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工程 » 上海地质灾害类型

上海地质灾害类型

发布时间: 2021-01-20 06:51:51

㈠ 上海中船勘察设计研究院的咨询部门与浙江工程勘察院(水文地质大队)的地质灾害防治研究所哪个更好

应该是上海那家吧。浙江那家是事业单位,但也快改制了,业务范围较小,还有有事业单位的毛病,管的太死了。
中船看起来应该不错。况且咨询工作技术含量也较高。

我觉得中船好,最终你拿主意吧。

㈡ 上海会不会发生一些自然灾害

上海是平原地区,几乎没有地质灾害的可能,但是气候灾害并不少见:春夏版,雷雨频发权,易造成雷电灾害,强对流天气中会有大风,暴雨,冰雹,龙卷,前年大风曾吹倒上海赛车场的看台,暴雨可引发城市内涝,去年出现雹灾;龙卷风曾摧毁龙华机场的飞机,又一次将4吨重的桶从杨浦吹到浦东;夏天有高温和台风,2009年7.20温度达到40度,麦莎,卡努等台风名你应该记忆犹新,1919年和1949年台风正面登陆上海,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秋冬:大雾,寒潮,暴雪,大雾很常见,但对水陆交通影响很大;1893年冬季上海最低气温下探-12度,虽然近年气温偏高,但对于暴雪的可能性也更大如2008年,累计雪量达49mm
1996年南黄海发生6级地震,上海有震感,但上海土质松软,发生大地震可能性很小(在大城市中排最后)
综上所述,上海要防范高温,大风,暴雨,雷电,冰雹,霜冻,暴雪,大雾等灾害,还有一件事,其实佘山是座死火山,不过已经不活动。总结的可能还不全面,总体来说,上海灾害频率较低,受灾较轻,且大多可防可控,无需多虑

㈢ 上海市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队应急演练方案

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

(2011年11月29日)

为确保本市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队伍能够在关键时刻“拉得出,打得赢”,根据本年度目标管理工作要求和部署,市局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队拟于2011年12月5日进行一次以探测工作为重点的演练活动,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应急演练目标

(1)提高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队协调组织、指挥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

(2)检验应急救援专用物资、装备、技术等储备情况。

(3)进一步强化应急队伍后勤保障能力。

(4)提高队伍熟练运用高科技技术设备仪器与方法参与应急救援,提升整体应对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实战能力。

(5)确保在突发性地质灾害发生时能够有效、快速地得到处置,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应急演练实施的依据

(1)《上海市处置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2)《上海市处置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实施方案》。

(3)《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队处置预案》。

三、演练时间

2011年12月5日14:30~16:30。

四、演练地点及项目

(1)地点:万安路1399号(广粤路西侧、万安路到底)(图1)。

图1 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地理位置

(2)工程名称:闸北区339街坊北上海物流8号地块工程(图2)。

2011年地质灾害应急演练选编

㈣ (2oo8上海)下列5大高原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较频繁的是()A.云贵高原B.青藏高

A.云贵高原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形崎岖,多地震,地质不稳定,多崩回塌、滑坡、泥石答流等地质灾害发生,故正确;
着.青藏高原,高寒气候,以低温冷害、冰雪灾害为主,故不符合题意;
C.黄土高原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也较多,没有云贵高原频繁,故不符合题意;
1.内蒙古高原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地势平坦,以干旱、风沙、盐渍化为主.
故选:A.

㈤ 上海的海洋灾害主要有哪几种

风暴潮

“目前,我们通过在海洋观测(站点)建设验潮井,利用水位计或水位雷达等设备,获取每分钟的潮位观测数据。”自然资源部北海预报中心计划业务科科长赵鹏介绍,“风暴潮发生期间,预报员可根据天气形势变化及潮汐观测结果,判断未来潮汐水位的增减变化,制作发布风暴潮预警信息。”

1、海浪

海浪灾害是威胁近海群众生命安全最为突出的海洋灾害。赵鹏介绍,目前对于海浪的监测方式包括,利用X波段雷达、S波段雷达等设备开展海浪大面积观测,通过海洋站的波浪浮标、海上综合观测浮标等开展海浪定点观测,海浪灾害发生期间。

利用应急移动监测车对重点岸段进行现场补充观测,获取浪高、浪向等观测数据,结合天气形势变化,预报未来海浪的变化,制作发布海浪预警信息产品。

2、海啸

近年来,我国加强了对海啸灾害的监测预警。赵鹏说,通过布设在远海、大洋的海啸观测浮标实时获取海啸波高高度、海啸波传播周期等数据。通过数值模拟手段预测海啸波传播速度、传播方向、波高变化等信息,制作发布海啸预警信息。

3、赤潮

赤潮可以引起水体变色,对海洋生物带来危害。自然资源部北海环境监测中心高级工程师赵升介绍,对于赤潮主要通过海上船舶监测方式,结合卫星遥感监测,确定赤潮发生的位置、范围大小等,通过海上现场采样和实验室分析等,获取赤潮种类、是否有毒等信息,综合海上风场、海流等资料,利用数值模拟手段进行漂移预测分析,预测赤潮未来漂移方向、漂移速度等。

4、海冰

海冰的生成对水产养殖、交通运输、油气开采等行业带来严重影响。自然资源部北海预报中心高级工程师焦艳告诉记者,我国的海冰监测始于1959年,先后经历了人工目测、船舶监测、航空监测和卫星遥感监测的发展历程。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技术手段先进、组织结构严密,由多种监测平台组成的海陆空立体化、全方位的海冰监测体系。

其中包括: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岸(岛)基雷达、浮标测冰、海上平台雷达视频监视、船载冰厚监测技术、车载雷达等监视监测技术。

5、绿潮

“绿藻体内含有大量叶绿素,当它们在海面聚集时,可以利用光学卫星进行识别,获取绿潮的整体范围。”自然资源部北海预报中心高级工程师李锐说,我国海洋预警部门建有综合立体的观测系统,可以利用多种方式对近岸和海上重点区域的绿潮进行监测,以此获取绿潮的准确分布范围。其中,包括卫星、飞机、船舶、海洋站、雷达、浮标等。

(5)上海地质灾害类型扩展阅读

一些旱涝灾害。主要是受我国的季风气候影响,虽然季风气候可以给我国带来比较充沛的水分,呵护农业的发展,但同时季风气候带来的水分分布并不均匀,这就使各个地方的降雨量和每个地方不同季节的降雨量出现很大的差别。从而很容易发生旱涝灾害。

我国的旱涝灾害也比较严重,最常见的就是南方长时间的暴雨和西北一些地区长时间的干旱。比如今年的南方大部分地区都长时间处于汛期,城市内涝非常严重。

海洋灾害就是台风,海啸等来自海洋的灾害。我国主要受影响的地区就是沿海的福建,上海一带。海洋灾害中我们最熟悉的就是台风了,台风登陆会携带大量水汽从而造成暴雨,还会因为巨大的风力把大树连根拔起,掀翻房屋。

㈥ 上海市海洋灾害有哪些

上海今年发布的首个台风橙色预警,意味着上海在未来24小时内,沿江沿海地区最大阵风可达11级至12级。在台风预警信号的四个等级里,橙色属于第二高的强度。

近5年来,上海发布的台风橙色预警比较少,加上这次一共只有3次。根据上海气象资料显示,2018年7月,受到台风“安比”影响,上海发布台风橙色预警。2015年,上海也曾发布台风橙色预警,当年的超强台风“灿鸿”给上海带来了全城暴雨。

预计,“利奇马”将以每小时1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强度缓慢减弱,将于9日半夜到10日凌晨在浙江温岭附近沿海登陆。根据中央气象台最新消息,截至22点30分,台风“利奇马”已经来到温岭石塘镇东南约60公里的海面上,其外眼墙、内眼墙不断收缩,但也到了真正触碰大陆的时刻。

受“利奇马”影响,台州、温州沿海已出现12-15级大风,外眼墙内的某测站已测得958百帕的气压。据气象专家分析,“利奇马”的真正力量,其实在这两层眼墙内,乐清、玉环、温岭、台州等地,最猛烈的狂风暴雨就要来了。

过去的几个小时,“利奇马”已经给上海带来大雨或暴雨。08时-21时雨量统计显示,降水南多北少,中南部地区的雨量达大雨到暴雨程度,其中奉贤51.4毫米占全市首位,金山43.4毫米、闵行31.8毫米。全市普遍出现5~6级阵风,东滩湿地、滴水湖等地最大阵风为10级风。今夜到周日上午,上海基本处在“利奇马”势力范围之内,风雨天气继续。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