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防治关系民生
1. 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调查评价贴近民生
2006~2009年,水文地质调查关注民生。四川红层地区找水缓解百年罕见旱情;在云南、贵州、广西、湖南等岩溶石漠化地区实施打井、岩溶水库等工程,解决了当地的灌溉用水短缺问题;在吉林通榆县、宁夏平罗、河北唐县、甘肃张掖市甘州区、青海贵德县等地方病严重区,找到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的地下水,建立了一批供水示范工程;完成了长江三角洲、淮河流域、华北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平原区地下水污染调查。
2006~2009年,环境地质调查成效显著。完成15省(区、市)196个地级以上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建立了188个城市地质环境数据库,为177个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提供了地质依据;完成了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并以省为单元,综合集成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成果,出版了全国不同类型矿产资源开发区地质环境问题评价图,建立了完善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信息系统。
2006~2009年,地质灾害调查监测进展顺利。开展了西北黄土地区、西南山区及湘鄂桂山区的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基本建成了长江三角洲、华北平原和汾渭盆地地面沉降立体综合监测体系;建立了以专业的地质灾害监测和群测群防相结合的雅安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示范区和以区域地质灾害监测为基础的江西省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系统;完成了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应急项目的水下工程;2008年积极开展“汶川”地震地质灾害应急排查,地震灾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取得初步进展。
2. 如何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几点建议
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也是国土部门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事要,必须清醒认识,高度重
3. 分析一种地质灾害的形成,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如何防治都可以
分析一种地质灾害的形成,
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火山给人们带来的影响内:
1、影响全球气容候
火山爆发时喷出的大量火山灰和火山气体,对气候造成极大的影响。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昏暗的白昼和狂风暴雨,甚至泥浆雨都会困扰当地居民长达数月之久。火山灰和火山气体被喷到高空中去,它们就会随风散布到很远的地方。这些火山物质会遮住阳光,导致气温下降。此外,它们还会滤掉某些波长的光线,使得太阳和月亮看起来就像蒙上一层光晕,或是泛着奇异的色彩,尤其在日出和日落时能形成奇特的自然景观。
2、破坏环境
火山爆发喷出的大量火山灰和暴雨结合形成泥石流能冲毁道路、桥梁,淹没附近的乡村和城市,使得无数人无家可归。 泥土、岩石碎屑形成的泥浆可象洪水一般淹没了整座城市。
岩石虽被火山灰云遮住了,但火山刚爆发时仍可看到被喷到半空中的巨大岩石。
3、重现生机
火山爆发对自然景观的影响十分深远。土地是世界最宝贵的资源,因为它能孕育出各种植物来供养万物。如果火山爆发能给农田盖上不到20厘米厚的火山灰,对农民来说可真是喜从天降,因为这些火山灰富含养分能使土地更肥沃。
4、如果岩浆只是留在地表之下,可以形成地热能源。
4. 地质灾害治理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
甘肃省国土资源厅
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进入本世纪后,地方经济在以房地产为支柱产业的带动下,取得了连续十余年的高速发展。房地产业的发展是与土地开发为基础的产业,随着农村小城镇建设和城市棚户区改造和安居工程的实施,人民群众居住条件得到了改善,但同时人地矛盾也凸显了出来。在土地日趋紧张的情况下,对一些非耕地的改造势在必行。随之而来的是地质灾害的频繁发生,其所带来的危害也不断加大,发展经济的同时,进行地质灾害治理也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容之一。
一、地质灾害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甘肃省是全国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十一五”期间,全省共发生各类突发性地质灾害8940起,共造成1692人死亡,297人失踪,以2008年和2010年伤亡人数最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5.67亿元(未含舟曲泥石流灾害损失)。
“十一五”期间,甘肃省遭遇了特大地震和极端天气的影响,地质灾害频发,并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5·12”汶川特大地震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造成甘肃省地震灾区151人死亡,47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8.76亿元,地震也同时对甘肃省地质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创伤;“5·16”兰州市九州石峡口滑坡造成7人遇难,两个单元的家属楼被摧毁;舟曲“8·8”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1435人遇难,330人失踪,泥石流灾害同时对舟曲县城基础设施造成了严重破坏;“8·12”特大暴洪灾害造成陇南市37人遇难,17人失踪,其中以成县最为严重;“3·2”东乡县城滑坡灾害造成730人被迫转移,县城部分区域处于滑坡危险区。特别是受“5·12”汶川地震影响,全省中东部、南部的陇南市、甘南藏族自治州、天水市、庆阳市、平凉市、定西市等6个市(州)所辖38个县(区)地质灾害频发,地震在这些地区引发崩塌、滑坡、地裂缝和地面塌陷灾害共8108起。
截至2010年底,全省已查明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10629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及地裂缝等,其中崩塌、滑坡6699处,泥石流沟3580条,地面塌陷193处,地裂缝157处。受地质灾害威胁人口190.82万人,受威胁财产304.81亿元。
二、地质灾害治理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十一五”期间,甘肃省遭遇了“5·12”汶川特大地震及“8·8”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等事件。面对特大地质灾害的侵袭,甘肃省国土资源部门在省委、省政府及国土资源部的正确领导下,实施了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地质灾害排查及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等一系列有效的防灾减灾工程,为灾后重建做出了一定贡献。
(一)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截至2010年,甘肃省全面完成了87个县(市)的1:10万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并完成兰州市、陇南市、天水市和平凉市所辖22个县(区)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工作,基本摸清了这些地区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为防灾减灾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初步建立
在全省地质灾害调查和详查基础上,全省87个县(区)建立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群测群防监测点达到1万多个。“十一五”期间,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取得显著成效,累计成功预报地质灾害57次,转移群众32.6万人,避免经济损失3.2亿元。甘肃省“十有县”建设都得到加强,兰州市城关区等29个县(区)进入国土资源部群测群防“十有县”建设名单,一批优秀群测群防员受到国土资源部的嘉奖。为全面提升基层地质灾害防治能力,进一步加强群测群防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依据国土资源部有关精神,结合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际,甘肃省实施了乡(镇)国土资源所地质灾害防治“五到位”宣传培训活动,并取得显著成效。兰州市、陇南市等地质灾害多发区专业监测网建设工作已初步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全面展开,省国土资源厅与省气象局合作开展了省级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十一五”期间,成功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预警140次,其中Ⅲ级98次,Ⅳ级42次。
(三)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得到加强
“十一五”期间,甘肃省加大了特大型、大型地质灾害防治项目投资经费,多处险情严重、危险性大的地质灾害得以及时治理。通过申请中央和省级财政治理的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包括应急治理)510余项,治理投资经费总额达数十亿元,有效减轻了地质灾害对危险区内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危害。同时,“十一五”期间,甘肃省地质灾害防治体制得到了加强,兰州等地区地质灾害年度防治经费常规投入逐步形成。
(四)重大地质灾害事件灾后恢复治理成效显著
1.震后灾区重建成效显著
“5·12”汶川地震后,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编制了《汶川地震甘肃灾区陇南市灾后恢复重建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规划》,并得到了国务院的批复,重建项目成效显著。陇南市灾后重建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共实施314项,其中工程治理项目265项,总投资10.97亿元,基础项目(包括基础调查、应急能力建设、气象预警预报系统建设等)49项,总投资2.09亿元。截至2010年底,265项工程治理项目已竣工165项,在建100项;基础项目已完成29项,在建20项。此项工作的实施,很大程度上有效遏制了甘肃省地质灾害多发、频发、群发的陇南地区地质灾害的发生,减少和降低了甘肃省因地质灾害而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2.舟曲灾后重建工作进展顺利
“8·8”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后,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编制的《舟曲灾后恢复重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得到国务院的批准实施,规划治理工程26项,总投资8.5亿元。该规划正在实施,计划在2012年完成。
3.兰州城市重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初步展开
兰州城市地质灾害的多发性、突发性、危害严重性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针对地质灾害频发、危害严重的状况,兰州市人民政府于2007年批准印发了《兰州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7~2020年)》,同时组织编制了《兰州市城市重大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规划》、《兰州城市重大地质灾害防治可行性研究报告》,为科学规划、有效防治地质灾害奠定了基础。
4.东乡县城灾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展开
东乡县城特大地质灾害发生后,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编制了《东乡县城特大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可行性研究报告》及《东乡县城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已初步展开,计划2011年完成。
5.永靖县二方台滑坡应急治理工程进展顺利
甘肃省国土资源厅组织实施的永靖县二方台滑坡应急治理工程进展顺利,工程实施后,将有效保护危险区内212户村民、1000余人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五)地质灾害应急体系建设初步开展
甘肃省成立了省级地质灾害应急中心,主要负责省级地质灾害应急专家库建设和管理,突发地质灾害现场应急调查和处置,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地质灾害应急信息平台建设、运行管理和维护。省地质灾害应急中心的成立,有力地推动了甘肃省地质灾害的应急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的步伐。省、市(州)、县(区)均制定了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六)地质灾害防治专业技术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十一五”期间,甘肃省加强了地质灾害专业技术队伍建设,已成为地质灾害防治的强力技术支撑,主要分布在国土资源系统所属的地矿、有色、煤炭等地勘单位以及省科学院、兰州大学等院校。随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得到很好的实践锻炼。
三、防灾减灾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所有的物质运动,对于人类都有正反两个方面的作用,既造福也可为害。如果我们承认事物的双重性,那么地球、生物、环境、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在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的同时,也必然在另一方面带来灾害,而减轻灾害,改善环境造福于人类,就可以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必须提高全社会的减灾意识,推动减灾社会化:减轻灾害是全社会的协调行动,为取得减灾的综合效益,必须提高全社会的减灾意识,推动减灾工作的社会化,需要制定国家、部门和地方的减灾规划,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
(2)实施减灾系统工程,进行综合减灾:减轻灾害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监测、预报、评估、防灾、抗灾、救灾、安置与恢复,宣传与立法,保险与基金,规划与指导等项。减灾系统工程的制定要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相协调,突出农业与城市两大减灾重点,充分发挥科技的先导作用和社会各种减灾力量的联合作用,进行综合减灾。
(3)开展减灾示范区工作:为了研究减灾的方法、技术,总结减灾经验,推动全国减灾工作的开展,应选择多灾频发的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地区作为减灾示范区,在保证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探索系统减灾经验,再向全国普遍推广。
(4)综合治理地质灾害,保护地质环境:实施建设项目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坚持“开发利用与保护环境并重”和“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谁利用谁补偿”的方针。加大地质灾害防治投资力度,重大地质灾害体的治理与国土资源开发整治相结合,统筹规划综合治理。
(5)深入开发灾害科学研究,提高社会减灾的能力和水平:减轻灾害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每一项都需要高新技术的支持和高水平灾害科学理论的指导,只有提高灾害科学研究的水平,才能提高社会的减灾能力。
5. 注重民生服务发展努力拓展地质环境工作新领域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
近年来,江苏省国土资源系统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土资源部的帮助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江苏社会经济发展,紧紧围绕地质环境工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这个主题,全面贯彻实施《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江苏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努力构建地质环境保护体系,在地质灾害防治、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地质遗迹保护等工作中,树立地质环境管理部门良好形象,推动地质环境管理事业发展等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现就地质环境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法律法规体系建设,逐步实现地质环境保护法制化、规范化
为全面加强地质环境保护,依法开展地质环境管理,出台了《江苏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为有效遏制江苏省苏锡常地区地下水过量开采带来的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省人大常委会以立法出台了《关于苏锡常地区限期禁止开采地下水的决定》。为有效保护自然景观、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境,省人大常委会做出了《关于限制开山采石的决定》。为贯彻实施《条例》,省政府、办公厅、国土资源厅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江苏省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江苏省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收缴及使用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废弃露采矿山环境整治工作意见》、《关于开展“百矿环境整治”的实施意见》、《江苏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等涉及地质环境保护各个方面的规范性文件。法律、法规和政府规范性文件,权威性高、覆盖面广,有效地把地质环境保护的责任分解落实到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形成地质环境保护的合力,也为地质环境保护提供了法律和制度保障。
努力完善地质环境保护的规划体系。从省级层面来说,目前已经通过政府同意出台实施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已完成编制《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地下水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规划》、《地质遗迹保护规划》。重点市、县都进行相关规划的编制,形成纵向贯通、横向成网的规划体系。通过这些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对地质环境保护在时间和空间上作出总体安排和布局,防治地质灾害,避免、减轻地质环境恶化,协调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地质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地质环境的自然平衡和持续利用。
二、以人为本,积极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社会效益显著
一是开展区域性环境地质调查与区划。“十一五”期间开展了长江三角洲(长江以北)环境地质调查项目。该项目调查了长江三角洲(长江以北)地质环境背景条件,查明了扬泰通地区环境地质问题的类型、发育分布特征及危害,弄清了沿江、沿海地区的软土及港口、资源分布特征,为长江三角洲(长江以北)地区制定发展建设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是开展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十一五”期间开展《江苏省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综合研究》项目,全面总结了62个县(市)区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规划成果。地质灾害调查点4391处(其中突发性地质灾害点687处,不稳定斜坡点1643处),调查控制面积7.67万平方千米(全省面积的75%),建立群测群防点397处,重新修编了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定地质灾害易发区面积7.28万平方千米(其中,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面积2467平方千米,中易发区面积5596平方千米),基本摸清了全省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及危害程度,划定了10个重点防治区,面积13370平方千米(全省总面积的13%),使江苏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从“家底不清”向“心中有数”转变。
三是开展地质灾害治理和监测预警。近两年安排部署了国家和省财政补助的6个大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地质灾害危险点、隐患点治理,南京、镇江、连云港、徐州等市多渠道筹集治理配套资金,对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危险点进行了治理,有效消除了一批地灾隐患(图1)。2006年以来,多渠道投入专项治理资金3.86亿元,实施治理和监测预警项目207个。2010年,省国土资源厅组织地勘单位赶赴地震灾区绵竹市平乡,投入灾后重建工作,积极参与地质灾害治理工作,完成了滑坡、泥石流项目22项,评审全部一次通过,获得了一项优秀,十二项良好,受到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和当地政府的一致好评。
四是开展重点地区地面沉降(地裂缝)监测网建设。“十一五”期间,经省政府批准实施了“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预警预报系统工程”项目。近期,全省地面沉降重点监测范围从苏锡常地区拓展到长江三角洲江北(扬泰通)地区。初步建成了控制面积达3万平方千米,含7组分层标、12座基岩标、259个GPS标石,5座地面沉降自动化监测站、1座地裂缝三维形变自动化监测站、1座GPSCORS站、5座基于中国北斗卫星1号系统的地面沉降监测站和苏锡常地面形变监控中心的地面沉降监测网络。实现了地下水水位、地面沉降、地裂缝动态数据的适时监测与采集处理,全面提升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地面沉降监测自动化水平。监测数据显示,苏锡常地区自地下水禁采后水位明显恢复,区域地面沉降速率控制在15毫米/年以内,沉降中心锡西地区控制在25毫米/年以内,控沉效果明显(图2)。
同时,开展苏锡常地面沉降风险管理研究。系统分析苏锡常地区地下水位恢复情况及地面沉降总体变化趋势,进行地面沉降易发区评价与地面沉降控制管理区划,推进了地面沉降控制与管理示范工程建设。
图1 镇江狮子山地质灾害治理示范工程(综合整治前后)
图2 地面沉降防治成效
三、注重民生,大力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整治,生态环境效益突出
“十一五”期间,实施了“江苏省露采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和“江苏省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等项目,基本查明了全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类型、分布特征及发展趋势,总结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模式,提出露采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及管理对策。
随着《江苏省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的实施,江苏省加大矿山地质环境整治力度,以“百矿环境整治”以及列入省委环保优先十大工程的“山体保护复绿工程”、“工矿废弃地恢复工程”等活动为抓手,稳步有序地推进治理工程。初步统计,2002年以来,全省多渠道投入资金近20亿元。共实施治理项目近600个,治理面积5400余万平方米(其中采掘面1000余万平方米,露采矿山废弃地近4400万平方米),生态修复面积4500余万平方米。通过治理,一些重点区域如环太湖景区、沪宁高速、312国道,南京、无锡、苏州等城市周边的矿山地质环境有了根本性好转,使昔日大面积裸露的“癞痢头”式的采石矿山重现绿色生机,消除了因采矿形成的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隐患,改善和美化了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有效利用了矿区废弃地资源,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图3)。
图3 无锡市雪浪山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治理前后对比图)
与此同时,徐州采煤塌陷地的治理也取得进展。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下,近两年,徐州市复垦治理采煤塌陷地3万余亩,新增耕地1.7万亩。
四、拓展领域,充分发挥水文地质、城市地质、旅游地质、农业地质的基础和重要服务作用
一是为保护地下水资源起到重要作用。“十一五”期间开展《长江三角洲(江苏地区)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和《淮河流域(江苏地区)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工作,基本查清了全省土地利用历史和现状、主要污染污染源类型、分布特征以及污染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初步查明了全省平原地区地下水污染状况。据调查,全省浅层地下水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重污染区占全省面积52.9%。深层地下水虽然污染程度略低,但未受污染或受轻度污染区域也仅占全省面积24.9%。同时,开展了地下水质量及污染评价,编制完成了《江苏省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为全省地下水污染防治和地下水资源保护、保障饮水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二是为解决群众饮水困难和应急抗旱发挥巨大功效。2011年初,苏北地区遭遇60年不遇的大旱,省厅组织人员赴灾区抗旱,23天凿井50口,出水46口,成功率达92%,创当地找水打井新纪录,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评价。
三是地热地质工作拓宽新领域,为节能减排开辟了新的途径。“十一五”期间,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取得新进展,在洪泽、泰州、张家港等地新发现地热资源。截至目前,江苏省现有地热井120余口,年利用地热水约500万立方米。2010年,南京市浦口区被国土资源部命名为“中国温泉之乡”。浅层地温能是一种可再生的新型环保能源,推广利用工作发展迅速。江苏省地质矿产勘查局积极主动服务于地方经济需要,承担了“南京青奥村浅层地温能勘查设计”、“南通水源热泵系统热交换模拟设计”等一批科研课题,承担了“江苏省浅层地温能示范市、县的勘查规划项目”(扬州市、南通市、涟水县)。浅层地温能的市场规模逐年增大,仅江苏地质工程有限公司年完成地源热泵工程项目经营额就达6000万以上。“十一五”期间开始准备的部省合作项目“南京市浅层地温能资源调查”于2011年开始启动,将对南京市浅层地温能蕴藏潜力与应用前景进行详查,这对江苏省其他城市浅层地温能调查起示范作用。江苏省是经济大省,也是能源消耗大省,经济社会发展对新能源的需求十分迫切。3000米深的干热岩资源的预研究已经立项开题,并得到高校和研究院所的支持,从掌握的现有基础资料看,江苏省有望成为东部沿海地区首个获得地壳深部干热岩资源的省份。
四是城市地质调查开始试点。2005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和南京市政府率先启动了城市地质调查,2009年,省厅选择经济发展较快的苏州市开展城市地质工作试点。目前,这两个项目已经基本完成。其中,苏州城市地质调查录入钻孔5万多个,为城市规划、建设发展及地下空间利用提供了强大的地质数据支撑(图4)。
图4 苏州市城市地质调查数据
五是围绕地质公园、矿山公园建设开展旅游地质工作,加强地质遗迹保护工作。全省各级财政累计投入近7000万元,用于地质遗迹保护和国家地质公园建设,一批地质遗迹得到有效保护。目前,全省已拥有3个国家级、3个省级地质公园(图5),2个国家矿山公园(图6)和1个省级地质遗迹保护区。
图5 太湖西山国家地质公园
图6 盱眙象山国家矿山公园
六是积极开展农业地质调查。“十一五”期间陆续开展了“江苏省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江苏省典型市县级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无锡市耕地质量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与等级评价”工作,基本摸清了本省及无锡市土地质量,为全省和无锡市土地规划、整理和开发利用,促进农业经济区划和种植结构调整,加快土壤保护治理,制定经济社会科学可持续发展计划提供了依据。
6. 地质灾害防治 事关百姓 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一、地质灾害概况
xxx街道地质灾害以洪涝为主,由于辖区地势低,基础设施差,以至只要到汛期,雨量增多,上流水库一放水,地势较低的民房、厂房及仓库等容易被淹。
二、地质灾害情况
(一)重点防范期。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发因素是5-7月份的降雨、上流水库放水等活动。预测今年地质灾害的重点主汛期是5月至7月。
(二)防治重点。根据辖区地质灾害分布,预测地质灾害发生的重点为火车站南头沿河民房、厂房及仓库。重点防灾地段是工业南路101号至114号,省一建靠河边平房地势较低,较易被淹。
根据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稳定性和危险性,以及是否容易造成人员伤亡等因素,确保做好辖区地质灾害防范工作。
三、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针对辖区基本情况,要认真贯彻执行“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群策群防”的防御工作方针,并严格按照以下措施做好今年的地质灾害防御工作: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立了街道防汛抗旱、预防地质灾害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体系和监测预报网络,落实地质灾害群策群防责任制,及时安排街道防汛抗旱、预防地质灾害值班表,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街道主任为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和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工作及发生地质灾害后及时组织转移群众撤离工作。
(二)广泛宣传,提高全民防灾意识。充分利用公开栏、宣传栏、科普画廊等社区文化宣传阵地,广泛深入地宣传《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及地质灾害防治科普知识,以此提高广大群众的防灾救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三)加强动态监测和险情巡查,做好预警预报。汛前,对辖区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一次检查,并落实好以下工作:
1、成立了街道防汛抗旱、预防地质灾害工作领导小组,并充分发挥社区平安中心户长和楼幢长的作用,切实做好地质灾害的预防、信息反馈、宣传等工作。
2、落实社区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并制定和完善社区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治工作预案,使受地质灾害威胁范围内的每个居民了解灾害隐患、撤离路线、防灾避灾措施等事项。
3、各社区要督促居民、基层单位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尤其是汛期加强监测频率,密切观察地质灾害的发展趋势,并做好记录。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向上级部门及领导报告,如情况紧急要立即报告,并迅速组织人员撤离。
4、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险情巡查,做好防范突发性地质灾害工作,并做好值班记录。对重点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及时协调有关单位,落实群测群防责任制,并采取有效的减灾措施。
5、要建立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机制。当天气情况发生变化时,立即将相关信息通知到辖区各有关单位、企业、地灾监测人和受威胁的群众,并做好有关防灾减灾工作。
(四)严格汛期值班和灾情速报制度。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的特点,要做好应急抢险救灾工作。辖区企、事业单位要严格实行值班报告制度,及时上报值班电话和值班人员表,以便在灾害发生后能在第一时间知悉灾害情况,确保上报下达、传递到位。一旦发现地质灾害险情,要按照分工要求,立即协调有关单位,做好应急和抢险救灾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灾情进一步扩大,力争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7. 怎样防治地质灾害
浅谈滑坡成因及防治措施
一、概述
斜坡上的部分岩体和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沿某个滑动面发生剪切破坏向下运动的现象称为滑坡。滑动面可以是受剪应力最大的贯通性剪切破坏面或带,也可以是岩体中已有的软弱结构面。规模大的滑坡一般是缓慢的、长期的往下滑动,有些滑坡滑动速度也很快,其过程分为蠕动变形和滑动破坏阶段,但也有一些滑坡表现为急剧的滑动,下滑速度从每秒几米到几十米不等。滑坡多发生在山地的山坡、丘陵地区的斜坡、岸边、路堤或基坑等地带。滑坡对工程建设的危害很大,轻则影响施工,重则破坏建筑;由于滑坡,常使交通中断,影响公路的正常运输;大规模的滑坡,可以堵塞河道,摧毁公路,破坏厂矿,掩埋村庄,对山区建设和交通设施危害很大。因此,研究滑坡的成因及行为特点,有助于我们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来避免滑坡的发生或者是减少滑坡发生后的损失。下面从滑坡的形态特征及分类、滑坡的成因及滑坡的防治措施几个方面分别作简单介绍。
二、滑坡的形态特征及分类
1.滑坡的形态特征
滑坡在平面上的边界和形态特征与滑坡的规模、类型及所处的发育阶段有关。一个发育完全的滑坡,一般包括:1,滑坡体,指滑坡发生后与母体脱离开的滑动部分;2,滑动带,滑动时形成的碾压破碎带;3,滑动面,滑坡体沿着下滑的表面;4,滑坡床,滑体以下固定不动的岩土体,它基本上未变形,保持了原有的岩体结构;5,滑坡壁,滑体后部和母体脱离开的分界面,暴露在外面的部分,平面上多呈圈椅状;6,滑坡台阶,由于各段滑体运动速度的差异而在滑体上部形成的滑坡错台;7,滑坡舌,又称滑坡前缘或滑坡头,在滑坡前部,形如舌状伸入沟谷或河流,甚至越过河对岸;8,滑坡周界,指滑坡体与其周围不动体在平面上的分界线,它决定了滑坡的范围;9,封闭洼地,滑体与滑坡壁之间拉开成沟槽,相邻滑体形成反坡地形,形成四周高中间低的封闭洼地;10,主滑线,又称滑坡轴,滑坡在滑动时运动速度最快的纵向线,它代表滑体的运动方向;11,滑坡裂隙,分为四类:1,分布在滑坡体上部的拉张裂隙;2,分布在滑体中部两侧的剪切裂隙;3,分布在滑坡体中下部的扇状裂隙;4,分布在滑坡体下部的鼓张裂隙。由此可见,一个滑坡完整的应该包括以上11个部分组成。当然,在实际的滑坡现象中,有时候我们很难分清楚各个部分明显的边界。
2.滑坡的分类
滑坡分类的目的在于对发生滑坡作用的地质环境和形态特征以及形成滑坡的各种因素进行概括,以便反映出各类滑坡的工程地质特征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从而有效地预测和预防滑坡的发生,或在滑坡发生之后有效的进行治理。根据不同的原则和指标,各国学者和工程部门对滑坡提出了各种分类方案。我国铁道部门则按滑坡体的岩性、滑面与岩土体层面的关系、滑体厚度等进行了分类,在国内应用较为广泛。从研究山坡发展形成历史出发,则可以分为古滑坡、老滑坡、新滑坡、现代活滑坡等类型;日本渡正亮则按滑坡的发展阶段,将滑坡分为幼年期、青年期、壮年期和老年期;按滑坡的滑动力学特征,则可分为推动式、平移式和牵引式滑坡。对于一个滑坡,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分类,但实践中,我们应该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根据突出因素对滑坡进行分类,分类的原则就是看对我们认识、防治和处理此滑坡是否有帮助。
三、滑坡的形成条件
要探讨滑坡的形成条件,就必须考虑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有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个方面。内在因素有组成边坡岩土体的性质、地质构造、岩体结构、地应力等。它们常常起着主要的控制作用。外在因素有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作用、地震、风化作用、人工开挖、爆破以及工程荷载等。其中地表水和地下水是影响边坡稳定最重要、最活跃的外在因素,其他大多起触发作用。查明和掌握这些影响因素对了解边坡失稳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制定防治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1.滑坡形成的内部条件
产生滑坡的内部条件与组成边坡的岩土的性质、结构、构造和产状等有关。不同的岩土,它们的抗剪强度、抗风化和抗水侵蚀的能力都不相同,如坚硬致密的硬质岩石,它们的抗剪强度较大,抗风化的能力也较高,在水的作用下岩性也基本没有变化,因此,由它们所组成的边坡往往不容易发生滑坡。反之,如页岩、片岩以及一般的土则恰好相反,因此,由它们所组成的边坡就比较容易发生滑坡。从岩土的结构、构造来说,主要的是岩(土)层层面、断层面、裂隙等的倾向对滑坡的发育有很大的关系。同时,这些部位又易于风化,抗剪强度也低。当它们的倾向与边坡坡面的倾向一致时,就容易发生顺层滑坡以及在堆积层内沿着基岩面滑动;否则反之。边坡的断面尺寸对边坡的稳定性也有很大的关系,边坡也陡,其稳定性就越差,越容易发生滑动。如果坡高和边坡的水平长度都相同,但一个是放坡到顶,而另一个却是在边坡中部设置一个平台,由于平台对边坡的反压作用,就增加了边坡的稳定性。此外,滑坡若要向前滑动,其前沿就必须要有一定的空间,否则滑坡就无法向前滑动。山区河流的冲刷、河谷的深切以及不合理的大量切坡都能形成高陡的临空面,而为滑坡的发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总之,当边坡的岩性、构造和产状等有利于边坡的发育,并在一定的外部条件下引起边坡的岩性、构造和产状等发生变化时,就能发生滑坡。
2.滑坡形成的外部条件
滑坡发育的外部条件主要有水的作用,不合理的开挖和坡面上的加载、振动、采矿等,以前两者为主。调查表明:90%以上的滑坡与水的作用有关。水的来源不外乎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农田灌溉的渗水、高位水池和排水管道等的漏水等。不管来源怎样,一旦水进入斜坡岩土体内,它将增加岩土的重度并产生软化作用,降低岩土的抗剪强度,产生静水压力和动水力,冲刷或侵蚀坡脚,对不透水层上的上覆岩土层起润滑作用,当地下水在不透水层顶面上汇集成层时,它还对上覆地层产生浮力作用等等。总之,水的作用将会改变组成边坡的岩土的性质、状态、结构和构造等。因此,不少滑坡在旱季原来接近于稳定,而一到雨季就急剧活动,形成“大鱼大滑,小雨小滑,不雨不滑”。这也说明了雨水和滑坡的关系。山区建设中还常由于不合理的开挖坡脚或不适当的在边坡上填放弃土、建造房屋或堆置材料,以致破坏斜坡的平衡条件而发生滑动。此外,振动对滑坡的发生和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如大地震时往往伴有大滑坡发生,爆破有时也会引发滑坡。
四、滑坡防治措施
通过以上对滑坡的形态特征及滑坡形成条件的介绍,我们不难得出治理滑坡的相关工程措施。然而,一个滑坡的发生往往是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为,我们只有做详细的调查和分析计算后,才能制定出切合实际的防治措施。总的来说,治理滑坡应该坚持以防为主、综合治理、及时处理的原则。结合边坡失稳的因素和滑坡形成的内外部条件,治理滑坡可以从以下两个大的方面着手:
1.消除和减轻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危害
滑坡的发生常和水的作用有密切的关系,水的作用,往往是引起滑坡的主要因素,因此,消除和减轻水对边坡的危害尤其重要,其目的是:降低孔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防止岩土体的软化及溶蚀分解,消除或减小水的冲刷和浪击作用。具体做法有:防止外围地表水进入滑坡区,可在滑坡边界修截水沟;在滑坡区内,可在坡面修筑排水沟。在覆盖层上可用浆砌片石或人造植被铺盖,防止地表水下渗。对于岩质边坡还可用喷混凝土护面或挂钢筋网喷混凝土。排除地下水的措施很多,应根据边坡的地质结构特征和水文地质条件加以选择。常用的方法有:1,水平钻孔疏干;2,垂直孔排水;3,竖井抽水;4,隧洞疏干;5,支撑盲沟。
2.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
通过一定的工程技术措施,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提高其抗滑力,减小滑动力。常用的措施有:1,削坡减载;用降低坡高或放缓坡角来改善边坡的稳定性。削坡设计应尽量削减不稳定岩土体的高度,而阻滑部分岩土体不应削减。此法并不总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要在施工前作经济技术比较。2,边坡人工加固;常用的方法有:1,修筑挡土墙、护墙等支挡不稳定岩体;2,钢筋混凝土抗滑桩或钢筋桩作为阻滑支撑工程;3,预应力锚杆或锚索,适用于加固有裂隙或软弱结构面的岩质边坡;4,固结灌浆或电化学加固法加强边坡岩体或土体的强度;5,SNS边坡柔性防护技术等。
五、结语
本文对滑坡的形态特征、影响边坡稳定性因素及滑坡形成条件、滑坡的防治措施做了简单的介绍。天然的或人工开挖形成的边坡到处可见,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边坡失稳,引起各种规模的滑坡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了巨大的灾难。因此,作为土木工程技术人员,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研究和治理滑坡,从而减少滑坡的发生和降低因滑坡造成的损失。相信通过我们研究的不断深入,滑坡现象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
8.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部分干部群众科学防灾意识薄弱,存在侥幸心理;二是地质灾害防治经费严重不足,部分地区地质灾害危险点和隐患点勘查治理与搬迁避让工作进展缓慢;三是地质灾害应急处置交通工具和防治技术等无法满足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需要;四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机构还不够健全,管理人员严重不足,技术力量薄弱等。
一是继续加强领导,落实防灾责任。充分认识做好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加强领导,将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预报预警责任分解到村、到户、到人。二是加强排查,消除灾害隐患。重点抓好丘陵山区和重大工程地质灾害危险点、隐患点的全面排查,及早发现和解决问题,消除隐患,落实监测预报预警措施和避险场所。会同气象、水文等有关部门,进一步做好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扩大预报信息发布的覆盖面,增强时效性,确保及时将预警预报信息发送到相关管理人员。出现暴雨、特大暴雨的地区,要对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质灾害隐患点加密监测频率。三是加强值班,确保信息畅通。严格遵守汛期值班、灾情速报和专报制度,保证汛期24小时轮流值班,确保灾情险情信息及时、准确。四是加强保障,提高反应能力。切实加强地质灾害应急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确保地质灾害应急人员、车辆、经费和相关设备的到位。充分发挥地勘单位的技术优势,做好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的各项工作,随时参与地质灾害应急抢险和应急调查等工作。五是加强监督,减少人为灾害。加强对各类工程建设项目引发地质灾害活动的监督管理,严格执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三同时”制度,防止开采矿产资源和地下水资源引发地质灾害,减少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六是加强宣传,增强防灾意识。充分发挥广播、电视、互联网、报刊、手机短信的作用,进一步做好丘陵山区受地质灾害威胁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群测群防水平和科学防灾救灾能力。
9. 地质灾害减灾工程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有安全、稳定的地质环境做基础。由自然和人为因素形成的地质灾害不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巨额财产损失,还对工程建设和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也会极大破坏生态环境。为了保障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与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需要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已发生的地质灾害开展防治工作。现就地质灾害减灾工程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和作用简述如下:
(1)对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意义与作用
长江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大江大河上中游水利枢纽工程、内河航运通道、宝成铁路、成昆铁路、青藏铁路、西电东送工程、西气东输工程等重大工程,由于地域跨度大,且多处在或穿过地质灾害易发区,故极易诱发地质灾害,并对工程建设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保障上述工程安全施工和运营,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减灾工程措施,防止或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及其造成的损失。
(2)对城市发展的意义与作用
截至2000年,我国城市数量达到663座,建制镇20312个,城镇总人口4.5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36.1%。建制镇平均规模扩大,小城镇开始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和规模成长转变。预计2020年左右,城镇化水平将提高到45%~50%,城市数量将达到1000~1100座,建制镇将达到29500~30500个。
城镇建设中因人为工程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愈加突出,许多山区城市,如重庆、兰州、大连、十堰、攀枝花等,由于城市规模扩大,严重破坏了山地斜坡的自然平衡状态,成为滑坡、崩塌灾害严重的城市。平原城市为满足发展需要,用水量增大,从而过量开采地下水,已经有40座以上的城市发生了地面沉降。因此,需要根据城市规划,提供安全、稳定的建筑场地,对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地区采取减灾工程予以治理;城市发展过程中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也需要及时给予治理。
(3)对西部大开发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意义与作用
西部各省(市、区),特别是陕西、甘肃、四川、重庆、云南、贵州以及新疆、西藏的一些地区,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等突发性地质灾害尤其严重;东北老工业基地因矿产资源开采诱发的采空地面塌陷和露天边坡稳定等地质灾害非常严重。因此,为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必须开展地质灾害减灾工作。
(4)对资源开发的意义与作用
矿产资源、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既有赖于优良的地质环境,又对地质环境产生极大的影响。矿产资源开发中产生的尾矿弃石形成了滑坡、泥石流灾害隐患,露天采矿形成的边坡破坏,地下采矿引发的滑坡、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十分突出,必须对矿山地质灾害进行有效治理;为了充分利用国土资源,也必须对影响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各种地质灾害进行治理;此外,还需对地下水超采诱发的地面沉降和地裂缝进行防治。
(5)对国土安全的意义与作用
沿国界分布的界河因塌岸灾害常造成国土面积的损失,从而威胁国土安全;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的发生还使国土质量下降,可开发利用程度降低。因此,亟须对界河塌岸灾害进行整治,对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实施有效的减灾工程,提高国土安全度。
10. 地质灾害与人类发展之间的关系
减轻地质灾害与可持续发展
张梁
摘要:阐述地质灾害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指出地质灾害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但是,减轻地质灾害也是发展,“减负等于加正”,在减灾中获取“加正”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为此,必须提高全社会的减灾意识,推动减灾社会化;实施减灾系统工程进行综合减灾;开展减灾示范区工作;综合治理地质灾害,保护地质环境;深入开展灾害科学研究,提高社会的减灾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地质灾害;可持续发展;减灾社会化
中图分类号:X22;P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62(1999)04-0001-05
GEOLOGICAL HAZARD REDU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Zhang Liang
(Chinese Academy of Land Resources Economics,Beijing 101149)
Abstract:The relation between geological hazard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introced in this paper.Geological hazard is a factor restricting social and 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The rection of geological hazards means development,because recing negative number equals to increasing positive number.So the positive social,e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 may be gained from recing geological hazards.Therefore,we must enhance the social consciousness to rece geological hazards,push forward the socialization of geological hazards rection,carry out the system engineering to rece geological hazards comprehensively,push forward the demonstration region of hazard work rection,control geological hazards comprehensively to protect geological environment.Deepen scientific researches to elevate social stability and level of geological hazards rection.
Key words:geological hazards;sustainable development;hazard rection socialization
1 减轻地质灾害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
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人口、社会和资源、环境、减灾相互协调中推动经济建设的发展,并在发展过程中带动人口、资源和环境、灾害问题的解决,逐步将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和低效益的发展模式转变成资源节约型的发展模式。同时,通过生产模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重新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推动和建立新的社会文明。可以看出,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减轻灾害既有联系,又不等同。环境保护、减轻灾害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但不是它的全部。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保持资源和环境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发展。经济系统离开资源与环境的依托,经济将走向衰退;社会系统离开经济系统的支撑,社会将走向原始;同样,资源与环境系统离开发达的经济和公平的社会,环境也将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并且当环境破坏、灾害发生,也没有经济能力和科学的机制使其环境质量得到恢复和改善。可持续发展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侧重点,发达国家更多地是侧重环境保护,减轻灾害,而发展中国家必须以发展为核心,在发展中解决好环境保护、减轻灾害问题。对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减轻灾害问题尤其重要。据统计我国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20世纪50至60年代平均400~500亿元,70至80年代平均500~600亿元,进入90年代已增到1 000亿元以上,1996年达到2 300亿元左右。建国以来,截止1990年,因灾害死亡人口约50余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达28 000多亿元(1990年价),平均约占GNP的5.09%,财政收入的27.02%。巨大的灾害损失,不仅直接造成了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而且冲击了社会发展的各项事业。大量的调查研究证明,许多地区的贫穷、经济落后、发展缓慢、生态环境恶化等均与自然灾害相关。因此,为了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减轻自然灾害;为了增大减灾力度,则有赖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由此说明,减灾是社会可持续发展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地质灾害是自然灾害之一。其中,地震灾害是突发性最强、伤亡人口最多、对社会发展最具震慑力的地质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及地面塌陷等灾害的70%~80%是人类工程活动诱发的,1949~1990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亿元,毁坏耕地8.7×104 hm2,死亡1万人,年均死亡200余人。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地盐渍化、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是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从某种意义上讲,环境保护与减轻灾害是不可分割的,减轻地质灾害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因此,减轻灾害不仅是一个复杂的自然科学问题,也是一个极其严肃的社会科学问题,应从保障国家长治久安和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减灾事业。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不断增长且向城市集中;投资不断增加并伴之采用新技术,而有时这种技术易于被破坏;不安全建筑物,易遭破坏的重要设施和脆弱的生命线系统在大量增加;地区、国家乃至国际社会中公众间的互相依存关系在增长,所有这些因素都使整个世界在自然灾害面前变得更加脆弱。因此,要动员世界各国政府和民众的共同参与,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和公共管理的作用,减轻社会易损性,保护社会可持续发展。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然使社会财富增多。不难想像,同样的灾害强度可造成更大的损失;而且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人类生产与生活过程中减灾意识淡薄又往往导致环境恶化、灾害丛生,进而成为人为的灾害源,从而又危害了人类与社会。因此,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减轻地质—自然灾害,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 地质灾害是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首先,要使人们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能在各自的岗位上自觉地贯彻、实施;其次,必须分析存在的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提出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制订解决问题的措施。通常而言,实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有:思想认识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灾害问题、发展不平衡问题、法制建设问题等。本文重点谈论地质灾害问题。
2.1 地质灾害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
历史证明,大灾对社会影响非常严重。如: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决口,河南不少州县遭黄水漫淹,江苏、山东、安徽等省灾害频仍。1856年人口年增殖率为-10.39‰,比上年减少人口477.3万人,其中,江苏省减少400万人,安徽减少70万人。1852~1871年为清朝第三次人口下降期,这是由于清军与太平天国起义军的战争、黄河第六次决口大迁徒及帝国主义军队攻陷京津等原因造成的综合结果。清光绪三年(1877年),山西、河北、陕西、河南等省大旱,共计死亡1 300万人。连年灾荒和清政府的腐败,引起人民的反抗,为清朝灭亡吹响了前奏曲。
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对减灾非常重视,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自然灾害对国民经济也造成巨大的冲击。例如:1976年唐山大地震,死亡24万多人,直接经济损失100亿元,震撼了全中国,引起人们的极大惶恐。由于“文化大革命”和地震的双重影响,使1976年前10个月全国生产普遍下降,财政收入比上年同期下降6.3%,国民收入下降2.7%,当年财政赤字29.6亿元。1989年7月四川华蓥山滑坡发生前已经进行了调研,并制定了防治方案,只是由于1 000万元经费难以筹集,未予实施。结果发生滑坡、泥石流,造成死亡259人,直接经济损失1.2亿元的惨剧。1998年,长江流域和嫩江、松花江流域的洪水灾害,截止同年8月22日初步统计,全国受灾面积0.21×108 hm3,成灾面积0.13×108 hm2,受灾人口2.23亿人,死亡3 004人(其中,长江流域1 320人),倒塌房屋497万间,估计直接经济损失1 666亿元。其中,以江西、湖南、湖北、黑龙江、内蒙古和吉林等省(区)受灾最重。由于全党、全军、全国人民总动员,誓死保卫大堤,没有造成决堤的重大灾害,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此次抗洪抢险,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全国人民捐钱捐物支援灾区,可见灾害对社会影响之巨大。
灾害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体现在治理每次重大自然灾害,为了安排灾民的吃穿住行,国家要拨发大量救灾救济款,重建被灾害摧毁的住房和公用设施;由于灾害的影响,国家对原来的生产建设安排必须做重新调整,以克服因灾区生产的停顿而造成对其他地区生产的负效应;国家在制订来年国民经济计划时,对某些如农业、轻工业易受灾害波动的行业计划要作重新规划等等。据统计,全国灾害经济损失与GDP之比,1989年为3.1%,1990年为3.3%,1991年为5.6%,1992年为3.2%。根据我国灾害对社会影响的实际情况,超过3%即可视为灾年,超过5%即为大灾年,对全国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需要国家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参加抗灾、救灾。更严重的自然灾害还将引起社会动荡,甚至动乱。
2.2 地质灾害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
大量资料证明,人类的繁荣区与灾害区共存,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灾害的增长同步。灾害经济损失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经济发展速度快,灾害损失也相应增大。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与人口、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基本重合,这与灾害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有一定的关系。例如:我国铁路沿线分布有大中型滑坡1 000余处,平均每年中断交通运输44次,中断行车800 h以上,经济损失近亿元,每年投入整修费6 600万元。铁路沿线有泥石流沟1 386条,受危害铁路3 000 km以上,每年所用的复旧费和整治工程费达7 000余万元。有近千座水电站及数百座水库受到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的严重威胁,仅云南一省已毁坏水电站360余座、水库50余座。现在全国已有60余个城市发生了地面沉降,300个县(市)发现地裂缝1 000余处,其中,最严重的是西安,年经济损失数亿元。全国有18个省区发现地面塌陷2 800处。这些地质灾害主要是破坏了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使地面标高降低、地面凹凸不平,破坏了土地,降低了其使用价值;对已有建筑物和各种基础设施造成了严重破坏。缓变性地质灾害对环境的破坏也日益严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179×104 km2,每年流失土壤50×108 t,经济损失20~30亿元,并导致下游河道和水库淤积与洪水。荒漠化土地已达262.2×104 km2,占国土陆地面积27.3%,是耕地总面积的2倍,且以每年2 460 km2的速度扩展,估计年经济损失20~30亿元。我国财政收入减少的“波谷”年份,多为自然灾害严重的年份,可见灾害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是很大的。
事实证明,地区贫困与区域环境恶劣和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有关。严重的自然灾害必然制约和困扰着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并成为贫困的重要客观原因。从全国范围来看,陕、甘、宁、青等省区的贫困地区较多,是与本区的旱灾重而多,且地震、滑坡、泥石流、暴雨等灾害严重有很大关系。据历史考证,这些地区在3 000年以前,曾遍布茂密的森林和广阔的草原,周代时森林覆盖率尚达50%。由于人口增加和毁林开荒的结果,至1949年森林覆盖率降至10%,甚至3%,致使水土大量流失,河流淤塞,干旱、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增多,粮食减产。为了满足人口的增长需要,于是又变本加厉地毁林开荒,以至造成“越开越穷,越穷越开”的恶性循环,终成贫困地区。综观自然灾害影响的方方面面:从人口伤亡到社会各界的心理影响;从直接经济损失到间接经济损失和衍生灾害损失;从构筑物的破坏到生态环境的影响;从灾区的损失到社会经济功能的损伤等,均充分表明自然灾害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2.3 减轻地质灾害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减灾是一项战略性的社会发展事业,减灾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减负等于加正”,减灾也是发展,在“减灾”中可获取“加正”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尽管我国政府重视了减灾工作,但自然灾害的损失仍在以接近、甚至超过经济发展的速度增长,对此,人们不能不清醒地认识到,为获取经济发展的实际效益,就不能不把减轻灾害损失提到重要位置。
近40年来我国兴建了大量的防洪工程,投入巨资,也相应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全国7大江河流域1949年至1987年防洪工程投资总额为240亿元,而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为3 191亿元,资金投入与经济效益之比为1∶13.3,扣除负效益后这一比例为1∶13,再扣除投劳折资后这一比例为1∶7.8。而近年来水灾经济研究者普遍认同的资金投入与经济效益之比为1∶10。地质灾害经济研究者研究结果显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资金投入与经济效益之比为1∶20。1988年上海加修了防潮堤,经受了9216号台风风暴潮的考验。这一次风暴潮给我国沿海造成了90余亿元的经济损失,而上海仅损失了300万元。相反的例子是辽河洪水,1964年铁岭水文站洪峰流量达3 100 m3/s,当时水位只有59.12 m,损失不过1亿元;而1985年洪水首次洪峰流量只有1 710 m3/s,由于河道多年没有维修,加之人为设障,以致损失达47亿元。
从上述实例可以看出,自然灾害是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减轻自然灾害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我国40多年来的减灾实践给国家挽回了数千亿元的经济损失,为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创造了美好条件。
一个国家对于自然灾害的防治与减轻所表现的行为与效能,已成为评价其政府和社会的工作与进步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政府对各类自然灾害的预防、求援和重建工作十分重视,提出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取得了一定的减灾效果。1975年我国地震工作者成功地预报了海城地震,仅死亡1 000人,估计减少死亡万余人。长江沿岸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大滑坡,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而1985年6月12日新滩发生特大滑坡,1 300×104 m3土石从800 m高处滑入长江,但由于预报准确,撤离及时,无一人死亡。1998年长江及嫩江、松花江流域特大洪水,由于党中央总动员,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全力支持,百万军民誓死保卫大堤,抗洪抢险,没有造成溃堤、决堤等重大灾害。我国党和政府的工作能力,中华民族的自强、自立精神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对于自然灾害的发生:有准备和无准备大不一样;有意识和无意识大不一样;有保险和无保险大不一样;有减灾防灾措施和无任何措施大不一样。因此,任其灾害发展则制约可持续发展,而主动减轻灾害就能保障可持续发展。
3 对策建议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所有的物质运动,对于人类都有正反两个方面的作用,既造福也可为害。如果我们承认事物的双重性,那么地球、生物、环境、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在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的同时,也必然在另一方面带来灾害,而减轻灾害,改善环境造福于人类,就可以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必须提高全社会的减灾意识,推动减灾社会化: 减轻灾害是全社会的协调行动,为取得减灾的综合效益,必须提高全社会的减灾意识,推动减灾工作的社会化,需要制定国家、部门和地方的减灾规划,动员全社会的参与。
(2) 实施减灾系统工程,进行综合减灾: 减轻灾害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监测、预报、评估、防灾、抗灾、救灾、安置与恢复,宣传与立法,保险与基金,规划与指导等项。减灾系统工程的制定要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相协调,突出农业与城市两大减灾重点,充分发挥科技的先导作用和社会各种减灾力量的联合作用,进行综合减灾。
(3) 开展减灾示范区工作: 为了研究减灾的方法、技术,总结减灾经验,推动全国减灾工作的开展,应选择多灾频发的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地区作为减灾示范区,在保证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探索系统减灾经验,再向全国普遍推广。
(4) 综合治理地质灾害,保护地质环境: 实施建设项目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坚持“开发利用与保护环境并重”和“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谁利用谁补偿”的方针。加大地质灾害防治投资力度,重大地质灾害体的治理与国土开发整治相结合,统筹规划综合治理。
(5) 深入开发灾害科学研究,提高社会减灾的能力和水平: 减轻灾害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每一项都需要高新技术的支持和高水平灾害科学理论的指导,只有提高灾害科学研究的水平,才能提高社会的减灾能力。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99BJL047)部分成果。
作者简介:张梁,男,56岁。研究员。主要从事地质环境经济、地质灾害经济等研究工作。曾主持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获部级科技成果三等奖3项,四等奖3项。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4部。地矿部“八五”科技先进个人。
作者单位:张梁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北京 101149
参考文献
〔1〕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中国21世纪议程”高级国际圆桌会议文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2〕 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
〔3〕 三委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组.中国减灾社会化的探索与推动〔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6.
〔4〕 高文学.中国自然灾害史(总论)〔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7.