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地质
『壹』 三峡大坝到底对国家的环境影响有多大呀!!
三峡大坝对国家的环境影响大致是三个方面:地质、气候以及生物。
一、地质影响:孙中山时代的三峡大坝规划是建在南津关(现在的宜昌市三游洞景区附近),毛泽东时代将这一原有规划进行了修改,将大坝位置上移至茅坪中堡岛(现在的三峡大坝所在地)。单纯就发电量而言,中堡岛坝址的发电量小于南津关坝址。之所以进行这样的修改,是因为南津关的地质条件不如中堡岛。岩心取样的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中堡岛岩心是坚固的花岗岩,在水的重力作用下面会更安全一些。但是三峡大坝作为世界第一大坝,其巨大的水库容量所产生的巨大重力作用,对下面地址带的影响还是不容小视的。汶川地震跟三峡蓄水之间的联系目前还不明确,轻度地震每年的发生频率不算太低,当年成都地震和建立三峡之间应该是没有必然联系的。水库诱发地震是水电站很怕的一个后遗症,三峡蓄水到168前后,坝区曾经发生过一次有明显震感的轻度地震(08年9月20号前后,具体时间忘了~),09年元旦之后宜昌又发生过一次明显震感地震。现在,对诱发地震的警惕性相对较高。
二、气候影响:个人认为,目前就把07年四川、重庆的大旱与三峡工程开始蓄水联系在一起有失偏颇。如果二者之间有联系,前提是这样的事情是可以重演的,可重复、可验证的,截止目前,还没有这样的论证条件,毕竟年限还很短。库区蒸发量的扩大会对大气环流产生影响,但影响的作用方式还有待搜集更多数据之后才能进行推断。
三、生物影响:最明显的受到三峡大坝影响的生物是中华鲟。作为三峡大坝反调节水库的葛洲坝截断了中华鲟这种洄游鱼类的洄游线路,为了保护这一物种,1983年前后,葛洲坝设立了中华鲟研究所,专门进行洄游中华鲟的保护及人工繁殖技术研究。经过20多年的努力,中华鲟已经在葛洲坝下游建立了新的洄游繁殖区域,加上研究所每年会向长江投放鱼苗,目前的中华鲟种群的生存状况还是比较乐观的。除了中华鲟之外,库区还有其他的大量珍惜动物和植物,随着三峡库区蓄水,它们的生存空间势必缩小。不过很多濒危植物已经被移植到周边及四川盆地进行重新繁殖,这也算是为保护这些稀有植物做的一点儿微薄的贡献吧。
除此之外,水库泥沙淤积、水库水流速度减缓造成的江水自净能力等问题,也是会长久影响库区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的。
ps.我家就在葛洲坝边上,父辈都是参与了葛洲坝和三峡工程的老水电人。水电站的很多弊端都是听父辈讲的。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贰』 三峡工程建设过程中应考虑哪些地质因素
一、三峡工程的生态环境效应三峡工程的生态环境效应是指建设三峡工程对生态与环境的有利和不利影响。1、有利影响(1)防洪:三峡工程的建设,可以有效减轻洪水对中下游地区生态与环境的破坏,改善中下游平原湖区人们的生存环境。(2)防治血吸虫病:三峡工程的建设,将改变钉螺“夏水冬陆”的生存环境,从而有利于中下游血吸虫病的防治。(3)减轻洞庭湖淤积:三峡工程的建设,使长江中游的水位在洪水期间有所降低,减轻了长江洪水对洞庭湖湖水的顶托作用,从而减轻洞庭湖的萎缩和泥沙淤积(4)增加枯水期流量,改善水质:三峡工程的建设,可以调节长江径流的季节变化,增加中下游枯水期流量,改善枯水期水质。(5)调节局部气候:三峡工程的建设,使三峡库区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人工湖泊,从而调节了三峡地区的局部气候。(6)减轻环境污染:三峡水电的使用,改善了华中、华东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清洁的水电替代火电,可减少环境污染及酸雨危害。综上所述,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在中下游。2、不利影响及措施(1)沉没土地、耕地:水库蓄水将沉没土地、耕地。(2)加剧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在移民开发和城市迁建过程中,处理不当可能产生新的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等问题。(3)诱发地质灾难(地震、滑坡):水库蓄水改变了原有地应力的平衡,可能诱发地震,并使库岸发生滑坡等地质灾难的可能性增大。(4)加重泥沙淤积:水库蓄水,使库区水流速度变慢,库区和库尾的泥沙淤积加重。(5)自然景观受到一定影响。(6)影响物种生存:水库蓄水,对水生生物和珍稀物种的生存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7)增加蚊虫孳生:水库蓄水,可能增加蚊虫孳生,对人群健康带来影响。综上所述,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在库区。二、生态与环境问题对策三峡工程建设对库区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根据其所受影响程度的大小可以分为不可逆转的、影响较大的和影响较小的三种类型。表5—6: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及防治对策生态环境问题成因危害对策不可逆转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可逆转的,但仍可以采取措施加以补救或挽回部分损失的生态环境问题沉没耕地水库蓄水,水位上升,沉没线下耕地受淹耕地减少,加剧人多地少的矛盾合理开发现有土地资源,发展大农业,解决耕地不足。沉没文物古迹水库蓄水,水位上升,沉没线下文物古迹受淹文物古迹受损对被淹文物古迹实施搬迁、防护影响珍稀水生生物三峡大坝的阻隔作用,隔断了中华鲟的洄游产卵路线,影响白鳍豚的栖息环境影响珍稀物种和生物多样性(1)采用人工繁殖投放措施;(2)在大坝下游江段形成新的繁殖场所;(3)在部分江段建立白鳍豚自然保护区可逆转的生态环境问题影响较大但采取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和减轻其不利影响的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和库区 人地矛盾问题农村移民开发、城市迁建处理不当河流含沙量增大,加剧水库及中下游湖区淤积;破坏库区生态环境(1)调整农业结构,发展林、牧、果、副、渔大农业生产;(2)改造中低产坡地、三跑田,开发高标准水平梯田;(3)政策、资金上给予倾斜,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水土保持工作泥沙问题水库蓄水后水流条件发生巨大变化,导致库区和库尾回水区泥沙淤积影响水库使用寿命;威胁重庆港通航(即碍航问题)(1)采用“蓄清排诨”的水库运行方式,使来沙和输沙总体趋于平衡;(2)港口整治、航道疏浚影响较小且可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危害发生或把危害减少到最低限度的生态环境问题水库诱发地震问题影响大坝安全(1)三峡坝址及库区为难得的弱震区;(2)工程设计在抗震方面留有余地影响珍稀陆生生物(1)移植;(2)人工培育;(3)建立植物园和保护区</TABLE>
『叁』 原地质部宜昌市三峡水文工程地质大队这个单位在哪里
现名是湖北抄省地质局水文地质工程袭地质大队。
始建于1956年,由原地质部三峡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与地质部丹江口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等单位合并而成。2009年与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合并重组,2014年8月,更名为 湖北省地质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地址: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郢都路33号 邮编:434020
『肆』 三峡大坝的工程地质问题有哪些急求!
1地下水改道导致地陷
2地下水断流导致下游干旱
3地表水改道导致原有内生态平衡打破鱼米之乡容变草场
4地下暗河断流导致地下水资源枯竭以至于无法恢复持久生态
5地上下水断流导致地表蒸发量增大无法补充水源以至于大面积的干旱
6地上下水断流导致靠水生存的微生物灭绝,靠微生物生存的动植物断绝食物链灭绝
7地上下水断流导致树木灌木灭绝
8地上下水断流导致恶劣天气增多“暴雨”“泥石流”“冻土”没有植被覆盖水土流失严重
9因没有没有地上下水导致“地陷”“干旱”“破坏原有生态平衡”“大面积的干旱
”“靠微生物生存的动植物断绝食物链灭绝”“树木灌木灭绝”最终人类灭绝!!!!!
10人类灭绝了 就在也没有问题了
『伍』 详述一下三峡大坝的地形条件,地质条件和工程水文
12额外发生范围few额范围
『陆』 三峡工程建设存在哪些工程地质问题
1. 断裂构造问题
坝区前震旦纪岩体在漫长的地质历史过程中,经受了多期构造运动,留下了以断裂构造为主体的多种构造形迹。断裂构造是控制岩体工程地质条件最主要的因素,坝区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均与断裂构造有关。对断裂构造的分布、出露位置、规模、性状、工程特性及其对不同建筑物地基的影响的勘察研究始终是坝区工程地质工作的重点。坝区构造岩主要为角砾岩、碎裂岩、碎斑岩、碎粒岩、碎粉岩及少量初糜棱岩等,反映了断层从破裂、裂解至磨碎的脆性变形过程。不同方向构造岩由于形成的地质力学环境不
同,工程特性有明显差别。
2.坝基深层抗滑稳定问题
三峡工程坝基裂隙岩体中发育不同程度的缓倾角结构面(优势方向倾向下游),构成了对大坝抗滑稳定不利的地质条件。其中大坝左厂1 号~5 号机坝段是坝址区缓倾角结构面发育程度最高的地段。由于采取坝后式厂房布置方案,坝基下游形成坡度约54°,坡高67.8 m 的临空面,因此,其坝基深层抗滑稳定问题十分突出,是三峡工程最为关键性的技术问题之一。
3. 船闸高边坡稳定与变形问题
船闸边坡开挖后,形成巨大的临空面,使亿万年来岩体中所形成的原有应力平衡体系被急剧打破,产生一系列的岩体卸荷与变形问题,时效变形与变形总量能否控制在设计允许的范围内又成为了一大问题。
4. 地下电站主厂房围岩块体稳定问题
开挖以来,地质人员结合三峡工程地下电站地质条件的特点,利用大型洞室仪
测成像可视化地质编录技术和地下洞室三维块体自动搜索计算软件系统,形成了一套合理、快速、高效的施工地质工作流程,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做到实时跟踪、及时预报、定位定量累计预报了118 个块体,总体积15 万多m3 ,为地下厂房加固提供了翔实资料和可靠的地质依据。
『柒』 三峡大坝地质基础质料
世界第一大的水电工程,位于西陵峡中段的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三斗坪,距下游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38公里。三峡大坝工程包括主体建筑物工程及导流工程两部分,工程总投资为954.6亿元人民币。于1994年12月14日正式动工修建,2006年5月20日全线建成。2010年7月19日,三峡大坝将迎来一次峰值在65000立方米/秒左右的洪水。堪比1998年长江三峡河段的最高峰值,这也将是三峡水库建成以来所面临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洪水挑战。
1、防洪效益大。
三峡水库运行时预留的防洪库容为221.5亿立方米,水库调洪可削减洪峰流量达27000-33000立方米/秒,属世界水利工程之最。
2、水电站大。
三峡水电站将安装32台单机容量为70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其中地下厂房装有6台水轮发电机组),外加两台5万千瓦时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时,年发电量达1000亿度,将是世界最大水电站。
3、航运效益显著。
三峡水库回水至西南重镇重庆市,它将改善航运里程660公里,使重庆至宜昌航道通行的船队吨位由现在的3000吨级提高至万吨级,年单向通航能力由1000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称三峡工程为世界上改善航运条件最显著的第一枢纽工程当之无愧。
4、世界上工程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
①、综合综合工程规模大。三峡水利枢纽主体(含导流)建筑物施工总工程量包括:建筑物基础土石方开挖10283万立方米,混凝土基础2794万立方米,土石方填筑3198万立方米,金属结构安装25.65万吨,水电站机电设备安装26台套、1820万千瓦。除土石方填筑量外,其它各项指标均属世界第一。 ②、单项建筑物大。⑴大坝:三峡水利枢纽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式,挡水前沿总长2345米,最大坝高181米,坝体总混凝土量为1486万立方米,其大坝总方量居世界第一。⑵水电站:三峡水电站为坝后式厂房。水电站单机容量、总装机容量、年发电量均居世界第一。水电站送出工程包括2回±500千伏直流输电,11回500千伏交流输电线路,送出工程规模居世界第一。⑶双线五级梯级船闸:三峡工程梯级船闸是世界总水头最高(113米)、级数量多(5级)的内河船闸,其单级闸室有效尺寸(长280米、宽34米、坎上水深5米)及过船吨位(万吨级船队),属世界已建船闸最高等级的内河船闸。船闸最大工作水头49.5米,最大充泄水量26万立方米,边坡开挖最大高度170米,均属世界最高水平。⑷单线一级垂直升船机:三峡水利枢纽升船机承船厢有效尺寸120×18×3.5米,总重11800吨,最大提升高度113米,过船吨位3000吨,水位变幅上游30米,下游12米等指标均超世界水平。三峡升船机属世界规模最大、难度最高的升船机。 ③、金属结构居世界第一。三峡工程金属结构总量包括各类闸门386扇,各种启闭机139台,引水压力钢管26条,总工程量26.65万吨。其综合工程量为世界已建和在建工程之首。单项金属结构中,引水钢管的内径12.4米,永久船闸人字工作门挡高度37.75米,门高39.75米,运转时最大淹没水深17-35米,均属世界之最。
『捌』 三峡工程建设过程中应考虑哪些地质因素
三峡工程建设过程中应考虑的地质因素包括可能诱发地震,断层,滑坡等
『玖』 长江三峡工程库区白衣庵滑坡工程地质勘察研究报告 四川省地质局南江水文地质大队,1988
1994年12月14日,当今世界第一大的水电工程--三峡大坝工程正式动工,它位于西陵峡中段的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三斗坪,距下游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38公里。三峡大坝工程包括主体建筑物工程及导流工程两部分,工程总投资为954.6亿元人民币(按1993年5月末价格计算),其中枢纽工程500.9亿元;113万移民的安置费300.7亿元;输变电工程153亿元。工程施工总工期自1993年到2009年共17年,分三期进行,到2009年工程全部完工。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顶总长3035米,坝顶高程185米,正常蓄水位1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能够抵御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配有26台发电机的两个电站年均发电量849亿度。航运能力将从现有的1000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同时运输成本也将降低35%。
三峡大坝建成后,将会形成长达600公里的巨型水库,成为世界罕见的新景观。三峡大坝采取分期蓄水。1997年11月8日大江截流后,水位提高到10-75米,三峡一切景观不受影响;2003年6月,第二期工程结束后,水位提高到135米,三峡旅游景区除张飞庙被淹将搬迁外,其余景区基本保存;2006年,长江水位提高到156米,仅屈原祠的山门被淹而将重建;2009年整个三峡工程竣工后,水位提高到175米,届时将有少数石刻将搬迁,石宝寨的山门将被淹1.5米,目前正计划修筑堤坝围护,那时石宝寨所在的玉印山将成为一座四面环水的孤峰,更别致传奇。而其它各景点的雄姿依然不变。随着沿江山脉间人造湖泊的形成和通航条件的改善,原本分散在三峡周围的许多景点将更容易到达,如小三峡、神农溪等千姿百态的仙境画廊。
另外,三峡大坝和葛洲坝这两座现代奇观也将成为长江三峡的新景点,为其添姿增色。集自然美景、古代遗址和现代奇迹于一身的未来长江三峡将一如既往地吸引和陶醉来自全世界各地的游客。
新华网武汉10月11日电(记者高欣、施唐戴)“不惧一时丑,化解千年
忧。”组织三峡工程建设的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常年坚持举办“质量警
示展”,将历次主要缺陷和改进措施动态公布,极大地触动了两万多名建设者,
使“创一流无止境”的质量意识深深扎根第一线。
如今,三峡工程17年工期已经过半,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初现雄姿。尤为
可喜的是,三峡建设者不仅创造了水电建设史上的多项世界记录,而且把住了质
量关,已竣工的单元项目质量评定全部合格。
三峡工程最大坝高175米,水库总库容达393亿立方米,按照设计,三
峡大坝必须抵挡万年一遇的洪水。因此,工程质量的优劣不仅关系到防洪、发电
、航运作用的发挥,而且关系到下游千百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工程施工中
,各参建单位本着对国家、对人民、对子孙万代高度负责的态度,把质量当成工
程的生命。他们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化质量管理,创新制定高于当今国内行业规
范的《三峡工程质量标准》,并对建设者进行多层次技术培训,有效地防止了工
程质量中的“常见病”。记者在三峡工地采访,处处感受到“视精品为合格”的
强烈氛围,“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负责精神深入人心,工程质量和管理水平
不断提高。据今年元至8月的质量评定,已完成的11387个单元工程全部合
格,其中优良率达85.8%,比过去提高5个百分点。
三峡工程强调工期进度的计划性,但一旦与质量发生矛盾,施工组织者毫不
犹豫地宁慢一步而不抢一秒,确保工程质量。去年7月,葛洲坝集团原定混凝土
月浇筑21万立方米,后经调查发现“施工面狭窄使质量保证难度加大”,立即
将浇筑量调低到19万立方米,最终通过优质评定。8年多来,近千名监理人员
始终跟踪施工项目,进入攻坚阶段更是24小时盯守,随时捕捉质量问题。总公
司还严格质量考核,今年拿出两亿元设立“质量特别奖”,硬指标即一次合格率
,截至6月底已兑现6000万元。
从今年起,总公司又自我加压,提出“零质量事故、零安全事故”的管理目
标,激发了建设者争创一流工程的自觉性。一家转战南北的大施工单位,在永久
船闸浇筑中一度跑模1至2公分,这在其它工地往往被忽略不计的问题,在三峡
却被定为质量事故,必须“小题大作”,及时补救。总公司还下设安全总监办公
室,聘请外国专家把关,建立由点及面的连锁督查制度,实现全员安全持证上岗
,有力地促进了工程质量管理。
为根除质量隐患,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派出质量检查专家组,对工程
质量进行严格检查。钱正英、张光斗等水利水电专家不顾年迈,每年两次现场考
察,有时甚至爬上100多米高的大坝“挑毛病”,使参建单位如临大考。他们
对提高施工监理人员素质、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和明确质量缺陷划分标准等提出了
多项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一位施工单位负责人感慨:“在质量意识上,老专
家的身体力行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目前,三峡工程基本攻克重大技术质量
难题,顺利向2003年首期蓄水、发电和通航的目标迈进。
『拾』 从工程地质的角度,分析三峡大坝的选址!
三峡大坝选择三斗坪的理由有: 1、 美人沱花岗岩坝区的10个坝段,地质构造背景、岩性条件基本相似,地质条件的差异主要反映在河谷地貌和岩石表面风化深度两个方面,大体分为两种类型,经比较,一类选择了中等宽河谷的太平溪坝段为代表,另一类选择了宽河谷的三斗坪坝段为代表。前者适合于布置地下厂房,工程防护条件较好;后者适合于布置坝后式厂房,施工场地开阔。这两个坝段均具备兴建混凝土高坝的地质条件。 2、 为火成岩--闪云斜长花岗岩(以下简称花岗岩),三斗坪坝址就位于这一江段,是适于建设混凝土高坝的坝址。往上游看,上游的白帝城至庙河,长141千米,为变质岩、砂岩、石灰岩;下游的莲沱至南津关,长20千米,为岩溶发育的石灰岩,均很难选出好的坝址。如果再放大到南津关到重庆,长658千米,也只有这31千米是地壳深处喷发出来的花岗岩。 3、 坝址的花岗岩,岩性均一,岩体完整,力学强度高,饱和抗压强度达100兆帕,相当于一万米的水柱压力;坝址区有两组断层(地质学上也叫断裂构造),规模均不大,倾角多在60°以上,且胶结良好。这也是很难得的,因为国内外高坝坝址中,大多都有1条或数条规模较大的断层,而且断层之间大多夹有破碎带甚至像硬粘泥一样的泥化夹层。 4、 岩体透水性微弱,单位吸水量一般小于0.01升/分?,即在1分钟内、1米水头下、1米孔段长度范围内的透水量一般小于0.01升。这在国内外的高坝坝址中也是很少见的。大多是虽然总体上透水性微弱,但局部地段透水性较强,需要进行特别的防渗处理。 坝址位于前震旦纪多期岩浆活动形成的结晶基底的黄陵背斜核部。从区域地质背景及新构造运动特征分析,黄陵结晶基底区无活动性断裂及孕育中强震的发震构造,是一个稳定性较高的刚性地块。以坝址为中心,半径320千米范围内近2000年历史记载证明,区内地震水平不高,强度小,频度低,属典型弱震环境。国家地震部门多次鉴定,1987年再次复核,并经国家地震局地震烈度评定委员会核准,均将坝址区地震基本烈度定为Ⅵ度,这同样是很难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