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工程 » 地震是地质灾害吗

地震是地质灾害吗

发布时间: 2021-01-21 01:09:10

❶ 人工诱发地震是地质灾害

人工诱发地震震级小,不好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损失和灾害,不属于地质灾害。

❷ 地质灾害评估内容包括地震吗

地质灾害评估中的一部是区域稳定性的内容,这里面包括地震的内容,所以地震是地质灾害评估的内容。

❸ 地震属不属于山地灾害吗

C泥石流、山体滑塌、地震、火山、海啸都属于地质灾害,是地球内部应力场变化引起的。强沙尘暴、土壤荒漠化是气候恶劣的表现,是环境破坏导致的,不是地球内部应力场的变化,不算是地质灾害。

❹ 属于地质灾害的是()A地震和海啸 B滑坡和泥石流

选B
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产生和人为诱发的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地质现回象答,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
见http://www.jxgt.gov.cn/shownews.asp?newsid=541

❺ 地震地质灾害基本灾情

龙门山地处我国第一与第二地形台阶的转折地带,是地质灾害的高易发区。据震前开展过的地质灾害调查,在四川42个受灾县(市)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5430处,其中滑坡3572处、崩塌600处、泥石流737处、不稳定斜坡521处。地震发生后,国土资源部组织了1000多名专业人员对灾区进行了系统排查,开展了航遥调查。据初步统计,汶川地震触发了滑坡、崩塌、泥石流15000多处,同时,新发现了地质灾害隐患点4942处,其中滑坡1701处、崩塌1844处、泥石流304处、不稳定斜坡1093处(图4-1)。

宏观上看,地震发生后,地质灾害隐患点增加了238%(表4-1),其中,以崩塌体增加最为显著,达到了618%,远远超过其他灾种,随后为不稳定斜坡(479%)、泥石流(152%)和滑坡(123%)。反映出地震对山区高陡斜坡的

图4-1 震后映秀及北部滑坡-碎屑流航空影像(2008年5月18日)Fig.4-1 Aerophoto of the Yingxiu and the north zone after earthquake

影响差异性非常大,在山顶上的放大作用是非常显著的,导致了崩塌灾害的大量发生(照片4-2)。从灾种占总隐患点的比例上看,在震前滑坡占到了61%,而崩塌、泥石流和不稳定斜坡各占13%;在震后新增的隐患点中,崩塌占的比例最高,达34%,随后为滑坡(31%)、不稳定斜坡(27%)、泥石流(8%)。

表4-1 汶川地震极重灾区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结果Table 4-1 Potential geohazards in the counties of extreme severe hazards by the earthquake

但是,在总的隐患点中,滑坡所占比例仍最高,达到40%,崩塌仅占27%(图4-2)。

照片4-2 213国道都-汶段被巨大滚石阻断Photo 4-2 Huge rolling rock blocked the No.213 highway

图4-2 极重灾区地震前后地质灾害隐患比例Fig.4-2 Ratio of potential geohazards in the counties of extreme severe hazards before/after earthquake

与其他地震造成的灾害明显不同,汶川地震触发的滑坡、崩塌、泥石流造成的人员伤亡非常惨重,至今仍难以获得完整确切的数据。根据部分现场调查和访问,结合其他资料分析,列出了23处死亡人数大于30人的地震滑坡、崩塌灾害点(表4-2)。其中,死亡人数最高的为北川老县城的城西滑坡,高达1600人,直接摧毁了老县城数百间房屋,包括约50多幢5层以上高楼。从映秀到汶川的20km路段为成都—九寨沟的环线要道,被340多处滑坡、崩塌严重毁坏。地震发生时,正值客流高峰,根据后期修复道路清理出的客车毁灭情况,估计死亡人数高达1000人以上。

表4-2 汶川5·12地震滑坡灾害死亡人数表(≥30人)(不完全数据)Table 4-2 Fatalities(≥30 persons)e to earthquake-triggered landslides

北川县城面积不足2.0km2,坐落在湔江河发育形成的狭长河谷阶地上(图4-3),是遭受地震地质灾害最惨烈的城市。汶川地震发震断裂自西南向北东切穿老城和新城,沿断裂带形成强烈逆冲变形带,致使带上或两侧建筑物倒塌和严重毁坏。老县城几乎一半被城西滑坡摧毁,新城南部遭受景家山崩塌的摧毁,崩塌由巨石组成,最大可达数百立方米,破坏力巨大,摧毁了数十幢房屋和县城主干道,人员死亡惨重(图4-4;照片4-3)。

地震发生时,在绵竹绵远河、安县雎水河等山区乡镇道路和矿区道路上正值车辆行驶高峰时间,损失惨重。据初步估计,仅雎水河沿线矿区道路,因滑坡崩塌被埋毁载重卡车达数十辆,人员死亡以百计(照片4-4)。

图4-3 北川县城滑坡崩塌灾害航空影像图Fig.4-3 Aerophoto of landslide hazards in the Beichuan town

图4-4 北川县城滑坡灾害分布图Fig.4-4 Map of earthquake-triggered landslides in the Beichuan town

照片4-3 巨石崩塌摧毁北川道路和建筑Photo 4-3 Destroyed road and houses by huge rock

照片4-4 安县雎水矿区道路被滑坡摧毁Photo 4-4 Road and trucks were destroyed by rockfall,Anxian county

❻ 内动力地质灾害与地震

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种类繁多,凡是由地壳运动导致的内动力地质作用危害人类者,统称为内动力地质作用灾害,简称内动力地质灾害。我国境内内动力地质灾害种类繁多,彼此具有共同活动规律,又具有各自活动特征[3-64]。因此全面认识内动力地质灾害与地震的活动关系,对准确预测预报地震具有重大意义,不仅可以减少地震的错报、漏报,也可以提高地震预报的成功率。

由于本书第三章对内动力地质灾害与地震问题,已经做过专门的详细论述,为了避免重复,仅将相关提纲内容列出作为提示,以便引起大家的重视和关注。

(1)灾害类型与排序。

(2)灾害活动发展的趋势性和周期性。

(3)活动构造体系对内动力地质灾害分布的控制性:

1)灾种分布对构造带的选择性;

2)构造带中多种灾害的重叠性;

3)内动力地质灾害活动在构造带之间的迁移性;

4)内动力地质灾害活动在构造带中的补偿性与同步性;

5)内动力地质灾害的分区性。

(4)人类工程活动对内动力地质灾害的影响。

综上所述,构造体系的A近与现今活动和内动力地质灾害研究小结如下[1-64]:①前述构造体系及其A近—现今活动性、深部地质构造以及内动力地质灾害都是地震地质研究的内容,也是4类12种内动力地质灾害预测预报研究的基础。②各种内动力地质灾害是地壳运动统一整体,都是现今构造活动的表现形式,无论地震预报、煤瓦斯突出预报均必须统一全面研究内动力地质灾害及其相互关系,对预报监测资料进行充分分析,对它们之间异常特征加以区别,以便防止和减少错报、漏报,吸取过去地震预报中的教训。③地震预报中全面研究各种内动力地质灾害及其相互关系,是研究思路和工作方法上的一种进步。

❼ 什么是地震次生地质灾害

由地震来及随后相继发生的余源震,引发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砂土液化等地质灾害,就是地震次生地质灾害。

“5·12”汶川地震引发的崩塌堵塞交通命脉,影响救援

“5·12”汶川地震引发的山体崩塌对公路造成威胁(四川北川,2008,谢章中提供)

❽ 地震发生后,会有哪些地质灾害,形成( )等

地震现象
地震发生时,最基本的现象是地面的连续振动,主要是明显的晃动。
极震区的人在感到大的晃动之前,有时首先感到上下跳动。这是因为地震波从地内向地面传来,纵波首先到达的缘故。横波接着产生大振幅的水平方向的晃动,是造成地震灾害的主要原因。1960年智利大地震时,最大的晃动持续了3分钟。地震造成的灾害首先是破坏房屋和构筑物,如1976年中国河北唐山地震中,70%~80%的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惨重。
地震对自然界景观也有很大影响。最主要的后果是地面出现断层和地裂缝。大地震的地表断层常绵延几十至几百千米,往往具有较明显的垂直错距和水平错距,能反映出震源处的构造变动特征(见浓尾大地震,旧金山大地震)。但并不是所有的地表断裂都直接与震源的运动相联系,它们也可能是由于地震波造成的次生影响。特别是地表沉积层较厚的地区,坡地边缘、河岸和道路两旁常出现地裂缝,这往往是由于地形因素,在一侧没有依托的条件下晃动使表土松垮和崩裂。地震的晃动使表土下沉,浅层的地下水受挤压会沿地裂缝上升至地表,形成喷沙冒水现象。大地震能使局部地形改观,或隆起,或沉降。使城乡道路坼裂、铁轨扭曲、桥梁折断。在现代化城市中,由于地下管道破裂和电缆被切断造成停水、停电和通讯受阻。煤气、有毒气体和放射性物质泄漏可导致火灾和毒物、放射性污染等次生灾害。在山区,地震还能引起山崩和滑坡,常造成掩埋村镇的惨剧。崩塌的山石堵塞江河,在上游形成地震湖。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时,神奈川县发生泥石流,顺山谷下滑,远达5千米。

❾ 我国常见自然灾害中,属于地质灾害的是() A.干旱 B.洪涝 C.台风 D.地震

干旱、洪涝、台风属于自然灾害,地震属于地质灾害.
故选:D.

❿ 地震属于地质灾害吗

地震也可以称为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的科定义: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专的,对人类生命财产、属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