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矿产部网站
⑴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作为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的事业单位,既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中央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的主体力量和重要技术支撑。主要开展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成矿规律、成矿预测、矿产勘查新理论新方法、矿产资源调查评价、矿产资源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及重大矿产资源科学问题研究等。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矿物专业委员会挂靠在所,主办学术刊物《矿床地质》。
王瑞江所长在典型示范成果技术委员会验收会上做报告
国内知名专家、院士评估潜力评价典型示范成果
王瑞江所长(中)、张佳文副所长(右二)、毛景文副所长(左二)、王宗起副所长(右一)、邢树文副所长(左一)
2009年矿产资源研究所承担项目20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支撑课题12项、国家863课题4项、国家973课题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项、地质大调查项目38项、深部计划专项项目1项、部危机矿山项目11项、部公益性行业专项项目3项、部百人计划项目3项、各省局地勘项目3项、公司等委托项目28余项等,以及所基本业务费项目和院实验室项目若干项。获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发表论文153篇,其中SCI收录23篇,ISTP论文3篇,EI检索2篇,国外一般13篇,国内核心期刊99篇,国内一般13篇,出版专著9部。
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新一轮技术培训研讨会
国土资源部地勘司和地调局有关领导亲临验收会
2009年度重要科研成果
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属国土资源大调查重点计划项目,2009年整体工作有序推进,省级工作全面展开并取得实质性进展,基本完成除新疆、西藏、青海、内蒙古、黑龙江5省(区)外的全国各省(区、市)铁矿和铝土矿单矿种资源潜力评价工作(包括与铁、铝潜力评价相关的成矿地质背景、成矿规律、物探、化探、遥感、自然重砂、矿产预测、数据库建设等项工作),及省级基础编图工作(包括1:25万实际材料图和建造构造图、全省/区/市重力、磁测、化探、遥感、自然重砂等基础编图)。煤炭、铜、铅、锌、钨、锑、稀土、金、钾、磷等单矿种资源潜力评价工作正按计划有序推进;全面完成全国典型示范工作,成效显著并及时应用于矿产勘查年度工作安排和“十二五”规划部署研究中;完成技术要求的最后审定和编制,交付正式出版;成功举办全国新一轮技术培训;成功召开了2009年度全国工作会议,进一步加强和推进了项目组织管理和工作进度;开展了自2006年以来省级项目工作进度统计分析,按月及时、全面地掌握了工作进展情况;以开通专门网站和签订宣传合作协议的方式,加强了项目成果的宣传。
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2009年度工作会议现场
全国铁、铝单矿种潜力评价成果示范验收会
全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项目技术要求培训会
全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该项目是国土资源部开展的矿情三项调查任务之一。项目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承担,全国31个省(区、市)和相关行业部门参加,项目办公室设在矿产资源研究所。本项工作于2007年启动,计划2010年底基本完成任务。
经过两年的努力,本项工作已在全国全面展开。2009年主要进展如下:①按六大区片系统组织了全国技术培训,另应安徽、广东、广西、河南、山西等十多个省(区、市)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了省级培训,共计培训技术人员5000人次,为本次核查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②全面展开了全国矿产资源储量动态监督管理支持系统建设,包括煤炭矿区三维可视化系统开发、矿区资源概略技术经济评价软件开发及试点等;③省级试点及调研工作全面推进。为了发现和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全国项目组开展了黑龙江鹤岗煤炭矿区储量核查试点、煤炭三维可视化系统试点、湖北及北京单矿种汇总试点、北京评审验收办法细则试点等一系列试点工作,并组织了山西、黑龙江的省级调研,这些工作均取得了良好的指导示范效应;④矿区资源储量核查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国计划核查矿区为22589个(含各省自选矿种),已完成核查4838个,完成比例为21%;部规定核查的大中型矿区5175个,已完成核查1196个,完成比例23%。
王瑞江所长(左二)、王登红研究员(右一)在西藏新嘎果铅锌矿区考察
中国成矿体系综合研究:属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项目负责单位为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参加单位有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长安大学等。主要完成人员:陈毓川、王登红、徐志刚、沈保丰、汤中立、陈郑辉等。该项目在“中国成矿体系与区域成矿评价”项目的基础上,通过对成矿作用和成矿系列的深入研究,充实了成矿系列内容,提升了中国成矿体系和成矿规律的认识;根据新资料,重新划分了全国范围的Ⅰ、Ⅱ、Ⅲ级3个层次的成矿区带,增加了海域成矿区带的划分,首次实现了国土面积的全覆盖;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提出了“全位成矿—缺位找矿”的必然性和偶然性、一般性和特殊性、现实性与可能性,以揭示成矿规律,指导地质找矿,体现了根据“现实”来预测“可能”的基本思路,对拓展找矿思路具有重要意义;在深入研究各主要地质历史时期成矿体系的地质构造环境等重大成矿基础地质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确立了中国前寒武纪以陆核构造为主的成矿体系、古生代的板块构造成矿体系和中、新生代的大陆成矿体系,充分体现了我国四大成矿体系各自的本质和特点;探索并已初步构建了数字化和系统化的中国成矿体系专家系统,为地质矿产资源勘查和矿产地质基础研究等提供了便捷的查询服务。2010年1月,该项目通过中国地质地调局成果报告评审委员会验收,成绩为优秀。
青藏高原火山沉积硼矿成矿条件与找矿标志研究:属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项目,项目主要成员有:郑绵平、齐文、李金锁、陈文西、袁鹤然、刘建华、曹建科、郑元、刘丹阳、李道明等。该项目通过多年深入研究区调查,取得下述主要成果。
发现和确认在青藏高原存在富硼二元结构火山沉积岩系,经K-Ar和SHRIMP测定年龄为21~16Ma。其成矿时代与土耳其安纳托利亚主成硼带相同;首次发现该火山沉积二元结构硼、锂、铯、铷以及砷正异常,且与安纳托利亚火山沉积岩系硼、锂、铯、铷相当,并在火山沉积岩层中发现钠硼解石和硼砂矿物,局部硼矿层已达工业品位;遥感、水化学、岩石矿物等多学科研究充分揭示卡湖地区有广泛的硼、锂(铷铯)地球化学高丰度显示,其正异常面积约近10000km2。通过区域地质和岩石学研究,查明色卡执早中新世火山沉积岩形成地质构造背景。该区与安纳托利亚同处于板块边缘附近,卡湖富硼超钾质火山沉积岩系是在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陆陆碰撞期后、地壳东西向伸展背景下的封闭断陷盆地中形成的,硼(锂)物质可能是代表来自深部岩石圈和地幔部分熔融的产物。调查发现现代卡湖产硼砂和钠硼解石的厚度达1m多,发现10个现代盐湖和咸水湖湖水硼或锂达到工业品位,初步估算的B2O3和LiCl资源量分别为830万吨和4.6万吨;指出青藏高原同属中新世早期沉积(五道梁群和查保马组)的可可西里至青藏铁路中段等地,值得进行火山沉积硼矿探索。调查结果表明,西藏卡湖地区火山沉积硼矿化区具备火山沉积硼矿床构造地质、岩石矿物和地球化学的找矿先决条件,具有寻找超大型火山沉积硼矿的潜力。该成果为我国突破超大型火山沉积硼矿的先导性成果,为在青藏高原寻找该类型矿床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我国战略性矿产勘查工作运行机制研究: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工作项目,主要完成人员有:王瑞江、崔艳合、王文、罗晓玲、孙艳、张新安、李建武、颜世强、刘树臣。项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分析了我国矿产勘查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和形势;详细阐述了战略性矿产勘查工作的基本内涵、性质定位、主要任务和部署原则等;系统剖析了我国矿产勘查工作管理体制的变迁与特点,对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两个时期我国地质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取得的成绩和存在问题等进行了评价;全面收集了世界主要以市场经济体制为主体国家的矿产勘查工作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等基本资料,结合我国实际特点,从产业管理体制、矿产勘查投资、矿产勘查主体、矿业权运作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提出构建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矿产勘查运行机制的基本要素和下一步改革建议;对我国战略性矿产勘查的市场准入及退出、工作部署、找矿激励、科技引领、主体互动、风险勘查、投资融资、质量监控、勘查利益调配、矿产战略储备、资料公共服务等各环节的运行机制进行了细致地阐述分析;深入探讨了我国战略性矿产勘查中有关公益性地质队伍建设、国家公益性地质工作对商业性矿产勘查的引导和拉动作用,以及“走出去”等若干重大问题。提出的这些认识和建议对推动我国战略性矿产勘查工作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玢岩”型铁、硫矿床及控矿构造的反射地震探测研究:高分辨率反射地震在探测深度和分辨率方面具有其他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为试验该方法在探测深部“层状”矿床和控矿构造方面的有效性,吕庆田研究团队在国家危机矿山专项计划项目的支持下,于2008年在安徽庐枞(庐江—枞阳)矿集区的罗河—泥河—大包庄矿区采集了两条10km的高分辨率反射地震剖面。尽管矿区构造十分复杂,但叠加剖面仍然发现了很多反射:白垩纪沉积红盆清楚的反射特征,揭示出红盆具有3层结构,厚度约1200m。从沉积韵律分析,白垩纪以来该地区在伸展构造背景之下伸展速度和沉积环境存在阶段性变化;火山岩层大致呈现3层结构,火山沉积岩层(双庙组、砖桥组)的厚度约800~1000m。火山沉积岩之下有明显的“穹隆形”反射,推断可能存在“鼻状”隆起的侵入体。对照精细建立的地质剖面,罗河矿体、泥河矿体上方存在清晰的反射,与矿体位置基本对应,初步证实利用高分辨率反射地震可以直接探测到矿体;同时也发现,当矿体陡倾,或结构形态复杂、或空间尺寸较小时,对应矿体无反射或呈零乱弱反射。试验结果表明,高分辨率反射地震可以用于探测深部控矿构造,在条件合适情况下,可以探测层状矿体。
罗河、泥河、大包庄矿床地质简图及反射地震剖面位置(S1、S2)
图中蓝色、红色和粉色方框分别代表泥河、罗河和大包庄矿区范围;黑色、蓝色和绿色圆点分别代表泥河、罗河和大包庄矿床钻孔分布
S2偏移剖面的地质构造解释结果
K1sh—双庙组火山岩;Jzh—砖桥组火山岩;Q—第四系沉积;J—推断为早中侏罗碎屑岩沉积(罗岭组或磨山组);T—推断为三叠系灰岩;Ky1、Ky2、Ky3分别代表红盆的三层结构;粗实线为断裂,细虚线为岩性界面;ZK64—剖面经过的钻孔位置、编号及柱状图,钻孔岩性图例如下:
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找钾勘查:属于社会项目,主要完成人有:齐文、郑绵平、闫长明、孙伟、罗晓峰、黄适等。矿产资源研究所与中川国际矿业控股有限公司开展战略合作,在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钾盐成矿带周缘进行找钾勘查,通过大量地震物探、钻探取心、测试分析和综合地质研究,在KP488区块找到了大型优质钾石盐矿床。该钾矿层赋存于中泥盆统顶部,共有3个钾矿层,埋深1229~1308m,矿层平均厚度19.25m。钻孔控制矿体面积37km2。矿石类型为氯化钾矿,KCl平均品位32.8%。KCl资源量巨大,达50255.85万吨,其中: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KCl3330.84万吨,推断内蕴经济资源量(333)KC146925.01万吨。勘查表明,这是一个具有良好开发前景的大型优质钾石盐矿床。
郑绵平院士带队在加拿大考察钻孔岩心
刚从钻孔中取出的钾盐岩心
新疆准噶尔盆地周边斑岩铜矿成矿条件研究: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工作项目,报告完成人有:杨富全、闫升好、刘玉琳、周刚、刘德权、王义天、杨建民、宋会侠。该报告将新疆准噶尔斑岩铜矿床成矿时代分为4期,即晚志留世—早泥盆世(427~411Ma),主要分布在东准噶尔琼河坝地区;中泥盆世(378~376Ma),主要分布在准噶尔北缘的卡拉先格尔一带;石炭纪(327~296Ma),主要分布在准噶尔北缘的希勒库都克和西准噶尔的包古图一带;三叠纪,主要见于希勒克特哈腊苏铜矿,叠加在中泥盆世成矿作用中。新疆准噶尔斑岩成矿带体现出从东到西成矿时代逐渐变新的规律,从427~418Ma(铜华岭铜矿)→411Ma(蒙西铜钼矿)→374~378Ma(希勒特克哈腊苏铜矿和玉勒肯哈腊苏铜矿)→327Ma(希勒库都克钼铜矿)→310~296Ma(包古图铜矿)。境外的东西两段均发现了许多大型、超大型矿床,因此,处于中段过渡带的准噶尔也有形成大型、超大型矿床的条件。对包古图大型斑岩铜矿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包古图斑岩铜矿成岩成矿年代学谱系,探讨了成矿作用。测定了哈腊苏斑岩铜矿成矿时代,对成矿流体性质和来源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矿床模型,提出早期成矿作用发生在中泥盆世,与斑岩有关,晚期叠加成矿作用发生在中晚三叠世,与构造—岩浆—热液活动有关。
哈腊苏中型斑岩铜矿区景观
包古图大型斑岩铜矿区景观
岩矿和化石标本标准化整理、整合及共享试点:属科技部、财政部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项目中的子课题,主要完成人员有:张德全、崔艳合、佘宏全、唐绍华、李进文、丰成友、张作衡、白鸽、杨郧城等。项目采集或收集整理了湖北大冶铁矿、江西德兴斑岩铜矿、云南个旧锡矿、山东焦家、新城金矿等43个大中型金属矿床标本共2882件,编写完成了所有43个矿床和2882件岩矿石标本的描述和信息记录工作。标本全部保存于资源所专业展览馆内,每一个岩矿石均建立了相关信息数据资料。可以通过网络查阅了解矿床的位置、用途、资源编号、规模大小、矿床特征、矿石和矿体特征、品位、主要地质图件、分析数据等51项信息内容;同时提供单个岩矿石标本的结构构造特征、矿石照片、提供标本的联系方式等29项具体信息。主要应用网络服务面向社会和地质专业部门提供浏览性服务,为地质科学院研究生教育提供试验教育服务。
2006~2008年岩矿石标本标准化整理矿床分布图
⑵ 请问有谁知道天津地矿所的情况!谢谢!
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始建于1962年,其前身为地矿部所属华北地质科学研究所,根据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1999]181号文件,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整体划归中国地质调查局,按照地区地调中心的要求进行了改组,改组后的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是集承担地调、科研、地质项目管理任务的综合性地质事业单位,是中国地质调查局的直属单位。 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现有在职职工17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24人。在技术人员中高级技术人员80人(研究员17人),中级技术人员34人,初级技术人员10人;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110人,其中博士后2人,博士5人,硕士13人,本科生71人,专科生18人,中专生3人。从事地质调查及相关工作的87人。 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设置办公室、财务处、人事处、党群处、技术处、经济处, 6个综合管理部门;下设地调部、经营开发部、物业管理部3个二级管理机构和华北地区项目管理办公室。华北资料分馆、信息网络中心和实验测试室承担华北地区的资料、信息和分析测试服务工作。 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的专业特点是"一老一新",在解决前寒武纪地质、第四纪地质以及大区矿产资源潜力综合评价和重大水资源、环境地质问题方面富有经验并有相当优势。在区域地质调查、矿产资源调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岩矿实验测试、计算机软件研制与开发、地理信息系统(GIS)、出版制图和质量管理等方面人员配套。 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九五"以来,承担完成了各类地质项目43项,其中国家10项、部9项;提交各类地质报告24份,在国内外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百篇。获国家、省部级各种奖励45项,其中省部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34项。21人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人被评为天津市授衔专家。8人被评为地调局中青年优秀人才,1人为部跨世纪人才,3人获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地质学家银锤奖。在开展的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中,承担了重要的基础地质调查和战略性的矿产资源潜力调查评价及其综合研究项目,已完成5幅1:5万地质填图,其中3幅获优秀图幅。 目前,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按照中国地质调查局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建立实施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制定了"从老到新、雕琢地学精品,持续改进、服务社会需求"的质量方针;提出了"以人为本、尊重唯先、诚实信用、敬业勤奋、崇尚学习、一个团队、全面交流、奉献社会"的单位文化建设目标,争取在国土资源调查评价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⑶ 第一部分 矿产资源研究所简介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年报.2013
矿产资源研究所1956年始建于北京,曾称矿物原料研究所、地质矿产部矿床地质研究所,2000年更名为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为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直属事业单位。
矿产资源研究所是我国唯一专门从事矿产资源研究的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作为科学技术部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第一批改革试点单位,2004年11月12日通过科学技术部、财政部、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三部委联合组织的阶段性改革评估验收,进入国家创新体系。按照国土资源部及中国地质调查局对矿产资源研究所的定位,主要开展区域成矿规律与矿产勘查新理论新方法研究、矿产资源潜力调查评价和成矿远景区划,以及重大资源科学问题研究。矿产资源研究所设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两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点,现有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学、矿产普查与勘探、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地质工程六个博士学位与硕士学位授权专业。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成矿过程与区域成矿规律研究;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成矿远景区划研究;有色、黑色金属、稀有、稀土、贵金属、非金属矿产研究;盐湖与盐类资源研究;矿物学岩石学研究;勘查技术方法研究;同位素技术研究;矿床环境评价研究;矿产资源战略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截至2013年年底,全所在职职工271人(含在站博士后28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正高级职称55人,副高级职称52人;有博士学位146人,硕士学位42人。内设机构包括6个职能处室、12个专业研究室、1个成果转化中心,2个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分别为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和盐湖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调查局矿产资源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研究中心、中文核心期刊《矿床地质》和中国地质学会下属的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矿物学专业委员会和同位素地质专业委员会挂靠矿产资源研究所。
建所以来,矿产资源研究所围绕国家目标和社会需求,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主持或参加完成了千余项国家及部委有关矿产资源的重大科技项目,承担了我国重要成矿区带的成矿条件、成矿预测和远景评价等大量科研任务,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科技发明奖等25项,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矿床学家、矿种专家、区带专家和矿物专家,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地球科学理论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现阶段,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矿产资源研究所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973”、“863”、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地质调查重大专项等一批矿产资源科学研究和地质调查项目为依托,科研与地调紧密结合,“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力争在全国性和区域性矿产资源评价和方法技术集成示范方面取得重要创新成果,解决一批制约矿产资源勘查评价的战略性、关键性和基础性重大地质问题,为缓解国家资源瓶颈,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⑷ 中国地质矿业总公司招聘是真的么
我想是传销借中国地质矿业总公司的名义行骗,招哈将近两百六十人,人力资源部专的属电话竟然不是座机,仅仅只是个私人手机号码且只有一部;这个女的说话普通话超糟糕,且没一点逻辑思维、前后矛盾、、、、、
还冒出来个什么试用中心且在全国著名的传销窝点湖南长沙且你不管去面试任何职位都要去这个试用中心面试且试用一个月且这个所谓的试用中心还不是个矿山且试用的时候只是学习企业文化(传销味很浓了吧)
⑸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怎么样
简介:中国地质科来学院矿产自资源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地处北京市,是中国专门从事矿产资源研究的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2000年,更名为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研究所主要开展区域成矿规律与矿产勘查新理论新方法研究、矿产资源潜力调查评价和成矿远景区划,以及重大资源科学问题研究。主要研究领域:成矿过程与区域成矿规律研究、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成矿远景区划研究、有色、黑色金属、稀有、稀土、贵金属、非金属矿产研究、盐湖与盐类资源研究、矿物学岩石学研究、勘查技术方法研究、同位素技术研究、矿床环境评价研究和矿产资源战略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根据2018年1月该机构官网信息,研究所有6个职能处室、12个专业研究室、1个成果转化中心,2个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有学术学科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学术学科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学术学科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有博士研究生123人,硕士研究生43人。
⑹ 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的全称是什么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包括1个部(国土资源部)、3个局(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家海洋局、国家测绘局)、6个方面工作(土地管理、矿产勘查开发管理、地质找矿、地质灾害防治、海洋工作、测绘工作)。所以地质矿产主管部门隶属于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一个职能。好像但也有例外,在江西(呵呵,我就是江西的哦)赣州市矿产资源管理局与赣州市国土资源局是并列同级别的,因为目前两个单位没有合并。
⑺ 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与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关系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来责自土地、矿产、海洋等资源的调查评价、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包括一部(国土资源部)、三局(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家海洋局、国家测绘局)、六方面工作(土地管理、矿产勘查开发管理、地质找矿、地质灾害防治、海洋工作、测绘工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隶属于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一个职能,但也有例外,如赣州市矿产资源管理局与赣州市国土资源局是并列同级别的,两个单位没有合并。
⑻ 中国地质调查局和中国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什么关系
中国地质调查局是国土资源部的,属部管局了,中国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应该没有这个机构。各地方省里设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地方地质调查院,或归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或归国土资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