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档案馆
⑴ 国内图书档案管理服务现状及其对地质资料服务的借鉴意义
王黔驹1刘固望2茹湘兰1袁慧香1
(1.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图书档案馆藏机构基本情况和服务现状,结合我国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实际情况,提出了加强服务力量,增设服务部门;充分利用先进技术方法,提升地质资料服务效率;加强地质资料服务宣传力度,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等三方面建议。
关键词图书档案地质资料服务
1 前言
当前,面对社会各界对地质资料需求日益增长,全国各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不断增加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内容,拓宽服务渠道、改进服务方式、完善服务手段,但地质资料馆藏机构仍面临着如何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问题。考虑到图书档案与地质资料在管理和服务上存在很大程度的相似性,为了借鉴图书馆和档案馆在管理和服务等方面好的经验,本文重点分析总结了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中国地质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北京市档案馆、清华大学档案馆等不同类型图书馆和档案馆的情况。
2 图书档案馆藏机构基本情况
2.1 馆藏概况
图书档案馆藏机构因其职能定位及覆盖范围不同,馆藏内容和数量存在差别。如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容量2500多万册,现馆藏珍品特藏260多万册,古籍善本32.5万册,中、外期刊125多万册,博士论文近12万种,音频资源4万多张,视频资源10万余张;中国地质图书馆主要馆藏与地学有关的文献、古籍等,目前近现代地质学启蒙时期以来近200年的国内外地学文献已达60万卷(册),世界各国地质图件1万余套;北京市档案馆现有馆藏190万卷(册),排架长度一万多米,有纸质、录音、录像、影片、照片等各种载体,内容十分丰富,包括经济、军事、文化、农业、工业、外交、科技、教育、宗教等诸多方面。
从调研可知,国家图书馆等综合型图书馆馆藏资料品种齐全、涉及广泛,而中国地质图书馆等专业型图书馆馆藏图书资料比较专一,具有专业特色。全国各级档案馆藏机构根据档案所属辖区进行分级统一管理,各级档案馆馆藏档案数量大,综合性档案馆种类较丰富。
2.2 机构设置
图书档案馆藏机构的内部机构设置完备,一般根据需求设置部门,能满足管理和服务等工作需要。面对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的综合图书馆、档案馆,部门设置上较全,涉及方方面面,部门也比较多,设立了特色部门,对一些服务部门进行细分。例如,首都图书馆共有20个部门,除管理部门以外还有宣传策划部、合作协调中心、会议展览中心等特色部门,日常借阅服务也细分为典藏借阅中心和少儿综合借阅中心等不同服务部门。高等院校的图书馆和档案馆仅是学校内的一个部门,主要针对高校和科研单位服务,机构设置上也相对比较简单,如清华大学档案馆就仅有5个部门。
2.3 信息化建设
当前,无论是图书界还是档案界都十分重视信息化建设工作。国家图书馆信息化不仅在读者借还图书和目录查询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同时国家图书馆新增加了网络在线浏览、手机阅读、网络图书资源目录查询、数据库服务等多元化服务手段,充分利用了现代高科技手段来提高图书服务质量和效率。档案馆的档案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主要集中于门户网站的建立,逐步加强档案数字化、专题数据库建设等工作。
3 图书档案馆藏机构服务情况
3.1 服务制度
目前图书馆和档案馆的各项服务制度健全、规定明确,包括入馆须知、阅览室介绍、办理借阅证、借阅须知、复印收费标准等方面。有些大学的图书馆有一些特殊性的规定,如存包柜使用须知、图书馆自习区使用管理办法等制度。
3.2 服务对象及方式
图书档案馆藏机构受其馆藏图书、档案的数量和特点的影响,服务群体也有所不同。综合型图书馆、档案馆服务面广,重点为社会大众,科研机构及政府;专业型图书馆、档案馆则重点为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公司及政府服务;高等院校的图书馆、档案馆主要是服务在校学生与教职工。
现阶段,图书馆和档案馆服务方式主要包括查阅、咨询、外借和网络服务。考虑图书保密性较弱,档案保密性较强的特性,图书馆大量提供外借和网络服务,包括在馆外借、阅览,在线浏览、下载、查询等方式;档案馆主要提供在馆的咨询、查阅、缩微胶片阅览,对不涉密的档案提供在线电子阅览、档案出版物阅览等方式服务,一般不提供外借服务。
3.3 特色服务
图书馆服务内容除了图书借阅、在线浏览等基本服务以外,很多图书馆还有自己独有的服务。如国家图书馆与首都图书馆提供了讲座、咨询、展览等服务,国家图书馆除提供掌上国图、网上读书、手机阅读等特色服务外,还有文化共享工程服务、国家数字图书馆基层资源服务、数字电视服务等17种服务;中国地质图书馆提供了科技查新、为专家服务及定题服务;各大学图书馆有SCI咨询中心、报刊服务电子学位论文提交等。档案馆除了公共的咨询、查询和复印外,通过档案展览和出版物为社会公众提供特色服务。图书档案馆藏机构十分重视对外宣传服务,或是举办学术系列讲座、学术会议,如“文津讲坛”、“中国典籍与文化”、“教育家讲坛”等众多高规格的学术研讨会,或是组织培训和展览,扩大图书及档案公众影响,挖掘潜在用户,提高服务水平。
4 几点建议
4.1 加强服务力量,增设服务部门
从内部机构设置中可以看出,图书档案馆藏机构十分重视服务工作,设立了如宣传策划部、少儿综合借阅中心等特色宣传服务部门。目前,全国地质资料馆藏机构人员严重不足,在全国33个地质资料馆藏机构中,有22个地质资料馆藏机构专职从事地质资料的正式职工人数在5人以下,因此很多单位没有单独设立服务部门,单独设立的也至多一个,如全国地质资料馆设立了资料服务室。为了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建议馆藏机构加强服务力量(人员),增设服务部门,如馆藏机构可根据用户需求及服务工作环节现状,设立资料借阅服务部门、资料数据加工服务部门、咨询编研部门、资料宣传策划部门。
4.2 充分利用先进技术方法,提升地质资料服务效率
国家图书馆通过掌上国图、网上读书、手机阅读等方式拓宽了图书受众面,达到了常规服务不可想象的效果。目前,我国新形成的地质资料都有电子文档,正在对馆藏纸介质资料加快图文地质资料数字化和相关数据库建设。因此,只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集聚、挖掘与共享服务新技术、新方法,很快就能实现掌上资料馆和手机阅读、浏览地质资料的电子文档,扩大地质资料服务群体,提升地质资料服务效率。
4.3 加强地质资料服务宣传力度,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图书馆和档案馆在宣传方面做得比较到位,举办公益性学术讲座、学术研讨会,对外提供社会教育、培训和大型展览等。地质资料馆藏机构需打破常规,变被动服务为主动宣传和服务,制作系列宣传产品,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介进行宣传,提升地质资料馆社会知名度,影响地质资料潜在用户群体,同时建立客户服务体系并利用座谈、上门调研等多种渠道来收集用户需求信息,积极主动为用户提供服务。
⑵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档案馆电话是
67885114
⑶ 全国地质资料馆地质资料服务进校园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马翀茹湘兰赵小平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
摘要本文对全国地质资料馆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举行的地质资料进校园活动中的调查问卷进行了统计,从对资料馆的了解以及获取地质资料的主要途径、地质资料类型和服务方式需求、资料馆窗口服务评价与用户满意度、影响资料馆借阅利用服务的主要因素等4个方面对统计结果进行了分析。同时按照不同专业背景以及是否有资料馆借阅经历等条件分别统计并对比结果,取得了若干认识和成果。最后提出了重视高校宣传,开展差别化服务和加强资料馆信息化网络化建设等建议。
关键词地质资料服务评价需求分析
为了进一步加强地质资料的社会化服务工作,增强地质资料的社会认知度,使地质资料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科研实践,全国地质资料馆(以下简称“全国馆”)联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于2010年5月共同举办了“传播地学知识 服务地学发展”的主题活动,并向广大在校师生发放了针对地质资料服务的调查问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是一所地质类专业占重要地位的综合性大学,每年为国家输送了大量的地学人才。在这样的大学中开展地质资料服务的调查,具有很高的针对性和目标性。
调查问卷的内容涉及了4个方面:对于全国馆的了解以及获取地质资料的主要途径;对于地质资料类型、服务方式等的需求;对于全国馆窗口服务的评价与满意度;影响全国馆借阅利用服务的主要因素。
本文对调查问卷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用以了解中国地质大学师生对地质资料利用的现状以及对地质资料的主要需求,以便更好地开展相关服务,开发对应服务产品,扩大全国馆的影响力。针对本次调查的性质和特点,本文按专业将调查对象分为专业用户、潜在用户以及非专业用户3类进行分别统计分析,其中专业用户包含了地质、矿产能源、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等地质类专业的师生,是全国馆的主要使用群体;潜在用户包含了遥感、土地、测绘、地理等专业的师生,是全国馆的潜在使用群体;非专业用户是指机械、计算机以及各人文学科,是全国馆的非专业使用群体,代表了一般社会公众对资料的使用程度和方式。此外,还对曾有过实际到全国馆借阅经历的师生进行了专门的统计和分析。
1 调查对象及基本特点
本次问卷调查的调研对象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师生,调查样本容量797份。本次调查对象具有学历层次高、地质类专业份额大的特点。
从学历分布的角度看,本次参加调查的797人中,教师人数为12人,本科生531人,研究生247人,其他为9人。从专业相关性的角度看,地质类专业为413人,以遥感、测绘、土地为主的相关专业为171人,无关专业为213人,如图1所示。
调研对象的学历构成基本符合在校生的学历比例,可以很好地反映出整个中国地质大学师生对全国馆服务的需求和评价。在专业分布上主要以地质类以及相关地学类专业为主,与全国馆的日常服务业务范围具有较高的吻合度,可以反映出全国馆的实际影响力和服务水平。少量非相关专业的调查样
本,则有助于分析一般社会公众对全国馆的了解和需求。总之,调查样本是充足、有效、科学的。
图1 中国地质大学调查学历与专业分布图
2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调查结果分析参照问卷内容分为4个方面。
2.1 对全国地质资料馆与网站了解程度以及资料获取方式分析
本次调查中将对全国馆的了解程度分为3类:知道并借阅过资料、仅知道但未借阅过、不知道该馆3档。具体的调查数据如表1。
表1 全国地质资料馆了解使用程度统计表
同样的,调查将对全国馆网站的了解使用程度也分为3类:登录网站并下载过资料、仅浏览过网站、不知道该网站。具体的调查数据如表2。
表2 全国地质资料馆网站了解使用程度统计表
可以看出,在不同专业对象对全国馆及其网站的了解和使用程度中,大体存在着地质类专业了解使用程度最高,地学相关专业次之,非相关专业最低的规律。这也体现出了全国馆服务的专业化特点。综合分析这两张表,还有如下突出的特点:
(1)和全国馆相比,对全国馆网站的了解使用情况偏低。对全国馆完全不知道的比例为32%,而对全国馆网站不知道的比例高达66.6%。在网站应用中,登录并下载的比例均不超过10%,也低于实际来馆借阅的比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全国馆网站宣传力度不够;全国馆网站提供的浏览下载内容比较有限,不能吸引用户通过网站进行地质资料的获取。
(2)对全国馆网站的了解使用上,地学相关类专业在登录下载以及浏览比例均低于非相关专业,与在全国馆实际借阅使用中高于非相关专业形成了鲜明对比。这可能表明了全国馆网站在资料信息的获取中还不占据重要位置。地学相关类用户在获取资料时还比较习惯于其他成熟传统途径,而非相关专业由于传统途径的缺乏而更依赖于网络获取,才造成了全国馆网站使用率更高的现象。
在调查分析了中国地质大学用户对全国馆及其网站的了解情况之后,需要放大视角,了解全国馆在中国地质大学用户获取地质资料信息中的相对地位。调查中关于用户主要的地质资料获取途径统计结果见图2和表3。
图2 地质资料获取途径分布图
表3 地质资料获取途径分布统计表单位:个
可以看出,中国地质大学用户的地质资料获取程度的前三位为网络、图书馆和书店,全国馆仅占第四位,且从网络和图书馆获取的地质资料信息要远高于书店和全国馆。从分专业的角度看,在地质类用户中,全国馆超过了书店而跻身三甲。地学相关类和非相关专业用户则和全部用户一致。由此可以看到,对于整个中国地质大学用户来讲,全国馆在地质资料的获取中还不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笔者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三:①因为用户本身的习惯所致,信息时代网络是信息的主要来源;身处大学中的中国地质大学用户,图书馆也是非常重要的信息获取途径,这应该也是本次调查中中国地质大学用户和一般社会用户的一个重要区别。②因为全国馆借阅手续相对复杂,且大量资料需要具备涉密资格才能获得,对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一般本科生和大部分研究生而言,获取难度较大。③因为全国馆专业性较强,在地质类专业用户中使用比例较高,而在相关及无关专业中使用比例低。
综观调查中中国地质大学用户对全国馆及网站的了解使用情况和实际的地质资料获取途径两方面内容,还可以发现一个重要的问题和矛盾,即对全国馆网站的了解程度远低于对全国馆了解的现状和网络作为用户地质资料获取中第一大途径的事实之间的矛盾。一方面,用户在获取信息时存在对网络的高度依赖;另一方面,全国馆的网络化和信息化水平不高,还没有有效利用网络来扩大地质资料服务的范围、层次和方式。
2.2 地质资料类型和服务方式的需求分析
本次调查中还针对用户的需求进行了调研。全部中国地质大学用户以及地质类专业用户、地学相关专业潜在用户、非相关专业一般用户关于地质资料类型的调查结果统计结果见表4~表7。一般馆藏地质资料类型主要包括区域地质、矿产能源、水工环、物化探、海洋地质以及地质科学研究报告[1]。
表4 全部用户地质资料需求类型统计表
表5 地质类专业用户地质资料需求类型统计表
表6 地学相关专业潜在用户地质资料需求类型统计表
表7 非相关专业一般用户地质资料需求类型统计表
从用户需求程度来看,地质类专业用户对各类型的地质资料的需求程度要远远高于其他用户;地学相关类专业用户对各类地质资料的需求存在较大差异,对水工环和区域地质资料有较高需求度,整体上对资料需求程度低于地质类专业用户;非相关专业用户的需求程度则最低。
从资料类型的需求来看,对所有用户来讲,区域地质、水工环和地质科学研究报告的需求位列三甲。
(1)对于地质类专业用户而言,对资料的需求程度由大至小排列依次为区域地质、科学研究报告、水工环、矿产能源、物化探以及海洋地质。由于中国地质大学用户科研的需求,科学研究报告占据了靠前的位置;区域地质报告由于广泛的使用范围占据了需求量最大的位置;水工环、矿产能源、物化探等专业具体的需求程度相差不大,需求程度也都近似达到了85%以上;而海洋地质报告需求量最小,也体现出海洋地质在我国地质行业中相对薄弱的地位。
(2)对于地学相关类专业用户而言,对资料需求程度依次为水工环、区域地质、科学研究报告、物化探、矿产能源以及海洋地质。其中对水工环和区域地质报告的需求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接近甚至达到了地质类专业用户,反映了此类用户的资料需求特点。
(3)对于非相关专业的普通用户而言,则对各类资料需求程度都在较低的水平之上,分布在50%~60%之间。他们较为关心的主要是水工环和矿产能源报告,其出发点可能是科普性质的对地质环境和矿产能源的了解,而非从专业角度上的需求。
用户对于资料服务方式的需求调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希望的网络服务方式,二是希望的远程订购资料服务方式。在希望的网络服务方式中,调查给出了检索、浏览、下载、订购4个选项。在希望的远程资料订购服务方式中,调查给出了电话、传真、电子邮件3个选项。具体的调查结果如图3。
图3 地质资料服务方式需求分布图
由图3可知,在网络服务方式中用户比较关心和迫切需要的主要是下载、浏览和检索。在资料的订购服务方式中则电子邮件的方式占主要位置,电话订购次之,而电子邮件本身也是网络服务的一个体现。加强全国馆各方面的网络服务也是用户对全国馆服务方式的最大需求,代表了未来服务方式的转变。
2.3 全国地质资料馆窗口服务评价和用户满意度分析
目前而言,全国馆的窗口服务在全国馆服务中还占据核心的位置,绝大部分服务都是通过窗口展开的。在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过程中,为了保证对窗口服务评价和用户满意度分析的准确性,对调查样本中曾来馆借阅的用户进行了专门的统计。在参加调查的797人中,有123人曾去过全国馆,其中本科生和研究生所占比例分别为42.3%和53.7%,可见在实际来馆人员中研究生的比例要高于本科生,进一步体现了全国馆专业性较强的特点。
在来馆的人员中,对全国馆窗口服务的评价和满意度如图4和图5。
图4 全国地质资料馆窗口服务评价统计图
图5 全国地质资料馆窗口服务满意度统计图
在对全国馆窗口服务的评价中,认为“服务方式多样,资料种类丰富,工作人员热情周到”的占有较高的比例,是对窗口服务水平的最好评价,可见全国馆的窗口服务总体上是得到广大用户的认可的。认为“服务单一,资料借阅手续麻烦”和“服务方式落后,找不到所需资料”的分别占39.80%和5.80%,“服务单一,资料借阅手续麻烦”是窗口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此次调查的用户背景看,在校学生占了很大比例,而全国馆窗口借阅手续往往需要正式的证明,在借阅涉密资料时也有更为严格的规定,造成了借阅的不便。针对这个情况,可以考虑对于非涉密的公开类资料,努力简化借阅手续[2],建立在校学生的借阅绿色通道,培养学生的借阅习惯。
对全国馆窗口服务满意度中“很满意”和“满意”所占比例为67%,而“不满意”仅占1%,可以看出曾到馆人员对窗口服务具有很高的满意度。
2.4 影响全国地质资料馆借阅和利用的因素分析
在关于影响全国馆借阅和利用因素的调查中,可以看到“对外宣传不够”高居各因素的榜首。而“资料数据质量”、“资料数据的时效性”以及“资料借阅与利用政策”等因素之间差距不大,如图6。
图6 影响全国地质资料馆借阅和利用因素统计图
由此可见,当前全国馆在服务方面面临的一个首要问题是加强宣传,扩大全国馆的影响力和吸引力。适当加快资料利用政策的改革,简化不必要的手续和流程。资料的质量和时效性是资料服务的根本,只有高质量的资料,才谈得上高质量的资料服务。从问题的紧迫性上讲,资料服务中存在三层次的问题。第一层次的问题是继续扩大宣传,保持来馆借阅人数的高速增长。在扩大了需求之后,第二层次的问题是提高借阅服务的便利性和效率,扩大地质资料的社会服务能力。第三层次的问题是提高资料服务的质量和时效性,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地质资料服务。在地质资料利用和开发的不同阶段,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也将是依次变化的。
3 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提出如下建议:
(1)加强全国馆在高校的宣传活动。中国地质大学在校学生是我国未来地质事业的主力,通过在学生时代的宣传,培养在校生积极使用全国资料馆的习惯和意识,在其走向工作岗位后也会积极对地质资料进行利用,从而长远地扩大全国馆在地质行业中的影响力。而地质资料的高效利用,也会提高地质工作的效率[3]。因此,应该全面总结本次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举办的地质资料服务进校园活动的成功经验,并逐步在其他拥有地质类专业的高校进行推广,通过到场进行图文宣传、召开座谈会、举办讲座,增加全国馆网站链接等方式,加强全国馆的校园宣传活动。
(2)针对不同专业用户制定不同服务策略,开展差别化服务。本次调查分析依据调查样本专业背景的不同,尝试将各专业师生分为3类。这三类用户在对全国资料馆的了解使用程度、使用方式、使用目标,感兴趣的资料类型等各方面都存在差异。这就要求全国馆针对三类用户做出差别性的服务。对于地质类专业用户来讲,要加强目前的专业服务水平,从本科生阶段开始就培养其利用资料馆获取资料的习惯,提高全国馆在地质类用户中获取资料途径中的比例。对于地学相关类专业的潜在用户,要努力扩大宣传,让这些用户知道资料馆“有什么”,“怎么用”,加强水工环、区域地质等资料的服务,使资料馆成为他们进行专业工作的一个重要资料来源。扩大地质资料使用范围,加强地质资料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对于非相关专业的一般社会用户,针对他们偏向网站访问的使用方式,结合社会热点针对性地制作水工环和矿产能源等专题,开展地学知识的普及,更好的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3)加强全国馆服务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从调查的结果来看,用户普遍对信息化服务的需求很高。但从调查中也反映出当前信息化网络化建设不足的现状,尤其体现在网络在用户地质资料获取中的首要地位和资料馆网站的普及程度低于资料馆之间。在对于服务方式等的调查当中,也可以看到用户对电子邮件订购等网络服务的较高需求,因此有必要加强信息化工作。从调查结果来看重点应该放在网站建设上,加强网站上资料的丰富程度和时效性,增加可下载和可浏览的资料数量。加强馆藏资料检索的质量和方式,方便网络检索和馆藏借阅之间的互动。尝试开展电子邮件订购等网络服务,充分利用网络来提升全国馆在地质资料获取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郑晓光,王颖,王传礼.浅谈地质资料服务领域及管理、利用方式变革.档案与建设,2008,(3)
郑晓光,曹建华,王传礼.破除影响地质资料公开利用的瓶颈.档案与建设,2008,(9)
姚华军.关于推进资质资料公共服务问题的思考.地质通报,2009,(3)
⑷ 中国地质资料馆和中国地质图书馆是一个地方吗
肯定不是一个地方,针对的人群都不同。
⑸ 全国地质资料馆的主要职责
全国地质资料馆主要职责:
1.受国土资源部委托,依法接收、验收汇交的专地质资属料,承担全国地质资料馆的馆藏建设和管理,建立健全馆藏地质资料保管利用制度;
2.依法为社会提供地质资料服务,逐步建立和维护现代化的地质资料(数据)服务系统;
3.参与拟定与地质资料相关的政策法规、技术标准和工作规范;
4.负责国内外地质资料现代化管理研究,开展相关的学术交流活动;
5.承担全国馆藏地质资料数字化工作;
6.承办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⑹ 全国地质资料馆
(1)负责通知向国土资源部汇交地质资料的汇交人,依法汇交地质资料的有关信息。
(2)利用监管平台的选择接收机构功能,负责选择、确定地质资料的接收机构,将属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接收的地质资料的有关信息落实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并发送接收通知书,告知其应接收的地质资料和向国土资源部转交地质资料的信息。
(3)利用监管平台的资料汇交功能,负责将汇交人上报、向国土资源部汇交的原始地质资料、成果地质资料汇交目录清单,录入或导入到监管平台的数据库内。
(4)利用监管平台的资料验收功能,负责验收向国土资源部汇交的原始地质资料、成果地质资料,验收合格的,发验收合格确认;需要修改、补充的,发修改补充通知;验收不合格的,发退回通知;验收合格的,需要转送相关省份的,发转送通知;接到省转送资料后,进行转送确认。
(5)利用监管平台的资料催交功能,负责督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质资料馆及时向国土资源部转交地质资料,对超过转送期限的,发转送催办通知。
(6)利用监管平台的用户管理功能,负责编写本机构内管理用户编码及其身份审查。编好后录入到系统内,通知相关用户。
(7)利用监管平台的汇交监管功能,查看地质资料的汇交状态,督促汇交人按规定汇交地质资料,并向国土资源部提供未及时汇交原始地质资料、成果地质资料的汇交人的情况与原因,请示处理意见。
(8)利用监管平台的综合查询功能,查询各种通知、凭证发放的信息。
(9)可浏览监管平台中的所有信息,并可根据权限对有关信息进行导入、导出等操作。
⑺ 全国地质资料馆借阅服务情况分析
高爱红茹湘兰庞振山赵小平
(全国地质资料馆北京100037)
近年来,全国地质资料馆加大了服务宣传力度,创新服务方式,主动服务于国家扩大内需重点项目,地质资料服务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09年度全国地质资料馆被国土资源部评为“双保行动”成效显著单位。为进一步掌握用户需求,改善和提高服务质量,本文对2009年度全国地质资料馆(以下简称全国馆)到馆借阅服务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1 窗口接待借阅者情况
2009年度,全国馆共接待266个单位、3166人次到馆借阅地质资料,平均每单位借阅11.9次。借阅人次数最多的20个单位见表1。由表1可见,20家单位共借阅2018人次,占全年借阅总人次数的63.7%,表明借阅单位相对集中。20个单位中有15家位于北京市,并以地质调查系统、院校和科研单位为主。
表1 2009年借阅人次数最多的20家单位统计表
1.1 借阅者地区分布
据统计,借阅者分布于全国28个省(市、区),分布范围广泛。借阅人次数位居前五位的是北京市、广东省、河北省、湖北省及江苏省。北京市借阅人次数占总数的70.69%(表2)。
表2 全国地质资料馆2009年阅者地区分布及借阅人次数统计表
1.2 借阅者行业部门分布
表3列出了2009年借阅者的行业部门分布及借阅人次数。借阅单位数量比较多的是地勘单位、企业、科研机构、院校及中国地质调查局系统。借阅人次数比较多的是中国地质调查局所属单位、科研机构、院校、地勘单位和企业。这些部门构成了全国地质资料馆服务的主体,占总借阅人次数的97.16%。
表3 全国地质资料馆2009年借阅者行业部门分布及借阅人次数一览表
中国地质调查局所属的24个单位借阅926次,平均每个单位借阅38.5次,仅占9.02%的单位比例,借阅人次数却占总借阅人次数的29.25%,借阅较为频繁。到馆借阅人次数最多的单位为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2009年共借阅429人次,占全年到馆借阅总次数的13.55%;其次为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和中国国土资源部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共有74家企业到馆借阅408次,占全年用户数的27.82%,占总借阅人次数的12.89%。其中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40家、私营企业30家、外企或外商控股企业4家。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主要有: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第一、二、三、五勘察设计院集团公司、北京勘察技术工程有限公司等;私营企业主要有:赵官能源有限公司、北京恩地科技公司、高达(上海)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贵州骏麟投资有限公司、华土沃达矿业科技公司、中国天城集团总公司等;外企或外商控股企业主要有:斯伦贝谢中国公司、国鹏投资公司、澳华黄金有限公司、安格鲁阿山帝黄金北京代表处等。
共有55家科研单位到馆借阅658次,占全年用户数的20.68%,占总借阅人次数的20.78%。主要单位有: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所、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地质研究院、北京市地热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市地质工程勘察院等。
共有68家地勘单位,包括地矿系统、有色系统、核工业部门、冶金地质、煤田地质、化工、石油、建材等多个工业部门到馆借阅492次,占全年用户数的25.56%,占总借阅人次数的15.55%。到馆借阅人次数最多的10个地勘单位详见表4。
共有28个院校到馆借阅592次,占全年用户数的10.51%,占总借阅人次数的18.69%。主要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科技大学、吉林大学等。
表4 借阅人次数最多的10个地勘单位
共有16个政府部门(含部队)到馆借阅61次。主要有大兴区政府、中共长沙市委、天津控制地面沉降工作办公室、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第七支队等。
2 窗口借阅地质资料情况
2009年,用户累计借阅13080种、34716份次地质资料,平均每种资料借阅2.65次。
2.1 资料借阅人次数
地质资料借阅人次数统计详见表5。
表5 地质资料借阅人次数统计表
在借阅人次数超过10次的344种资料中,有242种为1:20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报告,表明这些资料是全国馆馆藏资料中利用率最高的地质资料。表6为借阅人次数在20次以上的地质资料目录。
表6 借阅20次以上的地质资料统计表
2.2 窗口借阅的地质资料所属地区的分布
2009年,借阅的地质资料分布于全国除港澳以外的所有省(市、区),详见表7。其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多,共有1971种、4669份次资料被借阅;其次为内蒙古自治区,有1505种、4480份次资料被借阅,二者在全国所占比例均超过10%。
表7 2009年借阅地质资料的地区分布统计表
续表
2.3 借阅资料的类别
2009年借阅的资料包括区域矿产调查、区域地质调查、矿产勘查、科学研究等14类资料(表8),以区域地质矿产调查、矿产勘查、物化遥勘查、地质科学研究类资料为主。以上4类资料占借阅资料种数的87.59%,占借阅人次数的86.99%。借阅资料种数最多的是矿产勘查类,共5697种,占总数的43.56%;借阅人次数最多的是区域地质矿产调查类,共12189份次,占总数的35.11%。其他如数据库、技术方法、信息工程/技术、标准规范、应用研究、软科学研究等类资料借阅数量较少。
表8 2009年借阅地质资料的类别统计表
续表
区域地质矿产调查资料的使用情况按比例尺统计,以1:20万地质矿产调查报告为主,共有1137种、6982份次资料被借阅利用;其次为1:5万地质矿产调查报告,共有1435种、3774份次资料提供利用(图1)。分析表明,社会对大、中比例尺的地质资料需求旺盛,而馆藏1:5万、1:25万地质资料数量较少,且空间分布不均。另外,铁道、公路等建设施工单位更希望看到1:1万甚至更大比例尺的地质资料,但由于1:1万或更大比例尺的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没有开展,尚无这方面资料。这些都影响了资料的借阅使用。
图1 区域地质矿产调查资料借阅利用情况图
矿产勘查类资料累计借阅5697种、11463份次。按勘查程度统计:普查类资料所占比例最大,共有2085种资料被借阅利用,占矿产勘查类资料的38%;预查、勘探、详查类资料分别是18%、17%、15%,详见图2。按矿产类型统计:能源矿产、有色金属矿产类勘查资料所占比例较大(图3)。
2.4 资料形成时间与借阅量
图4为2009年借阅地质资料形成时间的统计图。由图可见,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资料借阅量和借阅人次最多,这一分布特征与借阅资料多与区域地质矿产调查资料有关,因为这类资料多为20世纪七八十年代形成的。
图2 矿产勘查类资料借阅利用情况图(按勘查程度)
图3 矿产勘查类资料借阅利用情况图(按矿产类型)
图4 地质资料的形成时间柱状分布图
3 到馆借阅服务存在的问题
3.1 馆藏服务资源积累不足
全国地质资料馆分别于2004年和2007年开展了用户需求与服务满意度调查工作。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馆藏服务资源问题是用户反映最多、最突出的问题。馆藏新资料少,很多地质资料汇交不及时或不汇交,导致馆藏机构在服务过程中出现无米之炊的情况。
近年来,地质资料汇交不及时或不汇交是馆藏服务资源积累不足的主要原因。以油气为例,到2008年年底到期的采矿证和探矿证共计3727个,但到目前为止,全国馆仅收到345个采矿证和208个探矿证汇交的地质资料,汇交率仅为15%。
另外,馆藏数字化服务资源积累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来服务工作的开展。如全国馆开展多年的地质资料图文数据库建设进展缓慢,截止2009年底仅完成4万种,约占全部馆藏资料的40%。正是这40%的数字化地质资料,2009年的复制服务量是全部纸质资料复制服务量的3倍。社会急需的1:5万数字地质图数据库目前只完成2000幅,1:25万地质图数据库建设刚刚启动,为矿业所急需的中大比例尺地面物化遥数据库尚未开展工作。
3.2 地质资料服务宣传力度不够
地质资料广泛应用于地球科学研究、矿产资源开发、国防建设、重大基础建设、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防灾减灾等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社会各界对基础地质资料需求强烈。但由于对地质资料服务宣传力度不够,目前的服务对象还多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社会化服务领域还需开拓。
近年,全国地质资料馆多次到四川、陕西、贵州、黑龙江、浙江等省进行需求调研。调研中发现,尽管全国地质资料馆举办了多次培训班、用户征询会,对地质资料服务进行广泛宣传,但很多基层地勘单位对目前的地质资料服务政策仍然不是很了解,很多还认为需要找关系才能借到资料。广东省和河北省这两年到全国地质资料馆借阅的人数一直比较多,可能是全国地质资料馆在开展其他项目工作时到这些基层地勘单位宣传服务工作取得了成效。
3.3 服务人员不足,服务产品短缺
目前,全国地质资料馆藏机构普遍存在人员不足,应对日常工作已很困难,难以开发更多的服务产品,导致我们目前的服务多是“原生态”的服务,从汇交人那里收来什么就为阅者提供什么,没有对地质资料进行开发利用和深加工,无法形成满足不同需求的系列服务产品。
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对德国钻孔数据库的调研报告中谈到,德国下萨克森州地质调查局承担数据服务工作人员约30人,其中承担钻孔数据库加工服务工作人员约8人。而全国地质资料馆承担11万种地质资料和多种数据库对外服务的人员不到10人,由此也可以看出我们在地质资料服务工作的人员投入与国外的差距。
4 建议
4.1 加强地质资料服务资源积累
地质资料服务资源的不断积累与更新是地质资料服务工作的基础和关键环节。因此,地质资料主管部门一要加强地质资料汇交工作,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保证地质资料及时汇交到馆藏机构,及时提供社会使用;二要加快推进馆藏资料数字化进程;三要加快实物和原始地质资料的清理工作,早日完成实物和原始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建设,实现地质资料服务资源的积累,为社会提供服务。
4.2 加强地质资料服务宣传工作
全国地质资料馆应加强对地质资料服务工作的宣传,使阅者充分了解全国馆有什么。同时,要大力宣传全国地质资料馆对外地阅者的服务内容,包括代查阅、代加工及邮寄等,使外地阅者在异地就能方便地使用全国地质资料馆的资料,为他们节省人力物力。
4.3 加大人员投入,开发服务产品
目前,全国地质资料馆急需加强人员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地质资料需求调研,广泛了解社会需求,加强地质资料的开发利用,特别是开发可公开利用的服务产品,满足社会各界的需要。
⑻ 实物地质资料服务发展的指导思路
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服务的发展需要站在国家高度调整发展思路和工作体系,通过研究,笔者认为总的指导思想是:
第一,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强实物地质资料服务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的研究,逐步形成实物地质资料服务的理论体系。
目前,我国实物地质资料服务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成熟服务模式可以借鉴,缺少比较系统的理论和技术方法,需要开展广泛调研,掌握社会需求,深入研究服务基础理论及产品开发的技术方法,规划服务产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理论体系和服务产品。实物地质资料服务既涉及地质学理论又涉及公共管理学理论,需应用各专业学科的理论,同时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结合我国实物地质资料服务的特征,建立起适合我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的先进理论和方法,指导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服务工作。
第二,立足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着眼推动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服务工作。
从某种意义上说,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是我国实物资料管理服务的代表和象征,要完成这一使命并实现国家实物资料馆的发展目标,除了要切实做好实物资料收集、保管和服务利用外,还必须着眼于全国,开展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政策与技术方法研究,提高对实物地质资料主管部门的技术支撑能力,发挥对全国实物地质资料馆藏管理的推动作用。
从另一角度看,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只是我国实物资料管理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自身发展不可能孤立地进行,必须依托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实现同步发展。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所收藏的实物地质资料尽管具有重要价值,但只是大量重要实物地质资料的一部分,因此它所发挥的保管服务功能也是有限的。要使我国实物地质资料得到有效保管和充分利用,还必须充分发挥委托保管单位、省级实物资料馆和广大地质工作单位的作用,建立完善的全国实物资料管理服务体系,才能实现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的目的。因此,必须把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融入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系统,一方面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推动委托保管、省级和地质工作单位的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服务工作,另一方面,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促进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的工作,通过联合互动,实现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和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服务工作的持续发展。
第三,以需求为导向,全方位、多层次开发服务产品,最大限度满足社会各方面需求,发挥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在公共服务领域的作用。
根据前面的研究,实物地质资料的服务对象主要包括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公众三方面。面对不同的需求,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发产品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面向政府部门,主要是国家、地方和行业实物地质资料主管部门,主要为其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协助政府主管部门完善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形成了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体系;完成各行业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的委托保管工作,并对其进行监督检查工作;开展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建设;开展了全国地质钻孔基本信息清查和重要地质钻孔数据库平台建设;紧密结合政府主管部门的工作部署,开展有针对性的实物资料产品开发与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实物资料信息服务作用;推动各省级实物地质资料库建设和馆藏管理,为地方政府和行业实物资料管理部门提供技术服务。
二是面向企事业单位,主要包括地勘单位、相关企业及科研院校。对于地勘单位及相关企业主要提供地质勘查与地质科研的专业服务,通过利用实物地质资料,避免重复工作,降低投资风险,提高地质勘查效率与地质科研水平,甚至实现突破性进展。对于科研院校,主要利用馆藏资源,向地学研究专家学者提供研究的资料及场所,为地学专业的学生提供实习场所或教学基地,丰富学习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服务。
三是面向社会公众,主要是利用馆藏资源,向中小学生和社会公众进行科普教育,宣传地学知识,提高公众资源、环境意识和防灾意识。
⑼ 为什么在全国地质资料馆中下载不了资源
可能是数据下载权限比较高,权限不够,或者数据库出现问题无法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