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工程 » 中国地质数据调查

中国地质数据调查

发布时间: 2021-03-12 13:16:21

『壹』 我国地质灾害调查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分析

6.1.1 历史与现状

(1)1991年原地质矿产部组织开展的以省为单位的全国地质灾害现状概查

1991年原地质矿产部组织实施了以省为单位的全国地质灾害现状概查,主要以收集资料和各省(区、市)上报的资料为主,较全面地对全国地质灾害类型与现状进行了总结。调查内容包括地质灾害的类型、发生的重点区域、对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以及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和分布规律等。根据收集整理的成果和万余个典型地质灾害点资料,汇编并出版了《中国地质灾害》,编制出版了《中国分省地质灾害图集》。

(2)1992~2003年期间,原地质矿产部部署1∶50万环境地质调查

1992~2003年,原国家计委和原地质矿产部组织开展了省(区、市)级(1∶50万)地质灾害调查与编图,圈定滑坡等地质灾害危险区;1996年为减灾防灾、提升国土整体的调查研究程度和水平,把此项工作扩展为以地质灾害为主的环境地质调查,这是我国第一轮较全面地在全国开展的地质灾害的调查。调查的主要目的是在概略查明各省(区、市)地质环境条件的基础上,重点调查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初步查明开发利用自然环境遇到的和引发的各种主要地质灾害、特殊不良地质环境条件和环境地质问题的发育特征和分布规律,作出现状评价和发展趋势预测,提出防治对策建议,为国家制定减灾、防灾、国土开发与整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地质环境监督管理,提供宏观决策依据;保护地质环境,减少灾害损失,促进经济建设与地质环境的协调发展。

(3)1999年国土资源部启动县(市)地质灾害调查工作

从1999年开始,作为国土资源大调查计划的组成部分,国土资源部启动以县(市)为单元的地质灾害调查工作。这项工作强调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专业人员与地方结合,大力推行群测群防体系。基本做法是采取专业调查和发动群众查险、报险相结合的办法,不强调按比例尺布线与布点。根据已掌握的情况和群众报险线索,以乡镇、村庄、重要交通干线和工程设施为重点,逐步进行现场调查并注意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点。对隐患点、危险点综合分析后,划出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防治区,初步建立起群测群防预警体系,包括:建立减灾防灾领导责任制;建立临灾避险群防体系;编制地质灾害防灾预案;建立汛期地质灾害险情速报制度等。

1999年在进行10个县的地质灾害调查试点的同时,启动了三峡库区(包括宜昌市、巫山县等在内的)19个县(市)的地质灾害调查,为大规模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示范。截至2004年底,全国已经完成616个县(市)的地质灾害调查工作,为地方各级政府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组织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和防治管理,为县、乡级地方政府行使减灾职能,提供了重要依据。

县(市)地质灾害调查,是新一轮的地质灾害调查,它注重减灾防灾实效,是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地质灾害防灾预警体系的重要工作,已成为我国地质灾害调查工作的新模式。

(4)大江大河流域的地质灾害调查

如长江流域环境地质调查,黄河流域环境地质调查等。“七五”期间,开展了1∶20万三峡工程库区环境地质调查,1∶20万攀西、六盘水、岷江流域、沱江流域环境地质调查,1∶10万嘉陵江、大渡河等部分干流环境地质调查,1∶10万小江流域地质灾害调查,对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及其形成特征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工作。

(5)重点经济地区较大比例尺的地质灾害调查工作

各省(区、市)根据自身的具体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了较大比例尺的地质灾害调查工作。

1)城市地质灾害调查。上海市从20世纪60年代初就开始了以防治地面沉降为重点的城市地质工作,系统地进行了地面沉降调查和长期监测。江苏省从20世纪70年代起,先后围绕南京、南通、常州、苏州、无锡等10个中心城市,开展1∶5万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综合勘查工作,分析研究了各中心城市地面沉降、地裂缝、地面塌陷的起因、现状、发生发展特征与规律。

2)矿山地质灾害调查。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华东地区开展了不同比例尺的矿山地质调查工作,如兖滕—两淮能源开发区环境地质论证、两淮煤田煤炭开采环境地质调查等工作。辽宁、黑龙江等省先后在矿业城市开展了矿山地质灾害调查。

3)其他类型地质灾害调查。长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资源与地质灾害调查评价;鞍山西部隐伏岩溶塌陷地质灾害勘查;黑龙江中俄界河1∶5万塌岸地质灾害调查。

(6)重大工程区地质灾害勘查

三峡库区开展了大比例尺的地质灾害勘查与治理工作。

6.1.2 调查成果的应用

(1)为规划和防灾预案的编制提供依据

地质灾害调查成果,成为全国各省(区、市)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汛期地质灾害防灾预案的重要依据。

(2)为重大工程部署和城市安全提供基础资料

地质灾害调查成果为重大工程,如水库移民选址,铁路、公路和输电、输气管线的选线,大江大河安全,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基础资料。

(3)为地质灾害监测和防治提供依据

县(市)地质灾害调查工作,基本查清了地质灾害多发县(市)、乡、村所在地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分布,建立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立了地质灾害调查信息系统,为合理地部署地质灾害监测网提供依据。

(4)为提高公众防灾意识作出贡献

通过地质灾害调查,特别是县(市)地质灾害调查,提高了公众,特别是地质灾害高发区公众的防灾意识,提高了对地质灾害认识的普及率。

6.1.3 存在问题的分析

地质灾害调查工作,为我国地质环境保护、国土资源规划开发提供了基础资料。但是,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比率的不断提高,三峡工程、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工程等需要提供大量基础性、先导性的地质调查数据,我国的地质灾害调查工作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和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1)调查的对象和内容与国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结合不够

以往的地质灾害调查,偏重传统的自然属性研究,与人类工程活动及经济建设结合不够,服务领域较窄,在土地利用、城市规划、重大工程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服务工作相对薄弱。

(2)调查工作不规范,调查的精度和广度存在较大局限

过去开展的区域性地质灾害调查,一般为中小比例尺,调查精度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1∶50万全国地质灾害调查,开始于“八五”,至2003年基本完成,历时12年,技术落后,各省调查程度不一,灾害规模分级标准不统一,绝大部分省份没有建立相应的调查数据库,给全国的数据汇总和综合分析带来困难。

县(市)地质灾害调查,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调查,淡化了对地质环境的调查。同时,县(市)调查从全国角度来看,比较分散,很难形成全面的认识和评价。

区域性地质灾害调查工作精度较低,比例尺小,缺乏重点地域的重点调查研究成果。

(3)调查的技术方法、标准的局限

在技术方面,没有形成系统的标准和评价体系,工作程度偏低,工作中获得的大量原始信息资料,相当部分未能建立数据库,信息的社会化和开发利用程度低。

(4)调查的时效性的局限

在科学认识上,没有按照地质灾害发生的客观规律,结合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有计划地开展地质灾害调查工作。

地质灾害调查落后于地质灾害发展的速度,由于原有的工作方法、思路和成果的表达方式陈旧,调查成果的信息化、网络化、社会化程度低,大多未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相结合,或未考虑如何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从而影响成果向社会生产力的转化,难以满足政府和社会的实用性、实效性需求。

地质灾害的调查评价滞后于生态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土地综合利用、地质环境的合理开发利用、地质灾害防治的需要。

(5)没有建立地质灾害调查制度

没有建立地质灾害调查制度,对地质灾害调查的责任、周期、比例尺、内容等方面没有明确的规定。

6.1.4 开展地质灾害调查需求的分析

(1)我国地质灾害分布广泛,危害严重,地质灾害动态变化,需要开展地质灾害调查

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仅大大小小的崩塌、滑坡灾害危险点就有百万处以上,每年还会出现几万至十几万处新的危险点。近年来因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平均每年有1000多人死亡,经济损失高达数十亿元,已经成为我国大部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引起了党和政府、社会公众的极大关注。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地质灾害调查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由于以往基础工作薄弱,对潜在的地质灾害隐患情况底数不清,无法进行有效的灾害预报预警,从而使防灾工作处于被动状态,因此,开展适当比例尺的全国地质灾害调查和大比例尺的地质灾害多发区的地质灾害调查是十分必要的。

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条件的演变,地质灾害也是动态变化的,为认清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确保国家减灾方案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要求反复开展地质灾害调查。

(2)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避免人员伤亡,基础就是建立在对我国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的全面认识上。国土整治与开发、重大工程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布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为确保生产、生存、生活的安全,必须开展系统的地质灾害调查工作。

(3)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和减灾工程的需要

为达到防灾减灾、保护资源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国家将采取一系列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和减灾工程行动。为科学、有效地开展地质灾害监测,实施减灾工程计划,必须开展相应精度的地质灾害调查。

(4)国家编制修订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及其他规划的需求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第十一条规定,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建设、水利、铁道、交通等部门,依据全国地质灾害调查结果,编制全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建设、水利、交通等部门,依据本行政区域的地质灾害调查结果和上一级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本行政区域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地质灾害调查是国家编制修订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依据,同时也是指导各部门(行业)协调行动的依据。

『贰』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工资怎么样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于2002年7月18日正式成立。加挂“全国地质资料馆”的牌子。负责管理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和国土资源部十三陵培训中心。

发展研究中心隶属于国土资源部,是中国地质调查局的正局级直属事业单位,承担地质和矿产勘查工作方向、发展战略、境外地质工作规划和部署研究,负责全国地质资料接收、保管和服务,承担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工作。接受上级委托,对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等有关重大专项进行技术支撑。

发展研究中心现有职工205人,其中正高级职称50人,副高级职称47人;博士45人,硕士68人;离退休职工100人。现设处室25个(不含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和国土资源部十三陵培训中心),其中综合管理处室5个,业务处室17个,其他处室3个。

发展研究中心参与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全国地质勘查规划》、《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2011~2020年)》等重要文件的研究
起草工作。为地质调查工作部署提供支撑工作,为部、局机关提供了大量情报资料。编辑《中国地质》和《地质通报》,为地勘行业提供了良好的科技交流平台。建
设了全球矿产资源信息系统数据库,为地质工作走出去提供信息服务。研发了数字地质调查系统、国家地质空间数据网格服务系统、多元地学空间数据管理与分析系
统等;先后牵头完成了1:20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等数十个不同比例尺、不同主题的数据库建设工作;牵头完成一批地质信息化标准的编制;建设并维护地调局的
网络系统和网站,对地质调查信息化起到了引领和推动作用。承担地质资料接收与保管工作,努力实施地质资料的社会化服务工作。支撑完成的全国矿业权实地核
查、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获国土资源部通报表扬;为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等专项提供卓有成效的业务支撑。

发展研究中心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24项,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18项;获国家发明专利6项。2002年~2008年连续7年获得“中央国家机关文
明单位”,2009年获“2008年度中央国家机关文明单位标兵”荣誉称号。2004年建成部“合格职工之家”,2006年成功创建部“先进职工之家”。
2005年至今连续7年获得“首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2010~2011年继续保持“首都文明单位”和“中央国家机关文明单位标兵”称号。

『叁』 中国地质调查网格组网体系

一、中国地质调查网格结点部署

目前,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北京)、天津地调中心、成都地调中心、沈阳地调中心、西安地调中心、广东、河南、云南、西藏、河北、安徽、山东、内蒙、青海、四川、新疆、黑龙江、甘肃、福建等地调院等20个网格结点构成的中国地质调查信息网格体系,形成了目前在国内最大的行业应用网格之一。

该平台可实时通过IP通讯卫星、北斗导航通讯卫星、3G视屏通讯等手段,实现野外现场的指挥、调度和会商。目前,已实现三个大区、7个地调院,3台中心指挥机、7台普通指挥机、145车载北斗导航系统、约200个野外地质人员的实时监控、管理和安全保障。

二、野外地质工作管理与服务多级动态组网模式

根据野外地质调查的特点,基于中国地质调查信息网格平台,通过北斗系统的通讯与监控功能,将地调局、地调中心、省级地调院、野外驻地和野外工作人员有机联系起来,建立多级(4 级)动态的地质调查工作组网模式,实现野外人员之间的信息互通及各级管理结点对其下辖人员的监控与管理,为野外地质工作的安全保障和指挥调度创造了条件(图5-16)。

在野外地质工作管理与服务多级动态组网模式组网的基础上,结合数字地质调查系统和中国地质调查网格平台,将北斗技术融入已经成熟的地质调查信息工具中,开发了基于我国卫星技术的地质调查野外数据采集系统(RGM ap)、驻地监控指挥系统(DGSInfo)和野外地质调查管理服务与安全保障系统(GSIGrid),为野外人员、室内数据处理人员和管理人员分别提供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信息沟通、安全保障和监控指挥的信息工具,并在此基础上拓展出北斗与手机通信,单位公告信息查询和危险区域预警信息查询等功能,全面体现了信息技术支持下地质工作的现代化及管理服务的人性化。系统将IP卫星技术与3G通信技术互补应用,实现了野外现场视频回传,语音交流和大数据传输的功能,为实现野外工作实时部署、艰险地区工作检查、专家会诊以及遥感等大数据的实时服务奠定了基础。

图5-16 基于3S技术的野外地质工作管理与服务多级动态组网模式图

野外地质工作管理与服务多级动态组网模式的特点如下:

1)按中国地质调查局行政区域管理进行组网,如6个大区各自管理所属辖区的地勘单位。野外移动ID 可以绑定。

2)中国地质调查局的野外工作站(或所属地调院)可对新疆、青海、西藏工作区域的动目标动态加入ID并进行管理。

3)移动目标与移动目标、移动目标与驻地、移动目标与结点(至少2个)可进行通讯。

4)移动目标、驻地工作站、野外工作站、结点均能以主叫和被叫的角色进行工作。

5)在进行通信阶段,可实现一对多的情况,如移动目标可同时对移动目标、驻地工作站、野外工作站、结点(至少2个)进行应急呼救或要求提供信息。

6)通过国土资源部地质调查数据实施传输网络体系在驻地开展IP卫星大数据量的传输试验。

7)采用北斗卫星透明的通信协议。

8)在有网的地方就可访问野外地质工作管理与服务网格平台。

9)通过同步机制把获得多个(<=1000个)的位置信息传给中心结点并显示在图上,并带有每个移动点的地质人员信息,允许同时接受GPS信息。

『肆』 如何查看中国地质调查局解密的地质图

少为我们操劳,就是对母亲最好的回报.@@在怎样回报亲亲母爱这个问题上,我们强版调的不权应是“新意”,而应是“心意”.随着日历的翻动,母亲节就要到了,让我们给自己的母亲一个惊喜,给母亲送去一份自己亲手制作的礼物.请同学们展示送给妈妈的礼物和祝福语.
大多数孩子生在福中不知福,他们很少能从生活的琐事、细节中体会到母亲的伟大.而家长则不同,他们有为人子(女)的经历,也有为人母的感慨,他们对生活的感受更真切.今天我们的父母已经年老体弱,需要关心和照顾.带着我们的孩子,去关心照顾我们的老人,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常回家看看,哪怕是帮妈妈洗个碗.” “可怜天下父母心.母亲只知道奉献,不知索取,只知节俭,不知享受.母爱是挡雨的巨伞,母爱是参天的大树,母爱是温馨的港湾.@@们承受着那么多的风风雨雨,总把最好的东西让给我们.记得每当我给母亲买些水果、食品,她都会责怪我太破费.可是,每次她来看

『伍』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到底怎么样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于2002年7月日正式成立。加挂“全国地质资料馆”的牌子。负责管理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和国土资源部十三陵培训中心。

发展研究中心隶属于国土资源部,是中国地质调查局的正局级直属事业单位,承担地质和矿产勘查工作方向、发展战略、境外地质工作规划和部署研究,负责全国地质资料接收、保管和服务,承担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工作。接受上级委托,对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等有关重大专项进行技术支撑。

发展研究中心现有职工205人,其中正高级职称50人,副高级职称47人;博士45人,硕士68人;离退休职工100人。现设处室25个(不含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和国土资源部十三陵培训中心),其中综合管理处室5个,业务处室17个,其他处室3个。

发展研究中心参与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全国地质勘查规划》、《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2011~2020年)》等重要文件的研究
起草工作。为地质调查工作部署提供支撑工作,为部、局机关提供了大量情报资料。编辑《中国地质》和《地质通报》,为地勘行业提供了良好的科技交流平台。建
设了全球矿产资源信息系统数据库,为地质工作走出去提供信息服务。研发了数字地质调查系统、国家地质空间数据网格服务系统、多元地学空间数据管理与分析系
统等;先后牵头完成了1:20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等数十个不同比例尺、不同主题的数据库建设工作;牵头完成一批地质信息化标准的编制;建设并维护地调局的
网络系统和网站,对地质调查信息化起到了引领和推动作用。承担地质资料接收与保管工作,努力实施地质资料的社会化服务工作。支撑完成的全国矿业权实地核
查、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获国土资源部通报表扬;为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等专项提供卓有成效的业务支撑。

发展研究中心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24项,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18项;获国家发明专利6项。2002年~2008年连续7年获得“中央国家机关文
明单位”,2009年获“2008年度中央国家机关文明单位标兵”荣誉称号。2004年建成部“合格职工之家”,2006年成功创建部“先进职工之家”。
2005年至今连续7年获得“首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2010~2011年继续保持“首都文明单位”和“中央国家机关文明单位标兵”称号。

『陆』 全国地质资料馆地质资料服务进校园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马翀茹湘兰赵小平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

摘要本文对全国地质资料馆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举行的地质资料进校园活动中的调查问卷进行了统计,从对资料馆的了解以及获取地质资料的主要途径、地质资料类型和服务方式需求、资料馆窗口服务评价与用户满意度、影响资料馆借阅利用服务的主要因素等4个方面对统计结果进行了分析。同时按照不同专业背景以及是否有资料馆借阅经历等条件分别统计并对比结果,取得了若干认识和成果。最后提出了重视高校宣传,开展差别化服务和加强资料馆信息化网络化建设等建议。

关键词地质资料服务评价需求分析

为了进一步加强地质资料的社会化服务工作,增强地质资料的社会认知度,使地质资料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科研实践,全国地质资料馆(以下简称“全国馆”)联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于2010年5月共同举办了“传播地学知识 服务地学发展”的主题活动,并向广大在校师生发放了针对地质资料服务的调查问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是一所地质类专业占重要地位的综合性大学,每年为国家输送了大量的地学人才。在这样的大学中开展地质资料服务的调查,具有很高的针对性和目标性。

调查问卷的内容涉及了4个方面:对于全国馆的了解以及获取地质资料的主要途径;对于地质资料类型、服务方式等的需求;对于全国馆窗口服务的评价与满意度;影响全国馆借阅利用服务的主要因素。

本文对调查问卷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用以了解中国地质大学师生对地质资料利用的现状以及对地质资料的主要需求,以便更好地开展相关服务,开发对应服务产品,扩大全国馆的影响力。针对本次调查的性质和特点,本文按专业将调查对象分为专业用户、潜在用户以及非专业用户3类进行分别统计分析,其中专业用户包含了地质、矿产能源、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等地质类专业的师生,是全国馆的主要使用群体;潜在用户包含了遥感、土地、测绘、地理等专业的师生,是全国馆的潜在使用群体;非专业用户是指机械、计算机以及各人文学科,是全国馆的非专业使用群体,代表了一般社会公众对资料的使用程度和方式。此外,还对曾有过实际到全国馆借阅经历的师生进行了专门的统计和分析。

1 调查对象及基本特点

本次问卷调查的调研对象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师生,调查样本容量797份。本次调查对象具有学历层次高、地质类专业份额大的特点。

从学历分布的角度看,本次参加调查的797人中,教师人数为12人,本科生531人,研究生247人,其他为9人。从专业相关性的角度看,地质类专业为413人,以遥感、测绘、土地为主的相关专业为171人,无关专业为213人,如图1所示。

调研对象的学历构成基本符合在校生的学历比例,可以很好地反映出整个中国地质大学师生对全国馆服务的需求和评价。在专业分布上主要以地质类以及相关地学类专业为主,与全国馆的日常服务业务范围具有较高的吻合度,可以反映出全国馆的实际影响力和服务水平。少量非相关专业的调查样

本,则有助于分析一般社会公众对全国馆的了解和需求。总之,调查样本是充足、有效、科学的。

图1 中国地质大学调查学历与专业分布图

2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调查结果分析参照问卷内容分为4个方面。

2.1 对全国地质资料馆与网站了解程度以及资料获取方式分析

本次调查中将对全国馆的了解程度分为3类:知道并借阅过资料、仅知道但未借阅过、不知道该馆3档。具体的调查数据如表1。

表1 全国地质资料馆了解使用程度统计表

同样的,调查将对全国馆网站的了解使用程度也分为3类:登录网站并下载过资料、仅浏览过网站、不知道该网站。具体的调查数据如表2。

表2 全国地质资料馆网站了解使用程度统计表

可以看出,在不同专业对象对全国馆及其网站的了解和使用程度中,大体存在着地质类专业了解使用程度最高,地学相关专业次之,非相关专业最低的规律。这也体现出了全国馆服务的专业化特点。综合分析这两张表,还有如下突出的特点:

(1)和全国馆相比,对全国馆网站的了解使用情况偏低。对全国馆完全不知道的比例为32%,而对全国馆网站不知道的比例高达66.6%。在网站应用中,登录并下载的比例均不超过10%,也低于实际来馆借阅的比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全国馆网站宣传力度不够;全国馆网站提供的浏览下载内容比较有限,不能吸引用户通过网站进行地质资料的获取。

(2)对全国馆网站的了解使用上,地学相关类专业在登录下载以及浏览比例均低于非相关专业,与在全国馆实际借阅使用中高于非相关专业形成了鲜明对比。这可能表明了全国馆网站在资料信息的获取中还不占据重要位置。地学相关类用户在获取资料时还比较习惯于其他成熟传统途径,而非相关专业由于传统途径的缺乏而更依赖于网络获取,才造成了全国馆网站使用率更高的现象。

在调查分析了中国地质大学用户对全国馆及其网站的了解情况之后,需要放大视角,了解全国馆在中国地质大学用户获取地质资料信息中的相对地位。调查中关于用户主要的地质资料获取途径统计结果见图2和表3。

图2 地质资料获取途径分布图

表3 地质资料获取途径分布统计表单位:个

可以看出,中国地质大学用户的地质资料获取程度的前三位为网络、图书馆和书店,全国馆仅占第四位,且从网络和图书馆获取的地质资料信息要远高于书店和全国馆。从分专业的角度看,在地质类用户中,全国馆超过了书店而跻身三甲。地学相关类和非相关专业用户则和全部用户一致。由此可以看到,对于整个中国地质大学用户来讲,全国馆在地质资料的获取中还不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笔者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三:①因为用户本身的习惯所致,信息时代网络是信息的主要来源;身处大学中的中国地质大学用户,图书馆也是非常重要的信息获取途径,这应该也是本次调查中中国地质大学用户和一般社会用户的一个重要区别。②因为全国馆借阅手续相对复杂,且大量资料需要具备涉密资格才能获得,对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一般本科生和大部分研究生而言,获取难度较大。③因为全国馆专业性较强,在地质类专业用户中使用比例较高,而在相关及无关专业中使用比例低。

综观调查中中国地质大学用户对全国馆及网站的了解使用情况和实际的地质资料获取途径两方面内容,还可以发现一个重要的问题和矛盾,即对全国馆网站的了解程度远低于对全国馆了解的现状和网络作为用户地质资料获取中第一大途径的事实之间的矛盾。一方面,用户在获取信息时存在对网络的高度依赖;另一方面,全国馆的网络化和信息化水平不高,还没有有效利用网络来扩大地质资料服务的范围、层次和方式。

2.2 地质资料类型和服务方式的需求分析

本次调查中还针对用户的需求进行了调研。全部中国地质大学用户以及地质类专业用户、地学相关专业潜在用户、非相关专业一般用户关于地质资料类型的调查结果统计结果见表4~表7。一般馆藏地质资料类型主要包括区域地质、矿产能源、水工环、物化探、海洋地质以及地质科学研究报告[1]

表4 全部用户地质资料需求类型统计表

表5 地质类专业用户地质资料需求类型统计表

表6 地学相关专业潜在用户地质资料需求类型统计表

表7 非相关专业一般用户地质资料需求类型统计表

从用户需求程度来看,地质类专业用户对各类型的地质资料的需求程度要远远高于其他用户;地学相关类专业用户对各类地质资料的需求存在较大差异,对水工环和区域地质资料有较高需求度,整体上对资料需求程度低于地质类专业用户;非相关专业用户的需求程度则最低。

从资料类型的需求来看,对所有用户来讲,区域地质、水工环和地质科学研究报告的需求位列三甲。

(1)对于地质类专业用户而言,对资料的需求程度由大至小排列依次为区域地质、科学研究报告、水工环、矿产能源、物化探以及海洋地质。由于中国地质大学用户科研的需求,科学研究报告占据了靠前的位置;区域地质报告由于广泛的使用范围占据了需求量最大的位置;水工环、矿产能源、物化探等专业具体的需求程度相差不大,需求程度也都近似达到了85%以上;而海洋地质报告需求量最小,也体现出海洋地质在我国地质行业中相对薄弱的地位。

(2)对于地学相关类专业用户而言,对资料需求程度依次为水工环、区域地质、科学研究报告、物化探、矿产能源以及海洋地质。其中对水工环和区域地质报告的需求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接近甚至达到了地质类专业用户,反映了此类用户的资料需求特点。

(3)对于非相关专业的普通用户而言,则对各类资料需求程度都在较低的水平之上,分布在50%~60%之间。他们较为关心的主要是水工环和矿产能源报告,其出发点可能是科普性质的对地质环境和矿产能源的了解,而非从专业角度上的需求。

用户对于资料服务方式的需求调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希望的网络服务方式,二是希望的远程订购资料服务方式。在希望的网络服务方式中,调查给出了检索、浏览、下载、订购4个选项。在希望的远程资料订购服务方式中,调查给出了电话、传真、电子邮件3个选项。具体的调查结果如图3。

图3 地质资料服务方式需求分布图

由图3可知,在网络服务方式中用户比较关心和迫切需要的主要是下载、浏览和检索。在资料的订购服务方式中则电子邮件的方式占主要位置,电话订购次之,而电子邮件本身也是网络服务的一个体现。加强全国馆各方面的网络服务也是用户对全国馆服务方式的最大需求,代表了未来服务方式的转变。

2.3 全国地质资料馆窗口服务评价和用户满意度分析

目前而言,全国馆的窗口服务在全国馆服务中还占据核心的位置,绝大部分服务都是通过窗口展开的。在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过程中,为了保证对窗口服务评价和用户满意度分析的准确性,对调查样本中曾来馆借阅的用户进行了专门的统计。在参加调查的797人中,有123人曾去过全国馆,其中本科生和研究生所占比例分别为42.3%和53.7%,可见在实际来馆人员中研究生的比例要高于本科生,进一步体现了全国馆专业性较强的特点。

在来馆的人员中,对全国馆窗口服务的评价和满意度如图4和图5。

图4 全国地质资料馆窗口服务评价统计图

图5 全国地质资料馆窗口服务满意度统计图

在对全国馆窗口服务的评价中,认为“服务方式多样,资料种类丰富,工作人员热情周到”的占有较高的比例,是对窗口服务水平的最好评价,可见全国馆的窗口服务总体上是得到广大用户的认可的。认为“服务单一,资料借阅手续麻烦”和“服务方式落后,找不到所需资料”的分别占39.80%和5.80%,“服务单一,资料借阅手续麻烦”是窗口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此次调查的用户背景看,在校学生占了很大比例,而全国馆窗口借阅手续往往需要正式的证明,在借阅涉密资料时也有更为严格的规定,造成了借阅的不便。针对这个情况,可以考虑对于非涉密的公开类资料,努力简化借阅手续[2],建立在校学生的借阅绿色通道,培养学生的借阅习惯。

对全国馆窗口服务满意度中“很满意”和“满意”所占比例为67%,而“不满意”仅占1%,可以看出曾到馆人员对窗口服务具有很高的满意度。

2.4 影响全国地质资料馆借阅和利用的因素分析

在关于影响全国馆借阅和利用因素的调查中,可以看到“对外宣传不够”高居各因素的榜首。而“资料数据质量”、“资料数据的时效性”以及“资料借阅与利用政策”等因素之间差距不大,如图6。

图6 影响全国地质资料馆借阅和利用因素统计图

由此可见,当前全国馆在服务方面面临的一个首要问题是加强宣传,扩大全国馆的影响力和吸引力。适当加快资料利用政策的改革,简化不必要的手续和流程。资料的质量和时效性是资料服务的根本,只有高质量的资料,才谈得上高质量的资料服务。从问题的紧迫性上讲,资料服务中存在三层次的问题。第一层次的问题是继续扩大宣传,保持来馆借阅人数的高速增长。在扩大了需求之后,第二层次的问题是提高借阅服务的便利性和效率,扩大地质资料的社会服务能力。第三层次的问题是提高资料服务的质量和时效性,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地质资料服务。在地质资料利用和开发的不同阶段,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也将是依次变化的。

3 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提出如下建议:

(1)加强全国馆在高校的宣传活动。中国地质大学在校学生是我国未来地质事业的主力,通过在学生时代的宣传,培养在校生积极使用全国资料馆的习惯和意识,在其走向工作岗位后也会积极对地质资料进行利用,从而长远地扩大全国馆在地质行业中的影响力。而地质资料的高效利用,也会提高地质工作的效率[3]。因此,应该全面总结本次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举办的地质资料服务进校园活动的成功经验,并逐步在其他拥有地质类专业的高校进行推广,通过到场进行图文宣传、召开座谈会、举办讲座,增加全国馆网站链接等方式,加强全国馆的校园宣传活动。

(2)针对不同专业用户制定不同服务策略,开展差别化服务。本次调查分析依据调查样本专业背景的不同,尝试将各专业师生分为3类。这三类用户在对全国资料馆的了解使用程度、使用方式、使用目标,感兴趣的资料类型等各方面都存在差异。这就要求全国馆针对三类用户做出差别性的服务。对于地质类专业用户来讲,要加强目前的专业服务水平,从本科生阶段开始就培养其利用资料馆获取资料的习惯,提高全国馆在地质类用户中获取资料途径中的比例。对于地学相关类专业的潜在用户,要努力扩大宣传,让这些用户知道资料馆“有什么”,“怎么用”,加强水工环、区域地质等资料的服务,使资料馆成为他们进行专业工作的一个重要资料来源。扩大地质资料使用范围,加强地质资料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对于非相关专业的一般社会用户,针对他们偏向网站访问的使用方式,结合社会热点针对性地制作水工环和矿产能源等专题,开展地学知识的普及,更好的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3)加强全国馆服务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从调查的结果来看,用户普遍对信息化服务的需求很高。但从调查中也反映出当前信息化网络化建设不足的现状,尤其体现在网络在用户地质资料获取中的首要地位和资料馆网站的普及程度低于资料馆之间。在对于服务方式等的调查当中,也可以看到用户对电子邮件订购等网络服务的较高需求,因此有必要加强信息化工作。从调查结果来看重点应该放在网站建设上,加强网站上资料的丰富程度和时效性,增加可下载和可浏览的资料数量。加强馆藏资料检索的质量和方式,方便网络检索和馆藏借阅之间的互动。尝试开展电子邮件订购等网络服务,充分利用网络来提升全国馆在地质资料获取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郑晓光,王颖,王传礼.浅谈地质资料服务领域及管理、利用方式变革.档案与建设,2008,(3)

郑晓光,曹建华,王传礼.破除影响地质资料公开利用的瓶颈.档案与建设,2008,(9)

姚华军.关于推进资质资料公共服务问题的思考.地质通报,2009,(3)

『柒』 有了解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的吗

地质云是一个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以支撑国家战略、专服务经济社属会发展为目标,旨在实现地质调查基础设施资源、数据资源、业务应用和服务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据了解,当前,地质云建设正按计划稳步推进。中国地质调查局正积极开展试点与示范,包括云计算技术在地质调查中的应用试点、大数据技术在智能地质调查中的应用示范、地学高性能计算实验等。

『捌』 国土资源大调查以来地质环境调查进展

1998年,我国地质勘查管理体制重大改革,绝大多数地勘队伍实行属地化管理。为统一部署和组织实施国家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与矿产勘查工作,国土资源部于1999年组建中国地质调查局,同时启动国土资源大调查专项。调查国土资源状况与评价地质环境是国土资源大调查专项的核心内容。表6-2列出了历年地质环境调查经费投入情况。

表6-2 国土资源大调查专项1999~2009年地质环境调查经费投入统计表

(一)水文地质调查

1.新一轮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

2000~2002年,在以省(区、市)为单元的调查评价工作基础上,完成了全国新一轮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查明了自1984年以来全国地下水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时空变化、开采潜力等总体状况,为国家水资源的规划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地下水天然资源量多年平均为9235亿m3,其中地下淡水天然资源为8837亿m3,地下微咸水天然资源为277亿m3,地下半咸水天然资源为121亿m3;全国地下淡水可开采资源多年平均为3527亿m3。在全国地下水资源中,按面积统计,有63%的地下水资源可供直接饮用,12%为不宜饮用但可作为工农业供水水源,约8%的地下水资源不能直接利用,需经专门处理后才能利用。南方地区地下水质量优良,大多地下水可供直接饮用。北方山区及山前平原地区水质较好,中部平原区较差,滨海地区水质最差。各省(区、市)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与饮用水水质有关的地方病区,特别是北方丘陵山区部分区域分布着高氟水、高砷水、低碘水和高铁锰水等。

2.北方主要平原和盆地水文地质调查

以我国北方主要平原和盆地为重点,开展了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工作。主要包括西北的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河西走廊、银川平原、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的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西辽河平原,华北的华北平原、山西六大盆地。主要通过1∶25万水文地质调查进一步摸清主要平原和盆地区域地下水系统的空间分布和结构,查明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及其变化过程,采用均衡法、数值模拟法等分区评价地下水资源,为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供了基础数据。在松嫩平原、华北平原、鄂尔多斯盆地、银川平原、河西走廊、准噶尔盆地6个平原和盆地开展了地下水动态调查评价,全面掌握地下水位、水量、水质动态变化特征,为实施含水层科学管理与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决策依据。

(1)鄂尔多斯盆地。建立了全盆地三维地质结构模型,初步查明了白垩系含水介质的空间分布规律,初步查明了白垩系岩相古地理特征及与地下水赋存条件的关系;同位素技术在鄂尔多斯地下水勘查中应用,取得了重要进展;在白垩系自流水盆地白于山以北的典型地段建立了潜水入渗与蒸发原位试验场,取得了关键性数据;提出了地下水资源合理利用与对策。查明了全盆地区域地下水资源总量、开采利用现状和开发潜力(表6-3)。在地下水资源相对富集的18个地区,具备建立地下水集中供水水源地的地段达161个,占全盆地地下水可开采资源总量的38%。

表6-3 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资源与开采潜力表

资料来源:据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2)华北平原。通过对钻孔资料的研究分析,将华北平原第四纪下界统一到世界较为认可的2.58Ma;以沉积物的岩性为基础,将第四系含水岩系自上而下划分为3个含水层组,初步建立了华北地下水三维地质模型。采用地下水位监测资料和同位素数据,表明浅层水接受当地降水和灌溉入渗补给,中部平原深层地下水是末次冰期补给,天津一带滨海平原地下水推测为末次冰期间冰阶补给。基本查明了区域地下水降落漏斗发展变化特征,在华北平原浅层地下水位下降的同时,开采地下水集中的城市地区出现了规模不等的地下水位降落漏斗,较为严重的漏斗有石家庄漏斗和宁柏隆漏斗;深层地下水头的大幅度下降,致使华北平原大部分深层地下水头低于海平面,较为严重的漏斗有冀枣衡漏斗、沧州漏斗和德州漏斗。基本查明了华北平原地下水质变化特征,总趋势从氯化物型地下水向硫酸盐型地下水,以至向重碳酸型地下水演化。根据华北平原的地下水资源量(表6-4),提出了华北平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进行了华北平原地下水功能区划。

(3)柴达木盆地。完成1∶25万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6.5万Km2,1∶25万遥感解译12万Km2,水文地质钻探1615.46m。根据700多个钻孔资料,初步建立了柴达木盆地地质结构模型;初步查明了区内地下水资源的补给及其开发现状,基本摸清了与地下水有关的环境问题;根据地下水的生态和环境功能,将全区地下水划分为山前戈壁带地下水补给-径流功能区、沙砾石带地下水开发利用功能区、冲湖积平原细土带地下水排泄功能区和盆地中心地下-地表咸卤水盐类矿产资源功能区。

(4)河西走廊。完成1∶25万水文地质补充调查3.83万Km2,遥感解译面积4.5万Km2;水文地质勘探孔5眼,总进尺1096.39m。系统地整理了河西走廊近50年来的水文地质勘查资料,对第四纪地质、地下水补径排条件、地下水动态规律及水质、水量特征进行了系统地归纳与分析;评价了现状地下水天然资源量、现状地下水开采总量,确定了走廊平原区地下水允许开采量;建立了疏勒河流域水文地质模型。

表6-4 北方主要平原(盆地)地下水开采程度表

注:①为孔隙水开采量;②包括微咸水。

资料来源:据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3.西南岩溶石山地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

西南岩溶石山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广西、湖南、四川、重庆、湖北、广东8个省(区、市),岩溶面积78万Km2。工作重点为以岩溶流域为单元,进行1∶5万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综合调查,掌握岩溶干旱、洪涝和石漠化状况,提出流域内岩溶水开发工程方案,选择典型岩溶水源地进行地下水开发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示范,为解决南方岩溶区干旱缺水、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提供基础地质资料和对策。完成了1∶25万水文地质调查8.91万Km2,1∶5万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综合调查12.32万Km2,水文地质钻探25.5万m。

通过调查,查明了西南岩溶区水资源量及其开发利用潜力,地下水天然资源量1762.82亿m3/a,岩溶水允许开采量615.70亿m3/a,地下水资源潜力517.38亿m3/a。区内有2863条地下河,已开发利用的地下河138条,占4.82%,地下河的开发利用潜力很大。查清了岩溶石漠化的分布状况及其发展趋势,石漠化面积11.35万Km2,占岩溶区面积的22.7%,年平均增长率为1.86%,岩溶石漠化呈不断恶化的趋势。选择不同类型岩溶区,以流域为单元,开展了1∶5万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调查,掌握了岩溶干旱、洪涝、地质灾害状况,制定了流域内岩溶水开发工程方案和地质环境综合整治区划。针对不同类型区开发条件,因地制宜,采取堵洞蓄水、暗河截流、大泉壅水、钻井、大口井、斜井等多种方式,开展了岩溶地下水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示范,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4.严重缺水地区和地方病严重区地下水勘查

我国西南红层地区、黄土高原、西北内陆盆地及山地高原分布着一些严重缺水或季节性缺水地区,还有一些与劣质地下水相关的饮水型地方病区。工作重点为在不同类型缺水区和地方病区选择典型地区开展人畜饮用地下水勘查示范,查清地下水分布规律,因地制宜地建立地下水开发利用示范工程,总结地下水富集模式和勘查开发模式,为类似地区地下水勘查与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撑。主要包括西北河西走廊、塔里木等内陆盆地,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河北太行山区、辽宁西部山区、川渝滇红层地区,松嫩平原、河套平原、大同盆地、银川平原等高砷、高氟地下水区以及四川大骨节病区。1999~2009年完成1∶5万水文地质调查25.82万Km2,1∶5万遥感21.58万Km2,水文地质钻探11.9万m。

通过地下水勘查,从宏观上掌握了严重缺水地区和劣质水区(高砷、高氟地下水)的分布和现状,按照黄土高原区、内陆盆地山前平原区、山地高原区、红层盆地区和劣质水区5种缺水类型,选择典型地区开展了地下水勘查示范,探索出“划分类型,典型示范;总结经验,编制区划;辐射带动,逐步解决”的工作模式和“调查—示范—区划”的工作方法。在基岩山区,发现并总结出叠瓦状台阶型、棋盘型和隐伏风化壳型等基岩裂隙水富集模式;在内陆干旱盆地等地下咸水、淡水交错分布区,总结出“河流冲淡型”、“古河道型”等淡水体形成与埋藏模式。在西南红层丘陵区,提出了“红层风化壳弱含水层裂隙水资源化”的新认识,开发出“小口径浅井”开采新技术,研制出与之配套的“微型钻机”与成井技术,创造性地建立了“一户一井”“分散供水”新模式。在高砷、高氟地下水分布区,总结出新生代断陷盆地型、第四纪冲洪积平原型、新生代滨海平原型和基岩构造型高砷地下水地质环境类型。

5.东部重要经济区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

2002年完成的“新一轮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项目中表明,全国地下水污染形势不容乐观,有2/3城市地下水水质普遍下降,300多个城市由于地下水污染造成供水紧张[13]。为了摸清全国地下水污染状况,评价各区域地下水污染程度和变化趋势,中国地质调查局于2006年启动了全国地下水污染调查,第一阶段主要部署在东部重要经济区,包括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淮河流域平原区、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计划于2010年完成。

(1)珠江三角洲。调查发现区域地下水酸化严重,已成为最大的区域地下水环境问题;三氮污染突出,局部已呈片状分布特征;重金属超标点多,特别在城市周边及工矿企业分布区,铅、砷超标率高;微量有机污染虽超标点不多,但检出点多。调查发现典型点污染严重,有机无机污染并存,且呈现多种微量有机污染物检出和超标的复合污染特征。

(2)长江三角洲。基本查明长江三角洲地区污染源类型和地下水污染现状。进行了长江三角洲(长江以南)地区地下水防污性能分区与评价,区内地下水防污性能总体较好,防污性能较差和极差区主要分布在张家港-常熟-太仓盐铁塘以北沿江地区、杭州西南、余杭西北的岩溶山区及海盐的钱塘江口;地下水无机污染以“三氮”为主,NO3-超标率居首;初步掌握了“癌症村”周边污染源的分布和水土环境中存在的主要污染物;成功地应用地质雷达对苏南地区加油站泄漏和污染状况进行探查。

(3)华北平原。根据地下水污染调查结果统计,区域地下水污染呈加重态势:污染指标以三氮(NO3-﹑NO2-﹑NH4+)、(类)重金属(Pb﹑As﹑Cd﹑Cr6+﹑Hg)和痕量有机污染物为主;多为点状污染,分布较广,多集中在城市周边和重化工开发区及影响带范围内;以浅层地下水污染为主,深层地下水亦有多点检出污染物;往往有机污染和无机污染并存,呈多种指标的复合污染特征,地下水环境整体状况堪忧。

(二)环境地质调查

1.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

完成了全国以省(区、市)为单元的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首次系统地对我国所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了摸底调查,共调查矿山113149个,调查矿山面积581.9万hm2,基本摸清了我国矿山环境的现状,查明了我国主要的矿山环境问题及其危害[14]。系统地总结了我国不同的区域环境地质背景和不同的矿类开发所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的类型、特征及其危害,分析了我国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产生的主导因素,建立了全国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估指标体系,为政府部门今后实施矿山地质环境管理提供重要基础数据。选择冀东唐山地区煤炭资源开采区、湖南省和胶东半岛矿山分布密集区等典型地区,通过矿山地质环境实地调查和遥感调查,进行了矿山地质环境动态调查,提出了矿山地质环境动态评估的总体思路、技术方法及评估指标。

2.全国主要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

我国处在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阶段,为了摸清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开展了31个省(区、市)地区级及以上300多个城市的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工作重点以搜集资料、加强资料的二次开发和综合研究为主,在城市重点区域开展1∶5万环境地质简测,查明主要城市地质环境背景和环境地质问题的类型、分布、成因和危害程度。2005~2009年,完成了江西、浙江、四川、云南、黑龙江、甘肃、海南、河南、湖南、吉林、贵州、福建、山西、广西、安徽15个省(区、市)的196个地级以上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2010年将完成其余省(区、市)主要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

为了向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全面、详细的地质环境数据,中国地质调查局于2003年选择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杭州、南京6个城市先后开展了三维城市地质调查试点工作,通过城市地下三维地质结构、工程地质调查、地质灾害调查等,集成历史地质数据,建立城市三维可视化地学信息管理和服务系统。目前,6个试点的工作已基本完成,所取得的成果在应急水源勘查、垃圾填埋场选址、新城规划、城市地铁施工、特色农业区划、地热和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3.重要经济区地质环境调查评价

重要经济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引擎,人口密集,工程建设集中。为了支持重要经济区的发展,自2000年开始先后启动了东南沿海及重要经济区、环渤海湾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长江中游城市群等重要经济区地质环境调查评价,计划于2010年完成。通过1∶25万环境地质调查和重点区1∶5万环境地质调查,了解重要经济区区域地壳稳定性、海岸侵蚀和淤积、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状况、重点港口和城市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等,为制定该地区社会经济和城市发展规划提供地质依据。

(1)东南沿海及重要经济区。基本查明了包括珠江三角洲地区、福建沿海平原、海南岛、广西北部湾地区、苏锡常地区等在内的东南沿海地区海岸带地质环境特点、海岸变迁规律,发现东南沿海地区在第四纪时期曾发生8次大规模海岸变迁,海岸侵蚀和淤积具有普遍性、时空的差异性、形式的多样性、类型的多变性及侵蚀趋势加剧等特点。了解了东南沿海地区海水入侵分布范围、成因和动态变化,东南沿海地区海水入侵面积达168Km2。摸清了地下水污染物、土壤重金属和有机农药污染现状、污染特点和成因。通过地面沉降和地裂缝调查,表明珠江三角洲软土分布面积为7969Km2,地面沉降超过200mm的面积已达到2万Km2以上。评价了东南沿海地区地下水资源潜力,圈定了24处后备水源地。

(2)环渤海湾地区。建立了大连大魏家、秦皇岛枣园、山东莱州湾3条海水入侵监测剖面,在渤海湾淤泥质、泥砂质海岸带建立了25条地质环境监测剖面,建立了大连—秦皇岛海岸带和德州—烟台海岸带地面变形GPS观测墩,形成了环渤海海岸带地质环境监测体系。开展了天津滨海新应急水源勘查,调查评价地下水应急3处,探讨了天津滨海新区地下水开发的新模式。开展了天津滨海新区、曹妃甸新区等重点地区海岸带环境地质综合调查评价,主动为政府提供服务,为重大工程规划建设区提供地下水资源和地质环境安全保障。

4.大江大河流域和生态环境脆弱区环境地质调查

围绕大江大河治理开发规划和生态环境脆弱区发展规划,开展了大江大河流域和生态环境脆弱区环境地质调查,为水患防治、工程建设、治理开发、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地质依据。主要包括黄河中游、长江源区和长江上游、长江中游、怒江流域、内蒙古东部荒漠化地区等。

(1)长江中游主要水患区。环境地质调查查明了水患区的地质环境背景条件,深入研究了与水患形成有关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反映了工作区第四纪地质、地貌、新构造运动与构造沉降速率、江湖泥沙淤积、堤基稳定性、环境地质分区等特征。论证评价了人类工程活动对水患形成的利弊影响,从地学角度提出了防洪治水的构想和若干对策建议。

(2)北方荒漠化。系统收集、整理和综合分析了工作区有关荒漠化的各类资料,对中国北方荒漠化研究历史、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了全面论述。对中国北方荒漠化的类型、分布范围、等级划分及危害程度进行了详细论述,对不同类型荒漠化形成的地质背景及其人为影响等因素做了初步分析。初步查明荒漠化分布地区地下水资源分布状况,提出了中国北方荒漠化防治对策。

5.国家重大工程区域地壳稳定性调查与评价

近年来,国家规划兴建了一系列重大建设工程,包括青藏铁路、滇藏铁路等工程。这些工程分布于不同的地质构造单元,不同程度地受各种地质灾害、活动断裂和地震活动的影响和威胁。围绕着重大工程安全,以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重大工程区域地壳稳定性为重点,在第四纪地质和活动断裂调查、地壳稳定性评价、地质灾害和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研究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专项调查,涉及的重大工程主要包括:青藏铁路工程、滇藏铁路工程、西气东输工程、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三峡引水工程等,为这些工程的规划、选线、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工程地质环境资料和科学依据。

(三)地质灾害调查

1.全国山区丘陵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

我国山区丘陵区地质环境脆弱,易于发生突发性地质灾害。1999~2008年开展完成了1640个山区丘陵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调查面积650万Km2。调查工作以县(市)为单元开展,通过1∶10万地质灾害调查,在各调查县(市)圈定地质灾害易发区,建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编制重大地质灾害防灾预案,建立县级地质灾害信息系统,编制县级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共调查并确定地质灾害及地质灾害隐患点10多万处,针对查出的重要隐患点,建立了县、乡、村三级责任制的群测群防监测预警体系,对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编制了防灾预案,提出了县(市)地质灾害防治对策及建议。基本查明了全国山区丘陵区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和分布规律、划分了地质灾害易发区,为地方政府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过程中合理利用土地、主动防范地质灾害提供了重要依据。

2.重点地区地质灾害详细调查

在全国地质灾害易发区内,选择黄土高原区、秦巴山区、川滇山地区、湘鄂桂山地区、新疆伊犁谷地地质灾害高发区开展1∶5万为主的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以县(市)级行政区划为基本单元,通过遥感解译、地面调查与测绘,查明地质灾害及其隐患的分布、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和发育特征,并对其危害程度进行评价,圈定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危险区,建立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建立健全群专结合的监测网络。到2010年底将完成127个县(市)调查任务,覆盖面积39.4万Km2

3.突发性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示范

为推进全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选取了不同突发性地质灾害类型开展监测预警示范,对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长期跟踪其动态变化,地质灾害预警能力明显提升。主要包括:兰州市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示范、延安宝塔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示范、雅安地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示范、华蓥山地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示范、北京地区滑坡泥石流灾害监测预警示范、闽东南地区台风暴雨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示范、哀牢山地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示范、江西重点地质灾害易发区监测预警示范等。

4.重点地区地面沉降调查与监测

长三角、华北平原和汾渭盆地地面沉降调查与监测工作取得重要进展,监测水平不断提升,为区域地面沉降防治提供了基础依据。长三角地面沉降调查与监测,初步建成了覆盖长江三角洲(长江以南)地区、集各种监测技术于一体、优势互补的地面沉降监测网,基本实现了对地面沉降点、面和动态变化的立体监控;初步查明了长江三角洲(长江以南)地区地面沉降的空间分布及变化特征;评估了地面沉降、地裂缝造成的经济损失;建立了长江三角洲(长江以南)地区孔隙承压水三维地下水流模型,以地面沉降为约束因素,确定了不同地质结构区地下水的临界水位;基本查明了长江三角洲区域地面沉降的成因,松散沉积层地质结构是区域地面沉降重要的内在因素,地下水开采是地面沉降的主要影响因素,大规模城市建设是上海中心城区地面沉降的重要影响因素;首次建立了上海、江苏苏锡常地区地下水流与地面沉降的耦合模型,真实刻画了地面沉降过程中各地质参数的变化,提高了地面沉降的预警预报水平,也使我国地面沉降的研究居于国际领先地位。区域地面沉降风险管理区划研究为政府实施区域地面沉降防控管理以及减灾防灾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