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工程 » 中国科普地质

中国科普地质

发布时间: 2021-01-20 04:01:44

① 关于中国航天及嫦娥一号

嫦娥一号
动态信息嫦娥一号已于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04秒成功发射升空!
18:07火箭一二级分离
18:09整流罩分离 火箭飞出大气层
18:10火箭二三级分离
18:15火箭三级发动机一次关机 星箭结合体进入滑行阶段
18:25卫星进入初始地球轨道
18:26三级火箭二次点火
18:28三级火箭发动机二次关闭
18:29星箭分离 卫星进入近地点205公里,远地点50930公里,周期16小时的超地球同步轨道。
18:36卫星指控转入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
18:59卫星太阳帆板打开
2007年10月24日19时15分确定发射成功!
2007年10月25日17时55分完成第一次变轨! 指令发出130秒后,卫星近地点高度由约200公里抬高到约600公里,变轨圆满成功。这次变轨表明,嫦娥一号卫星推进系统工作正常,也为随后进行的3次近地点变轨奠定了基础。这次变轨是嫦娥一号卫星在约16小时周期的大椭圆轨道上运行一圈半后,在第二个远地点时实施的。
2007年10月26日17时44分,远望三号船消息,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实施第二次变轨。这是卫星的第一次近地点变轨。
嫦娥一号卫星第二次变轨后,将进入24小时周期轨道。远地点高度由5万多公里提高到7万多公里。
10月29日17时33分左右,第二次近地点变轨,卫星远地点高度由7万余公里提高到12万余公里,进入绕地飞行48小时周期轨道。
10月31日17时25分,第三次近地点变轨,卫星远地点高度由12万余公里提高到37万余公里,进入114小时地月转移轨道。

嫦娥一号是我国的首颗绕月人造卫星。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已于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UTC+8时)左右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整个“奔月”过程大概需要8-9天。预计卫星的总重量为2350千克左右,寿命大于1年。该卫星的主要探测目标是:获取月球表面的三维立体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的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和地球至月亮的空间环境。

概况
“嫦娥一号”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承担研制,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主要用于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目前这颗卫星已经进入初样研制阶段。在该阶段,将有电性星和结构星这两颗初样卫星来承担卫星测试工作。

航天专家介绍,电性星的试验主要是用于一些带有电子性能的设备的综合测试,结构星的试验主要是要考核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整星上温度控制设计的合理性。目前,这两颗初样星的结构制造已经完成,将在年底以前开始整星测试。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嫦娥一号”正样卫星的研制。据介绍,整个初样测试阶段将持续到明年6月份,随后将进入卫星正样星的研制阶段。

此外,承担卫星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甲火箭目前已经投入生产。为了保证完成月球探测工程任务,科研人员对长三甲火箭进行了41项可靠性的设计工作,以提高其运载可靠性。

技术难点1、轨道设计与飞行程序控制问题

2、卫星姿态控制的三矢量控制问题

3、卫星环境适应性设计

4、远距离测控与通信问题“嫦娥一号”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承担研制,主要用于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由卫星平台和有效载荷两大部分组成。卫星平台利用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技术研制,科研人员对结构、推进、电源、测控和数传等8个分系统进行了适应性修改。有效载荷包括CCD立体相机、成像光谱仪、太阳宇宙射线监测器和低能粒子探测器等科学探测仪器。

“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将于2007年10月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卫星发射后,将用8天至9天时间完成调相轨道段、地月转移轨道段和环月轨道段飞行,执行科学探测任务。它将完成四大科学任务,首要目的便是为月球“画像”,也就是要通过各种手段获取月球表面影像和立体图像。此外,还要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以及地月空间环境。

专家介绍,嫦娥一号卫星两米见方,太阳翼展开后,最长可达18米,起飞重量为2350公斤,卫星需要10-12天可以飞到月球附近。嫦娥一号设计寿命为一年,执行任务后将不再返回地球。

发射步骤

“嫦娥一号”卫星发射后首先将被送入一个地球同步椭圆轨道,这一轨道离地面最近距离为500公里,最远为7万公里,探月卫星将用26小时环绕此轨道一圈后,通过加速再进入一个更大的椭圆轨道,距离地面最近距离为500 公里,最远为12万公里,需要48小时才能环绕一圈。此后,探测卫星不断加速,开始“奔向”月球,大概经过83小时的飞行,在快要到达月球时,依靠控制火箭的反向助推减速。在被月球引力“俘获”后,成为环月球卫星,最终在离月球表面200公里高度的极地轨道绕月球飞行,开展拍摄三维影像等工作。

预计卫星奔月总共需时157个小时,距离地球接近38.44万公里。而过去,中国发射的卫星距离地面一般都在3.58 万公里左右,二者几乎相差了10倍。

嫦娥工程探月计划

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介绍“嫦娥一号”是我国发射的最远距离的卫星,距地球的平均距离是38万公里,而在这之前,我国发射的最远距离的卫星离地面4万公里。

绕月探测工程将完成以下四大科学目标:

一、获取月球表面三维立体影像,精细划分月球表面的基本构造和地貌单元,进行月球表面撞击坑形态、大小、分布、密度等的研究,为类地行星表面年龄的划分和早期演化历史研究提供基本数据,并为月面软着陆区选址和月球基地位置优选提供基础资料等。

二、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主要是勘察月球表面有开发利用价值的钛、铁等14种元素的含量和分布,绘制各元素的全月球分布图,月球岩石、矿物和地质学专题图等,发现各元素在月表的富集区,评估月球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等。

三、探测月壤厚度,即利用微波辐射技术,获取月球表面月壤的厚度数据,从而得到月球表面年龄及其分布,并在此基础上,估算核聚变发电燃料氦-3的含量、资源分布及资源量等。

四、探测地球至月亮的空间环境。月球与地球平均距离为38万公里,处于地球磁场空间的远磁尾区域,卫星在此区域可探测太阳宇宙线高能粒子和太阳风等离子体,研究太阳风和月球以及地球磁场磁尾与月球的相互作用。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航天局局长、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栾恩杰介绍,

由月球探测卫星、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和地面应用等五大系统组成的绕月探测工程系统届时将实现以下五项工程目标:

1) 研制和发射我国第一个月球探测卫星;

2) 初步掌握绕月探测基本技术;

3) 首次开展月球科学探测;

4) 初步构建月球探测航天工程系统;

5) 为月球探测后续工程积累经验。

历史

探月计划酝酿10年

我国航天科技工作者早在1994年就进行了探月活动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

1996年完成了探月卫星的技术方案研究,

1998年完成了卫星关键技术研究,以后又开展了深化论证工作。

经过10年的酝酿,最终确定我国整个探月工程分为“绕”、“落”、“回”3个阶段。

1) 第一期绕月工程将在2007年发射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对月球表面环境、地貌、地形、地质构造与物理场进行探测。

2) 第二期工程时间定为2007年至2010年,目标是研制和发射航天器,以软着陆的方式降落在月球上进行探测。具体方案是用安全降落在月面上的巡视车、自动机器人探测着陆区岩石与矿物成分,测定着陆点的热流和周围环境,进行高分辨率摄影和月岩的现场探测或采样分析,为以后建立月球基地的选址提供月面的化学与物理参数。

3) 第三期工程时间定在2011至2020年,目标是月面巡视勘察与采样返回。其中前期主要是研制和发射新型软着陆月球巡视车,对着陆区进行巡视勘察。后期即2015年以后,研制和发射小型采样返回舱、月表钻岩机、月表采样器、机器人操作臂等,采集关键性样品返回地球,对着陆区进行考察,为下一步载人登月探测、建立月球前哨站的选址提供数据资料。此段工程的结束将使我国航天技术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测试

中国探月计划第一颗卫星“嫦娥一号”的有效载荷正样系统正在进行最后联试,以确保科学探测设备将来在太空正常工作。

“嫦娥一号”卫星有效载荷的研制测试工作由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负责。有效载荷总指挥、中科院空间中心主任吴季16日在接受采访时说:“在有效载荷正样系统联试的最后阶段,各研制人员应继续保持严慎细实的工作态度,按质量要求完成正样联试,确保有效载荷设备顺利交付和工程任务圆满完成。”

卫星有效载荷因不同的航天任务而异,在现阶段主要是进行科学探测的仪器和科学实验的设备。“嫦娥一号”卫星有效载荷将包括微波探测仪分系统、空间环境探测分系统、有效载荷数据管理分系统等。

据了解,微波探测仪分系统将主要对月壤的厚度进行估计和评测,这是国际上首次采用被动微波遥感手段对月表进行探测。空间环境探测分系统由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等3台设备组成,将探测地月和近月的空间环境参数。

“嫦娥一号”计划将于2007年发射,而后围绕月球进行一年的探测。

中国的探月计划经过长期准备、10年论证,于2004年1月正式立项,被称作“嫦娥工程”。该工程目前主要集中在绕月探测、月球三维影像分析、月球有用元素和物质类型的全球含量与分布调查、月壤厚度探查以及地月空间环境探测。

相关资料

为月球画像

绕月探测工程是我国月球探测的第一期工程,即研制和发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该星将环绕月球运行,并将获得的探测数据资料传回地面。该工程由探月卫星、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和地面应用五大系统组成。现已确定探月卫星主要利用“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运载火箭采用“长征三号甲”火箭,发射场选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探测系统利用现有航天测控网,地面应用系统由中国科学院负责开发。

具体计划是,“长征三号甲”火箭从西昌发射中心起飞,将“嫦娥一号”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后实现星箭分离,卫星最后进入环绕月球南、北极的圆形轨道运行,并对月球进行探测,轨道距离月面的高度为200公里。

设计寿命为1年的“嫦娥一号”卫星,将携带立体相机、成像光谱仪、激光高度计、微波辐射计、太阳宇宙射线检测器和低能离子探测器等多种科学仪器,对月球进行探测。它在环月飞行执行任务期间,主要获取月面的三维影像,分析月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探测月球土壤厚度,检测地月空间环境。其中前3项是国外没有进行过的项目,第4项是我国首次获取8万公里以外的空间环境参数。此外,美国曾对月球上的5种资源进行探测,我国将探测14种,其中重要的目标是月球上的氦—3资源。氦—3是一种安全高效而又清洁无污染的重要燃料,据统计,月球上的氦—3可以满足人类1万年以上的供电需求。月球土壤中的氦—3含量可达500万吨。

发射初定2007年10月24日18:05

据专家透露,卫星最佳发射时间的确定相当复杂,需对当地雷电、降水和云量等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并结合相关历史资料来判断。在航天、卫星发射、气象、天文等多个部门反复协商下,最终确定了最佳发射窗口为10月24日下午6时05分左右。

目前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准备工作紧张而有序,用于发射“嫦娥1号”的长征三号甲火箭已经吊装进3号塔的回转平台,而“嫦娥1号”也已经进入发射区3号发射塔静静矗立,蓝色的回转平台紧紧闭合,呈测试状态。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测试发射、测量控制等五大系统科技人员,正在争分夺秒,精测细量,为确保“嫦娥1号”卫星顺利发射升空进行最后的准备,目前准备工作一切顺利。

据了解,为确保“嫦娥1号”顺利升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对2号、3号发射塔都进行了数十项技术改造。目前,中心两个塔架均具备发射“嫦娥1号”的能力。有专家评价说,升级后的3号发射塔架已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发射塔架之一。数天之后,“嫦娥1号”将从85米高的3号发射塔起飞,奔往38万公里之外的月球。届时世界将再次瞩目中国。

② 我明年毕业,学石油地质专业,想问中国石化招聘“优才引进”计划是什么可以免试去中国石化求科普。

“优抄才引进”计划即对在行业内、国内乃至国际上有较高专业水准和公信度的大赛中获得过一等奖及以上奖项,以及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奖学金的优秀毕业生,通过资格审查后不用参加统一初选考试,经招聘单位对在校表现等综合考察,符合岗位需要直接作为拟录用人选进行公示,且不占招聘单位引进指标。

据悉,国际国内知名竞赛包括: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 、全国化工设计竞赛等7项竞赛。

③ 谁有《中国国际地质公园建设技术要求和工作指南》电子版的发我一份!

我这有一个,不知道是不是你想要的。

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
前 言

中国的地质公园建设,是响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世界地质公园网络体系”的倡议,贯彻国务院关于保护地质遗迹的任务,由国土资源部主持于2000年开始进行的一项新工作。
地质公园担负三项任务:第一,保护地质遗迹,保护自然环境;第二,普及地球科学知识,促进公众科学素质提高;第三,开展旅游活动,促进地方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目前,中国地质公园体系已初具规模。地质公园事业的发展使得我国地质遗迹保护事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依托地质公园建设,很多珍贵地质遗迹得到了切实保护,社会地球知识科学普及水平迅速提升,同时还带动了旅游及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文化振兴。
为加强地质公园管理,进一步规范我国的地质公园规划建设,指导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特制订本技术要求。
一、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
地质公园的规划编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保护优先,科学规划,合理利用。
2.体现地质公园宗旨,突出地质公园特色。
3.统筹兼顾,做好与相关规划的衔接。
二、规划工作的主要依据及规范性引用文件
(一)法律法规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风景名胜区条例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发[2000]38号)
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地质矿产部)
古生物化石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
(二)技术规范、标准、指南类: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技术要求与工作指南(国土资源部,2002-11)
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指南和标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学部,2008-06)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
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原则(GB/T 14529-93)
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
国家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编制规范(国家环保局,1996)
关于加强国家地质公园申报审批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50号)
(三)地质公园所在地的相关规划: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矿产资源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交通规划、地质环境保护规划、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划等。
三、规划工作的重点及要求
(一)合理划定、明确界定地质公园范围
1.范围划定的原则
地质公园的范围划定要以能够包含构成地质公园的主要地质遗迹并能实施有效保护为基本原则,方便管理,避免公园规划面积过大,充分考虑区域内矿产资源赋存状况和地方经济建设情况,避免公园内设置矿业权,要注意与地方经济发展相协调。
2.范围的表述
地质公园的范围除文字描述外,同时要用边界控制点(拐点)坐标标注在适当比例尺的地形图上。公园范围如有变动必须标明变动情况,并说明变动的理由和原因。
3.土地权属及使用
地质公园的土地权属应清晰。公园内的土地权利人应服从地质遗迹保护的管理要求,其土地用途应符合地质公园规划,必要时以“契约”“协议”等形式约定。
4.勘界
地质公园边界及地质公园内的功能区界线,必须使用测绘仪器或GPS定位仪(注明误差)进行准确勘界,测定边界的重要拐点坐标,并标注在以相应比例尺的地形图为底图的《地质公园园区划界实际资料图》上(根据规模按规划图件要求确定比例尺)。根据实际管理的需要,应依照边界类型,设立明确的界线标示碑或标示牌。地质公园勘界的图形与实测数据应建库存档。
为便于管理,在保证地质遗迹的完整性和有效保护的前提下,边界划定可充分利用山脊线、山谷线、河流中线、水岸、陡崖边线、道路、行政区边界、土地权属边界等具有明显分界特征的地形、地物界线。
(二)地质公园园区、功能区
1.园区、景区
在公园范围内,按地质遗迹景观和其它景观类型的空间分布与组合特征、地貌的自然分区、交通连通状况,特别是行政辖区的因素,可将地质公园划分为相对独立的园区和园区之下的景区。为便于公园统一管理,一个公园的园区应相对集中,数目不宜过多。
2.功能区划分
功能区的划分应依据土地使用功能的差别、地质遗迹保护的要求并结合旅游活动的要求,在公园或独立的园区范围内,可酌情划分出如下功能区:门区、游客服务区、科普教育区、地质遗迹保护区、自然生态区、游览区(包括地质、人文、生态、特别景观游览区)、公园管理区、居民点保留区等。
其中:
地质遗迹保护区:根据保护对象的重要性,可划分为特级保护区(点)、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三级保护区。保护区的范围必须准确划定(要有重要拐点坐标)。各级保护区要有明确的保护要求:特级保护区是地质公园内的核心保护区域,不允许观光游客进入,只允许经过批准的科研、管理人员进入开展保护和科研活动,区内不得设立任何建筑设施;一级保护区可以安置必要的游赏步道和相关设施,但必须与景观环境协调,要控制游客数量,严禁机动交通工具进入;二级、三级保护区属一般保护区,允许设立少量地学旅游服务设施,但必须限制与地学景观游赏无关的建筑,各项建设与设施应与景观环境协调。所有地质遗迹保护区内不得进行任何与保护功能不相符的工程建设活动;不得进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活动;不得设立宾馆、招待所、培训中心、疗养院等大型服务设施。
在公园园区范围内,依据地质公园设立前批准的当地经济发展规划等开展的工程建设项目,项目建设单位应当补充地质遗迹保护可行性论证报告,经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审查,报国土资源部批准后方可动工。建设单位应确保其建设活动不得破坏公园内的地质遗迹。
地质公园内禁止开山、开荒等破坏地貌景观和植被的活动,不得设立任何形式的工业开发区。
科普教育区:公园博物馆、科普电影馆(影视厅)、地质科普广场一般设于此区。要考虑景区已有的建设,有条件的公园可以建立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科普培训基地,开辟专项科普旅游路线等。
游客服务区:服务区内可发展与旅游产业相关的服务业,控制其他产业,不允许发展污染环境、破坏景观的产业。服务区的面积可控制在地质公园总面积的百分之二以内。
(三)地质遗迹的调查、评价、登录和保护
应开展对地质遗迹调查、评价、登录和保护(地质遗迹类型划分可参照附表1)。规划应说明公园内地质遗迹调查、评价、登录和保护工作现状,并确定近期、中期、长期的工作目标和计划。
1.地质遗迹的调查
地质遗迹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查明公园内应当予以保护的地质遗迹的类型与空间分布;地质遗迹的地质地貌背景,例如构成地质遗迹的岩石、地层,控制地质遗迹形成的构造与外营力作用,地质遗迹所处的地貌类型单元等;能描述和分析地质遗迹形态和性状特征的各种参数;地质遗迹受到破坏与保护的现状;对地质遗迹产生破坏或威胁的自然与人为的影响因素。
地质遗迹野外调查的信息与数据采集,应能满足地质遗迹评价和建立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数据库的要求。
地质遗迹调查应以已完成的中、大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成果为基础,以实测的大比例尺地形图为载体,以提高调查的精度和控制程度。
2.地质遗迹的评价与登录
按科学价值、美学价值、科普教育价值及旅游开发价值为主并参考有关因素对地质遗迹进行综合评价,将地质遗迹划分为世界级、国家级、省级及省以下级四个等级。按类按级编列公园全部地质遗迹名录,并按相关的技术要求进行档案登录和数据库录入,为有效保护与科学管理提供依据(地质遗迹数据库办法另订)。
3.地质遗迹的保护
将公园内地质遗迹分别划入特级、一级、二级和三级地质遗迹保护区中,并有针对性地分别列出其主要影响因素及保护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方案与保护措施,使园中地质遗迹得到切实有效的保护。特级、一级地质遗迹的保护责任要落实到人。
(四)地质公园的科学解说系统
科学解说系统是地质公园的主要特色,其内容包括:户内外解说设施(地质博物馆,科普电影馆(影视厅),公园与园区主副碑,解说碑、牌、栏,交通指示牌等),解说员与解说设备的配备,解说出版物(公园科学导游图、地质公园丛书、地质公园解说词及主要地质科普路线解说词,科普音像出版物等)。
要求:
地质博物馆:各地质公园都要建立以普及本园区地质景物知识为主,面积相应的博物馆。独立的园区应当建立相应的展室。
科普电影馆(影视厅):是以科普电影方式向游客介绍公园科学、历史文化知识的最佳途径。各公园都要建立适当规模及技术等级的科普电影馆。
解说牌:主要地质遗迹景物(点)都要设立科学、通俗、直观的中英文对照(或因地增加其它语种)解说牌。每个国家地质公园应不少于50块;有多个独立园区的地质公园,其每个独立园区应不少于30块。
导游词:要将编写导游员专用的公园、园区、景区、特设旅游路线的解说词,地质博物馆讲解词列入规划(针对不同讲解对象应当编写不同的版本)。
导游员配备:每个独立园区必须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导游员,须经岗位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并订出定期地学知识培训计划及要求(每年不少于一周,世界地质公园还要增设外语培训)。要编制导游员配备计划和近期实施方案。
地质公园丛书:是一套具有地质公园自助导游性质的丛书,要求每个地质公园编制一套,公开出版发行。
地质公园科学导游图:是计划公开出版发行的一套以数字地图为底图、直观显示地质地貌特色的游客用导游图。要求每个地质公园编制一张(要求另订)。
(五)地质公园的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是提升地质公园建设和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必须强化。各地质公园必须按要求制定科学研究计划。
1.科学研究的原则
以提高园区地质、人文、生物资源研究水平,提高地质公园的管理及政策水平,更好地实现地质公园“三大任务”为基本原则。
2.科学研究选题的依据
紧密围绕资源、保护、科学解说、打造有科学含量的旅游产品、提高旅游效益、保障游客安全以及公园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设立科研课题。
主要针对以下领域提出研究课题:
*园区主要地质遗迹形成原因及在全球或全国范围内地质演化中的代表性
*园区主要地质地貌形成演化规律、美学特色、分类及评价准则及国内外对比研究等
*园区主要人文、生物景观资源研究
*科学解说研究(包括解说员培训,地质博物馆,科普电影馆(影视厅),解说碑牌,导游词编写、科学导游图的编制、科普音像读物编制等)
*地质遗迹和生态环境保护方法与措施
*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
*数字地质公园建设
*其它
3.计划编制要求
按规划年限要求编制远期、中期及近期计划,近期(3-5年)计划要编列研究课题名录并提出实施行动方案(包括人员、经费投入等)。
4.科学研究的人力资源配备
整合现有各方面的研究资源,制定与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大专院校、专家的合作计划,以及地质公园自身科技人才的配置计划。
5.科学研究的经费保障
计划要提出科学研究项目立项的主要渠道、经费的主要来源及筹措方式。提出保障研究经费的措施和方案。如以不低于地质公园门票收入的百分之二作为科研基金,并争取当地政府的资金支持,同时争取进入国家科研计划或国际地质研究合作项目以获得资助。
6.科研成果的出版、交流与转化
要提出主要科研成果的出版途径与方式,提出研究成果转化为本公园建设与管理服务的要求,制定出利用成果参与或组织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的计划,建立姊妹公园的计划等。
(六)科学普及工作
开展科学普及活动是地质公园设立的三大任务之一。应以普及地球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为基本原则。各地质公园应制订科学普及工作方案。
1.乡土科普活动
制定面向中小学生开展乡土科普教育、环境友好教育、组织青少年春、秋游园、夏令营、冬令营及其它专题性科学普及活动方案。提出建立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计划。
2.教学实习活动
制定面向大中专学生及科研机构在公园内科研教学实习编写论文等活动计划并提出近期(3-5年)的行动方案。提出与有关院校科研学术机构合作建立教学实习、科研基地计划。
3.面向普通游客的专项科普活动
面向普通游客的专项科普活动需求,对客源构成、活动条件进行可行性分析,编制活动计划。
(七)地质公园的信息化建设规划
用现代科技完善信息化建设是建设和管理地质公园的基本要求。要加强地质公园数据库、监测系统、网络系统的建设。地质公园信息化建设应包括以下内容:
*在公园各景点及重点位置安装监测仪器,建立监测中心,加强对园区的监控管理,确保游客安全,及时发现地质遗迹损毁事件以及地质灾害和火灾隐患等;
*建立全园的信息网络系统,包括设立在信息中心的主机,设立于公园各处的终端机、信息自动服务台、触摸屏、电子导游系统、大屏幕、虚拟现实系统、面对面信息服务台等设施。实行信息互通,向游客及时提供游览信息、游览指南,引导游客游览、疏导客流等;
*建立地质公园网站,沟通与各个方面的信息联系,要具有公园及地质遗迹展示、科普教育和地质公园研究平台、远程票务住宿预订服务等功能;
通过WebGIS的技术手段将地质公园数据库、地质公园网站和地质公园展示系统、地质公园监测系统整合起来。实现远程科研数据获取,数据检索查询,公园网络营销与服务等功能。
(八)地质公园的管理体制与人才规划
健全的管理机构和有序的管理体制,是建设和管理好地质公园的保障。规划时必须做好地质公园管理体制规划,应把地质公园管理机构的名称、级别、二级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管理职能等编列清楚,并以公园上一级政府正式批件为据。如公园管理机构与其他管理机构(如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及森林公园等)相互重叠时,必须设立专门管理地质公园日常业务的科室。
地质公园管理人才、科技人才(特别是地学专业人才,要求世界地质公园5-8人,国家地质公园3-5人)是建设和管理好地质公园的重要保障,必须将公园的人才结构和配备途径、培训计划纳入地质公园的规划。
四、规划的成果要求
地质公园规划应提交以下成果:
(一)规划文本
规划文本是实施地质公园规划的行动指南和规范,应以法规条文的方式、简明扼要地直接表述地质公园规划的结论,规定做什么和怎么做,体现规划内容的指导性、强制性和可操作性。
规划文本的编写要求见《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提纲》(附件1)。
(二)规划编制说明
地质公园规划编制说明是对规划编制的主要原则、主要内容、编制过程、初审情况等方面的简要说明,具体应包括以下内容:
1. 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原则及指导思想。着重说明规划的基本思路、主要内容和特点。
2. 规划编制过程、规划研究情况。
3. 规划目标、任务、主要指标及主要内容的确定过程与依据。
4. 与其他相关规划的衔接情况。
5. 省级国土资源部门对规划的审核情况。
6. 征求有关部门、地方政府、专家等意见的情况以及协调、论证情况。
7.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三)规划图件及编制要求
1.主要附图
地质公园区位和交通图
地质公园地质图
地质公园园区划界实际资料图
地质遗迹及其他自然人文资源分布图
地质遗迹保护规划图
地质公园规划总图
地质公园园区(景区)功能分区图
地质公园土地利用规划图
地质公园遥感影像图
地质公园科学导游图
2.相关图件比例尺原则按如下要求选择
小型地质公园:面积≤20km2,图纸比例为1/5000-1/10000
中型地质公园:20<面积≤100km2,图纸比例为1/10000-1/25000
大型地质公园:100<面积≤500km2,图纸比例为1/25000-1/50000
特大型地质公园:面积>500km2,图纸比例为1/50000-1/100000
3.地质公园规划图件基本内容编制要求
(1)地质公园区位和交通图
用不同比例的几张图(如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市)组合起来,将本地质公园在全国、全省(区、市)、全市中的位置和大致范围表示清楚,并在公园所在市的道路交通图上,将距公园最近的长途汽车站、火车站、机场、码头以及市中心区到本地质公园大门的联接道路表示清楚。如果是世界地质公园还应用世界地图示意其位置。
(2)地质公园地质图
以地形图为底图,按相应比例尺地质图编制要求编制。
(3)地质公园园区划界实际资料图
根据面积的大小按规定选用相应比例的地形图,将公园全部范围边界和各园区的界线用测绘仪或GPS进行实测,重要拐点坐标进行编号并标注在图上。测点坐标资料造册存档。此图是政府批准公园面积的依据,也是用图纸计算公园和园区面积的依据。
(4)地质遗迹及其他自然人文资源分布图
是资源现状图,用不同的图例将调查到的主要地质遗迹、地质景点、水域景点、生物景点、人文景点,分类、分等级标示在相应比例尺的底图上。
(5)地质遗迹保护规划图
按地质遗迹保护区进行分级(如特级、一级、二级和三级),并用不同的色彩区分表示,特级和一级保护区边界的重要拐点必须用GPS实测,并编号标注在图上,测点资料造册存档。
(6)地质公园规划总图
包括所规划的地质公园各园区、主要景区、重要景点以及各园区内的主要旅游服务设施(大门、停车场、标志碑、游客中心、博物馆、重点公共卫生间、餐饮购物场所、观景台等)、主要游线道路或其它交通设施的位置、范围、走向等。
(7)地质公园(园区)功能分区图
对公园各园区的不同功能进行区划,各不同功能区(如游客服务区、科普教育区、地质遗迹保护区、人文景观区、自然生态区、公园管理区、居民点保留区等)要有明确的范围和界线,并做好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以指导下一阶段的公园建设规划(详细规划)。
(8)地质公园土地利用规划图
按附表3将地质公园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现状及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编制成图。
(9)地质公园遥感影像图
按规划图件比例尺精度要求编制,图面上要有公园范围及有关地物内容的文字标示。
(10)地质公园科学导游图
是游客了解公园主要地质景物、安排食宿、交通等的自助导游图。科学导游图以遥感影像图为底图转换成地貌晕渲图,直观地将主要地质遗迹、地质地貌景观、重要人文景物的位置,观景点以及博物馆、食、宿、医疗、救护场所的位置表示出来,并将到达这些景点或观景点的交通线路和步行线路表示出来。图面应设计为折叠页形式,以便于游客携带。
4.编制规划图件注意事项
针对国家地质公园规划中图件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注意事项:
(1)在图框内的右下角绘制图栏,图栏内要注明:规划名称、该图纸名称、比例尺、编制单位名称、图号和编制日期等信息,必要时要有规划项目负责人和制图人签字。
(2)规划正式图纸必须在图框内右上角标注指北针和比例尺。
(3)在目前没有统一图例的情况下,为方便使用,建议所有自然景点景物和天然地物均用小圆圈图例,所有人工设施和建筑物均用小方框图例。
(四)专项研究报告
国家地质公园规划专项研究报告是从研究角度为规划编写提供更加准确、详尽的理论和实际分析论证依据。
其编写要求见《国家地质公园规划专项研究报告编写提纲》(附件2)。
(五)基础资料汇编
主要是规划编制中形成的基础调查资料、资料辑录、数据统计、重要的参考文献等。
五、本技术要求的适用范围
本技术要求适用于所有国家地质公园。原《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指南(试行)》停止执行。
六、附则
规划工作由地质公园属地地方政府和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联合主持,以委托或招标方式进行。
由于地质公园规划是一项技术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承担规划工作的单位必须熟悉地质公园规划的技术要求、具有编制地质公园规划的实际经验,规划编制组成员必须由多专业的技术人员组成,除地质专家外,还应包括相关规划专业(城市规划、风景区规划、工程规划或土地利用规划等)的技术人员,必要时可邀请生态学、文物保护、工程建设、旅游规划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规划单位应将相关工作经历与成果、人员的专业与职称构成、管理体系等材料,报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审核认定。
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经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初审后报国土资源部批准,由国家地质公园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布并实施。
附件:1.《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纲要》
2.《国家地质公园规划专项研究报告编写提纲》

④ 保定景区,十大排名是怎样得

白石山,野三坡百里峡,易水湖,狼牙山,白银坨,云蒙山,天生桥,全胜峡,潭瀑峡,蚕姑坨,黄柏坨赏红叶,白洋淀

⑤ 新的一页

中国地质博物馆

1959年10月,地质博物馆新馆开馆前夕,全馆工作人员在馆大门前的合影(前排左六为馆长高振西)

1949~2000

一、中国地质博物馆的新生

中国地质博物馆

高振西(1907~1991),字化白,河南荥阳人。193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37~1949年在地质调查所工作。他是新中国地质博物馆事业的奠基人之一。1950~1991年,相继任地质博物馆馆长、总工程师、名誉馆长等职。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78~1988年任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新中国的诞生为包括地质博物馆事业在内的中国地质工作的大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设立了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并在其下设立了由高振西先生负责的全国地质陈列馆工作领导机构。该机构下辖南京地质陈列馆和北京地质陈列馆。当时因该机构设在南京地质陈列馆,故曾以南京馆为总馆,北京馆为分馆。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成立,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撤销,全国地质陈列馆领导机构划归地质部领导。1953年1月,地质部决定将全国地质陈列馆领导机构由南京迁到北京,暂由地质部资料司代管,同时地质部部长李四光任命高振西为全国地质陈列馆馆长。北京馆遂成为总馆,南京馆成为分馆。为了充实北京馆的馆藏,是年3月地质部又决定发动各野外地质队和地质院校为该馆采集标本,掀起“十万标本进北京”的活动。至1955年南京地质陈列馆下放江苏省地质局,全国地质陈列馆与北京馆融为一体,北京地质陈列馆名称不再存在。为了加强全国地质陈列馆的工作,同年地质部将原由部教育司领导的地质标本组(工厂)划归全国地质陈列馆领导,其人员和标本与原北京地质陈列馆的馆藏一起成为筹建全国地质陈列馆新馆的基础。

中国地质博物馆

1959年8月,地质部部长李四光来地质博物馆检查工作时,查看陈列室

1959年10月,地质博物馆新馆开馆时的一层前厅

1956年,地质部部务会议决定在北京西四羊肉胡同新建1万平方米的全国地质陈列馆大楼,并将兵马司9号院拨给全国地质陈列馆作为新馆筹建工作之用;同时由南京地质陈列馆抽调部分业务骨干来京参加新馆筹建工作。1957年12月,地质部部务会议决定,全国地质陈列馆由部直接领导,委托地质部地质研究所管理其日常工作。是年冬,新馆大楼动工。1958年9月新馆大楼落成,全国地质陈列馆正式更名为“地质部地质博物馆”。同月,地质部聘请以副部长许杰为首的52位地质学家,组成地质博物馆委员会。随后,地质博物馆人员和标本由兵马司9号迁入新馆,开始按总体设计方案布展。至1959年9月全部完成新馆大楼一至四层26个陈列室(中国地质工作发展史室、矿产资源室、岩石室、矿物室、动力地质室、国际友谊室、7个地层古生物室、黑色金属矿床室、有色金属矿床室、稀有金属矿床室、非金属矿床室、物理探矿室、探矿工程室、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室、6个区域地质室)的布展工作,共计展出面积4500平方米,展出标本17039件。1959年10月,地质部地质博物馆以崭新的面貌正式向观众开放,接待了大批国内观众及许多国外代表团和外国驻华使馆人员,成为中国地质博物馆事业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中国地质博物馆

1958~1961年举办的全国工业交通展览会中的地质资源馆及其展厅的部分

中国地质博物馆

1958~1961年,在北京展览馆举办的全国工业交通展览会中的地质资源馆展厅内景

1960年地质部地质博物馆划归地质部地质科学研究院(后更名为中国地质科学院)领导,由冯志爽兼任馆长,高振西改任总工程师。次年,由国家计委牵头组织中央工交各部于1958年举办的全国工业交通展览会撤销,其中由地质部筹办的地质资源馆的人员和标本由地质部地质博物馆接收,使博物馆的人员和收藏再次得以充实。

由此至1966年期间,为了使陈列不断完善,地质博物馆主要按照“以配合形势和中心任务及地质矿产工作的重点为主,兼顾展品的科学分类”的原则,致力于陈列的调整。1961~1964年,撤销了国际友谊室,改扩建了矿产资源室,增设了矿床成因室、稀有分散元素矿产室、石油地质室、金伯利岩室和铬矿室。1965~1966年又对全馆陈列布局进行了大调整,将二层全部改为地层古生物陈列。而将岩石、矿物和与矿床有关的陈列(矿床成因、黑色金属矿床、有色金属矿床、特种非金属矿床、非金属矿床)全部集中在三层。在此期间,胡承志从1964年开始参加在山东诸城发现的巨型山东龙骨架化石的发掘和研究工作。该成果为地质博物馆增添了一件曾轰动一时的“镇馆之宝”,在后来的外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发展中的曲折

巨型山东龙野外挖掘现场

巨型山东龙头骨化石

1966年正当地质博物馆的建设方兴未艾、各方面工作有待深入发展之时,“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地质博物馆随即闭馆,工作处于停滞状态。后又将标本全部装箱封存,除留少数几名人员留守外,其余人员全部到“五七干校”劳动锻炼,直至1972年才着手恢复工作。其间,上级主管部门曾在地质博物馆设立地质技术革新、技术革命(简称“双革”)展览办公室,承办各种临时展览。1972年地质博物馆恢复工作后,大部分人员陆续从“五七干校”调回,同时又从地质科学院其他研究所等单位调入一批干部和技术人员以加强馆的建设。1973年,“双革”展览办公室撤销后,部分人员也留馆工作。自此,举办和承办各种临时展览成为地质博物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干部队伍和

技术力量的加强,展览工作方法和展览技术手段的引入,促进了地质博物馆业务的拓展,在地质博物馆的恢复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地质博物馆恢复工作后,从1973年开始,本着“成熟一个调整一个,完成一个开放一个”的原则,着手基本陈列的调整和恢复。按新的陈列布局,一层仍为矿产资源陈列,但对陈列内容进行重新编排和充实,改称矿产资源馆;将原占整个二层的地层古生物陈列精简一半,改称地层古生物馆:利用二层另一半增设地质现象馆;三层仍为矿物、岩石和矿床陈列;将四层留作临时展览场地。

矿产资源馆的恢复工作1973年上半年即完成,7月1日重新开放。地质现象馆和地层古生物馆的陈列布置工作1974年完成,1975年1月重新开放。

1996年改造前的古生物室

就在地质现象馆开放后不久,1975年2月4日,辽宁海城发生大地震,地震问题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由于地质现象馆中除系统介绍了内动力地质现象和外动力地质现象外,还专门介绍了地震地质方面的知识.一时间观众如潮,应接不暇,出现了地质博物馆有史以来少有的火爆场面。地质博物馆后又根据观众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及时举办了“地震展览”,并参与编写了《地震问答》一书,对普及地震知识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这既给了全馆职工很大的鼓舞,也促使全馆上下重新思考、认真探讨地质博物馆的工作方向和重点以及陈列工作的指导思想等问题。这场讨论虽未取得明确的结论,但地质博物馆应面向社会普及科学知识的问题已开始引起全馆上下的注意,为后来基本陈列的改造、业务范围的拓展和办馆方向的调整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

在继续准备恢复三层的矿物、岩石和矿床陈列的同时,1975年地质博物馆还举办了7个专题展览,在12个省区的44个点进行了巡回展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976年,正当准备着手矿物岩石馆和矿床馆的陈列布置之际,不料7月28日发生的唐山大地震波及北京,使地质博物馆大楼受到重创,不得不再次闭馆。陈列工作不得不待大楼修复后重头再来。

三、基本陈列的逐步改造与科普工作的不断加强

1976年10月历时10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地质博物馆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全馆职工随即全力投入大楼加固、修复和重建基本陈列的各项工作。

1977年,根据大楼抗震强度检测的结果和抗震加固设计单位的要求,为了减轻大楼建筑荷载,全馆上下齐动员,自己动手将楼内全部粘土空心砖隔墙拆除。然后由施工单位按设计对大楼进行了局部抗震加固和修复。通过此次修缮,大楼一至四层由原来的小开间陈列室,改造成无隔墙的通畅展厅,除一层分为前厅、南厅和北厅外,二至四层各层均分为南厅和北厅。大楼内部建筑格局的改变,为陈列布局的调整和陈列形式的改造创造了条件。

与此同时,经过反复研讨,明确了重建基本陈列的指导思想:在总体布局上,将基本陈列划分为矿产资源室、地球史室、地层古生物室、矿物岩石室、中国矿床室、技术方法室6个陈列室,并在四层预留一个临时展厅。

在陈列内容的编排上,既要考虑科学分类的系统性和专业性,也要考虑观众的兴趣和需求,注意处理好普及与提高、专业性与社会性的关系,根据陈列内容的特点和参观对象的不同,有的陈列室侧重于专业队伍,有的陈列室侧重一般观众。

在陈列形式上,要逐步更换原有形制单调的陈列柜和整齐划一的陈列方式,酌情采用有利于布展和观众参观的大展柜和大橱窗,并按陈列内容的需要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制作适量的灯光布景箱、电动模型和其他辅助展品,提高陈列的观赏性。

在陈列设计和施工的组织实施上,采取内外结合的办法,除地层古生物室、矿物岩石室、中国矿床室、技术方法室4个陈列室的恢复仍由本馆设计施工外,矿产资源室和地球史室2个陈列室邀请北京市美术公司参与设计和施工,进行陈列形式改造的尝试。

1978年由北京市美术公司参与设计改造的地球史室

1978年由北京市美术公司参与设计改造的矿产资源室

1978年,各陈列室的设计、施工陆续启动。1979年相继完成后,于是年秋开始预展。同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名称的恢复,地质博物馆亦恢复地质部地质博物馆名称。次年地质博物馆重新对外开放。此时地质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尽管在形式上呈现出新老并存,在内容的编排上也呈现出侧重专业性和侧重普及性并存的局面,但由于北京市美术公司加盟改造的矿产资源室和地球史室在陈列形式上取得了重要突破,使这两个陈列室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仍然受到了广大观众和博物馆界同行们的欢迎。

1985年的宝玉石室

与此同时,地质博物馆在陈列工作不断转型和改造过程中,科普工作也得到了不断的加强。

1980年,地质博物馆参与发起成立了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并当选为该协会常务理事长单位。同年,中国地质学会科普委员会正式成立,挂靠地质博物馆。

1981年,由地质博物馆和地质科普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地球》杂志创刊。也是从这一年开始,地质博物馆和地质科普委员会开始联合举办每年一次的“六一科普活动周”和全国青少年地学夏令营,并以多种形式开展科普活动。

1982年,地质博物馆又作为团体会员单位当选为中国博物馆学会常务理事单位。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开始出现“宝石热”。地质博物馆又不失时机地凭藉自己的专业优势,在宝石科研、宝石展览、宝石出版物的编著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于1985年将基本陈列中的技术方法室撤销,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专门的宝石陈列室,对普及宝石知识、推动中国宝石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宝石界和消费者中获得了良好的声誉。

1986年,除地矿部地质博物馆外,全国已有各种类型的地学博物馆70余所。为了进一步推动地质博物馆事业的发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地矿部地质博物馆与新疆地质矿产陈列馆、湖南地质博物馆、南京地质陈列馆、武汉地质学院地质博物馆一起,倡议成立了隶属中国博物馆学会的地质博物馆专业委员会。经中国博物馆学会与地矿部商定,该专业委员会挂靠在地矿部地质博物馆(同年即更名为中国地质博物馆)。

巨型山东龙,1988年7月~9月在日本岐阜县日本中部未来博览会展出

应日本邀请,中国地质博物馆的馆藏珍品——“巨型山东龙”的完整骨架化石于1988年7月在日本岐阜县日本中部未来博览会设专馆展出。从7月8日~9月18日两个多月的展出期间,共接待观众达150万人次。因场次所限,还有近100万人要求参观而未能如愿,据日方所做的观众抽样调查,“山东龙馆”被认为是该博览会20个分馆中的最佳印象馆,展出效果大大超过中日双方的预料。该博览会也因此成为日本各地同期举办的七大博览会中观众人数大大超过预计人数的惟博览会。有鉴于此,日方决定在岐阜县“山东龙”展出地建立座与“山东龙”等大的永久性青铜艺术雕塑以资纪念。1990年7月,该雕塑落成,成为中日两国人民友谊和文化交流的象征。

1986年,地质部地质博物馆更名为中国地质博物馆。次年对矿物岩石室的陈列内容和陈列形式进行了充实和更新改造。稳定开放几年后,1992年根据参观的情况和观众的意见,对基本陈列又进行了一次较大的调整,撤销了资料陈日、观众不多的中国矿床陈列室,压缩了仍保持老陈列形式的古生物室的陈列面积,并将宝玉石陈列室从四层迁至二层,腾出四层供临时展览等活动使用。至此,由矿产资源室、地球史室、古生物室、宝玉石室、矿物岩石室5个陈列室组成的中国地质博物馆基本陈列的总格局基本形成。

工作范围的拓展,科普工作的加强,普及程度和开放程度的提高使中国地质博物馆的观众人数日益增多,观众面逐步广及青少年学生、教师、学生家长、地学界人士.国内外旅游者,以及宝玉石和观赏石爱好者,影响日益扩大。1992年,中国地质博物馆成为北京市人民政府命名的第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后又多次荣获“先进教育基地”称号。

为迎接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的召开,1995年启动大楼修缮和陈列改造工程;同时地矿部以地质博物馆为试点,首次在全国地质系统公开招聘馆长最终聘任季强为代馆长,程利伟为第一副馆长。经过全馆职工的共同努力,不仅实现了馆领导班子的平稳更替,而且按时完成了大楼修缮和陈列改造的各项工作。将宝玉石陈列由二层迁至三层重建为宝玉石厅,恢复二层古生物陈列原有面积,重新编排陈列内容,彻底改造陈列形式,更名为古生物厅;矿产资源室、地球史室、矿物岩石室虽位置不变,但都进行了必要的充实、调整和修缮,并相应更名为地质资源厅、地球史厅、矿物岩石厅。至此,中国地质博物馆基本陈列各展厅陈列形式的改造全部完成,1996年8月重新开馆,以新的面貌迎接了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的各国代表和国内外观众。

1996年改造后的古生物厅

1987年改造后的矿物岩石室

1996年改造后的宝玉石厅一角

1996年10月13日,季强、姬书安在《中国地质》上联名发表文章命名“中华龙鸟”。从此中国地质博物馆对鸟类起源的研究成果逐步成为国内外科学界关注的热点。

1998年,国土资源部成立,中国地质博物馆成为国土资源部直属事业单位。为适应新的工作需要,遂将基本陈列中的地质资源厅撤销,于1999年新建了包含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海洋资源三方面内容的国土资源厅。

1999年11月,中国地质博物馆被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1999年新建的国土资源厅

⑥ 中国地质博物馆怎么样

中国地质抄博物馆创建于1916年,是中袭国成立最早的国家级地质学博物馆,在中外博物馆界久负盛名。
中国地质博物馆收藏地质标本20余万件,涵盖地学各个领域。其中有蜚声海内外的巨型山东龙、中华龙鸟等恐龙系列化石,北京人、元谋人、山顶洞人等著名古人类化石,以及大量集科学价值与观赏价值于一身的鱼类、鸟类、昆虫等珍贵史前生物化石;有世界最大的“水晶王”、巨型萤石方解石晶簇标本、精美的蓝铜矿、辰砂、雄黄、雌黄、白钨矿、辉锑矿等中国特色矿物标本,以及种类繁多的宝石、玉石等一批国宝级珍品。
中国地质博物馆先后被评为“北京市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青年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和“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

⑦ 科研科普

山东古生物化石科学研究历史悠久。

(1)新中国成立前,调查研究成果零星

李希霍芬(1872)和维里士(1907)在淄博地区调查发现了石炭纪海相贝类化石并进行了采集和鉴定。

勃格鲁(1899)、莫克(1903)、布莱克威尔德和维里士(1903)等对济南张夏—崮山相继进行了寒武系调查研究,发表了有关三叶虫的文章。

1915年,早坂一郎研究了淄博地区石炭—二叠纪化石,发表了《山东淄博东方石炭纪腕足类之研究》。

1924年,孙云铸完成了《中国北部寒武纪动物化石》著作,是国内学者撰写的最早一部古生物论著。

1902年,洛伦兹在济南南部石灰岩中发现了奥陶纪化石。其后,弗里奇(1911)、孙云铸(1922)等先后对采自济南、章丘、博山、青州、新泰和莱芜等地的头足类、层孔虫化石进行了描述和鉴定。

1926年,我国地质学家赵亚增、李四光对章丘、博山地区进行了石炭—二叠纪地层调查、研究,采集了大量古生物化石并进行了描述和鉴定。

1923年,谭锡畴对山东中生代地层古生物进行了系统调查、研究,发现恐龙、鱼类、哺乳类、昆虫等大量化石。

(2)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80年代,调查研究工作系统,成果丰硕

1951年,卢衍豪、董南庭重新研究了长清、泰安一带寒武纪地层及化石,1953年,发表了《山东寒武纪标准剖面新观察》;1957年,张文堂详细研究了博山寒武纪生物地层剖面后,发表了文章。

1975年,陈均远、邹西平对山东奥陶系进行了详细生物地层研究。

1984年陈均远在新泰汶南测制了奥陶系剖面,丰富了头足类等奥陶纪化石的内容。

1957年,中国科学院丁培榛等在杨遵仪教授指导下,在淄博测制剖面、采集化石,厘定了晚古生代煤系地层。

1975年,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在淄博煤田选测了六条剖面,采集了动植物化石,由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张遴信进行了鉴定。

1981~1984年,游文澄、刘书才等开展了“山东寒武纪地层及沉积相特征”研究,系统采集研究了三叶虫化石。

1980、1983年,张文堂与刘怀书两次深入研究了莱芜九龙山生物地层剖面。

1986年,朱兆玲等发表了论文“鲁东南地区上寒武统树型笔石与三叶虫带的关系”。

1951~1958年,杨钟键等对莱阳一带的爬行类做过发掘与研究。

1961、1962年,地质部第一普查大队、石油综合研究队对山东中、新生代盆地进行来了详细的地层古生物研究。

1981、1982年,沈炎彬和陈丕基分别发表了论文“胶东白垩纪叶肢介”和“山东蒙阴侏罗纪叶肢介”。

1982年王开发等发表了论文“山东诸城晚白垩世孢粉组合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1983年,潘华璋发表了论文“山东侏罗—白垩纪非海相腹足类”。

1990年,潘昭仁发表了论文“山东中生代地层及孢粉组合”,同年,省区调队还编著了《山东莱阳盆地地层古生物》。

山东境内开展了石油地质科研工作,50多年来,胜利油田等单位古生物工作者完成的介形、孢粉、轮藻、小型腹足等鉴定成果,对渤海湾周边的巨厚新生代地层对比起了支柱作用;20世纪90年代初,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在汇总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完成了《山东省古生物手册》编制,对600余个属种进行了描述,制作化石图版132个(未正式出版)。

1976年至20世纪90年代,山东全面开展了第二轮1∶20万和1∶5万区域地质调查,对山东地层进行了划分并对古生物化石进行了系统调研,获得了一批重要资料和成果。

(3)20世纪90年代至今,在古生物化石专业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20世纪90年代,张俊峰全面总结了山东山旺昆虫动物群和蜘蛛动物群,出版了《山东山旺昆虫化石》、《山东省山旺昆虫与蜘蛛》等专著。在专著中,通过400余个化石属种的描述和生态分析,展示了堪称动植物化石宝库的山旺中新世生物群总貌;由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袁金良编写的《山东及邻区张夏组(寒武系第三统)三叶虫动物群》专著也已出版。

2005年,武桂春、刘书才等在山东青州和莱芜地区做了上寒武统—下奥陶统剖面研究,获得了丰富的牙形石,发现了Cordylos lindstromi(林氏肿牙形石),这一成果为我省寒武系与奥陶系分界和国际层型接轨提供了依据,推进了我省牙形石研究。

2000~2011年,山东省及各地市、县分别开展了“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工作,将古生物化石保护纳入了规划中,建立了部分古生物保护区。

山旺、长清、诸城、莱阳等地区,历来是中外地质学家、古生物化石专家重要的野外考察和研究基地,科研、科普工作较为深入,成果也较为丰硕。

山旺的研究工作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中国古生物学家杨钟健教授首开研究山旺化石的先河,建立了“山旺系”,从此开始了对山旺发掘研究,做了大量工作。现在由过去对地质古生物的研究,逐步扩大到对盆地沉积学、古埋藏学、古气候、古地理、古环境等多方面的综合研究,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多次在山旺召开,研究成果不断增多,已发表论文、专著、科教电影、电视片130余篇部,其中《化石宝库》(1984年)科教片在国际获金奖,2003年CCTV-10《走进科学》栏目组拍摄了专题片《尘封的书卷》、2006年CCTV-4《走遍中国》栏目组拍摄了专题片《解密天书》,分别在中央电视台和地方电视台播放。

图5.10 美国地学委员会哈克博士参观山旺主剖面

图5.11 在山旺组织的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

图5.12 中央10套拍摄山旺地质公园专题片

图5.13 中国科学院专家考查山旺国家公园地质构造

长清张夏-崮山地区每年都有许多中外地质学家进行科学考察,大中专院校学生来这里进行教学实习和科普活动。

莱阳、诸城一直是我国中生代陆相地层和恐龙学、古生物学研究的经典地区。其中,莱阳恐龙蛋化石的研究建立了目前国际公认和通用的恐龙蛋分类和命名系统。

诸城市聘请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等10名国内外知名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设立科研基地,加强对保护工作的技术指导。2009年,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层与古生物中心签订协议,确定了鸭嘴龙类研究,角龙类、肉食龙类和甲龙类研究,翼龙类、蜥脚龙类研究,地层及古环境研究,综合研究的五大科研课题研究工作。在专家们的指导下,先后出版了8期《恐龙研究》、1本科普书籍《巨大诸城龙》,在《中国科学》、《白垩纪研究》、《地学前缘》、《地质论评》、《地质通报》、《中国国家地理》、《化石》等学术刊物上发表了《中国发现的第一个角龙科化石和它的生物地理学指示意义》、《山东诸城白垩纪一组不寻常的兽脚类足迹》、《巨型山东龙的系统分类、生活习性与生态环境研究》、《晚中生代地球表面重大地质事件的陆地环境巨变与生物群演替响应》、《鲁东诸城晚白垩世Campanian阶鸭嘴龙集群埋藏地层、沉积相与埋葬学研究》、《山东诸城盆地莱阳群下白垩统的非鸟恐龙与鸟足迹组合》、《山东“恐龙涧”创造三个“世界之最”》、《山东诸城恐龙化石发掘新成果》、《探访山东诸城“恐龙墓地”》、《诸城角龙——我国首次发现的角龙科成员》等10多篇学术论文,拍摄制作《山东诸城恐龙探秘》科普片,联合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在库沟、臧家庄两处化石点进行“中国恐龙大调查”现场直播活动,直播结束后据央视统计全球约有2亿人收看节目。建设“中国龙城·诸城恐龙网”,编写科普书籍《山东诸城恐龙之谜》、《诸城恐龙9999个为什么》。2013年12月2日-5日召开了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中国地质科学院组织、诸城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白垩世陆相生态系统及生物群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0年8月29日,诸城市联合中央电视台在诸城库沟、臧家庄两处化石点进行了“中国恐龙大调查”现场直播活动,该市还主办了白垩纪陆相生态系统及生物群国际学术研讨会,对化石资源的保护、发掘和科研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011年,被国土资源部批准为“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和“国土资源科普基地”。诸城重要化石产地制订了《诸城恐龙科学普及三年规划(2013—2015)》和《2013年恐龙地学科普行动方案》,每年组织开展青少年春秋游、夏令营、冬令营活动。组织开展了“恐龙探秘游”、“恐龙知识竞答”、“2013年暑期‘欢乐龙城游’活动”等一系列针对中小学生和游客的恐龙科普教育活动。

济南张夏-崮山华北寒武系标准剖面和莱芜市九龙山寒武系剖面是中国北方寒武系经典剖面。2005年8月18日—24日,第四届国际寒武纪地质大会在南京召开,其中有6个国家共14位中外学者对这两个剖面剖面进行了的地质考察和学术交流。

图5.14 中外地质学家在山东长清馒头山考察华北寒武系标准剖面

图5.15 参加考察的地质学家在九龙山剖面采集化石

⑧ 中国有哪些著名的瀑布

1、华东第一瀑——岱仙瀑布

岱仙瀑布地处福建省德化县水口镇,距县城25公里。岱仙瀑布发源于德化县东部海拔1782米的石牛山下,溪水流经山势雄浑的飞仙山峰,飞泻直下184.053米,被誉为“华东第一瀑”。瀑布分两股飞泻而下,东为岱仙瀑布,西为油漏瀑布。

岱仙瀑布急流直下,声若雷鸣,气派非凡。油漏瀑布宽110像一张镶在大石的银毯,阳光直射,恰似珠帘下垂。两处交相辉映,格外壮观。岱仙瀑布为福建省最大的瀑布之一,全国少有。

2、重庆万州大瀑布群

万州大瀑布,宽151米,高64.5米,面积9739.5平方米,是亚洲第一大瀑布,也是亚洲第一宽“瀑布”。万州大瀑布,国家4A级旅游景区,比黄果树瀑布尚宽19米,被称为“亚洲第一瀑布”。它位于万州区甘宁镇,距城区30公里,景区面积60.13平方公里。

万州大瀑布群景区山青、水秀、瀑宽、洞奇、潭幽、湖大、虹美。瀑布下面1600平方米的水帘洞能极大丰富您的想象力。7000余平方米的青龙洞中,叹为观止的是自然天成的青龙洞“天工画壁”。

3、华中第一瀑——黄袍山瀑布

黄袍山瀑布又名白水崖瀑布、白水岩瀑布、石溪瀑布等,位于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塘湖镇荻田村东侧,曾被开国主席毛泽东、开国元勋罗荣桓、唐朝诗人李白、宋代黄庭坚等称之为“华中第一瀑”“楚天第一瀑”。

黄袍山瀑布白水崖海拨高度约330米,上有大水从岩石上端倾泻而下成大瀑布,名黄袍山白水崖瀑布。瀑布单级落差约210米,瀑布岩右上有天然石洞,内约数十平米,可以容近百人。黄袍山白水崖瀑布清朝诗人严遂成万里水汇一水大,訇訇声闻十里外。

4、黄果树瀑布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景区内以黄果树大瀑布为中心,分布着雄、奇、险、秀风格各异的大小18个瀑布,形成一个庞大的瀑布“家族”。黄果树风景区被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评为世界上最大的瀑布群,列入世界基尼斯记录。

它也是中国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首批获得国家评定的4A级风景名胜区之一。1999年11月被中国科协定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中国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首批获得国家评定的5A级风景名胜区之一。

5、雁荡山大龙湫瀑布

大龙湫瀑布为浙江省雁荡山胜景。它与贵州黄果树瀑布、黄河壶口瀑布、黑龙江吊水楼瀑布并称中国四大瀑布,而大龙湫独以其落差为190余米取胜,为中国瀑布之最,有“天下第一瀑”之誉。

盛夏季节,雷雨初过,大龙湫象一条发怒的银龙,从半空中猛扑下来,声如雷鸣,震天撼地,气势雄壮。在晴朗的冬日,瀑流从半空中飞溅而下,阳光照射时,瀑布呈现出色彩绚丽的五色长虹的奇观,景色格外迷人。

在阳春三月,大龙湫又是另一番景象,雨水稀少,瀑布如珠帘下垂,不到几丈,就化为烟云。大龙湫瀑布真是千变万化,不可捉摸。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