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长江三峡地质灾害研究中心
A. 三峡大学的岩土工程怎么样
三峡大学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和原湖北三峡学院于2000年6月29日合并成立,是湖北省“十五”、“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大学。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的前身是于1978年成立的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直属水利电力部,1996年与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合并,组成新的武汉水利电力大学,1998年11月通过教育部立项审查,成为“211工程”建设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原湖北三峡学院是由原宜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宜昌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宜昌职业大学于1996年合并而成。学校办学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1946年,1978年开始举办本科教育,1996年开始举办硕士研究生教育,同时于1998年挂靠武汉大学等兄弟高校培养博士研究生。学校面向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是湖北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生自主招生学校,具有学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和留学生及港澳学生招生资格,具有推荐优秀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2005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08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2009年国家水利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签定协议,部省共建三峡大学。 2010年被湖北省政府授予“全省扩大开放先进单位”。目前,学校已成为水电特色与优势比较明显、综合办学实力较强、享有一定社会声誉的综合性大学。
学科专业
学校现有26个学院,63个本科专业,涵盖理、工、文、医、经、管、法、教育、艺术九大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级特色本科专业5个,省级本科品牌专业10个;现有2个国家立项建设一级学科博士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有工程、工商管理(MBA)和翻译等12个专业硕士学位领域(点),有11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7个湖北省优势与特色学科。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普通本科生23299人,硕士研究生2040人,留学生894人。
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983人,其中教授376人,副教授76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52人;有博士生导师33人,硕士生导师831人;有“楚天学者计划”设岗学科31个,已聘请“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及楚天学者45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人,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13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3人,省级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6人,湖北名师2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8人,有14人入选湖北省新世纪人才工程;学校聘请了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蒙代尔及16位院士在内的273名专家担任兼职教授。
基础设施
学校占地面积3787亩,校舍总建筑面积140万平方米。建有3个标准田径运动场,1座体育馆,1座综合训练馆;建有5个学生公寓小区,5个标准化食堂,有各类教学实验(实训)中心17个,包含功能实验室128个;省级以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大中型教学科研仪器设备3万余台(件),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3.4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242万册,各类数字资源11000GB;建有160多个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和产学研合作基地。校园网连通全校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教师公寓、学生公寓,网络设施先进、性能稳定,现代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应用范围不断拓展。2008年被授予“中国教育和科研网三峡地区节点单位”。
科学研究
学校建有湖北长江三峡滑坡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三峡库区生态与环境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防灾减灾、水电工程施工与管理、机械设备设计与维护、天然产物研究与利用等4个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水电站仿真、岩土工程研究中心等2个原国家电力公司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中心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理(肿瘤)科研三级实验室1个,三峡文化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水库移民研究中心等2个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有地质灾害防治研究院、水电科学研究院、新能源研究院等80余个校级科研机构。建有勘测设计研究总院1个,具有建筑工程设计甲级资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监理、勘测甲级资质,水利行业工程设计、电力行业工程设计乙级资质。
学校近5年来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900余项,其中国家攻关课题、“973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重点科研项目270余项,累计项目经费达6亿多元;有100余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其中,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5项;获省部级科技一等奖10余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30项;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5项;获授权发明专利100余项;公开出版学术专著、译著、教材300余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累计12000余篇,其中被三大检索收录、人大复印资料转载的论文每年500余篇;有800多项技术开发成果被应用于水电工程建设、灾害防治、大坝监测、边坡绿化、工程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化工、医药卫生、旅游规划等行业领域。近3年,学校教师共承担各级各类教学研究课题327项,其中省级项目37项;在近两届优秀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共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5项,其中一等奖8项。学校主办有《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三峡论坛》、《实用医学进修杂志》、《水电工程进展》、《灾害与防治工程杂志》等学术期刊。
人才培养
学校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方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确立“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精神,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力实施教改工程、创新创业工程,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学分制教学改革,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力组织开展学科竞赛和文体竞赛活动。近5年来,本科毕业生考取研究生比例、英语四级通过率稳步上升;本科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均在92%以上,居省属高校前列;在校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取得了可喜成绩。2011年,我校大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共获得国家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15项,二等奖26项,三等奖10项;获得省级一等奖25项,二等奖66项,三等奖124项。其中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国家一等奖1项、二等奖9项,湖北省一等奖5项,二等奖5项,成绩斐然。
开放办学
学校贯彻开放办学方针,广泛开展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多所高校建立了教学、科研和互派留学生等合作关系;设有HSK考点;开办6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010年获教育部来华留学生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英语授课)资格;2007年我校第一所孔子学院在美国德州大学达拉斯分校挂牌成立。
学校与武汉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等兄弟高校和科研院所签定了“支持与合作协议”,与中国三峡集团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宜昌市人民政府、神农架林区人民政府等签订了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开展了广泛的教学、科研合作与交流。
近5年,学校主办或承办了欧亚高校联盟第五次和第八次年会、全国地方综合性大学协作会第21次年会、联合国大学文化与环境研究网第一次工作会议、第十六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第四届全国政治文明建设与发展论坛、第三届中韩水技术研讨会、第二十二届中国控制会议、全国第九届岩石动力学学术研讨会、第四届全国环境化学中青年学者研讨会、中国计算力学2008大会暨第七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第三届全国电力人才网络联盟论坛、第四届全国高校体育场馆建设与运营管理研讨会、三峡物流中心论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三峡高层论坛、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研究学术研讨会、第八届海峡两岸生物学启发的理论科学问题研讨会等国际国内学术会议200余次。学校成立了由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长江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委员会、香港方树福堂基金会、湖北宜化集团、国务院三峡办移民管理咨询中心等130多家企事业单位、地方政府等组成的合作与发展理事会;学校在全国50多个大中城市、地区以及美国成立有校友分会,参会校友达7万余人。
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
学校广泛开展以“围绕中心、把握方向、促进和谐”为特色的党建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广泛开展师德师风、校风和学风建设,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证。学校以培育“爱国、自强、求真、创新”为主旨的“求索”精神为主线,着力营造科学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校园文化,逐步形成了具有三峡大学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先后获得“湖北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和“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优秀奖”。学校建立健全了规范有序、富有活力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构筑起团结、和谐、创新的育人生态环境,先后被授予全国“校务公开民主办学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学习型组织先进单位”、“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科技服务湖北先进单位”、“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湖北省开放办学先进高校”、“湖北省城市园林式单位”、“湖北省卫生先进单位”、“湖北省绿化模范单位”、“湖北省平安校园”、“湖北省高校信息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高校二级教代会示范单位”、“湖北省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目前,全校上下正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教育规划纲要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内涵建设与发展,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水电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为目标,大力实施特色发展、改革创新、开放办学、文化引领四大战略。
B. 关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问题。
你好,我是地质大学毕业的,我以前学的是土木工程。
地质大学的地质类专业,工程版类专业的就业是最权好的,特别是男生,我们毕业的时候我们班男生都是国企事业单位抢着要,就业比例可说是达到了一比十,即平均一个人有十家单位要。单位的福利待遇也都相当好。你可以考虑一下。
你说的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这几个专业,首先不建议报自动化,就业前景不好,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是信工学院的,这两个专业还是不错的,我以前有认识这个专业的校友,信工学院的就业前景也是不错的。
希望可以帮到你吧
C. 晏鄂川 是哪里人
晏鄂川,男,博士,生于1969年1月。主要从事工程地质、岩土工程、岩土体稳定性和环境地 晏老师在三峡库区
质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现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2003),博士生导师(2004)。 研究方向: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方面中的岩土体评价和整治设计以及灾害监测研究,尤其在岩土体稳定性评价与利用领域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和创新性成果。 个人简历: 1990年本科毕业于成都理工学院工程地质专业,获学士学位; 后分别于1995年和1999年毕业于该校同专业,获工学硕士、博士学位; 2001年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完成博士后出站,此后留校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 同时在2001年和2003年到香港从事人才交流。 学术兼职: 现任全国工程地质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会员,湖北省工程地质青年委员会委员,湖北省环境岩土工程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湖北省青年科协常务理事、湖北省青年联合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国土资源部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专家组成员 学术成果: 1995年以来共参加40多个项目或课题,现在研项目为5项,其余均已完成。其中:作为主要骨干完成国家级项目6项;作为主要骨干完成省部级攻关项目计16项;主持完成横向协作项目13项;作为主要骨干完成横向协作项目9项。1997年以来,在国内外公开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0篇以上。其中,35篇论文被SCI(2篇,SCIE 1篇)、EI(18篇,核心版15篇)和ISTP(15篇)收录,30篇论文被CSCD收录,编写专著三部。在三峡工程库区率先试点开展了滑坡的信息化防治工程设计研究,在三峡工程库区灾害防治效果评价研究中提出了基本框架体系和评价指标,在复杂地质环境的斜坡岩土工程问题中提出了系统评价理论。 1.主要科研项目: (1)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研究平台建设子项目4“地质灾害监测与预测预报系统研究”,教育部 “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08-2001; (2) 基于TDR技术和孔隙水压力实时监测研究水库型老滑坡复活变形过程中的地下水作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7-2009; (3) 工程建设中的复杂斜坡岩体稳定性评价的理论与试验研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课题,2007-2010; (4) 三峡库区滑坡变形监测曲线识别分类及其适宜性预报模型及判据研究,国家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重大科技课题,2008-2009; (5) 三峡库区40个滑坡的三维数值模拟计算分析,建立滑坡预报模型和预报判据,国家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重点专项科研课题,2008-2009; (6) 岩质工程边坡防护设计的稳定效果评价,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5-2007; (7) 中国暴雨与滑坡研究,中德合作科研项目,2005-2006; (8) 三峡库区斜坡与库岸防护治理工程稳定效果评价研究,国家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重点专项科研课题,2003-2006; (9) 沪蓉西高速公路马水河、小河特大桥斜坡工程地质专题研究,湖北省交通厅重点工程科研项目,2004-2005; (10) 巴东县城白岩沟桥西滑坡治理工程设计与稳定性研究,国家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重点项目,2005-2007; (11) 丹江口库区淅川县X011线公路复建工程勘察与工程地质评价,国家南水北调工程重点项目,2006-2007; (12) 重庆市铜梁县虎峰镇西泉街滑坡勘察与稳定性研究,国土资源部汛期应急抢险重点项目,2007-2008。 2.出版著作3部: (1)晏鄂川,唐辉明,《工程岩体稳定性评价与利用》,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3; (2)唐辉明,晏鄂川等,《工程地质数值模拟的理论与方法》,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2; (3)唐辉明,晏鄂川等,《工程地质学基础》,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3.获奖或荣誉: (1)国土资源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十,2006; (2)中国青年地质科技成果奖银锤奖,排名第一,2007; (3)三峡库区地质灾害先进设计单位,排名第一,2006; (4)湖北省重大科学技术成果奖,2008; (5)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08; (6)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十,2003; (7)三峡库区国家地质灾害治理示范工程,排名第二,2005; (8)第九、十届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优秀指导老师,2005,2007; (9)“校优秀班主任”,2005,2006; (10)中国地质大学第七届“十大杰出青年”,2005; (11)中国地质大学 “三育人标兵”,2007。
D. 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的学院简介
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源于1978年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系和2004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整体并入三峡大学的原湖北省岩崩滑坡研究所及2005年组建成立的地质灾害防治研究院。
目前学院拥有教学科研人员130余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2人,硕士生导师55人;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湖北省百人计划1人,楚天学者7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8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第一层次1人,第二层次9人,湖北省“教学名师”1人。
学院拥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点。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为“湖北省重点学科”;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学科为“湖北省有突出成就的创新学科”、湖北省高校“优势学科”。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岩土工程和结构工程学科分别于2001、2002和2007年获准设立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岗位,是湖北省首批“百人计划”设岗学科。
学院有土木工程、建筑学、城乡规划、地质工程4个本科专业,其中土木工程专业于1999年通过住建部评估,是湖北省品牌专业,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及湖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设有建筑工程系、岩土与地下工程系、道路与桥梁工程系、地质工程系、测绘工程系、建筑学与城市规划系和土木与建筑学院实验中心等7个教学单位。目前在校本科生1800余人,硕、博士研究生400余人。
土木与建筑学院拥有良好的科研平台和研究基地。目前拥有湖北长江三峡滑坡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电公司岩土工程中心、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湖北省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中心、湖北省建筑质量检测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七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拥有土木水电工程质量检测计量认证资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甲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理甲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甲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危险性评估甲级和岩土工程勘察、测绘2个乙级资质);拥有300T反力墙、加载和控制系统及其配套设施完善的结构实验大厅、200T长轴实验机、100T材料实验机、混凝土材料耐久性实验系统、混凝土动静力破坏过程CT观测实验系统、全国最大的人工降雨滑坡试验平台、粗粒土三轴实验系统、GDS非饱和土三轴实验系统、岩石三轴实验系统、岩石流变实验系统等大型仪器设备。
学院对外交流广泛。与日本京都大学、德国柏林应用科技大学、法国克莱蒙大学、法国里尔科技大学、法国杜威矿业学院、Berkeley Lawrence美国国家实验室、法国国立路桥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Geo-slope公司(加拿大)、Itasca公司(美国)、Calgary大学、北海道工业大学等有着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包括联合科研、互派访问学者、讲学及进修生,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等。并正与法国克莱蒙大学联合开发PANDA-Ⅱ动力触探仪,和香港大学正在从事三峡库区滑坡机理方面的联合科技攻关,和法国里尔科技大学正在从事清江滑坡机理方面的联合科技攻关研究工作。近五年累积承担863计划、国家科技部、国防科工委、国土资源部、国家电力公司及教育部重大科技项目及各种省(部)级基金项目等纵向项目90余项,横向项目600余项,科研成果转让10项,经济效益8亿多元。发表高水平论文500余篇,被SCI/EI/ISTP检索收录300余篇,出版著作22部,获得发明专利14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特等奖2项,一等奖8项,其余二三等奖项11项。
在近40年的办学实践中,学院立足于行业及社会经济发展,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培养人才为目标,形成了团结、拼搏、求索、创新的学院文化氛围。当前,全院教职工正凝心聚力、抢抓机遇、克难奋进,为创造一流业绩,开启学院发展的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紧密结合国家工程建设重大需求,积极开展土木工程与地质灾害基础和应用研究,在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科技攻关研究中,学科不断发展壮大,学院拥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地质工程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及地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点。土木工程一级学科2006年6月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湖北省重点学科”;2011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学科2001年被评为“湖北省重点学科”、2004年被评为“湖北省有突出成就的创新学科”、2008年被评为湖北省高校“优势学科”;岩土工程和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学科2006年被批准为湖北省第四批立项建设的拟增列博士学位点学科。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岩土工程和结构工程学科分别于2001、2002和2007年获准设立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岗位。2006、2012年土木工程获批湖北省一级学科重点优势学科,是湖北省首批“百人计划”设岗学科,200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定为立项建设一级学科博士点。土木与建筑学院拥有教师158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8人,硕士生导师65人;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湖北省百人计划1人,楚天学者6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8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第一层次1人,第二层次9人,湖北省“教学名师”1人。
土木与建筑学院拥有良好的科研平台和研究基地。拥有湖北长江三峡滑坡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电公司岩土工程中心、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湖北省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中心六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拥有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检测计量认证资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甲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理甲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甲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危险性评估甲级和岩土工程勘察、测绘2个乙级资质);拥有300T反力墙、加载和控制系统及其配套设施完善的结构实验大厅、200T长轴实验机、100T材料实验机、混凝土材料耐久性实验系统、混凝土动静力破坏过程CT观测实验系统、全国最大的人工降雨滑坡试验平台、粗粒土三轴实验系统、GDS非饱和土三轴实验系统、岩石三轴实验系统、岩石流变实验系统等大型仪器设备。
学院对外交流广泛。与日本京都大学、德国柏林应用科技大学、法国克莱蒙大学、法国里尔科技大学、法国杜威矿业学院、Berkeley Lawrence美国国家实验室、法国国立路桥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Geo-slope公司(加拿大)、Itasca公司(美国)、Calgary大学、北海道工业大学、等有着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包括联合科研、互派访问学者、讲学及进修生,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等。并正与法国克莱蒙大学联合开发PANDA-Ⅱ动力触探仪,和香港大学正在从事三峡库区滑坡机理方面的联合科技攻关,和法国里尔科技大学正在从事清江滑坡机理方面的联合科技攻关研究工作。近五年累积承担863计划、国家科技部、国防科工委、国土资源部、国家电力公司及教育部重大科技项目及各种省(部)级基金项目等纵向项目90余项,横向项目600余项,科研成果转让10项,经济效益8亿多元。发表高规格论文500余篇,被SCI/EI/ISTP检索收录300余篇,出版著作22部,获得发明专利14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特等奖2项,一等奖8项,其余二三等奖项11项。
学院人才培养成绩斐然。现有在校本科生1400余人,研究生200余人(含工程硕士)。另有成人学历教育、研修班、短训班等各类层次的继续教育。学院贯彻“注重能力、突出实践、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针,培养出广受好评的毕业生,在服务水电行业和地方经济方面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 党委书记:黄晨章,男,1963年出生,山东滕州人,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1986年原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专业毕业。留校后在教务处、人事处从事过师资管理、教材管理、教学研究、学籍管理等工作。先后担任科员、科长、副处长等职务。主持学院党委全面工作,分管党委办公室、党建、纪检、统战、工会、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党校及学院教职工思想政治等工作。联系建筑工程系。
院长:张国栋,男,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减灾防灾及防护工程、岩土工程等教学科研工作。主要开展地质灾害成灾机理及监测预报、大型物理力学试验研究,地质环境勘察的地球物理方法研究、防护工程研究等教学研究工作。湖北长江三峡滑坡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站长、湖北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担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工程风险与保险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湖北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中国地震学会湖北省地震学会理事等学术任职。主持学院行政全面工作,联系地质工程系。
党委副书记:王静,管理学硕士,讲师。1998年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毕业后留校工作,2010年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毕业,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党建工作。2012年被评为三峡大学“十佳班主任”。历任三峡大学土木水电学院辅导员、专业教师、后勤管理处和基建与后勤管理处综合科科长、后勤集团第五联合党支部书记、水利与环境学院党委组织员,2012年9月起任土木与建筑学院党委副书记。协助书记工作,分管学生、学生党总支、共青团、宣传、校友会等工作。联系道路与桥梁工程系。
副院长:程圣国,男,1972年8月生,中共党员,博士,教授,法国路桥大学、中科院武汉岩土所博士后,硕士生导师、“土工基础”编委,湖北省青年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委员、渗流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地质灾害形成机制的物理模拟方法、隧道施工变形控制技术等方面研究和教学工作。在“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岩土力学”、“煤炭学报”等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973子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支撑计划、国土资源部等科研项目20余项,作为主要参与人获2004年、2007、2012年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协助院长工作,分管学科建设、研究生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等工作。联系测绘工程系。
副院长:王乐华,男,1977年8月出生,安徽怀宁人,中共党员,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三峡大学岩土工程学科“151”学术带头人,湖北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主要从事岩土工程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6项;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973计划”前期,以及三峡、小湾、南水北调等工程科研项目30余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5),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2部(第2)。主讲《岩石力学》等本科和硕士研究生课程,主持校级教研项目2项。历任三峡大学岩土与地下工程系主任,三峡大学“2011计划”办公室副主任兼三峡地区地质灾害与生态环境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协助院长工作,分管科研、基地建设、队伍建设、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国有资产管理、网络建设、资质管理等工作。联系岩土与地下工程系。
副院长:刘章军,男,1973年1月生,湖北京山人,中共党员,博士,教授,中国振动工程学会随机振动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力学学会理事,三峡大学“151”人才工程学术带头人。2003年3月毕业于昆明理工大学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7年9月毕业于同济大学结构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9年3月破格晋升为副教授,2013年3月破格晋升为教授。目前,主要从事土木工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灾害性动力作用的概率模型及其工程应用等方面取得一定的研究进展;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40余篇;以第一作者出版研究生教材《结构动力学》等3部;负责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厅级纵向课题6项。2011年8月荣获中国力学学会全国徐芝纶力学优秀教师奖;2013年3月荣获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排名第二)。协助院长工作,分管本科教学、高教研究等工作。联系建筑学与城市规划系。
E. 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的机构设置
机构类别 机构名称 办公机构 学院办公室教学办公室研究生教育及重点学内科建设办公容室科研办公室学生管理办公室分团委办公室党委办公室(组织员)教学单位 建筑工程系岩土与地下工程系道路与桥梁工程系地质工程系建筑学与城市规划系测绘工程系科研机构 湖北长江三峡滑坡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省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电公司岩土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三峡大学地质灾害防治研究院三峡大学工程结构研究院三峡大学人居环境研究所三峡大学土木工程监测技术研究中心三峡大学边坡生态防护研究中心混凝土材料与结构试验研究中心三峡大学现代建筑创作研究所三峡大学土木水电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F. 三峡大学怎么样
简介:历史沿革 三峡大学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和原湖北三峡学院于2000年6月29日合并组建。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的前身是于1978年成立的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先后隶属于水利电力部、能源部、电力工业部、国家电力公司,1996年与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合并,组成新的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成为“211工程”建设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原湖北三峡学院是由原宜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宜昌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宜昌职业大学于1996年合并而成。 学校办学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1946年,1978年开始举办本科教育,1996年开始举办硕士研究生教育,1998年挂靠兄弟高校培养博士研究生,201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学校面向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20余个国家(地区)招生,大部分专业在25个省份进入一本招生,其中在湖北、陕西、宁夏、吉林4个省份整体进入一本招生。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有本科生自主招生资格、优秀本科生免试推荐硕士研究生权、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资格、少数民族预科生资格,招收留学生和中国政府奖学金生(CSC)资格、免试招收香港地区学生资格。2009年,国家水利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签定协议,部省共建三峡大学。2011年,学校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目前,三峡大学已成为水利电力特色与优势比较明显、综合办学实力较强、享有一定社会声誉的综合性大学。 学科专业 学校现有30个学院,70个本科专业,涵盖理、工、文、医、经、管、法、教育、艺术九大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级特色本科专业5个,省级本科品牌专业10个;获批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7个;省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计划9个;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 “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3部,省级精品课程20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3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现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水利工程),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6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有工程、工商管理(MBA)和翻译等6个类别15个硕士专业学位点,有11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普通本科生24373人,硕士研究生3308人,已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224人,来华留学生1048人。 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985人,其中教授397人,副教授92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683人;有博士生导师46人,硕士生导师776人,拥有水利工程、土木工程2个学科的教授任职资格评审权。获批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获批“楚天学者计划”设岗学科46个,获批“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及楚天学子人选76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人,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14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3人,省级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2人,湖北名师3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人,有18人入选湖北省新世纪人才工程;学校聘请了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蒙代尔及21位院士在内的273名专家担任兼职教授。学校是“湖北人才工作十强高校”。 基础设施 学校占地面积3787亩,校舍总建筑面积140万平方米。建有3个标准田径运动场,1座体育馆,1座综合训练馆;建有5个学生公寓小区,5个标准化食堂,有各类教学实验(实训)中心18个,包含功能实验室169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4万余台(件),设备总值达3.96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280万册,电子文献153万册,各类数字资源20TB;建有160多个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和产学研合作基地,其中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省级十佳大学生创新基地1个、省级示范实习实训基地1个。校园网连通全校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教师公寓、学生公寓,网络设施先进、性能稳定,现代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应用范围不断拓展。2008年被授予“中国教育和科研网三峡地区节点单位”。2011年被评为“高等教育信息化先进单位”,2012年成为教育部首批全国66所本科院校试点单位之一。 科学研究 学校建有湖北长江三峡滑坡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三峡库区生态与环境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三峡地区地质灾害与生态环境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新能源微电网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防灾减灾、水电工程施工与管理、水电机械设备设计与维护、天然产物研究与利用、梯级水电站运行与控制、水电工程智能视觉监测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水电站仿真、岩土工程研究中心等2个原国家电力公司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理(肿瘤)科研三级实验室1个,地质灾害防治、建筑质量检测装备、现代中成药物制备工程、食品胶体、类固醇药物及衍生物清洁生产共5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型石墨材料、头孢类药物中间体、柑橘生物保鲜、金银花、智能气泡水位计、新型液压气动技术及产品、微电机、光电检测技术、紫外线吸收剂清洁生产技术研发中心、溅射靶材与玻璃镀膜技术研发中心10个省级共建校企研发中心,三峡文化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水库移民研究中心、区域社会管理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巴楚艺术发展研究中心4个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有水工程与可持续发展湖北省高校自主创新重点基地和地质灾害防治研究院、水电科学研究院、新能源研究院等74个校级科研机构。建有资产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具有建筑工程设计甲级资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监理、评估甲级资质,水利行业工程设计、电力行业工程设计乙级资质,岩土工程勘察乙级资质,旅游规划设计及城乡规划编制丙级资质。 学校近5年来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4500余项,其中国家攻关课题、“973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重点科研项目近560项,累计项目经费达9.5亿多元;有110余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其中,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9项,二等奖29项,三等奖38项;获省部级社会科学奖励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6项;获授权发明专利近110余项;公开出版学术专著、译著、教材530余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累计9700余篇,其中被三大检索收录、人大复印资料转载的论文3300余篇;有1000多项技术开发成果被应用于水电工程建设、灾害防治、大坝监测、边坡绿化、工程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化工、医药卫生、旅游规划等行业领域。学校主办有《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三峡论坛》、《实用医学进修杂志》、《水电工程进展》、《灾害与防治工程杂志》等学术期刊。 人才培养 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确立“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全面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力实施教改工程、创新创业工程,深化学分制教学改革,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力组织开展学科竞赛和文体竞赛活动。近5年来,本科毕业生考取研究生比例、英语四级通过率稳步上升;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居省属高校前列,学校是教育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50强”高校。在校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取得了可喜成绩。2013年,我校学子在多个大学生竞赛中摘金夺银,共获得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奖励234项,其中国家级奖励95项。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我校屡创佳绩:本科生获一等奖3项;研究生获一等奖4项。 开放办学 学校贯彻开放办学方针,广泛开展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学校为联合国“学术影响力”组织成员,国际高校联盟组织常任秘书长单位,先后与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非洲等40个国家和地区的一百多所高校建立了教学、科研和互派留学生等合作关系;设有HSK(汉语水平考试)考点;开办6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校级合作项目。2010年获教育部来华留学生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英语授课)资格。2007年我校第一所孔子学院在美国德州大学达拉斯分校挂牌成立。2013年我校成为湖北省第一批获得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生(CSC)资格省属院校。2010年学校获得湖北省政府“扩大开放先进”单位。2014年获批成为国家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建设单位,在校各类来华留学生达1000余人。 并成功承办了教育部“留动中国”等大型活动。 学校在水利电力行业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与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五大发电集团等单位建立了密切联系;与中国电力建设集团、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与武汉大学等多所大学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学校注重加强与行业、地方的多层次、多渠道合作,2011年位列“湖北省高校服务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前十名”,2012年度获 “服务湖北经济社会先进高校”,学校技术转移中心获批“湖北省首批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 学校广泛开展以“围绕中心、把握方向、促进和谐”为特色的党建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广泛开展师德师风、校风和学风建设,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法制宣传教育,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证。学校以培育“爱国、自强、求真、创新”为主旨的“求索”精神为主线,着力营造科学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校园文化,逐步形成了具有三峡大学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先后获得“湖北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和“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三等奖”。学校建立健全了规范有序、富有活力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构筑起团结、和谐、创新的育人生态环境。 学校先后被授予 “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学习型组织先进单位”、全国“校务公开民主办学先进单位”、“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人民网“基层党建宣传示范单位” 、“湖北省学习型先进单位”、湖北省延安精神“六进”先进单位、“湖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省级“绿色文明校园”、“湖北省城市园林式单位”、“湖北省平安校园”。学校先后走出1名全国模范教师、4名省级“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3名省级“三育人”先进个人、1名省级师德标兵、2名省级师德先进个人;涌现出创办爱心超市的“全国自强奉献优秀大学生”侯海燕、第十六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高金磊、“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吴春红、黄愉婷等一批优秀学子。 目前,全校上下正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与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推进内涵建设与发展,大力实施特色发展、改革创新、开放办学、文化引领四大战略,努力实现“水利电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办学目标。
G. 中国地质大学三峡地质灾害研究中心在哪
教育部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研究中心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鲁磨路388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东校区院内
H. 李云安的介绍
李云来安,男,汉族,1965年9月生源,湖北安陆市人,中共党员,中国地质大学工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出站博士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部”与“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两学部(青年、面上与重点)基金项目评议专家。美国Texas A&M University 访问学者(2008年1月20日—2009年1月20日,联系指导教师Hongbin Zhan终身正教授)。
I. 教育部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研究中心的研究生怎么样
中国地质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研究生就业是不成问题的,而且薪资待遇都还不错,内如果你读北京容校区甚至能留京。这两个专业方向偏重不同,工程学院的土木专业以工程地质、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岩土工程及基础工程施工为专业特色,而研究所的那个偏向于水利和地深方向。但其实课程都差不多,更多详细信息你可以登陆该校的研究生院网站了解。希望这些能帮助你,祝考研成功!
J. 西南交通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牵头的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入围2011计划的可能性有多大
现在已近是进入了啊!! 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建立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加快高校机制体制改革,转变高校创新方式,集聚和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产出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的独特作用,在国家创新发展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建设现状目前已经挂牌的协同创新中心有:
1、科学与社会协同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学部,清华大学
2、气候变化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学部,北京大学
3、肿瘤学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山大学,复旦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
4、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南开大学,天津大学
5、量子调控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6、量子物质科学协同创新中心: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7、太空信息工程协同创新中心: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8、先进地面交通创新联盟:北京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
9、绿色交通技术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武汉理工大学,长安大学,大连海事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长沙理工大学
10、生物技术药物研发与成果转化协同创新联盟:四川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
11、国家清洁能源协同创新中心:南京大学。
12、中国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同济大学,清华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重庆大学等
13、拓扑材料科学与技术上海协同创新平台: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
14、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政法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
15、知识经济与法制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2]
16、中国西部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创新研究中心:西安交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
17、主要粮食作物生物学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18、畜禽健康养殖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19、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经济学理论与实践协同创新中心:上海财经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财经大学
21、中华创新药物联合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台湾大学、香港大学、澳门大学
22、“两型社会”建设协同创新中心: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武汉大学、湖南科技大学[3]
23、玉米水稻小麦生物学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
24、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厦门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5、生物医用材料2011协同创新中心:四川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武汉大学
26、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钢铁研究总院
27、水安全与水科学协同创新中心:河海大学、清华大学、长江三峡集团
28、先进磷化工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联盟:四川大学,厦门大学,清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武汉工程大学
29、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南大学
30、特殊区域公路大通道协同创新中心:长安大学牵头,同济大学、大连海事大学、武汉理工大学。
31、长江黄金水道绿色和安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武汉理工大学,河海大学、重庆交通大学、上海海事大学、长沙理工大学
32、阻燃材料与技术协同创新联盟:四川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浙江大学、东北林业大学。
33、雷达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空军装备研究院、海军装备研究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中科院电子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10所、13所、14所、20所、22所、27所、38所、39所、46所、48所、55所、58所
34、马克思主义协同创新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中央编译局、中国社会科学院
35、农业高效用水协同创新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武汉大学
36、有机发光显示(OLED)协同创新中心:华南理工大学、清华大学、上海大学、东南大学
37、中国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协同创新中心:西南财经大学、国家审计署、中国银监会、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
38、山西煤炭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太原理工大学、中北大学、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焦煤集团、太重煤机等单位
39、无线通信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东南大学、清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重庆邮电大学。
40、气象灾害预警预报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41、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罗马大学。
42、中国财政发展2011协同创新中心: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43、现代中药协同创新中心: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浙江大学。
44、首都世界城市顺畅交通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工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北方工业大学。
45、高端制造装备协同创新中心: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46、膜分离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
47、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南京邮电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药科大学。
48、海洋运输绿色与安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大连海事大学、长安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海军大连舰艇学院、上海海事大学、武汉理工大学。
49、煤炭高效安全开发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太原理工大学组建。
50、深海工程与舰船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由哈尔滨工程大学牵头,武汉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等校协同。
5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协同创新中心: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国家统计局科学研究所共同组建。
52、世界文明与区域研究协同: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联合成立。
53、海峡两岸文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福建师范大学牵头、台湾大学参与。
54、替代石油路线大型化工过程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华东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55、广东高端制造装备协同创新中心:华南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清华大学
56、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为主导,苏州大学牵头,中国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南大学。
57、小麦玉米周年高产高效生产协同创新中心:山东农业大学。
58、海外华文教育与中华文化传播协同创新中心:该协同创新中心由华侨大学牵头,暨南大学。
59、中国滨海金融协同创新中心:天津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南开大学。
60、社会转型与社会管理协同创新中心:牵头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参与单位: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司、国家统计局、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民政部、国家宗教局等政府部门和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国际社会调查组织(ISSP)、东亚社会社会调查(EASS)、美国芝加哥大学、美国密西根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等国内外科研院所。
61、中国企业“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对外经贸大学牵头,商务部、浙江省义乌市、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国贸发会议、联合国工发组织、日内瓦国际贸易与可持续发展中心为协同单位。[4]
62、电动汽车与分布式能源协同创新中心 :合肥工业大学牵头,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合肥市人民政府、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澳大利亚迪肯大学等10家单位协同参与。该中心旨在汇聚国内外电动汽车及分布式能源领域的优质资源,构建人才高地、培养创新人才、建设创新平台、形成一流学科、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开发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建设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解决行业重大关键技术问题的国家级协同创新基地
63、资源化工绿色过程与产品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化工大学牵头,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参加的“共性技术联合研发中心”。携手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化工集团公司3家龙头企业组建的“资源化工绿色过程与产品协同创新中心”。主要研发领域包括材料结构设计、绿色新工艺开发及化工工艺优化集成等。[5]
64、天津医学表观遗传学协同创新中心:天津医科大学、南开大学,依托天津医科大学在医学表观遗传学研究领域的领先优势及其在恶性肿瘤、心脑血管和代谢性疾病的临床优势,南开大学在生命科学、药学等方面的优势,联合北京大学、华大基因有限公司及瑞典卡罗林斯卡分子医学中心(CMM)等研究机构和企业,共同开展科研攻关。[6]
65、湖南数字中医药协同创新中心:由湖南中医药大学牵头的数字中医药协同创新中心近日成立。该中心依托湖南中医药大学4个国家级平台及基地,中国中医科学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等为参与单位。[7]
66、网络计算与信息处理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同建设。[8]
67、先进航空发动机协同创新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航工业共同建设。[9]
68、通航时代协同创新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航工业集团下属的中航重机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建设。[10]
69、镍钴金属材料创新中心:兰州理工大学,金川集团、清华大学、瑞典国家冶金研究所等7家核心成员单位共同建设.[11]
70、水安全与水科学协同创新中心:由河海大学、清华大学牵头,协同中国长江三峡集团、中国电力建设集团、长江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委员会、高校、水利科研院所联合建立的面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心。[12]
71、三峡地区灾害与环境协同创新中心:三峡地区灾害与环境协同创新中心由三峡大学等11家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和政府机构共同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将努力汇聚创新要素资源、形成协同攻关机制,积极构建地质灾害、水工程安全高效运行和生态环境三个协同创新平台,着力解决三峡地区灾害与环境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难题,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建设面向地方和行业重大战略需求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学研究中心。[13]
72、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中心:中国药科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科院上海药物所、中国医药集团、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先声药业有限公司、江苏圣和药业有限公司
73、民用航空复合材料协同创新中心:东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同济大学、上海大学、华东理工大学。
74、纺织产业关键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东华大学、西南大学、江南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恒力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如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75、未来媒体网络协同创新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中央电视台、广电总局广科院、广电总局规划院、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数字电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上海广播电视台、华为、网络、AVS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76、天津现代口岸协同创新中心:南开大学、天津市口岸办公室[14]
这些不都是么, 已近替代了原来的2011计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