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工程 » 地质灾害关键问题

地质灾害关键问题

发布时间: 2021-01-19 22:47:56

『壹』 中国西部大开发的优势与劣势

优势条件:

(1)矿产资源、草地资源、水能、太阳能等资源丰富,资源开发潜力大;

(2)人口稀少,土地成本低,劳动力廉价;

(3)国家开发和发展西部的优惠政策;

中国西部大开发也有一些不利因素:

(1)自然环境比较差,地形复杂,耕地面积小。气候干旱或高寒,淡水资源不足。植被覆盖状况差,生态环境脆弱,一些地区地质灾害频繁发生;

(2)受地形等因素影响,这里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基础设施薄弱,对外交通很不方便,影响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

(3)发展经济资金缺乏,技术落后。

(1)地质灾害关键问题扩展阅读

基本思路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人说,西部大开发已进入第十二个年头。《规划》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围绕主题主线,进一步明确了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的基本思路。

一是在开发理念上,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二是在开发方式上,更加注重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三是在开发布局上,更加注重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按照“抓两头、带中间”的工作思路,一手抓重点经济区培育壮大,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一手抓老少边穷地区脱贫致富,推动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民族地区跨越发展。

四是在开发重点上,更加注重集中力量解决全局性、战略性和关键性问题。

『贰』 水坝都有哪些作用

水坝的主要作用是灌溉、发电、供水、航运等都要求比较固定的用水数量和时间,它们的要版求经常不能与天权然来水情况完全相适应。


当溢洪道设有闸门时,水库就能在更大程度上起到蓄洪作用,水库可以通过改变闸门开启度来调节下泄流量的大小。由于有闸门控制,所以这类水库防洪限制水位可以高出溢洪道堰顶,并在泄洪过程中随时调节闸门开启度来控制下泄流量,具有滞洪和蓄洪双重作用。

『叁』 地质环境调查的转型方向

从服务与支撑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来看,地质环境调查需要积极、努力地推动和实现六个转变。

(一)在研究对象上,实现从特定的地质实体向地球关键带转变

限于当时的国家需求与重点任务,过去的地质环境调查往往关注于特定的地质实体。例如,为了满足经济建设对地下水资源的需要,水文地质调查主要关注于储存地下水的含水层,对含水层的组成、分布、水力传导性质等进行调查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地下水资源进行评价。生态文明建设将“山水林田湖”视为一个生命共同体,资源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系统。国际上将处于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和大气圈的交叉地带,人类与自然相互联系最为紧密、相互作用最为显著的地球圈层称为地球关键带。地球关键带将植物冠层、土壤层、包气带、含水层等纳入统一框架,为地质学、水文学、土壤学、生态学等学科交叉融合提供了一个系统平台,为气候变化、生态管护、水资源安全、自然灾害防治等重大资源环境问题的解决展示了一种新的图景。地球关键带是“山水林田湖”在资源环境科学领域的学术界定,地球关键带科学研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因此,地质环境调查应以地球关键带为框架,根据认识地球关键带和把握地球关键带规律开展填图、监测与建模。应当指出,以地球关键带为框架,不是完全摈弃传统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质灾害调查,而是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对其进行融合、拓展和延伸,使地质环境调查不仅能否服务于资源开发,也能服务于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二)在研究模式上,实现从偏重于填图向填图—监测—建模一体化转变

自然营力和人类活动双重作用下的地质环境变化,是长期的、缓慢的、渐进的、隐蔽的地质过程与突发的、快速的、灾难性的、不可逆转的地质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地质环境管理,了解地质环境要素的变化趋势比了解地质环境要素的状态更有意义,实现地质环境要素预报预警需要地质环境过程研究从定性描述走向定量刻画。因此,在地质环境研究模式上,需填图—监测—建模并重,遵循3M(填图—监测—建模)循环体系框架,以循环上升的认识过程为主线,从数据采集通向综合分析(图5–13)。填图的目的是精细刻画地质环境物质组成、结构、空间分布等,包括水文地质调查、地质灾害调查、环境地质调查、地质环境健康调查等。监测的目的是获得地下水、土壤、地质灾害、地应力等地质环境要素随时间变化的动态数据。建模是基于填图数据与监测数据对水文过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能量迁移过程、生态过程等进行定量化模拟。填图、监测、建模构成地质环境研究的完整框架,三者相辅相成、循环上升、互为促进。

(三)在效用评价上,实现从偏重资源价值向资源价值与生态价值耦合方向转变

地质环境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两类资源:一类是土地、矿产、水等有形的自然资源;一类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控水分等无形的生态服务。长期以来,我国走的是一条粗放式的经济增长道路,经济高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资源的大规模消耗取得的。在此过程中,社会高度重视地质环境的资源效用,而忽视了地质环境所具有的环境与生态效用,造成了生产、生活空间的不断扩展和生态空间的日益萎缩。受此影响,水文地质调查强调对地下水资源量与开发潜力进行评价,而忽视地下水的生态作用;矿产资源调查强调对矿产的经济价值进行评价,而忽视矿产开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环境地质调查强调地质环境问题对工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而忽视其对生态系统的负面效应。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全面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为此,在评估地质环境效用过程中,不仅要评估其资源价值,还要评估其生态价值,全面反映地质环境的实际价值。

图5-13 地质环境调查的填图—监测—建模体系框架

(四)在问题应对上,实现从偏重事后应急向事前预警转变

由于地质环境具有隐蔽性、复杂性、累积性、难控性和一旦酿成地质灾害的不可逆性等基本特征,目前人们对地质环境的认识还远不成熟。受地质环境调查程度低、监测站点缺乏、历史资料积累少、技术设备落后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工作,例如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地质灾害预警、地震活动预测等,至今尚停留在理论探索阶段,难以做到准确的定量评估和预报预警。以往的地质环境调查工作主要集中在区域地质环境调查工作、地质环境问题和地质灾害的摸底性调查、地下水资源的现状调查等方面,而对地质环境中发生的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等机理研究显得薄弱。虽然有一些专家早已意识到这个问题,在实际中调查与研究也有所结合,但是调查与研究相结合的深度、广度仍非常局限。为了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地质环境调查工作需要实现从地质环境问题发生后的综合治理向有预见性的事前调控转变,从单纯的技术调控向系统的技术、政策、制度等综合调控转变。

(五)在组织实施上,实现从单纯依赖地质部门向联合大地学部门转变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涉及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农业、林业、水利、地震等资源环境部门,又涉及发展改革、工业与信息化、建设、科技等社会经济部门。国土空间具有多重功能与属性,各个部门管理职能在实现过程中,往往存在空间重叠与功能冲突的情形。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不仅需要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推进本领域的生态文明建设,而且需要各部门间的沟通合作与无缝对接形成完整的体系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体系的重要支撑,地质环境调查要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这一要求,一方面要责无旁贷做好岩石圈的地质框架构建与地质过程研究,另一方面要遵循地球关键带的框架,主动联合其他资源环境机构推进地球表层圈层的调查与研究,采用地球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探索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解决途径。

(六)在国际视野上,实现从偏重解决国内问题向积极参与全球地质环境治理转变

随着我国经济总量在全球经济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国际社会期望我国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同时我国也有更多的意愿和能力来分担更多的国际公益事务。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程度日益加深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了国家社会高度关注。2015年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明确,在投资贸易中突出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共建绿色丝绸之路;促进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严格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过去,在地质环境调查工作中,强调通过国际合作学习国外的先进理论、技术与经验来解决国内的地质环境问题,而较少参与全球层面的、跨国区域层面的重大国际项目,解决国外的地质环境问题。根据共建绿色丝绸之路以及其他国际环境保护需要,我国应积极参与全球地质环境治理,通过科技合作、技术支持等形式,加强全球性、跨国性重大地质环境问题的调查与研究,推动全球环境保护行动不断向纵深推进。以参与全球或区域地质环境治理,服务和支撑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

『肆』 十二年地质大调查成果回顾“十二五”期间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思路及重点工作部署建议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部

一、十二年地质大调查成果回顾

1999年国土资源大调查实施以来,水工环地质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获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取得了一批丰硕成果,广泛服务于国土资源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

1.水文地质调查

完成了全国新一轮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按省区评价了地下水资源量和质量状况,为国家水资源综合规划和宏观决策提供了依据。在鄂尔多斯盆地、华北平原、松嫩平原等我国北方11个主要平原(盆地)开展了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进一步查明了含水层结构和地下水循环规律,初步掌握了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的影响以及环境效应,为我国地下水资源合理利用和含水层保护提供了科学的技术平台。

基本查明了西南8省(区、市)岩溶石山地区地下水资源特征及石漠化状况,完成了1:5万重点岩溶流域水文地质调查15万平方千米,建立了380处地下水开发和石漠化综合整治示范工程,解决了30余万人饮用水、20余万亩耕地的灌溉用水问题,为2010年西南抗旱提供了地下水开发基础资料和示范经验,为国家实施西南岩溶石漠化综合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撑(图1)。

启动了全国首轮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初步完成了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淮河流域平原区、华北平原区及下辽河平原地下水污染调查,面积约43万平方千米,基本查明了调查区的区域地下水质量与污染状况,为制定《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提供了重要依据。开展西部干旱区、西南红层区严重缺水地区和地方病严重地区地下水勘查,在西部干旱和地方病严重地区成井470眼,为330万人解决了饮水困难问题,通过省部合作,在四川红层丘陵山区实施小口径浅井180万眼,解决了700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

图1 皮家寨岩溶大泉束流调压壅水开发示范工程

初步建立了国家、省(区、市)、地(市)三级地下水监测网络。目前共有各类地下水监测点23800余个,其中国家级点1422个,控制国土面积近100万平方千米,在北京、济南、乌鲁木齐等地下水监测示范区和华北平原共有300余个地下水监测点实现了自动监测、无线传输与网上发布。近年来,通过中国地下水信息网每年向社会公开发布地下水监测信息,为地下水资源评价与开发利用、地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等提供了基础资料。

2.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

完成了1640个山区丘陵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覆盖面积约650万平方千米,涉及人口约7.9亿,调查并确定地质灾害及地质灾害隐患点10余万处,基本摸清了我国山区丘陵区地质灾害及隐患点发育分布现状;针对查出的重要隐患点,建立了县、乡、村三级责任制的群测群防监测预警体系,为国家防灾减灾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黄土高原区、秦巴山区、川滇山地区、湘鄂桂山地区、新疆伊犁谷地等地质灾害高发区完成127个县近40万平方千米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初步建立了四川雅安、重庆巫山、云南哀牢山等8个代表不同突发性地质灾害类型的监测预警示范区,为全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示范。

初步完成长江三角洲地区、华北平原、汾渭盆地等重点地区地面沉降和地裂缝调查10万平方千米,基本建立以基岩标、分层标和GPS、水准测量为主的区域地面沉降立体监测网络,为我国地面沉降防治规划提供了基础依据。

全国汛期突发性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成效显著。2003年以来,成功避让地质灾害近5000起,安全转移20余万人,避免财产损失近30亿元。

3.环境地质调查

完成全国1:50万以地质灾害为主要调查内容的环境地质调查,基本查明了我国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的分布以及危害程度,进行了地质灾害的多发区、易发区的分区,获得了区域环境地质基础资料,为国土资源宏观规划管理提供了技术资料。

开展了环渤海、东南沿海等沿海地区环境地质调查,基本查明了区域地壳稳定性、海岸侵蚀和淤积、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状况,并对重点港口和城市主要环境地质问题进行了专项调查,为制定该地区社会经济和城市发展规划提供了地质依据。

开展了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流域环境地质调查,初步查明上游源区生态地质环境变化状况和中下游地区主要环境地质问题,为我国大江大河源区生态环境治理和中下游地区水患和地质灾害治理提供了基础资料。完成了181个地级以上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基本摸清了这些城市地质灾害和环境地质问题的发育分布状况,对造成的危害和经济损失进行了评估,提出了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措施,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完成了全国以省(区、市)为单元的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共调查矿山11万余个,调查矿山面积580余万公顷,初步摸清了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基本查明了我国主要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危害,为国家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宏观决策提供了基本依据。开展了三峡工程、青藏铁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重大工程区活动断裂调查和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为国家重大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安全运营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

4.应急救灾和应对气候变化

近年来,我国突发性地质灾害和极端干旱频繁发生,在国土资源部的统一领导下,广大地质工作者积极参加抢险救灾和打井找水工作。

2008年“5·12”汶川地震、2010年“4·14”玉树地震发生后,全国地质系统迅速开展航空遥感解译、地质灾害应急排查及评估、灾后重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积极服务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在重庆武隆、贵州关岭、甘肃舟曲等特大突发性地质灾害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抢险救灾、灾害排查评估、应急处置等。

2010年春夏,云南、贵州、广西部分地区遭受百年罕见干旱,国土资源系统紧急动员抗旱找水打井人员上万名,钻机上千台,物探设备上百套。经过3个多月的艰苦奋战,完成勘探钻孔2703口,成井2348口,总出水量36万立方米/日,解决了520余万人的饮水困难。

充分利用已有资料,全面估算了我国地热资源潜力,分析了开发利用前景,完成了北京、天津浅层地温能调查评价和开发利用规划,全面启动全国省会城市浅层地温能调查评价工作。全国陆域沉积盆地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潜力估算初步完成,鄂尔多斯盆地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示范工程进展顺利。与神华集团合作在鄂尔多斯能源基地成功实施了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示范工程建设,首次在中国建立了深部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监测体系。地质碳汇调查研究得出新的岩溶和矿物碳汇能力估算数据。全球气候变化地质记录研究取得新认识。编制完成了中国国土资源领域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报告,为中国政府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提供了基础资料。

二、“十二五”期间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密围绕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资源环境问题,按照“夯实基础,强化应用,着力构建以服务为导向的水工环地质工作新格局”的基本要求,统筹部署国家水文地质、地质灾害和环境地质调查工作,依靠科技进步,加强综合研究,构建区域地质环境综合信息平台,进一步增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能力和提高地质环境开发利用与保护水平,为国土资源规划和管理提供决策支撑服务。主要工作目标如下:

(1)重点加强全国地质灾害易发区、地下水主要开发利用区、重要经济区等地区中比例尺基础水工环地质调查,显著提高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程度;

(2)积极推进城市地质、地热资源调查以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地质响应研究,进一步拓展水工环地质服务领域;

(3)完善国家地下水和地质灾害监测网络,综合集成水工环地质调查和监测资料,构建数字地质环境信息平台,进一步提升水工环地质工作对国土资源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和服务水平。

三、重点工作部署建议

1.重点地区基础水文地质调查

在我国主要平原(盆地)、岩溶石山地区和国家大型能源基地,开展区域水文地质基础调查,查明区域含水层系统的空间分布与结构及地下水补径排条件,提出含水层保护建议,构建区域水文地质基础资料信息平台,为国土资源规划以及含水层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决策支撑服务。

2.全国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

在我国东部平原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的基础上,完成中西部和东北平原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查明平原(盆地)地下水水质和污染状况,综合评价地下水水质和污染程度及变化趋势,为我国地下水污染防治、地下水资源保护以及保障饮水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3.严重缺水和劣质水地区水文地质勘查示范

在以往严重缺水地区水文地质勘查工作的基础上,开展北方缺水区、饮水型地方病区、南方红层缺水区及水污染区水文地质勘查示范,解决450万~55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为不同缺水类型地区提供找水方向与勘查经验,探索地质环境与地方病关系,提出解决缺水区人畜饮用地下水开发利用区划,为推进解决群众安全饮水问题提供技术支持。

4.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

基本建成较完善的国家级地下水监测站网、北方主要平原盆地地下水动态评价体系和国家地下水监测试验与科学研究基地,有效提升国家地下水环境监管能力和监管水平,满足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对地下水环境的要求,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提供支撑。

5.地质灾害详细调查

在我国地质灾害高、中易发区开展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查清滑坡、崩塌、泥石流发生的基础地质条件,阐明其发育、分布规律及形成机理,评价和预测其发展趋势;结合防灾规划,推荐应急搬迁避让新址,并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和建设适宜性初步评估;建立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地质灾害分区评价,圈定易发区和危险区;建立和完善的群测群防的地质灾害预警体系。

6.全国地面沉降、岩溶塌陷调查

继续进行长江三角洲、华北平原和汾渭盆地地面沉降监测,完善地面沉降监测网络,强化InSAR监测技术应用,优化基岩标、分层标和地下水分层监测孔等设施。开展珠江三角洲、东北平原等地区地面沉降调查。开展高速铁路沿线地面沉降与地裂缝详细调查与监测。继续开展武汉、广州等重点地区岩溶地面塌陷调查和监测示范。

7.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研发与预警示范区建设

开展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仪器研发和防治关键技术研发工作,选择辽东南中低山泥石流区、浙东南低山丘陵滑坡泥石流区、陇中黄土高原滑坡泥石流区、秦巴山地滑坡泥石流区、滇南哀牢山滑坡泥石流区、新疆伊犁河谷滑坡泥石流区,藏东南高山峡谷区开展地质灾害早期预警区建设。

8.重要经济区和城市群地质环境综合调查

选择我国重要经济区和城市群开展环境地质调查,查明区域构造格架和地壳稳定性以及城市群核心区断裂带活动性、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进行重点城市环境地质安全评价,开展重大环境地质问题专题调查研究,提出对策建议,建立环境地质可视化信息平台,为我国主要城市群规划、建设和安全运行等提供决策支持。

9.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

开展我国重要矿产资源集中开发区和潜在的矿业基地或重要成矿区(带)的矿山地质环境详细调查与评价,开展重点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示范,监测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所产生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以及闭坑后所存在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建立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信息系统,为我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

10.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地质响应研究

继续实施地热资源调查与开发利用工程、二氧化碳地质储存调查与示范工程、地质碳汇潜力评价与固碳示范工程和全球气候变化地质记录研究,摸清国土资源领域节能减排潜力,提高气候变化规律认识,提升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能力,服务国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战略。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