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董凯峰哪里的人
Ⅰ 中国地质大学都有哪些专业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都有哪些专业
工商管理类专业、回地下水科学与答工程专业、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地质学基地班专业、安全技术专业、地球化学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法学专业、英语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地质工程专业、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会计学专业、理科试验班类专业、经济学专业、地理科学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地质学专业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比较好的专业有:地质学、煤及煤层气工程、安全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地球物理学、勘查技术与工程、宝石及材料工艺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地球化学、环境工程、工商管理类、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土地资源管理、地质学基地班、安全技术、地球化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材料科学与工程。
Ⅱ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211里算什么水平值得报考吗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里算上游水平,值得报考,特别是地质专业全国第一。
中国地质大学创建于1952年,前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等校的地质、工程等系科合并组建的北京地质学院。于1960年被中央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文革时期外迁。1975年整体迁至武汉,更名为武汉地质学院。
1987年,国家教委批准武汉地质学院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在武汉、北京两地办学,总部设在武汉。2000年,进入教育部直属高校序列。2006年,教育部、原国土资源部签署共建中国地质大学协议。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8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入选者29人,湖北省“百人计划”入选者11人(长期项目8人、青年项目3人)、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入选者80人(特聘教授20人、讲座教授16人,楚天学子44人)。
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湖北省教学名师9人。
Ⅲ 求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报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形势
你的专业很对抄口啊,而袭且北京机会大大的。形势一片大好,但是你要认真复习才行。
乘着金融危机,在学校里度过这段时间是最好不过了。刚好这段时间工作难找,不如给自己充充电,等需要人才的时候,你刚好毕业了。祝你好运。
Ⅳ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哪些专业值得读
地大的特色专业当然是地质类的学科。当然还有珠宝鉴定,也是名声在外。谁叫地大外有整整珠宝一条街呢。珠宝以后的就业市场也非常好。
接下来要推荐一下其他不那么热门的专业,但是在地大里也非常不错的优势专业了:
1.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学科树立“理论扎实、技术过硬、特色鲜明”的办学思想,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的有机结合,确立“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学科。建有3个学科方向: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计算机应用技术(特色学科方向)
计算机是目前中国学生选择专业的大方向之一,未来前景十分可观。不少同学毕业后会选择出国继续深造,CS专业也就是Computer Science 专业深受广大同学的欢迎,在国外特别是美国对口就业机会也非常多。如果能力够强也可以继续留在美国工作。计算机专业在国内就业形势也非常好,可去腾讯等公司实习。
计算机学科排名靠前,且就业前景良好,未来薪水可观。
Ⅳ 中国地质大学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好吗
机械工程专业化和综合化 19世纪下半叶,机械工程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进入20世纪,随着机械工程技术的发展和知识总量的增长,机械工程开始分解,陆续出现了专业化的分支学科。分解趋势在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达到最高峰。由于机械工程的知识总量已扩大到远非一个人所能全部掌握,一定的专业化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过度的专业化造成知识过分分割,视野狭窄,不能统观和统筹稍大规模工程的全貌和全局,并且缩小技术交流的范围,阻碍新技术的出现和技术整体的进步,对外界条件变化(如新技术、新材料和新产品的出现、材料与半成品的供应及价格变化等)的适应能力很差。封闭性专业的专家们掌握的知识过狭,考虑问题过专,在协同工作时配合协调困难,也不利于继续自学提高。因此,从20世纪中、后期开始,机械工程又出现了综合的趋势。人们更多地关注基础理论,拓宽专业领域,合并分化过细的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学习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工程学、机械制造基础、自动化基础、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3.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实验、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
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
5.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
6.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力学、机械工程。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机械工程材料、制造技术基础。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训,金工、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应安排40周以上。
相近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工业设计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车辆工程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机械电子工程 汽车服务工程 机械类 车辆保险与理赔专业
下面是企业对本专业毕业生要求: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1. 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学、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周年校庆总结
在教育部、国土资源部、北京市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在全体师生员工、海内外校友共同努力下,2012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举行了隆重、热烈、简朴、务实的6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通过举办庆祝活动,回顾了60年办学历程,总结了60年成功的办学经验,展示60年发展的巨大办学成就,进一步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加大了与海内外各界的合作力度,增进了海内外校友的联谊和交流,增强了全校师生员工的凝聚力,激发了全体校友的自豪感,提高了学校的社会声誉,实现了通过回顾发展历程、总结办学经验、展示建设成就、扩大社会影响、加深对外合作、增进校友联谊的预期效果,进一步增强了全校师生员工的凝聚力和自豪感,进一步增强了将学校发展建设推向新的更高水平的信心和决心,为学校加快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下面就60周年校庆工作进行总结。
一、精心组织筹备工作
校党委、行政高度重视校庆工作,以系统总结建校60年来的光辉历程和办学经验,团结和凝聚各方力量扎实推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向海内外校友和社会各界充分展示60年办学成就,为实现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宏伟目标奠定坚实基础为目标,认真筹备、精心部署、有序推进校庆各项工作。根据校庆筹备内容多、任务重、周期长、涉及面广的特点,提早动手,将做好校庆工作列为学校“十二五”期间的重要工作和2011、2012年度的重点工作任务,围绕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和推进节奏进行战略部署。2011年3月,党委常委会研究决定,成立60周年校庆领导机构。相关工作随即展开。经过广泛调研和缜密酝酿,我校60周年校庆主要工作目标和基本工作思路初步形成。学校于2011年10月召开60周年校庆动员大会,明确了要通过举办校庆活动全面回顾历史,促进学校科学谋划未来、汇聚各级力量、实现科学发展的总任务;提出了精心谋划、统筹安排,广泛发动、积极参与,分工负责、团结协作,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的总要求和以一流的工作状态,一流的工作业绩,把60周年校庆办成凝心聚智、促进发展的盛会的总目标。自筹备工作启动起,党委常委会、校务会议多次研究校庆工作。印发了《关于调整成立60周年校庆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中地大京党发〔2011〕79号)。校庆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校庆工作,研究和决定校庆60周年重大项目、重要事项,党委书记、校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印发了《关于成立60周年校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决定》(中地大京党发〔2011〕80号)和《关于印发<中国地质大学(北京)60周年校庆工作分组及职责方案>的通知》(中地大京发〔2011〕77号),校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作为校庆工作机构,设立综合协调组、文秘接待组、宣传推广组、捐赠筹资组、校友联络组、学术交流组、文体活动组、后勤保障组、学院活动组9个专门工作组负责各项相关具体工作。各工作组由相应校领导负责,设有组长、副组长和成员单位,切实做到了工作到组、任务到人,要求明确、责任清晰。各工作组各自任务安排,组织工作推进会,工作推进会由各组负责校领导主持,结合各阶段实际,调整完善方案、优化经费使用、科学安排工作,有针对性地提出工作要求和工作目标,大力推进落实;根据工作需要,组织召开工作组组长会议,会议重点是加强组际协作,打好交叉配合,避免任务重叠和责任真空,实现大兵团协同作战的效益最大化;为实现办好全员校庆的目标,召开各界座谈会6次,先后组织离退休校领导代表、院士代表、离退休职工代表、学生代表,以及各教学单位党政负责人、职能部门负责人、科研单位及教辅单位负责人座谈,通过举办座谈会,深入开展动员、积极扩大宣传、广泛听取建议。2012年暑期前夕,校庆筹备工作进入冲刺阶段,学校专门就校庆工作召开领导干部会议,明确办好庆祝大会、加强校友服务、确保学术活动质量、提升文化建设内涵、加强宣传报道策划、健全筹资工作机制、重视学院校庆活动等具体任务。提出按照学校统一部署,确保校庆筹备工作落实的要求。学校主要领导7次主持召开校庆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把握工作全局,听取重点汇报,研究重要事项,做出科学决策。自筹备工作启动,学校先后下发13项专门文件,布置校庆相关工作。编印工作简报45期,向全校动态通报重点工作进展。
二、扎实做好重点工作
60周年校庆活动按照“隆重、热烈、简朴、务实”的原则,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中央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一贯要求和“艰苦朴素、求真务实”校训精神。为顺利开展60周年校庆相关工作定下了总的基调,为各项工作高效、有序、顺利推进奠定了重要基础。筹备工作全面启动后,学校印发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庆工作方案》,明确了学校60周年校庆工作的指导思想、组织机构,启动、筹备、庆典、总结各阶段的主要任务和工作要求。为进一步突出重点工作,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凝练出涉及综合协调、文秘接待、宣传推广、捐赠筹资、校友联络、学术交流、文体活动、后勤保障、学院活动等9方面40项重点工作。印发了《关于印发<中国地质大学(北京)60周年校庆工作折子工程>的通知》(中地大校庆发〔2012〕2号)。在折子工程40项工作中,校庆大会、文艺晚会、地学人才培养论坛3项被列为校庆三大核心庆祝活动,所有相关工作均围绕包括以三大核心庆祝活动为主要内容的40项折子工程开展。
校庆大会是60周年校庆工作最重要的一项。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刘延东、陈至立等中央领导同志为大会发来贺信或以不同的形式表达了对学校的关怀。校友温家宝同志在为母校题写校名后,校庆期间又致信并赠诗作表达爱校深情。白立忱、顾秀莲、朱训、徐绍史、杜玉波、洪峰等中央、教育部、国土资源部、北京市领导出席校庆大会,对学校发展寄予了新的更高的期望。为办好校庆大会,学校将其列为校庆的首要任务和核心工作,深入研究、认真谋划,以折子工程专项任务的形式,统筹汇报、邀请、走访、组织、接待、宣传、安保各项工作。学校主要领导拜访了朱训、徐绍史、徐德明、汪民、孙金龙、吴前进、花建慧、吴天君等领导和校友,向有关领导做了汇报,并发出邀请。学校组织班子精心准备校庆大会报告等重要文稿。认真安排来宾食、宿、交通接待和志愿者服务等,举办招待宴会和答谢宴会。为来宾和校友精心准备了校庆纪念品。
文艺晚会是校庆期间,排演时间最长、与会人数最多的活动。晚会筹办坚持隆重、简朴的原则,力求特色鲜明、凝聚人心。经过4个月的努力,学校专门团队与专业人士组成导演组潜心研究、反复推敲,形成了周密的策划方案,并“量身定制”创作出整套节目,经过3个月的精心排练,最终创作出了主题鲜明、特色浓郁的60周年校庆文艺晚会。350名师生员工和专业演员参加演出,晚会志愿者和工作人员等现场演职人员总数超过1000人。为满足广大师生的观看需求,学校有线电视网和综合教学楼多媒体教室进行了同步直播,场内外近万名师生同步观看。师生员工和著名艺术家同台演出,取得良好的反响。
“地学人才培养论坛”与校庆大会、校庆文艺晚会同为我校60周年核心庆典活动之一,是以地学人才培养为主题的高层次学术活动。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南京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以及地勘企业的专家与我校专家和师生,以庆祝校庆为契机,围绕能源资源危机、预测和应对全球变化的基础理论创新、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前沿问题展开,探讨了如何提高地质教育质量,培养优秀地学人才,服务行业发展和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创建学科创新团队,建设一流地学特色高校等问题。
为了确保三大核心庆祝活动和其他重要活动的举行,学校制定了详尽的会场设计方案、贵宾嘉宾和观众入场方案,会场内来宾接待引导方案和志愿者培训,现场安保、音响、灯光、电力、医疗等保障环节到位。由相关校领导负责,抽调专门力量组建了校庆大会、校庆文艺晚会、地学人才培养论坛活动指挥部,各项活动均制定了严密的预应急案,会场内外安保力量落实到位。校庆大会和文艺晚会实现了视频信号实时传输,会场内外同步直播,实现更为广泛的传播效果。
三、取得积极社会反响
为了办好60周年校庆活动,校党委、校行政在筹备工作启动初期,广泛发动、凝聚智慧,确定了“地学摇篮甲子华章”的校庆主题,以准确凝练、富有深意、朗朗上口的语句,将60周年校庆活动的主旨迅速推广;在《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教育报》、《中国国土资源报》等中央媒体发布校庆公告,并及时开通校庆网站和校庆官方微博,有效地占据舆论制高点。《人民日报》等10余家新闻媒体记者出席了庆典大会,并陆续刊发报道,中国政府网等网络媒体转载报道。新华社等多家中央记者采访报道了地学人才培养论坛,《光明日报》等媒体为60周年校庆刊发专网、专刊、专稿。
校史馆新馆在校庆前期完成了第一阶段建设任务,投入试展。聚集校内外力量,摄制了浓缩学校60年发展校庆宣传片。制作了展现学校历史影像与现实风貌的校庆画册。把握校庆契机,发起设立了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管、北京市民政局批准的非公募基金会——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教育基金会,为促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开辟了新的更为有效规范的筹资渠道。学校组织收集校友信息、编制校友通讯录,制定实施了全面走访校友、友好合作单位的计划,举办了多场优秀校友事迹系列报告会,校友工作进一步加强。学校主要领导带队向上级部门和有关领导汇报工作,同时走访了重点合作单位和重点校友,取得了重要成果。校庆期间,到账资金捐赠140余笔,总额超过1000万元,接受实物捐赠124笔。
四、校园面貌明显改善
经广泛征集、严格遴选,设计出以60周年元素和学校代表性建筑图案结合的校庆标识,其精巧的构思和鲜明的特色迅速深入人心,以校徽、校训、校庆标志为核心,制定实施校庆氛围营造整体方案。校门、相关楼梯、各活动会场、各类证件及各种装饰统一布置、装饰。切实达到了简朴不失隆重,热烈更要务实的预期效果,营造出富有特色的整体氛围。
校庆筹备阶段,学校安排专项资金加大了校园环境整治力度,大力实施绿化美化工程等校园环境建设。校庆筹备工作启动后,加快推进地下停车场建设、路灯更新改造工程、蒸气管线改造工程等一系列基础设施维修改造。全面实施了校园主路改造铺设沥青工程。在校庆主要活动场馆和学校标志性建筑周边实施了整体绿化工程。完成了学校绿地景观建设工程。实施了学校整体花坛摆放工程。大力加强校容校貌改造的文化元素和文化内涵,坚持尊重史实、展示风貌的工作原则,聘请专业机构,设计并重新塑造完成李四光、何长工、刘型、高元贵4位学校建设的卓越领导者石像和“地质工作者”石像。完成温家宝同志手书“摇篮”题词的泰山石景观石刻和学校“奠基石”景观工程。学校大力整顿交通秩序,重点加强技防建设,深入开展了消防检查工作。校园环境井然有序,校园面貌焕然一新。
五、各类活动丰富多彩
作为校庆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庆大会前30天,学校组织了中国地质大学组建25周年座谈会,邀请朱训、孟宪来等老领导和市教委负责同志,以及中国地质大学组建时期的学校老领导,共话中国地质大学组建以来的建设成就。
校庆筹备及庆典期间,学校举办了地学名家及重大地学问题、地学发展、地学人才培养、“资源综合利用与新材料”、中外地学交流等6个系列38场学术报告及座谈会和研讨会。学术活动全程音频视频录制并在校园网相关栏目在线播放,进一步扩大了学术价值。
校庆期间举办了“十五”以来办学成就展,集中展示了学校“十五”以来,顶层设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合作交流、党的建设、办学条件等8个方面的主要成就。
中国地质大学京汉两校联合举行了攀登珠穆朗玛峰活动。校领导和师生迎送登山队员出征和凯旋,并2次带队赴珠峰大本营指导登峰工作,看望队员。
积极组织迎校庆书画摄影作品征集活动,集中组织了“青春无悔”主题绘画创作活动。邀请校内专家对报名作品做了认真评选,以评选出的100幅优秀书画摄影作品为主要内容,举办了“沉积六秩,构造八维”主题书画摄影展。
校庆期间,学校制定了周密的志愿者工作方案,经过严格考核,选拔出1500名校庆志愿者,经过岗前专业技能培训,输送到校庆工作接待、会务、引导、文秘、礼仪、讲解、公共、机动等8类工作岗位中。志愿者顾全大局、坚守岗位,承担了大量繁重具体的工作,工作时长超过16000小时,以优良的服务和素质向来宾和校友展示了地大学子的良好形象,为全校学生树立了榜样。
校庆活动结束后,及时对在校庆期间发来贺信贺电的单位和领导,以及捐赠单位及个人,以书面形式答谢,表达对海内外各界和校友大力支持学校的感激之情。相应的校庆相关账目清理结算工作,以及校庆文件、材料、音频视频资料分类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及时按要求完成。
60周年校庆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学校中心工作紧密相连的特殊任务,是总结经验、展示成就、凝聚力量和促进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里程碑。做好校庆工作是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与综合实力的一种独特方式。60周年校庆必将为学校加快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产生深远影响、发挥重大作用。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不足,深刻认识,认真总结,精益求精、推动发展。切实将60周年校庆作为全校上下团结奋进、再创辉煌的新起点,作为学校事业凝心聚智、促进发展的新契机,作为师生员工努力拼搏、争创佳绩的新动力。各项工作以此为契机,乘势而上、锐意进取,加快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继续开创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事业新局面!
Ⅶ 中国地质大学附近的住宿
附近的宾馆、复酒店还是蛮制多的 推荐你们一个网址看看
地质大学附近住宿:http://tongcheng.china.com.cn/hotellist_a13369_7.html
可以根据自己的消费水平去选的 祝贺考取!
Ⅷ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院外国语学院考研同等学历加试科目
首先纠正下,是同等学力,学力和学历千万不能混。研究生教育分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两种,非学历教育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学生毕业后只有学位证书没有学历证书。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研究生招生属于学历教育,也就是说学生经过学习、考试,通过论文答辩后既有学位证书又有学历证书。
同等学力报考,不允许跨专业。
复试阶段同等学力考生加试两门本科主干科目名称及参考书目
101地球科学学院业
070500地理学021-
任选两门(与初试、复试科目不同)共济
1.地学遥感概论:《地学遥感概论》,薛重生,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4业
2.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曾克峰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448号
3.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王恩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正门对面
4.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曹伯勋,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63362 3039
5.经济地理学导论:《经济地理学导论》,杨万钟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第四版彰武
6.旅游地理学:《旅游地理学》,保继刚,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第二版336260 37
7.普通地质学:《普通地质学简明教程》,杨伦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8专
070702海洋化学3362 3039
1.地球科学导论:《地球科学导论》,刘本培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021-
2.分析化学:《分析化学》,武汉大学化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彰武
070704☆海洋地质济
1.地球科学导论:《地球科学导论》,刘本培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共
2.沉积环境与沉积相:《沉积环境与沉积相》,王良忱等,石油出版社,19993362 3039
070900☆地质学3362 3039
1.地质学基础:《地球科学导论》(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刘本培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kaoyangj
《地质学基础》,宋青春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第三版
2.计算机基础:《计算机文化基础》,李秀、姚瑞霞等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070901☆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1.晶体光学:《晶体光学及光性矿物学》,曾广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8
2.结晶学及矿物学:《结晶学及矿物学》(上、下册),潘兆橹,地质出版社,1998,第三版
070902☆地球化学
任选两门(与初试、复试科目不同)
1.应用地球化学:《应用地球化学》,蒋敬业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6
2.分析化学:《分析化学》,武汉大学化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地球科学导论:《地球科学导论》,刘本培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070903☆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任选两门(与初试、复试科目不同)
1.地球科学导论:《地球科学导论》,刘本培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古生物地史学:《古生物地史学概论》,杜远生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8
3.生物化学:《生物化学》(上、下),沈同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070904☆构造地质学
1.板块地质学:《中国及邻区区域大地构造学》,车自成等,科学出版社,2002
2.地质学基础:《地质学基础》,叶俊林等,地质出版社,1996
070905☆第四纪地质学
任选两门(与初试、复试科目不同)
1.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曹伯勋,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6
2.环境地质学:《环境地质学》,朱大奎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环境学导论:《环境学导论》,何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070922☆★生态地质学
任选两门(与初试、复试科目不同)
1.普通地质学:《普通地质学简明教程》,杨伦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8
2.自然地理学:《自然地理学》,伍光和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第三版
3.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曹伯勋,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6
4.环境地质学: 《环境地质学》,朱大奎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环境学导论:《环境学导论》,何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071200科学技术史
1.世界通史:《世界通史》:第二编: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王斯德主编,李宏图等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1
2.社会学概论:《社会学导论》,风笑天,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
081603☆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任选两门(与初试、复试科目不同)
1.遥感数字图像处理:《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汤国安等,科学出版社,2004
2.地图学:《地图概论》,王琪,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5
3.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吴信才等,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102资源学院
070501自然地理学
1.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李小建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第一版
2.自然地理学:《自然地理学》,伍光和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第三版
070704☆海洋地质
1.海洋沉积学:《海洋沉积学》,王琪、朱而琴主编,科学出版社,最新版
2.海洋矿产资源:《海洋矿物资源》,熊传治、邹伟生主编,海洋出版社,2001,第一版
070901☆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1.矿石学:《矿相学教程》(地质类专业用),徐国风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86
矿相学,尚浚主编,地质出版社,1987
2.矿田构造学:《矿田构造学概论》,翟裕生等,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4
081801☆矿产普查与勘探
01-05方向:
1.综合勘查技术:《金属物探简明教程》,丁绪荣等,地质出版社, 1980
《地球化学找矿》,阮天健、朱有光,地质出版社,1985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卢作祥、范永香,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89
2.矿产勘查学:《矿产勘查学》,李守义、叶松青,地质出版社, 2003
06-13方向:
1.含油气盆地构造学:《中国含油气盆地构造学》,李德生,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石油勘探构造分析》, 王燮培、费琪、张家骅,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89
2.含油气盆地沉积学:《沉积学》, 姜在兴,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中国含油气盆地沉积学》,吴崇筠、薛书浩,石油工业出版社,1992
081802☆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1.数据库原理:《数据库系统及应用基础》,陈洛资,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2.数学地质:《矿床统计预测》,赵鹏大,地质出版社,1994
081820☆★地学信息工程
1.计算机基础:《计算机文化基础》,李季、姚婷等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第三版
2.二选一:数据结构:《数据结构――使用C语言》,朱站立等编著,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第二版
矿产勘查与评价:《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赵鹏大,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1
081823☆★非传统矿产资源开发
1.数学地质:《矿床统计预测》,赵鹏大,地质出版社,1994
2.C语言: 《C语言程序设计》,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最新版
081826☆★能源地质工程
1.含油气盆地构造学:《中国含油气盆地构造学》,李德生,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石油勘探构造分析》,王燮培、费琪、张家骅,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89
2.含油气盆地沉积学:《沉积学》,姜在兴,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中国含油气盆地沉积学》,吴崇筠、薛书浩,石油工业出版社,1992
081827☆★资源管理工程
1.地质学基础:《地质学基础》,宋春青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第三版
2.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上、下),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082001油气井工程
1.油气测井:《地球物理测井教程》, 周远田,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8
2.石油工程基础:《石油工程》,陈涛平、胡靖邦,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
082002☆油气田开发工程
1.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石油地质学》, 张厚福等,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
《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陈荣书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4
2.石油工程基础:《石油工程》,陈涛平、胡靖邦,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
120405☆土地资源管理
1.土地法学:《土地法学》,沈守愚等,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土地信息系统:《土地信息系统》,刘耀林等,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103工程学院
081400土木工程
1.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混凝土结构原理》,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合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基础工程学:《基础工程学》,刘昌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5
081401☆岩土工程
1.岩体力学:《岩体力学》,刘佑荣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
2.基础工程学:《基础工程学》,刘昌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5
081405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1.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勘察》,李智毅、唐辉明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0
2.土力学:《土力学》,方云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2
081601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1.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潘正风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2.工程测量学:《工程测量学》,张正禄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081602摄影测量与遥感
1.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潘正风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2.遥感原理与应用:《遥感导论》,梅安新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081803☆地质工程(01-05方向选第一组;06-10方向在第二组中三选二)
第一组:
1.岩土钻掘工程学:《岩土钻掘工程学》,鄢泰宁,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1
2.基础工程原理与方法:《地基处理与基坑支护》,黄生根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4
第二组:
1.土力学:《土力学》,方云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2
2.基础工程学:《基础工程学》,刘昌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5
3.凿岩爆破工程:《凿岩爆破工程》,吴立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5
081822☆★地下建筑工程
1.凿岩爆破工程:《凿岩爆破工程》,吴立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5
2.岩土加固技术:《岩土加固实用技术》,程良奎等,北京地震出版社,1994
081830☆★资源与环境遥感
1.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潘正风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2.遥感原理与应用:《遥感导论》,梅安新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081831☆★钻井工程
1.钻井液与岩土工程浆液:《钻井液与岩土工程浆液》,乌效鸣,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1
2.石油工程:《石油工程》,陈涛平、胡清帮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05
081903☆安全技术及工程
1.电气安全:《电气安全》,杨育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2
2.起重与机械安全:《起重与机械安全》,袁化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2
104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
070800☆地球物理学
1.普通地质学:《普通地质学简明教程》,杨伦、刘少峰、王家生,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8
2.大学物理:《普通物理学》,程守洙、江之永,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081102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1.单片机原理:《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胡汉才,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2.电子测量:《电子测量技术基础》,张永瑞,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
081802☆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081825☆★地球物理工程、081829☆★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
1.场论:场论,位场理论、电磁场理论及弹性波理论的版本均可
2.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教程》,程佩青编,清华大学出版社,最新版
105环境学院
070602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1.大气探测学:《现代气象观测》,张霭琛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天气学原理:《天气学原理和方法》,朱乾根等编著,气象出版社,第三版
070922☆★生态地质学
1.普通地质学:《普通地质学简明教程》,杨伦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8
2.生态学:《生态学》,李博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1.微生物学:《微生物学》,沈萍,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第一版
2.基础生态学:《基础生态学》,孙儒泳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第一版
077501环境科学
1.环境生态学:《环境生态学》,程胜高、罗泽娇,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2.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钱易,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081500水利工程
1.水文地球化学:《水文地球化学基础》,沈照理,地质出版社,1993
2.水文学原理:《工程水文学》,吴明远,水利电力大学出版社,2000
081821☆★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1.地下水动力学:《地下水动力学》,陈崇希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0
2.水力学:《水力学》,吕文肪等,同济大学出版社,1990
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
1.环境学:《环境学》,左玉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环境化学:《环境化学》,戴树桂,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第一版
106珠宝学院
050404设计艺术学
1.图案:《装饰图案构成》,温练昌编著,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2.美术设计原理:《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毛溪等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070920☆★宝石学
1.宝石颜色成因理论:《结晶学与矿物学》(上册),潘兆橹,地质出版社,1994
宝石的矿物物理,谢先德著,广东省出版社,2003
2.珠宝首饰评估:《珠宝首饰评估》,丘志力、李立平等,中国地质出版社,2003
107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070300化学
1.仪器分析:《仪器分析》,武汉大学化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高分子化学:《高分子化学》,潘祖仁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第三版
070921☆★岩石矿物材料学
1.材料物理性能:《材料物理性能》,丘成军等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2.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科学基础》,胡赓祥、蔡珣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材料科学基础习题与辅导材料》,蔡珣、戎咏华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
1.材料物理性能:《材料物理性能》,丘成军等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2.材料物理化学:《材料物理化学》,张志杰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081704应用化学
1.化工原理:《化工原理》,王志魁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第三版
2.分析化学:《分析化学》,武汉大学等五校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第四版
201信息工程学院
0774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1.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白中英主编,科学出版社,第三版
2.数据结构:《数据结构》,朱站立,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第二版
081000信息与通信工程
1.通信原理:《通信原理》,樊昌信主编,国防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第五版
2.数字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姚天任,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第二版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白中英主编,科学出版社,第三版
2.数据结构:《数据结构》,朱站立,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第二版
081603☆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1.地图学概论:《地图概论》,王琪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2
2.数据结构:《数据结构》,朱站立,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第二版
202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050404设计艺术学
1. 人机工程学:《人机工程学》,丁玉兰,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2. 设计图学:《设计图学》,李理,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080200机械工程
1. 机械制图:《机械制图》,王巍,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测试技术:《测试技术》,贾民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081000信息与通信工程
1. C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谭浩强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最新版
2. 电路:《电路》,邱关源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第四版
08110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1.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于海生等,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2.传感器原理及工程应用:《传感器原理及工程应用》,郁有文,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203 计算机学院
0774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C语言:《C程序设计》,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三版
《C程序设计实践指导书》,何兴恒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白中英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三版
301管理学院
120100☆管理科学与工程
1.决策支持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张玉峰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第一版
2.项目管理:《项目管理》,张卓编,科学出版社,2005,第一版
120200工商管理
01、02、04方向
1.企业战略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与案例》,杨锡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营销管理:《市场营销学》,吴健安,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
03方向
1. 成本会计:《成本会计》,焦跃华,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第一版
2. 审计学:《审计学》,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05方向
1.现代饭店运行实务:《饭店管理实务》,王林、谭白英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2.旅行社管理:《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杜江编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第一版
120201会计学
三选二:成本会计必选。
1.成本会计:《成本会计》,焦跃华,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第一版
2.初级会计学:《初级会计学》,郭道杨、朱小平,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第一版
3.财务管理学:《财务管理学》,荆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第三版
120202企业管理
1.企业战略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与案例》,杨锡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营销管理:《市场营销学》,吴健安,安微人民出版社,2000
120203 旅游管理
1.现代饭店运行实务:《饭店管理实务》,王林、谭白英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2.旅行社管理:《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杜江编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第一版
302经济学院
020100理论经济学
1.政治经济学:《现代政治经济学》,程恩富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2.发展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张培刚主编,经济学科出版社,2001
020200应用经济学
1.政治经济学:《现代政治经济学》,程恩富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2.发展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张培刚主编,经济学科出版社,2001
081824☆★资源产业经济
1.政治经济学:《现代政治经济学》,程恩富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2.发展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张培刚主编,经济学科出版社,2001
303政法学院
010108科学技术哲学
1.西方哲学史:《西方哲学史 [专著] 》,邓晓芒、赵林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现代西方哲学:《新编现代西方哲学》,刘放桐等编著,人民出版社,2000
03010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1.国际法:《国际法》(高等学校法学教材),梁西,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2.知识产权法:《知识产权法》(高等政法院校法学主干课程教材),吴汉东,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03010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1.刑法学:《刑法学》(21世纪法学规划教材),张明楷主编,法律出版社,2003
2.中国法制史:《中国法制史》(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曾宪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030203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030500马克思主义理论
1.毛泽东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概论》,湖北省教育厅组编,丁俊萍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湖北省教育厅组编,孙居涛、俞思念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071200科学技术史
1.世界通史:《世界通史》:第二编: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王斯德主编,李宏图等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社会学概论:《社会学导论》,风笑天,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
120400公共管理
1.行政学原理:《行政管理学概论》,张国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第二版
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政府部门人力资源开发》,宋斌、鲍静、谢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04艺术与传媒学院
050302传播学
1.新闻史:《中国新闻传播史稿》,吴廷俊,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第一版
2.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采访与写作》,丁柏铨,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第一版
050404设计艺术学
01- 06方向:
1.素描:《毕加索线描》,杨津人编,漓江出版社,1987
2.色彩:《色彩写生的画理与画法》,金纬等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第一版
07方向:
1.影视动画后期制作:《影视动画数字后期编辑与合成》,李晓斌,海洋出版社,2005
2.多媒体原理:《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冯博琴,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08方向:
1.MIDI制作:《MIDI制作》,魏家宪,湖北音像艺术出版社,2000
2.录音合成:《录音合成》,朱伟,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
401外国语学院
050201英语语言文学、050211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1.基础英语:《新编英语教程》(1-4),李观仪,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修订版
2.英语写作:《英语写作手册》,丁往道,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修订版
402数学与物理学院
070102计算数学
1.复变函数:《复变函数》,余家荣,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第三版
2.函数逼近:《函数逼近论方法》,莫国瑞、刘开第,科学出版社,2003
070104应用数学
1.复变函数:《复变函数》,余家荣,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第三版
2.实变函数:《实变函数论》,周民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070207光学
1.电磁学:《电磁学》,梁灿彬、秦光戎、梁竹健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原子物理:《原子物理》,褚圣麟,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403体育部
040303体育教育训练学
1.运动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人民体育出版社,最新版
2.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化学》,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人民体育出版社,最新版
501高等教育研究所
040106高等教育学、120403教育经济与管理
1.中国教育史:《简明中国教育史》,王柄照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2.外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程》(缩编本),吴式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02应用心理学研究所
040203 应用心理学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时蓉华,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2.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林崇德,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Ⅸ 中国地质大学就业怎么样 大学怎么样,有没有就业前
1、就业率:中国地质大学本科就业率为95.76%,硕士就业率为97.48%。
2、学校建设:学校拥有“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其中全日制在校学生28635人,包括本科生18092人,硕士研究生7774人,博士研究生1764人,国际学生1005人;成教及网络教育注册学生6万余人。
拥有国家地质学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土资源部地质工科人才培养基地。建校60余年来,为国家培养了近30万名高级人才。
3、就业方向:本校本科毕业生签约就业主要集中在地勘和工程行业。其中,地勘行业2016年的毕业生就业率,较之2015年下降了6.63%;工程行业2016年的毕业生就业率,较之2015年下降了2.73%。
(9)中国地质大学董凯峰哪里的人扩展阅读:
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品德高尚、基础厚实、专业精深、知行合一”的优秀人才为目标,努力构建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教学与科研实践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中国地质大学学生在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全国挑战杯大赛、数学建模大赛、英语竞赛、电子设计大赛等高水平赛事中屡获佳绩。
学校把弘扬优良体育传统与健全人格培养相结合,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体育教育教学体系。中国地质大学学生在国际国内重大体育比赛中,累计获得金牌250余枚,银铜牌500余枚。2012年5月,学校登山队成功登顶珠峰,成为中国第一支登上世界最高峰的大学登山队。
Ⅹ 请问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会计专业考研科目是什么(最新!!) 跨系考研是一样的吗
苏轼《夜泛西湖》诗:
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又《湖上夜归》诗:
我饮不尽器,半酣尤味长。篮舆湖上归,春风吹面凉。
行到孤山西,夜色已苍苍。清吟杂梦寐,得句旋已忘。
尚记梨花村,依依闻暗香。
又《怀西湖寄晁美叔》诗:
西湖天下景,游者无愚贤。深浅随所得,谁能识其全。
嗟我本狂直,早为世所捐。独专山水乐,付与宁非天。
三百六十寺,幽寻遂穷年。所至得其妙,心知口难传。
至今清夜梦,耳目余芳鲜。君持使者节,风采烁云烟。
清流与碧巘,安肯为君妍。胡不屏骑从,暂借僧榻眠。
读我壁间诗,清凉洗烦煎。策杖无道路,直造意所使。
应逢古渔父,苇间自夤缘。问道若有得,买鱼弗论钱。
李奎《西湖》诗:
锦帐开桃岸,兰桡系柳津。鸟歌如劝酒,花笑欲留人。
钟磬千山夕,楼台十里春。回看香雾里,罗绮六桥新。
苏轼《开西湖》诗:
伟人谋议不求多,事定纷纭自唯阿。
尽放龟鱼还绿净,肯容萧苇障前坡。
一朝美事谁能继,百尺苍崖尚可磨。
天上列星当亦喜,月明时下浴金波。
周立勋《西湖》诗:
平湖初涨绿如天,荒草无情不记年。
犹有当时歌舞地,西泠烟雨丽人船。
夏炜《西湖竹枝词》:
四面空波卷笑声,湖光今日最分明。
舟人莫定游何外,但望鸳鸯睡处行。
平湖竟日只溟蒙,不信韶光只此中。
笑拾杨花装半臂,恐郎到晚怯春风。
行觞次第到湖湾,不许莺花半刻闲。
眼看谁家金络马,日驼春色向孤山。
春波四合没晴沙,昼在湖船夜在家。
怪杀春风归不断,担头原自插梅花。
欧阳修《西湖》诗:
菡萏香消画舸浮,使君宁复忆扬州。
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
赵子昂《西湖》诗:
春阴柳絮不能飞,两足蒲芽绿更肥。
只恐前呵惊白鹭,独骑款段绕湖归。
袁宏道《西湖总评》诗:
龙井饶甘泉,飞来富石骨。苏桥十里风,胜果一天月。
钱祠无佳处,一片好石码。孤山旧亭子,凉荫满林樾。
一年一桃花,一岁一白发。南高看云生,北高见月没。
楚人无羽毛,能得凡游越。
范景文《西湖》诗:
湖边多少游观者,半在断桥烟雨间。
尽逐春风看歌舞,凡人着眼看青山。
张岱《西湖》诗:
追想西湖始,何缘得此名。恍逢西子面,大服古人评。
冶艳山川合,风姿烟雨生。奈何呼不已,一往有深情。
一望烟光里,苍茫不可寻。吾乡争道上,此地说湖心。
泼墨米颠画,移情伯子琴。南华秋水意,千古有人钦。
到岸人心去,月来不看湖渔灯隔水见,堤树带烟熇。
真意言词尽,淡妆脂粉无。问谁能领略,此际有髯苏。
又《西湖十景》诗:
一峰一高人,两人相与语。此地有西湖,勾留不肯去。
(两峰插云)
湖气冷如冰,月光淡于雪。肯弃与三潭,杭人不看月。
(三潭印月)
高柳荫长堤,疏疏漏残月。蹩躠步松沙,恍疑是踏雪。
(断桥残雪)
夜气滃南屏,轻岚薄如纸。钟声出上方,夜渡空江水。
(南屏晚钟)
烟柳幕桃花,红玉沉秋水。文弱不胜夜,西施刚睡起。
(苏堤春晓)
颊上带微酡,解颐开笑口。何物醉荷花,暖风原似酒。
(曲院风荷)
深柳叫黄鹂,清音入空翠。若果有诗肠,不应比鼓吹。
(柳浪闻莺)
残塔临湖岸,颓然一醉翁。奇情在瓦砾,何必藉人工。
(雷峰夕照)
秋空见皓月,冷气入林皋。静听孤飞雁,声轻天正高。
(平湖秋月)
深恨放生池,无端造鱼狱。今来花港中,肯受人拘束?
希望能多给点分、Thankyou啦
回答者:w949 - 发消息 111 | 2009-10-06 08:23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