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工程 » 2017全国地质灾害分布图

2017全国地质灾害分布图

发布时间: 2021-03-09 02:20:27

1. 全国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等级划分与基本灾情

2.1.1 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本书所指的地质灾害种类主要是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缝。

根据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或环境造成明显破坏的速度,通常将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称为突发性地质灾害,将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称为缓变性地质灾害。

2.1.2 地质灾害的等级划分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地质灾害共分为4个等级。其主要依据是:人员伤亡情况和经济损失的大小。具体分级如下:

1)特大型:因灾死亡30人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

2)大型:因灾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

3)中型:因灾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

4)小型:因灾死亡3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灾害等级的划分只是以致灾地质体所造成的灾害损失为依据的。它与致灾地质体的规模,比如:以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变形岩土体的数量为依据进行划分的规模,并没有直接的必然联系。巨型滑坡体造成的灾害并不一定就是大型或特大型的。但是致灾地质体的规模与灾害受体(厂矿、市镇和基础设施等)的人口密度、经济价值、人群的防灾减灾意识和措施等,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大型或巨型致灾地质体分布的地区,如果人口稀少、没有重要的工程设施,也不一定会造成高等级的地质灾害。但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这样的地区毕竟具有高地质灾害风险,或者说具有重大地质灾害隐患,值得人们在进行经济建设规划中,在防灾减灾方面给予充分的注意。反之,在中小型致灾地质体分布的地区,如果人口较为集中、工程设施的经济价值较高,也有可能造成中、高等级的地质灾害。因此,在这些地区,对那些中小型致灾地质体也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2.1.3 全国地质灾害的基本灾情

2.1.3.1 总体损失

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发育、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灾害在我国31个省(区、市)均有分布。

据不完全统计,1995~2003年,全国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突发性地质灾害共造成10499人死亡和失踪、65356人受伤、575亿元的财产损失,平均每年死亡和失踪1167人、财产损失64亿元(图2.1,图2.2)。

全国有21个省(区、市)82个城市存在较严重的地面沉降。其中,有监测资料的14个城市的地面沉降面积已经超过6.4万km2。据估算,这14个城市由于地面沉降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800亿元,平均每年27亿元以上。1921~2000年的80年间,仅上海市区地面沉降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已达176.6亿元,平均每年2.2亿元;间接经济损失达2943.07亿元,平均每年36.8亿元(据上海市地质环境监测总站资料)。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24个省(区、市)已发现地裂缝1232多处,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17.5亿元以上。

图2.2 1995~2003年全国突发性地质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情况(据2002年和2003年《中国地质环境公报》资料)

2.1.3.2 区域分布情况概述

我国地质灾害的区域分布情况如图2.3所示。

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具有区域性分布规律。就全国来说,西南地区的云南、四川、重庆、贵州等省(市),中南地区的湖南、广东、广西等省(区),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等省,以及华东地区的江西、湖北、福建、江西等省,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的发生频度最高,危害程度也最为严重;西南、西北地区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的规模往往较大,而东南部地区多发育小规模和浅层的滑坡。

地面沉降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平原地区,其中又以沿海城市和华北平原等地区最为严重。发生地面沉降的城市或地区有的孤立存在,有的则密集成群或断续相连形成大面积的地面沉降区(带)。黄淮海平原的天津-沧州-衡水-德州-滨州-东营-潍坊地区和长江三角洲的嘉兴-上海-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地区,就是地面沉降十分严重且密集分布或断续相连已形成地面沉降区(带)的地区。

地面塌陷在岩溶地区和矿山开采地区广泛分布。其中,岩溶塌陷在中南和西南地区的岩溶地区广泛分布,且以广西、云南、贵州、四川和重庆5个西部省(区、市)最为严重,这5个省(区、市)内岩溶塌陷的数量可占全国岩溶塌陷总数的78%;矿山开采塌陷则以黑龙江、辽宁等省矿山分布区最严重。

地裂缝主要集中在汾渭盆地、太行山东麓平原、大别山东北麓平原地区,已形成3个规模巨大的地裂缝密集带。

2.1.3.3 地质灾害主要成因简述

(1)自然条件是决定地质灾害发生的基本条件

区域性和地区性的地质、地貌、气候等自然条件,控制着灾害性地质作用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发育的程度和特点。

岩土体松散破碎的山地丘陵区,地形起伏、沟壑纵横,具有孕育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的有利地形地质条件。而其中的降水集中分布区,又往往是崩塌、滑坡、泥石流多发的地区。

暴雨、强降雨或连续降雨是诱发上述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据统计,我国由于降水诱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占全国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总数的65%,而其中由暴雨诱发的又在降水诱发的灾害中占到66%以上。这使得我国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的主要分布区也大多与年降水量较高、特别是暴雨集中的地区相一致。

具有厚度较大的松散沉积物、且其中蕴涵丰富地下水的平原、盆地与河谷地区、岩溶发育的可溶性岩石分布区,是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和地裂缝灾害的多发区。这是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对地质灾害控制性的又一表现。

(2)人类活动越来越成为引发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

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和地裂缝灾害的人类活动,突出表现在工程开挖(如修路、切坡建房)、矿山开采、不合理抽取地下水和石油开采等方面。

在山地和丘陵区,修建铁路、公路、房屋等工程,经常采用切坡、削坡等手段整理工程场地,采石、采矿开挖山坡和堆弃尾矿,都改变了原有的地形地貌,在很多情况下破坏了地面与斜坡的稳定性。这种变化本身,以及在其他有关因素的作用下,往往足以引发上述灾害。据统计,全国由于上述各种人类活动引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占全国上述灾害总数的50%以上。

不合理的地下水抽取、石油开采和矿山地下采空,改变了这些地区的地质结构,是引发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灾害的重要原因。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上述人类工程活动的范围和强度正在不断加大,而且在发展过程中,对于规划布局与地质灾害的关系认识不足,使得人类活动诱发的地质灾害不断增多,形成了地质灾害日益严重的局面。

2. 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区划分区特征

地质灾害防治区既是客观划分地质灾害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又反映了地质灾害防治方向。根据区域地质灾害的类型、规模、分布,以及区域地质条件、人类工程活动规律、地质灾害防治方向将全国分为6个地质灾害防治区(表5.1;图5.1):①东部平原丘陵山地地质灾害防治区(Ⅰ);②东南丘陵山地地质灾害防治区(Ⅱ);③西北内陆盆地地质灾害防治区(Ⅲ);④黄土高原地质灾害防治区(Ⅳ);⑤西南山地地质灾害防治区(Ⅴ);⑥青藏高原地质灾害防治区(Ⅵ)。

表5.1 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分区特征简表

5.2.1 东部平原丘陵山地地质灾害防治区(Ⅰ)

本区包括黄淮海平原、燕山山地、呼伦贝尔高原、大兴安岭及其以东的广大地区,东界为国境线和海岸线。在地貌上位于我国地貌的第三级阶梯,以平原为主,东北平原边缘为丘陵山地。行政区划包括我国东北地区的辽吉黑三省和内蒙古东北部,环渤海地区的天津、北京东南部、河北大部和山东西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江苏大部、上海和浙江杭州,以及黄淮地区的河南东部和安徽北部。该区人口密度大,工业发达是我国的主要经济区之一。

华北平原和松辽平原存在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华北平原自新生代以来一直是断续沉降地带,第四纪沉积极为发育,其沉积厚度受基底起伏的控制,一般为200~600m,坳陷区最厚达1000m以上。华北平原地面沉降量大于200mm的地区达42120km2,大于1000mm的地区为755km2,大于300mm的面积达18718km2,大于500mm的面积达6430km2。松嫩平原规模大、地形平坦,巨厚的松散沉积物的岩性主要为砂石及砂砾石,并含湖沼相的淤泥质土、泥炭、厚度为6~10m,结构松散,多呈层状分布。承压水含水层广泛分布。地面沉降和地裂缝大部分集中于大庆油田采油井口附近,在大庆市区已形成两个面积为2000~3000km2的东西向大漏斗,其中心区地下水位埋深近50m。普遍发生房裂、墙体倾斜和地裂。

本区突发性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山东中部、辽宁东部和西部、吉林东部以及黑龙江东部的山地地区。地质灾害分布比较密集、危害较大且能代表本区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类型的典型地段有两处:一是辽宁抚顺等矿区滑坡、泥石流发育地段;二是黑龙江鸡西七台河地面塌陷发育地段。

从危害程度看,截至2002年共有58.76万人受地面塌陷、地裂缝灾害威胁,潜在灾害损失为41.16万元。受地裂缝、地面塌陷灾害威胁较严重的市(县)主要分布在辽宁抚顺市露天区,江苏徐州市、铜山县,黑龙江七台河市。

该地区地质灾害防治重点是华北平原、长江三角洲和松辽平原等地区的地面沉降和地裂缝,以及辽宁、黑龙江等矿区的地面塌陷。

5.2.2 东南丘陵山地地质灾害防治区(Ⅱ)

本区包括我国东南部淮阳山地和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的广大区域,东界为海岸线。在地貌上位于我国地貌的第三级阶梯,为低山丘陵,地形切割和风化作用强烈,风化层厚度大,植被发育。行政区划上包括浙江大部、安徽南部、湖北中东部、湖南东部、江西、广东、河南南阳。该区的突出特点是人口众多,密度大。

本区地质灾害以滑坡、崩塌、泥石流为主,滑坡、崩塌以小型土质滑坡、崩塌为主,主要分布在安徽南部、浙江中部、江西西部、广东东北部、福建中东部地区。本区东部以突发性地质灾害为主,西部以采矿引起的地面塌陷为主。地质灾害分布比较集中、危害较大的且能代表本区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类型的典型地段有3处:一是闽、粤、浙东南低山丘陵滑坡、崩塌发育地段;二是皖南、浙西北中低山滑坡、地面塌陷发育地段;三是赣西、湘南低山丘陵滑坡、地面塌陷发育地段。

据1999~2001年县(市)地质灾害调查资料,本区因地质灾害造成1096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59582万元。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是滑坡灾害,共617人死亡;其次是泥石流灾害,死亡196人;地面塌陷、崩塌造成死亡人数分别为162人和121人。滑坡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地质灾害所造成经济损失的73.14%。

1990年9月浙江平阳县山外村滑坡,规模117m3,造成5人死亡,14人受伤,100余人轻伤,毁房1073间,直接经济损失达1100万元。

1987年安徽省绩溪县荆州乡方家湾村滑坡,规模5000m3,造成35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45万元。

该区地质灾害防治重点是台风降水和人类活动作用引发的滑坡、崩塌和泥石流。

5.2.3 西北内陆盆地地质灾害防治区(Ⅲ)

本区范围东界为大兴安岭的西麓,南界自小腾格里沙漠,沿集宁东南部的丘陵地北坡,向西穿过黄土高原的北缘,沿祁连山和昆仑山的北麓直至我国最西部的帕米尔高原,西界和北界为国境线。包括新疆大部、甘肃北部、内蒙古西部和中部、宁夏北部。这一地区的特点是人口密度小,经济欠发达,主要地质灾害为发育在山前地区的滑坡、泥石流。

本区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新疆中部。地质灾害分布比较集中且危害较大。地质灾害类型的典型地段主要有新疆伊犁谷地滑坡泥石流发育地段。

据1999~2001年县(市)地质灾害调查资料,本区因地质灾害造成342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605万元。其中滑坡灾害造成253人死亡。

图5.1 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区划重点防治区图

该区地质灾害防治重点是交通干线、矿产基地、居民地突发性地质灾害防治。

5.2.4 黄土高原地质灾害防治区(Ⅳ)

本区位于黄河流域中部,其范围在长城一线以南,秦岭、伏牛山以北,西以乌鞘岭、日月山为界,东抵吕梁山。包括青海东部、甘肃东部、宁夏南部、陕西北部、山西及河北西部。

本区位于我国地貌的第二级阶梯,主体海拔为1000~2000m,黄土厚度一般为50~100m,最厚可达250~300m,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沉积最厚的区域,也是滑坡和泥石流的发育区。区内煤炭等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基地,采矿引起的地面塌陷与地裂缝问题突出。

本区新构造运动活动强烈,地形切割较强烈,沟谷比较发育,河流不断侵蚀岸坡,常在河、沟谷形成深达10~30m的陡坎。

本区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山西中南部、陕西中南部、甘肃南部、宁夏南部,以及青海西宁地区。西部以突发性地质灾害为主,东部以采矿引起的地裂缝和地面塌陷为主。地质灾害分布比较密集、危害较大且能代表本区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类型的典型地段有两处:一是黄土高原南缘与秦岭过渡地带滑坡泥石流发育地段,主要包括陕西蓝田、凤县、宝鸡市,甘肃镇原、永清、武山、天水、礼县、会宁,青海西宁、民和、湟中。二是晋中南地面塌陷地裂缝发育地段,主要包括山西阳泉、沁源、阳城、襄垣、娄烦、翼城、阳城、河曲、榆次。

本区滑坡主要发育于黄土、第四系含砾粘土、亚砂土、亚粘土、粉土和新第三系泥岩中,土质滑坡占滑坡总数的72%,古近系砂砾岩次之,其他时代较老的地层中仅少量发育。黄土、软弱层状泥岩岩组,软弱层状千枚岩组和断层破碎带以及残坡积层构成了本区的易灾岩组。

据1999~2001年县(市)地质灾害调查资料统计,本区73.87%的突发性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雨季的7~8月,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突发性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7~8月,但崩塌略有不同,52.2%的崩塌发生在7~8月,47.8%发生在3~6月和9~10月。区内地质灾害的分布与活动均具有周期性变化规律。但各种地质灾害周期时距不一。地质灾害的周期主要受活动断裂、地震、新构造运动以及降水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制约,其中地震和降水的控制作用更为突出。

滑坡和泥石流的主要诱发因素为暴雨。据统计,近20年来81%以上的滑坡形成于暴雨之后,99%以上泥石流形成于暴雨之后。

崩塌的诱发因素除暴雨外,人为工程活动对崩塌的诱发作用也非常明显,据统计,57%崩塌是暴雨诱发的,41%由人为工程活动引起。人为工程活动主要是边坡坡脚开挖和破坏植被等。另据统计,有5.8%的崩塌是地震诱发的。

1999~2001年县(市)地质灾害调查资料表明,本区因地质灾害造成1203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5亿元。泥石流灾害造成死亡人数最多,达838人;其次是滑坡灾害,死亡231人。

1985年8月12日发生的甘肃省武山县桦林沟泥石流,造成沟口天局村彻底被毁,死87人,伤212人,冲毁房屋408间,冲走牲畜82头,粮食20多万斤,直接经济损失253万元,灾情之严重令人触目惊心。1999年7月,该沟再次暴发泥石流,将沟口1000余亩小麦全部冲毁,造成经济损失35万元。据不完全统计,武山县由于地质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高达217人,直接经济损失3400万元,其危害范围遍及全县各个乡镇。

1920年,海原地震引起1处滑坡,即导致77人死亡。

1985年10月4日,陕西省蓝田县因开挖坡脚和暴雨引起的黄土崩塌,造成11人死亡。

该区地质灾害防治重点是重要城市矿区、交通干线黄土滑坡、崩塌和泥石流,以及汾渭盆地地面沉降和地裂缝。

5.2.5 西南山地地质灾害防治区(Ⅴ)

本区位于我国中部山区,其范围在秦岭以南,经武当山,雪峰山,以云开大山西缘一线为东界,西达岷山、横断山和哀牢山以东,南为国界。包括云南东部、贵州、广西大部、重庆、四川东部、湖北西部及甘肃和陕西南部、河南西部。

这一地区地貌上处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地形上,以切割强烈的山地、高原为主,新构造活动和地震强烈,气候条件复杂。

本区主要易滑岩类有泥岩、页岩、凝灰岩、片岩等软弱岩层。易崩岩层有灰岩、砂岩等软弱岩层相间的地层。为突发性地质灾害最为发育的地区。

本区地质灾害在6个区中最为发育,主要分布在甘肃南部、湖北大部、湖南西北、贵州北部以及广西北部地区。西部以突发性地质灾害为主,地面塌陷和地裂缝主要分布在贵阳-安顺和六盘水地区。地质灾害分布比较集中,危害较大且能代表本区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类型的典型地段有5处:①青藏高原东缘滑坡、泥石流发育区;②长江三峡地区滑坡、崩塌发育区;③秦巴山地滑坡、泥石流发育区;④云贵高原滑坡、泥石流发育区;⑤湘南丘陵滑坡、地面塌陷发育区。

据1999~2001年县(市)地质灾害调查资料,本区滑坡和泥石流的主要诱发因素是暴雨。据统计,滑坡86.6%为暴雨诱发,泥石流97.28%是暴雨诱发。本区因地质灾害造成4714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7.35亿元。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是滑坡灾害,死亡2063人;其次是泥石流,死亡1317人。地面塌陷死亡人数为14人。

1979年11月,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北郊乡发生泥石流,死亡146人,毁坏房屋320间,农田572亩,阻断道路5处,直接经济损失800万元。

1991年9月23日,云南省昭通市盘河乡发生规模为4050万m3的滑坡,造成216人死亡。

2003年7月11日23时,受特大暴雨影响,四川省丹巴县距县城33km的巴底乡邛山沟,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造成18人死亡,33人失踪,71人被困,冲毁省道211线1000余m,人行便桥5座,经济损失严重。

该区地质灾害防治重点是局地暴雨和地震引发的较大规模的滑坡、崩塌和泥石流,云、贵、桂岩溶地区和矿区的地面塌陷。

5.2.6 青藏高原地质灾害防治区(Ⅵ)

本区范围北起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南至喜马拉雅山,西抵国界,东达岷山、横断山和哀牢山,是我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包括西藏、青海大部、云南和四川西部、新疆和甘肃南部边缘。

本区处于我国地貌的第一级阶梯。山地海拔在3000~4500m以上,峡谷相对高差为2000~3000m,35°以上陡坡占总区域的20%以上。该区地质灾害以自然形成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灾害为主,灾害体的规模较大。本区易产生滑坡和崩塌的岩性主要为泥岩、片麻岩以及板岩和碎石土等。这一地区的另一突出特点是人口密度小,经济欠发达。

本区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四川西部、西藏东南部、云南西部、青海东部。地质灾害分布比较集中,危害突出的地段有两处:一是易贡藏布流域泥石流和滑坡发育区;二是青藏高原东缘滑坡和泥石流发育区。

据统计,1970~2001年因地质灾害造成1966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2.53亿元。滑坡灾害造成死亡人数最多,为1519人,其次是泥石流灾害,造成403人死亡。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云南省元阳县地质灾害成灾20余次,导致553人死亡,41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98亿元。1989年1月28日,位于县城中心的大礼堂后山发生大规模滑坡,15万m3的滑体以每小时19.7~35.0cm的速度向下滑动。1月31日,县电影院、文化局等10余处房屋被毁,城中心县城建局大楼至老干部活动室一带的地面明显隆起。城区供水、供电、通讯几次中断,公路被毁,92栋房屋成危房,28个单位和203户居民被迫紧急疏散,城区近50%的居民不同程度受到滑坡的影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00多万元。

2000年4月9日晚8时左右,西藏林芝地区波密县易贡藏布河扎木弄沟发生大规模山体滑坡,历时约10分钟,滑程约8km,高差约3330m,截断了易贡藏布河(河床高程2190m),形成长约2500m,宽约2500m的滑坡堆积体,其面积约5km2,最厚达100m,平均厚60m,体积2.8~3.0亿m3

该区地质灾害防治重点是冻融作用和复杂地质环境条件下在河流和道路两侧形成的泥石流和滑坡。

3. 中国地质灾害的分布

中国地质灾害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活动频繁,危害严重。1949年以来,因地震死亡近30万人,伤残近百万人,倒塌房屋1000多万间;共发生大型崩塌3000多处,滑坡2000多个,中小型崩塌、滑坡、泥石流则达40多万处。全国有350多个县的上万个村庄、100余座大型工厂、55座大型矿山、3000多千米铁路受崩塌、滑坡、泥石流的严重危害。除北京、天津、上海、河南、甘肃、宁夏、新疆以外的省、区、市都发现有岩溶塌陷灾害,总数近3000处,塌陷坑3万多个,塌陷面积300多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20多个省、区内,发生矿山采空塌陷180处以上,塌陷坑1595个,塌陷面积达1000多平方千米(段永侯等,1993)。各类地质灾害每年造成上千人死亡,经济损失高达300亿元。

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与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新构造运动、岩土体类型、水文地质条件、气象水文及植被条件、人类工程活动等关系密切。因此,我国地质灾害的区域分布具有东西分区、南北分带的特点,华北、东北、西北诸省,荒漠化作用强烈;西南山区降雨多而集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频繁发生;东部平原区地面沉降、地裂缝广泛发育;沿海诸省,海水入侵、海岸侵蚀等强烈发育。

从中国大陆的地势阶梯来看,第一级阶梯海拔4000m以上,气候寒冷,冻胀、融沉、泥流、雪崩等灾害发育;第二级阶梯海拔高度在1000~2000m,在第一与第二级阶梯过渡地带,地形切割强烈,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等分布广泛,灾度高;东部广大平原、盆地区属三级阶梯,地形平缓,人口稠密,人类活动强烈,地面沉降、海水入侵、塌陷、淤积等灾害发育。

2008年1月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一五”规划》,科学地划分了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重点防治区。滑坡、崩塌、泥石流和地面塌陷地质灾害高、中易发区,主要分布在川东渝南鄂西湘西山地、青藏高原东缘、云贵高原、秦巴山地、黄土高原、汾渭盆地周缘、东南丘陵山地、天山、燕山等地区;地面沉降和地裂缝地质灾害高、中易发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华北平原、汾渭盆地、松辽平原。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有16个,即长江三峡库区滑坡重点防治区、川滇南北构造带泥石流滑坡崩塌重点防治区、鄂西湘西中低山滑坡崩塌重点防治区、湘中南岩溶丘陵盆地地面塌陷滑坡重点防治区、云贵高原滑坡崩塌地面塌陷重点防治区、滇西横断山高山峡谷泥石流滑坡重点防治区、桂北桂西岩溶山地丘陵崩塌地面塌陷重点防治区、浙闽赣丘陵山地群发性滑坡重点防治区、陕北晋西黄土滑坡崩塌重点防治区、黄土高原西南滑坡泥石流重点防治区、陇南陕南秦巴山地泥石流滑坡重点防治区、新疆伊犁滑坡泥石流重点防治区、珠江三角洲地面沉降地面塌陷重点防治区、长江三角洲地面沉降重点防治区、华北平原地面沉降重点防治区、东北中俄界河河岸崩塌重点防治区。

小结

地质灾害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经济属性,是二者的对立统一体。这是我们了解地质灾害,进行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治理,应具有的基本概念。

复习思考题

1.地质灾害的涵义是什么?

2.地质灾害的属性特征是什么?

3.地质灾害的分类分级方案有哪些、内容是什么?

4. 地质灾害分布图属于哪种地图

地质灾害分布图,
属于专业地图。
你若喜欢,
便是晴天。

5. 地质环境事件区域分布

2001~2013年,31个省份共发生地质环境事件1950起,造成7556人死亡失踪(表6–4)。其中,滑坡、水土污染、泥石流事件较多,滑坡885起,占45.4%;水土污染470起,占24.1%;泥石流345起,占17.7%。按照经济板块统计,西部地区地质环境事件最多,占53.5%;其次是东部地区,占23.1%;最少是东北地区,占2.0%。按照省份统计,四川、云南、广东、陕西、湖南、贵州、广西、湖北、福建、甘肃等10省地质环境事件较多,占全国总数的67.8%,高于全国总数的三分之二;上海、吉林、天津、黑龙江、宁夏等省份地质环境事件发生较少(图6–4)。从造成的死亡失踪人数来看,甘肃、四川、云南、陕西、贵州5省最多,占全国总数的66.2%。甘肃之所以死亡失踪人数最高,主要是由于2010年8月发生的舟曲县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1765人死亡失踪。死亡失踪人数大于10人的大型特大型地质灾害累计145起,死亡失踪人数累计5144人,占总数的68.1%。因此,大型特大型突发性地质灾害对经济社会的危害极大,应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

图6-4 2001~2013年各省地质环境事件与死亡失踪人数

表6-4 各经济板块地质环境事件与死亡失踪人数统计

图6-5 2001~2013年全国地质环境事件分布图

从空间分布看,地质环境事件在区域上分布差异显著(图6–5)。总体态势表现为中南地区、东南地区多,东北地区、西部地区少。地质环境事件分布密集的地区主要包括成渝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关中地区、云贵川地区和湘鄂桂地区。水土污染主要发生于东部沿海省份和中部城市周边地区,表明污染事件多发区域主要分布在人口密集、经济相对较为发达的地区,在行政区划上主要包括广东、陕西、山东、河南、湖南、江苏、广西、浙江、湖北、福建等省份。有研究认为经济发达地区污染事件频发,主要是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迅速发展,特别是城市中存贮和使用有毒、有害、放射性等物质的污染源增多[13]。滑坡主要发生在横断山高山峡谷地区、青藏高原东缘、湘西和云贵高原地区、川东鄂西低中山地区、太行山以西黄土高原区、东南沿海丘陵盆地区,在行政区划上主要包括四川、贵州、湖南、云南、陕西、广东、重庆、福建、湖北、福建等省份。泥石流主要发生在川西地区、滇西北和滇东北地区、秦岭—大巴山区、甘南地区,在行政区划上主要包括四川、云南、甘肃、陕西、西藏等省份。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集中在上述地区的主要原因有:山地丘陵区集中分布,地表地质体天然稳定性差;降雨频繁,天气多变,地表物理风化严重;铁路、公路等工程分布密集,对山地丘陵扰动强度大等[14]

6. 中国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全面)

我国地质灾害种类齐全,按致灾地质作用的性质和发生处所进行划分,常见地质灾害共有12类、48种(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管理司等,1998)。它们是:1. 地壳活动灾害,如地震、火山喷发、断层错动等;2. 斜坡岩土体运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3.地面变形灾害,如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面开裂(地裂缝)等;4.矿山与地下工程灾害,如煤层自燃、洞井塌方、冒顶、偏帮、鼓底、岩爆、高温、突水、瓦斯爆炸等;5.城市地质灾害,如建筑地基与基坑变形、垃圾堆积等;6.河、湖、水库灾害,如塌岸、淤积、渗漏、浸没、溃决等;7.海岸带灾害,如海平面升降、海水入侵,海岸侵蚀、海港淤积、风暴潮等;8.海洋地质灾害,如水下滑坡、潮流沙坝、浅层气害等;9.特殊岩土灾害,如黄土湿陷、膨胀土胀缩、冻土冻融、沙土液化、淤泥触变等;10.土地退化灾害,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盐碱化、潜育化、沼泽化等;11.水土污染与地球化学异常灾害,如地下水质污染、农田土地污染、地方病等;12.水源枯竭灾害,如河水漏失、泉水干涸、地下含水层疏干(地下水位超常下降)等。
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及其危害程度与地质环境背景条件(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格局和新构造运动的强度与方式,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水文地质条件等)、气象水文及植被条件,人类经济工程活动及其强度等有着极为密切关系。 中国地处环太平洋构造带和喜玛拉雅构造带聚汇部位,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和印度板块向北对亚洲板块的碰撞使中国大陆承受着最主要的地球动力作用。在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的碰撞边界上产生了世界上最高的喜玛拉雅山脉,并使青藏高原受压隆起,东部因太平洋板块俯冲造成了华北、东北地壳向东拉张,形成华北和松辽沉降大平原。这两种活动构造带汇聚和西升东降的地势反差,不仅形成了中国大地构造和地形的基本轮廓,同时也是形成我国地质灾害种类繁多的根本原因。 东西向构造与北北东向构造的交叉,使中国在大地构造和地形(主要表现在山脉和盆地的走向上)上形成近东西向和近南北向的分区特点,从而使我国地质灾害的区域空间分布同样具有东西分区、南北分带、亚带成网的特点。 从西向东,大体可以以贺兰山~六盘山~龙门山~哀牢山,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雪峰山为界分为三大区。西区为高原山地,海拔高,切割深度大,地壳变动强烈,构造、地层复杂,气候干燥,风化强烈,岩石破碎,因而主要发育有地震、冻融、泥石流、沙漠化等地质灾害。中区为高原、平原过渡地带,地形陡峻,切割剧烈(相对切割深度为巨大),地层复杂,风化严重,活动断裂发育,因而主要发育地震、崩塌、泥石流、滑坡、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地面变形、黄土湿陷、矿井灾害等地质灾害。东区为平原及海岸和大陆架,地形起伏不大,气候潮湿且降雨量丰富,主要发育地震、地面变形、崩、滑、流、河湖灾害、海岸灾害、盐碱(渍)化、冷浸田等地质灾害。 从北向南,阴山~天山、昆仑~秦岭、南岭等巨大山系横贯中国大陆,沿这些山系,崩、滑、流、水土流失等地质灾害严重。它们的相间地带(大河流域),土地沙化、盐碱化、黄土湿陷及水土流失、地面变形及崩、滑、流、岩溶塌陷等地质灾害严重。 在新构造运动相对活跃的东南、西南及青藏高原地区,地震以及与之相关的地质灾害较为明显。 中国位于亚洲大陆东部,濒临太平洋,季风气候显著,具有较明显的纬度和经度分带特征,加上疆域辽阔。地形复杂,具有多种多样的气候类型,因此如暴雨、洪水、干旱、冰雹、霜冻及温差等许多不良气候因素常常成为多种多样的地质灾害的诱发因素。在西北、华北和东北部分地区,气候干旱少雨,年内温差悬殊,风蚀作用剧烈,土地沙漠、沙漠化、风沙化、土地冻融等灾害发育严重。而在温暖湿润的东部、南部地区,尤其在西南山区,降雨多且集中,崩、滑、流灾害频繁发生。在东部平原地区,土地盐渍化、沼泽化,冷浸田等地质灾害广泛分布。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几千年来的人文活动,历史上连绵不断的战乱,特别是近几十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的过速增长,对自然的索取也不断加重,对自然环境的干扰也愈来愈强烈。不合理的人类经济工程活动也使得地质灾害的发育日趋加剧。在东、中部地区,由于大量抽取地下水和大规模开采矿产资源(包括油气资源),导致地下水资源平衡条件破坏和岩土构造应力状态发生变化,诱发并加剧了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缝,土地盐渍、沼泽化、崩、滑、流、矿山灾害等地质灾害的发育和危害。在西部地区,由于超量开发土地、草原、森林和水资源,加速了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灾害的发展,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也随之增多。 在所有的地质灾害中,除地震灾害外,崩、滑、流灾害是最为严重的,其以分布广、灾发性和破坏性强,具有隐蔽性及容易链状成灾为特点,每年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另外,土地沙(漠)化、地面沉降和水土流失等缓变型地质灾害发展迅速,危害愈来愈大,成为令人担忧的地质灾害。 从“成灾”的角度看,中国地质灾害的区域变化具有比较明显的方向性,即从西向东、从北向南、从内陆到沿海地质灾害趋于严重。这是因为虽然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地质灾害几乎覆盖了中国大陆的所有区域,但由于人类活动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使不同地区地质灾害的发育程度和破坏程度显著不同。东部和南部地区,人类活动频繁而又剧烈,区内人口稠密,城镇及大型工矿企业、骨干工程密布,因而,一方面,一旦发生地质灾害则损失惨重,另一方面,人类经济工程活动加剧了地质灾害的发生与发展。而西部北部地区,虽然地质灾害分布十分广泛,但大部分地区人口密度和经济发展程度低,所以危害和破坏程度相对较低。调查表明,凡是人口密集,工业发达地区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地质灾害正由自然动力型向人为动力型发展,由点状向带状、树枝状、片状发展。 近来,各种地质灾害对我国危害程度日益加重,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逐年增加,据不完全统计(国土资源部政策法规司等,2000),近年来由于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每年造成的损失上百亿元,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盐碱化、潜育化造成的损失每年达200亿元,岩溶塌陷和地下采空造成的损失超过5亿元,抽水引起的地面沉降已在全国平原区的46个城市发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值得提出的是,我国的经济建设活动正在由东向西、由南向北、由沿海向内地深入展开,西部大开发战略已经起步。一旦大规模经济开发,也必然会出现严重的地质灾害威胁,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也就是要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地质环境”的关系。

7. 我国常见类型地质灾害分布

(一)地震

地震每天都在发生,只不过人类能察觉的地震(有感地震)还不到1%。科学家们通过对地球上地震发生频率的统计,划分出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大陆断裂地震带和大洋海岭地震带等大地震带,其中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的范围均涉及我国境内。我国是受地震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1970年以来,中国(含边界附近)共发生震级M≥5.0地震4500余次。

图1-1 2005~2009年不同地质灾害类型发生次数统计(统计数据不包括地震)

根据中国地震网提供的有关资料,中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6个地区的24条地震带上。这6个地区是: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包括台湾东部带和台湾西部带;②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包括滇东-滇西带、腾冲-澜沧带、武都-马边带、康定-甘孜带、安宁河谷带、西藏察隅带和西藏中部带;③西北地区,主要是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包括银川带、六盘山带、河西走廊带、天水-兰州带、塔里木南缘带、南天山带和北天山带;④华北地区,主要分布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包括郯城-营口带、燕山带、山西带、渭河平原带和河北平原带;⑤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⑥东北地区,主要指黑龙江省东南部和吉林省东北部。

中国的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西藏、新疆、云南、四川、青海等省(自治区、直辖市)位于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上,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处于相关的地震带上。

(二)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崩滑流)

我国崩塌、泥石流和滑坡地质灾害发生的区域性分布规律非常明显。特殊的地质环境条件是地质灾害形成的基础和根本原因。从地质方面分析,这些类型地质灾害重灾区一般分布在地形起伏大,构造活动强烈,岩、土体物理风化严重,地质环境十分脆弱的地区。在降雨、地震、人类活动等条件触发下,极易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根据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地质灾害调查监测室2004~2010年资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提供的地质灾害月报和速报资料)统计(表1-2),我国地质灾害的地域分布和损失特点非常明显。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除上海市等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外,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这些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我国大地貌的第二级地貌阶梯的川东鄂西地区、湘西和云贵高原区、青藏高原东缘区、横断山高山峡谷区,行政区划上主要是西南地区的云南、四川、重庆、贵州省(市),中南地区的湖南、湖北、广西等省(自治区)以及华东地区的江西、福建、浙江等省。

表1-2 2005~2009年地质灾害高发地区统计

斜贯中国中部的辽、京、冀、晋、陕、甘、鄂、川、滇、贵地区,由于地处中国西部高原山地向东部平原、丘陵过渡地带,地形起伏切割特别剧烈,同时许多地区暴雨强烈,加上人为破坏植被和改造地表斜坡、岩土的活动广泛而又严重,所以崩滑流特别发育,不但分布密度大,而且活动特别频繁,是我国崩滑流灾害严重的地区。在以下地区形成崩滑流密集区(带):

1)长白山-燕山-太行山密集带。主要以泥石流为主,其次有少量滑坡,局部有崩塌。主要分布在辽宁的凤城、宽甸、岫岩,河北的青龙,北京的怀柔、密云等地区。

2)黄土高原密集区。主要为黄土滑坡,其次为泥石流。以西部的陇中高原和中部的陕北高原最严重,特别是在黄河上游主流和主要支流沿岸以及铁路沿线尤为发育。

3)秦岭-大巴山密集区。以泥石流、滑坡为主,其次为崩塌。以白龙江和汉水流域最发育。

4)长江三峡密集带。以滑坡和崩塌(危岩)为主,其次是泥石流。广泛发育在宜昌—重庆之间的长江沿岸。

5)龙门山、横断山、五莲峰、乌蒙山密集区。以滑坡、泥石流为主,崩塌(危岩)次之。鲜水河、大渡河、安宁河、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流域最发育。

6)云贵高原密集区。主要为滑坡、泥石流,其次为崩塌(危岩)。以澜沧江、元江流域最发育。

此外,在西北的天山、祁连山,青藏高原的念青唐古拉山,华南和东南沿海的仙霞岭、武夷山和台湾山脉的一些地区崩滑流灾害也比较严重。

(三)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和地裂缝

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和地裂缝活动主要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伴随一些地区过量开采地下水而急剧发展,目前已广泛分布在我国大城市、城镇、矿区与铁路沿线。其最大的危害是形成沉降带,引起地面下降与裂缝,如上海、西安等大都市。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已有96个城市和地区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同时引发不同程度地裂缝。据郑柏举(2010)资料,目前我国的沉降总面积约9万平方千米,而且仍然处于蔓延趋势,其中约80%分布在东部地区。地面沉降从地质角度看,容易发生在3种区域:三角洲和滨海平原、冲洪积平原及内陆盆地。体现在我国的地域分布上,就形成了4条主要的地面沉降区(带):下辽河平原的沈阳-营口地面沉降区、北部黄淮海平原的天津-沧州-衡水-德州-滨州-东营-潍坊地面沉降区、长江三角洲的嘉兴-上海-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地面沉降区、汾渭沟谷的太原-侯马-运城-西安地面沉降带。其中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三角洲是全国地面沉降最为严重的地区。

我国岩溶塌陷灾害十分严重。据全国地质灾害普查资料统计,全国有岩溶塌陷3000多处,塌陷坑约33200个,塌陷总面积330平方千米。中国岩溶塌陷广泛发育在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广西、湖南、贵州、广东、河北、江西、云南等省(自治区)最严重。从地理分布看,主要分布在长白山—燕山—吕梁山—四川盆地—哀牢山以东区域。该区域内可划分为两大岩溶塌陷分布区:秦岭和淮河以北的北方岩溶塌陷分布区和以南的南方岩溶塌陷分布区。北方区岩溶塌陷主要分布在辽东半岛、伏牛山山麓及一些山间盆地。南方区岩溶塌陷主要分布在川东山地、云贵高原和幕阜山、九岭山、罗霄山、南岭、粤北山地。

我国地裂缝类型复杂,除伴随地震、滑坡、冻融以及特殊土质的胀缩或湿陷活动产生的地裂缝外,主要是伴随构造蠕变活动而产生的构造地裂缝。构造蠕变地裂缝的分布十分广泛,在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尤其发育。在该区域中,地裂缝主要集中在汾渭盆地、太行山东麓平原、大别山东北麓平原地区,形成3个规模巨大的地裂缝密集带。此外,在豫东、苏北以及鲁中南等地区,还有一些规模较小的地裂缝发育带(区)。

(四)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和盐碱化

地面的剥蚀、侵蚀作用,也必然要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造成水土流失最严重的侵蚀形式以表层滑坡、崩塌、泥石流为主,主要分布在基岩裸露的斜坡、陡坡地带,虽然它总的水土流失、侵蚀面积所占比例不大,但其危害严重。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特别严重的国家,据调查统计,至20世纪末,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367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总面积的38%。长期以来,我国水土流失呈持续发展态势,其面积、侵蚀强度和危害程度不断加剧,全国平均每年扩展约1万平方千米。水土流失分布非常广泛,以黄土高原地区最严重,长江、珠江中上游和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等地区比较严重。其中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面积43万平方千米,年均侵蚀模数约8000吨/平方千米,平均年流失表土厚度3~5厘米,泥沙总量为1316亿吨。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为56万平方千米,年侵蚀土壤为24亿吨。

我国现有荒漠化土地共计262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7%,广泛分布在西北、华北、东北等区域,以新疆、甘肃、青海、内蒙古、宁夏、陕西、山西、河北等省(自治区)最严重。全国荒漠化面积和荒漠化程度呈不断上升趋势,近年来平均每年扩展2460平方千米。

全国现有各类盐渍土地99万平方千米,其中现代盐渍化土地37万平方千米,残余盐渍化土地45万平方千米,潜在盐渍化土地17万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地区、黄淮海平原、三江平原以及沿海平原地区。以青海、西藏、新疆、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等省(自治区、直辖市)最严重。

(五)火山灾害

火山灾害目前仅属于次要的,我国大多数火山为死火山。活火山主要分布在新疆、云南、黑龙江与台湾等边缘省份。目前我国有危险的活火山有3处,即长白山、腾冲和台湾的阳明山。

8. 2017年发生地质灾害有哪些县

每年都有吧
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地质学专业术语,是指在自然或版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权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

9. 年全国地质灾害通报

一、灾情概况

2010年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30670起,其中滑坡22329起、崩塌5575起、泥石流1988起、地面塌陷499起、地裂缝238起、地面沉降41起(图1);造成人员伤亡的地质灾害382起,2246人死亡、669人失踪、53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3.9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发生数量、造成的死亡和失踪人数以及直接经济损失均有较大幅度增加(表1)。

图1 2010年全国地质灾害类型构成

表1 2010年与2009年全国地质灾害基本情况对比表

二、区域分布

2010年地质灾害发生在我国28个省(区、市)境内。以华东、中南、西南以及西北的部分地区最为集中(图2,图3)。发生数量居于前三位的依次是江西、湖南和福建;因灾死亡、失踪人数居于前三位的依次是甘肃、陕西和云南;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居于前三位的依次是陕西、四川和吉林。

图2 2010年全国地质灾害分布图

三、重大地质灾害

(一)特大型、大型地质灾害

2010年,因灾死亡30人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特大型地质灾害有34起;因灾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大型地质灾害有60起。其中死亡、失踪10人以上的19起(表2)。

图3 2010年全国地质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分布图

表2 2010年全国死亡、失踪10人以上的重大地质灾害事件表

续表

(二)造成特大人员伤亡的地质灾害实例

实例1贵州省关岭县岗乌镇滑坡

2010年6月28日14时左右,受持续强降雨影响,贵州省关岭县岗乌镇大寨村发生特大山体滑坡,导致大寨村遭受灭顶之灾,42人死亡、57人失踪。

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专家组现场勘察后认为,关岭县岗乌镇滑坡是一起罕见的特大滑坡灾害,呈现高速远程滑动特征,下滑的岩土体前行约500米后,与岗乌镇大寨村永窝组所处的一个小山坡发生剧烈撞击,偏转90度后转化为碎屑流呈直角形高速下滑,并铲动了大寨村大寨组一带的表层堆积体,最终形成了这起罕见的特大滑坡灾害(照片1)。

这起特大地质灾害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当地地质结构比较特殊,山顶是比较坚硬的灰岩、白云岩,灰岩和白云岩虽然比较坚硬,但透水性好,容易形成溶洞;山体下部地势比较平缓,地层岩性为易形成富水带的泥岩和砂岩,这种“上硬下软”的地质结构,不仅容易形成滑坡,也容易形成崩塌等地质灾害。

二是这次灾害发生前,当地经历了罕见的强降雨,仅6月27日和28日两天,降雨量就达310毫米,其中27日晚8时至28日11时的15个小时,降雨量就高达237毫米,超过此前当地的历史气象记录。

三是当地地形特殊,发生滑坡的山体为上陡下缓的“靴状地形”,地形相对高差达400米至500米,因此滑坡体下滑后冲力巨大,转化成碎屑流,而且土石碎屑向下流动距离长达1.5千米。

四是2009年贵州省遭遇历史上罕见的夏秋冬春四季连旱,因旱情严重,地表形成许多裂缝,强降雨更容易快速渗入山体下部的泥岩和砂岩中。

照片1 贵州省关岭县岗乌镇滑坡

实例2甘肃省舟曲县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

2010年8月8日0时12分,甘肃省舟曲县城区及上游村庄遭受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照片2),造成1501人死亡、264人失踪。

2010年8月7日23~24时,舟曲县城北部山区三眼峪、罗家峪流域突降暴雨,1小时降水量达96.77毫米,半小时瞬时降水量达77.3毫米。短时超强暴雨在三眼峪、罗家峪两个流域分别汇聚成巨大山洪,沿着狭窄的山谷快速向下游冲击,沿途携带、铲刮和推移沟内堆积的大量土石,冲出山口后形成特大规模山洪泥石流。在向2千米外的白龙江奔流过程中,造成月圆村和椿场村几乎全部被毁灭,三眼峪村和罗家峪村部分被毁,数千亩良田被掩埋。山洪泥石流冲入舟曲县城区和白龙江后,造成二十多栋楼房损毁,河道被淤填长度约1千米,江面水位壅高、回水使舟曲县城部分被淹,县城交通、电力和通讯中断。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严重。

照片2 甘肃省舟曲县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

据专家测算,舟曲县城北的三眼峪、罗家峪两沟山洪泥石流共冲出固体堆积物合计181万立方米。其中,三眼峪沟冲出固体堆积物150万立方米(岸上堆积约100万立方米,冲入白龙江约50万立方米),罗家峪沟冲出固体堆积物31万立方米(岸上堆积约21万立方米,冲入白龙江约10万立方米)。

实例3云南省贡山县普拉底乡东月谷村泥石流

2010年8月18日1点左右,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普拉底乡东月谷村东月谷河谷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造成37人死亡、55人失踪、39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4亿元。

图4 云南省贡山县普拉底乡东月谷村泥石流航拍图

发源于碧罗雪山的怒江支流新月河谷长约14千米,流域面积46平方千米,流域内地质构造复杂,山高谷深。在河流中上游发生的局部强降雨是诱发此次泥石流的主要原因。此次沟谷泥石流灾害表现出地形落差大、流动速度快、堆积物体积大的特点。泥石流堆积物达60万立方米,单个最大块石约641吨。泥石流发生后,曾一度将怒江阻断2小时,涌浪波及对岸的新月谷村(图4)。

实例4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瓦马乡河东村滑坡

2010年9月1日22时20分,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瓦马乡河东村大石房小组突发一起滑坡灾害,造成29人死亡、19人失踪、8人受伤(照片3)。

照片3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瓦马乡河东村滑坡

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专家组现场调查结论认为,保山市隆阳区瓦马乡河东村大石房小组滑坡体长约300米、平均宽度约35米、平均厚度5米,体积约5万立方米。滑坡后缘高程约1535米,前缘高程为1410米,相对高差约125米。经初步分析,造成此次灾害的主要原因,一是滑坡体所在斜坡相对高差大、坡度陡,表层崩坡积物和残坡积物结构松散;二是该地区先旱后涝,大旱急雨成为引发滑坡灾害的直接原因;三是该处地形属于局部汇水冲沟,加剧了快速渗流作用;四是乡村公路从滑坡后缘穿过,边坡为钙化胶结体,地表观察处于稳定状态,难以发现坡体内部因降雨入渗发生的土体强度变化。

实例5广东省高州市、信宜市交界地区群发地质灾害

2010年9月21日0~10时,受台风“凡亚比”带来的局地强降雨影响,广东省高州市和信宜市交界地区的马贵、古丁、大坡、深镇、平塘5镇共引发群发性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地质灾害109起(照片4),共造成21人死亡、12人失踪,5人受伤。

高州市马贵、古丁、深镇、大坡镇和信宜市平塘镇属中、低山地形地貌,海拔标高250~1700米,人群普遍居住在250~500米高度地段。区内地质构造较为简单,地层岩性以元古宇混合岩为主,占据全区域面积的90%以上。山体边坡陡,地形高差较大,土层厚度小,土质黏结度较差,多数村庄后山有多级不规则状台阶(种植果树或梯田等),岩性为混合岩风化形成坡、残积黏性土、砂质黏性土,虽然区内断裂构造并不发育,但土体下的基岩存在三组不同方向和不同角度的节理、裂隙结构面,无论山体的临空面处于哪一方向,其易滑结构面均有一组为顺向坡,在强降雨等因素诱发下极易发生崩塌、滑坡。本次山体崩塌、滑坡灾害主要发生在这一土岩交界面上,分布高度为300~500米,厚度约1米。

上述五镇所在地区于2010年9月21日凌晨开始强降雨,至上午10时,马贵镇累计降雨达651.1毫米,超过当地历史记录。降雨强度从9月21日0时的2.4毫米/小时到9时达到105.5毫米/小时。据调查,地质灾害基本上在21日的9时前后大规模发生。

照片4 高州市马贵镇六塘村瓦屋自然村山体滑坡,将2层楼房摧毁,掩埋1人

四、地质灾害特点

(一)多年相比,灾情最重、重大灾害事件最多

与2001年以来多年同期相比,2010年地质灾害发生数量排第三位,低于2002年(48653起)和2006年(102804起);因灾造成死亡、失踪人数为最多,达2915人(2001~2009年平均值为755人);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也最多,达63.9亿元(2001~2009年平均值为35.9亿元)。2010年全国共发生大型、特大型地质灾害94起,为近10年来最多的一年。

(二)西北、西南地区人员伤亡突出

甘肃、陕西、云南、四川和贵州等省发生大型、特大型地质灾害数量多,达45起,人员伤亡严重。五省死亡、失踪人数共计2492人,占全国总数的85%。甘肃、陕西、云南、四川和贵州各省死亡、失踪人数分别为1801人、270人、190人、121人和110人。如甘肃省舟曲县泥石流造成1765人死亡、失踪,贵州省关岭县滑坡造成99人死亡、失踪,云南省贡山县普拉底乡泥石流造成92人死亡、失踪,陕西省子洲县崩塌造成27人死亡,四川省康定县滑坡造成23人死亡等。

(三)强降雨引发的地质灾害多,灾情严重

全国30670起地质灾害中,自然因素引发的有29285起,约占总数的95%;人为因素引发的有1385起,约占总数的5%。强降雨是引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并导致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严重的主要原因,如6月份福建省因持续强降雨共引发地质灾害4029起,造成36人死亡、41人失踪、2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5亿元;7月份2次强降雨在陕西省引发地质灾害712起,造成88人死亡、138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4.6亿元;8月8日甘肃省舟曲县城因沟谷上游局地强降雨引发泥石流造成1501人死亡、264人失踪;8月18日云南省贡山县普拉底乡局地强降雨引发泥石流造成37人死亡、55人失踪、39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4亿元。

五、成功避让情况

随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的不断推广,防灾避险科普知识的宣传普及、群测群防“十有县”建设和乡镇国土所的评估、巡查、宣传、预案和人员“五到位”建设,广大干部群众的防灾避险意识逐步提高。2010年,全国共成功避让各类地质灾害1166起,避免人员伤亡95776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9.3亿元,为历年来最多。

注:本通报所用数据来源于2010年各省(区、市)地质灾害月报,涉及数据均未包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