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术语
㈠ 什么叫第一斜坡带在矿山地质灾害治理中提到的专业术语,请高手指教。
比如从山脚到山顶,不是单一的平直斜坡面,半山腰处有一比较宽的平台,或者相对最高峰次一级的山脊,而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在下部。那么山脚到平台(或者次级山脊)一带为第一斜坡带。
仅供参考!
㈡ 城市地质环境及其相关术语
环境、资源、地质环境、地质资源等相关概念在不同的学科或领域有不同的定义,即使在同一学科或领域内,不同的学者根据自己的体会和经历,也会给出不同的定义。为使读者对本书的理解不至于混乱,本节将对这些相关概念作一个界定。
一、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都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既有同一性,又有差异性,二者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都是相对于人类这个主体而言的,对人类十分重要。
1.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的概念:在环境科学中,“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主体,围绕着人类的空间以及位于该空间内部的直接或间接地决定或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我国环境保护法将环境定义为,“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1]。
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自然环境是人类经常的和必要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之一,环境影响着人类,作用于人类;反之,人类也能通过自己的活动反作用于自然环境,即人类有目的、有计划、能动地改造着环境、利用着环境,为自己创造新的生活和生存环境。
然而,人类长期以来并没考虑到由于对环境的干预能产生长期的、累积的影响的环境效应。当人类违反自然规律去干预环境时,人类将因自己的错误而受到自然界的惩罚;当人类按照自然规律去干预环境时,便会使环境有利于人类的生存而发展。人类在认识到其必须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后,从而使人们又重新回归于正确的平等、共生、共进的关系上来。
2.环境价值
环境作用于人类,影响于人类,人类也反作用于环境,影响着环境。在这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中,向着人类生存与发展好的方向的作用和影响;与此同时,环境质量和环境功能也是向着好的方向的作用和影响,这种关系称为环境价值。环境价值表现的是双向关系,而且也是双赢关系。也就是说,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牺牲环境,以环境为代价,降低了环境质量,损害了环境功能,这种单向利己关系只是无休止地从环境中摄取,毫不顾忌环境的承载能力,把人和环境的关系对立起来,人与环境只是使用与被使用的关系、需要与满足的关系,这只能是环境的使用价值而不是环境价值。为了协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对于降低了的环境质量和折损的环境功能予以足量的经济补偿,这就是环境补偿价值。环境价值是由使用价值和环境补偿价值构成,在没有环境补偿价值的情况下,环境价值就不存在。环境价值是产生于人类对环境获取效用的同时又要对环境给予足量的经济补偿。这也是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的所在,人类与环境关系是和谐、平等共处、共生、共存、共荣的统一整体。环境价值是指事物和人的行为对人的正常环境生活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既在满足人的环境本性和需要所具有的意义和使用价值,亦要人类向自然环境提供足量的补偿价值,以补偿自然环境满足人类需要能力的折损。
倡导环境价值,把环境价值理解为与人的统一独立整体,与人共同享有平等的尊严、权利和价值,回归环境价值的可持续发展价值观,恢复人的环境本性和环境需要的丰富性和全面性,恢复人与环境的自由的和谐关系,对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全面建立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3.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是自然环境中与人类社会发展有关的,能被利用来产生使用价值并影响劳动生产率的自然要素,它包括土地、水体、动植物、矿产、阳光、地热等资源。自然资源是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是社会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质要素,是人类生存的自然基础。自然资源类型,有多种划分方法[2~4]:①按其在地球上存在的层位,可划分为地表资源和地下资源;②按其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用途,可分为劳动资料型自然资源和生活资料型自然资源;③按其利用限度,可分为再生资源和非再生资源;④按其数量及质量的稳定程度,可分为恒定资源和亚恒定资源。
4.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关系
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关系:自然资源只不过是自然环境的一个要素,自然环境包含了自然资源,这就是自然环境的资源观。自然环境包括宇宙环境、地球环境、地质环境、地理环境等。
5.短缺资源
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这是由于自然资源的属性和功能所决定的。它们具有满足人类需要的有用属性和可利用的功能。在有限的自然资源中,有的是短缺资源,有的是稀缺资源。
短缺资源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和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因需求量大于供给量而产生明显不足的资源。资源的短缺状况和短缺程度与一定时空条件下的价格有关。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上,资源需求量大于供给量,即显现出资源短缺[5]。
因为资源短缺状况和短缺程度与价格有关,所以与形成价格的机制有关。在国内外市场分割的环境下,有的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价格受到政府严格管制,具有刚性价格的许多自然资源,以远低于其价值进行交换,出现过度利用,造成长期短缺。而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特别是在市场机制健全的条件下,资源价格是在市场竞争中形成的,能较好地反映资源供销状况,虽然由于信息的不完全而可能出现资源短缺,但是短缺现象有一定弹性,一般情况下持续时间较短。
总之,环境是指以人为主体的生命有机体存在的周围空间,包括空气(阳光)环境、水环境、地质环境、土壤环境、生物环境等的总称,是影响人类生存、发展和享受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和,它也是一种自然资源。水、土地、森林、草原、地质矿产、石油天然气、动植物、空气等自然资源均是环境的要素。而自然资源则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环境中包含着资源,资源蕴涵于环境。
因此,在本书中出现的“环境”、“资源”、“环境资源”或“资源环境”这些词汇如果没有前定介词修饰,则环境资源或资源环境同指一个概念,都可以简称为环境资源或资源环境。
二、地质环境与地质资源
1.地质环境
地质环境(geological environment)是指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相互影响的地球表层岩土体空间,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资源、环境等基础功能。它与大气环境、水环境、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广泛的物质、能量交换,起控制、支撑或破坏作用,共同构成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环境系统。地质环境承受内动力、外动力地质作用和人为作用,具有内源性、隐蔽性和一旦酿成灾害的不可逆性,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制约作用。地质环境可由第一、第二、第三地质环境构成。
第一地质环境,指未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的地质环境,或可称为原生地质环境。
第二地质环境,指人类进行地质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建设等活动,以及发展经济所从事的经济活动等所改造了的地质环境,或可称为城市次生地质环境。
第三地质环境,指人类活动及其与原生、次生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的总和。城市地质环境即为典型的第三地质环境。
地质环境是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环境,它包含了地质资源,具有与环境相同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相同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环境地质问题(environmental geology problems)是指地质环境中对人类生存与发展有不利或潜在不利影响的各种不良地质现象和作用,如各类地质灾害、土壤污染、地下水水质污染、海水入侵、土壤沙漠化、盐碱化、石漠化等问题。本书“环境地质问题”与“地质环境问题”同义。
地质灾害(geo-hazards)是指由于自然产生或人为诱发的地质作用,对人民生命财产、生活环境和工程建设造成的危害。简言之,即地质作用造成的灾害。地质灾害按其发展过程可分为两类,一类为缓变性灾害,以较缓慢的作用过程对人类造成危害,如地面沉降、地裂缝和地面塌陷等;另一类为突发性灾害,骤然发作成灾,如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震等。
2.地质资源
地质资源是指在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地质作用形成的蕴藏于地层中的各种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如各类矿床、石油、天然气、地下水、地热水、矿泉水、微生物、地表各类天然建筑材料、土地、湿地、地质景观和地下空间资源等。地质资源是自然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与自然资源一样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具有与自然资源相同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地质资源也是地质环境的组成部分。
3.地质环境与地质资源的关系
地质环境与地质资源的关系正如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关系一样:地质环境包含地质资源,地质资源只不过是地质环境的一个要素。在谈及地质环境或地质资源的时候,具体含义各有侧重:地质环境主要指包括地质资源在内的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各类要素,重点是人类与这些要素的相互关系;而在谈论地质资源时,侧重于人类开发利用于生产、生活的蕴藏于地层中的物质。从环境角度看,地质资源是地质环境的一部分;从资源角度看,地质环境是地质资源的一部分。
本书提及地质资源时,可理解为地质资源环境,在提及地质环境时,可理解为地质环境资源;在论述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或地质环境风险评价的时候,包括了地质环境和地质资源评价和风险评价的含义。
4.其他几个相关概念
城市地质环境:指包括城市发展所影响的区域和深度范围内地质条件、地质资源、地质灾害、地质环境问题等的总和,是地质环境在城市区域的概念。在城市区域,几乎不存在原生地质环境,主要是人类与自然地质作用共同形成的城市次生地质环境。因此,城市地质环境主要指人类活动及其与次生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的总和。
城市地质环境包括对城市发展有利的地质资源和良好的地质条件,也包括对城市发展不利的地质灾害、环境地质问题及不良地质作用与现象。城市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包括对城市发展起支持作用的地质资源、良好地质环境条件的有利方面的评价,也包括对城市发展起限制作用的不良地质作用、地质灾害及环境地质问题等不利因素的评价。
城市生态环境:在城市区域中,城市居民与城市环境的统一体,以及这个统一体中进行物质能量流动与交换的因素,即与城市居民相互作用的环境称为城市生态环境。研究城市居民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称为城市生态环境学。
社会经济环境: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环境为社会经济环境。在自然环境中,地质环境居于主导地位,而在社会经济环境中,人居于主导地位。
城市生态地质环境:以人类生存的城市地质环境为核心,其与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组成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重叠部分为生态地质环境。
三、地质环境资源的特性
地质环境资源与其他天然资源相比较,具有下列特性[6]:
(1)资源属性:一部分地质环境资源,如天然建筑材料、石油、天然气、地下水等资源,具有与一般天然资源一致的属性,即难以恢复和再生性、不可逆性、耗损耗竭和枯竭性,具有可以移动性。
(2)环境属性:另一部分地质环境资源如地面空间、地下空间、地质景观、湿地、天然地质体及其构成等具有自然环境属性,即具有不可耗竭性、不可移动性,但具有可恢复和重建性质,即这部分地质资源虽然可被破坏、污染和毁损,但其功能可以通过工程治理或天然自净与调整得到修复。
(3)独一无二的特性:地质环境资源,其环境资源价值不仅与其具体种类、品质等有关,还受到其所处的具体地理区位、埋藏条件、开发利用条件、稀有程度等的影响,可以认为,地球上没有在使用价值、补偿价值、开采利用条件、修复条件等方面完全相同的两种资源。因此,地质环境资源具有独一无二的特性。这种独一无二的特性在具有环境属性的地质环境资源上表现得更为明显。
(4)社会化商品属性:地质环境资源与一般天然资源一样,具有可社会化与可商品化属性。不论是上述具有资源属性的地质环境或是具有环境属性的地质环境,都可以通过人类的工程改造或者开采利用,进入流通领域,实现其社会化和商品化。
地质环境资源的价值由上述特性决定,在进行地质环境资源价值评估时,必须考虑到地质环境资源的这些特性。
㈢ 山上掉石头在地质灾害中用专业术语怎么说
术语和符号
3.1
术语
3.1.1
地质灾害
地质作用造成的灾害。
3.1.2
滑坡
斜坡上的岩土体沿某一界面发版生剪切破坏向坡下运动的现象权。
3.1.3
滑体
沿滑动面作整体滑动的岩土体。
3.1.4
滑带
滑体与滑床间的软弱岩土夹层。
3.1.5
滑床
滑带下的不动岩土体。
3.1.6
危岩
陡坡或悬崖上被裂隙分割可能失稳的岩体。
http://wenku..com/view/a89699ece009581b6bd9ebd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