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工程 » 洪水地质灾害

洪水地质灾害

发布时间: 2021-01-20 17:04:15

❶ 发生地质灾害(如现在洪水)从家紧急撤离应携带什么

个人观点:
直接跑,啥都不要拿,因为你跑不过洪水,多一秒就是多一份希望。
如果是提前预警撤离的话,就是生活必备物品了,至少把身份证拿上。

❷ 台风、洪水在山区会引发什么地质灾害如何减少这类灾害的发生(5分

滑坡、泥石流灾害。防止植被破坏植树造林 修建山区护坡工程

❸ 人们常说祸不单行,台风,洪水会引发什么地质灾害

台风常会造成暴雨,进而引发洪水,而暴雨易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

❹ 2018年7月,8月在中国各地发生的自然灾害。越多越好

1、2018年7月3日,持续强降雨已造成四川22个县(市、区)11.59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4.44千公顷,公路中断162条次。全省有成都、德阳、广元、乐山、眉山、绵阳、雅安、阿坝等8个市(州)22个县(市、区)145个乡(镇、街道)11.59万人受灾,无人员伤亡。

强降雨还造成成都市蒲江县7个村部分人员被洪水围困,转移被困群众9565人;广元市青川县3条乡镇道路被冲断,1座桥梁受损,2所学校进水,全市提前转移550余人。

2、2018年7月5日以来的严重暴雨洪涝灾害已造成南昌、景德镇、九江、鹰潭、赣州、吉安、宜春、抚州、上饶9个设区市39县(市、区)共91.5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10.1亿元。 国家减灾委、应急管理部日前针对江西省南昌、景德镇、九江等地近期严重暴雨洪涝灾害,紧急启动国家Ⅳ级救灾应急响应,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区,查看灾情,指导地方开展救灾工作 。

3、2018年7月31日凌晨6时至9时30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办公厅报告哈密市伊州区沁城乡突降暴雨,引发严重洪涝灾害。2017年8月1日2时,国家减灾委、应急管理部针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严重暴雨洪涝灾情紧急启动国家Ⅳ级救灾应急响应,派出工作组紧急赶赴灾区,实地查看灾情,指导支持地方做好抢险救灾和人员搜救工作,妥善安排好受灾群众生活。

4、2018年8月22日,据安徽省民政厅报告,近期受台风“温比亚”带来的强降雨影响,加之山东、河南等地上游来水导致境内江河水位上涨,安徽北部地区遭受严重洪涝灾害。截至22日8时,已造成淮北、亳州、宿州等9市33个县市区263.2万人受灾,12人死亡,1人失踪,10.3万人紧急转移安置;400余间房屋倒塌,3.4万间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330.7千公顷。

5、7月份,共有3个台风登陆我国大陆地区,登陆个数较常年同期偏多。其中,第8号台风“玛莉亚”是今年以来登陆我国最强台风,浙江、福建、江西、湖南等地出现大到暴雨,沿海部分城市出现内涝,福建、浙江两省灾情较重;第10号台风“安比”影响范围较广,登陆上海后北上,风雨强度减弱缓慢,先后影响华东、华北、东北等地10个省份。


(4)洪水地质灾害扩展阅读:

2018年入汛以来,全国强降雨过程频繁,江河洪水频发。截至7月12日,全国241条河流发生超警洪水,33条河流发生超保洪水,5条河流发生超历史记录洪水。

根据国家防总、水利部统计显示:截至7月12日,全国有24省区市遭受洪涝灾害,农作物受灾面积1304千公顷,受灾人口1522万人,因灾死亡52人,直接经济损失约259亿元。与2000年以来同期均值相比,分别减少68%、74%、88%、46%。

据预测盛夏期间,可能有21到23个台风生成,有6到7个可能登陆我国,登陆个数略偏多,影响总体偏重。

2018年8月12日,广东省茂名、江门、阳江等市受灾13.61万人,死亡2人、失踪1人,直接经济损失5.26亿元。

❺ 台风、洪水在山区会引发什么地质灾害如何减少这类灾害的发生(5分)

滑坡、泥石流灾害。防止植被破坏 植树造林 修建山区护坡工程

❻ 2013年洪水土地灾情国家补多少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
为使山区农民免受地质灾害和洪水威胁,解决生存条件恶劣地区农民生产生活面临的困难,改善山区农民居住条件,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现就实施新一轮山区地质灾害易发区及生存条件恶劣地区农民搬迁工程提出如下意见:
一、搬迁范围和时限
(一)搬迁范围。以国土部门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数据和7个山区县调查统计结果为主要依据,搬迁范围确定为:山区地质灾害易发区、受洪水威胁地区及饮水困难、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等生存条件恶劣地区。经初步统计,新一轮山区农民搬迁共涉及7个山区县、60个乡镇、399个行政村、35089户、74458人。其中,地质灾害易发区10838户、25681人,受洪水威胁地区14460户、29008人,生存条件恶劣地区9791户、19769人。
(二)搬迁时限。为期5年,即2013—2017年。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统筹规划,分清轻重缓急。把握工作节奏,合理安排搬迁时序,分期分批,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新一轮山区农民搬迁工程。优先搬迁危害程度高、治理难度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周边群众。
(二)坚持政府主导,尊重农民主体地位。通过组织领导、政策引导、宣传动员,保证新一轮山区农民搬迁工程扎实、有序、稳步推进。要充分尊重搬迁农民的主体地位,坚持依法自愿、公开公正,严格履行民主程序。
(三)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鼓励区县根据不同村庄、不同人群的实际情况探索多种搬迁方式。既可以集中建设新村,也支持农民按照意愿自由分散搬迁。
(四)坚持“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要统筹安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促进农村集体产业发展。要按照不改变原有土地、山场承包关系和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原则,妥善解决好搬迁农民的生产生活和就业问题。农民搬迁后,除必须保留的古民居、古文化遗迹外,原址土地必须进行复垦或生态修复。
三、政策措施
(一)资金聚焦、多方投入。采取政府补贴一部分、部门集成一部分、社会捐助一部分、农民自筹一部分的方式,多渠道、多层次筹措资金。市级财政按搬迁农民每人1.8万元的标准,对农民建房给予直接补助;按搬迁农户每户4万元的标准,对集中建设新村的基础设施给予补助,补助资金由区县政府统筹安排。区县政府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在市级补助资金的基础上,安排相应配套资金,确保搬迁工作按计划完成。市、区县有关部门要按照“部门联动、政策集成、资金聚焦、资源整合”的工作机制,统筹使用项目资金,集中支持新村交通、水利、林业等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及农民住宅抗震节能建设,进行土地整理,发展农村集体产业。鼓励社会力量开展支援和公益捐助活动,探索社会力量参与山区农民搬迁工程的有效途径。
(二)科学规划、促进发展。要对新村村址进行地质灾害和水资源、水环境论证评价,确保新址不受地质灾害威胁。新村选址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统筹考虑农民安全和长远生计问题。山区农民搬迁工程要与除险加固、应急避险工程相衔接。新村农民住宅要符合抗震节能要求。新村建设要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积极盘活存量,严格控制增量,不得占用基本农田;确需占用一般耕地或其他农用地的,在综合平衡所在区县各项规划用地指标的前提下,可结合规划调整、土地复垦及置换等政策,解决新村建设用地指标问题,市国土、规划部门要积极给予支持和指导。区县政府要组织做好集中建设新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重点扶持农村集体产业发展,大力培育特色产业,促进山区搬迁农民增收、致富。
(三)监测预警、工程避险。要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确保及时发现险情、及时发出预警。相关区县政府要组织对本地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经常性巡回检查,对重点防治区域每年开展汛前排查、汛中检查和汛后核查,及时消除灾害隐患。对短期内难以实施搬迁避让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加快开展工程治理,降低隐患点威胁程度,同时规划建设临时避险场所和设施。
四、组织领导
(一)加强领导、分级负责。新一轮山区农民搬迁工程由市政府统一领导,建立工作协调机制,统筹推进。区县政府是实施新一轮山区农民搬迁工程的工作主体和责任主体,负责具体组织和实施。实行区县政府“一把手”负责制,由区县政府主要负责人牵头,主管负责人直接抓。相关区县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健全工作机构,充实工作力量,进一步明确搬迁范围、搬迁对象、搬迁方式、补助资金、建设内容、建设标准、产业项目和农民培训计划等,切实做好集中建设新村规划选址和工程建设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要认真制定本地区新一轮山区农民搬迁工程五年规划、年度计划、实施细则和配套政策,切实保护山区农民承包地、宅基地等合法权益,妥善处理户籍、子女

❼ 洪水灾害容易发生在哪些地方

洪涝灾害“南北多、中间少”,中南、西南地区地质灾害高发,2019年全国大部降水偏多,总体呈现“南北多、中间少”。其中,6-8月,南方地区多轮降雨过程集中且重叠,主雨带始终在广西、江西、湖南等地徘徊,导致广西、江西、湖南、贵州、四川5省(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

7-8月,西北、东北等地出现持续性较强降雨,黑龙江、松花江等多条河流超警戒水位,农作物大面积受灾。江苏、安徽、湖北、河南、山东等长江以北至黄河流域多省汛期降雨量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少,洪涝灾情为近年同期低值水平。

此外,中南地区地质灾害数量最多,西南地区地质灾害造成的灾害损失最重、因灾死亡失踪人数最多。总的看,2019年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呈下降趋势。

(7)洪水地质灾害扩展阅读

洪水来临时自救措施

1、如时间充裕,应该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当来不及转移时,应立即爬上屋顶、大树等高的地方暂时避险,等待援救。

2、在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利用体积大的容器,如油桶、储水桶、空的饮料瓶、木酒桶或塑料桶、足球、篮球、树木、桌椅板凳、箱柜等质地好的木质家具等作为临时救生品,做水上转移。

3、地势低洼的住宅区、商业区可用沙袋、草包、档板等堵在门口等进水处,做好围堵的措施,一旦房屋进水,立即切断电源及气源。

❽ 台风、洪水在山区会引发什么地质灾害如何减少这类灾害的发生

山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常见自然灾害有山洪、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在回山区开发利用过答程中,要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把经济活动强度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预防和控制自然灾害的发生.
故答案为:山洪、崩塌、滑坡、泥石流等;防止植被破坏、植树造林、修建山区护坡工程等.

❾ 了解各种可能引发的洪水、地震、泥石流、山体滑坡、海啸等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及危害.

单次灾害的持续时间往往不长,但是其后续影响可能持续很长时间。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地质灾害的次生灾害的持续时间。而答案是:可能会相当久。要解释这个,必须提到“地质灾害链”的概念。简单来说,就是一次较大规模的地质灾害,可能会成为下一个地质灾害发生的前提条件或者诱发因素,继而往复。
例如2008年的汶川特大地震,直接诱发了一些相当大的滑坡崩塌,而这些滑坡、崩塌多数发生在山体陡峻、沟谷狭窄的地形中。他们所形成的崩积体可能向两个方向发展:其一,可能直接截断河流形成堰塞湖(唐家山堰塞湖),堰塞湖往往会冲毁崩积体形成的土石坝,造成下游发生特大洪水灾害——四川叠溪地震中形成的堰塞湖溃坝后来导致了成都市的伤亡;其二,松散的崩积体为泥石流提供了相当丰富的物源,为今后数年甚至十数年的泥石流活动打下了基础——北川县城在遭到地震毁灭后,又反复多次遭受泥石流冲击。而2008年发生了特大型滑坡的绵竹市清平乡的文家沟,在后来几年持续发生泥石流灾害,甚至在2010年八月的特大降雨影响下,发生了令地质灾害专家也感到震惊的特大泥石流灾害。
上述就是“地质灾害链”的活例。直到今天,不算余震(这个可能持续几十年),这次特大地震灾害的次生灾害依然在不时的发生。

❿ 人们常说祸不单行,台风,洪水会引发什么地质灾害

台风,洪水会引发什么地质灾害?
台风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
洪水往往会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
在山区河谷地带,地震会造成滑坡,河谷形成的河流会变成堰塞湖,给下游造成危害.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