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研究的基本任务包括
㈠ 建筑工程一切险如何理赔
简述EPC工程管理模式下,承包商的全过程工程保险管理任务-工保网
2、后期保险管理
作为一项重要的风险管理手段,工程保险在投保后的相应管理工作,直接影响着投保人最初风险保障目标能否实现,即业主方或EPC工程总承包商能否顺利获得保险理赔,或相应事故预防技术能否有效发挥作用。这里主要涉及两方面的保险管理内容,即重视保后索赔管理与配合风险管理服务。
重视保后索赔管理
工程保险索赔管理,对于各类工程险种能否发挥、或能够发挥多少实际理赔功能有着重要影响。由于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长期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情况,保险公司为防范道德风险发生,降低自身损失,其理赔处理过程与要求往往十分严格。如是否及时报险、是否报警、是否采取相应事故减损、是否提供各类理赔材料等,都直接影响着保险公司是否理赔,或最终承担的赔偿责任。
同时,在保险责任、除外责任、免赔额等保险合同条款的理解与运用上,承包商天然处于弱势地位。一些应由保险人承担的保险赔偿责任,往往被“除外责任”、“免赔额”等理由解除。这客观上要求EPC总承包商重视工程保险的保后管理工作,通过委派专项人员或部门进行保后理赔管理,真正实现各类工程险种的保险保障作用。保后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即风险事故前的保险条款研究与风险事故后的索赔处理。
配合风险管理服务
质量安全风险管理,是指保险机构依据保险合同约定,通过自身风险管理或第三方质量、安全风险管理服务机构力量,为投保项目工程提供的工程质量或安全生产管理风险管理服务。其涉及的工程险种主要包括IDI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工程质量风险管理服务)与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服务)。
由于目前这两大险种的风险管理服务主要通过第三方专业风险管理机构实现,而后者的工作内容往往涉及相应工程建设活动主体的工作规范、标准与质量安全责任,因此,在相应质量安全风险管理服务的实施过程中,经常会遭遇来自如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的工作不配合或其他阻力,严重影响着具体风险管理服务的实施质量。
EPC工程总承包商在投保IDI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或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的项目管理过程中,应尤其重视相应的保险风险管理服务,配合风险管理服务机构完成相应检测、检查,通过其风险建议解决相应工程质量或安全生产风险问题。
㈡ 海南大学有哪些专业
海南大学开设专业:动物科学、动物医学、风景园林、环境科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热带农林学院简介、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园林、植物生产类(农学、植物保护、园艺) 。
1、动物科学专业属于动物医学类大类招生, 采取1.0+3.0的培养模式。学生在入学后前1年学习动物医学类大类的课程。在入学1年后,将依据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前1年的学习成绩选择进入动物医学或动物科学专业完成之后3年的学习。
2、国际旅游专业是海南大学和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联合国际旅游学院基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和国内外旅游业发展需要而建立的国际化、创新型联合学院,隶属于海南大学,是教育部于2017年5月正式批准成立的国内首个旅游类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3、海洋科学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和较高的人文科学素养,具备海洋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系统掌握海洋生物、海洋物理和海洋环境等领域专业知识和专项技能,能在海洋科学等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管理及技术研发工作,具有正确海洋观的高素质科技人才。
4、工程管理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土木工程技术、管理学和经济学等学科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接受工程师基本训练并具备工程建设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能力,能在大型建筑企业、房地产开发公司、工程咨询机构、建设单位、政府建设主管部门、科研和教育单位从事工程项目策划、评估、建设、经营和维护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
5、法学本科专业以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和全球化、信息化的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与健康个性和谐统一,具有深厚理论功底和扎实的法学专业基础,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广阔视野的高素质法律、法学专门人才为目标
(2)工程地质研究的基本任务包括扩展阅读:
海南大学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招生类别有普通文理科、艺术类专业、高水平运动队、国家贫困地区专项计划、国家民委贫困专项计划、地方农村专项计划、少数民族预科班(仅招海南省生源)。为鼓励考生第一专业志愿填报园林、水产养殖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动物科学、动物医学、植物生产类(农学、植物保护、园艺)、林学类(林学、森林保护)、种子科学与工程、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管理、园艺(草坪科学与工程方向) 、植物保护(农药与农产品安全方向)等农科类专业,
㈢ 技术科学与应用科学的区别
一般地说,现代自然科学是由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三大部分组成的科学总体。这三大部分各有研究的对象和目的,既是自然科学体系中的不同组成部分,又是三个密切联系的不同层次,互相影响,相互促进。
基础科学以自然界某种特定的物质形态及其运动形式为研究对象,目的在于探索和揭示自然界物质运动形式的基本规律。它的任务是探索新领域,发现新原理,并为技术科学、应用科学和社会生产提供理论指导和开拓美好的前景。基础科学是整个自然科学的基石,是现代科学发展的前沿,也是技术发明的“思想发动机”。
技术科学以基础科学的理论为指导,研究同类技术中共同性的理论问题,目的在于提示同类技术的一般规律。它是直接指导工程技术研究的理论基础。技术科学的研究都有明确的应用目的,是基础科学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桥梁,也是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的主要生长点。因此,技术科学在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现代科学中最活跃、最富有生命力的研究领域。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原子能科学、 计算机科学、能源科学、航天科学等一系列新兴技术科学的迅猛发展,已成为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标志。
应用科学是综合运用技术科学的理论成果,创造性地解决具体工程、生产中的 技术问题,创造新技术、新工艺和新生产模型的科学,如农业工程学、水工程学、 生物医药工程学等。应用科学是自然科学体系中的应用理论和应用方法。它直接作 用于生产,针对性强,讲究经济效益,所包括的学科门类最多,社会对其放的人力、 物力、财力也最多。
㈣ 工程地质学基础: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地质勘察一般划分为那几个阶段各阶段的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看课本或规范吧。
分初勘,详勘,施勘,
初勘的任务是。。。
详勘的任务是。。。
。。。的任务是。。。
直接抄课本或规范吧,然后有空去记记,没有空就拉倒,用到时去翻翻书。
㈤ 总价合同与单价合同的区别
具体区别如下:
1、固定总价合同其实是针对当时的图纸、招标文件以及技术资料的固定,当施工过程中发生设计变更,还是要按照规定予以增减造价的。如果没有设计变更,结算=预算(中标价);
2、固定单价合同是指按针对当时的图纸、招标文件以及技术资料的固定单价,而工程量按实结算。一般情况招标方都是给一个暂定量的。结算=审计工程量*中标单价;
3、固定单价是有利于乙方,但如果固定总价,业主在施工过程中,投入的管理人员会少些,省心,二就是利于控制造价。
(5)工程地质研究的基本任务包括扩展阅读:
固定单价合同、是说分项的子目单价不可调整,工程量可以调整。固定总价合同、是指工程的项量不变的情况下总价不变化。如果项目和工程量发生签证的就可以按签证增减总价。固定综合单价合同、是指清单计价的情况下固定综合单价,如果发生工程的变更和洽商,可以按实际发生的重新增减总价。
总价合同(Lump Sum Contract),是指根据合同规定的工程施工内容和有关条件,业主应付给承包商的款额是一个规定的金额,即明确的总价。所谓总价合同是指支付承包方的款项在合同中是一个“规定的金额”,即总价。总价合同的主要特征:一是价格根据确定的由承包方实施的全部任务,按承包方在投标报价中提出的总价确定;二是持实施的工程性质和工程量应在事先明确商定。
参考资料:总价合同-网络
㈥ 可行性研究报告包括哪些内容
(一)基本情况: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名称、法定地址、宗旨、经营范围和规模;合营各方名称、注册国家、法定地址和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国籍;企业总投资、注册资本股本额(自有资金额、合营各方出资比例、出资方式、股本交纳期限)。
合营期限、合营方利润分配及亏损分担比例;项目建议书的审批文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负责人名单;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概况、结论、问题和建议。
(二)产品生产安排及其依据。要说明国内外市场需求情况和市场预测的情况,以及国内外当前已有的和在建的生产装备能力。
(三)物料供应安排(包括能源和交通运输)及其依据。
(四)项目地址选择及其依据。
(五)技术装备和工艺过程的选择及其依据(包括国内外设备分批交货的安排)。
(六)生产组织安排(包括职工总数、构成、来源和经营管理)及其依据。
(七)环境污染治理和劳动安全保护、卫生设施及其依据。
(八)建设方式、建设进度安排及其依据。
(九)资金筹措及其依据(包括厂房、设备入股计算的依据)。
(十)外汇收支安排及其依据。
(十一)综合分析(包括经济、技术、财务和法律方面的分析)。要采用动态法和风险法(或敏感度分析法)等方法分析项目效益和外汇收支等情况。
(十二)必要的附件。如合营各方的营业执照副本;法定代表人证明书;合营各方的资产、经营情况资料;上级主管部门的意见。
(6)工程地质研究的基本任务包括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设计方案:本报告的主要任务是对预设计方案进行论证,因此有必要对研究方案进行设计,以明确研究对象;
2、内容真实性:报告内容和反映情况的数据必须绝对真实可靠。不允许有任何偏差或错误。报告中使用的信息和数据应反复核对,以确保内容的真实性。
3、准确预测:可行性研究是投资决策前的一项活动。这是在事件没有发生之前的一项研究。它是对未来事物发展、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结果的预测。因此,有必要采用现实的预测方法,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充分利用信息,科学预测未来的前景。
4、严格论证:必须采用系统分析法,对影响项目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既需要宏观分析,也需要微观分析。
㈦ 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岩土工程勘察的研究对象是,工程建筑所处的地球表面的岩土体及赋存于其中的水、应力、热等组成的整个工程建筑场地的地质环境。这样一个地质环境对工程建筑有三方面的用途,即:建筑地基(地基、坝基、路基等);建筑环境(硐室、油库、地下铁道、井巷等);建筑材料。
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目的是:查明建筑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分析论证存在的岩土工程问题;对建筑场区做出岩土工程评价。这就是说除了要应用广泛的理论,对各项具体问题进行阐述、论证及提出解决这些具体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外,还要研究各种勘察方法的原理、适用条件相互关系与配合,并研究勘察方向与步骤,不同勘察阶段的工作部署,通过勘察资料的分析整理,岩土工程图的编制,发现场地存在的岩土工程问题,分阶段、有步骤地加以解决,最后应用各种理论进行正确地岩土工程评价。
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任务是:为工程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及安全运营提供详细的可靠的地质资料,用地质力学原理(理论)回答工程上的地质问题,以使地质环境与建筑物相适应,保证工程建筑物的安全稳定、经济、合理、正常运行,并达到合理利用、保护地质环境的目的,同时对工程建筑不利的地质条件进行处理和采取可靠的技术措施。
一、岩土工程勘察的任务
岩土工程勘察的任务,具体总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查明建筑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指出对工程有利和不利的岩土工程条件。阐明这些条件的地质特征、形成过程和控制因素。
(2)分析研究与建筑物有关的岩土工程问题,做出定性和定量的评价,为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满足该工程设计所需的岩土参数、确定地基土的承载力特征值,预测变形量的大小。
(3)选出岩土工程条件优越的建筑场地,即:选择岩土工程条件优良、岩土工程问题少而小的建筑场。选择优良的建筑场地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在上述各方面的条件中,应充分体现出:充分利用自然地质环境;避免事故的发生;减少复杂的工程措施,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4)配合设计、施工部门提出建筑物的类型、结构、规模、施工方法及地质要求。尤其是要提出地基基础类型、基坑支护的方法、工程降水及地基处理的方法,及与地质有关的注意事项。例如对于抗震烈度大于6度的场地,应进行场地与地基的地基效应评价。
(5)为拟定、改善和防治对建筑物有影响的不良地质条件的措施、方案提供地质资料,提出改善场地岩土工程条件,解决岩土工程问题的措施及试验数据。针对岩土工程条件中的缺陷和存在的岩土工程问题,只有在阐明不良条件的性质、涉及范围,以及正确评定有关岩土工程问题的严重程度的基础上,才能拟定出合适的措施、方案。所以,必须有岩土工程勘察的成果作为依据。例如对于抗震烈度大于6度的场地,应进行场地与地基的地基效应评价。尽管处理地基及围岩是设计施工部门的工作,但其范围,处理的可靠性,方案的选比,没有岩土工程勘察的详细工作是没有实际价值的。
(6)预测工程兴建后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制订保护地质环境的措施。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取得了利用地质环境、改造地质环境为人类谋福利的巨大效益。但它同时也成为新的地质营力而产生了一系列不利于人类生活与生产的地质环境问题。例如,铁路的修建方便了交通,但是在山区开挖边坡,也常常引起新的滑坡、崩塌;水库的修建,有利于防洪、发电等,但也带来了库岸地区的浸没、坍岸、甚至出现水库诱发地震等问题。
(7)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岩土工程勘察的理论和方法。
以上几项任务,前两项是岩土工程勘察独自完成的,后几项是与设计、施工及其他部门共同完成,前两项任务是后几项任务的基础。查明岩土工程条件是岩土工程勘察最基本的任务,也是岩土工程工作者最基本的工作,在这方面出了问题,后面的几项任务就难以完成,并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
二、岩土工程条件
岩土工程条件是指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要素之综合。包括:地形地貌条件、地质结构条件、岩土类型及岩土工程性质、地质结构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物理地质现象和天然建筑材料等六要素。
将地质要素称为岩土工程条件是因为:对其研究和评价者是以岩土工程观点出发,是针对具体工程建筑的;对地质条件变化的预测也是与工程建筑相联系的。
这些要素,对区域的合理利用、不同类型建筑区及场地的选择、不同类型工程的配置、建筑物的稳定性及其正常运营和施工条件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产生岩土工程问题也会很不相同。
岩土工程条件是综合性的概念,是指上述六个要素的综合。单独一、两个要素不能称为岩土工程条件,而仅能按其本身术语称谓,或称为岩土工程条件的地质结构要素等。尽管岩土工程条件受气候、水文、植被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但是这些自然因素并非为岩土工程条件的组成部分,故不能把岩土工程条件定义为“自然因素的综合”。
岩土工程条件是地质演化过程及其后生变化而逐渐形成的,即: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的产物。岩土工程条件的形成受大地构造、地形地貌、气候、水文、植被等自然因素的控制,但是,岩土工程条件各要素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从而形成了差异巨大的岩土工程条件模式。例如:①山区模式:基岩为主—断裂发育—基岩裂隙水为主—物理地质现象发育—石料丰富;②平原区模式:冲积层巨厚—砂土、粘性土交互发育—物理地质现象不发育—孔隙水为主—土料丰富;③山前平原区模式;④峡谷区模式;⑤岩溶地区模式;⑥花岗岩区模式。
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对岩土工程条件的各要素的研究应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并且,各勘测阶段研究的重点和详细程度也不相同。下面对岩土工程条件六要素逐一予以阐述。
1.地形地貌条件
地形地貌是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在漫长的地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一个地区地形地貌的各种形态及其总体特征,往往有助于认识当地的地质结构、岩性的构成、地质作用和地质现象的分布,以及它们对于已建成拟建工程的危害性的预测。
地形地貌的研究能反映出地质结构、水文地质结构特征,成因类型、地壳运动,尤其是新构造运动特征等。对建筑场地的选择、建筑物的配置和形式、工程量的大小、勘察工作量的布置有重大影响。
地形地貌条件对建筑场地的选择,尤其是水电枢纽工程、铁路、运河渠道等方案的选择意义重大。例如:平原区的地貌条件比较简单,场地线路的选择较为理想;而在地形地貌复杂多变的山区,如何使线路“平、顺、直”,而又避免大的挖(填)方工程以及尽可能避免建造大型工程建筑物(桥梁、隧道),是一件直接影响经济合理性的复杂工作;河谷的宽度影响到水坝的长短;山体的宽厚与否、河谷的陡峻对称与否、阶地的发育与否,直接影响到坝型的选择与工程量的大小;此外,场地的宽敞程度、有无心滩,又直接影响到施工方法和施工条件、工期长短与工程造价。所以,合理利用地形地貌条件是规划选址阶段应首先加以注意的问题。
地形地貌条件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内容:①地形地貌分级;②地貌单元划分;③地形起伏的变化(水系分布、高程及相对高差);④地面切割情况(沟谷的发育系统、形态、方向、密度、深度及宽度);⑤山坡形状、高度、陡度;⑥山背、山顶的形态、宽度、平整程度;⑦河谷情况即河谷结构、坡度、河谷地形、宽度等;⑧阶地情况:阶地成因类型、阶地级数及高程、宽度、起伏度、完整程度、结构及组成物质;⑨不同地貌单元的特征及相互联系与差异。
对于地形地貌的研究,一般是在踏勘和初勘阶段进行的。有关岩土工程条件的最重要的资料,往往是通过对当地地形地貌的野外调查和对航测等资料的研究中获得的。岩土工程工作者在一个新的区域进行工作,若没有首先对地形地貌的研究与调查,其工作就会迷失方向而造成工作的被动局面。这样很多勘察工作的布置也难以正确进行,资料也会造成不完整性和缺乏代表性。
2.地质结构条件
地质结构一词比地质构造含义更广,且与岩土工程关系更为密切。因此,岩土工程和岩土工程界经常采用地质结构这一术语。我们在岩土工程中常用的岩体结构、土体的结构等,并不限于地质构造的含义。地质构造所形成的结构面,称为构造结构面,包括:断层面、层间错动面、切理面、劈理面等。这些结构面仅限于岩体内部,在土体中很少或基本不存在。
岩体土体中占重要地位的是原生结构面,它们对岩体常具有控制意义。不整合面、假整合面也是原生的沉积结构面,其分开来的不同部分在物质成分和结构构造上也是互不相同的,差异明显是属于物质分界面。火成岩中的各种结构面;变质作用形成的结构面;风化卸荷形成的裂隙面,都是构造结构面。因此,地质结构包括了构造结构面和次生结构面,原生结构面等。
土体结构是指土层组合关系,即:由层所分隔的各层土的类型,其厚度及其空间分布变化。
相变剧烈是土体结构的最大特征。对建筑物极有意义的是地基土体中的强度高、低,透水性大、小,以及土层的上下关系和其相对厚度,它们对建筑物的地基承载力和建筑物的沉降变形等起着决定性作用。
岩体结构的主体是构造结构面、缝隙、软弱夹层及构造破碎带,也是岩体结构的研究重点,这些结构面的性质与分布,是岩土工程勘察中的重要内容。
岩体天然应力状态是赋存于地质结构中的,也就是地应力,它对于地基开挖后的岩体变形、失稳,洞室围岩的变形与破坏(尤其是在结构面发育的地段)影响尤为剧烈,破坏极为严重。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应当重视。
有关地质结构的研究,在初勘阶段主要以大的控制性结构为主,而在详勘阶段,则有关微裂隙的研究便成为重点对象。
3.岩土类型及岩土工程性质
岩土是区域岩土工程条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岩土工程条件诸因素中与工程建筑密切相关的。它决定着地形特征,地质作用的发育情况,地下水的分布。同时岩土还是各种工程建筑物的天然地基、环境和建筑材料。
有关岩土类型及岩土工程性质的研究,在各个勘察阶段都有其广泛的内容,而且重点也不一样。
在工程初步勘察阶段,在岩土类型及成因的划分上与地质测绘没有太大的差别,以分到界、系、统即可,而对其岩土工程性质的研究则一般是据经验值给出,以方便对地质结构等的研究;而在详细勘察阶段,则对岩土类型的划分就基于岩土工程的观点进行详细地划分,据其岩土工程性质划分岩土工程单元体,以利于对其进行正确的岩土工程评价,并且在此阶段,有关岩土性质的测试研究工作量也是巨大的,是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工作。
有关岩土类型的划分,在《岩石学》课程和《工程岩土学》中已经讲过。但应说明的是,岩土的类型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勘察阶段性则由粗到细。例如,在规划阶段一般可按成因类型划分(注意年代),在详细勘察阶段则须按物理力学性质划分,对于具有岩土工程性质特殊性的特种岩土,则应按具体情况专门研究和划分。
在详细勘察阶段,则须按物理力学性质划分。由于软土、黄土、膨胀土、红土、盐渍土等特殊土体,以及软岩、软弱夹层及破碎岩体不利于地基的稳定性,边坡的滑移、洞室的塌落也往往由这种软弱夹层引起,勘察中需要特别注意研究。因此,在岩土工程详细勘察中必须进行仔细的勘探、试验工作,以查清它们的分布情况、厚度变化,以取得准确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4.水文地质条件
水文地质条件是影响岩土工程性质,是使岩土工程问题变得更为复杂的重要因素。对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有:①水文地质结构——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②地下水类型、水质;③地下水位、水头、水量及变化;④含水层、隔水层的分布、厚度及组合关系;⑤岩土层的渗透性、富水性、承压性、渗透压力;⑥地下水的侵蚀性。
地下水位的高低影响到建筑物基础的埋深,施工方法的选择及处理措施;岩土的岩土工程性质与含水率有直接关系;地基沉降量计算中必须考虑地下水位的波动幅度;道路翻浆、水库渗漏、浸没、渠道渗漏、基坑漏水、流沙等岩土工程问题的出现,这些与地下水位及变幅不无密切关系。
在水库库址选择中,含水层、隔水层的空间分布至关重要。坝基防渗的范围与深度直接与含、隔水层有关;由于构造导水造成的集中渗漏,对坝基防渗的水库渗漏的影响很大。
地下水位幅度的变化对岩溶的发育至关重要,它对于研究岩溶发育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基岩裂隙水的分布很不均一,对于地下硐室稳定以及井巷围岩支护安全有重要影响;而座落于松散地基中的坝基,在较高地下水头作用下,易在较大的坝基场压力作用下产生渗透变形而失稳。
此外,在岩土边坡中,地下水的存在一方面加大了下滑力,另一方面使结构面软化、弱化、减小了抗滑力,致使边坡产生失稳的例子不胜枚举。
地下水的侵蚀性对于基础类型的选择,也是必须在勘察中加以注意的。
大量抽取地下水还会造成许多环境岩土工程问题。例如:地面沉降或地基不均匀沉降、矿区塌陷、岩溶塌陷、附近区井泉干枯等,也会对降水区域内建筑物的安全产生一定影响。
在工程勘察中对水文地质条件的研究,在初步勘察阶段一般是对其水文地质结构、含水层、隔水层的空间分布、厚度加以研究;详细勘察阶段则主要是通过钻探、取样和抽取地下水试验进行全面的水文地质参数的获取工作,以正确地评价岩土工程条件、解决存在的岩土工程问题。
5.物理地质现象
物理地质现象是指内、外地质动力作用对地壳表层岩土体综合作用的产物,如地震、边坡变形引起的破坏、地面塌陷、泥石流、冲沟等。这些现象是岩土工程条件中最活跃的因素。因此,仅对其目前的存在状态的研究是不够的,还要对其发生、发展、消亡的规律、产生的原因、影响发育的因素、形成条件与机制、发展的过程及阶段进行反演和预测,才能作出正确的评价,从而制订技术、经济上合理的防治措施。
6.天然建筑材料
对于大型工程来讲,天然建材是岩土工程条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质量,数量及开采条件和运输条件的优劣,对工程的建筑类型、建筑规模、工程造价、工期长短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必须在勘察中放到应有的地位来专门解决。
应当注意的是,具体建筑对工程条件的要求差异很大,影响也不相同。因此,岩土工程条件的评价应当与具体工程联系起来,才能评价其优劣,否则则会造成纸上谈兵,甚至会得出相反或错误的结论来。
三、岩土工程问题
岩土工程问题是指据岩土工程建筑与地质环境(系由岩土工程条件具体表征)相互矛盾、相互表征而引起的,且对建筑物本身的顺利施工和安全运行或对周围地质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地质问题。只要兴建建筑物,地质环境就会与之相互作用,矛盾就会必然产生;因而,岩土工程问题总是存在的,只不过这种作用的强烈程度不同而已。有时表现得轻微,有时表现得强烈,有可能产生严重的后果。
岩土工程问题的分析研究是岩土工程勘察的中心任务。只有把勘察工作提高到研究问题的高度,才能预测工程建筑物形成后可能引起的地质环境的恶化及发展趋势。因此,定性、定量地作出岩土工程评价,正确地选择优良场地和制订必要的处理措施方案,才能把岩土工程条件与工程实际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体现出岩土工程工作在该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是必不可少的,它为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岩土工程问题的分析与评价是一座桥梁,它把岩土工程条件的查明与场地结构的选择、施工方法及处理措施等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从认识论上来讲,岩土工程问题分析是基于、但高于岩土工程条件的查明。这也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综合推理论证过程,是实现由片面到更多方面的一个质的飞跃。
建筑物场地的选择是工程规划和可行性研究阶段的一项基本工作。如果规划部门已经确定了总体的工程规划方案,那么,选择保证工程安全稳定、经济合理,对地质环境影响较小的建筑物场地则是岩土工程勘察义不容辞的任务,亦是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目标。因此,选择比较优越的地质环境,是一项十分重要而艰难的任务。
对于中小型工程,选择一个场地并不太难,但对于一项大型工程(如水电枢纽工程、铁路工程、隧道工程、核电工程,大型厂址工程等)则由于其工程建筑物多样化,生产工艺要求的特殊性,工作方便等因素,选择起来就比较困难。如在地质环境较差的场地建设的大型工程,一旦发生岩土工程问题,其补救措施有两种:一是改变建筑物设计,如结构型式改变,规模变小等;另一种是对地质环境进行岩土工程处理,以满足工程需要。从目前的岩土工程地质环境改造技术水平而言,可以说没有什么困难不可以克服,但也应看到,采取这些措施必然要付出很大代价,有时费用是很昂贵的,经济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况且还会产生工期加长的问题。如果不讲求经济,岩土工程勘察可以说就会失去几乎全部的意义,而只剩下保证工程安全、稳定一方面的问题。这样的经验与教训在国内国外都有,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岩土工程工作者不加以重视造成的。
对于岩土工程问题的分析,既要了解岩土工程条件的特点,又要了解建筑物的特点(建筑物理学规模、结构、类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研究建筑物与岩土工程条件相互作用和影响因素,作用的机制和过程,边界条件,作出正确地定性评价;进一步利用各种参数和计算公式进行计算、作出定量的评价,明确作用的强度或岩土工程问题的严重程度、发生发展的进程——这就是岩土工程预测。
岩土工程条件优良的场地,能使其与建筑物的作用限制在一定的程度之内,对建筑物的安全稳定、顺利施工和正常运行有利,并保证了经济合理性,反之则会带来威胁。另外,工程建筑物的特征对岩土工程问题的严重程度影响也很大,由于建筑物类型的差异,岩土工程条件的不同,施加的荷载与作用方式的改变、产生的岩土工程问题也不同,严重程度也不同。因此,从这两方面的相互的作用来讲,仅仅查明岩土工程条件是不够的,还要考虑到工程对其的影响。通过矛盾的分析——岩土工程问题的分析才能使勘察工作深入一步,从而更好地理解工程建筑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客观规律,并为合理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做出正确的选择。
此外,通过岩土工程问题的分析还可以检验岩土工程条件是否已充分查明,资料是否齐全,数据指标是否正确合理,哪些方面仍需要补充修正,等等,从而指导进一步的勘察工作,使在工作方法的选择和工作量的布置方面有章可循。因此,它是一项指导全局的工作,是勘察的中心任务。
四、岩土工程勘察方法及相互关系
完成岩土工程勘察任务必须遵循一套有效的方法。而勘察质量的优劣,与岩土工程勘察方法的巧妙配合,掌握运用的训练程度与正确程度有很大的关系。
岩土工程勘察的研究方法,有三种:地质学方法、实验方法和计算方法。这些研究方法在勘察工作中则由如下勘察方法来体现:①岩土工程测绘;②岩土工程物探和勘探;③岩土工程室内试验;④岩土工程野外(现场或原位)试验;⑤岩土工程长期观测;⑥勘察资料的室内整理与报告编写。
岩土工程各种勘察方法在整个勘察工作中是相互联系的,逐步进行的。它们的目的及获得的信息,对充分反映工作区的岩土工程条件、论证岩土工程问题、作出正确可靠的岩土工程评价,是必不可少的。
岩土工程测绘是工程勘察各方法中最主要最根本的方法,是勘察最先进行的工作。通过岩土工程测绘:取得地面地质的实际资料,了解地质变化规律,借此推断地下地质情况,并用以指导物探、钻探、坑探、坑-槽探、试验取样及长期观测等各项勘察工作的布置的具体位置。对岩土工程工作者来说,要能初步运用便携式仪器获得测绘区内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该项工作在岩土工程勘察初期,工作量是最大的,随着勘察工作的深入,测绘范围越来越小,精度要求越来越高。
勘探工作是为了验证测绘工作的推断,或准确地反映区内地下地质情况,为岩土工程室内、外测试提供条件而进行的工作。因此,该项工作是勘察工作的深入和综合。一般在规划和初勘阶段,该项工作主要以物探和坑探为主,配合少量的钻探;而在详勘阶段,钻探工作则居主要地位。
测试工作是为了获取岩土体岩土工程性质指标不可缺少的,是为了论证岩土工程条件的差异性,分析岩土工程问题、定量评价具体剖面问题必备的条件。初步勘察阶段该项工作是少量的,并且主要是配合测绘进行的岩性分类测试,而在详细勘察阶段则以为定量分析和为设计部门提供指标,处理技术参数而进行的,其工作量及试件数量往往是大量的,投资也会很大。
长期观测工作是为反映岩土工程作用的持续发展动态、强度,及对工程的影响程度如何而设置的,该项工作视具体情况在勘察的各个阶段均可进行。
勘察资料的整理,主要是指数据的统计、岩土工程图的编绘和岩土工程报告的编写。这是勘察工作的最终成果,是为设计和施工服务和应用的。只有高质量的勘察工作,才能获得高质量的成果报告;只有深入细致的室内工作,才能体现出勘察工作的质量。
勘察方法的选择及相互配合、勘察工作量的大小及工作布局,除了决定于工作区的岩土工程条件的复杂程度和工程类型外,还受到勘察阶段的制约。所以明确勘察工作的阶段,以确定勘察广度和深度,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