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工程地质介绍
A. 工程地质水平构造简介
工程地质水平构造简介?工程地质学是一门应用地质学的原理为工程应用服务的学科,主要专研究内容属涉及地质灾害,岩石与第四纪沉积物,岩体稳定性,地震等。工程地质学广泛应用于工程规划,勘察,设计,施工与维护等各个阶段。
B. 工程地质的内容简介
本书为高等学校土建类专业应用型本科系列教材之一。全书共分9章:绪论中阐述了工程地质学的任务及研究方法,工程地质学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等;第2~5章讲述了地质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包括岩石、矿物、地质构造,第四纪沉积物与地貌,地下水等;第6~9章讲述了工程地质问题,包括简要分析滑坡、崩塌、岩溶、泥石流等主要不良地质现象及其防治.系统介绍了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任务、方法以及报告的编写,同时给出了实例,讲述了工业与民用建筑、道路与桥梁建设、地下与隧道建设、港口工程中的主要岩土工程问题,介绍了环境工程地质问题。每章结束附有小结及学习指导、思考题,旨在培养学生了解、掌握工程地质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的能力。
C. 土木工程地质的介绍
本书是全国高等抄院校土袭木工程类应用型系列规划教材之一。本书共九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矿物与岩石,地质构造,第四纪地质、地下水,常见地质灾害,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公路地质勘察方法,地市规划和建设工程地质勘察,以及工程地质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实例。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学用书,亦可供相关专业科技人员参考。
D. 湖南娄底属于什么地质结构 可能地震嘛
娄底永远不会的地震的,放心啦。你住在火车路边上也会感到地震的
E. 工程地质条件
你好,根据你的提问,我认为工程地质的条件一般是指在比较平坦的道路上或者是比较适合施工的地质。
F.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的介绍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可作为高职高专水利水电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道路与桥梁工程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中等专业学校相应专业的师生及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G. 边坡工程地质概况
在工程区地层内,中细砂岩具有中厚层状、块状特征,坚硬完整;粉砂岩属中等强度岩石;炭质页岩较软弱,则为强度低、完整性最差的岩石。引水发电洞进水口边坡出露的地层岩性特征如图7-1和表7-3所示。
图7-1 4#引水发电洞进水口边坡工程地质剖面图
边坡强烈卸荷,对本段边坡来说,地下水类型主要是基岩裂隙水,但由于边坡处于条形山脊的近北东段,总体来说地下水较贫乏。水库蓄水后,水库库水将对边坡的稳定性产生重大影响。边坡岩体的透水性与岩性及其组合密切相关,砂岩因构造裂隙发育,延伸较长,裂隙间流通性较好,故透水性较强,尤其是卸荷带内砂岩体的透水性较强,边坡中所夹软弱带为相对隔水层,对边坡中地下水的分布起重要控制作用。
表7-3 引水发电洞进水口边坡地层岩性特征
开挖后边坡的地形大致如图7-2所示。
图7-2 开挖后引水发电洞进水口边坡地貌景观
溢洪道在进水口边坡后缘的开挖轴向沿下游约为145°,开挖宽度约30m,开挖高程为852m。坡体顶部从早期约900m高程开挖至885m高程,顶部预留宽度为5~30m,为将来修建成阿公路留出一个平台。引水发电洞开挖的主体工程在洞口处,发电洞进水口所在高程为800m,洞口以外为一个长约80m,并一直向外延伸约20m的进水平台,再往外为冲砂洞进水口,开挖高程为750m;引水发电洞进水口洞脸边坡走向约340°,800~830m高程坡角为90°,830~847m高程坡比为10/3;847~885m高程坡比为4/3。发电洞上、下游两侧边坡则按4/3坡比放坡。引水发电洞洞宽6m,高约8m,拱型洞顶,洞间距约10m。
H. 工程地质特征
工程地质特征对注浆材料的选择和注浆量的确定尤其重要,因此,在注浆施工前回,必须搞清楚所注地层答是砂层、粘土层、淤泥层,还是砂卵石层、断层破碎带。对于砂层,要进行筛分试验,确认砂层是粗砂、中砂,还是细砂、粉细砂。对地层空隙率、裂隙度要通过试验,或者采取工程类比法进行确定。
I. 工程地质学的简介
工程地质学(engineering geology)研究与人类工程建筑等活动有关的地质问题的科学。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研究目的是查明建设地区或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预测和评价可能发生的工程地质问题及对建筑物或地质环境的影响,提出防治措施,以保证工程建设的正常进行。
工程地质学产生于地质学的发展和人类工程活动经验的积累中。17世纪之前,许多国家成功地建成仍享有盛名的伟大建筑物,可是人们在建筑实践中对地质环境的考虑,完全依赖于建筑者个人的感性认识。17世纪以后,由于产业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出现并逐渐积累了关于地质环境对建筑物影响的文献资料。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整个世界开始了大规模建设时期。1929年,奥地利的太沙基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工程地质学》;1937年苏联的萨瓦连斯基的《工程地质学》一书问世。50年代以来,工程地质学逐渐吸收土力学、岩石力学与计算数学中的某些理论和方法,完善和发展了本身的内容和体系。在中国,工程地质学的发展基本上始自50年代。
工程地质学主要研究建设地区和建筑场地中的岩体、土体的空间分布规律和工程地质性质,控制这些性质的岩石和土的成分和结构,以及在自然条件和工程作用下这些性质的变化趋向;制定岩石和土的工程地质分类。由于各类工程建筑物的结构、作用、所在空间范围内的环境不同,所以可能发生的地质作用和工程地质问题也不同。据此,工程地质学往往分为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学、道路工程地质学、采矿工程地质学、海港和海洋工程地质学和城市工程地质学等。工程地质学的研究方法有运用地质学理论和方法查明工程地质条件和地质现象空间分布、发展趋向的地质学方法;有测定岩、土体物理、化学特性,测试地应力等的实验、测试方法;有利用测试数据,定量分析评价工程地质问题的计算方法;有利用相似材料和各种数理方法,再现和预测地质作用的发生、发展过程的模拟方法。随着计算机技术应用的普及和发展,工程地质专家系统也在逐步建立。
J. 娄底什么地形什么特点
娄底市是湖南省重要的省辖地级市,位于湖南地理几何中心,是湖南重要的工业城市,湖南能源、原材料战略储备基地,是环长株潭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湘中明珠”。辖娄星区、冷水江市、涟源市、双峰县、新化县和娄底经济开发区、万宝新区,总面积8117平方公里。据传,天上二十八星宿中的“娄星”和“氐星”在这里交相辉映,故而得名。
娄底是湘博会永久举办地。制造产业基础雄厚,产业发展历史久远。
娄底文化厚重,人杰地灵。是被后世尊为“战神”的中华民族三大始祖之一蚩尤的故里,是湖湘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境内山清水秀洞奇,自然人文景观竞相辉映,有梅山龙宫、曾国藩故居、紫鹊界梯田、湄江国家地质公园四个国家级4A旅游景区,是湘中独具特色的新兴旅游目的地。此外娄底拥有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荣誉称号。
娄底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地处湖南几何中心,是南北通达、东西连贯的要衢,是环长株潭城市群一小时经济圈的重要城市。沪昆铁路和沪昆高铁横穿东西,洛湛铁路和娄邵铁路纵贯南北,成为湖南重要的“十字型”铁路枢纽。沪昆高速、娄怀高速、长韶娄高速、二广高速相继全面贯通,娄底大道、益娄高速、娄衡高速、龙琅高速、娄醴高速相继规划开工建设,娄底即将步入“高速”时代。娄底通用机场建设进入准备阶段,随着高速、高铁、航空等基础建设的全面推进,娄底已成为环长株潭城市群中极具发展潜力与活力的重要节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