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工程 » 按照致灾动力地质灾害可以分为

按照致灾动力地质灾害可以分为

发布时间: 2021-03-09 20:54:56

『壹』 地质灾害有哪些

自然灾害包括哪些方面内容
主要包括干旱灾害,台风、暴雨、冰雹、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以及重大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

『贰』 地质灾害分类

根据地质灾害的成因和特征划分不同的地质灾害类型。目前,有多种分类方案。这里主要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地质灾害分类分级(试行)》(DZ0238—2004)的分类体系。该体系把地质灾害按照灾类、灾型、灾种三级层次进行划分或归类,灾类为第一层次,灾型为第二层次,灾种为第三层次(表1-1)。

表1-1 地质灾害分类体系

1.按致灾地质作用的性质和发生处所分类

地质灾害分为地球内动力活动灾害类、斜坡岩土体运动(变形破坏)灾害类、地面变形破裂灾害类、矿山与地下工程灾害类、河湖水库灾害类、海洋及海岸带灾害类、特殊土灾害类、土地退化灾害类共8类。

2.按成灾过程的快慢划分灾型

灾害对人类影响最严重的是其活动过程。根据活动过程把地质灾害划分为突变型和缓变型。突然发生并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灾害活动过程的地质灾害为突变型地质灾害。发生、发展过程缓慢,随时间延续累进发展的地质灾害为缓变型地质灾害。

3.根据地质灾害的特征划分灾种

(1)突变型地质灾害包括19个灾种

地震灾害、火山灾害、崩塌灾害、滑坡灾害、泥石流灾害、地面塌陷灾害、地裂缝灾害、矿井突水灾害、冲击地压灾害、瓦斯突出灾害、围岩岩爆及大变形灾害、河岸坍塌灾害、管涌灾害、河堤溃决灾害、海啸灾害、风暴潮灾害、海面异常升降灾害、黄土湿陷灾害、砂土液化灾害。

(2)缓变型地质灾害包括15个灾种

地面沉降灾害、煤层自燃灾害、矿井热害、河湖港口淤积灾害、水质恶化灾害、海水入侵灾害、海岸侵蚀灾害、海岸淤进灾害、软土触变灾害、膨胀土胀缩灾害、冻土冻融灾害、土地沙漠化灾害、土地盐渍化灾害、土地沼泽化灾害、水土流失灾害。

『叁』 地质灾害都有哪些种类

地质灾害的种类有:

1、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体由于某种原因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2、崩塌:是指较陡的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的地质现象。

3、泥石流:是山区特有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于降水而形成的一种带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条件的特殊洪流。识别:中游沟身长不对称,参差不齐;沟槽中构成跌水;形成多级阶地等。

4、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的自然现象。

5、地裂缝:地裂缝是累进性发展的渐进性灾害。按其成因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内动力形成的构造地裂缝,如地震裂缝、基底断裂活动地裂缝、隐伏裂隙开启裂缝等;另一种是非构造型,即外动力作用形成的地裂缝,如松散土体潜蚀地裂缝黄土湿陷地裂缝、膨胀土胀缩地裂缝、滑坡地裂缝等。

(3)按照致灾动力地质灾害可以分为扩展阅读:

就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变化的速度而言,可分突发性地质灾害与缓变性地质灾害两大类。前者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即习惯上的狭义地质灾害。后者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又称环境地质灾害。 根据地质灾害发生区的地理或地貌特征,可分山地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平原地质灾害,如地质沉降,如此等等。

『肆』 地质灾害类别

目前,我国通用的地质灾害分类方法有:

1)按致灾地质作用的性质和发生处所(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管理司等,1998):分为12类48种,分别是:

a.地壳活动灾害,如地震、火山喷发、断层错动等;

b.斜坡岩土体运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c.地面变形灾害,如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面开裂(地裂缝)等;

d.矿山与地下工程灾害,如煤层自燃、洞井塌方、冒顶、偏帮、鼓底、岩爆、高温、突水、瓦斯爆炸等;

e.城市地质灾害,如建筑地基与基坑变形、垃圾堆积等;

.f河、湖、水库灾害,如塌岸、淤积、渗漏、浸没、溃决等;

g.海岸带灾害,如海平面升降、海水入侵,海岸侵蚀、海港淤积、风暴潮等;

h.海洋地质灾害,如水下滑坡、潮流沙坝、浅层气害等;

i.特殊岩土灾害,如黄土湿陷、膨胀土胀缩、冻土冻融、沙土液化、淤泥触变等;

j.土地退化灾害,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盐碱化、潜育化、沼泽化等;

k.水土污染与地球化学异常灾害,如地下水质污染、农田土地污染、地方病等;

l.水源枯竭灾害,如河水漏失、泉水干涸、含水层疏干(地下水位超常下降)等。

2)按地质环境变化的速度分为突发性地质灾害和渐(缓)变性地质灾害。突发性地质灾害如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下工程灾害等,发生突然,可预见性差,成灾后果严重,不仅造成经济损失,也常造成人员伤亡;渐变性地质灾害,如地面沉降、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水土污染等,灾害的发生是缓慢积累的过程,其发生缓慢,一般不会造成人员伤亡,但影响范围广,治理难度大,往往需要很长时间的修复。

『伍』 内动地质灾害系列

内动力地质灾害系列可能属于另一种新类型全球性构造体系。

(一)内动力地质灾害的共同特征与基本规律

作者经过40多年对内动力地质灾害系列的研究实践,较为系统地对地震灾害、断层位移灾害、地裂缝灾害、煤瓦斯突出灾害等的研究中,经过系统总结,将中国主要内动力地质灾害分为4类12种。这里仅简单重复概要叙述,重点表达它们之间的成生联系和伴侣关系,展示它们可能属于新类型的构造体系——内动力地质灾害构造体系[17-25]

1.分类与种属

中国内动力地质灾害可以分为4类12种,即(见表3-1,表3-2):

(1)地面升降或掀斜

(2)活动断裂的位移与构造地裂缝

(3)高地应力及能量集中

——部分坑道变形、高边坡失稳

——钻孔套损变形

——部分坑道突水、突泥

——煤瓦斯突出

——岩爆

——地震

——海啸(地震诱发)

(4)火山活动

——地下热害、放射性热害

2.主要动力原因与运动

各种内动力地质灾害主要是由推动地壳运动的地应力(构造应力)推动的,部分尚有岩浆作用及其他影响因素伴随,内动力地质灾害就是现今地壳运动的产物,就是现今地壳运动的特殊表现形式,彼此成生排序、伴侣联系、运动共生、规律协调(如与地球自转、公转等),整合起来就是现今地壳运动的全过程。

3.活动发展的周期性与趋势性

如表3-2所示,各种内动力地质灾害均具有明显和统一的周期性规律,其中地震灾害、活动断裂与地裂缝灾害均具有完整的周期性系列:几百年、几十年、年、月、日的周期性系列,它们与地球在宇宙空间运动规律相协调一致;同时,在周期性活动的背景下,有着趋势性发展前进的特征,由断裂和地裂缝灾害的实测研究表明:其前进趋势呈现多种运动形态的螺旋式发展前进的特征。

4.活动构造体系对内动力地质灾害分布的控制规律

表现为以下主要控制规律:①灾种分布对构造带的选择性;②构造带内多种灾害分布的重叠性;③灾害在带内的迁移性;④各种灾害之间的补偿性与同步性;⑤灾害的分区性。随着人类工程活动的急剧增加,引发灾害严重程度也在不断呈现增长的趋势,有时甚至超过数倍、十倍,可见人类工程活动影响之大,已经成为影响减灾、防灾的重要因素。

(二)内动力地质灾害的分区

中国内动力地质灾害的时空分布,在我国可以分为3大灾害区、5大灾害构造带。详见图3-2及文字叙述。

(三)探讨内动力地质灾害系列属新类型全球构造体系的问题

通过上述构造形迹构造体系与内动力地质灾害构造体系的对比研究表明[1-69]:

(1)构造形迹构造体系,经过长期研究和反复实践证实,是一个成熟的构造体系系统,并且正按照李四光教授指明的前进方向走向量化发展的方向,已经进入岩石力学与构造应力场研究新阶段。

表3-6 构造形迹的构造体系与内动力地质灾害的构造体系对比关系表

(2)内动力地质灾害构造体系,虽然已经经历了50多年的探索研究,目前已经可以初步厘定其可能属于一个新类型的构造体系,但仍需在反复实践中经历各种考验和历练而走向完整和成熟。

『陆』 地质灾害的种类有哪些

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岩爆、坑道突水、突泥、突瓦斯、煤层自然、黄土湿陷、岩土膨胀、砂土液化,土地冻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
中国的法律中的界定,根据2004年国务院颁发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地质灾害,通常指由于地质作用引起的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的灾害。地质灾害可划分为30多种类型。由降雨、融雪、地震等因素诱发的称为自然地质灾害,由工程开挖、堆载、爆破、弃土等引发的称为人为地质灾害。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指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六种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主要分类方法
地质灾害的分类,有不同的角度与标准,十分复杂。
就其成因而论,主要由自然变异导致的地质灾害称自然地质灾害;主要由人为作用诱发的地质灾害则称人为地质灾害。
就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变化的速度而言,可分突发性地质灾害与缓变性地质灾害两大类。前者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即习惯上的狭义地质灾害;后者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又称环境地质灾害。
根据地质灾害发生区的地理或地貌特征,可分山地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平原地质灾害,如地质沉降,如此等等。
主要类型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体由于某种原因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崩塌:是指较陡的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的地质现象。
泥石流:是山区特有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于降水而形成的一种带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条件的
特殊洪流。识别:中游沟身长不对称,参差不齐;沟槽中构成跌水;形成多级阶地等。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的自然现象。

『柒』 内动力地质灾害分区

根据内动力地质灾害的时空分布,主要构造体系的条块分割与其中的活动构造体系的控制作用,将我国分为3大灾害区、5大灾害构造带(图3-3),概述如下:

图3-3 中国内动力地质灾害分区略图[10]

1.纬向构造带(Ⅰ)

天山-阴山纬向构造带(Ⅰ1);昆仑-秦岭纬向构造带(Ⅰ2);南岭纬向构造带(Ⅰ3)。

2.经向构造带(Ⅱ)

银川-昆明经向地震构造带。

3.新华夏系构造带(Ⅲ)

东南沿海地震、地热构造带(Ⅲ1);长春-广州地震、煤瓦斯突出、冲击地压、钻孔套损、构造地裂缝、热害构造带(Ⅲ2);兴安岭-雪峰山煤瓦斯突出、构造地裂缝火山、地震构造带(Ⅲ3)。

4.中国东部新华夏系控制的内动力灾害区(Ⅳ)

东北钻孔套损灾害亚区(Ⅳ1);华北地震灾害亚区(Ⅳ2);华南煤瓦斯突出亚区(Ⅳ3);南琼亚区(Ⅳ4);台湾多种严重灾害亚区(Ⅳ5)。

5.西域系构造带(Ⅴ)

东准噶尔构造带(Ⅴ1);天山-祁连山构造带(Ⅴ2)。

6.西域系、河西系控制的灾害区(Ⅵ)

7.青藏反“S”型构造带(Ⅶ)

河西走廊南山-冷龙岭北缘断裂构造带(Ⅶ1);柴达木北缘断裂构造带(Ⅶ2);阿牙克木湖-冬给措纳湖断裂构造带(Ⅶ3);曲麻莱-康定地震断裂构造带(Ⅶ4);喀喇昆仑-唐古拉山地震构造带(Ⅶ5);冈底斯山地震构造带(Ⅶ6);喜马拉雅山地震构造带(Ⅶ7)。

8.中国西南部反“S”型控制的强震发育隆升区(Ⅷ)

『捌』 地质灾害的类型有那些

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根据2004年国务院颁发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地质灾害通常指由于地质作用引起的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的灾害。
地质灾害的分类,有不同的角度与标准,十分复杂.就其成因而论,主要由自然变异导致的地质灾害称自然地质灾害;主要由人为作用诱发的地质灾害则称人为地质灾害。就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变化的速度而言,可分突发性地质灾害与缓变性地质灾害两大类。前者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塌陷、地裂缝,即习惯上的狭义地质灾害;后者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又称环境地质灾害。 根据地质灾害发生区的地理或地貌特征,可分山地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平原地质灾害,如地质沉降,如此等等。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