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试卷 » 自然地理学的影响

自然地理学的影响

发布时间: 2021-03-01 21:07:06

Ⅰ 请你用自然地理学的知识来分析,讨论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对环境的影响!!

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和当地的降水特点、地形、土壤、植被和人类活动密切版相关。黄土高原地区降水集权中,7、8月份多暴雨,且地势起伏大,大大增加了重力作用,土壤疏松,垂直节理发育,再加上植被稀少,每逢暴雨,泥沙俱下,水流就会变成滚滚泥流。黄土高原地区自古是我国的文明发祥地,人口密度大,人地矛盾十分突出,人口压力迫使人们不断开荒种粮,加剧了水土流失的局面。目前比较有效的措施是小流域综合治理,即采用保塬、护坡、固沟等,最根本的还是恢复地表植被,多采用耐寒、耐沙的灌木,乔木等。

Ⅱ 自然地理空间影响文化的外在特征对吗

人类生存在地球上,为求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认识人类的生存环境,首先要认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第一,地球上的许多自然现象,仅从地球本身来找原因,常常得不到正确、完整的结论,需要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来分析.第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将眼光投向太空,以拓展生存空间和资源来源.第三,宇宙空间可能还有像地球一样的星球上,生存着高智慧的生命——外星人.当然,适合外星人生存的星球也许有像地球一样的宇宙环境.
科学的自然观和宇宙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阶段,有关宇宙的知识主要是通过地理学科来传授的.所以,地理学科讲有关地球宇宙环境的内容,肩负着知识教育和世界观教育的双重任务.宇宙是物质的,处在不断的运动和演化之中.地球是宇宙大家庭中的一员,其物质组成、运动规律,以及发生和演化,都与宇宙环境同源.认识宇宙环境,有利于科学认识自然世界和宇宙,破除封建迷信,反对邪教.
综上所述,“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形成科学的宇宙观”成为学习地球宇宙环境的目标.为实现这一学习目标,课程标准选取了“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等内容.可以看出,课程标准并没有宽泛地要求了解宇宙,而是将视点放在与地理环境紧密相关的“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因为宇宙太大,地理课程没有必要关注与地球环境无关的宇宙部分;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课程标准以案例学习的思路,要求了解“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因为在地球的宇宙环境中,太阳是对地球影响最大的一个天体.
2.认识地球的运动特点及其地理意义
地球运动是地理环境的形成,以及地理环境各要素运动变化的基础,因而也是高中阶段地理学习的基础,“认识地球的运动特点及其地理意义”无疑是高中地理重要的学习目标之一.在义务教育阶段也学习地球的运动,但要求比较低,其学习目标为“认识地球的运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即只要求了解现象.高中阶段则是在此基础上的深化,强调现象本身的规律性及其成因.
3.了解自然环境的组成,形成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的观念
本模块内容设计的主题是“自然环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无论从整个高中阶段地理课程的内容看,还是从本模块的内容看,学生学习首先需要明确地理学上所说的自然环境所包括的空间范围及其组成.自然环境主要指人类活动所涉及的主要空间范围,它是由相互交错、重叠的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组成的地球表层系统,上至大气圈对流层顶,下至岩石软流层.为此,课程标准中安排了地球圈层结构的内容.
学生科学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是逐步形成的,其中一个基本的观念就是“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只有认识自然,尊重自然,才能做到人地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学习,已经为学生初步形成这一观念打下了必要的基础,高中阶段则需要通过较为系统的学习,以强化学生的这一观念.为什么说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从多方面来加以分析.《课程标准》沿用地理学界一般的认识方法,从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三个方面安排有关内容,说明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4.学会分析自然环境中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基本过程,说明它们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认识自然环境是“地理1”的主体内容,本模块涉及自然地理学中的气象气候、地质地貌、水文、生物、土壤等内容.自然地理学具有严谨而庞大的学科体系,如果从学科体系考虑高中阶段应学习的内容,将很难做出选择.从人地关系这条主线看,学习自然环境主要是为了认识地理环境,因此,没有必要按自然地理各部门系统地学习,而应从整体上把握自然环境.所以,学生通过自然环境部分的学习,目标之一是学会分析对地理环境有着深刻影响的基本的自然地理过程(主要体现为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很复杂,哪些过程应视为高中阶段学生必须学习的“基本过程”?首先,这些过程在自然环境中具有广泛性(全球性);其次,这些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变具有重要影响,从而对人类活动产生深远影响;第三,这些过程对于高中阶段学生来说,不会因涉及的知识过深过难而成为学习障碍.因此,《课程标准》中选择了地壳物质循环、大气环流、水循环和大洋环流.为方便学生对这四大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过程的理解,《课程标准》还选择了一些基本的自然地理原理,包括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大气受热过程、天气系统等.
5.认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整体性和差异性是自然环境的两大基本特点,认识这两大特点,不仅有利于理解自然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和地域分异,而且对人类活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例如,流域综合治理体现了对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认识,因地制宜则体现了对自然环境差异性的认识.
自然环境是由气候、水文、岩石、地貌、生物等要素组成的,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形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各要素的地区分布差异又形成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可见,无论是整体性还是差异性,都可以从自然环境各要素的角度加以分析.因此,《课程标准》在对自然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及其成因提出要求之前,还对自然地理要素在自然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提出了要求.

Ⅲ 自然地理学中,人类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怎么答

1.人类不断通过生产来活动源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途径,但也是产生各种环境问题的基本原因之一

2.人类不断通过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和能量
人类生存发展不可避免的现象,产生各种环境问题的基本原因之一

3.人类对待环境的态度和行为,会得到环境不同的响应(环境的反馈作用)
必然结果,但反馈作用有有利的一面,亦有不利的一面
4、可持续发展基本原则:人类活动需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即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维持合理的人地关系。

Ⅳ 自然地理学学科发展趋势有哪些

1、自抄然地理学的“多元化”发展:
随着人类活动对自然界扰动强度的不断增大,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的本体特征被重新解构,自然地理学出现了“多元化”发展的趋势。表现为自然地理学的“文化转向”、自然地理学“政治化”和“生态化”倾向等。
2、自然地理学的“全球化”视角:
自然地理学认识到传统小尺度、短时期和当时状态的研究,既导致学科分裂,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所局限。
3、多学科的交叉、渗透与融合:
多学科之间横向交叉、渗透和融合丰富了自然地理学学科内涵,提高了研究水平,并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形成新的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
4、应用研究领域不断拓展 :
自然地理学为社会服务的应用研究领域不断拓展,趋向于多元化。可以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生态脆弱区域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重建、全球环境变化监测与对策、城镇区域规划与动态监测、城市生态居住环境质量保障、重大自然灾害监测与防御、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发挥作用,为国家建设和人类美好未来做出积极的贡献。

Ⅳ 生活中的自然地理学;2.人类活动对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的影响有哪些

人类活动对大气圈:
人类的各种各样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增加了全球大气的污染,影响内了地球容大气对太阳辐射能的反射和散射作用,减弱了入射的太阳辐射数量,从而导致气温的降低。

人类活动对水圈: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尖锐。然而,人类在农业中不科学的灌溉、不进行水的回收利用;生活中缺乏节约意识;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江河等一系列行为都对水资源造成了大量的浪费和污染。

人类活动对岩石圈:
岩石圈作为化石燃料和矿物原料的大仓库,人类开发它们,必然要改变原有的地质地貌,破坏岩石圈的原貌;从中获取自己所需之后又要排出废物,岩石圈与其他圈层都紧密相连,不断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故人类对岩石圈的影响必将间接影响到其他圈层。

Ⅵ 自然地理学的性质有哪些自然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什么影响举例说明,如何利用地方小气候

自然抄地理环境影响地区发展,袭影响城市的规划,但现在影响越来越小了。如城市沿河流分布,在河流交汇点出形成城市等等。地方小气候受到改变,如三峡的建立就改变了其周围地区的小气候,可以根据不同的改变,因地制宜发展生产。

Ⅶ 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都有什么影响

你旅游的时候,自然地理让你明白当地的风光、气候,
人文地理让你了解当地的风俗。

Ⅷ 学习地理的影响有哪些

地理学是关于地球及其特征、居民和现象的学问。它是研究地球表层各圈回层相互作用的关系,及其空间答差异与变化过程中的学科体系,主要包含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大部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最好的阐述了学地理的意义之处。在我的理解中,学好地理,是我们对未知世界一次更清晰的认知。地表构造、水文地势、昼夜更替等都是地球运动发展的自然规律,由过往历史可以预知未来以及解释自然现象。

Ⅸ 自然地理学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有些并不能完全实现循环生产和重复利用,这也是制约发展的瓶颈。可再生资源也有个利用的极限问题,不然就难以持续。很多方面,需要自然地理的研究来提供理论支撑。

Ⅹ 自然地理学中,人类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怎么答 是考研题

1.人类不断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途径版,但也是产生各种环权境问题的基本原因之一

2.人类不断通过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和能量
人类生存发展不可避免的现象,产生各种环境问题的基本原因之一

3.人类对待环境的态度和行为,会得到环境不同的响应(环境的反馈作用)
必然结果,但反馈作用有有利的一面,亦有不利的一面
4、可持续发展基本原则:人类活动需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即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维持合理的人地关系.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