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地质灾害
❶ 河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
河南省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会商室
五、主要监测成果和服务
2003年,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和省气象局联合开展了河南省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2008年,通过河南卫视发布三级以上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信息34次,并通过电话、传真、手机短信等方式通知到基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地质灾害监测防治责任人,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提供了更具时效性的地质灾害预防信息;全省建立汛期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点983个,有效地防止了因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防灾减灾效果显著。
河南省30多年的地下水监测,积累了长期系列资料,每年取得监测数据近10万组。依据监测资料每年编制《地下水监测报告》、《地下水水情通报》、《地下水水情预报》等10余份。监测资料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地下水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资料;通过地下水环境监测,为城市规划、工农业发展和地方政府宏观决策提供了依据。
2006年,随着河南省区域地下水监测网优化及自动化建设项目的实施,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了地下水环境监测网络,提高了监测工作的科技水平,对加快全省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2006年,由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下达“河南省的国家级单孔多层地下水示范监测井建设研究项目”,在深度(350m)、监测数量(4层)和材料(PVC-U管)等方面填补了国内该技术领域的空白,具有广泛的示范作用,为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的实施提供了参考依据。
六、法制建设
1.1998年颁布实施了《河南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河南省人民政府令第45号)。
2.2002年发布并组织实施了《河南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1—2010年)》。
3.2006年编制并实施了《河南省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2006—2015年)》。
4.2007年编制完成了《河南省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
❷ 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五队是干什么的,单位在哪里
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五地质大队成立于1975年,现有职工人,在职职工175人,其中具有初级、中级和高级技术职称、硕士研究生、博士生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54人,占职工总数的51.16%,占在职职工的88.00%。拥有地球物理勘查甲级、固体矿产勘查甲级、地球化学勘查乙级、测绘乙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乙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乙级等资质。队属五个院(地质勘查院、物化探院、资源环境勘查院、境外勘查院、测绘院)、一个中心(信息中心),拥有大功率激电、高磁、地震仪、大吨位载荷等各类专业设备80余台(套)、能够承担各类地质工作的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局属骨干地勘单位。各类技术人员及各类专业设备齐备,主要的专业技术骨干经过野外地质工作的磨练,已完全具有独立工作的能力,有能力完成各类地质任务。业务范围包括:矿产地质调查与勘查、区域地质调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环境地质勘查、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勘查、地质测绘与工程测量、地质勘探、岩石矿物及水质分析鉴定、地质技术研究推广、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与监理、建筑基桩工程施工与检测、地质资料收集分析。是一支地质、物探、化探、测量、地质灾害治理与评估、地基基础工程检测为一体的综合性地质勘查队伍。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东路16号
电话:(0371)68109330
传真:(0371)68109820
邮箱:[email protected]
❸ 请问河南有多少家公司有 地质灾害施工资质 甲级的 谢谢了 (急)
河南省焦作地质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总共有18家
❹ 河南省宝泉抽水蓄能电站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及防治措施
李莲花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新乡,453002)
摘要河南省宝泉抽水蓄能电站为国家级重要建设项目,地处中山区,地质灾害比较发育,存在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文章对场地各种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论述,对其危险性进行了评估,并对地质灾害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地质灾害调查危险性防治措施宝泉抽水蓄能电站
河南省宝泉抽水蓄能电站位于河南省辉县市峪河上的宝泉水库一带。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为1200MW,年发电量20.1亿kW·h,年抽水耗电量为26.42亿kW·h,属日调节纯抽水蓄能电站,综合效率0.76。电站建成后,将以500kV一级电压两回路出线接入新乡500kV变电站,承担河南电力系统削峰填谷、事故备用、调频等任务。为国家级重要建设项目。电站由上水库、下水库、引水发电系统及附属设施组成。
河南省宝泉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场地地处中山区,地质灾害比较发育,地形起伏较大,地质构造复杂,岩性岩相不稳定,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地质环境条件复杂。本次工作采用资料收集、野外地质灾害调查和综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本文对场地各种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论述,对其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了评估,并对地质灾害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1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
经野外地质灾害综合调查,河南省宝泉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场地现状条件下存在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其分布、特征如下:
1.1崩塌
评估区内崩塌体分布密集,主要分布于库岸岸边及山前陡壁,其成因和分布明显受地形地貌、岩性和构造条件控制,主要崩塌类型有灰岩崩塌、石英砂岩崩塌。
(1)灰岩崩塌:
主要分布在寒武系下统毛庄组(
分布于高程770~820m之间的毛庄组(
(2)石英砂岩崩塌:
主要分布在中元古界汝阳群浅变质石英砂岩形成的陡崖处。
在地形上,中元古界汝阳群浅变质石英砂岩(
1.2滑坡
龟山滑坡为区内主要的滑坡,位于电站下水库左岸160m的直壁陡崖上并向电站下水库临空,滑向即为下水库,直接危胁电站安全。其特征叙述如下:
1.范围
滑坡体南及西南界为峪河,东界以馒头组、毛庄组、徐庄组中发育的挠曲为界,西及西北界为沟谷。龟山滑坡体东西长550~800m,南北向宽260~350m,滑坡体最大厚度为210m,平均厚度约110m,体积为2100万m3。属巨型滑坡。
2.滑体
滑坡体地层组成从西向东依次为寒武系下统馒头组(
3.滑带
滑带为寒武系下统馒头组第一段(
4.滑床
滑床主体为中元古界汝阳群(
5.运动特征
运动方向:滑体总体向西或南西西滑动;
滑动距离:前缘滑体滑距可达510m,后缘滑体滑距达250m;
滑动时间:根据滑带物质测年资料,滑体年龄14万~21万年,由此判断滑体形成于中晚更新世。
6.滑体形成演化过程
龟山滑坡体的形成演化过程大致可分为3阶段。
第一阶段:正常岩层受断层、裂隙切割和河流的侵蚀,形成与周围岩层分离的块状岩体,在峪河及宝泉沟处具有高陡边坡和有效临空面;
第二阶段:在地壳运动和地震力的作用下,分离的块状岩体沿较弱的
第三阶段:滑体滑动后,进一步经受地质构造运动、河流的侵蚀、风化及人为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现状地貌。
1.3泥石流
评估区泥石流沟谷有东沟和寺沟,其特征分述如下:
1.东沟泥石流
东沟为峪河左岸支流,位于宝泉村东。上游三面环山、一面出口,河谷呈“V”字型,下游河谷呈“U”字型。沟谷汇水面积6km2,沟长约4km,谷坡坡度30°~40°,沟谷纵坡降为4%~10%,。以上地形地貌条件有利于泥石流的形成。
东沟河谷覆盖层为坡洪积物组成,其岩性主要为碎石、块石及壤土,呈松散或半胶结状。覆盖层在谷底厚度0~15m,在谷坡厚度0~6m。据调查、测算,碎屑固体物储量约90×104m3,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物源条件。
东沟地形地貌条件、碎屑固体物源条件具备,沟谷植被发育较好,在暴雨作用下,易形成泥石流,据调查,泥石流规模属小型。
2.寺沟泥石流
寺沟为峪河左岸支流,位于宝泉村北,上游三面环山,一面出口,河谷呈“V”字型。沟谷集水面积2km2,沟长约2km,谷坡坡度30°,沟谷纵坡降为13%。以上地形地貌条件也有利于泥石流的形成。
寺沟河谷覆盖层为坡洪积物组成,其岩性主要为碎石、块石及壤土,呈松散或半胶结状。覆盖层在谷底厚度0~13m,在谷坡厚度0~5m。据调查、测算,碎屑固体物储量约30×104m3,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物源条件。
寺沟地形地貌条件、碎屑固体物源条件具备,植被发育较好,在暴雨作用下,易形成泥石流,据调查,泥石流规模属小型。
2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2.1崩塌灾害
场地崩塌灾害,主要发生在灰岩、浅变质石英砂岩形成的陡崖。崩塌体堆积于沟谷谷坡地带。现状条件下,处于稳定状态,危险性小。工程施工过程中,在施工扰动或爆破震动等诱发因素作用下,危岩易发生失稳,形成崩塌地质灾害,危险性为中等;也可能影响原崩塌体的稳定性,使其再次失稳发生崩塌灾害,危险性为中等;也可能改变原有边坡的稳定状态,形成崩塌,危险性为中等。
2.2滑坡灾害
根据《河南省宝泉抽水蓄能电站龟山滑坡体稳定性分析专题报告》,对龟山滑坡的危险性作如下评估。从定性分析看:
(1)滑体表面及部分滑带物质已胶结,且未发现贯穿整个滑体的较新切割面;
(2)滑体形成于中晚更新世;
(3)在14万~21万年的地质历史过程中,龟山滑坡体已经历了无数次古地震的考验。
从定量分析看:在自然状态下,滑体的的整体稳定系数为1.27~1.53。
因此,龟山滑坡体处于稳定状态,且未造成损失,其危险性小。
但是,河南省宝泉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蓄水将影响龟山滑坡体的稳定性。上水库蓄水水位为758~790m,而龟山滑坡体底滑面高程在630~800m之间,且大部分底滑面处于上水库蓄水水位以下。上水库距龟山滑坡较近(约1.4km),上水库蓄水后,龟山滑坡体底滑面将在库水长期浸润和径流作用下,降低滑坡体的稳定性。另外,在工程施工爆破震动等因素作用下,也将影响滑坡体的稳定性。根据《河南省宝泉抽水蓄能电站龟山滑坡体稳定性分析专题报告》,龟山滑坡体在天然状态下,稳定系数为1.27~1.53,滑坡体处于稳定状态,但在7度以上地震烈度条件下,当地震系数k=0.12时,其稳定系数为0.92~1.10,稳定系数略小,滑坡体处于极限平衡或不稳定状态。直接威胁下水库工程安全,危险性较大。
2.3泥石流灾害
1.东沟泥石流的危险性
现状条件下,东沟地形地貌条件、碎屑固体物源条件具备,植被发育较好,在暴雨作用下,易形成泥石流,易发程度属中等。据资料记载和访问,较大的一次泥石流发生在1996年夏季,暴雨期间发生泥石流,冲毁了少量农田,未造成其它损失,危害小。故东沟泥石流灾害的危险性为小级。
工程建设诱发、加剧泥石流的可能性,主要原因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工程建设局部改变了沟谷覆盖层的天然稳定状态,增大了固体物源运移的可能;二是工程建设产生的大量弃渣将会成为泥石流形成的潜在物源。
东沟,上水库区工程规模较大,开挖山坡和弃渣规模也较大,为东沟泥石流提供了较丰富的松散物源,故上水库区工程建设有加剧泥石流灾害的可能性,危险性为中等。
2.寺沟泥石流的危险性
寺沟地形地貌条件、碎屑固体物源条件具备,植被发育较好,在暴雨作用下,易形成泥石流,易发程度属轻度。据调查,寺沟泥石流规模小,多年未造成居民生命财产损失,危害小。故寺沟泥石流灾害的危险性为小级。
在寺沟无工程建设,因此工程建设对寺沟泥石流无影响,危险性小。
3防治措施
地质灾害防治,应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达到保护地质环境,避免或减少地质灾害损失的目的。针对评估区存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分别提出相应防治措施和建议。
3.1对崩塌灾害的防治措施
应对库岸危害较大的危岩清除或加固。
在崩塌分布的地段,在工程施工开挖时,应按有关规范要求严格施工,避免引发边坡失稳,造成崩塌灾害。必要时应采取避让措施。
水库蓄水工程引发的库岸失稳造成的崩塌,应按照有关规范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免崩塌灾害的发生。
3.2对滑坡灾害的防治措施
在工程施工开挖时,应按有关规范要求严格施工,避免引发边坡失稳,造成滑坡灾害。
针对水库蓄水工程引发的库岸失稳造成的滑坡,应按照有关规范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免滑坡灾害的发生。
针对龟山滑坡的特点,结合工程、地形、地层岩性等特点,宜采取开挖卸载的防治措施,以提高滑坡在地震条件下的稳定性,其开挖石料可用作电站水库坝体的填筑料,开挖卸载方式采取等高程从上而下逐层开挖方案,以避免诱发滑坡失稳。此防治措施既保证了龟山滑坡的稳定性,又提供了电站水库坝体的填筑料,是一个科学安全又经济的滑坡防治措施。根据《河南宝泉抽水蓄能电站可行性研究补充报告》,有实验验证滑坡体从原高程900m开挖卸载至高程800m时,处于稳定状态。
3.3对泥石流灾害的防治措施
工程施工将产生大量的弃渣,弃渣场的位置要合理,弃渣场的建设应按相关规范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以防止诱发东沟和峪河泥石流的产生。
对东沟泥石流、寺沟泥石流,应建立拦砂坝和扩大植被覆盖率等措施,以避免泥石流灾害的发生。对泥石流影响范围内的宝泉村,建议搬迁,以避免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
❺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怎么样
不好,比不上河南地矿局跟煤田局,建议考地矿跟煤田,收入待遇比有色好。地矿煤田系统很早就就把招聘考试委托第三方了,有色直到2016年才能让非关系户考进去,而且待遇最差,所以你知道了吧。
❻ 2009年初,一场历史罕见的干旱灾害肆虐华北大地,河南省成为重灾区。1月29日,我省气象局首次发布红色预
A |
❼ 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哪里可以下载
他们有个官网可以去那里 泽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