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发生前
① 地质灾害发生前有哪些自然现象
地质灾害发生前有以下自然现象:(1)堵塞多年的泉水复活,或出现泉水(井水)突然版干枯、井权(钻孔)水位突变、水色突然浑浊或翻砂、冒气等异常现象;(2)动植物异常,如蛇挡道,蚯蚓上路乱窜,蚂蚁成群结队携幼搬迁上树,猪、狗、牛、羊、鸡等惶恐不安、不入窝圈不入睡,老鼠乱窜,植物形态发生变化,树林枯萎或歪斜等现象。
② 灾情发生前
(一)危机态度
为了避免地质灾害对人类生命和财产的极大破坏,许多灾害多发国家和地区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树立危机意识,建立、健全机制,从思想和机制上同时防范灾害发生,或尽量将灾害带来的损害降到最低。一旦灾害发生,积极主动抢险救灾,与强大的自然作顽强的斗争。
国土资源部徐绍史部长在2010年8月11日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紧急视频会议上,就坚持不懈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作了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加强宣传,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给地质灾害防治思想工作提出了基本要求并做出指导性部署,他提出:一是思想工作必须广开门路,群策群力,加强抗击灾害知识学习,建立检查报告制度;引入科学的防治方法,建立纵横链接的立体化信息传导机制,要发动群众全员预防,学习掌握抗击地质灾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发现情况及时科学处置,随时报告。二是要加强预案演练,不断改进手段和方法,增强实际工作的有效性;营造高度警惕,有序组织,沉着应对的抗击环境。三是必须宽展渠道,用人类不断战胜自然灾害的辉煌历史,消除群众对灾害的片面认识,理性面对灾害;防止过度渲染,过度恐慌,增强抗击地质灾害的理智性;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各级心理咨询组织的作用,对群众实施正确的心理疏导,及时矫正侥幸、恐惧、惊慌、盲从等心理,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同时要做好受伤群众亲朋好友的思想工作;要大力宣传党和政府灾后防灾治灾的决心和正确部署;要高度重视反敌对势力的破坏和捣乱,及时揭露敌对势力散布的谣言,保证群众不听信谣言。
在预防灾害的机制体制方面,日本的一些成功的做法和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我国一样,日本也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长期以来日本形成了一套健全的灾害应对体系,各级政府、机构分工明确,国民普遍具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和丰富的应急知识,能应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具体做法如下。
1.机制健全
日本内阁府设有名为中央防灾会议的常设机构,会议主席是首相,成员有国家公安委员会委员长、有关大臣和有关专家。中央防灾会议负责决定防灾基本方针,制定防灾基本计划。各都道府县分别设有地方防灾会议,由知事任主席,负责制定地方防灾计划,此外,还有市町村防灾会议,负责实施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防灾计划。
重大灾害发生时,日本政府会在30分钟内成立紧急灾害对策总部,由首相亲自挂帅,总部副部长、部长助理由首相任命,迅速确定灾害对策,指挥有关机构立即投入救援工作。地方政府在灾害发生或有可能发生时也成立灾害对策总部,由知事任部长,即时向首相报告情况。
2004年10月23日,日本新潟县中越地区发生里氏6.8级强烈地震,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但各级灾害应对机制在应对此次地震灾害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新潟地震发生4分钟后,日本首相官邸便设立“官邸对策室”,负责收集地震信息,调查灾情。24日一早,日本政府根据《灾害对策基本法》,设立以防灾相村田吉隆为首的“非常灾害对策本部”,成员则由相关省厅局长级官员组成,负责调查灾情,指挥救灾。“非常灾害对策本部”决定动用储备的约9万份救灾食品,运往灾区,政府还决定编制2004年度补充预算案,拨款用于新潟地震灾区的重建。
2.各司其职
在地震发生后很短时间内,各级政府、机构就能迅速做出反应,分工合作,投入抗灾和救灾工作中。
2007年7月16日,日本中部地区发生里氏6.8级强烈地震,尚未从2004年地震中完全复原的新潟县再一次成为重灾区。地震发生后半小时,自卫队就派出救援队伍赶赴受灾现场。自卫队在救灾初期的主要任务是检查现场,搜救遇难者和看护伤员,之后慢慢转向运输救援物资、供水、发放食物和安排灾民洗澡等。在水、气和食物恢复供应之后,自卫队的主要工作就是将当地政府提供的盒饭发放给避难所里的灾民以及那些煤气管道尚未修复不能开火的居民。
中部地震发生不到半小时,新潟县向消防厅发出紧急救援要求,消防厅长官立刻向仙台、东京、富山、福岛等地发出派遣紧急消防援助队的命令。此外,警察厅也向受灾的新潟县和长野县的周边地区的警察本部发出紧急支援命令,要求派遣救援队奔赴地震现场。
近年来,我国各地本着科学和以人为本的精神,积极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2009年,江西省根据本省地质灾害的主要特点,督促各级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门全面落实防灾责任制,周密部署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多次组织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和防灾工作督查,全面开展地质灾害监测预报和预警,发生地质灾害灾情或险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组织受威胁群众转移,有效减少了人员伤亡,全省成功避让地质灾害12起,避免人员伤亡118人,并且积极制定下一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二)麻痹态度
许多人平时对于灾情隐患麻痹大意,不作预防,遇险之后避险意识不强,心存侥幸,或者惊慌失措,致使灾害发生并丧失最佳逃生机会。
福建省安溪剑斗山体滑坡中,有多位村民及外地民工遇难,其家属追悔莫及。其实以前并不是没有意识到山体滑坡的危险,但总是以为那不会降临到自己或家人的头上。2000年8月26日晚6时45分,福建省永春县锦斗镇村民徐某屋后发生山体滑坡,导致其房屋倒塌,徐某觉察到山体即将滑坡,不仅没有马上撤离,反而招呼家人、邻居、亲戚前来抢运东西,房屋就在此时倒塌,徐某及亲友逃离不及,被埋入泥土中。
专家指出,发生山体滑坡时,不可留恋财物,应立即脱离现场,因为危险发生只是一瞬间的事。例如,福建省永春县蓬壶镇仙岭村芒斗角落半天尾山发生的一起山体滑坡,事故的发生过程快得惊人,在不到10秒的时间内,高山上的泥石飞速下滑,压倒了7座民房。即便是在抢险过程中,这里又发生了3次滑坡,一名武警战士被滑下来的泥石掩埋近30秒。
(三)短视态度
许多地区经济发展不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只顾一时一事一村一户的收入和好处,对于环境破坏熟视无睹,等到灾害发生追悔莫及。
2010年8月7日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除了地质地貌、气象等自然原因外,当地经济发展之重效益,不重长远的短视态度也不可忽视。由于当地为了经济发展而砍伐大量森林植被,导致水土流失极为严重,终于酿成了大灾。有“陇上小江南”之称的甘南舟曲县向来以山清水秀闻名于世,滔滔白龙江横穿全县,宛如飘逸的哈达,穿林海,越深谷,增色不少。然而,随着社会生产活动的加剧,舟曲县水土流失日趋严重,白龙江流域的自然生态环境发生了恶性变化,由此诱发的洪水、滑坡、泥石流灾害不断,严重威胁着当地居民的生存安全!据当地老人介绍,以前舟曲虽然四面环山,但山上全是郁郁葱葱的大树,从来没发生过泥石流。从1958年“大跃进”时期开始,这里的森林资源遭受到掠夺性破坏。据统计,从1952年8月舟曲林业局成立到1990年,累计采伐森林189.75万亩 ,许多地方的森林成为残败的次生林。加上民用木材和乱砍滥伐、倒卖盗用,全县森林面积每年以10万平方米的速度减少,植被破坏严重,生态环境遭到超限度破坏,水土流失极为严重。
近年来舟曲也是生态灾害不断,但防治工作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没有采取有效的保护森林的措施,森林植被每年都在遭到进一步破坏,终于导致了这次灾难。
(四)补救态度
面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能够意识到潜在的环境危机将会对居民造成的危害,客观分析并积极谋划补救措施,虽然是亡羊补牢,也将遏制灾害的再次发生。
内蒙古包头市石拐矿区是煤炭的“国家重点项目”区,清光绪年间石拐煤炭开始批量交易,煤炭产业形成。抗战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对这块煤田进行了掠夺性开采,煤田遭到破坏。由于历史的积累及包头矿务局的大规模高强度开采,还有20世纪80年代小煤窑无序采挖保安矿柱等开采活动,致使石拐区地质灾害频发。石拐矿区6个沉陷区主要是阿刀亥、河滩沟、长汉沟、五当沟、白狐沟和大磁,沉陷区地表塌陷、山体地裂缝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其中大发滑坡、大发平硐滑坡、山体裂缝等3处大规模的地质灾害后果惨重。多户居民房屋因为地处采空区而产生裂缝,有些居民在家里经常听到地下传来剧烈的声音,有些裂缝处还能感觉到冷气从地下往上冒。
多年来,积累形成的严重矿山环境问题已经使有关方面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面对这样的境况,当地政府并没有置之不理,而是抱着亡羊补牢的态度聘请有关专家进行分析救治。据了解,对地质灾害的防治,石拐矿区采取的主要措施:在灾害点设立警示牌;建立汛期值班、险情巡视、灾情快报等一系列制度,并对主汛期监测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让群众提高防灾意识并能掌握必要的避险知识;投入一定资金对重点地质灾害点进行必要的治理,暂时缓解地质灾害的威胁。专业勘测单位在对该区地质灾害进行全面勘测后,预算治灾总投入高达4亿多元,按照彻底根治的原则做出了治理规划,从根本上改变该区的环境。
③ 地质灾害发生的前兆有哪些
地质灾害发生是有前兆的,不同的地质灾害其前兆特征各异。
滑坡发生的前兆专特征有:滑坡前缘出属现裂缝,土体隆起,出现小崩小塌;滑坡后缘裂缝急剧加大加宽;岩体因摩擦错动出现声响,裂缝冒热气或冷气;泉水复活或干枯,水位突变;动植物有异常,例如蚂蚁、老鼠搬家、蛇出洞、狗叫、鸡鸭不回笼等现象。
崩塌发生前的前兆特征包括:1、有小崩小塌发生;2、裂缝加大加宽,或出现新的裂缝;3、岩石崩塌前有时可听到摩擦声、撕裂声、错碎声;4、出现热、气、水等异常;5、动植物异常。
泥石流发生的前兆特征:1、河(沟)床中正常流水突然断流或洪水突然增大并夹有较多的柴草、树木;2、上游山谷中传来轰鸣声;3、有轻微的振动感;4、动物有异常。
地面塌陷发生的前兆特征:1、井、泉水位骤升或骤降,突然浑浊或翻沙、冒气;2、地面出现环状裂缝并不断扩展,局部产生地鼓或下沉;3、地下有响声。
但是,有的现象并不一定都是地质灾害发生的前兆,需要进行科学认真的分析。
④ 地质灾害发生前都有一个短暂的渐进性变化过程
地质灾害发生前总会有一些以渐进性变化为特征的异常现象,即所谓“前兆”。例如地震、滑坡、地面塌陷发生前会出现地面变形、沉降,地下水位、水质的异常。这些前兆与渐进性地质环境问题的表现形式有许多相似之处,只不过前兆呈现的地段有限,大多集中在灾点附近,且变化的速率较快而已。
通过上述关于地质灾害与渐进性地质环境问题两者关系的讨论,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1)地质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在因果关系上存在着“多因单果”、“单因多果”的现象。前者是说某一种地质环境问题(现象)可以有多种成因;后者是说某一种地质作用或人为活动可以引发多种不同的地质环境问题。除此之外,一种地质环境问题的出现又有可能为另一种问题的发生创造条件,即存在着“因果长链”。地质灾害与渐进性地质环境问题之间的相互影响,充分体现了各种地质环境问题之间复杂的因果关系。因此,环境地质工作要格外重视地质背景及其地段性差异的调查,调查的内容既要做到全面充分的揭示岩土、水等时空结构的特征,又要结合成因机理,对已出现和可能出现的地质环境问题发生的地点作出全面的综合判断。那种脱离地质背景和成因分析的灾害现状调查或者仅仅围绕某一特定地质环境问题而开展的调查评价应尽量避免。
(2)地质环境系统是自然-人工复合系统,许多地质环境问题的出现都与人为活动有着紧密联系,由于未来人为活动的方式、强度在许多情况下,是难以准确把握的,尤其在中小尺度上超前作出判断几乎是不可实现的,所以,人为活动信息的不充分往往是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面临的难题。对此,环境地质工作指导思想应有所改变。
首先,要弄清环境地质工作的社会职能,其职责是为政府决策提供有关环境地质正、反两方面的论证依据,环境地质工作者既不能越俎代庖视自己为决策者,又不能始终站在后台扮演可有可无的角色。例如在城市化进程中,环境地质工作与城市建设、规划是一个相互紧密配合的过程。一方面环境地质工作者要向规划、建设部门提供有关地质环境的基础背景资料;另一方面又要针对规划、建设方案可能遇到的地质环境问题风险作出论断。也就是说要改变环境地质部门只提供基础资料,规划部门独家制订规划的做法。规划是个多学科综合,多方利益权衡,城市多功能合理配置的运筹过程,只强调城市经济功能和美学价值,忽视人与地质环境的正、负关系是导致城市地质环境问题频发的主要原因,反之,不考虑未来人为活动的方式,只分析地质背景强调地质环境脆弱的一面,单方面提出适宜或不适宜的结论也是不妥的。
其次,要注意地质环境系统是不断演化的,人为活动可以破坏环境,也可以改善环境。因此,在城市化的进程中,环境地质工作与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和防治措施的制定也必然要适时到位。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对还在发育中的地质作用和过程(包括人为的)的时空关联关系要及时捕捉、分析,尤其要注意对人为活动方式、施加地点、作用强度等资料的收集。那种以地质背景现状调查为主,不考虑地质环境问题与人为活动对应关系的调查成果,不仅不能全面了解地质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而且对现状和未来可能施加的人为活动的合理性也难以作出科学的论断。总之,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提出风险评估和应对的建议是环境地质工作者长期的任务,换句话说,环境地质调查评价不是一次性、一劳永逸的工作。
(3)地质环境系统演化规律的科学探索任重而道远。有些理论用于解决现实的环境地质问题还有许多工作要做,特别是有关地质灾害(突发性的地质环境问题)发生时间、地点、规模的准确预测、预报目前还难以实现。在这方面目前切合实际的办法就是重视突发前各种“前兆”的捕捉和综合分析。相关的工作有两点:一是尽可能多地收集已有灾害点的“前兆”资料,包括岩土变形、水位、水质和地表景观变化的数据和形态描述,结合地质的和人为活动条件,对它们的运动频率、变化速率、趋势及各状态指标的关联过程进行统计分析,寻找出不同条件下突变出现的时机和主要特征,从中提取有助于推断灾害发生时间、地点、规模的规律性认识;二是对潜在的或有可能近期发生的灾害点加强监测,特别是对规模较大,后果严重的且处于渐变阶段的灾害点,应加密监测点,缩短监测时间间隔,增加监测内容,并快速进行数据处理和相应的专家会商。实践表明,在地质灾害预测理论和预测方法还不完善的今天,上述工作对于防灾减灾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⑤ 请问地质灾害有哪些前兆特征
地质灾害发生是有前兆的,不同的地质灾害其前兆特征各异。 滑坡专发生的前兆特征有:滑属坡前缘出现裂缝,土体隆起,出现小崩小塌;滑坡后缘裂缝急剧加大加宽;岩体因摩擦错动出现声响,裂缝冒热气或冷气;泉水复活或干枯,水位突变;动植物有异常,例如蚂蚁、老鼠搬家、蛇出洞、狗叫、鸡鸭不回笼等现象。 崩塌发生前的前兆特征包括:1、有小崩小塌发生;2、裂缝加大加宽,或出现新的裂缝;3、岩石崩塌前有时可听到摩擦声、撕裂声、错碎声;4、出现热、气、水等异常;5、动植物异常。 泥石流发生的前兆特征:1、河(沟)床中正常流水突然断流或洪水突然增大并夹有较多的柴草、树木;2、上游山谷中传来轰鸣声;3、有轻微的振动感;4、动物有异常。 地面塌陷发生的前兆特征:1、井、泉水位骤升或骤降,突然浑浊或翻沙、冒气;2、地面出现环状裂缝并不断扩展,局部产生地鼓或下沉;3、地下有响声。 但是,有的现象并不一定都是地质灾害发生的前兆,需要进行科学认真的分析。
⑥ 发生地质灾害怎么办
地质灾害:自然的变异和人为的作用都可能导致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发生变化,当这种变化达到一定程度、其产生的后果便给人类和社会造成危害,称为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岩爆、坑道突水、突泥、突瓦斯、煤层自然、黄土湿陷、岩土膨胀、砂土液化,土地冻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
1、当遇滑坡发生时,应该怎么办?
1)当处在滑坡体上时,首先应保持冷静,不能慌乱。慌乱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极可能做出错误的决定。要迅速环顾四周,向较为安全的地段撤离。一般除高速滑坡外,只要行动迅速,都有可能跑离危险区段。跑离时,以向两侧跑为最佳方向。在向下滑动的山坡中,向上或向下跑是很危险的。当遇无法跑离的高速滑坡时,更不能慌乱,在一定条件下,如滑坡呈整体滑动时,原地不动,或抱住大树等物,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自救措施。
2)当处于非滑坡区,而发现可疑的滑坡活动时,应立即报告邻近的村、乡、县等有关政府或单位。国土资源部门应立即组织有关政府、单位、部队、专家及当地群众参加抢险救灾活动。
2、若遇泥石流发生时应该怎么办?
1)当处于泥石流区时,应迅速向泥石流沟两侧跑离,切记不能顺沟向上或向下跑动。一般粘性泥石流比稀性泥石流容易躲离和得生。前面所提的即为在粘性泥石流中得生的典型实例。而当处于非泥石流区时,则应立即报告该泥石流沟下游可能波及(影响)到的村、乡、镇、县或工矿企业单位,密切注视泥石流的变化发展趋势。
2)有关政府部门应立即组织有政府、单位(村、乡、镇)、专家及当地群众参加的抢险救灾活动。
3)拟定并实施应急措施(或计划)。包括加强管理泥石流沟及下游沟谷。比如:酌情限制车辆和行人通行;组织危险区群众迅速撤离等。
4)密切注视该泥石流灾害可能引发某种生命线工程(如水库)铁路、公路、发电厂、通讯设施、电台、渠道等)的次生灾害甚至第三次灾害。如火灾、洪水、中断交通、爆炸、房屋倒塌等。
5)建立观测站(网)进行长期动态监测,掌握灾情的变化发展趋势,并作出决断。特别要注意泥石流具有阵发性、间歇性等特点。
3、怎样避免和防止人为因素导致滑坡和崩塌?
1)加强预先勘察,防患于未然。避免或禁止的斜坡上修建路坝、厂矿、建筑物,设堆积场等使斜坡“加载”的工程;或在斜坡下部修路障、挖沟切坡、挖洞采矿等削弱“抗滑能力”的工程;以及大量爆破等诱发滑坡的活动。在施工以前要首先对场地进行勘察,弄清斜坡的稳定情况。若发现场地斜坡稳定条件差,或者正好碰上老滑坡体,则最好避免在这种场地上施工。若无法避开,那么在施工前必须对该斜坡进行彻底加固治理,以免留下后患。
2)合理选择施工方法和施工时间,以免破坏斜坡的稳定性。例如开挖工程,应该挖一段砌筑加固一段。若大面积开挖而不加防护,便将大大降低斜坡稳定性,可能会造成滑坡或崩塌。雨季中,由于水的影响,斜坡的自然稳定性比旱季差。因此,在稳定性较差的斜坡上施工,应该选择在雨季前施工和完工,以避开雨季的影响。
3)及时治理不稳定斜坡。在施工期间或工程、建筑物运营后,若发现场地斜坡有不稳定迹象,要及时查明原因并进行整治,控制其发展。
4)要严禁无规划、不合理地向斜坡引流、排泄地表水及地下水和生产、生活废水,也要防止坡体上蓄水池、渠道等输水、蓄水设施向坡体渗漏,并严禁在稳定性差、裂隙发育的斜坡上进行农业灌溉。
5)严禁在山坡上不合理地开荒造田、乱砍滥伐、破坏山坡保护层。
6)政府部门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保护自然的法规,用法律的手段督促人们保护大自然,一切按自然规律办事,这样便可防止或避免灾害的发生。
4、当被洪水围困时如何避险?
安排家人向屋顶转移,并稳定好他们的情绪;想办法发出呼救信号,与外界取得联系,以便得到及时救援;利用竹木等漂浮物将家人护送漂移至附近的高大建筑物上或较安全的地方。
一、灾害前有哪些征兆?
地质灾害发生前有以下自然现象:堵塞多年的泉水复活,或出现泉水(井水)突然干枯、井水水位突变、水色突然浑浊或翻砂、冒气等异常现象;动、植物异常,如蛇挡道,蚯蚓上路乱窜,蚂蚁成群结队携幼搬迁上树,猪、狗、牛、羊、鸡等惶恐不安、不入窝圈不入睡,老鼠乱窜,植物形态发生变化,如树木枯萎或歪斜等现象。
崩塌灾害发生的前兆特征有:山坡前缘时有掉块、坠落现象,小崩小塌不断发生;山坡脚部出现新的破裂形迹,可嗅到异常气味;偶尔听见岩石的撕裂、摩擦错碎的声音;出现热气、冷气、地下水质、水量等异常。
滑坡灾害发生的前兆特征有:滑坡前缘出现横向及纵向放射状裂缝,前缘土体出现隆起现象;滑体后缘裂缝急剧加长加宽,新裂缝不断产生,滑体后部快速下坐,四周岩土体出现松驰,不时有小型坍滑现象出现;滑带岩土体因摩擦错动发出声响,并从裂缝中冒出热气或冷风;滑体上如有长期位移观测资料,临滑前,无论是水平位移量还是垂直位移量,均会出现加速变化的趋势。
泥石流灾害发生的前兆特征有:山谷中传出轰鸣声,主河流水位上涨或正常流水突然中断。另外,长期降雨或突降暴雨无征兆也要注意防范泥石流。
二、灾害发生后怎么自救?
1.不要立即进入灾区搜寻财物,以免再次发生滑坡、崩塌
当滑坡、崩塌发生后,后山斜坡并未立即稳定下来,仍不时发生崩石、滑坍,甚至还会继续发生较大规模的滑坡、崩塌。因此,不要立即进入灾害区去挖掘和搜寻财物。
2.立即派人将灾情报告给政府
偏远山区地质灾害发生后,道路、通讯毁坏,无法与外界沟通,应该尽快派人将灾情向政府报告,以便开展救援。
3. 迅速组织村民查看是否还有滑坡、崩塌发生的危险
灾害后,在专业队伍未到达之前,应该迅速组织力量巡查滑坡、崩塌斜坡区和周围是否还存在较大的危岩体和滑坡隐患,并迅速划定危险区,禁止人员进入。
4.查看天气,收听广播,收看电视,关注是否还有暴雨
根据多年的经验,并注意收听广播、收看电视,了解近期是否还会有发生暴雨的可能。如果还有暴雨,应该尽快对临时居住的地区进行巡查,制订防灾应急预案,安排专门人员时刻监视斜坡和沟谷情况,避免新的灾害发生。
5.有组织搜寻附近受伤和被困人员
撤离灾害地段后,要迅速清点人员,了解伤亡情况。对于失踪人员要尽快组织人员进行搜寻。
⑦ 地质灾害发生前有哪些自然现象
答:地质灾害发生前有以下自然现象:(1)堵塞多年的泉水复活,或出现泉版水(井水)突权然干枯、井(钻孔)水位突变、水色突然浑浊或翻砂、冒气等异常现象;(2)动植物异常,如蛇挡道,蚯蚓上路乱窜,蚂蚁成群结队携幼上树,猪、狗、羊、鸡等惶恐不安、不入窝圈不入睡,老鼠乱窜,植物形态发生变化,树木枯萎或歪斜等现象。
⑧ 地质灾害发生后,专业救灾队伍到达之前,应采取哪些避灾措施
● 不要立即进入复灾害区搜寻制财物,以免再次发生滑坡、崩塌
滑坡、崩塌发生后,后山斜坡并未立即稳定下来,仍会不时发生崩石、滑坍,甚至还会继续发生较大规模的滑坡、崩塌。因此,不要立即进入灾害区去挖掘和搜寻财物。
● 立即派人将灾情报告政府
偏远山区地质灾害发生后,道路、通讯毁坏,无法与外界沟通。应尽快派人将灾情向政府报告,以便及时开展救援。
● 迅速组织村民查看是否还有滑坡、崩塌发生的危险
灾害发生后,在专业队伍未到达之前,应该迅速组织力量巡查滑坡、崩塌斜坡区和周围是否还存在较大的危岩体和滑坡隐患,并应迅速划定危险区,禁止人员进入。
迅速组织人员查看滑坡的分布范围,分析隐患,划定危险边界● 收听广播,收看电视,关注是否还有暴雨
根据多年的经验,并注意收听广播、收看电视,了解近期是否还会有发生暴雨的可能。如果有暴雨发生,应尽快对临时居住的地区进行巡查,建立防灾应急预案,指定专人时刻监视斜坡和沟谷情况,避免新的灾害发生。
● 有组织地搜寻附近受伤和被困的人撤离灾害地段后,要迅速清点人员,了解伤亡情况。对于失踪人员要尽快组织人员进行搜寻。
⑨ 地质灾害来临前应做哪些准备
(1)预先选定临时避灾场地。在危险区之外选择一处或几处安全场地,作为避灾的临时用内地。避灾容场地距离要近、地势要开阔,交通和用电、用水要方便。
避灾场地应安全方便
(2)预先选定撤离路线,规定预警信号。撤离路线要尽量少穿越危险区,沿山脊展布的道路比沿山谷展布的道路更安全。预警信号可以采用广播、敲锣、击鼓、吹号等方式,并规定信号管制办法。
选定撤离路线
设定预誓信号
(3)落实、公布责任人。要事先落实疏散撤离、救护抢险、生活保障等各项防灾避灾工作的负责人及总负责人,并通过村民大会、有线广播等方式进行公布。对拟订的避灾措施进行广泛宣传,必要时还应组织模拟演习。
汛期要指定专人进行灾害巡查监测,发现险情及时报警
(4)预先做好必要的物资储备。有条件时,应在避灾场地预先搭建临时住所,并准备好交通工具、通讯器材、雨具和常用药品等物质。暴雨期间,夜晚不要在高危险区内留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