热同期,年平均降水量为551.6毫米。这片三角洲是黄河挟带的大量泥沙填充渤海凹陷陆地的海相沉积平原。现代黄河三角洲上地貌有河滩高地,坡地,大型洼地等。黄河尾闾摆动新成的陆地带地势宽阔低洼,面积逐年扩大,生态类型独特,海河相会处形成大面积浅海滩涂和湿地,成为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的重要"中转站"和越冬、繁殖地。区内水生生物资源丰富,据初步调查有800多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有文昌鱼、江豚、松江鲈鱼等。有野生植物上百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濒危植物野大豆分布广泛,各种鸟类约187种,列为中日候鸟保护协议受保护的达108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丹顶鹤、白头鹤、白鹳、金雕、大鸨、大天鹅、小天鹅、灰鹤、蜂鹰等32种,各种鹭类、雁鸭类水禽不但种类多,数量也极为丰富。

现代黄河三角洲上景观独特,土地年轻辽阔,林木,草场及野生动物等自然景观新颖,野趣浓烈,奇丽的“金涛”刺入碧蓝的海中,形成世界罕见的奇观.这里油气资源丰富。胜利油田井架林立,东营大桥,防潮大堤等现代工程宏伟壮丽,以及新兴的石油工业城东营,丰富的自然资源等,是祖国的一块宝地,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黄河是一条善淤,善决,善徙的河流,每年携带约16亿吨的泥沙奔流而下,约有12亿吨的泥沙沉积在三角洲及河口沿岸地区。平均每年向渤海推进1.5-3公里,每年新造陆23-28平方公里,使3-4万亩海域被淤积成为新的土地资源。“昨日沧海,今日桑田”在此得以实现。这一优势给保护注入了新的生机。它不论作为珍稀鸟类的停歇地和越冬栖息地,还是作为独特的河口生态系统,都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和生态意义。

『叁』 自考本科自然地理学基础试题

专起点本科 5年制 也属于全日制 网络大学 升本 5年制 也属于全日制 在其他的就没有了 成考[电大] 自考 都属于学历教育 但不属于 全日制 ...

『肆』 寻求高中的自然地理的试题和答案

天津市武清区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查试卷
高三地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表符号填入题后括号内。(50分)
下图中纵轴表示太阳高度,AB为晨昏线,ANB为经线圈一部分,期中,N为北极点,

经线NA为64°W。据图回答1—3题。
1.此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太阳直射20°S,64°W
B.太阳直射20°S,116°E
C.太阳直射20°N,64°W
D.太阳直射20°N,116°E
2.比较ANB与晨昏线AB的实际长度,正确的是( )
A.ANB的长度大于AB的长度 B.ANB的长度小于AB的长度
C.两者长度大约都为2万千米 D.两者长度大约都为1万千米
3.下列判断:①AB为晨线②AB为昏线③AB线上各地正见日出④AB上地方时为6时⑤AB上各地的太阳高度为0°,正确的是( )
A.①④⑤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③④

某人设计了一个24小时的全日时钟(如图所示),指针为时针;因为地球自转一周,时针也刚好转了一周,所以时针可以看成是某地的经线,据此完成4—6题。
4.如果此钟在上海得到推广,图中此刻恰好日出(不考虑房屋阻挡地形等因素),那么,这一天可能为(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冬至日 D.元旦
5.如果此时上海为星期一,那么在全球范围内所处的日期为( )
A.星期日的范围大于星期一 B.星期一的范围大于星期二
C.星期二的范围大于星期一 D.星期一的范围大于星期日
6.如果图中的时针,刚好表示180度经线,那么全球处在同一天,要过( )
A.6个小时 B.12个小时 C.18个小时 D.14个小时
读右面经纬网图,回答7—8题。
7.若甲、丙两点图上距离为2.2 cm,则该图的比例尺为( )

A.1:10000000 B.1:100000000
C.1:5000000 D.1:50000000
8.关于图中四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任何时刻,乙、丁两地地方时都相同
B.任何一天,甲、乙两地昼夜长短都相同
C.任何一天,乙、丁两地正午太阳高度角都相同
D.任何一天,甲、乙两地日出日落时问相同
甲、乙、丙是三幅不同纬度的三座房屋两至日的阳光照射情况(a或b),读图回答9—10题。

9.对三座房屋所处地理位置判断正确的是( )
A.三地都位于北半球 B.甲地位于赤道附近
C.乙地位于南温带 D.丙地位于北温带
10.若甲图中a代表的节气出现时( )
A.烟台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 B.悉尼昼短夜长
C.巴尔干半岛南部是多雨季节 D.利雅得为多雨季节
11.关于太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与银河系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B.由八大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组成
C.火星属于巨行星
D.水星是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
12.太阳黑子活动与各年降水量的相关性是( )
A.都是正相关 B.都是负相关
C.相关性不明显 D.正相关或负相关
13.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 )
A.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 B.耀斑爆发的面积和亮度
C.太阳辐射的能量的增多与减少 D.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程度
14.人类在返回卫星上进行植物搭载生长实验,是利用宇宙的( )
A.空间资源 B.风力资源 C.矿产资源 D.水资源
15.关于宇宙环境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空间垃圾主要是指宇航员从航天船舱扔出的废物
B.目前,空间垃圾数量在增加,体积在减小
C.由于空间垃圾与航天器的相对速度很小,对航天器不构成威胁
D.为保护太空清洁,目前已开始研究限制产生并清除空间垃圾的办法
16.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公转轨道是近似正圆,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公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问叫l回归年
B.地球位于远日点时的公转速度较快
C.从地球北极高空向下看,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是一致的,都是逆时针方向
D.地球在远日点时,天津正值冬季
17.关于时区或区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全球共划分12个时区,东边的区时总比西边的区时早
B.西五区比西四区早l小时
C.“北京时间”就是北京所在时区的地方时
D.目前,我国把“北京时间”作为全国的标准时间
18.当太阳直射某地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地一定是一年中地面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一天
B.该地一定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一天
C.此时刻的地方时和区时都为正午12时
D.该地一定位于热带
19.经度相同的地方( )
A.昼夜长短相同 B.太阳高度相同
C.日出日落时刻相同 D.地方时相同
20.地球成为太阳系中有生物的特殊行早,是因为( )
A.地球所处的光照条件不断变化
B.宇宙时空无限大,天体运动互不影响
C.地球体积大小合适,使水以液态存在
D.地球与人阳的距离适中,使地表具有适宜的温度
21.对流层高度冈纬度而异,高度最小的地区是( )
A.低纬度地区 B.中纬度地区 C.高纬度地区 D.赤道和两极
22.白天多云气温比晴天低,原因可能是( )
A.云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B.云对太阳辐射的折射作用
C.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D.云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23.有关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低气压带均盛行上升气流 B.高气压带均由空气冷却下沉形成
C.南半球的盛行西风是西南风 D.赤道低气压带北邻东南信风带
24.我国北方地区,出现“秋高气爽”天气,是什么天气系统形成的( )
A.低压 B.暖气团 C.气旋 D.反气旋
25.防治酸雨最根本的途径( )
A.减少矿物燃料使用量 B.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
C.植树造林,扩大绿化面积 D.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排放
26.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
A.高低空温度差异 B.高低空气压差异
C.高低纬热带筹异 D.高低纬气压差异
27.高压系统( )
A.只影响我国夏季的天气
B.只出现在副热带地区
C.气流由中心向四周辐散,这种气流运动状态亦称反气旋
D.常常伴有锋面活动
28.有关气候形成因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是大气的直接热源
B.大陆性气候最高气温出现的月份和最低气温出现的月份都较海洋性气候滞后
C.台风、寒潮、大气环流都属于气候现象
D.太阳辐射和人类活动都是通过大气和下垫面的作用而影响气候的
29.全球变暖的后果有( )
A.因蒸发强烈,海平面下降 B.中纬度温带地区变得湿润
C.对全球来说,利大于弊 D.高纬地区降水将有所增加
30.我国的重酸雨区主要分布在( )
A.长江以北,长城以南地区 B.北部地区
C.两部地区 D.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
31.下列四种物质组成排列中,合理的一组是( )
A.地壳→化学元素→岩石→矿物 B.地壳→矿物→化学元素→岩石
C.化学元素→矿物→岩石→地壳 D.矿物→化学元素→岩石→地壳
3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地质构造是内外力作用的结果
②地表形态的变化都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③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叫地质构造
④水库等大型工程选址,应避开断层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3.陆地和海洋相互作用最强烈的地区是( )
A.从大陆架到大陆坡之问的区域
B.从滨海平原到大陆架之问的广阔区域
C.从滨海平原到大陆坡之问的广阔区域
D.从内陆到滨海平原之问的区域
34.海洋水体运动的最主要动力是( )
A.大陆轮廓和岛屿的影响 B.地球自转偏向力
C.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 D.海水的密度差异
35.下列关于陆地水体补给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陆地水体最主要的补给形式是大气降水
B.以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夏季流景大
C.以冰川补给为主的河流,夏季流景最大
D.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之问具有互补关系
36.生物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起重要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 )
A.植物的呼吸作用 B.动物的呼吸作用
C.植物的光合作用 D.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37.成土过程开始的标志是( )
A.岩石在风化作用下形成成土母质
B.一些微生物和低等植物开始在母质上着生
C.草本、木本植物的着生
D.人类活动的参与
38.我国内蒙古高原的自然带,自西向东旱现出荒漠—草原荒漠—森林草原的更替,其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是( )
A.由沿海向内陆的分异 B.沿经线方向的分异
C.山赤道向两极的分异 D.非地带性分布
39.关于影响盐度的因素叙述正确的是( )
A.比较相同纬度海区盐度,主要考虑降水量与蒸发母之差
B.同纬度大陆东西岸盐度比较,主要考虑河水注入量
C.红海成为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区主要是海域面积太小造成的
D.水温高的海域盐度也高
40.关于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候状况不会影响植被种类
B.破坏草原会导致士地荒漠化范围的扩大
C.在干旱地区,流水作用普遍
D.某地理要素的变化,不会导致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41.航空机场的选址,宜选择在( )
A.云雾出现频率较多的地区 B.潮湿低洼处
C.距城市较远,地势较高处 D.货运量较大的工矿企业区
42.实现海洋生物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足( )
A.大力发展远洋捕捞 B.发展海洋养殖业
C.加大近海海洋生物的开发利用 D.禁止捕捞
43.寻找海底油气矿藏的主要方法是( )
A.电磁波方法 B.红外线方法
C.地震波方法 D.海上钻井方法
44.港口腹地是指( )
A.港口的服务区域 B.码头等配套设施
C.港口自由贸易区 D.港口的装卸区域
45.自然资源潜力的扩大和提高建立在( )
A.资源的再生性 B.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C.物质运动的循环 D.自然资源数量巨大
46.下列地区中,寒潮、水早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是( )
A.青藏高原区 B.东亚季风区 C.中亚干旱区 D.西欧沿海区
47.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是( )
A.地震 B.火山 C.滑坡 D.泥石流
48.海洋污染物质主要来自( )
A.城市生活污水排放 B.核废料处理
C.陆地上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弃物 D.油轮泄漏
49.对农作物危害严重的寒潮,发生在( )
A.秋季和春季 B.冬季和春季 C.秋季和冬季 D.初冬和秋末
50.有关地质灾害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滑坡和泥石流是山外力作用形成的,与内力作用无关
B.人类活动不会诱发地震和火山喷发
C.地震、火山喷发、滑坡和泥石流四种灾害有空间上的联系和时间上的联系
D.暴雨和洪涝不会诱发泥石流的发生
二、综合题: (50分)
51.读下图(阴影表示夜),回答下列问题。(9分)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点的昼长为_________,在70°S至__________的最大纬度范围内,越向北昼长越短。
(4)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____________(快/慢)。
(6)赤道上夜弧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
(7)此日,一般地方的日出方位是_____________。
(8)如果此日北京出现一年中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值,则热带的总纬度范围是____。

52.读等压面图,回答问题: (10分)

(1)在图上用箭头表示A、B、C、D之间大气运动的方向。这样的运动称______________它是由于地面_______________而形成的。
(2)C处等压面凸起是____________气压区(高或低),形成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两地之间的大气运动叫__________运动,它的形成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4)如果此图表示夏季同一纬度上海陆气压分布,则A地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5)如果该图是城市热岛示意图,那么A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

53.读下图回答问题。(10分)
(1)不同纬度的A、B、C三点盐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盐度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A、B、C三点水温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水温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一纬度D、B、E三点盐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_,影响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纬度高低相同的C、F两点,盐度较低的是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7月份C点水温比F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完成“三大类岩石循环图”并回答问题: (13分)

(1)在图中的小方框内分别填上适当的内容,并用箭头表示它们的关系。
(2)图中所示的内容中,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___________,具有_____________
的特点,并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岩浆活动形成的是______________,可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4)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岩石成分、性质发生改变,形成变质岩。
(5)地壳物质大循环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各类岩石形成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矿产。
55.读黄河流域沿某纬线的局部地区剖面图回答: (8分)

(1)A地形区为_______________;B地形区的地貌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河流经A地形区时,河水与河流两侧地下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从生态环境的角度简要说明B地区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形成原因。
①主要环境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形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用地壳运动的观点,说明 A、B两地形区之间有什么关系。
①在内力作用下,A、B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外力作用下,A、B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查高三地理
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50分)每小题1分。
l.D 2.C 3.B 4.A 5.A 6.C 7.D 8.C 9.B 10.C
11.D 12.D 13.A 14.A 15.D 16.C 17.D 18.D 19.D 20.D
21.C 22.C 23.A 24.D 25.D 26.C 27.C 28.D 29.D 30.D
31.C 32.B 33.B 34.C 35.B 36.C 37.B 38.A 39.B 40.B
41.C 42.B 43.C 44.A 45.B 46.B 47.A 48.C 49.A 50.C
二、综合题:(50分)
51、(9分)每空1分。
(1)45°E;20°S
(2)70°S及其以南地区
(3)2小时;70°N
(4)从20°S向南向北递减
(5)快
(6)135°E—向东—45°W
(7)东南方(8)20°N—20°S
52、(10分) (1)小题2分,其他小题每空1分。

(1)见右图;热力环流;冷热不均。
(2)高;近地面气流上升所致
(3)水平(风); A、B之间的水平气压差(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
(4)陆地
(5)城市。
53、(10分)每空1分。
(1)B>A>C; B处位副热带海区,受副热高气压控制,气候干燥,蒸发量大于降水量;A>B>C; A位于赤道附近,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
(2)D>B>E;洋流
(3)C; C处有大量淡水注入;高;C点位于北半球,7月份,太阳直射北半球,C处获太阳辐射量多。
54、(13分)(1)小题3分,其它各小题每空1分。
(1)
(2)沉积岩;成层;化石
(3)岩浆岩;浸入岩;喷出岩
(4)岩浆活动:地壳运动
(5)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的岩浆的产生
(6)有用矿物富集。
55、(8分)每空1分
(1)华北平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2)河水补给地下水,下游为“地上河”,河水水位高于潜水位
(3)①水土流失严重,生态平衡失调②黄土疏松,植被破坏,夏季多暴雨
(4)①在内力作用下,华北平原不断下沉,黄土高原相对上升②在外力作用下,黄土高原不断遭到侵蚀破坏,并在河流作用下泥沙不断搬运,遭到侵蚀搬运的黄土在华北平原进行沉积,破坏和沉积作用是同时进行的。

『伍』 高考新课标卷自然地理

因为现在环境污染比较严重

『陆』 自然地理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25分,每小题5分)

1、溶沟与石芽

溶沟一般长数米至数十米,宽0.05—0.5m,深.15—1.5m,其断面呈“V”型或“U”型。石芽顶部多呈平滑的形态。溶沟、石芽构成的棋盘格状地面比较常见,多发育在石灰岩分布区的平缓山麓地带。

2、径流系数

同一流域面积、同一时段内径流深度(R)与降水量(P)的比值称为径流系数,以小数或百分数计,表示降水量中形成径流的比例,其余部分水量则损耗于植物截留、填洼、入渗和蒸发。

3、沙尘暴

沙尘暴是由于强风将地面大量尘沙吹起,使空气浑浊水平能见度低于1000m的天气现象。西北地区的人们常根据沙尘暴出现时天色昏暗的程度形象地称之为“黑风”。

4、泥漠

泥漠是由粘土物质组成的荒漠。它形成于干旱区的低洼地带或封闭盆地的中心,这里是洪流从山区搬来的细粒粘上物质淤积的地方。变干时发生多边形网状裂隙,形成龟裂地。

5、地域分异

景观作为一种系统除具有整体性,另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具有地域性即地域分异的规律性。它是指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及整个景观在地表按一定的层次发生分化并按确定的方向发生有规律分布的现象。

二、影响丹霞地貌的形成条件有哪些?(25分)

丹霞地貌是指发育在中生代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斜的厚层而坚硬的红色粗、中粒碎屑岩系之上,在构造运动及间歇抬升的作用下,受流水侵蚀及崩塌后退等外力作用,形成顶平、坡陡、麓缓的地貌形态。丹霞地貌的形成条件主要包括:

(1)红色砂岩是形成丹霞地貌的物质基础,又是最重要的形态特征。主要指发育于中生代至新生代早第三纪的红色、紫红色砂砾岩为主,夹有泥岩、火山碎屑岩等,在流水及重力崩塌作用下形成的丹霞地貌。大约在1亿年前,山地隆起时,下陷地区形成山间盆地。周围山上的泥沙碎石被流水带到盆地内部沉积下来,形成了现在悬崖上可以看到粗细相间的沉积层理及砾岩、砂岩、粉砂岩。由于当时地球上的温度比较高,盆地内部降水较少,形成一种高温、干湿季节分明的气候环境,Fe2O3在沉积物中大量富集,成为赤红色。直到距今约3Ma以前,形成了一套厚度约数千米粗细相间的红色沉积地层,地质学上称为第三系地层。它是一套以河床相为主的洪积、冲积红色碎屑堆积地层(或以湖盆相为主的河湖相红色碎屑堆积地断裂及垂直节理发育。由于近水平岩层间岩性的差异,在陡壁上往往风化或侵蚀形成水平带状突起或凹槽,突起一般是坚硬砾岩、沙砾岩层位,较大的突起往往形成狭长平台,生长条带状植被带(草本、灌木、乔木),这种近水平的植被带在悬崖上有时多层出现。细软的泥岩、粉砂岩等多形成水平凹槽,较大的凹槽即发育成为岩洞。

(2)构造运动特别是新构造运动是形成丹霞地貌的构造条件。受区域断裂作用和间歇式的振荡抬升,形成网格状垂直节理。流水沿节理下切并不断扩大,在流水和重力作用下,形成高数十米至数百米的赤壁丹崖,组成不同尺度的方山、岩墙、巷谷、石峰、石柱等地貌形态。

(3)气候对丹霞地貌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一些砾石成分为石灰岩、白云岩和大理岩,分选性差,钙质铁质胶结。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由于雨水多,加速流水对岩层裂隙及节理的切割和溶蚀作用,从而形成奇峻秀美的丹霞景观。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多以台地和方山类型为主,而谷地多呈峡谷状。干旱的西北地区,在暴雨作用下,也可形成多种丹霞景观类型,由于风力可在岩壁上形成蜂窝状洞穴。有时在顶层有黄土覆盖,而被称为类丹霞地貌类型。

三、简述祁连山东段的垂直带谱(26分)

祁连山东段每增高100m,降水量增加28.6mm,年平均气温降低0.33°C左右,由此导致了气候特征、土壤、水分、植被、动物等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并构成了以下4个不同的自然带:

(1)冰雪寒冻垫状植被带。出现在海拔3800m以上的高寒地带,降水量>600mm,干燥度<0.49,年平均气温-1℃以下。植株低矮,覆盖度5%~20%。海拔4000m以上的祁连山峰因能拦截东南季风和西风气流两个方向的湿气流,降雨多,形成“冷龙岭降水中心”,年降水量达800~1000mm,多以冰雪形态储存。雪线高度在4400m,冰川末端平均高度4259m,冰川面积64.82km2。

(2)高寒草甸、灌丛草甸、森林灌丛草甸带。位于海拔2600~3800m之间的中高山地带。降水量380~560mm,干燥度0.49~1.5,年平均气温-1~2.6℃。其中,3800~3500m为高山草甸植被;3500~3400m为亚高山灌丛草甸带,3400~2600m为森林灌丛草甸带。这里是干旱荒漠区的“绿色水库”,为水源涵养区,是河西走廊的“生命线”。

(3)山地草原、荒漠草原带。主要是祁连山浅山区的山间盆地、石质低山,剥蚀丘陵地带和山前地带。海拔2300~2600m为山地草原,2000~2300m为荒漠草原。年降水量350~400mm,干燥度0.8~3.3,平均气温-1.0~5.8℃。

(4)山前温带砾质荒漠、半荒漠地带。主要分布在海拔1600~2000m的低山山地、山前丘陵和冲洪积扇上部的砾质倾斜平原地带。年平均气温5.5~7.2℃,年降水量150~320mm。河流穿过本区时70%以上渗入巨厚的卵石层中,形成“地下储水库”。沿河人们引水灌溉开垦,形成山前冷凉灌溉农业区。

四、分析论述题(24分,每小题12分。要求:观点正确、论据充分、论证过程符合逻辑,综合运用知识)

1、分析说明如何进行自然区划

对每一个自然地理区域都可以采用向上而下的划分或自下而上的结合这两种自然区划方法。前者是通过对地域分异各种因素的分析,在大的地域单位内从上至下或从大至小揭示其内在的差异,逐级进行划分。后者是通过连续的组合、聚类,把基层的较简单的自然地理区域合并成为比较复杂的较高级的地域。前者通常采用地理相关法和主导标志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后者主要在土地类型制图的基础上,把地域结构上和发生上有空间联系的相毗邻的地域合并起来,成为具有完整地域结构的各个区域。这种方法简称类型组合法。

无论采用那种区划方法,首先都必须注意到地域结构的层次性,即存在不同等级的自然地理区域,确定各地域之间的层次关系,并建立区划的等级系统。其次,须重视各层次、各区域单位中的地域结构研究,即注意区域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物质和能量运动在空间上的联系性,以及其发生发展上的共同性。最后,根据上述的区域层次关系和结构上相联系性质和特点,确定划区的具体指标和标志,划出各区域的界线。

4、举例说明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洋流对气候的影响以厄尔尼诺现象最为典型。在南美厄瓜多尔和秘鲁沿岸,海水每年都会出 现季节性增暖现象,因为这种现象发生在圣诞节前后,则被当地渔民称为厄尔尼诺,是“圣婴”(上帝之子)的意思。现在厄尔尼诺一词已被气象和海洋学家用来专门指那些发生在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的大范围持续异常增暖现象。这种现象一般2—7年发生一次,持续时间为半年到一年半。80年代以来,厄尔尼诺发生频数明显增加,强度明显加强,1982/1983年和1997/1998年的事件则是本世纪最强的两次事件。

厄尔尼诺对气候的影响:当厄尔尼诺发生时,热带中、东太平洋海温的迅速升高首先直接导致了中、东太平洋及南美太平洋沿岸国家异常多雨,洪涝灾害频繁;同时使得热带西太平洋降水减少,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一带发生严重干旱。它还会通过大气环流的作用,影响到中高纬度地区,甚至给全球气候带来异常。因此,厄尔尼诺还常常引起非洲东南部和巴西东北部的干旱、加拿大西部和美国北部暖冬以及美国南部冬季暖湿多雨;它与日本及我国东北的夏季低温、日本和我国的降水等也有一定的相关性。此外,厄尔尼诺常常抑制西太平洋和北大西洋热带风暴生成,但使得东北太平洋飓风增加。

『柒』 我想找大一自然地理和地图学的试卷,要考试了

你什么学校的啊!现在大学不都是自己老师出题嘛!

『捌』 南大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考试试卷一样吗我看考试科目都是813自然地理···若一样,为什么自然比人文分

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不一样,因为自然与人文是不同领城涉及内就不一内样,当考试试卷也不可能容一样。人文地理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造就的名人奇事。自然地理:是在一定范围内的自然现象我是这样理解的,你看能画等号吗?

『玖』 自考自然地理学基础试题

自然地理学试题(一)

(附参考答案要点)

一、解释下列名词(25分)

1、温室效应

大气获得热能后依据本身温度向外辐射,其中一部分热能向下投向地面,称之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的存在使地面实际损失的热量略少于长波辐射放出的热量,地面得以保持一定的温暖程度。这种保温作用,通常称之为“温室效应”。

2、基座阶地

多分布于河流中下游,是在谷地展宽并发生堆积,后期下切深度超过冲积层而进入基岩的情况下形成的。因此阶地上部是由冲积物组成,下部由基岩组成。

3、顶极群落

在一定的自然地理区域里,植物群落主要受气候、土壤、地形和动物等因素分别控制,相应地可以形成许多顶极群落,如气候顶极等。发育在显域生境上的,与当地大气候水热条件最相适应的、稳定的植物群落,即是气候顶极。

4、灰钙土

它是钙积土的一个土类。是荒漠草原区的地带性土类。它是钙积层中具有石灰性反应、有厚淡色表层和变质粘化层、具有薄的腐殖质层的土壤。

5、沙漠化

沙(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

二、说明下列诸现象产生的原因或机制(30分,每小题10分)

1、山地可以出现两个极大降水高度带

降水随高度先增加,到最大降水高度后递减。这一高度视山地的湿度、温度、方位和季节而异。关于极大降水高度,一般认为对同一个山脉来说只有一个,但也可能出现第二个甚至更多的极大降水高度,其原因有:(1)气流两次爬坡可以形成两个极大降水高度;(2)冰川风与谷风(valley wind)辐合可能造成高山降水极大值带;(3)鲜明的降水季节变化可能造成第二个最大降水高度;测点位置选择不当也可造成两个以至多个最大降水高度。

2、城市有热岛效应

城市热岛是城市化气候效应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城市化对气候影响的最典型的表现。大量的观测对比和分析研究表明,这是城市气候中最普遍存在的气温分布特征。如果绘制等温线图,则形成等温线呈闭合状态的高温区,人们把这个高温区比喻为立于四周围较低温度的乡村海洋中的孤岛,称为“城市热岛”。大量观测资料证明,在水平方向上,城市高温中心出现在人口密集、建筑密度大,工商业最集中的城区,例如上海热岛中心位于徐家汇到外滩的旧城区,北京热岛中心位于东西长安街的城区南部。城市热岛与城市化程度(城市建筑面积、人口规模、人口密度、工业发展、交通运输)以及城市的几何形状、自然地理环境、人类活动方式等均有密切关系。城市化程度愈高,即城市面积、人口规模、人口密度愈大,其城市热岛强度愈强。

3、黄土区无林

黄土高原的天然植被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受到人类的严重破坏,大部分地区都已不存在了。只是在一些山地还存在着天然植被,而且大多也都是次生的。这种情况,对黄土高原植被的认识与研究,造成了很大的难度,存在诸多分歧。黄土高原的现代植被,在渭河以北的黄土高原属于草原带的森林草原区。六盘山以东、吕梁山以西、渭河以北、长城以南广大地区的黄土高原上,草地和灌丛(灌木林)分布广泛,占据了黄土原的大部分面积。黄土的透水性强,黄土黏土矿物具有强烈的吸水性,这些因素使植物对水分的利用率大为降低,不能保证林木群体的生长,这是导致黄土高原显域生境植被趋于草原化的重要原因之一。黄土碳酸钙含量高达10%~20%,加之土壤pH值高,均会影响乔木生长。因此,在相同气候条件下,如果不是黄土,而是另外的成土母质,植被就会有很大不同。这是某些水热条件相似的地方,黄土区无林而石质山区有林的重要原因。

『拾』 自然地理学试卷, 求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地理学是关于地球与及其特征、居民和现象的学问。它回是研究地球表层各圈层相答互作用关系,及其空间差异与变化过程的学科体系,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大部分。
2.黄道是指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球相交的大圆。
3.矿物是指在各种地质作用中产生和发展着的,在一定地质和物理化学条件处于相对稳定的自然元素的单质和他们的化合物。
4.岩层在形成时,一般是水平的。岩层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因受力而发生弯曲,一个弯曲称褶曲,如果发生的是一系列波状的弯曲变形,就叫褶皱。
5.赤道低压带又称“赤道辐合带”、“热带辐合带”、“赤道无风带”,是南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间气压最低的带区。
二、不定项选择题
1.D;2.A;3.C;4.BCD;5.ABCD;6.C;7.B;8.A;9.C;10.AC
三、读图题
1.D、C
2.盆地、山地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