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讲评课教学
『壹』 如何上好地理复习课及试卷讲评课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6-114-01
摘要:随着地理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地理教学模式的改革也在不断的进行。地理复习课应注重构建学生的地理知识网络,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应特别注意因材施教,把经常性复习、阶段性复习和总结性复习结合起来。试卷讲评课认真分析所教班级的试卷,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训练。
关键词:地理复习课;试卷讲评课;构建知识网络
随着地理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地理教学模式的改革也在不断的进行。地理学科从过去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现已经转变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参与、勤于动手。地理复习课教学模式也应顺应课程改革的要求,注重学生的发展。我们地理教研组通过多次讨论逐步形成共识:即复习课首先要精心备课,尤其是加强集体备课,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讲练结合,注意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下面我就从如何上好高中地理复习课的角度,结合大家的观点,谈谈个人的一些体会。
一、地理复习课应注重构建学生的地理知识网络
地理复习课课时一般都比较少,不可能像上新课那样重现全部的知识点,教师应注意利用有限的时间,帮助学生构建地理知识网络,教给学生必要的复习方法,让学生自己通过看书温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把已学过的知识点融会贯通。
二、地理复习课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高中地理的难点几乎都集中在高一地理的前两个章节,即地球的运动和大气的运动部分。这一部分如果老师在书上划出主要知识点让学生自己背书,或许分数也不低,甚至会比较高,但学生今后学习地理学科的困难将会增大。所以地理复习课应注意突破教学难点,抓住重点,利用习题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地理复习课应特别注意因材施教,制定出适合我校学生的复习方法。
因为地理学科在初中的会考近年来一直是开卷考试,上了高中学生依然不够重视。如果不能很好的抓住学生,考试肯定不会取得满意的成绩。另外,对于目前的高考模式而言,选修地理的只是学生中为数极少的一部分,我们要充分利用复习课,在保护绝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适当补充一些能力要求较高的题目,与高考接轨,吊起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今后地理学科的发展打好基础。
四、复习课要经常性的不间断的进行
复习课我们不能仅仅理解为期中、期末前才有复习课,而要注意把经常性复习、阶段性复习和总结性复习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在各种类型的考试中取得满意的成绩。
1.任课老师拿到试卷后,首先自己在做题目的过程中,估计出所教班级学生每题的正确率;
2.结合命题老师给出的答案进行讨论;分析出命题老师的命题思路;
3.进行试批改,把学生的不同答案进行收集、分析;
4.在批改过程中,每位老师将学生的不同的错误答案进行收集,在阅卷后进行交流。分析出共同点,为试卷讲评打好基础。
5.针对学生的错误答案,老师进行换位思考,即找出学生可能的思维误区。
以上工作主要在阅卷过程中完成。
试卷拆封后,老师要认真分析所教班级的试卷。在几年前和孙主任同轨教学时学到了一个很实用的方法,现在大家都在用,即将学生答卷上每个答案用表格进行统计,得出每题的正确率,然后和原先的估计值对比,通过分析,找出自己讲课、复习可能存在的问题,在试卷讲评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训练。
在实际讲评操作中,还要注意教学方法。在本次高一试卷讲评中,有一位同学在一个选择题的思维上进入误区,这道题的意思是:人造卫星在太空可以及时、迅速的收集地球上的各种信息,原因是利用了什么。在所给答案中,最贴近的答案是利用了高位置的空间资源。但学生认为另一个答案太阳能资源也可以说是正确的,因为没有太阳能卫星什么也干不了。当然这不是命题老师的思路,也不是本题的命题要点。我当时举了一个例子:先有父亲还是先有儿子,问第一个学生时不敢回答,问第二个学生时,答案当然是先有父亲,而我追问了一句,没有儿子,他怎么会成为父亲,谁又会承认他是父亲,但能不能说先有儿子后有父亲。而回到这一题讨论时学生也就没再争论。
五、试卷评价要遵循两条原则
(一)情感激励原则。
1.欣赏性。教师应学会欣赏学生。讲评课开始时对成绩好、进步快的学生提出表扬,鼓励其再接再厉,再创佳绩。讲评过程中,对学生的答卷优点应大加推崇。如卷面整洁、解题规范;思路清晰、思维敏捷;解法有独到之处、有创造性等。要善于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激发其内在的更大潜能。讲题时可将试卷中出现的好的解题思路、方法用投影表示于课堂,也可由学生上台讲解。讲评后可将特别优秀的答卷加上点评张贴在“学习园地”,供全班同学效仿、借鉴。
(二)主体性原则。
“主体参与”是现代教学论的核心要素。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中小学生“精神世界尤为重要。”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其主体是学生,教学效果要体现在学生身上,只有通过学生的自身操作和实践才是最有效的。
调查结果发现“对一个较难的问题,学生最希望的形式是教师把问题摆出来,让他们自己独立思考或通过同学间的相互讨论而获得解决好。因为这样做印象会更深刻,不易忘记。”因此,讲评课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切忌教师一言堂,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点拨。要设计带有启发性、探索性、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回答、板演,或设计为理解题意的小实验让学生操作,促进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大胆假设猜测、凝练观点、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敢想、敢说、敢做、敢于标新立异的人格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讲评课的主人。让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的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总之,复习与试卷讲评课是学科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它是综合因素互动的特殊教学现象,涉及师生、生生、个体和群体、群体和群体之间的综合互动。试卷讲评课教学,应充分发挥试卷讲评课教学的激励、诊断、强化、示范功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体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只有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致力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互动,才能提高教学的实际功效,促进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评价与提高,从而提高复习与讲评的课堂质量。
『贰』 中试卷讲评课的有效教学方法有哪些
1、目标明确原则。讲课(题)首先有一个“为什么”讲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对讲课(题)的内在意图要清楚,明确目标应当是备课(选题)时首先要斟酌的问题,它既是一节课(题)的起点,又是一节课(题)的归宿;它是一节课要努力的方向,是讲好课(题)的前提和保证。讲评课有其特殊性,目标也要明确(这是一般教师不以为然的问题)。讲评课的教学目标应由教师根据总的教学目标和学生试卷上暴露出的问题(知识、能力、非智力因素等诸方面),有的放矢的确定。
落实这一原则,要求教师做好课前的精心准备,认真阅卷评分,做好成绩统计分析。统计好平均分、合格率、优分率、低分率,各分数段的人数的分布情况,统计好每题的得分率、每题的解答情况(包括独特的解法、典型的错误)等。最好课前将试卷发给学生,了解学生对试卷讲评的要求,做好问卷调查和调查情况统计分析,掌握第一手资料。
2、重点突出原则。讲课(题)还有一个“讲什么”的问题,讲课(题)必须讲在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上,要具有导向性,要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查发现有些讲评课学生收获不大,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师不分轻重,面面俱到(结果是面面不到),把学生当三岁的小孩看待。其实试卷上大多数题目学生可自行解决,甚至有些问题学生刚考好就已发现并已经解决了,你讲评时再眉毛胡子一把抓,学生自然会厌烦,觉得浪费时间。
当然,“突出重点”并非只讲重点,只是一节课(题)所涉及的内容可能很多,教师应根据课前调查精心备课,将上课的主要精力、时间集中到学生中存在问题最突出、最主要和最想知道的重点内容上来,为学生解惑、释疑,引导探究。
3、针对性原则。讲评课的教学内容要根据学生测试情况来确定,应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以提高讲评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找准学生答题出现失误的“关节”点,透彻分析、解疑纠错,防止类似错误的再次发生。这就要求教师备课前多了解学生对错的题是怎样思考的,多问几个“为什么学生会在这道题(这类问题)上出错?”找出学生在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规律上存在的问题,在思维方式、方法上存在的缺陷,这样讲评时才会击中要害。
另外,对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的问题要找得准,敲得狠,注意集体引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使学生形成严谨的学风。
4、情感激励原则。“老师经常斥责我们‘这个问题都讲过好几遍了,为什么又错了。再笨这个问题也应该会。如果我再讲十几遍,你还是做不来。’”
(1)欣赏性。教师应学会欣赏学生。讲评课开始时对成绩好、进步快的学生提出表扬,鼓励其再接再厉,再创佳绩。讲评过程中,对学生的答卷优点应大加推崇。如卷面整洁、解题规范;思路清晰、思维敏捷;解法有独到之处、有创造性等。要善于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激发其内在的更大潜能。讲题时可将试卷中出现的好的解题思路、方法用投影表示于课堂,也可由学生上台讲解。讲评后可将特别优秀的答卷加上点评张贴在“学习园地”,供全班同学效仿、借鉴。
(2)鼓励性。对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要能和他们一起寻找原因,鼓励其克服困难,奋起直追。要善于挖掘他们答卷中的闪光点,肯定其进步。要让他们也能在赞扬声中获得满足和愉悦。对他们的错误解法要指出其合理成分并和他们一起研究怎样做就可以修正为正确答案,增强其信心,激发其兴趣,消除其压抑感,增添其成功感。
总之,讲评课要以赞扬、肯定为主基调,切忌出现“这道题我都讲过好几遍了,你们怎么还不会?”等无能的语言,切忌挖苦、训斥、侮辱学生人格,应让学生达到“胜不骄、败不馁”的境界。
5、主体性原则。 “主体参与”是现代教学论的核心要素。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中小学生“精神世界尤为重要。”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其主体是学生,教学效果要体现在学生身上,只有通过学生的自身操作和实践才是最有效的。
调查结果发现“对一个较难的问题,学生最希望的形式是教师把问题摆出来,让他们自己独立思考或通过同学间的相互讨论而获得解决好。因为这样做印象会更深刻,不易忘记。”因此,讲评课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切忌教师一言堂,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点拨。要设计带有启发性、探索性、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回答、板演,或设计为理解题意的小实验让学生操作,促进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大胆假设猜测、凝练观点、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敢想、敢说、敢做、敢于标新立异的人格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讲评课的主人。让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的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6、归类分析原则。
教师在讲评课时不能只是按照题号顺序讲评,而是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试卷上涉及到的物理情景进行分析归类,让学生对考卷上的同一类问题有一个整体感。这样有利于学生的总结提高。具体可
『叁』 高中地理教学中试卷讲评课的有效教学方法有哪些
我们老师是问我们为什么这样做,说出我们自己的思路,然后老师挑出其中的错误这样
『肆』 怎样上好地理试卷评讲课
英盛观察认为试卷评讲课是各科教学的一种重要课型,其根本目的是纠正错误、分析得失,巩固提高。上好高中地理复习阶段的试卷评讲课,对进一步巩固学生地理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解题能力和水平至关重要。同时,通过试卷评讲课,师生共同进行自我评价,而且还能够促进教与学的统一。
试卷讲评前要有准备,讲授新课要备课,试卷讲评课同样要认真备课。应把试题逐一分析、分类,按知识点归类或答卷中出现的错误类型进行归类,对课堂上讲评、分析的题目必须有所选择。一是选择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教学方法有直接关系的题;二是选择学生卷面上独到见解的题;三是选择出错较多的题等来进行讲评。不仅要备好试题内容,还要备好学生情况。讲评前我对试卷进行认真分析,分析试题覆盖了哪些知识点,试题考查了哪些地理能力,分析试卷中各试题的难易情况,解析命题意图。讲评前对学生的答题情况也进行了认真诊断,弄清哪些题错得多,错在哪里,找出错误的症结,进行总结归纳。教师只有经过充分的课前准备,把握学生答题情况,讲评时才能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加以剖析。
如何进行“评”?“评”就是师生通过对试卷卷面情况的分析,共同进行一次自我评价。目的是为了达到教与学的信息沟通和教学过程的调整,通过对试卷的分析,使学生明确考查的指导思想和目标,知道所答试卷是应用哪些教学知识,根据什么思想和方法,解决了哪些问题,讲评过程要始终抓住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的问题,把出错的根源挖掘出来,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剖析产生错误的原因,启发探索准确答题的路子,阐明规律、理清思路,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要面面俱到,“胡子眉毛一把抓”,以促进教学的统一与完善。
1、教师在试卷评讲中,不能只评得分多少,而是应该引导学生从答卷中热病站总结,找出得失原因。
2、教师在试卷评讲中,应该先让学生明确试卷中有哪些主要的知识点,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答题情况,了解自己对哪些知识点是已经掌握了的,对哪些知识点还没有真正的掌握,以便今后加强对自己知识薄弱点的复习与巩固。
3、教师在试卷评讲中,应该认真研究、挖掘试题中的智能考查,并以次引导学生从正确的解题思路中领悟出自己解题思路中的得失之处,以便今后注意和加强对自己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增强应变能力。
4、教师在试卷评讲中,也要根据学生在做题卷过程中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以及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总结经验教训,及时改进自己的教学,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能力。
如何进行“讲”?教师对试卷的分析讲解,不能单纯的向学生提供参考答案,或是简单的讲述解题的思路,在评试卷的过程中也应充分注意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而是在对试卷的讲解与分析中,让学生获得全面的知识系统,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适当变化。根据试题所含的知识点,结合实际情况加以变化。例如,关于黄赤夹角与地球上五带的划分的考查,讲解时可提出“如果黄赤夹角变大或变小,地球上五带的范围又将如何变化?”等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这样,不仅何以加深巩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又培养了学生求异思维的能力。
2、引伸拓宽。就是将题目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引伸,适当发挥。讲评时应从“点”出发,把“面”带出来呈现给学生,尽可能地构建知识问的广泛联系,尽可能通过试题拓展使地理能力得到更多的训练。可以这样问学生:“这道题假设这样改一下怎么做?”“由这点你还可以想到我们学过的哪个知识点。”“从这里你可以联系到我们生活中的事例吗?”引导学生拓展思路,把题目的知识进行发散,迁移到其他知识点上去,将学到的某些原理、知识能用到学习新知识或解决新问题中去,提高学生触类旁通的能力。例如,关于地中海气候的考查,讲解时可提出“如果地中海地区温和湿润时,我国受什么气团控制?昼夜长短状况怎样?美国洛杉矶和南非开普敦的气候特点又如何?为什么回出现这样的差别”等问题,让学生在举一反三的思考练习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复习,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3、联系实际。就是指把试题中所含知识点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联系。根据试题中的知识点,提出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对显示生活中的某些地理现象或问题进行分析或解释。例如,关于天气系统的考查,讲解时可提出“冬季当寒潮来临前、来临时、来临后我们当地的天气会如何变化?为什么一场秋雨一场寒?”等问题,使学生在思考练习中巩固锋面天气系统的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4、知识比较。就是在讲解试题时,将同类地理事物或相似地理知识进行比较。例如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与我国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进行比较;德国鲁尔工业区与我国的辽中南工业区进行比较;等值线图中的等温线、等高线、等压线等进行比较。也就是把相关知识结合起来边比较边讲解分析,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各知识间的联系与巩固,而且还能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5、知识深化。指的是教师在讲解时,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及其能力水平,结合地理高考命题的新特点、新趋势等,适当增加知识量或适当增加知识难度,在原有题目的基础上再进行设问,以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达到知识深化的目的。例如:季风水田农业生产特点之一的“水利工程量大”这个问题,“大”的原因是什么?(水旱灾害多)为什么水旱灾害多?(季风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为什么季风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季风的强弱和进退的早晚)。
『伍』 如何上好讲评课,这种课型与新授课、复习课差别何在
这个议题,通过我多年的教学,我就粗浅地谈谈我对讲评课、新授课、复习课的关系,望大家多加指正。 讲评课在历史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一环。尤其在复习阶段,更加显示了它的重要性。但在目前的历史教学中,对历史讲评课的研究大多停留在表面上,缺乏对这一课型的教学规律与操作方法的研究与认识,以致存在着只测试不讲评或把讲评课上成“对答案课”等现象。下面试结合平时的实践和思考,探讨如何上好历史讲评课。根据讲评的内容,历史学科的讲评课可分为四种类型:章节练习随机性讲评,课外作业常规性讲评,单元检测阶段性讲评和学期大考总结性讲评。在实际教学中,讲评课存在着下列几种错误倾向,在讲评中是应该避免的。 ①只对答案型。这是比较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认为讲评课就是对对答案,答案对完了就讲评完了。此外便不知如何下手,不知道该讲什么、评什么、分析什么。教师在讲评课上,不能对具体题目讲清楚解题思路、错误原因及采取的措施,尤其不会结合各类题型中的典型例子,适时讲解答题方法,指导学生如何审题、如何思维、如何答题(含格式、书写规范等),不善于通过指导,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解题技巧和应试能力。 ②不分主次型。一份试卷,试题有难有易,这决定了试题难度之区别,同时,学生掌握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有高有低,又决定了答题质量的参差不齐,在讲评中应该仔细分析、区别对待。但是有些教师对试卷不作分析统计,不分主次,不作归类,从头到尾,平均用力,不管学生答题情况如何,也不管该题难度大小,条条流水式讲下去。一来浪费讲课时间,二来影响学生兴趣,三则重点不突出,那只能算作为失败之课。 ③教师主讲型。历史讲评课也应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教学原则,在教师总体分析的基础上,使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自己来分析,明确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和造成失误的根源,以促进学生自我评价和独立矫正失误能力的提高。必须避免教师一讲到底,学生仅作记录的错误做法。 ④就事论事型。高三历史测试多为综合测试,一般都注重知识与能力的有机统一,特别注重考查知识的时空感和学科思维能力及知识的迁移能力,因此政治讲评课必须注重整体知识结构及知识间的时间联系,讲清知识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切不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力争使学生“温故而知新”,即既复习、巩固了旧知识,又有新启发、新思考和新收获,使学生知道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今后怎样才能不再错,从而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⑤放任拖拉型。测试完毕后,教师必须及时、尽快地批阅试卷,讲评必须及时。“趁热打铁”方能成功,即必须趁学生还处于思维热点、对试题相当熟悉、对自己的答题思路还很清晰的时候及时地讲评。但某些教师把答案印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对对了事,对存在的问题不分析、不评价,或者是拖拖拉拉,拖上一段时间不了了之,都将影响到讲评的效果。 上好讲评课不仅可以巩固、深化所学知识,发现、解决教学疑难,改进教学,而且可以促使学生不断总结吸收前面各阶段学习的经验和教训,开阔思路,启发思维,激发兴趣,培养能力。所以在历史教学中,讲评课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要予以充分重视。 一、新授课的特点是“新”。这就要求我们,要研究新方法、讲出新味道、保证新收获。在教学对象不变的情况下,教学内容决定教学方法。同是语文课,面对议论文、记叙文、古诗文的不同文体,教学方法应该有别;同是数学课,面对概念、公式、例题的不同形态,教学方法也应有所不同。“味道”指的是知识给人带来的美感。语文课,要讲出它的语言美、音韵美、形象美、情感美、哲理美、生活美等;数学课,要讲出它的简单美、对称美、整齐美、和谐美、奇异美等。新收获就是新进步。学生有无新进步,是可以通过观察、反馈等手段加以验证的。 二、新授课联着旧知识。这就要求我们,要及时指导学生温习旧知识,消除拦路虎。知识的新旧是相对而言的。在知识的链条中,已学的知识为旧知识,未学的知识为新。在严密的学科体系中,知识的链条是互相扣合衔接的,每一个环节都不可或缺,不可或断。所以,一切新知都以旧知为基础。在新授课中,第一个环节就是复习旧知,但仅仅靠这个环节还不知以修补断缺的知识链条。要真正消除拦路虎,需要做较多的工作——包括课下辅导、集中补课、同学互助等。 三、新知识不都是难知识。这就要求我们,要准确把握教学重点,切忌照本宣科、主次不分。新授课的内容不都是“全新”的。因为不管哪一学科,学生都不是“一无所知”、“一无所能”的。因为新知识以旧知识为背景,是能够超前学习或通过迅速扫描而粗知一恶二的。所以当讲授新内容时,有些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已经并不“新鲜”了。“新鲜”的地方,一是他们自学时没有弄懂的知识,二是理解错误或不到位的知识。在新授课教学过程中要准确把握这些“新鲜”知识并将其作为教学重点认真对待,这样才有可能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四、复习课的任务1、复习知识。既要注意对基本概念、基本要点、基本规律、基本原理等知识的复习,也要注意对原则规则、方法步骤等知识的复习。前者主要是理解,也需要记忆;后者首先是记忆,其次是运用。前者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认知水平;后者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基本技能。 2、完善知识。在第一次学习时,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学生学习错误、学习偏颇或学习不全面、不到位等,所以需要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查漏补缺。 3、挖掘知识。有的知识靠一次学习是不可能完全理解的,因此在第一次学习时,不能展开也不宜展开,不能挖掘也不宜挖掘,这个工作需要在复习时进行。所以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教材,拓展教材,以加深理解。 4、总结知识。一是总结知识规律,进一步加深理解;二是总结答题规范和方法技巧,提高应用水平;三是总结学习方法,进一步反思和调整自己,以便更加有效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