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工程 » 大数据地质灾害

大数据地质灾害

发布时间: 2021-01-21 18:45:07

A. 大数据代理需要具备什么资质

您好!大数据中心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仅2011年到年上半年全国共规划建设数据中心255个,已投入使用173个,总用地约713.2万平方米,总机房面积约400万平方米。数据中心建设条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能源供应:数据中心三分之一以上的预算将是环境成本。数据中心约60%的资产支出和50%的运营成本都与能源有关。在确保高性能的同时,将冷却散热降至最低是云数据中心实现“绿色”所必须要做的,这就要求更科学、更合理的供电方式和制冷系统的配置。
二、气候因素:虽然气温、台风、洪水、干旱等自然气候因素都是云数据中心布局的影响因素,但温度条件是需要重点考虑的气候因素。所在地的常年平均气温是影响云数据中心能耗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甚至是决定PUE高低的重要因素。
三、地质条件:地壳稳定,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为数据中心的阶段内的稳定运营提供保证。
目前我国数据中心产业虽然已经开始呈现出向规模化、集中化、绿色化、布局合理化发展的趋势,也涌现出一些成功的案例。比如鄂尔多斯大数据中心,该数据中心机房严格按照国际领先的行业设计标准,集IDC设计理念和绿色节能技术于一体,与世界一流IDC保持同步,能够为全社会提供同等级服务的数据中心。

B. 中国将建设哪些大数据工程

大数据(big data),是指无法在可承受的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内据集合容。
有人把数据比喻为蕴 藏能量的煤矿。煤炭按照性质有焦煤、无烟煤、肥煤、贫煤等分类,而露天煤矿、深山煤矿的挖掘成本又不一样。与此类似,大数据并不在“大”,而在于“有用”。价值含量、挖掘成本比数量更为重要。对于很多行业而言,如何利用这些大规模数据是成为赢得竞争的关键。

大数据的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大量消费者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企业可以利用大数据进行精准营销;
2) 做小而美模式的中长尾企业可以利用大数据做服务转型;
3) 面临互联网压力之下必须转型的传统企业需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大数据的价值。

C. 大数据用于自然灾害的预警在哪些方向

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内源破坏等现象或容一系列事件。它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自然异变作为诱因,二是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
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气象灾害(台风、暴雨、干旱、洪涝、风暴潮、海啸等)和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等)。

D. 为什么开采地下水易造成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

地下水存在于裂缝、溶洞内,开采后会造成顶板压力过大,造成顶板垮落、沉陷等地质状况,相应的会引起地面上的沉降、塌陷等一系列地质灾害。

E. 目标与框架

信息技术将继续向高性能、低成本、普适计算和智能化等方向发展,寻找新的计算与处理方式和物理实现是未来信息技术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及移动GIS技术等一系列新兴技术的发展,由遥感、地理信息技术及数据库等传统地质信息技术构成的地质信息技术体系将不断融入新兴的高新技术,从而促进地质调查、矿产勘查及地质灾害预警等行业的发展,进而形成新的地质信息技术体系,新的地质信息技术体系又指导和规范地质相关行业的发展和应用,从而形成良性发展机制。

(1)总体目标

结合国际技术发展趋势、我国的技术现状与需求,展望2030年,我国地质信息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突破国土资源信息化应用方法和技术,融合大数据等高新技术,结合传统地质信息技术,组成新的地质信息技术体系,实现地质信息共享服务。地质信息技术基本满足地质工作的需求,从而提高国土资源管理和服务水平。通过发展“地质信息高新技术”,构建“地质信息技术标准体系”,打造“地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地质信息技术发展路线图见表4-2。

表4-2 地质信息技术发展路线

(2)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2015~2016年):对地质信息技术的应用趋势进行分析。包括智慧地球,智慧勘探,“一张图”对云计算、大数据等高新技术在地质信息行业中的应用进行可行性分析,对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技术的概念、原理、应用有一个深层次的认识,深化地质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的顶层设计研究。

第二阶段(2017~2020年):对三维GIS、大数据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进行深入研究,融合新兴高新技术和地质信息传统技术,从而使我国的地质信息技术体系及其标准规范与国际接轨。通过关键技术的深度集成,为全国四级“横向整合,纵向贯通”的国土资源信息化总体格局提供技术保障。

第三阶段(2021~2030年):整体推进,全面提升地质信息共享,完善服务体系。深入研究与突破与地质信息相关的关键技术,实现高新技术在行业中的全面应用。通过对核心技术的研究,打造基于大数据的地质信息服务平台等一系列具有现代高技术含量的服务与信息共享平台,从而全面提升地质信息技术对地质各行业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大幅度提高我国地质信息化水平。

F. 贵州八月份天气地质灾害多吗

贵州,简称“黔”或“贵”,地处西南腹地,与重庆、四川、云专南、广西相接属壤,是西南地区陆路交通枢纽。辖贵阳市、遵义市、六盘水市、安顺市、铜仁市、毕节市、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
贵州位于中国西南部高原山地,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种基本类型,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
贵州是古人类发祥地之一,早在24万年前就有人类居住、活动,有旧石器时代早期的“黔西观音洞文化”,晚期直立人的“桐梓人”,早期智人的“水城人”和“盘县大洞人”,晚期智人的“兴义人”、普定“穿洞人”、桐梓“马鞍山人”、“白岩脚洞人”和安龙“观音洞人”。境内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暖风和、雨量充沛、雨热同期。是世界上岩溶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有绚丽多彩的喀斯特景观。
贵州是首个国家级大数据集聚发展示范区,以贵阳、遵义、贵安新区、为中心建设大数据基地。

G. 大数据中心建设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您好!大数据中心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仅2011年到2013年上半年全国共规划建设数据中心255个,已投入使用173个,总用地约713.2万平方米,总机房面积约400万平方米。数据中心建设条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能源供应:数据中心三分之一以上的预算将是环境成本。数据中心约60%的资产支出和50%的运营成本都与能源有关。在确保高性能的同时,将冷却散热降至最低是云数据中心实现“绿色”所必须要做的,这就要求更科学、更合理的供电方式和制冷系统的配置。
二、气候因素:虽然气温、台风、洪水、干旱等自然气候因素都是云数据中心布局的影响因素,但温度条件是需要重点考虑的气候因素。所在地的常年平均气温是影响云数据中心能耗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甚至是决定PUE高低的重要因素。
三、地质条件:地壳稳定,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为数据中心的阶段内的稳定运营提供保证。
目前我国数据中心产业虽然已经开始呈现出向规模化、集中化、绿色化、布局合理化发展的趋势,也涌现出一些成功的案例。比如鄂尔多斯大数据中心,该数据中心机房严格按照国际领先的行业设计标准,集IDC设计理念和绿色节能技术于一体,与世界一流IDC保持同步,能够为全社会提供同等级服务的数据中心。

H. 认识大数据对减轻地震灾害有什么意义

1、经过汶川大地震,使我们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这句话的问题在于没有主语。版可以改成“经过汶权川大地震,我们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或“汶川大地震使我们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欢腾的人群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来拥抱和迎接圣火——人拥抱圣火是会烧伤的~呵呵个人意见哈,是改成“欢腾的人群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来迎接圣火”或“欢腾的人群以前所未有的热情迎接圣火,以拥抱迎接火炬手”

I. 数博会召开地贵阳今年大数据产业发展较好,主要是考虑了当地哪些优势条件

1.成本低廉。贵州地处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无论是人力、能源、还是用地,贵州相较于其他大型城市,都有无可比拟的价格优势,可以大大减少数据中心运营的成本,这对于初始投资可节约一笔资金。
2.运营的成本。贵州地处云贵高原,夏季平均气温约25℃,冬季平均气温约10℃,气候宜人,这对于数据中心这种散热大户来说,本身就是节约了一大笔电费。再者贵州的水利资源丰富,其电价较东部地区发达省份的电价也有巨大的优势。
3.自然条件优越。了解数据中心的人都清楚,数据中心承载着海量的数据,服务器过热是家常便饭,因此如何更好的给服务器散热,就成了运营数据中心的首要问题。贵州水资源丰富,且年平均温度在15℃左右。既可以为服务器散热和发电提供充足的水资源,又拥有足够的低温的客观环境来保障散热。
4.环保指标有保证。此次协议的达成,苹果方面做出承诺,与全球其它的苹果数据中心一致,中国的数据中心也将100%采用可再生清洁能源供电。据了解,贵州省内有9个规模不一的水力发电站,可以充分保证能源的清洁与环保。
5.安全因素。数据中心属于重资金投资项目,数据中心等级不同,建筑结构、安全性、电气、制冷、防火系统都会不同,建造成本必然不同。数据中心造价昂贵,因此数据中心的安全性就显得非常重要。贵州地处我国云贵高原,远离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之间,地质灾害就少,基本不会发生大地震这类情况,所以地质上的安全是大家选择贵州的一大因素。
6.贵州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大力扶持。任何产业的发展其实还是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持的,贵州省为了设立大数据中心,特别规划出了一个贵安新区出来,在政策、土地以及税收上给予各种优势措施来吸引企业的落户,而且贵安新区也成为了全国第八个国家级高新区。贵州为此还汇编了一个各类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刊目,如果都达标,每年可以为企业节约几千万甚至上亿的资金。而且在贵州建设数据中心都是会有国家的补贴还有支持的,这在国内的其他地市也是没有的,再者还有一方面的原因就是,贵州也是比较重视大数据这方面的研发还有发展的。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