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地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㈠ 结构主义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1、在研究地理事物时,强调整体性的研究,反对孤立局部的研究。因为整体对它的部分在逻辑上有有限的重要性,孤立的部分本身是没有意义的,部分只能在整体中得到它们的意义;
结构主义是一种整体主义,受有机论思维影响,强调整体性、集体性和社会性。结构主义地理学者认为,任何地理现象都是由许多要素(部分)构成的,这些要素相互依赖。在地理研究中,结构主义地理学者主张采用结构主义的方法,认为整体对它的部分在逻辑上有优先的重要性,孤立的各个部分本身是没有意义的(夏基松,1998)。例如,20世纪60年代以来,先进的交通运输、远距离通信设备的完善,表面上看来,社会经济和文化活动越来越不受空间地域邻近及大城市集中等条件的约束,因此一些技术决定主义者就认为“城市将逐渐走向松散及解体”。事实上,这是一种片面的解释。如多元空间即城市除了有物质空间,还包括社会空间,比较流行的“虚拟空间”(syberspace),等等(Graham and Kitchin,1998)。在对有关片面、局部的城市理论的批判中,希尔德(Shield)认为:“我们需要构建一个多维的整体的分析,允许平行或自相矛盾的观点并存,而不是强求单一的纤细或者是结果。”城市中虽然某一个部分会发生变化,但并不一定会改变其结构本身。脱离了城市整体来谈某一部分的变化,在结构主义地理学者来说是没有意义的(Amin and Graham,1998)。
但结构主义地理学的这种整体性研究又与系统研究有所不同。考克斯认为,系统与结构意思相近,但不完全是一回事。系统(system)指一套相互关联的实体结合而成的体系,譬如一个家庭或一盘棋。而结构更侧重“系统内部的整套关系”。这套关系既可用抽象逻辑形式予以概括,也能在系统运作中得到“象征性的体现”(赵一凡,2002)。因此,结构主义地理学的整体性研究应是指对系统内部的整套关系的研究。
2、强调认识地理事物的内部结构,反对单纯认识外部现象;
结构主义地理学者认为,研究地理事物不能像实证主义那样,满足于经验现象的罗列和描述,而应把握住深藏于这些现象中的结构。地理现象虽然表面看来杂乱无章,但都由内部结构统一支配。
英国地理学家塞耶认为,地理学有两种相互对立的方法论原理:如果要解释某一事物的发展过程,我们应当找出其行为规律,就要借助于自然科学,尤其是物理学的实证主义方法论;如果要解释事物的种种现象,我们必须了解其结构以及使之产生或经历某种转变的性质,我们就要运用结构主义方法论。
人文地理学中的规律性一般是近似的,因时间和地点而异,或者说是具有“独特性”。因此,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来看,追求规律性和发展秩序的研究是不恰当的。即使在规律和秩序确实存在的地方,规律性本身也不能给出解释。两个或更多的变量以某种有规律的和可预言的方式变化并不能告诉我们为什么是这样,这种规律性并不能告诉我们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和动力。因此寻找事物发生的原因,就是要探讨变化是怎样发生的?事物是怎样转变的?在转变过程中各种因素又是怎样促进事物发展的?这就需要运用结构主义方法论。通过研究现象的外部关系(表层结构)去寻找支配现象的内部关系(深层结构),在它们所依附的事物的结构中寻找其作用机制。 3、强调内部地理要素研究,忽视或否定外部因素的研究;
结构主义地理学认为:既然地理事物是由内部结构而不是由外部因素决定,那么,地理事物及其各个成分的性质和意义与外部因素无关。所以许多学者重视的是对地理事物内部因素的分析和内部结构的把握,如文化、社会、经济等因素对城市的影响,这与结构主义哲学上皮亚杰作出的“自律性”规定相一致(于涛方,2000)。因此,有人认为,结构主义思想专注于社会问题,有脱离地理学主旨的危险(顾朝林,2005)。因为就地理学的人地关系传统而言,自然与社会并不是各自独立的王国,相反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的。
4、强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作用,忽视或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
在结构主义看来,一切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的意义和性质都是由先验的结构所“命定”的,人的一切作为都无意识地受到结构的支配,人只能体现结构的作用,是结构的载体,而不能改变结构的作用。
5、强调共时性研究,反对历史性研究;
6、强调静态的研究,忽视或反对动态的研究。
结构主义只承认共时性,反对历时性。结构主义地理学者认为,既然事物的性质和意义是由内部的整体性结构所决定的,,因而就要把握事物的内部结构,无须也不应该历史地、动态地研究地理事物的变化。地理学研究只需要观察事物的剖断面,考察稳定不变的东西。这种反对历史地研究与人文主义地理学重视历史、重视背景条件(context)的传统恰好相反(Johnston,1986)。
㈡ 地理学研究方法有哪些
类比法教师把某一问题同学生已学过的另一同类地理事物或现象进行比较的方法。包括两种比较方式:①同类同型比较。同类地理事物和现象被比较的各点相同或相似,具有共同的特征,对比的结果是:两个被比较的对象具有共同的特征,如南北美洲地形的比较、亚洲与欧洲海岸线轮廓的比较都具有这种性质。②同类异型比较。同类地理事物和现象被比较的各点不同,对比的结果是:两种被比较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具有相异的特征,如秦岭、淮河南北河流水文特征的比较。欧洲与非洲气候的比较都具这种性质。
纵比法 将同一地理对象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状况加以比较的方法。其目的在于了解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过去和现状,并推断其未来,明了其变化过程的规律。如地形演变各阶段上的不同形态,河流演变各阶段上的不同状况,气候演变各阶段上的不同特点,某国、某地区各时期经济发展的不同状况等的比较,都属于纵比法。
联系比较法 把两种地理对象联系起来进行比较,以揭示其内在联系和相互关系的比较方法。例如讲欧洲大陆轮廓时联系非洲进行讲述,可突出欧洲是海岸线最曲折的大洲。
并列比较法把分别独立的几个比较对象并列起来进行比较的方法。通过这种比较、能够明确被比较对象的共性和个性。例如,把黄河、海河、辽河几条河流并列起来进行比较,可找出每条河流的个性和共性,使学生认识黄河、海河和辽河这三条河流的个体和整体特征。
综合比较法 把不同地理区域或不同国家的地理综合体的各个要素,进行全面比较的方法。它是一种对比要素较多,较复杂的比较法。多用于地理复习和测试。
㈢ 地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从定性到定量的的综合集成方法"
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的特点
编辑
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的特点可以概括为统一性和结合性。
①统一性
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是一种全新的方法论,既不同于东西方传统的整体论,又不同于西方近代以来的还原论,而是实现了整体论与还原论、东西方思维方式的辩证统一。而且,实现了经验知识与科学理论、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定性思维与定量思维、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以及各种学科的有机综合与辩证统一。
②结合性
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表现的是人—机结合。其中,“人”不是指个人,而是具有优良综合素质的专家体系,即是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的实施主体;“机”是指高性能的计算机,它是专家体系的重要工具,它能够快速处理信息,帮助专家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统一各方意见,建立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实验。
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研究路线与技术路线
编辑
1、研究路线。
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采取从上到下和从下到上相结合的路线,从整体到部分再从部分到整体,把宏观与微观研究统一起来,最终从整体上研究和解决问题。
2、技术路线。
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的技术路线是,采取人—机结合、人—网结合、以人为主的信息、知识和智慧综合集成。人脑与计算机具有极大的互补性,人脑思维是一种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统一,而计算机的逻辑思维在某些方面超过人脑,但在形象思维上尚不具备。这种在形象思维上的创造与创新只有人脑才具备。因此二者可以互相补充、弥补不足。
㈣ 行为地理学的特点是什么
研究人类不同类复群(集团、阶制层等)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行为类型和决策行为及其形成因素(包括地理因素、心理因素)的科学。是在行为科学、心理学、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科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带有方法论性质的应用地理学新分支。
研究主要内容为:居民的感应与行为地理;企业经理阶层的区位行为;规划决策者的感应和行为;感应和行为地理研究与城市规划的关系;生活在特殊环境下(灾害地区)人类的感应与行为。感应和行为地理学目前正致力于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探索从人的社会化整体来探讨不同空间行为和地理图式
㈤ 研究地质学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我是学地理的,书上的原话是这样的:1.野外调查(最基本、最主要的研究方法);2.室内实验和模拟实验;3.历史比较法(现实类比法);4.数字研究法:利用3s技术进行研究
㈥ 什么是行为地理学
行为地理学研究人类不同类群(集团、阶层等)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行为类型和专决策行为及其属形成因素(包括地理因素、心理因素)的科学。是在行为科学、心理学、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科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带有方法论性质的应用地理学新分支。
㈦ 时间地理的研究方法有哪些有哪些应用
时间地理学是一种研究在各种制约条件下人的行为时空间特征的研究方法。从时间尺度看,地理学分为3个时段:古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和时间地理学。
时间地理学是结合地理学与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是一种从各种时空制约条件下人的行为研究入手、以全新的视角来解释人地关系的方法。作者在概括地介绍时间地理学的产生背景及方法特色的基础上,重点说明了城市社会研究中时间地理学方法的应用状况,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进入21世纪后,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亦成为多学科研究的对象。通过社会学和地理学对老龄化问题研究视角的对比分析,将时间地理学方法引入对城市老龄化问题的研究中,提出社会学视角与地理学视角相结合的城市老龄化研究的基本框架,展望时间地理学在城市老年服务设施的时间管理和空间管理、老年福利服务以及老年社区建设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时间和空间不仅是自然科学领域和哲学层面的问题,也是当代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话题。但时间问题在旅游研究中并未得到充分重视。文章着重探讨了旅游时间的性质与类型,将旅游时间由“旅游之外”引入“旅游之内”,提出了“旅游是时间与空间的统一形式”的基本思想;指出时空统一观是旅游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基本哲学观,时间视角与空间视角的有机结合,是全面地认识和考察旅游活动的性质与发展演变的基本分析视角。
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研究指出,“旅游体验”应当成为旅游学理论建构的逻辑起点,不同时空尺度的组合构成了旅游学研究的十大对象(六大研究要素、四大关系对)与宏、微观两条研究路径。针对当前中国商业活动空间结构研究相对低靡的现状,本文对城市商业活动空间结构的概念和研究框架、评价和研究方法体系、亟待研究的重点以及中心性和城市区域关系等几个问题进行了概述,以期开创相关研究的新领域。
㈧ 简述行为地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谢谢各位的回答了
按照两分法来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按照三分法来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回理。主张答区域地理学和部门地理学相结合,以地表复杂地理现象空间分布、时间演变规律和人地关系研究为核心。再细分下去就是从学科体系上说了。
㈨ 什么是行为地理学
行为地理学是研究人类在地理环境中的行为过程,行为空间,区位选择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是20世纪60年代末西方人文地理学发展中出现的新分支学科,也有的学者把其作为一种新的人地关系的思想观点和人文地理学的基本方法论.行为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工作者借鉴心理学,行为科学,哲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在人文地理学研究范畴开辟的新研究领域,主要是从人类行为的角度,采用非规范和非机械的整体方法,研究人类对不同地理环境的认识过程和行为规律.这些规律能够从人的认识论的本质上揭示人与地理环境的空间关系实质,以弥补传统的人文地理学研究人文事象空间分布规律的缺陷和不足.
行为地理学把心理,行为等因素引人人地关系的研究中,揭示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平衡,反馈的空间关系规律.一般说来,人类对地理环境刺激的自动条件反射所产生的行为不属于行为地理学所研究的行为范畴.行为地理学主要是研究人类在环境感觉的基础上,所产生的内在行为(心理行为)和外在行为(表现行为或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侧重于探讨人类的环境知觉,环境认知,地理物象,物象评价和外在行为等的机制作用和过程.正是由于这些机制作用和过程才使人类形成一定的行为空间和区位选择.
㈩ 试列举几个计量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计量地理学方法是把数学方法(统计学、多元统计学、随机过程、运筹学、系统控制论)和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地理学研究的方法群,是地理科学与数学方法、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