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科学院招生办电话
⑴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研究生招生办电话是多少来着
你打027-67883055 地大研究生培养处管理这些,你可以直接与这里联系。如果要找转地学院,可以直接让他们查
⑵ 中国地质科学院的简介
中国地质科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直接领导的中国地质科学技术综合研究与支撑机构。其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的几个研究所。1959年成立,称地质部地质科学研究院,1975年改称现名。首任院长是著名古生物学家许杰,第2任院长邹家尤,第3任到第7任院长分别为著名区域地质学家李廷栋院士、著名矿床学家陈毓川院士、和赵逊、张彦英、孟宪来等,我国著名构造地质学家黄汲清先生曾任名誉院长。现任领导:党委书记兼副院长王小烈、副院长朱立新、董树文、王瑞江。
中国地质科学院主要从事基础地质、矿产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岩溶地质、勘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岩矿测试技术、勘查技术、矿产综合利用技术的科学调查研究及有关开发研究工作。
中国地质科学院下属7个研究所和几十个技术先进的实验室,拥有各类仪器设备万余台。现有职工2300多人,其中各类专业人员1400余人。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7人,研究员201人,副研究员739人,博士180人,硕士192人。
中国地质科学院建院以来,已完成数千项科研任务,提交了一大批具有高科技水平、明显社会效益的重要科技成果,获得了为数可观的国家级及省部级奖项。
中国地质科学院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有关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实施了数百项合作项目。
在科技体制改革中,中国地质科学院被国家确定为 进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
⑶ 请问有中国地质科学院的研究生吗 可以给我一个联系方式吗
您好,这边是158教育在线网的,想咨询中国人民大学、首经贸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研究生详情登录158教育在线网了解一下,欢迎向158教育在线知道提问。
⑷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是我国学科比较齐全、人员结构较为合理、设备比较完善的综合性地学基础研究机构,主要从事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和前沿性的基础地质调查和基础地质研究工作,同时承担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和地球化学专业研究人才教育和培养任务。地质研究所现有在职职工180人,10个专业研究室。研究领域包括:区域地质、地质编图及数据库建设;大地构造与全球构造;生命起源、古生物群落与地层对比;前寒武纪地质与早期地壳生长;新生代地质与现代地质生态环境;超高压变质作用与超高压变质带;岩石学、矿物学与地球物质科学;大陆动力学与地幔动力学;成矿地质背景与区域成矿学;深部地球物理探测与岩石圈结构及地球动力学;同位素地质理论、方法体系与应用。
副所长高锦曦
副书记、纪检书记沈琳
所长、党委书记侯增谦研究员
2008年总收入约1.73亿元,比2007年增长17%。各类科研项目总经费15283.63万元,其中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3657万元,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86.4万元,科技支撑项目876万元,汶川地震科学钻探专项经费2075万元,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等项经费3870万元,基本科研业务费450万元,地质及矿产资源勘查经费815万元,其他科技项目经费2624余万元。
2008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获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
2008年公开发表论文150篇,其中SCI检索刊物论文78篇,包括国际SCI论文32篇。公开发表专著1部,中英文版1:250万地质和矿产图4幅。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统计,2008年本所论文发表数量在国内地学类机构排在第7位,已连续3年在全国地学研究机构中位居前10位,是国土资源系统唯一的研究所。研究所现任领导班子包括:所长、党委书记侯增谦,副所长耿元生、高锦曦,副书记、纪检书记沈琳。
2008年度重要科研成果
全国1:100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属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地质调查与研究工作项目,项目负责人丁孝忠研究员。首次系统编制了全国1:100万地质图地理底图(国际分幅),并建立了相应的数据库;系统编制了64幅1:100万国际分幅地质图并建立了全国1:100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编写了全国1:100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编图说明书、分幅图元数据及核心元数据。填补了全国1:100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的空白,健全了国家基本比例尺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系统。自主开发研制了1:100万地质图数据库检查系统,具有自动进行图幅数据检查、快速修改等功能;研制开发了全国1:100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该系统具有较强的空间数据检索、属性数据检索、多级地质要素属性查询,以及1:100万国际标准图幅元数据查询等功能。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08
地球的化学、生物与环境演化的同位素研究:属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地质调查与研究工作项目,项目负责人朱祥坤研究员。在国内首次建立了Cu、Fe、Zn、Mg、Ca同位素的MC-ICPMS高精度测定方法和配套的样品化学纯化方法,所建方法精度达国际同类实验室的先进水平;在鞍山地区获得了一批新的年龄和地球化学数据,进一步验证了鞍山地区38亿年岩石的存在,初步确定了鞍山群形成时代为25亿年前,进一步完善鞍山地区太古宙构造—岩浆演化的年代学格架,总结了鞍山地区太古宙地壳演化规律;对前寒武纪几个重要时段多种化学沉积岩石进行了Si、O、S等同位素研究,在冀东和五台地区发现了与质量无关的S同位素分馏现象,探讨了这些元素的同位素组成变化与环境和生物演化的关系;对冀北、辽西的J-K地层进行了同位素精细定年,为陆相地层J-K界线年龄的确定、年代学格架的建立和辽西生物群演化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对太平洋深海多金属结核和结壳进行了3He同位素与元素地球化学多重示踪研究,初步查明了富钴结壳记录的海洋气候环境的演化规律,通过与10Be定年方法对比,初步建立了测定富钴结壳形成时代和生长速率的地外3He新方法。
大陆碰撞造山带成矿作用:属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项目负责人侯增谦研究员。项目选择青藏高原3个成矿带中的3个典型代表(即驱龙斑岩铜矿、玉龙斑岩铜矿和大陆槽稀土矿床),通过典型矿床详细解剖和成矿带区域成矿对比,揭示其成矿过程,建立碰撞造山带adakite质斑岩成矿模型,揭示碰撞带陆内环境REE超常富集机理,为构筑大陆碰撞成矿理论框架奠定坚实基础。本项目历经4年研究,提出了大陆环境斑岩铜矿成矿新模型,突破了传统的岩浆弧环境斑岩铜矿成矿理论;提出了大陆碰撞带或造山型REE矿床概念,建立了造山型REE矿床新模型,丰富和发展了矿床学理论;以大陆碰撞带Cu和REE矿床成矿模型研究为基础,孕育和建立了大陆碰撞成矿理论新框架。本项目共发表论文38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9篇。本项目与“973”项目共同组织出版了中英文专集7部。项目实施的4年中,共培养博士6人,硕士8人,3位博士后出站;与一批国际同行开展了广泛的合作研究,已经形成了一支团结协作、富于创新、成果丰硕并有一定国际影响的研究团队。
Fe-Mn结壳表面样品铁同位素组成随深度的变化关系
朱祥坤研究员在汉诺坝野外考察
大陆典型成矿带深部作用与成矿模式
谭庄—沈丘凹陷中生界沉积、构造特征与有利储层预测:属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中心“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专项:东秦岭—大别造山带两侧油气资源战略选区研究之专题。主要完成人员:旷红伟、柳永清、杨飞、彭晓波、刘燕学等。项目主要依据地质和地球物理技术研究华北南部大别山造山带北侧周口坳陷内谭庄—沈丘凹陷的中生界下白垩统。重点是层序地层、沉积体系和有利储层分布与构造特征的研究,核心是分析下白垩统层序地层格架内的沉积体系展布及有利储层发育特征,进一步结合地球物理解释的中生界内幕构造特征和综合研究,确定有利的油气勘探目标。通过课题实施,在下白垩统内幕构造、沉积相及其展布特征、有利储层分布以及综合评价与优选勘探目标研究上取得一系列成果,体现了一定的理论研究和生产应用意义。
谭庄—沈丘凹陷下白垩统永丰组下段地层等厚图
谭庄—沈丘凹陷下白垩统永丰组下段有利勘探目标综合评价图
内蒙古1:25万西老府幅区域地质图
内蒙古1:25万多伦幅区域地质图
内蒙古1:25万多伦幅、西老府幅区调修测及蒙南—冀北地区晚中生代地层格架与重要地质事件和年代地层系统研究:属地调项目。主要完成人员:柳永清、魏文通、刘增效、姚宝钢、赵华平、王永、迟振卿、江小均、刘燕学、旷红伟等。项目完成1:25万多伦幅(K50C002002)、西老府幅(K50C002003)区调修测面积27395km2,开展了蒙南—冀北地区晚中生代地层格架与重要地质事件和年代地层系统以及相关基础地质研究,取得一系列重要的基础地质研究成果。系统查明了区内兴蒙造山带或华北地块北缘构造单元的物质组成、地层序列、形成时代;调查和研究了东西向、北东向构造—岩浆岩带的物质组成、形成时代、构造背景及演化,深入调查与研究了晚中生代火山—沉积作用与盆地演化;在主要构造(带)属性、区域构造格架以及晚中生代地层格架、重要地质事件和年代地层系统、探讨晚古生代—晚中生代地层、岩浆作用、盆地、区域构造发育演化,以及第四系地层和古地理环境调查与研究等诸多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和系列成果。
⑸ 中国地质科学院有哪些研究所位置都在哪里其中哪些比较容易考呢
中国地质科院北京有地质所,矿产所,地质力学所,京外有水环所,岩溶所;要看你考哪个方向的了,搞矿的就去矿产所,搞水文的就去水环所;都不是很难。
⑹ 中国地质科学院的研究生教育
中国地质科学院于1956年创建,至今已有50多年历史,是国土资源部的地质科学研究机构,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确定的非营利科研机构。已逐步发展成为从事综合性地质科学技术研究和培养 地学领域高级科技人才的研究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招收培养研究生始于上世纪60年代初
1978年恢复了研究生招收培养工作。
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中国首批博士学位与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1991年经中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建立地质学博士后流动站。
2003年4月经人事部、中国博士后管委会决定,增设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0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批准研究院为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两个学科的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现有八个博士学位授权专业、十一个硕士学位授权专业。
2005年设立:程裕淇研究生奖学金
四十多年来,本院共招收培养研究生1009人,其中硕士生668人、博士生341人,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96人,为国家培养了一批高层次的地质科技人才。 中国地质科学院作为国土资源部从事地质科学研究、开展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承担公益性、基础性地质工作和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评价工作的直属事业单位,承担国家性及跨区域的基础地质研究,开展矿产资源、地下水资源、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技术、地质实验测试、地质科学信息化等科研及相关基础性工作,实现地质科学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
⑺ 中国地质科学院怎么样
中国地质科学院,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网络企业信用查看中国地质科学院更多信息和资讯。
⑻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招生办电话号码是什么
去年我也是打电话问,号码是02767883304…
⑼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部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部设有办公室、科学技术处、地质调查处、实验管理处(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和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办公室)、经济管理处、国际合作处、组织人事处(安全生产处)、计划财务处、党群工作处、监察审计处、基建处(基地办)、研究生部等12个职能处室,信息中心、京区离退休职工管理中心、京区后勤服务中心等3个中心,国家地质公园网络中心、深部探测研究中心、青藏高原研究室等3个业务部门。
截至2013年底,院部职工总数433人,包括在职173人,离退休260人;在职职工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108人,研究生学历53人;在职职工中专业技术人员78人,其中院士2人,研究员及教授级高工9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师24人,中级职称19人,初级职称23人;博士17人、硕士22人、本科27人,大专及以下12人。
年度重要科技成果
深部专项工作部署图
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取得一系列成果。建立了全国地球化学基准网。完成了青藏高原、华南—中央造山带、华北和东北等多条超长深地震反射与折射剖面联合探测、宽频带地震与大地电磁剖面观测,其中深地震反射剖面约6160千米。在我国东部长江中下游和南岭成矿带开展的矿集区立体探测卓有成效;揭示了长江中下游和南岭成矿带深部成矿的动力学背景。部署了罗布莎、金川、南岭、庐枞和铜陵矿集区以及腾冲火山地热构造带等12口大陆科学钻探实验与异常验证钻孔,累计进尺超过20000米,单孔最深达到3008米;在西藏罗布莎等地发现系列深部地幔物质,在南岭于都—赣县和安徽庐枞矿集区发现深部厚大矿体、矿化异常和重要矿化线索,证实了南岭“五层楼+地下室”成矿模式。专项开展了青藏高原东南缘和华北地区的地应力监测网建设。探测成果有效揭示了我国大陆地壳的复杂结构,全面提升了大陆地壳演化与深部动力学机制的认识。成功研制了我国首台“地壳一号”万米超深科学钻探钻机以及地面电磁探测(SEP)系统、无缆自定位地震勘探系统等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与软硬件系统。实现了技术创新与重大科学发现的并举,适应我国地质地貌条件和岩石圈结构特征,初步形成了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尺度、不同精度深部探测问题的技术方法体系,建立了一系列探测试验基地,为组织实施我国地壳探测工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庐枞矿集区反射地震偏移剖面的初步解释与三维可视化显示
SinoProbe专项2008-2013年完成的主要深地震反射剖面和大陆科学钻探钻孔位置示意图
美国LRO月表影像图(30m/pixel)
美国LOLA数据建立1/16度的月球地形图
月球重点地区地质结构研究及探月新技术开发研究进展。(1)制作了嫦娥二号CCD影像(50m/pixel)、Clementine UVVIS影像(200m/pixel)、美国LRO月表DEM影像(30m/pixel)各一幅。(2)利用美国LOLA数据绘制1/16度的月球地形图1张。(3)参加美国44届月球与行星科学大会,提交会议报告1篇,宣传总结我院在《New Views of the Moon》一书在美国矿物协会授权翻译和出版后(《月球新观》),该书对中国行星科学所带来的深远影响,得到了该书主编的大力支持和赞赏。
⑽ 中国地质科学院电话
010 68335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