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裂缝玫瑰图
① 什么是裂隙玫瑰图
是地质上面统计裂隙方向与数量的一种图件,在简明版的《构造地质学》课本上有此类图件。
② 测井仪器设备
煤炭系统自1985年引进五套美国MT-Ⅲ数字测井系统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再引进国外先进的测井仪器和测井技术。直至2009年初,中煤地质工程总公司在国内首家引进一套美国蒙特(Moumt-Sopris)仪器公司生产的Matrix数控测井系统。目前国内生产煤炭测井仪器厂家主要有北京中地英捷物探仪器研究所、渭南煤矿设备仪器厂、上海地质仪器厂和重庆地质仪器厂。从测井参数方法方面看,上述厂家生产的测井仪器均可完成煤炭测井的补偿密度、自然伽马、视电阻率、三侧向电阻率、自然电位、声波时差、井径、井斜、井温等项目,基本满足《煤炭地球物理测井规范》的要求。北京中地英捷物探仪器研究所为开展煤层气和其他测井工作,还研发和生产一批新方法仪器,主要包括补偿中子、双侧向、微球形聚焦、套管接箍、双井径、声波变密度、声幅、流量、磁化率等测井仪器,测井方法较全。
1.PSJ-2型轻便数字测井系统
本仪器由北京中地英捷物探仪器研究所生产,是目前我国煤田地质勘探测井的主要设备,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选用范围广,可广泛用于煤田、水文、冶金及桩基勘测、工程地质等领域。该测井系统主要由笔记本电脑、针式打印机、数字采集记录仪、绞车控制器、绞车和测井探管组成。测井探管包括声速、密度三侧向、井温井液电阻率、电测电极系、连续孔斜检测、双井径检测、双侧向、补偿中子、磁定位自然伽马、桩基孔检测等十多种,组合程度高、方法齐全。测量方法为声波时差、声幅、补偿密度、井径、自然伽马、三侧向电阻率、激发极化率、井斜、双井径、双侧向、补偿中子、磁定位等。
2.TYSC-3Q型数字测井仪
本仪器由渭南煤矿设备仪器厂生产,是轻型车载或散装煤田勘探测井设备,具有综合化、轻便化和多参数的特点,便于拆卸搬运,还适用于金属、工程和水文地质勘探。该测井系统主要由计算机、针式打印机、测井控制面板、绞车控制器、绞车和测井探管组成。测井探管包括声速、密度三侧向、井温井液电阻率、电测电极系四种,测量方法为声波时差、密度、井径、自然伽马、三侧向电阻率、电位电阻率、自然电位、梯度电阻率、激发极化率、井温、井液电阻率。
3.JHQ-2D型数字测井系统
本仪器由上海地质仪器厂生产,是专为地质、煤田、水文、冶金、核工业行业而设计,具有重量轻、操作维修简单、可连接井下探管种类多、抗震、耐温、耐湿、可靠性高等特点。该系统主要由笔记本电脑、打印机、绘图仪、综合测井仪、电测面板、绞车控制器、绞车和测井探管组成。测井探管包括三侧向、磁三分量、声速、放射性密度、井温井液电阻率、数字井径仪、高精度测斜仪、电极系、磁化率、流量仪、闪烁辐射仪。探管种类多、组合程度较低。测量方法为三侧向电阻率、磁三分量、声速、密度、井温、井液电阻率、井径、井斜、自然电位、视电阻率、磁化率、流量、自然伽马。
4.JQS-1智能工程测井系统
本仪器由重庆地质仪器厂生产,具有设备轻便、功能齐全、图形清晰、直观(全中文菜单)、用户界面良好等特点。主要由笔记本电脑、打印机、智能工程测井系统主机、绞车控制器、绞车和测井探管组成,测井探管包括声波、双源距密度贴壁组合、井温井液电阻率、中子组合、磁化率、多道能谱、井径等,探管种类多,组合程度较高。测量方法为近接收、时差、密度、自然伽马、视电阻率、井径、井温、井液电阻率、中子、磁化率、自然伽马能谱。
但上述所有厂家生产的仪器,在工作性能稳定性、仪器刻度、校正和数据定量方面均存在一定的不足,有待进一步完善。
5.美国MT-Ⅲ数字测井系统
本测井系统由美国蒙特(Moumt-Sopris)仪器公司于1985年生产,具有测井方法多、探管组合程度高、工作稳定可靠,刻度计算量板齐全等特点,主要用于煤田,也适用于水文、工程、热源及浅油层等测井。因引进年限长,配件少、方法面板多、故障较多。地面仪器主要由计算机、四笔记录仪、方法面板、绞车控制器、数字格式器、绞车等组成;下井探管有6种,分别为密度组合仪、中子组合仪、声波仪、井温柔仪、电测仪、产状仪;测量方法有补偿密度、聚焦电阻率、自然伽马、井径、中子—热中子、自然电位、0.4m电位电阻率、接地电阻、声波时差、声幅、全波列、井温、井液电阻率、激发极化率、1.6m电位电阻率、1.8m梯度电阻率、井斜、微侧向等。
6.美国Matrix数控测井系统
该系统由美国蒙特(Moumt-Sopris)仪器公司于2009年初生产,在煤炭测井界属最先进、最可靠的测井仪器。测井方法齐全、配置合理,主要由采集面板、计算机、绞车和多种井下探头组成完整的测井体系,在丰富的测井采集软件支持、控制下,进行测井数据采集、显示、存盘、打印等工作,由软件取代了硬件的很多功能,大大增强了仪器工作的可靠性,减少仪器故障率。该系统使用国际通用的Well cad软件来管理、处理和解释测井数据,并可方便地与物探、地质等数据交换拼接。下井仪器最大外径40mm,设计可测井深2000m,完全适合煤炭、煤层气、金属、水文等领域测井。除了配备有可以测量补偿密度、补偿声波、补偿中子、深中浅电阻率、微侧向、自然伽马、自然电位、井径、井斜、井温、声波全波列、声波变密度、声幅、套管接箍、双感应、磁化率、流量等方法的测井仪器外;还配备有先进的声波全波列测井仪和超声波成像测井仪。应用声波全波列测井仪可直接测量纵波速度、横波速度或者从全波列中获取横波速度,计算更准确的岩煤层力学性质。应用超声波成像测井仪可以测量提供大量有效可视的钻孔岩体定量数据,形成反映孔壁特征的二维孔壁展开图像、三维孔壁柱状图、钻孔节理裂隙统计极点图和玫瑰花图,直接应用于测算地应力场、识别裸眼井壁裂缝、判断岩层岩性、确定岩层产状等,具有直观、清晰、可视性的特点,在工程勘察、油气、煤炭、煤层气等测井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石油系统测井仪器的测井方法最全,技术先进,工作性能较好,但因井下仪器外径一般为89mm,最小外径为70mm,而且仪器采样间隔、源距均较大,一般不适宜煤炭测井。
③ 关于平面设计毕业论文任务书该怎么写~~~~
我做的是平面设计中的包装设计
希望对你有用
表A-1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毕业教学环节课题任务书
课题名称 商品包装设计
学 院 艺术设计 专业/班级 艺术设计专业/艺术062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李悦 单位/职称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助教
课题来源 成果形式
合作单位 同组同学
一、毕业教学环节课题的主要内容、任务和目标、基本要求等:
一、 设计内容:商品包装设计(以系列为单位,不少于5件)。
二、 任务要求:设计作品要求以系列为单位展示,一组设计作品要由5件包装组成,包括大中小包装。
三、 设计要求:
1) 主题明确,内容完整,能体现作者的设计意图和设计构思。
2) 设计构思和表现手法新颖;材料选择合理、达到体现所包装的物品属性;制作工艺新颖;文字图形编排处理新颖;并能结合主题思想进行设计,整个画面协调,创意独特。
3) 容器、盒子造型,结构合理符合功能要求。
4) 色彩运用合理,完整的体现设计内容,并具有独特的风格。
5) 制作工艺精细,实物展示能充分体现设计作品的风格特色。
二、实践要求:
(主要说明学生完成毕业教学环节所需要的毕业实习岗位、时间和技能训练等的总体要求)
通过本次设计的训练,使学生对商品包装设计有全面的理解和掌握。
对于商品包装设计的构思,创意都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自己的设计水平,并能用一定的设计手段将这样的创意合理的、巧妙的表达出来,从而达到提高设计水平和进行整合设计的能力这一个教学目的。
④ 地质历史分析法
地质历史分析法是根据勘查和其他方法所获得的资料,运用工程地质学等多学科知识对潜在崩塌体进行稳定性分析的一种方法。它包括变形史分析法、工程地质类比法、岩体稳定的结构分析法(含图解分析法),以及其他一些分析方法。在分析中应体现相互有机联系原则、整体性原则、有序性原则和动态原则。
(一)岩体稳定的结构分析法
岩体稳定的结构分析法主要基于岩体结构及其特性,依据岩体中结构体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抓住主要结构面并根据结构面之间、结构面与临空面之间的组合关系,确定可能失稳的结构体的形态、规模与空间分布,同时判定不稳定块体可能移动的方向和破坏方式。
结构分析法主要采用图解分析法。图解分析法主要有边坡稳定摩擦圆法、玫瑰图法、赤平极射投影法、节理统计极点图与等密度图、平面投影法和实体比例投影法等。
(二)工程地质类比分析法
依据相似性原则将已经发生过的崩滑的地质体特征、形成条件、驱动力、崩塌类型和形成机理等先验实例与被勘查对象进行类比,分析其稳定性,其实质是把集成经验(理论)应用到条件相似的工程中去。
类比的相似性原则,包含下列方面:
(1)崩滑体岩体性质、主控结构面、岩土体结构、斜坡结构和崩滑体介质结构条件等的相似性。
(2)崩滑体赋存条件的相似性。
(3)动力因素的相似性。
(4)发育阶段的相似性等。
集成经验具有地域性和实践性,并与实践者的认知水平有关。为提高其水平,可建立崩塌地质灾害稳定性分析的专家系统,以供危险性评估使用。
(三)变形史分析法
变形史分析法主要依据崩塌发育规律中的发生周期性和阶段性特征,追溯潜在崩塌体的变形发育史,判定其现今所处阶段,进而分析其稳定性。分析内容包括:
(1)崩滑体发育的区域性规律,包括周期性、阶段性、时段性、动力因素及诱发因素的统一性。
(2)根据被勘查崩滑体的变形形迹和变形速率(监测资料),分析崩滑体现今所处的发育阶段。
(3)调查了解其变形历史,包括访问和搜集地方志和有关的资料。
(四)地质综合分析
在上述各项分析的基础上,对被勘查的崩滑体的形体特征、地质构成、成灾条件、成灾动力、成灾因素、成灾机理、变形破坏形式和特征、失稳条件和机制等进行全面系统地整理、归纳,进而评价崩塌体现阶段的稳定性,并预测其发展趋势、评价其失稳的必要条件、相关因素、失稳的可能性和失稳的规模、方式、方向,预测失稳的时间。
⑤ 工程地址及水文地质实习的意义
水文地质实习是整个水文地质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实践环节,使学生在课程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对基本地质现象的野外实地考察和现场实践,获得感性知识并巩固和深化课程理论,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毕业以后的设计、施工中应用有关地质资料打下一定的基础。这是一次地址启蒙教育,是一次重要的认识实习,重点要理解基本的地址概念,了解基本知识,学会基本技能。通过简短的野外地址实习,巩固学过的《水文地质学》内容,加深对课程有关内容的理解;此外,通过实习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提高随地址科学的兴趣;同时充分认识到地质实践对地质科学的重要性。 这四天里,我们沿着龙马溪,观看了一些典型的地质形状,到了链子崖领略天然裂缝,在千将坪回忆当时滑坡的惊心动魄,每一天都能学到很多很多……让我感叹自然的伟大与无情和作为一名水利专业大学生所肩负的责任。短暂的地质实习很快就结束了,而这次野外实习对我产生的影响却并没有很快随之消失。在这不到四天的时间里,每天上午随老师一起到野外观察,测量产状,记录数据,并且及时复习了已经渐渐淡忘的部分课本知识,短短的四天,让我对野外地质工作有了一个初步的直观印象,对它的方式方法有了一个最直接的了解。并且直接影响了我的学习观念,将实践的成分注入了思想中,必将对我今后的学习习惯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然而,之前的地质学习还仅仅局限与课本知识的认知,通过听课,复习,考试等环节,认识并了解了大量的地质知识,但这些都仅仅是纸上谈兵,我知道什么是断层,什么是节理,却还都只是能从插图上判断,到野外旅游的时候见了很多岩体,也没有能利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判断什么是断层,什么是节理,而褶皱的向斜与背斜构造,更是无从判断。但经过这次野外实习,听了老师的讲解和分析,再加上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同学之间的合作,我对之前所学的课本知识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更感性的理解,不但能够正确迅速地区分节理和断层,用罗盘仪测产状从而判断褶曲是向斜还是背斜,还解决了很多课本学习中遗留下来无从解决的问题,通过实际的操作,学会了绘制柱状图、节理玫瑰图,而不仅仅是教条的背诵,对罗盘仪的使用也熟悉起来,而不是先前仅仅对插图的认识。野外实习在工程地质实习课程的学习中是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环节,是对课堂学习的一个重要补充,虽然时间并不长,前后不过四天的时间,但是在这期间学到的方法,观念上的改变,是课堂学习中所不能得到的。只有真正走出课堂,把课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操作中去,通过自己的操作加深理解,才能算是学习过程得到了完善。举一反三地说,任何工程实际与课本上的罗列都是有一定的区别的,实际中的情况往往更复杂,是各方面的很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就要求我们有通观全局的能力,在做分析的时候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与工程相关的课程,都需要真正地走出课堂,工程地质是这样,其他课程也是这样,通过这次实习,使我学习中的观念产生了一个转变,认识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不仅如此,在和老师同学一起到野外观察采集的过程中,也进一步地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很多工作是自己独立操作所不能完成的,需要老师指导,需要同学配合,经过组员之间的分工配合,才能更好地完成实习任务。总地来说,这次实习是成功的,我个人在这次实习中受益匪浅,更多的方面的收获是隐性的,在将来的学习中,必将逐渐体会到这次实习带给我的更多收获
⑥ 建筑方案设计成果文件包括什么
包括:空间要求、空间尺度、空间组合、使用方式、环境保护、结构造型、设备系统、建筑面积、工程投资、建筑周期的一个完整的实施工程计划。
建筑方案设计工作是建筑设计的最初阶段,为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奠定了基础,是具有创造性的一个最关键的环节。分析下来,建筑方案设计工作性质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即创造性、综合性、双重性、过程性和社会性。
1、建筑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建筑功能、地段环境及主观需求千变万化,只有依赖建筑师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才能灵活解决具体的矛盾和问题,把所有的条件、要求、可能性等物化成为建筑形象,因而培养创新意识与创作能力尤为重要。
2、建筑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是一项很繁复的、综合性很强的工作。除了建筑学自身以外,还涉及结构、材料、经济、社会、文化、环境、行为、心理等众多学科,同时建筑类型也是多种多样的,从而决定了建筑师的工作如同乐队指挥一般要照顾到方方面面的角色特点。
3、建筑设计思维活动具有双重性,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有机结合。
4、建筑设计思维活动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始终要科学、全面地分析调研,深入大胆地思考想象,需要在广泛论证的基础上选择和优化方案,需要不厌其烦地推敲、修改、发展和完善。
5、建筑设计必须综合平衡建筑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个性特色三者的关系,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把握种种关系,满足各个方面的要求,统一地物化为尊重环境,关怀人性的建筑空间与立体形象。
(6)工程地质裂缝玫瑰图扩展阅读
我国正处于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建设项目已愈来愈呈现出规模大型化、功能多样化和技术复杂化的趋势,建设项目的设计条件设定也越来越困难。
建筑师如果还仅仅是简单地限制于设计资料集和建筑规范进行设计,仅仅是按照建设方的设计委托书进行设计,那么结果就难免落后于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需要。
建筑师应该关注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理解建筑策划形成的条件,才能在进入建筑设计环节时创造性地再现建设方的建设需要,才能准确地把文本的建筑策划转化为图纸的建筑设计。
同时,把对建筑建成后可能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等诸多方面及时地反馈给建设方,从而减少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不必要损失与消耗,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建筑作品。
建筑策划的目的,正是为建筑的建成而精心策划,在建设方的建设方需求和建成环境的效益之间架设桥梁,使得建设项目不仅是一项‘建筑工程’,更是一个可以纳入整体城市环境中的新环境。
建筑设计历来强调科学性、实用性和前瞻性,建筑策划环节的引入,一方面使建设方的投资目标更加明确,在建筑市场风云莫测的今天,建筑策划引导投资效益的最大化。
另一方面使建筑师在更为科学与准确的设计任务书的引导下开展建筑设计活动,避免建设方投资目标的不明确所带来的设计的无休止的修改与返工,建筑师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对建筑空间、建成环境的研究与推敲中,创造出能够兼顾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优秀建筑设计,建筑策划的使命任重道远。
⑦ 崩塌稳定性评价
崩塌体稳定性评价是为崩塌成灾的可能性和危险性评价提供依据,为防灾抗灾和编制防治工程可行性报告提供依据。
1.稳定性评价的内容
(1)稳定性现状评价
在综合分析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崩塌体(危岩体)在现有因素作用下的稳定性进行评价。
(2)稳定性预测评价
包括:①崩塌稳定性发展趋势及破坏产生时段的预测;②主要致灾外动力作用(暴雨、地震、库水位升降、人工振动及其叠加作用等)的致灾强度、灵敏度分析与概率预测;③崩塌方式、规模及运动特征预测;④派生灾害的预测。
2.稳定性评价的方法
崩塌稳定性评价的方法有地质分析、数理分析、概率分析、模型试验和模拟实验以及利用动态监测资料分析判断等。由于灾害地质体的复杂性和认识的局限性,仅仅采用某一种方法就下结论,是有很大风险的,应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判断。这些方法中,地质分析、模拟试验为定性评价,但地质结构是地质灾害的主控因素,因此,地质分析是稳定性评价的基本方法,具有决策意义。
(1)地质历史分析法
根据调查获得的资料,运用工程地质学等多学科知识对崩塌体进行稳定性分析。方法有变形历史分析法、工程地质类比法、岩体稳定的结构分析法等,包含理论分析和类比分析。在分析中应确立地质灾害研究的系统观,即地质灾害系统内部的有机联系原则、整体性原则、有序性原则和动态原则。
1)岩体稳定的结构分析:分析主要结构面之间、结构面与临空面之间的组合关系,确定可能失稳的结构体的形态、规模与空间分布,判定不稳定块体可能移动的方向和破坏方式。主要采用图解分析,包括摩擦圆法、玫瑰图法、极射赤平投影法、节理统计极点图与等密度图、平面投影法和实体比例投影法等。
2)类比分析:根据相似性原则将已经发生过的崩塌体特征、成灾条件、成灾动力、成灾因素、成灾类型和成灾机制与被调查对象进行类比分析,评价其稳定性。
相似性具体包括:①崩塌体岩性、主控结构面、岩土体结构、斜坡结构等相似性;②崩塌体赋存条件相似性;③孕灾因素、动力因素相似性;④发育阶段相似性。
3)地质综合分析评价: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灾害地质学的理论,对崩塌体的形态特征、地质结构、成灾条件、成灾动力、成灾因素、变形破坏形式和特征、失稳条件和机制等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评价崩滑体现阶段的稳定性,预测其发展趋势,评价其失稳的必要条件、相关因素、失稳的可能性和失稳的规模、方式、方向,预测失稳的时间。
(2)数理分析法
常用的有极限平衡法、有限元法等。
3.稳定性评价的一般要求
1)查明可能失稳的地质体的边界条件和荷载条件:这是稳定性评价的重要前提。荷载条件包括自重力、静水压力、动水压力、扬压力、库水压力、浮托力、地震力、人工动力、地应力和工程荷载等。稳定性现状评价主要考虑已经产生并持续作用的荷载,预测评价则要考虑到可能发生的特殊荷载,如地震、暴雨、人工动力等。
2)重视监测资料的分析:变形监测资料直观地表征崩塌体的稳定性,在稳定性评价中具有决策意义。相关因素的监测资料则会加深对变形因素和变形机理的认识。
3)根据崩塌体的实际条件,合理地选取计算参数:应通过反演分析和地质类比分析,综合考虑,选取参数。
4)应力-应变分析中计算单元的划分,必须以地质单元为基础,保持与地质单元的一致。
5)应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崩塌体的稳定性评价:至少采用两种方法,以相互补充、验证和综合评价。目前,使用数理分析获得的结果尚不能作唯一判据,只能提供参考。地质分析和动态监测资料仍是稳定性评价的基础。
评价方式的选择与工作阶段有关。初步调查阶段只需作地质分析,取得定性评价结果;详细调查就要采用地质分析与极限平衡分析相结合;可行性研究阶段就应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评价,包括应力-应变分析。
4.稳定性评价应提交的成果
1)单项评价报告及附图,如有限元法、极限平衡法、模拟试验成果等。
2)综合分析报告,包括崩塌体稳定性现状评价、崩塌体发展趋势及稳定性预测、派生灾害的预测。报告附图为:①崩塌稳定性评价图;②崩塌运移堆体分布预测图;③其他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