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钻机
1. 孔径800mm要用什么水文地质水井钻机
DL/T 5034-2006 火力发电厂供水水文地质勘测技术规范 电力行业标准
SL 373-2007 水利水电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范 水利行业标准(SL)
《铁路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范》
CJJ 16-1988 城市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城镇建设工程行业标准
EJ/T 1194-2005 地浸砂岩型铀矿水文地质勘查规范
水文地质勘察规范 GB50027-2001
GB 12719-1991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
其中GB标准更新了好几次。另外还有关于地质钻孔的规范:
DZ-T0047-1993_水文水井钻机技术条件
DZ/T0181—1997 水文测井工作规范
突然找到一个之前的表格,也给你吧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HG/T 20578-1995 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施工技术规程
HG/T 21587-1995 岩土工程勘察资料整理标准
CJJ 16-1988 城市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CJJ16-88
CJJ 56-1994 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
CJJ 57-1994 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CJJ57-94
CJJ 61-1994 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94
CJJ/T 76-1998 城市地下水动态观测规程CJJ/T76-98
GB 50021-1994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94
GB 50218-1994 工程岩体分级标准
GB 50307-1999 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T 50266-1999 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
GBJ 27-1988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J27-88
GBJ 112-1987 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
GBJ 123-1988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J123-88
GBJ 145-1990 土的分类标准
JGJ 69-1990 PY型预钻式旁压试验规程JGJ69-90
JGJ 72-1990 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90
JGJ 83-1991 软土地区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GJ83-91
JGJ 84-1992 建筑岩土工程勘察基本术语标准JGJ84-92
JGJ 87-1992 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
JGJ 89-1992 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
JGJ/T 8-1997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
GB/T 18507-2001 城镇土地分等定级规程
GB/T 18508-2001 城镇土地估价规程
GB 50021-200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 50027-2001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
GB 50324-2001 冻土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SL 299-2004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测绘规程 SL 299-2004
SL 286-2003 地下水超采区评价导则 SL 286-2003
SL 245-1999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观测规程 SL 245-1999
SD 128-1987 土工试验规程(第三册)
DL/T 5034-1994 火力发电厂供水水文地质勘测技术规范
DL/T 5074-1997 火力发电厂岩土工程勘测技术规程
DL/T 5096-1999 电力工程地质钻探技术规定
DL/T 5102-1999 土工离心模型试验规程
DL/T 5104-1999 火力发电厂工程地质测绘技术规定
DL/T 5109-1999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地质规程
DL/T 5125-2001 水电水利岩土工程施工及岩体测试造孔规程
SL 326-2005 水利水电工程物探规程
DZ/T 0223-2002 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程
DZ/T 0227-2002 滑坡、崩塌监测测量规范
DGJ 08-37-2002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附条文说明)(附图A、B、C、D)
CJJ 61-2003 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
CECS 34-1991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遥感技术规程
CECS 99-1998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附条文说明)
DBJ 08-37-1994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DBJ 08-72-1998 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附条文说明)
DLJ 206-1982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物探规程 (电法勘探部分、地震勘测部分、测井部分)
DZ 44-1986 城镇及工厂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
DZ/T 0017-1991 工程地质钻探规程
JG/T 5061.7-1995 黄土取土器
JTJ 269-1996 水运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附条文说明)
JTJ/T 320-1996 疏浚岩土分类标准(附条文说明)
SDJ 24-1988 火力发电厂工程地质勘测技术规程
SL 237-20001-1999 土的工程分类(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02-1999 土样和试样制备(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03-1999 含水率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04-1999 密度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05-1999 比重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06-1999 颗粒分析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07-1999 界限含水率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08-1999 湿化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09-1999 毛管水上升高度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10-1999 相对密度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11-1999 击实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12-1999 承载比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13-1999 回弹模量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14-1999 渗透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15-1999 固结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16-1999 黄土湿陷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17-1999 三轴压缩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18-1999 一个试样多级加荷三轴压缩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19-1999 孔隙水压力消散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20-1999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21-1999 直接剪切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22-1999 排水反复直接剪切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23-1999 无粘性土休止角试验
SL 237-20024-1999 自由膨胀率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25-1999 膨胀率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26-1999 收缩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27-1999 膨胀力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28-1999 静止侧压力系数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29-1999 弹性模量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30-1999 土的变形参数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31-1999 单轴抗拉强度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32-1999 振动三轴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33-1999 共振柱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34-1999 冻土含水率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35-1999 冻土密度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36-1999 冻结温度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37-1999 冻土导热系数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38-1999 未冻含水率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39-1999 冻胀量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40-1999 冻土融化压缩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41-1999 原位密度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42-1999 原位渗透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043-1999 原位直剪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44-1999 十字板剪切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45-1999 标准贯入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46-1999 静力触探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47-1999 动力触探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48-1999 旁压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49-1999 载荷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50-1999 波速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51-1999 原位冻胀量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52-1999 原位冻土融化压缩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53-1999 粗颗粒土的试样制备(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54-1999 粗颗粒土相对密度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55-1999 粗颗粒土击实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56-1999 粗颗粒土的渗透及渗透变形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57-1999 反滤料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58-1999 粗颗粒土固结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59-1999 粗颗粒土直接剪切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60-1999 粗颗粒土三轴压缩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61-1999 化学分析试样风干含水率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62-1999 酸碱度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63-1999 易溶盐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64-1999 中溶盐石膏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65-1999 难溶盐碳酸钙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66-1999 有机质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67-1999 游离氧化铁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68-1999 阳离子交换量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69-1999 土的矿物组成试验(附条文说明)
SLJ 7-1982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物探规程 (电法勘探部分、地震勘测部分、测井部分)
SYJ 58-1989 静力触探技术规定(含条文说明)
TB 10014-1998 铁路工程地质钻探规程
TB 10017-1999 铁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
TB 10042-1995 铁路工程地质膨胀土勘测规则
TB 10055-1998 铁路工程地质黄土地区勘测规则
YBJ 31-1986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
YBJ 42-1992 土工试验规程(附条文说明)
TBJ 37-1993 静力触探技术规则
TD/T 1004-2003 农用地分等规程
YB/T 9009-1998 岩土工程勘察结果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标准
YB/T 9033-1998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和供水管井工程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标准(附条文说明)
YS 5205-2000 岩土工程现场描述规程(附条文说明)
YS 5206-2000 工程地质测绘规程(附条文说明)
YS 5207-2000 天然建筑材料勘探规程(附条文说明)
YS 5208-2000 钻探、井、槽探操作规程(附条文说明)
YS 5213-2000 标准贯入试验规程(附条文说明)
YS 5214-2000 注水试验规程(附条文说明)
YS 5215-2000 抽水试验规程(附条文说明)
YS 5216-2000 压水试验规程(附条文说明)
YS 5218-2000 岩土静力载荷试验规程(附条文说明)
YS 5219-2000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规程(附条文说明)
YS 5220-2000 十字板剪切试验规程(附条文说明)
YS 5221-2000 现场直剪试验规程(附条文说明)
YS 5222-2000 动力机器基础地基动力特性测试规程(附条文说明)
YS 5223-2000 静力触探试验规程(附条文说明)
YS 5224-2000 旁压试验规程(附条文说明)
YSJ 225-1992 土工试验规程(附条文说明)
YB 9010-1998 岩土工程验收和质量评定标准(附条文说明)
YS 5227-1995 湿陷性土起始压力测试规程(附条文说明)
JGJ/T 143-2004 多道瞬态面波勘察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
YS 5229-1996 岩土工程监测规范
YS 5230-1996 边坡工程勘察规范(附条文说明)
DL/T 5074-2006 火力发电厂岩土工程勘测技术规程
DL/T 5034-2006 电力工程水文地质勘测技术规程
SY/T 0049-2006 油田地面工程建设规划设计规范
HG/T 20691-2006 高压喷射注浆施工操作技术规程
HG/T 20693-2006 岩土体现场直剪试验规程设计规定
HG/T 20694-2006 振动沉管灌注低强度混凝土桩施工技术规程
CECS 55-1993 孔隙水压力测试规程
DBJ 08-1972-1998 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附条文说明)
DL/T 5385-2007 大坝安全监测系统施工监理规范
TD/T 1009-2007 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技术规范
DZ/T 0218-2006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
DZ/T 0219-2006 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DZ/T 0220-2006 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
DZ/T 0221-2006 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
DZ/T 0222-2006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理规范
JGJ 8-2007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附条文说明)
2. 地质勘探钻机平头工程车多少钱
这个车性能强一点的,
价位在40万左右。
普通的,
大概25万左右。
3. 钻探工程属于石油地质勘察专业么
属于的。
钻探工程是探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钻进中,回主要应用机械的方答法破碎岩石,
其他物理的或化学的破碎岩石方法,尚处于试验研究阶段。按破碎岩石的外力作用方式可分为冲击钻进、回转钻进、冲击回转钻进、振动钻进和喷射钻进等;按钻进时是否取岩心(或矿心),可分为取心钻进和不取心钻进;按破碎岩石所使用的磨料,又分为硬质合金钻进、钻粒钻进和金刚石钻进等。钻探是地质勘探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 ,广泛应用于寻找和勘 探 各种矿产、油气藏、地下水、地热,以及为水利建设、工程建筑和交通设施等提供地质资料。钻探机械主要包括钻机、泥浆泵、动力机和钻塔等。钻机是用于向地下钻孔的最重要的机械设备。泥浆泵又称钻井泵,是向钻孔里输送泥浆或清水等冲洗液的机械设备。钻塔又称井架,是架设在钻场或井场上方,配合钻机绞车进行升降钻具的塔架。
4. 简述深井降水技术
深井降水施工方案
一、 编制说明
1、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内容:
景尚小淀项目9#-16#楼工程深井降水方案 2、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
(1)景尚小淀项目9#-16#楼工程施工图设计。 (2)景尚小淀项目9#-16#楼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19-91)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的基坑施工面积9#、10#楼为312.17m2,11#、12#、13#、14#楼为322.06m2、15#楼为379.87m2、16#楼为513.82m2,为了确保挖土及开挖底下水位保持在基础底板以下不小于500mm,采用深井降水,井径Ф400,间距为20~24m,井管长15m。
三、场地工程地质概况
由于现场无地堪、水文资料,经甲方、监理工程师同意。根据现场探勘表明,地下水位位于自然地面以下最深1.5m,最浅1m左右,而基础位于地下3--7米。
四、补充方案内容
经现场勘察,每栋楼设降水井六口;以达到把地下水位降至基础以下-500mm处。
五、工程设计及参数
根据景尚小淀项目9#-16#楼工程深井降水的情况布置45口深井,井距为10~20m,井深为15m。根据深井内地下水位降至7.05m以下的要求,设计单井井深为15m。
深井计算:
1、根据平面计算假想半径X0:
X0=(A/π)1/2 = (350×40/3.14)1/2 =66m A:基坑面积 π:取3.14 经计算得= X0=66m 2、计算基坑涌水量: Q=1.36K[(2H-s)s]/(lgR-lgr)
=1.36×1×[(2×15-13)×13]/[lg(98+66)– lg66] =450
K:土的渗透系数 K=1m/d H:含水层厚度
S:水位降低值(降低至基坑底以下500mm)
1/21/2
R:抽水影响半径,R=1.95s(HK)=1.95×13(15×0.5)=98m
r:假想半径
3、单根井点管的极限涌水量 q=65πdl3(1)1/3
=65×3.14×0.025×2.53×11/3
=79.7
经计算得q=79.7m3/d 4、井点管数量计算
n=Q/q=450/79.7,取保险系数1.5,所以本基坑深井数量取6口满足要求。
六、机械设备配置
主要设备明细表
七、成孔施工工艺及要求 1、 施工准备
(1)测量定位:用测量仪器定出轴线及标高,确定井位。 (2)用KE-1000干钻孔连续钻孔取土。
(3)组织协调好施工作业人员进场工作及井具设备堆放场地。 (4)现场供电、供水及场地平整由总包协助解决。 2、工艺程序
定位→成孔→清孔→下管→填砾→洗井→下泵→抽水
3、 工艺要求 (1)、定位
通过测量仪器定出井位,并严格按照设计井位成孔。钻机就位时必须对准所定孔位,机架水平、正直,井位误差不超过10cm。 (2)、成孔
采用正循环钻进工艺,成孔直径为600mm,钻进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地层合理选用钻压、转速、泵量等技术参数,采用自然造浆护壁,成孔垂直度偏差小于1%。 (3)、清孔
清孔的目的是将成孔后的稠泥浆及孔内的泥浆冲出。 (4)下管
下管时所有深井的底部要通过测量控制在一个水平面上:为了保证井管不靠在井座上和填砾厚度,在井管上加设扶正器(门形钢管架)。 (5)填砾
所用材料为粒径3~8mm的瓜子片。
填砾高度至孔口2m处,填砾时采用管外返水快投法,封闭井口从管内送入清水,当送入的水从孔中返回时,即可快速均匀的沿着井管四周撒入砾料,如此砾料中的杂质和细砾可顺循环槽排走。 (6)洗井
洗井工作必须在下管填砾后及时进行,拖延的时间越长,泥浆与砂土、砾料一起凝固后洗井越困难,洗井时必须用清水冲洗,以达到要求。
八、降水技术要求 抽水工作要求做到:
1、每间隔2-3小时抽一次,每次抽至干为止。(开始每间隔2小时抽一次,每次出水时间小于30秒时改为4小时抽一次)。
2、抽水需要24小时派员值班,并作好抽水记录,以掌握抽水动态。
3、每日二次(间隔12小时)定时对观察井进行水位观察,选取7#井点为观察井点,水位观察要在抽水前进行,并做好观察记录。
九、质量保证措施
1、 技术员和质检员,对成井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和检查,发现
问题及时解决。
2、 必须按施工工艺的要求及操作规程执行。
3、 原始资料是整个工程施工的真实反映,是检查工作质量的重要依
据。各班组记录人员、质量监督人员、施工管理人员都必须认真填写记录,各种数据做到准确、齐全、清楚。
十、安全保证措施
1、施工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六大”纪律及安全操作规程,尤其是进入现场必须带安全帽,扣好帽带。
2、每天上岗前施工负责人必须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交底,施工班组有专人做好“三上岗”工作。操作人员必须对自己所使用的机具和作业环境进行认真检查,确定无隐患后方可施工。
3、机械维修必须在停机状态下切断电源、挂警示牌,并派专人监护。
4、所有电器设备必须进漏电保护器,严格按照JGJ46-2005规范要求组织施工。
十一、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1、认真执行标准规划管理,冲孔施工过程中要保持场容、场貌。 2、施工区内电器接地打桩、排水沟开挖注意地下管线。 3、井点出水要经二次沉淀,方能进入下水道。
十二、附件
1、 深井平面布置图。
篇二:深井降水方案
深井降水施工方案
深井降水施工方法
深井降水原理及目的
深井降水原理
在打好的深井中配备深潜水泵一台,利用水泵不断抽水,使井孔周围土体水压形成一定高差,地下水在大气压及土体压力作用下由高压向低压流动,流入井管内被抽出,在离深井较远的地方则主要靠水的压差作用向井管流动。
根据勘察结果,在基坑过程中,由于第③层为粘质粉土夹淤泥质粉质黏土,第③层和第④层土中夹有砂性土,该土层在水头差的作用下易产生流砂或管涌现象,第⑦层是微承压含水层。本工程承压水层顶埋深为3.0~11.0m,上覆土层厚度约为10.4m~11.00m。
A、基坑地板稳定性条件:基坑地板至承压含水层顶板间的土压力应大于承压水的顶托力。 即 H×yS≥FS×yW×h。
式中:H---基坑底至承压含水层顶板间距离(米),
yS---基坑底至承压含水层顶板间的土的平均重度(KN/M3)
FS---安全系数,一般为1.0~1.2,本工程取1.1。
yW---水的重度(KN/M3),取10KN/M3
h---承压水头高度至承压含水层顶板的距离(米)。承压水头高度为4m。
1).根据上式计算基坑底板上覆盖压力H×yS:
H=19.40m-10.40m=9.00m
yS=17.80 KN/M3
即H×yS=9.00m×17.80 KN/M3=160.2Kpa
2).计算承压含水层的顶托力:
FS×yW×h=1.1×10 KN/M3×(19.40-4.00)=169.40 Kpa
则FS×yW×h-H×yS=169.40 Kpa-160.2Kpa=9.2 Kpa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分析,承压水顶托力大于上部土压力9.2 Kpa,故本工程须考虑降低承压水水头在第②层~第⑤1层的范围内。即地表以下5.00m~11m左右。
B、 单井影响半径R=2Sw×√(K×H)=20.28m
R---影响半径,
Sw---水位下降值 7m
K---渗透系数6.0×10-7 cm/s=0.42M/D
H---含水层厚度5m
3.1.2深井降水目的
由于深水井的特殊结构,使真空能作用于地表以下各土层,将土层中自由水充分吸取,汇集于深井之中,由深井内水泵排出,由于自由水排出,在重力作用下,土体空隙比下降,提高了土体强度和自稳性,通过降水及时疏干开挖范围内土层的地下水,防止开挖面土体失稳。对工程施工安全,围护结构安全和环境保护均十分有利。
3.2降水井布置
根据降水的目的,水文地质条件与基坑开挖的深度等因数进行降水抽水井的布置,具体布置为:按每200m2~250m2为一口分布,避开工程桩及支撑位置分布12口降水井其中包括2口观察井,井底标高-12.3,井深11.1m,井管长度11.6m,深基坑部位加深2m,具体深井位置见《深井位置平面布置图》。
3.3深井降水材料设备配备
设备材料名称 型号 功率 数量 备注
钻机 15KW 1台
泥浆泵 3PNL 22KW 2台 1台备用
排污泵 7.5KW 1台
深潜水泵 1.1KW 50台 扬程25m
井壁管 外径Ø270
过滤器 网 30目-40目
填砾料 4#砂 瓜子片 根据需要
3.4降水井的构造与设计
(1)井口:钻孔直径ø650mm,深井入土深度11.10m,深基坑中的深井加深2m。井口要高出地面以上0.5m,一般采用优质黏土或水泥浆封闭。
(2)井壁管:采用焊接钢管,壁厚ø3mm外直径为270mm。
(3)过滤管:地坪6.00m以下设置4m滤水管,井管底部以上0.5m起设置滤水管,外包两层30目和40目的尼龙网,滤水管的直径与井壁管的直径相同。
(4)沉渣管:沉渣管接在滤水管底部,直径与滤水管相同,长度为0.5~1米,沉渣管底部用铁板封死。
(5)填砾料:滤水管部位采用颗粒磨圆度较好的4#砂(瓜子片)围填,围填部位从井底部向上至滤水管顶部以上(各井的围填高度根据含水层的顶部深度而定。)在填砂部分以上围填粘性土止水。
(6)封孔:在地表以下2m以上采用优质黏土封孔。
3.5深井降水施工工艺及流程
3.5.1成井施工工艺
成孔施工机械设备选用小型工程钻机及其配套设备。采用正循环回旋钻进泥浆护壁的成孔工艺,及下井壁管,滤水管,围填粗砂,粘性土,封孔等成井工艺。
3.5.2成井施工流程
进场 定井位 埋护口管 安装钻机
成孔 清孔 下井管 填砾料
安装水泵 抽水
具体步续:
(1)测放井位:根据降水井井位平面布置图测放桩位,当布设的井点受地面障碍物或施工条件影响时,现场作适当调整。
(2)埋设护口管:护口管底口埋入原土中,管外用粘性土 填密,护口管上口高出地面0.1m左右。
(3)安装钻机:机台安装稳固水平,钻头钻尖,转盘中心,与井位中心三点成一线。
(4)钻进成孔:降水井开孔直径为ø650mm,开孔时必须轻压慢转,以保证孔钻进的垂直度,成孔施工采用孔内自然造浆,钻进过程中泥浆比重控制在1.15~1.20,当提升钻具或停工时,孔内必须压满泥浆,以防止孔壁坍塌。
(5)清孔换浆,钻孔钻进至设计标高后,在提钻前将钻杆提至离孔底0.5m进行冲孔,清除孔内杂物,同时将孔内泥浆密度逐步调至1.10,孔底沉淤厚度小于30cm,返出的泥浆内不含泥块为止。
(6)下井管:管子进场后,检查过滤器的缝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下管前必须测量孔深,孔深符合设计要求后,开始下井管。下井管时必须扶正井管,以保证滤水管能居中,井管焊接要牢固,垂直,下到设计深度后,井口固定居中.
(7)填砾料:填砾料前在井管内下入钻杆至孔底0.30m左右,井管上口要加闷头密封,从钻杆内泵送泥浆进行边冲孔边逐步调浆使孔内的泥浆从滤水管向外由井管与孔壁的环状间隙内返浆,使孔内的泥浆密度逐步调到1.10,然后按照井的构造设计填入砾料,并随填随测填砾料的高度,直至砾料填至预定位置,直至砾料填至预定位置为止。
(8)井口封闭:为防止泥浆及地表污水从管外流入井内,在地表以下围填2.0m厚的优质粘性土或采用水泥浆封孔。
(9)按泵试抽:每口深井配备一台潜水泵,成井施工结束后,在降水井内及时下入潜水泵,安设排水管道及电缆,电缆与管道系统在设置时要注意避免在抽水过程中不被挖掘机,吊车等碾压,碰撞损坏。
因此现场要在这些设备上进行标识。抽水与排水系统安装完毕后进行试抽水。
3.6降水运行
3.6.1试运行
试运行前准确测定各井口和地面高,静止水位,然后开始试运行,以检查抽水设备,抽水与排水系统能否满足降水要求。在降水井的成井施工阶段要边施工边抽水,即完成一口投入运行一口,力争在基坑开挖前,将基坑内地下水降到基坑底开挖面以下1.0m深,抽水过程中经常用测绳测量水位,水位降到设计深度后,即暂停抽水,观测井内的水位恢复情况。
3.6.2降水运行
在降水井,水泵,管路安装完毕正常抽水情况下,以自流水为主,必要时加真空。降水三周并且观测井中水位达到一定深度以后方可进行土方开挖,在土方开挖的同时,继续进行降水,保证水位始终开挖土层以下。降水井抽水时,潜水泵的抽水间隔时间自短至长,降水井的每次抽水后,应立即停泵,对于出水量较大的井每天开泵抽水的次数相应要增多。
降水运行过程中,现场实行24小时值班制,值班人员做好各井的水位观测工作,认真做好各项质量记录,做到准确齐全。对降水运行的记录,及时分析整理,绘制各种必要的图表,以合理指导降水工作,提高降水运行的效果,降水运行记录每天提交一份,对停抽的井及时测量水位,每天1~2次。
3.6.3 降水运行的注意事项
做好基坑内的明排水准备工作,以备基坑开挖时遇降雨能及时将基坑内的结水抽干。
降水运行阶段要经常检查泵的工作状态,一旦发现不正常时及时调泵并修复。保证电源供给,如遇电网停电,须提前两个小时通知降水施工人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保证降水效果。
在挖土过程中,必须派人工看守,以防挖机碰坏井管导致废井或降低抽水效果。开挖后如部分基坑含水量较高,采取增打轻型井点及时进行降水。
降水周期直至土方开挖结束,垫层铺好后为止,然后垫层以上井管割除回收。井口用铁板封盖。另外根据总包及设计要求,基坑周边深井的降水周期延长至结构施工到±0.00m时,才能拆除(延长时间费用另议)。
4. 质量保证措施
施工前作好图纸及技术设计要求的交底工作。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提出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 认真做好降水记录,经常检查每口井的降水出水量的情况,要连续降水,防止中途停顿。把数据及时反馈给甲方。
与总包,业主,监理各方保持密切联系,互通信息,协调配合。
施工中发生意外情况,及时分析解决,并与有关方面联系协调。
5、安全生产及现场文明施工
6.1安全用电
1、现场施工用电采用三相五线制。
2、配电箱设置总开关,同时做到一机一闸一漏电保护。
3、照明与动力用电分开,插座上标明设备使用名称。
4、电缆线及支线架空或埋地,架空敷设采用绝缘子,不直接绑扎在金属构架上,严禁用金属裸线绑扎。
5、移动电箱内动力与照明分箱设置。
6、电线和设备安装完毕以后,由动力部门会同安全部门对施工现场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7、经常对职工进行电气安全教育,未经考核合格的电工、机工和其他人员一律不准上岗作业。
6.2文明施工
1、严格遵守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六大纪律及有关规定、规程,作好安全生产。
2、在施工前应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施工中作好有关安全台帐,现场安全员监督安全生产。
3、严格遵守市有关卫生、市容、消防、环境等规定。现场材料、机具应整齐堆放、泥浆应流入泥浆池中,并及时抽出。同时应控制运输车辆外带污染,现场设专职人员作好清洁工作。
4、为避免降水造成对周边环境影响,在降水过程中应由业主配合有关监测单位做好周围建筑物,马路
及管线的监测工作,并每天提供监测数据。发现异常及时联系,以便调整抽水计划,保证周边环境安全。
篇三:基坑深井降水施工方案
1.概述
1.1工程概述
南水北调湖北兴隆枢纽电站厂房位于湖北省潜江市兴隆镇的汉江右岸漫滩与河槽的交接部位,河槽段河床高程约27.97~29.53m,高漫滩地面高程约37.90m左右,电站厂房建基面高程10.20m,集水井建基面高程6.70m,基坑为两个开挖面积分别为4.3万平米和5.3万平米的基坑。围堰防渗采用全封闭式,高程35~36m以下采用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深度约60m,上部接土工合成防渗材料。围堰封闭后地下水位在江水位达到EL.32m高程时约为EL.27m,厂房基坑建基面高程为EL.10.2m,为保证枢纽工程施工安全,采用深井降水方式降低地下水位。地下水位降低标准为降水后的枢纽结构物施工范围的地下水位低于结构物建基面以下1m。船闸、电站和泄洪闸施工区共布置53口深井,其中电站标段设计25口井。
一期围堰将于2010年5月底完成闭气和基坑抽水,2011年12月围堰内工程完工,2012年1月开始围堰拆除。经估算,施工期基坑井点降水量约5135.48万m3。
深井降水根据实际情况布置5条集中排放管线通过围堰EL40m高程排放到汉江,排水管线的安装工程紧密结合基坑开挖和围堰填筑的施工进度予以实施。
1.2工程地质资料
根据深井降水试验井揭示的资料显示该区地质情况与设计招标文件稍有差异。施工区内在高程EL.26 ~37.5m之间为粘土粉细砂,EL.26~12.5m之间为粉细砂层,透水性较强,EL.12.5~-12m之间为卵砾石层,卵石含量大,卵石粒径在5~10cm之间,为超强透水层,钻孔过程中在此段多次出现严重漏浆。EL.-12~-20m之间为卵砾石层,粒径级配均匀,稳定性较好。含水层水量丰富,渗透系数为67.74m/d。
1.3深井降水的意义
(1)本工程基础开挖深度最深达30.3m(EL37~EL6.7m),其中地下水位线以下开挖深度达17.28m(EL23.98m~EL6.7m),有效的将基础以上的地下水排除,是确保施工进度的前提。
(2)由于厂房所处位置地质条件复杂,特别是粉细砂受流水(特别是侧向
溢出水)作用后极易出现流沙及管涌,造成基坑塌方或地基下沉。因此有效而可靠地降低地下水位是确保基坑施工安全的关键。
(3)汉江兴隆水利枢纽电站属于汉江上的重要建筑物,防渗及排水系统复杂,确保施工期地下水位低于基础高程是确保其施工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2、编制依据
(1)《兴隆水利枢纽基坑井点降水施工技术要求》长兴设施(导一)[2010]第01号;
(2)《深井降水工程抽水试验报告》
(3)《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
(4)监理和业主的指示、意见和相关文件精神。
3、深井降水施工方案
根据多井抽水试验取得的含水层渗透系数,影响半径半径,含水层厚度以及施工期间地下水的控制高程等资料推算基坑的日涌水量为90097.48 m3/d,单井抽水量不小于3606.91 m3/d,决定采用大功率深井泵抽排地下水。深井泵的排量不小于200m3/h ,扬程不小于70m。深井泵抽出的地下潜水通过5条集中排放管线通过上下游围堰分别排放到汉江中,排水主管采用直径为325mm螺旋焊管,在翻越围堰前设置真空增压泵。
4.1深井降水施工程序
深井降水施工程序详见施工程序图。
深井降水施工程序图
4.2施工准备 (1)熟悉设计图纸,掌握现场施工情况,加强与业主、设计单位、监理单位联系,进行必要的技术咨询,以进一步明确设计施工要点,提前准备好施工所用的材料和机械设备。明确材料的特殊要求及质量保证措施,做好技术准备工作。
(2)施工技术交底,按设计图纸以及有关的技术规范要求向施工技术人员及各施工队进行交底,尤其对施工工艺、施工质量要求、安全技术措施、文明施工等进行重点落实。
(3)修筑好钻井平台和通往每一口井的施工道路,准备好动力电源,同时安装好备用柴油发电机,保证在系统停电时不中断钻井施工,拟定采用两台200KW电机作为备用电源;钻井用水可直接基坑中抽水。
4.3降水井施工
4.3.1降水井结构
降水井底部高程为EL.-20m,上部10m为实管段,下部2m沉淀管,中间为透水管段,透水管外侧包裹两层80目~60目的锦纶滤网。反滤料为1~4mm中粗砂,填至透水管顶端以上2m。反滤料以上为止水段,止水段填入人工搓成并晒干的土条,实管段高出地面30~50cm。深井降水管结构见下图。
降水试验井结构图 单位(m)
井管为钢筋混凝土管,内径为φ300mm,壁厚3cm;透水花管段透水孔孔径为φ4mm,间距为160×200mm,网格型布置。
4.3.2成井施工
(1)测量定位、埋设井口护筒
降水井的位置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定位,经验收合格后,埋设井口钢护筒。护筒采用厚度为3mm的钢板加工而成,护筒直径1米,高1.5m~2.0m,埋入地下1~1.5m.护筒外用粘土填实,以防井口坍塌。
(2)泥浆配制
选择较细的80目方孔筛筛余量为5%膨润土和工业用碱进行泥浆配制,由专砾卵层砾卵层石层石层滤料中粗砂混凝土滤水管,内径300,壁厚30,外包单层60目锦纶滤网,井管连接焊接粘土回填混凝土实管,内径300mm,壁厚30mm,井管连接焊接细砂粉细砂
人负责,并及时调整泥浆指标,以适应钻进和护壁的需要,同时加强泥浆比重的控制,及时检验调整。在粘性土层自行造浆,粉细砂层泥浆比重控制在
1.1-1.2g/cm3,砂卵石层泥浆比重控制在1.4-1.6g/cm3,在发生泥浆大量渗漏时,及时补充浆液,保证钻进顺利进行。
(3)钻机安装就位
安装钻机前,应对钻机进行全面检查、维护保养,保持良好状态,如动力系统、升降系统、钻塔各部件及有关辅助设备、工具等。对电力系统、供水系统要合理规划布置,安装钻机塔身时,要采取安全措施,任何人不得在钻塔起落范围内通过和停留。整体起落钻机时,操作要平稳、准确。钻机卷扬机或绞车应低速运行,以保持钻机塔架平稳升降,防止钻机突然倾倒、碰坏和伤人。
(4)钻井成孔
采用GF-200型反循环钻机钻进,孔径650mm。在钻井过程中,由操作人员根据地质特征及孔内实际情况,掌握好钻井速度、泥浆浓度。严格控制钻孔的垂直度,以保证混凝土透水管顺利下入井内。选用直径650mm三翼螺旋合金钻头带导正圈钻具,反循环钻进,一次成孔。配套水泵为BWT450/12泥浆泵,最大工作压力不低于1.2Mpa,输浆量不低于5L/S,钻进速度控制在2.5-4m/h,在粘土层可自造浆,进入砂性土层采用泥浆池合格泥浆。严格控制泥浆比重,一般自孔口流入的比重在1.2-1.3g/cm3,出现漏浆时对比重和稠度进行调整。在钻井过程中详细记录钻孔过程。钻孔完成后及时清孔换浆,清孔后的泥浆比重不大于
1.1 g/cm3。钻孔验收合格并清孔换浆后立即下入井管,
(5)钢筋混凝土井管井管安装
成井后先置换孔内浓泥浆,减小孔内泥浆比重,但一定要保证孔内不发生坍塌,泥浆比重控制在1.01-1.04之间。接着下内径Φ300mm钢筋混凝土井管。钢筋混凝土透水管外包裹两层滤布,内层采用80~100目/cm2尼龙纱网,外层采用60~40目/cm2尼龙纱网。用12#镀锌铁丝箍紧。底端安装对中器和闷头,对中器安装间距不大于5m,以保证管中心与成井中心要重合。采用12t吊车缓慢将井管下落孔内,直至预定深度,钢筋混凝土井管管接头焊接,管口要对齐。
(6)滤料回填
井管下入孔内后,开始回填滤料,管壁与孔壁之间有145mm厚的滤料层,
5. 探桩是什么.
1:当土层中有难以清除孤石或有硬质夹层、岩溶地区或基岩面起伏大的地层,均不宜采用直接打桩,就要探桩..
2在基岩埋藏相对较浅,单柱荷载较大时,风化程度为持力.就要找人看看到底弄多深..
根据本工程的要求,土质和现场条件等情况我们选择“反循环钻孔法”成孔,反循环钻孔法适用于本工程的各土层中,且有利于小粒径钻渣排了,适用于地下水较高的地质,适用于垂直荷载中~大,施工深度能达到本工程要求的深度(最佳效果为15~50米),而且反循环钻孔法具有低振动、低噪音,对相邻结构影响较小,发生有害气体少、泥浆较少而且进展速度快的优点。
我们选用泵吸反循环回转钻进成孔,二次换浆清孔,导管灌注水下混凝土的一整套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以达到将桩底沉渣控制在50mm以内,保证桩体质量。
障碍物排除
桩位处场地平整 挖土
排水
部分河道围堰
放样定位 搭设钻机平台
埋设护筒 校正护筒
检验垂直度 桩机定位 试 车
开机钻进 泥浆沉淀
终孔检查 泥浆回收
清 孔 拌制护壁泥浆 沉渣外运
多节钢筋笼焊接 吊放钢筋笼 钢筋笼验收 钢筋笼制作
下入导管 检查导管
二次清孔
安装料斗 确定砼配合比
测定砼面高度 灌注砼 砼拌制 砼试块
测定导管埋入深度 起拔导管 清洗导管
起拔护筒 清洗护筒
移至下一桩位
成桩质量检测 记录
钻孔机械采用GPS-15及GPS-20型反循环钻孔桩机和JH-300大功率反循环钻孔桩机,并配套使用双腰式三翼钻头,根据反循环工艺的要求,配备反循环泵组选用608砂石泵,3PN灌注泵头及1/2BA清水泵,钻渣设备选用多级振动筛6-30不同规格旋流降沙器串并联使用,开始钻进成孔时,采用轻压慢转,以保持钻具的导向性,穿过护筒1-2m后加上扶正器,以确保钻孔垂直,根据土层变化,适时调整钻孔进参数对于粘土和粉土层,适当控制钻压、调整泵量,以较快的钻速通过。为此拟采用钻孔的常规技术参数为:钻压15-20KV,转速20-40R/MIN,泵量120-180M3/H。
6. 在合肥工程地质勘察,桩基检测,地震钻孔,工程测量,市政道路高速公路检测.如何找钻机
找钻机是什么意思?直接联系个地质勘察设计院,人家全套服务,你交钱就是了
7. 桥梁钻孔桩基础施工采用回旋钻机与冲击钻机的优缺点有哪些
根据来地质不同,选择不同源的方法,回旋钻打软土地层沙层较快,大桩径的长大摩擦桩大部分属于此种地层所以几乎都采用回旋钻。
硬岩地层大多桩径不大而且多为端承桩大多采用冲击钻,也有一些采用人工挖孔,小孔径短桩桥梁桩大部分采用冲击钻。遇到复杂地层,桩长小于40米的,最稳妥地是采用冲击钻。一看地质,二看质量,还是正反循环钻机好,成孔质量高,钢筋龙的保护层能保证
三看是摩擦桩还是支撑桩,是支撑桩必须用回旋钻了,或者是先冲后钻了:摩擦桩对桩底沉渣要求不高,可以用冲 击钻了,但要孔径保证了 3.0米的长江大桥桩基都是用回旋钻机钻的用旋挖钻机。正循环钻机。反循环钻机(泵吸或者气举)。全套筒钻机。冲抓成孔。人工挖孔。。。。都要看地质,个有利弊,和桩径,底地下水位,工程量,陆地还是在工作架上,桩长等都有关系的啊!
回旋钻:适用范围大。就是要泥浆护壁,清孔不容易。岩石地质钻进速度慢;
冲击钻:适用范围也大,孔直,沉渣少,适合漂石,河床下,地质复杂的情况。不适合很长的桩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